Ⅰ 如何應對幼兒挑食現象,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
一般孩子對喜歡吃的某種食物就吃得很多,而對不喜歡吃的食物則吃得很少,甚至乾脆不吃。很多時候,當孩子表現出不喜某些食物時,家長並不是勸說或 講道理,而是一味地遷就。他們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自然而然改掉挑食的毛病。但事實並非如此。專家提醒,孩子的過分挑食會導致某些營養的攝入不足 或過量,導致孩子容易生病或是過度肥胖,嚴重影響他們的生長和發育。孩子挑食成因醫學專家表示,嬰兒時期的孩子只有單味覺,沒有分辨復合味道的能力,此時母親應盡量採取母乳喂養,或者給孩子喝的牛奶中不加糖、輔食果汁,保持原汁原味,這樣孩子的味覺記憶中沒有口味過重的東西,長大後就不容易挑食。 其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挑食的現象,這與家長的態度很有關系。比如孩子這一餐某種食品多吃一點,那一餐另一種食品多吃一點,而假如家長過於 縱容就會促成孩子吃飯挑食的壞習慣。吃自己喜愛和可口的食物是人的天性,家長一味地滿足孩子的「口腹之慾」,就可能使孩子得不到平衡的膳食,從而導致孩子 發生食物富足型的營養不良。 另一方面,為了讓孩子能得到合理均衡的飲食,媽媽們往往使盡渾身解數,甚至追著孩子餵食,可孩子依然我行我素,弄得又累又急的媽媽火冒三丈。 對此,專門研究兒童挑食行為的專家認為,如果家長用強制或粗暴的手段逼孩子吃東西,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因為不愉快情緒不僅會降低食慾、影響消化,而且會讓孩子產生對立情緒或恐懼心理,這種強制進食往往也會增加兒童挑食的可能性。 糾正挑食妙招家長的責任是將合適的飯菜在合適的時間提供給孩子,許多兒童在成長期都會有一些正常的「挑食」行為,這與他們的個性和個人喜好密切相關,而這類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是能夠糾正的。但如果孩子的挑食行為已經影響到正常的生長發育,不如試試以下幾招: 例如,合理安排和指導孩子吃零食的時間、數量,盡量減少或逐漸取消零食; 不要強迫孩子吃某種食物,以免加深孩子對這種食物的反感;經常變化花樣、調整口味以及創造愉快的進餐環境等,引起孩子的食慾;用生動形象的教育方法,誘導孩子懂得吃各種食物的好處。 其實,孩子的偏食或挑食習慣往往是受到成人的飲食觀念和習慣的影響。有的家長本身就挑食或偏食,見樣學樣,孩子是受到了家長的影響。有的是因為 家長喂養不當造成的,比如對於孩子愛吃的東西,有的家長就隨意讓他吃,有時一次吃得太多,孩子容易吃傷。當然也有孩子的原因,比如孩子的口味比較挑剔、吃 零食影響進餐時的食慾、飯前或吃飯時喝過多的果汁或含糖飲料等。 所以,專家建議,家長要想豐富孩子的口味,首先要以身作則,以自己良好的飲食習慣為孩子做出示範。在合理的范圍內,可以允許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食物;在指導孩子的飲食時,不要威脅或哄騙,孩子做得好時要及時表揚和鼓勵。
Ⅱ 幼兒吃飯講話觀察記錄及行為分析採取措施
幼兒吃飯講話,觀察記錄及行為分析,採取什麼數?幼兒吃飯的時候告訴他,盡量不要講話,影響自己消化功能,跟他講道理,現在動畫片都講了,他看動畫片都已經了解了
Ⅲ 幼兒不好好吃飯 怎麼向家長溝通
幼兒不好好吃飯,怎麼向家長溝通?既然幼兒不好好吃飯,那就幼兒園老師只能向家長如實匯報,和家長溝通一下,怎麼回事?看看孩子為什麼還我吃飯?溝通一下教育教育孩子。
Ⅳ 幼兒不好好吃飯行為分析
1 喂飯,孩子不願意吃,大人也抓狂
到飯點了,奶奶匆匆扒拉兩口飯。然後,端起碗,滿院子追著彤彤喂飯。
彤彤小嘴一撅,不想吃。
彤彤奶奶承諾,吃完飯,給你買玩具。彤彤勉強吃幾口,幾分鍾後,又不吃了。
奶奶很生氣,你這孩子,都說給你買玩具了,還不好好吃。你再不吃,玩具就不買了。
彤彤一聽,哇哇大哭。
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尹建莉尹老師說,經常喂飯會影響孩子的食慾,而且影響兒童手部技能和肢體技能的發育。
講真,追著喂飯,大人累,孩子也累。而且,邊跑邊吃,會導致幼兒消化不良。
值得注意的是,吃飯談條件,或威脅,或哄勸,都是不對的。這會給孩子一種負面心理暗示,只要我吃飯,就能提條件。
2 如何讓幼兒自己吃飯?
首先,家人成員達成共識。
有些家庭,媽媽主張孩子自己吃飯,但奶奶覺得,孩子太小,而且吃個飯弄一地,太臟了。所以,奶奶動不動就喂飯。一開始,在餐桌前,後來,就演變成追著喂飯。
這時,媽媽要溫和有力的表達自己的態度。
曾經,小米的婆婆,當著小米的面,給孩子喂飯。可小米已經明確表示,別給孩子喂飯,如果你真的為了孩子好!
但是效果呢?基本上沒有。
後來,每當婆婆要喂飯,小米態度嚴肅,媽,你別喂他,讓他自己吃。
同時,小米誇獎自己的兒子,寶貝,媽媽知道,你能自己吃飯,對嗎?自己吃飯,會跟超人一樣厲害。
時間長了,孩子堅持自己吃,不讓大人喂。
跟長輩溝通,代溝無法避免,我們盡可能注意方式方法,溫和有力的表達態度:出發點為了孩子好,就做真正對孩子好的事情。
第二,如果孩子自己吃飯,就誇獎具體行為,進行正面強化
我家的寶貝吃飯也是個大問題,很長一段時間內,我都很頭疼這個問題。後來,我看開了,你願意吃多少,就吃多少。
每次,他自己吃完,我就誇他,寶貝,自己把飯吃完了,這種行為叫自立。
慢慢的,他開始自己吃飯,現在,已經完全不用餵了。
在這個過程中,我採用了「記功簿」的好辦法,這是從《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學到的。
記功簿就是專門准備一個本子,記錄孩子優秀的地方,比如自己吃飯,用於表達想法等。
有一次,孩子吃完飯,開心的跑過來,媽媽,我吃完飯了,快記到本子里。
講真,辦法有很多,挑出對孩子適用的,會讓育兒事半功倍。
第三,提升廚藝。
色香味俱全的飯菜,不僅孩子愛吃,也能愉悅自己的胃。
就算偶爾換換花樣,都是好的。兒子2歲時,不愛吃饅頭,偶爾蘸菜湯,能吃兩口,第三口就不吃了。
於是,我用空氣炸鍋做了炸饅頭片,兒子開心的吃了一片半。
第四,避免懲罰
懲罰和大吼大叫,都是不可取的。那隻會加深孩子的恐懼,從而更加厭惡吃飯。
第五,減少零食,多提供新鮮水果蔬菜。
有一段時間,家裡買了零食。我發現,孩子對零食上癮,飯量減少。
於是,我果斷把零食撤了,把水果洗好,擺餐桌上。兒子想吃東西的時候,就去拿水果。
當然了,我們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孩子生病了,我們是可以喂飯的。
幼兒的養育,我們要耐心陪伴、用心呵護。
無論何時,辦法總比問題多。只要開動腦筋,總能找到適合的方法,且行且學習!
Ⅳ 不愛吃飯的幼兒案例分析有哪些
小兒厭食症的產生原因:
1、在嬰幼兒期未能及時添加輔食
嬰兒對於輔食的添加有不同的敏感期,味覺敏感期在嬰兒期4—6個月時,食物質地敏感期在嬰兒期6—7個月。如果此期未給孩子各種味道、各種質地的食物,嬰兒往往在1歲後拒食新口味和不同質地的食物,因而造成偏食和食譜單調。
2、高營養飲食
有些孩子喜歡吃糖果、點心、甜飲料、冰淇淋、巧克力等,隨時隨地以甜食為零食。甜食類食品會增加血糖濃度,刺激飽覺中樞產生飽感,使孩子沒有飢餓感。
3、冷飲過度
兒童的胃腸道黏膜柔嫩,對攝入食物的溫度比較敏感。0的冰淇淋進入37的消化道內,可刺激嬌嫩的胃腸道,使黏膜血管收縮而影響消化液分泌和胃腸消化功能,導致小兒食慾不振。而且冷飲中糖分較高,造成兒童缺乏飢餓感,引起小兒厭食。
4、父母對孩子過於溺愛
在飲食結構安排中,蛋白質(蛋、肉、乳類)或糖類(甜食、巧克力等)所佔比例過大,反使食慾下降。正常兒童每隔3—4小時胃內容物要排空、血糖要下降就會產生食慾。如果吃飯不定時,飯前吃零食或糖果,胃內總有東西、血糖不下降,就不會有食慾。
小兒厭食調理
1、西醫調理:
現在的西醫對小兒厭食治療效果是很有限的,更主要還是以糾正小孩的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如採用正確的吃飯時間、不要吃零食、各種營養均衡等等,給予增加胃腸動力葯如多潘立酮,還有維生素及胃酶合劑、乳酶生、酵母片等,但效果不理想。中國傳統的中醫博大精深,在治療小兒厭食症方面發揮作用還是非常非常顯著的。
2、中醫調理:
(1)脾胃虛弱型:小孩沒有飢餓感,身體偏瘦,常常面色不好看,精神不振,吃得少拉得多,大便入水以後就散了,或有未消化的食物。治療的葯品主要有太子參、山葯、白扁豆、蓮子肉、蘇梗、佛手、砂仁等中葯。中成葯有參苓白術散、肥兒散、兒康寧口服液等物。
(2)脾失健運型:這種類型的厭食症患兒產品的原因,主要表現有家庭的溺愛、或在幼兒期輔食沒有及時的添加,或在季節潮濕時,或多吃高糖量的食品,或多吃零食,這些問題會導致小兒的脾胃運轉受限制,進行影響到小兒的脾胃系統正常的運轉,從而使小兒對正常的飲食沒有飢餓感。
(3)胃陰不足型:這種類型的厭食症患兒主要表現為缺乏靈性,面色發黃,皮膚乾燥,大便干,小便黃,舌苔偏紅或有地圖舌,平時愛喝水,不愛吃飯,部分的這種類型的患兒大便特別的乾燥,成人便,性格煩躁,手足心熱。治療的葯物有沙參、山葯、玉竹、麥冬、白芍等。中成葯主要養胃增液湯、麻仁健脾丸等葯物。
Ⅵ 幼兒吃飯慢的個案分析與措施分別是
吃飯慢的例子:
玲玲媽媽:我的女兒吃飯非常慢,比如早上七點鍾開始進餐,往往要一個多小時才可以把早飯吃好,經常會因為吃飯慢耽擱了我們上班的時間。
對症下葯一:
1、孩子生來就是「慢郎中」性格,生性如此,父母不必一再催促。
2、進餐細嚼慢咽是好事,有助於孩子健康。
3、孩子沒有食慾,吃吃停停,注意力轉移,或是碰到不喜歡吃的食物。
對症下葯二:
1、前兩類情況不是問題,但要注意不要使食物涼了,可以採取少盛再添的方法。
2、沒有食慾就讓孩子少吃。
3、要注意烹飪的食物使孩子喜歡,易於孩子咀嚼。
相關信息
一盡量保持進餐時輕松愉快的氣氛,這是增進孩子食慾的基本條件。孩子拒絕進食,絕對不能強逼他,不妨讓他走開,孩子是不會讓自己每一頓都餓著的,只要堅決不給他吃零食。
等他下一頓飯再回到餐桌邊就會大吃一頓,這比嘮嘮叨叨數落而後沒有效果要強得多,如果不起作用,則要進行原因分析,參照以上的幾種進餐狀況研究特定的解決方法。
Ⅶ 幼兒挑食的行為分析
一般孩子對喜歡吃的某種食物就吃得很多,而對不喜歡吃的食物則吃得很少,甚至乾脆不吃。很多時候,當孩子表現出不喜某些食物時,家長並不是勸說或講道理,而是一味地遷就。他們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自然而然改掉挑食的毛病。但事實並非如此。
專家提醒,孩子的過分挑食會導致某些營養的攝入不足或過量,導致孩子容易生病或是過度肥胖,嚴重影響他們的生長和發育。
孩子挑食成因
醫學專家表示,嬰兒時期的孩子只有單味覺,沒有分辨復合味道的能力,此時母親應盡量採取母乳喂養,或者給孩子喝的牛奶中不加糖、輔食果汁,保持原汁原味,這樣孩子的味覺記憶中沒有口味過重的東西,長大後就不容易挑食。
其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挑食的現象,這與家長的態度很有關系。比如孩子這一餐某種食品多吃一點,那一餐另一種食品多吃一點,而假如家長過於縱容就會促成孩子吃飯挑食的壞習慣。吃自己喜愛和可口的食物是人的天性,家長一味地滿足孩子的「口腹之慾」,就可能使孩子得不到平衡的膳食,從而導致孩子發生食物富足型的營養不良。
Ⅷ 幼兒最近不好好吃飯,脾胃虛弱的表現是什麼
父母對孩子非常關注,因為父母也希望孩子長大,但是大家都知道孩子這個時候也是特別容易出現一些問題的,所以爸爸和媽媽平時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照顧好自己的孩子,而且一定要給孩子提供足夠的營養。小孩子最近不好好吃飯,脾胃虛弱的表現是什麼呢?
家長平時在生活中一定要照顧好孩子,而且平時一定要注意觀察孩子,如果你發現小孩子的精神狀態很差,並且不愛吃飯,那麼這個時候就應該讓孩子去看醫生了。如果小孩子不喜歡吃飯,那麼這個時候小孩子的身體就得不到足夠的營養,所以就會影響寶寶的成長。
Ⅸ 如何糾正中班幼兒的偏食挑食行為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許多家長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時,給自己的孩子越吃越好,許多家長走進了教育的誤區,以至許多孩子出現了偏食和挑食的不良行為,這些都將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作為一線的老師,我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為了改變孩子的現狀,針對我們中(4)班孩子的現狀,制訂如下計劃。 一、分析孩子的現狀 開學至今已經有二個多月了,如今大部分幼兒都能獨立地吃完份內飯菜;但一部分幼兒的進餐習慣還是令人擔憂:有的幼兒喜歡邊說邊玩邊吃飯,注意力不集中,吃的慢、厭食、偏食、挑食、偷偷倒飯菜經常發生,個別幼兒進餐時坐姿也不正確。 二、分析造成幼兒不良進餐習慣的原因 1、弱愛遷就孩子:由於現在獨生子女占絕大多數,有些家長較為溺愛孩子;孩子不喜歡吃的就不讓幼兒吃或少吃。如:有些小孩不吃動物內臟、肥肉,不喜歡吃蔬菜,家長一味遷就,不注意調整食物結構。而有的家長對於孩子喜歡吃的東西就給他們多吃,造成了孩子偏食吃的過多過猛,營養過剩。 2、以零食代替主食。有的家長怕孩子不吃東西,就用別的東西哄他,零食不斷,如餅干、果凍、糖果。零食沖掉了主食,影響了幼兒正常的進餐。不僅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而且降低幼兒身體的抵抗力。 3、不良的飲食習慣。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吃飯就允許幼兒邊玩邊吃,或邊吃飯邊看電視,久而久之,使幼兒養成了挑食、厭食、偏食、吃飯慢等不良的進餐習慣。有的父母在幼兒吃飯時經常指責、打罵幼兒,或講小孩不高興的事情,影響他的進餐。 4、家庭飲食結構不合理影響了孩子。家長自己挑食攝入食物單一,食物缺乏變化多樣,不能激起幼兒的食慾,造成孩子偏食與挑食。 三、讓家長明確中班幼兒良好進餐習慣的標准 1、能正確地使用餐具(筷子)獨立進餐。 2、進餐時不大聲講話,不東張西望,專心進餐。 3、養成不挑食、不偏食、不剩飯的好習慣。 4、學習收拾碗筷,養成飯後漱口、擦嘴的習慣。 四、做好家長工作 開展家長講座,讓家長明確,幼兒挑食多數是由家庭飲食習慣造成的,家長對食物的偏好會直接影響孩子,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相似的飲食偏好。因此,糾正孩子偏食,家長首先自己要做到不偏食,避免不良示範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家長要想豐富孩子的口味,必須首先端正自己的飲食態度,以多種方式去引導和鼓勵孩子接受各種有益食物,以自己良好的飲食習慣和行為影響孩子,讓孩子看到父母在食用多種健康食物。 五、在園進行觀察指導 1、進行形象化的說理,老師可給孩子講相應的故事,進餐前組織幼兒開展一些討論活動,使孩子明白要吃各種食物的道理。其次,組織幼兒進行談話,並讓孩子們自己用圖畫的形式設計自己喜歡吃的菜譜,這樣老師可以及時了解到孩子們喜歡吃什麼,老師並將從孩子中收集來的這些信息及時向保育老師反饋,讓保育老師在制定菜譜時有個參考。 2、創設情景,開展一些愉快的進餐活動。 如將餐桌上鋪上幼兒喜歡的桌布,桌上放一些小花等,環境的刺激也會提高孩子的食慾。 3、設立進餐表格,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園進餐情況。 將一段時間觀察到的幼兒進餐情況用表格的形式,展現給家長看,讓家長知道幼兒的在園進餐量及是否挑食,良好的進餐習慣是否養成,從而能有目的配合教師進行督促。 4、對有進步的孩子給以鼓勵 對有進步的孩子老師對他們進行獎勵,如送小星星給孩子,比比誰的星星多,並讓星星多的孩子來做小老師。 以上是我制定的計劃,當然要改變孩子偏食和挑食的不良行為不是說改就能改的,它需要一個時間過程,我想只要我能盡心地去做這件事,相信我們的孩子在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一定會有所改變的。 (編輯 思齊)
Ⅹ 幼兒不好的就餐習慣如何糾正
不吃青菜或不吃肉的孩子
孩子不吃青菜或不吃肉,部分原因是天生氣質接受度較低,但絕大部分是因為「咀嚼能力不佳」或是不良飲食習慣造成的。
例如吃稀軟食物期間太長的孩子,例如孩子已經滿1歲還在吃稀飯或者吃流質食物期太長等,都會造成孩子的咀嚼能力差,因而不吃青菜或肉(纖維多或纖維較粗的食物)。
所以,要改善孩子不喜歡咀嚼的狀況,就必須以漸進的方式開始。
解決方法
從較好咀嚼的食物開始,把青菜煮軟像鹵白菜、高麗菜;而不適合久煮的青菜如菠菜、空心菜則切碎再炒,或將炒好的菠菜切碎等即可。
肉類可從魚肉開始,例如用紅燒調理讓魚腥味消失,或者雞肉撕成絲狀有香味,孩子的接受度就會提高。
避免讓孩子吃味道太重的配飯料理:鹽、糖、醬油加太多如肉鬆拌飯,很容易造成口味偏重,也缺乏纖維質,將來容易造成偏食。
對正餐沒興趣的孩子
飯前二小時禁吃零食,並且隨時預備可替代正餐的食物,如麵包等。
1.從小不要養成喝含糖、含氣泡飲料習慣。
2.如果已經養成習慣,可先改成奶茶、果汁、鮮奶、低糖飲料,再逐步減少,搭配喝開水,最後再改成喝開水的習慣。
先改成口味較淡的,再改成小餅干或水果,並運用獎勵表,從鼓勵減量開始,再慢慢減到最少。
活動量的問題
養成運動習慣,如果不能經常帶孩子到戶外活動,可以買個彈跳床、跳繩,或在家中跟孩子玩卧倒、爬行游戲等,都是增進體覺協調的室內活動,也能增進孩子的食慾。
吃飯氣氛的問題
父母要成長,了解孩子身心發展特質,自然不會讓孩子的吃飯變成一種壓力。
吃飯習慣從小培養
有很多家長從孩子小時就不要求良好的飲食習慣,包括:吃飯的規矩、食品的選擇與節制等,往往等到孩子大了才要求改善飲食習慣。
輔食添加循序漸進
孩子的適應度和接受度在換奶或添加輔食時就看得出來,有的孩子是你加什麼,他就吃什麼,有些孩子吃新食物就吐,這表示你必須多花一點時間,並且一點一點地加,稀軟食物、飯菜也都要漸進的過程。
比如說,添加新輔食卻吐出來,可以再試幾次,沒有改善立即停止餵食,並告訴他「你如果不餓的話,等你餓了再吃」,下次添加少一點,但不必大驚小怪,以免引起他下次想再如法泡製。
不再讓媽咪追著喂
要建立餐桌規矩可先用小桌子(矮桌子)進食,從他喜歡搶湯匙開始〈大約1足歲左右〉,由媽咪人跟他一起在小桌子吃飯,(示範吃飯的形式,而不是喂他、催他)。有些孩子走來走去讓媽咪追著喂,將來寫功課也會老愛起來走來走去。
吃飯規矩簡單且堅持
吃飯的規矩不必訂的太復雜,但以下的基本原則一定要守住:
1:玩具及影響孩子吃飯的東西一概收起來,並告訴孩子好好的吃過飯再玩。
2:一旦孩子不守規矩,說三次不聽,就請他下桌去,而且告訴他「下一餐之前不給零食、點心」,不求他、不威脅他。
3:要捨得餓他幾次,如果下一餐之前他哭鬧要吃東西,你可以表示同情,但態度堅定的告訴他「剛剛吃飯時不吃飯,現在沒有東西吃啦!」,只要再三重復即可;或者你可以把他沒吃完的飯菜保鮮放在冰箱,他鬧著要吃時微波加熱。不要一哭鬧就軟化給零食,下次你的方法就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