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糍粑怎麼做才好吃呢
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後所製成的一種食品。糍粑是用熟糯米飯放到石槽里用石錘或者蘆竹(因地方差異,有的也用竹來代替)搗成泥狀製作而成,一般此類型的食物都可以叫做糍粑。糍粑怎麼做才好吃呢?跟著我一起去看看吧。
糍粑怎麼做才好吃呢
一、桂花糖糍粑的做法
1、桂花糖糍粑做法和步驟1糍粑切成片;平底鍋放少許油,中小火兩面煎黃;煎的過程中,用熱水和細砂糖混合成糖水備用;
2、煎得差不多的時候,倒入糖水,小火將糍粑煮軟;加入適量糖桂花,用筷子翻勻即中。
3、糍粑,也就是年糕啦,湖南、湖北、四川很多地方每到過年前農村都要打糍粑,現在跟粽子、月餅一樣,一年四季都有的吃,市場裡面隨時都有賣的,而且品種也越來越多,不光有糯米打的,還加了其他的粗糧,各種顏色,做法也有很多,煎、炸、烤、煮都行,各有特色。
4、我比較習慣吃甜的,通常會選擇和甜酒一起煮或是加了糖一起煎,香香甜甜的。
5、今天上一道桂花甜糍粑,軟軟糯糯的,帶著淡淡的桂花香味,很好吃,祝大家在新的一年生活甜蜜、步步高升!
二、香煎糍粑魚的做法
1、香煎糍粑魚做法和步驟1草魚去頭,改刀成正方形大塊,加鹽,雞精,胡椒,料酒,老抽,醋,生薑,大蒜,干尖椒,花椒,腌制4-6小時,然後濾出水分,放太陽下曬至半干,一般大太陽曬個半天就行,曬好後可將魚每七八塊分成一包,用保鮮袋包好放入冰箱冷凍,每次做菜的時候取一包出來解凍即可,簡單方便;
2、青紅椒切絲,干尖椒煎好,生薑切絲,蔥切末;煎鍋倒入適量的油,燒至八成熱時,下入沖洗過的魚塊,中火煎制;煎好一面後,再煎另一面,直至兩面金黃,因為這道菜追求有韌勁的口感,所以煎制的時間要稍長些,要煎到魚皮有些乾枯焦黑,肉質偏老一點的時候就好了;
3.下入姜絲,干尖椒,青紅椒絲,加一勺豆瓣醬,一勺剁椒醬,一大鍋鏟醋,一小勺糖,少量水,小火煮入味;至水份差不多收干時,加少量雞精,再大火收一下汁,就可起鍋裝盤了,最後撒上蔥花即可。
三、 香煎糍粑魚
這是一道湖北特色菜,就是在湖北也只在荊沙附近有這樣的做法,其他縣市一般不時興這樣做,最近這幾年湘菜里開始出現類似的菜品。5但湖南人不用草魚做,而是用刁子魚做,他們叫「陽干大刁」,其實製作手法是一樣的,都是用很多佐料腌制以後,再經太陽曬個半干,然後煎煮,湖北人把這道菜叫「糍粑魚」,其實內容跟糍粑沒什麼關系,主要是因為其形狀方方正正和糍粑類似,再加上其口感柔韌如糍粑一樣有嚼勁,所以取名糍粑魚。
四、孜然糍粑的做法
1、孜然糍粑做法和步驟1把糍粑切大小一樣的塊,雞蛋打散,加鹽、辣椒粉、孜然粉用打蛋器拌均勻,把糍粑塊在麵粉里裹一下,再把糍粑放進雞蛋液里沾滿蛋液,用筷子夾住放進麵包糠里,裹均勻靜止一會;
2、熱鍋涼油,油熱6成,下糍粑,小火炸到糍粑金黃色撈起瀝油即可。
3、小帖士:(1)喜歡吃甜的,雞蛋液里加白糖拌均勻;(2)小火慢炸,糍粑很好糊。
4、炸糍粑,愛吃孜然味、辣椒味、鹹味的人一定喜歡。
5、炸出來帶有濃濃的燒烤味,外脆軟糯,金黃漂亮很有食慾。
五、糍粑魚的做法
1、糍粑魚做法和步驟1魚2條斬殺處理,魚鱗刮除,剖開魚腹去除內臟,將魚身分割為魚頭、魚身和魚尾三部分。因為此魚是郊外垂釣,回程路上已經缺氧死掉了,魚頭魚腦部分特別容易腐壞所以我一般丟棄不用;魚尾部分洗凈用蔥薑汁腌製冷藏,下餐製作紅燒劃水;製作糍粑魚選用魚身部分。
2、將魚魚身根據需要斬塊,用廚用紙或廚用毛巾拭乾水分後,裝入大盆中,盆中加入干紅椒段、花椒粒、薑末、蒜末、蔥白末;以及鹽、料酒、自製混合豉汁料;
3、戴上一次性手套,將魚塊與腌漬料充分抓揉拌勻;將盆中的魚塊根據每餐的家庭進食量,分份用雙層保鮮袋密閉包裝,這2條魚我分裝了5袋。將魚放入冰箱凍櫃,OK大功告成!!
4、糍粑魚,愈久彌香,凍上後按份取食,可以吃上三、二個月。特別適合垂釣滿載而歸,家裡魚肉「泛濫」時。
5、冷凍1周之後,便可隨取隨用,製作好吃透味的糍粑魚了。每次取出1份,常溫解凍後自然風干,煎鍋內用少許油將魚塊「炕」至雙面焦香金黃,酌情調味,淋上湖北佬米酒,香噴噴的武漢糍粑魚就出鍋了。
6、個人觀點:糍粑魚晾的時候不要晾得太干(5、6月份的天氣大約晾個小半天就可以了,風乾的時間太久,水分蒸發得太干,成品糍粑魚魚肉太緊太硬也不太好吃),炕的時候也不要炕得太焦,太乾的糍粑魚口感很糙。
7『混合豉汁料:燒熱油,爆香蒜茸和剁碎的豆豉,料酒少許,加入上面所列的調味料(鹽、胡椒粉、糖、蚝油、老抽、生粉、純香麻油),拌煮勻,盛出冷卻待用。
六、糍粑的做法
1、糍粑做法和步驟1糯米洗凈,用清水浸泡10小時以上。
2、糯米瀝掉水,裝入大碗,蒸鍋水開後放入糯米,蒸15分鍾左右熟。
3、趁熱取出糯米倒入厚底鍋中,用擀麵仗使勁搗,搗至幾乎看不見米粒就行了。
4、花生、芝麻和白糖裝小碗混合均勻,搗好的糯米揪小團,在小碗中滾一圈,沾滿蘸料即可。
5、小貼士:
(1)糯米加少量水直接用電飯煲煮熟也可以。
(2)糯米一定要搗至幾乎看不見米粒更粘糯,這可是個力氣活,最好讓家裡的棒勞力幫忙。
(3)花生和芝麻打碎點更好,我是用做花生糖剩下的料,太大粒了。
(4)這種糍粑做好趁熱吃更軟滑。
6、「殺年豬、做米酒、打糍粑、腌臘肉」,糍粑曾是信陽老百姓過年必備的傳統食品之一。過年前,鄉下家家戶戶打糍粑,打糍粑往往與殺年豬兩盤同開,吃著新鮮的豬肉,就著新鮮的糍粑,那份新鮮勁能照亮整個新年,因此,對於信陽人而言,打糍粑的象徵意義更甚於美食。
7、信陽糍粑最常見的吃法是在取暖的炭火盤上支個鐵架,糍粑放在鐵架上,這時候我最喜歡守在炭火盆邊,在木炭一明一暗的燃燒中,看著糍粑慢慢烤到中間鼓起、兩面金黃,有時候表面會裂開,「撲」的一聲輕響,伴隨著熱氣,一股清香撲面而來,這時候就再也等不及了,顧不上燙手,一邊咽著口水,一邊倒著手,忙不迭地用小刀剖開,趁熱夾上白糖。咬上一口,從外到內,金黃酥脆、潔白柔軟、清香甜蜜,拉著長長的絲兒,夾雜著未完全溶化的糖粒兒,那份滿足感一直縈繞在我心中好多年。
糯米糍粑的做法
用料
糯米粉130克
粘米粉20克
水適量
紅豆沙適量
熟黃豆粉適量
糯米糍粑的做法步驟
1.做好的糯米糍粑
2.糯米粉,粘米粉混合用水攪拌均勻放在微波爐裡面加熱2分鍾。
3.蒸熟的糯米粉攪拌均勻,擀成長方形放上紅豆沙。
4.有上向下捲起
5.撒上黃豆粉切快
6.裝盤
小貼士
自己熬制的紅豆沙裡面加了糖,喜歡甜的可以在糯米粉裡面加糖。
糍粑魚的做法
材料:
草魚或者鱅魚一條;洗干凈的大石頭若干
鹽,花椒,生薑,黑胡椒,蔥
做法和注意事項:
1. 草魚或者鱅魚去鱗去腮去腸,洗干凈切塊。糍粑魚一個特徵就是切成糍粑大小的塊子。魚小的話可以連頭一起做,魚大的話魚頭建議另做。
2. 用鹽,黑胡椒,干辣椒,花椒,蔥段,雞精給魚塊碼味。注意不要太咸,因為後面還會加醬油烹。
3. 魚塊上放一個盤子或大碗,再用大石頭壓住碗下壓的碼味的魚塊,至少腌制兩小時。碼味的魚塊這么壓著在冰箱四度腌制過夜更好,在冰箱里腌制3天都沒問題。石塊壓住魚塊,加上鹽的作用,魚肉會緊實成蒜瓣肉。這也是糍粑魚如糍粑般口感的原因。這一點大概是糍粑魚做法最獨特的地方。
4. 腌制好的魚塊烹制之前要夾走碼味用的干辣椒,花椒,蔥段。
5. 油鍋煎魚塊,不要勤翻動,把魚塊幾面都煎成金黃。
6. 另起油鍋放少量油,爆香薑末,花椒粒,干辣椒段,倒入煎好的魚塊,放醬油,料酒,一點點醋和糖,黑胡椒調味。加一點點水。蓋上鍋蓋中火收汁起鍋,撒小蔥末。
糍粑魚最正宗做法
糍粑魚
材料:胖頭魚身1條、干紅椒、花椒、姜、蒜、蔥、湖北佬米酒、炒香芝麻(主要材料如↓圖所示)
調料:鹽、老抽、生抽、料酒、陳醋、自製混合豉汁料
做法
1.將胖頭魚身洗凈干凈,控水後切塊備用;
2.將魚塊加入干紅椒段、花椒粒、薑末、蒜末、蔥白末;以及鹽、料酒、自製混合豉汁料1大勺(做法請看這里)拌勻;
3.魚塊及腌制料一同裝入保鮮袋內,擱冰箱冷藏櫃內,約1個鍾左右將保鮮袋拿出上下翻轉掂勻繼續冷藏,反復2-3次後,將保鮮袋移至冰箱冷凍格貯存;
4.魚塊冷凍約1周後,挑一個乾燥有風,日頭不大的「啞光」太陽天取出;
5.魚塊常溫下解凍,將腌制佐料分離出來;
6.將魚塊放到戶外陽台自然風干,注意加紗罩以防蠅蟲;
7.准備好佐料:湖北佬米酒(3勺左右)、花椒粒、干紅椒以及冷凍過的腌制佐料;
8.將風干好的魚塊收回,平底煎鍋內用少許油「炕」至雙面焦香金黃取出;鍋內再次注油,下花椒粒、干紅椒以及冷凍過的腌制佐料煸香,噴少許料酒、加入生抽、老抽(酌情添加調色用)、湖北佬米酒拌勻後,下炕好的魚塊,將魚塊及佐料掂勻稍加燜煮,轉大火收汁,起鍋前澆少許陳醋,撒上炒香芝麻即可。
糯米雞蛋糍粑的.做法
糯米糍粑
材料
糯米,鹽,蔥花,香油。
做法
1、將糯米浸泡在水裡過夜,第二天上鍋蒸半小時。
2、將蒸熟的糯米倒出,用麵杖拍打成面團,加點鹽、芝麻油、蔥花後接著拍打成泥狀。
3、倒入磨具中冷凍。想吃的時候拿出來切片即可。
花生糯米糍粑
材料
1、糯米粉 200克, 幼糖30克,水適量。
2、粘米粉100克。
3、花生碎100克,幼糖適量。
3、食油適量。
做法
1、首先把粘米粉倒進鍋里用慢火炒40分鍾至熟。在炒粉的過程中必須不停的攪反鍋里的粉,不然的話粘米粉很快就會燒黃變焦。炒熟後倒進干凈的盤里待涼。
2、將糯米粉和幼糖徐徐加入適量的水攪成米漿過瀝待用。
3、把鍋里的水燒熱,准備蒸盤然後在盤面塗上一層食油。
4、把米漿倒入蒸盤然後放進鍋內隔水大火蒸20分鍾至熟。
5-把蒸熟的糯米粉團取出待涼(小叮嚀:待涼時記別讓粉團吹到風,不然的話會變硬/干)。
6、把材料2混合待用(糖分的多少則視個人喜好而定)。
7、把已待涼的糯米粉團取出倒進粘米粉里然後均勻分成小塊(大概就像小孩的拳頭一樣大小)。
8、取出一塊面團,用拇指在中間按一個洞然後加入適量的花生糖後並用手指輕壓封口既成。
9、將成品表面灑上一層粘米粉以免粘手。
注意:糯米糍粑較難消化,有胃病的朋友們就少吃點哦。
糯米雞蛋糍粑
材料
糯米粉,雞蛋2個,糖適量。
做法
1、將糯米粉加水攪拌均勻,不要太稀了。
2、雞蛋打散攪勻。
3、將揉好的糯米團分成乒乓球大小,並用雙手搓成圓球,壓扁。
4、揉好的糯米放入雞蛋液裡面過一遍。
5、油加熱,小火煎至兩面金黃。
6、加少許糖水,大火煮至汁干就可以裝盤了。
小訣竅
1、糯米粉加水要慢慢加,以免太稀了。
2、煎的時候一定要小火煎,以免煎糊。
材料
糯米粉,紅糖,白糖,蜂蜜,食用油。
做法
1、預備好糯米粉,適量飲用水少許,少許滴一邊加入。
2、糯米粉中一邊揉,揉成像湯圓般的團即可。
3、搓成小湯圓,再壓扁,排列在盤里。
4、將白糖、紅糖加入少量飲用水裡熬成汁,滴少許蜂蜜,熬好備用。
5、平底鍋中放油,遮住底部,開火中溫熱度。
6、排下糯米團轉用小火煎,抖動鍋子用湯匙或筷子翻面,不要煎過久以免膨脹至爆裂,煎至粑粑不會互相粘住即可。
7、把煮好的糖汁倒入鍋中,用湯匙幫粑粑翻面,讓粑粑均勻上汁。
8、煮至糖水略收干即可。
紅糖糯米粑
材料
紅糖,糯米粉。
做法
1.紅糖用水沖開。
2.糯米粉加水揉成面團。
3.把面團分小份,做成小餅。
4.平底鍋內放少許油,燒熱後把餅放上去用小火煎。
5.待兩面煎成金黃色。
6.把沖好的紅糖水倒入鍋中。
7.翻面,讓每個糯米粑都粘上紅糖汁。
8.等糯米粑變軟,就可以裝盤了。
紅苕糯米粑
材料
紅薯 400g,糯米100g,新鮮粽葉5片,白砂糖50g,鹽1g,熟豬油2湯匙。
做法
1、糯米淘洗干凈,加入足量的清水浸泡2小時。將多餘的水濾出,使碗中的水與糯米平齊。
2、糯米放入蒸鍋,紅薯洗凈同時放入蒸鍋,大火蒸30分鍾至糯米飯和紅薯熟透。
3、取出後在糯米飯中拌入25g白砂糖,一邊攪拌,一邊用飯勺反復按壓糯米,使糯米更黏。
4、紅薯去皮,搗爛成泥,加入豬油、鹽和25g白砂糖攪拌均勻,製成餡料。
5、雙手蘸水後取少許糯米飯整理成小餅狀,將適量紅薯放在糯米飯中心,然後將糯米飯包裹起來並整理外形。
6、將整理好的糯米團放在粽葉上捲起包好,製成糯米粑坯放入蒸籠中。
7、大火燒開蒸鍋中的水,將蒸籠放入蒸鍋,大火蒸5分鍾即可。
2. 菜粑粑的做法家常做法是什麼
主料:糯米粉500克、清明菜300克。
輔料:白糖適量、粽葉適量、植物油少量。
做法:
1、先將清明菜摘去老梗,雜物,洗凈,用料理機攪碎!
3. 四川葉兒粑,是怎麼做的呢
葉兒粑是四川宜賓的特色小吃,本地也叫豬兒粑,是一種糯米製作的小食,你可以把它看成一種超大個的湯圓,只不過這種湯圓是用蒸的而不是用煮的,裡麵包的是鹹菜和肉末和的餡而不葉兒粑是四川較為普通的小吃之一。因其製作時用芭蕉葉、棕葉、玉米葉等包裹後熟制而得名。葉兒粑的製作方法很多,有的因地不同而名稱也各異,如有的叫豬兒粑、鴨兒粑等。
老家葉兒粑做法大概是:糯米粉揉好之後,一般包鹹味碎肉餡或者包綠豆肉餡,餡兒包足~外部用洗凈的柚子葉包住。放上蒸籠蒸熟即可食用~葉兒粑,皮薄餡多好,最葉兒粑就是無湯水版的咸湯圓,但是內餡兒的油一般都比咸湯圓的油。咬一口,擠一下就能看到明晃晃的油。以前同寢的姐妹兒吃葉兒粑總要帶兩三張手帕紙,專門用來吸擠出來的油。
葉兒粑又叫艾饃,是四川地區特色傳統小吃。節日食俗,在川西農家清明節、川南春節的傳統食品。1940年,崇州懷遠「古鎮人家」將艾饃精心改制,更名為葉兒粑。白色的是咸餡的,黃色的是甜餡的。
4. 粑粑怎麼做好吃又簡單
主料大便 :500輔料油 :適量ml具體步驟第一步
1大便准備第二步
2.倒油第三步
3.炸一會變色第四步
出鍋
烹飪技巧自己炸大便
5. 軟粑粑怎麼做好吃
秋季以後,有一些野菜生長非常旺盛,再過一段時間就老了,今天給大傢伙推薦一種美食——艾葉粑粑。這道傳統的美食就是採用艾葉或者艾蒿,一般春天到秋天都可以看見,很多人用它驅邪避凶,其實葉子既可以用來泡腳,還可以做成各種美食,艾葉粑粑是最家常的做法之一,營養價值很高,堪稱是女性的暖寶寶,驅寒排毒,活血養血,讓臉色更紅潤。秋天,教你自製艾葉粑粑,做法簡單,香甜軟糯,營養美味。
【艾葉粑粑的具體做法】
准備一些食材:挑選一些新鮮的艾葉(艾蒿一把),糯米粉500克左右,粘米粉150克,白砂糖少許,小蘇打少許,花生少許等等。
製作難度:艾葉需要清洗干凈,做法很簡單
製作第一步:將買回來的新鮮艾葉,去掉艾葉的根莖,將艾葉用清水洗干凈,放在一個容器里,用鹽水浸泡一會兒,瀝干水分備用。
製作第二步:准備好一個大一些的鍋,加上清水若干,加上一些小蘇打,艾葉下鍋滾幾十秒,煮出艾葉的香味,將艾葉撈出後在冷水浸泡,撈出後切成細末備用。
製作第三步:將艾葉放在攪碎機,然後將艾葉打成艾葉槳,然後用紗布去掉一些雜質,准備好上述的材料,開始烹飪這種傳統美食。
烹飪第四步:准備大一些的容器,加上粘米粉和糯米粉少許,加上少許清水,然後倒入一些艾葉槳,用筷子將其攪拌一下,然後用手混合攪拌一會兒,用手反復的揉一下。
烹飪第五步:將糯米團放在一個淺一些的容器里,然後准備做餡,將花生打碎,加上一些白糖,加上一些豬油,將艾葉面團包成一個個圓形。
烹飪第六步:准備好一個蒸籠,加上少許清水煮開,將包好的艾葉粑粑放在蒸籠里,蒸籠底下墊一層蒸包子的墊子或者粽葉,這樣可以避免艾葉粑粑粘鍋。
烹飪第七步:開大火將艾葉粑粑上鍋蒸10分鍾,然後燜幾分鍾,等待艾葉蒸出香味來,將艾葉粑粑放到常溫即可。
烹飪第八步:吃不完的艾葉粑粑用保鮮膜包裹,想要吃的時候蒸一蒸即可。
廚房小貼士:艾葉是一種野生的植物,一般不打農葯,艾葉表面會有一些蟲卵,需要將艾葉去掉多餘的根莖,將葉子在清水浸泡,然後將艾葉用熱水煮幾分鍾,將艾葉用攪碎機攪拌成漿液狀。艾葉粑粑要選擇粘米粉和糯米粉,加上一些艾葉槳攪拌成團,然後根據自己的需要包一些餡,喜歡吃甜的加上糖,喜歡吃鹹的加上鹽,將艾葉粑粑包成圓形。蒸艾葉粑粑需要大火燒開,底部要墊上一層粽葉,蒸10分鍾以上,關火燜一燜即可。
推薦語:艾葉粑粑是一種傳統美食之一,主要食材是艾葉,吃起來口感香甜軟糯,香氣撲鼻,能夠補充營養,還可以提供能量,產生飽腹感的作用。艾葉是一種葯用價值很高的野草,還可以做成各種美食,能夠起到活血調經,滋補養生,保持血液循環,幫助改善氣血的目的,由於艾葉是涼性的,可以幫助驅除體內寒毒,排出毒素,增強身體體魄,早食早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