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推薦 » 如何和面松軟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如何和面松軟好吃

發布時間: 2023-02-03 04:00:36

㈠ 餡餅的面怎麼和面才松軟好吃

和面方法介紹如下:

1、用筷子做個記號,如圖所示,從中間一分為二。

和面就是在粉狀的物體中加液體攪拌或揉弄使有粘性。用水揉和麵粉。根據水溫,和面又分為涼水和面,溫水和面,熱水和面,每一種和面方法揉製成的面不同。

麵粉介紹:

麵粉是一種由小麥磨成的粉狀物。按麵粉中蛋白質含量的多少,可以分為高筋麵粉、中筋麵粉、低筋麵粉及無筋麵粉。麵粉(小麥粉)是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的主食,用麵粉製成的食物品種繁多,花樣百出,風味迥異。

我們常說的「麵粉」指小麥粉,即用小麥磨出來的粉,「高筋小麥粉」之類的名稱指的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麵粉。小麥粉按性能和用途分為專用麵粉(如麵包粉、餃子粉、餅乾粉等)、通用麵粉(如標准粉、富強粉)、營養強化麵粉(如增鈣麵粉、富鐵麵粉、「7+1」營養強化麵粉等)。

按精度分為特製一等麵粉、特製二等麵粉、標准麵粉、普通麵粉等;按筋力強弱分為高筋麵粉、中筋麵粉及低筋麵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麵粉

㈡ 烙餅怎麼和面做又軟又好吃

面和開水的比例事宜即可和面松軟。

材料:麵粉500克、開水250克、鹽適量。

1、先在盆裡面准備500克的麵粉,如圖所示。

㈢ 怎樣和面會松軟

有多個方法可以操作。第一:在和面的時候裡面加點發酵粉,第二:和面的時候用的水不要弄冷水,要不冷不熱的溫水,第三:用發酵和好的面要等一段時間(因為發酵需要時間),這樣的和面才會松軟。

㈣ 怎樣和面會松軟

和面會松軟竅門如下:
1、夏季用冷水和面,冬季用溫水和面,冬季和面、發面應比夏季提前1~2小時。和面時要慎加水。
2、和面要多搓揉幾遍,促使麵粉里的澱粉和蛋白質充分吸收水分,表成的麵筋真心性好。和好的面團要保持一定的溫度以30℃為宜。
3、當面已漲發時,要掌握好發酵的程度。如見面團中已呈蜂窩狀,有許多小也,說明已經發酵好。蜂窩狀面體的眼子越大,說明酵發得越老,甚至要發過頭了。
4、饅頭上籠蒸煮前,要經過餳面。冬季餳面約15~20他鍾,夏季則短些。饅頭上籠時,鍋內的水必須大開,10分鍾要見大氣。
5、籠屜與鍋口相接處不能漏氣,有漏氣處須用濕布堵嚴。用鋁鍋蒸時鍋蓋要蓋緊。
6、蒸饅頭時,鍋內須用冷水加熱,逐漸升溫,使饅頭坯均勻受熱。切忌圖快一開始就用熱水或開水蒸饅頭,因這樣蒸制的饅頭容易夾生。 怎樣蒸出暄松的饅頭?
製作饅頭的關鍵是發酵。酵母菌可以使面團的澱粉發生化學變化,生成糖、醇和酸等,並且放出二氧化碳氣。但是,加熱方法如果不適當,比如直接放在鍋上烙,由於受熱不均勻,只能變成皮硬內軟的「烤餅」;要想得到暄松的饅頭,必須請高溫蒸汽來幫忙。當人們把揉好的生饅頭放進蒸籠以後,高溫蒸汽很快把饅頭包圍起來,從四周給饅頭均勻地加熱。饅頭裡面的二氧化碳氣受熱膨脹,可是又不容易冒出來,只能在裡面鑽來鑽去,於是便脹出許許多多小空泡,使饅頭又松又暄。如果在面里放些糖,發酵充分,蒸汽溫度高,供汽又猛,就可以蒸出表面開裂的「開花」饅頭。這樣的饅頭,富有彈性,吃起來香甜可口。

㈤ 怎樣發面才松軟

1、和面比例是基礎。

一般500克麵粉加入4克酵母和2克泡打粉。和面要用30-35℃的溫水和面。水和麵粉的比例1:2。要注意,和面的時候,加水要慢慢加入,要邊攪拌邊加水,直至麵粉成梭梭(雪花)狀時,再揉成光滑的面團。

2、醒面環境最重要。

將和好的面團,蓋是濕布或包上保鮮膜,放在溫暖濕潤的地方,慢慢等待發酵。一般發酵要達到原來的2倍大就好了。

3、二次醒發很關鍵。

揉好的面團就可以包包子了,包好之後,不要立馬去蒸,在擀皮時,面團裡面的空氣被排干凈了,馬上蒸面團遇到高溫容易回縮,失去活性,蒸出的包子外皮就不蓬鬆了。正確的做法是放在案板上或放在裝有熱水的蒸鍋里關火進行二次醒發。

4、蒸制時間嚴把握。

蒸制包子時間要根據包子餡的種類而定,一般素餡包子,不超過15分鍾即可,肉餡包子20分鍾也就熟了。這里還有一個關鍵敲門,就是當包子蒸好時,先不要急著揭開鍋蓋,關火繼續燜3-5分鍾後,等鍋里的溫度有所下降了,再取出包子就漂亮了。

(5)如何和面松軟好吃擴展閱讀:

發酵後的饅頭、麵包比大餅、面條等沒有發酵的食品營養更豐富。研究證明,酵母不僅改變了面團的結構,讓它們變得更松軟好吃,還大大地增加了饅頭、麵包的營養價值。

經過發酵的包子、饅頭有利於消化吸收,這是因為酵母中的酶能促進營養物質的分解。因此,身體消瘦的人、兒童和老年人等消化功能較弱的人,更適合吃這類食物。同樣,早餐最好吃麵包等發酵麵食,因為其中的能量會很快釋放出來,讓人整個上午都干勁充足。

參考資料:網路-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