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壓鍋燉羊肉的家常做法
高壓鍋燉羊肉需要半個小時左右。一般來說,如果是大火壓,需要十五分鍾,然後再轉小火慢慢壓,這樣燉煮出來的羊肉,口感才好。
羊肉燉的時候,可以切成麻將大小的塊,然後冷水入鍋焯一下水,去掉血沫,這樣製作出來的羊肉沒有異味。
製作羊肉的時候,可以搭配蔬菜一起煮,不要單獨煮,這樣口感會很差。可以搭配蘿卜、冬瓜、山楂等不易燉爛的蔬菜一起燉,這樣吃起來才不會上火。
燉羊肉的時候,還可以使用開水,不要用涼水。開水可以使羊肉表面蛋白質迅速凝固,防止肉中氨基酸外浸,保持肉味鮮美。
燉煮羊肉的時候不要放入鹽分,等出鍋的時候再放入鹽,同時加入一些橘子皮,這樣製作出來的羊肉口感會更好。
另外,羊肉最好是用小火慢慢燉,這樣燉出來的羊肉口感會更細膩,羊肉湯也更好喝。同時,佐料一定要將其完全盛放出來再加入,這樣不會讓羊肉串味。
⑵ 高壓鍋燉羊肉怎麼做
高壓鍋燉羊肉一般要壓30分鍾左右。高壓鍋大火壓10-15分鍾,10分鍾開始有嚼頭。然後轉小火再燉15-20分鍾。整個過程半小時左右。自己看軟硬程度,硬了多煮,怕沒有嚼頭短一些。
高壓鍋燉羊肉的家常做法。
1、把羊肉切成麻將大小的塊,然後冷水入鍋焯一下水,去掉血沫。
2、取高壓鍋一隻,將處理好的羊肉放到鍋中。水剛好蓋過肉。然後開大火煮開。
3、上汽,陀螺開始旋轉後轉小火燉15-20分鍾。
4、20分鍾後,關火。待高壓鍋自然冷卻後,打開鍋蓋,加入洗凈的蘿卜塊,將羊肉和蘿卜攪拌均勻,蓋好鍋蓋,再次上灶開火,繼續燉5分鍾。蘿卜容易燉爛,要等羊肉燉得較爛時再燉蘿卜。
5、5分鍾後,蘿卜羊肉均已燉好,關火,待高壓鍋冷卻後,打開鍋放鹽即可。
關於羊肉的功效和作用。
羊肉具有補益脾腎,溫中祛寒,補腎壯陽。中醫認為羊肉性是溫的,味是甘的,主要是入脾腎兩經,它具有補益脾腎,溫中祛寒的作用。
因為羊肉它比較細膩,比較嫩,容易消化吸收,再一個還具有補腎壯陽的作用,所以我們用在那種腎虛的病人,比如有怕冷,腰肌酸軟等,有的人尤其到冬天,覺得手腳冰涼,就比較適合用羊肉,因為羊肉它雖然是比較溫的,但是它不易上火。
⑶ 電壓力鍋怎麼燉羊肉
電壓力鍋燉羊肉的方法如下:
主料:羊肉750g
輔料:料酒適量,白砂糖適量,食用鹽適量,桂皮2小片,八角1個,姜適量,辣椒2個
步驟一:將切好的羊肉放入開水鍋內焯水。
⑷ 高壓鍋清燉羊肉的做法
主料
羊肉1000克
輔料
花椒數顆
大料3顆
香葉一片
白芷2片
小茴香數粒
清燉羊肉的做法步驟
space
點擊查看大圖
1.准備先羊肉1千克
space
點擊查看大圖
2.將羊肉剁成約2厘米大的塊。
space
點擊查看大圖
3.過沸水汆一下
space
點擊查看大圖
4.准備香料(花椒、大料、干辣椒、香葉、小茴香、白芷片)
space
點擊查看大圖
5.准備蔥姜蒜
space
點擊查看大圖
6.將汆燙後的羊肉放入高壓鍋內加適量清水,放料酒10克、胡椒粉5克、鹽6克,香料、蔥姜蒜,壓力上來後壓13-14分鍾
space
點擊查看大圖
7.出鍋後放入少許的味精、香菜段即可
⑸ 高壓鍋羊肉怎麼燉好吃又簡單
高壓鍋燉羊肉的家常簡單做法如下:
1.准備食材:新鮮羊肉、白蘿卜、八角、花椒、洋蔥、香菜、干辣椒、胡蘿卜、生薑、大蔥、食鹽、小米辣。
2.把羊肉切大塊後焯水,撇去血沫撈出用熱水沖洗干凈控干水分備用。
3.起鍋熱油把八角、花椒、洋蔥、香菜小火炸出香味後,把所有香料撈出不要,鍋內留下炸香料的油把控干水分的羊肉下鍋翻炒至變色後下熱水大火燒開。
4.大火燒開後把羊肉連湯帶肉倒入高壓鍋蓋蓋煮三十分鍾,然後開蓋放入切好的白蘿卜塊和食鹽,繼續蓋鍋煮二十分鍾關火。
5.時間到後放氣開蓋盛出來裝盆撒上香菜點綴一下就好啦。
6.羊肉要選新鮮的羊肉最好是現宰殺的羊排或者脊骨。
7.新鮮的羊肉本身就很鮮美,所以燉羊肉的時候不要放太多香料和配菜。
注意事項:羊肉燉蘿卜是很溫和很適合秋冬進補的一道菜,做法簡單又美味營養。只要選對羊肉這道菜就成功一半了,另一半就是在高壓鍋和白蘿卜,羊肉和白蘿卜絕配,羊肉燉白蘿卜的湯都很好喝,喜歡吃羊肉的人一定不要錯過這道簡單易做的羊肉燉白蘿卜。
⑹ 高壓鍋怎樣燉羊肉又爛又好吃
1.將羊肉洗凈,切成大塊,放入高壓鍋中,再依次放入蔥段、薑片、大蒜、料酒、白糖、醬油、鹽、將調料中的全部香料用布袋包成包放入鍋中,壓熟;2.將羊肉取出,放在盤中,撒上干澱粉;3.坐鍋點火倒入油,至5成熟時將羊肉放入油鍋中炸成金黃色時即可出鍋,改刀撒上椒鹽即可⑺ 高壓鍋清燉羊肉的做法及配料
食材准備
羊肉500克,蔥25克,青蘿卜少許,香菜25克,味精、鹽、姜、醋、胡椒粉適量。
製作步驟
1、將羊肉剁成2.5厘米見方的塊,姜用刀拍破,蔥一部分切絲,一部分切段;青蘿卜切兩半;
2、羊肉用開水氽去血污,倒入高壓鍋內,加入姜、蔥段、蘿卜、加水沒過羊肉為限,蓋緊鍋蓋加熱即可,燒好後可撇去浮油,加入蔥絲、香菜、醋、胡椒粉、香油、味精、鹽等調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