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推薦 » 不發面怎麼做饅頭好吃竅門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不發面怎麼做饅頭好吃竅門

發布時間: 2023-01-14 23:15:35

❶ 不用酵母發面怎麼蒸饅頭

蜂蜜發酵:健康的蜂蜜可代替酵母發面,可將蜂蜜倒入和面水中和面,將面團揉勻後,放入盆內,蓋上濕布,放在較溫暖的地方,讓其發酵4至6小時。等面團脹發到原來體積的2倍時即可。小蘇打發酵:用小蘇打發酵,蒸出來的饅頭不但很松軟而且口味也非常好,但是小蘇打會嚴重破壞麵粉中的B族維生素老面發酵:老面發酵會破壞麵粉中的營養物質。發酵後,麵粉里含有的植酸可被分解,植酸阻礙鈣、鐵、鎂等元素的吸收,這使得機體更容易吸收和利用這些營養物質。

❷ 不用酵母發面怎麼蒸饅頭

做老面饅頭的時候很多人都用到酵母,其實不用酵母做出松軟的饅頭,只需要記住下面這三招:面肥發酵;用鹼調味;手揪饅頭劑子,快一起來學學看吧

面肥:白面比例為1:3

製作面肥:取50克麵粉加35克水,充分攪拌成麵糊,放在碗里用保鮮膜密封,在室溫中發酵6—8小時,取代酵母的老面肥就做好了

(2)不發面怎麼做饅頭好吃竅門擴展閱讀:

蒸饅頭判斷生熟有以下幾種方法:

1.用手輕拍饅頭,有彈性即熟。

2.撕一塊饅頭的表皮,如能揭開皮即熟,否則未熟。

3.手指輕按饅頭後,凹坑很快平復為熟饅頭,凹陷下去不復原的,說明還沒蒸熟。

❸ 沒有發好的面怎樣才能蒸出好饅頭

在沒有發好的面團上按一個坑,往坑裡倒少量白酒。
用濕布捂10分鍾左右,面就能重新發起。
假如效果還是不夠理想,則在饅頭上屜後,在蒸鍋中間放上一小杯白酒。這樣蒸出的饅頭同樣松軟好吃。
發面時在麵粉里放點鹽,也可使蒸出的饅頭松軟可口。
發面時放一些白糖,蒸出的饅頭又白又松軟。

❹ 面沒發起來怎麼蒸饅頭

酵母不起作用,比如太少了,但時間長點就會發的。如果酵母的活性不好,就換成好的酵母。如果酵母活性並不是很差,也可以還是用這個酵母,再加入一些酵母和麵粉,重新揉面。正確做法如下:

准備材料:麵粉、小米麵、玉米面、酵母、白糖、雞蛋、牛奶、玉米油

一、三種麵粉加入白糖混合均勻。

❺ 不用發面怎麼蒸饅頭

蒸饅頭必須要發面,以下是饅頭的製作方法:

主料:麵粉300g

輔料:酵母3g、泡打粉1.5g、白糖4g、水150g

步驟:

1、300克麵粉,加入1.5克泡打粉,拌勻

❻ 沒有發酵粉如何蒸饅頭

方法一、自然發酵

准備一個面盆,往裡面放入一斤左右的麵粉,然後往裡面再加入准備好的溫水,溫水溫度在40度左右,邊往麵粉中加入溫水時,邊用筷子對麵粉進行攪拌,直到麵粉出現棉絮狀的時候,就不要在加水了。然後用手對麵粉進行揉搓,將麵粉揉成面團,揉好以後的面團,需要准備一塊干凈的毛巾將其蓋嚴,然後放到溫度在30度左右的地方,對面團進行發酵,發酵時間最好在10小時以上。等到面團有明顯的膨脹,且出現大量的蜂窩狀時,就證明面團已經發酵好了,這樣發酵出來的面團就是老酵面。

方法二、熟饃發酵

採用熟饃發酵法,需要提前准備3個老酵面蒸制好的饅頭,然後將這些饅頭掰成小塊狀進行備用。同時准備一個臉盆,往裡面加入所需要的麵粉,並加入溫水將其攪拌成棉絮狀,然後把准備好的饅頭塊,加入到這些麵粉當中,對其進行揉搓,將麵粉揉成面團。最後再蓋上一塊干凈的毛巾,(冬季的話最好採用保鮮膜進行覆蓋)。把面團放到溫度在30度以上的地方進行發酵,發酵至原來的兩倍大小時,老酵面就做好了。

❼ 不用發酵粉怎樣做饅頭

可以,在家做饅頭可也考慮用米酒代替酵母發酵,蒸出來會更白更軟,吃起來更香(淡淡的米酒清香味),更好吃。

米酒蒸饅頭需要准備食材:中筋麵粉500克,米酒400克(其中米酒水120克),水120克(溫度35度)。

製作方法:

1、首先我們在面盆當中放入適量的麵粉,然後再加入一定的米酒水,再加入適量的水,用筷子先攪拌成絮狀,然後再揉成光滑的面團。

烹飪小技巧:

1、大家在購買米酒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買超市裡面的瓶裝米酒,就是保質期在三個月以上的,這樣的米酒基本上都是經過殺菌處理的,所以說它里邊的含菌量是非常低的,如果用它來發酵饅頭的話,一般不是很成功,所以我們最好是購買菜市場裝米酒,這樣的米酒發饅頭更易成功。

2、在揉面的時候一定要做到三光:盤光、面光、手光,這樣說明面揉好了,這樣做好的饅頭才會更香更松軟。

3、在蒸饅頭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注意選擇用冷水,而且要進行二次醒發,並且在關火之後不要立即掀開鍋蓋,否則會出現饅頭塌陷的現象。

❽ 不發面的饅頭做法

大多數都是用發酵粉製作的,而小的時候在老家,人們都是使用面引子來製作饅頭。這種傳統方法製作的饅頭比較有勁道,且更香醇。
為了能夠經常食用傳統方法製作的饅頭,我前後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向我媽媽學習如何使用面引子進行發面,並經過長達半年的反復嘗試,摸索出了製作方法和步驟。以下就是我整理出的製作方法,供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一、將面引子用水泡開,水能蓋住面引子即可,水不要太多,水太多則第二步將要加很多麵粉。使用直徑400mm左右的雙層蒸鍋蒸饅頭的話,建議只加兩小碗水。
二、面引子泡開後,加入一碗麵粉,攪拌成麵糊狀,冬季可以適當稀一下,夏季則要相對稠一些。麵糊的粘稠狀況,可以參考使用大約2碗水與1碗面充分攪拌的狀況。
三、攪拌好的麵糊自然環境放置數小時,讓酵母菌充分生長。若要節約發酵時間,可以將盛麵糊的容器放入水內進行低溫加熱,溫度最好控制在20至30攝氏度左右,這個溫度最有利於酵母菌生長。當麵糊膨脹並出現氣泡後,則可以判定酵母菌已經充分生長。
四、放入兩到三碗麵粉和少量溫水將面和成面團。和好的面團要軟一些,以面團可以輕松揉捏成團狀但不會自動軟塌為好,若太軟則發酵後面團無法搓成饅頭狀,會軟塌掉。夏季的時候面團相對冬季要硬一些。
五、和好的面團放置4小時左右,讓酵母菌再次繁殖生長。可以在面團頂部用拳頭輕壓出一個陷窩,當面團充分發酵後,陷窩會趨於長平,這時可以判定面團發酵好了。同樣若要節約時間,同樣可以將盛面團的容器放入水中進行低溫加熱。
六、將食用鹼水(食用碳酸氫鈉)和入面團,中和酵母菌產生的酸。若製作面團共用3碗左右麵粉,取用的鹼量以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所捏到的鹼量為宜,麵粉多則稍加多一點。將鹼放入碗中,放入約一小湯匙的溫水,將鹼完全溶解。然後將鹼水均勻地和入面團。整個過程的關鍵是不能放入水過多,否則和好的面團將太稀而不能成團;鹼水一定要在面團中和勻,否則沒有被勻開的鹼會在蒸煮時發黃,有點甚至變棕色,影響饅頭的外觀。
七、將中和了鹼水的面團做成一個一個的小饅頭。首先將案板上均勻地撒上乾麵粉,否則面團會粘在案板上不利製作饅頭。在將面團按照一個個饅頭的分量分開,然後用手將小面團揉搓饅頭狀。最後可以在一隻小饅頭的頂部用手指輕壓出一個小陷窩,當陷窩被面團發起(這個過程叫醒面)後,可以將饅頭上籠,放入有開水的鍋內蒸。大火蒸25分鍾後饅頭就可以成熟了。
八、饅頭上籠時一定要留下一隻面團,留作下次發面的面引子。面引子可以先暴露在空氣中讓其發酵,當表面的面變干後,使用保鮮膜將盛面引子的容器封口,然後放入冰箱中冷藏。若製作饅頭的頻率很高,可以將表面已經風幹了的面引子直接放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