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做法 » 廣西趕圩最好吃的做法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廣西趕圩最好吃的做法

發布時間: 2023-08-20 21:23:11

A. 廣西的特色有哪些

廣西的特色有:

1、第一個特色:愛吃扣肉

要說扣肉嘛,別的地方也吃,但是其它地方的扣肉不管是製作工藝,還是菜色,都和廣西扣肉不是一回事。

最重要的一點是,扣肉是廣西農村酒席上的必備菜品,沒有扣肉的酒席是沒有靈魂的,上次我發了個關於討論廣西菜的作品,很多評論區的廣西老鄉都認為,扣肉是廣西菜的代表。

B. 廣西都有哪些小吃

廣西小吃話南寧

南寧橫縣有魚生

酸野粉蟲老友面

艾糍大蚝風味餅

肉蛋粉餃八仙粉

炒螺米粉忻城棕

赤橙黃綠糯米飯

谷糠土鴨加檸檬

讒口餐食列不盡

欲享口福可躬行









捲筒粉

廣西南寧等地,主要是隆安等臨近越南的地區的小吃,用磨成的米漿放進托盤攤成一張薄餅蒸熟,撒一些肉末、蔥花或其他食料在上面,捲成卷即可上碟,佐以醬料、香油等拌以食用。特點是軟滑爽口。南寧捲筒粉,口感爽滑,通常用來當早餐,或者在下午茶時食用。

麻辣禾花魚

夏收季節上市的禾花魚,是桂林市全州、資源、興安等縣有名的土特產。此魚飼養於稻田中,夏秋禾花盛開時節靠吃禾花長大,故得名。烹食禾花魚,只須把其膽取出,不必除去內臟,黃燜、煮湯均可,奇香撲鼻,令人垂涎,食後令人難忘。它還可配上香料煮熟焙乾後再用油炸一下,就成了又香、又脆、又甜的飲酒佳品。

螺螄粉

廣西柳州風味小吃螺螄粉,自1984年開始風靡,自今在全國各地大小城市都能見到它的身影,甚至在外國飄洋的華僑華人都經常要求朋友到網上代購螺螄粉,可見它的知名度和味道已經開始跨越國界了。

生榨粉

南寧的生榨粉經過發酵,有一種天然的酸酸餿餿的味道,像泔水味,這種泔水味就是生榨粉的精粹,正如南寧的酸筍一樣,有人說是酸香,有人非要說是酸臭,但無論是酸香還是酸臭,對於南寧土著來說,這種天然的酸爽才是心頭大愛。

螺螄雞

雞肉本身就帶著一股細膩的清香,再加上螺絲的點綴,使得這款菜品口感獨特,吃上一口滿嘴留香。

來自網路

廣西很大,現有十四個地級市,一百多個縣區市,說小吃,各縣區市都有一些,也很有特色,就以幾大市來說,僅以粉類,就有柳州螺螄粉,桂林米粉,南寧老友粉,梧州湯粉。在我岑溪,就有鴨兒粉,牛腩粉,狗肉粉,扣肉粉,蝦兒粉,豬腸粉等等,數不勝數。以梧州特色而言,龜苓膏,冰泉豆漿就特別有名。

廣西山青水秀,土特產豐富,也各有特色,只要到廣西,各地都有特產,小吃也很豐富,人又熱情,可以一一品嘗,就自然知道了。很難一一羅列的,到我岑溪來,我可以一一介紹你吃岑溪小吃,保證你吃得有滋有味,吃一想二。


廣西的小吃很多,比較出名的如下

1、桂林米粉:這個不必多說,是廣西名氣最大的小吃了,到桂林沒吃過一碗桂林米粉,就算是白去了。

2、靖西酸嘢 :靖西人一年四季都有吃酸野的習慣 ,"英雄難過美人關,美女難過酸嘢攤",酸野是當地特有的一種休閑食品,靖西酸嘢以酸、甜、辣聞名,特別是用本地土特產山楂、蘿卜等製成的酸嘢肉嫩、皮薄、香脆,非常可口,而且老少皆宜,用山楂、沙梨、李果、青梨、青葡萄、蘿卜等水果和蔬菜進行腌制,清涼酸甜,口感宜人。

3、馬山百草湯:又名牛癟(biě)湯,分牛癟和羊癟,是山區人民非常奇特的一種食品,不少外地人難以接受,實際是衛生、科學、可口的菜餚。它是在宰殺牛羊時,將其未消化完的胃中食物取出並過濾干凈,在烹制牛羊肉將熟時,放入適量。烹制好的牛癟和羊癟是黃綠色,入口微苦,有健胃、祛熱和助消化的功效。深受當地人民喜愛。

4、南寧老友粉:是南寧及周邊地區最受歡迎的地方風味小吃之一,是南寧傳統小吃的金字招牌,其口味鮮辣、湯料香濃,具有開胃解膩、驅風散寒、通竅醒腦的獨特功效,被譽為「南寧人的早餐」。

5、玉林肉丸:玉林肉丸潔白、嫩滑、鬆脆、無渣、味鮮美,富彈性,從高處扔下,可彈起10-20厘米;是當地筵席的佳餚。

6、賀州豆腐釀:把豆腐塊揉碎,拌上半肥瘦的豬肉,捏成小包子形狀放到燒滾的油里煎,半熟的時候撈起瀝干多餘的油,淋上豆豉水燜熟就可以了,口感豐富,是難得的佳餚。

7、欽州豬腳粉:煮熟的豬腳先要在油鍋里炸至金黃起泡,再放到特製的鹵汁里煲,最後加上滾熱的燙粉,豬腳勁道,米粉嫩滑,美味極了。

8、巴馬香豬:巴馬香豬與巴馬的長壽一樣,名聲遠揚;當地特有的小香豬經過特殊烤製得出的味道獨一無二,香脆嫩滑,是待客送貨的佳品。

9、柳州螺螄粉:柳州的螺螄粉,聞名遐邇,世界獨一無二,其鮮、香、酸、辣、爽、燙的特點,口感豐富,令人難忘。

10、梧州龜苓膏:龜苓膏是 歷史 悠久的梧州傳統葯膳,它主要以名貴的鷹嘴龜和土茯苓為原料,再配生地等葯物精製而成。其性溫和,不涼不燥,老少皆宜, 具有清熱去濕, 旺血生肌,潤腸通便,滋陰補腎,養顏提神等功效,因而倍受人們喜愛,並暢銷中外。

牛腸酸集酸、辣、甜、咸於一身,在賀州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是賀州最具特色的有名小吃,源自於賀州市公會鎮,在賀州市 美食 評選活動中,一度獲得了「賀州十大金牌小吃」的殊榮。

今天,大寶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些有關牛腸酸的小知識

Step 1

— 賀州牛腸酸 源於公會鎮 —

有人說,每個城鎮都有屬於它的味道,平桂區公會鎮這座城鎮獨有的味道則是由這牛腸酸酸甜咸辣的各種滋味組成,各種滋味涌到舌尖逐漸滲透開來,給人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從小在公會長大的魏老師,喜歡邀上三五好友就著公會最傳統的方式,圍坐在火爐旁的四周,將牛雜與辣椒、干葉、糖、草果等一起放入鍋中慢慢熬煮,無需醬料直接食用,是最地道的公會牛腸酸吃法。

魏老師給火爐生火,等待親朋好友的到來

每逢公會圩日,這里就會人流涌動,熙來攘往,十分熱鬧,精明的公會人看準商機,把當做邊角料的牛雜經過加工成了牛腸酸,擺在市場上賣,逐漸越來越受到趕圩群眾的喜愛,牛腸酸由此揚名。

公會圩里擺牛腸酸的小攤,吸引著往來顧客

公會圩是原賀縣三大圩市之一,是周邊鄉鎮的重要商品集散地,無論過去或現在,每逢1、4、7都是公會圩日。

Step 2

— 賀州市區的牛腸酸 —

在賀州吃牛腸酸必然少不了醬料,賀州牛腸酸每家味道都不一樣,一千家有一千家的味道。隨著時間的推移,商業 社會 的發展,公會人把牛腸酸帶進了賀州市區,並根據市民的大眾口味,不斷地演變和改進,變換不同味道的醬料,把牛雜的吃法發揮到了極致。

在2016年賀州市特色 美食 評選活動中,公會人吳玉赦製作的公會牛腸酸獲得了「賀州十大金牌小吃」的殊榮。

像很多公會人一樣,吳玉赦帶來了老家的手藝,在賀州市區從牛腸酸擺攤開始創業。因為自己肯用心,對食物飲食方面有著自己獨到的心得,越來越多的人來光顧吳玉赦的攤位,生意也越來越好,口碑也在老顧客面前建立了起來。

小貼示

牛腸酸是賀州極具特色的金牌小吃,里邊有牛腸、牛筋、牛肚、牛肺等等,而這些「牛雜」統稱為「牛腸酸」。

Step 3

— 牛腸酸選料製作方法 —

1、新鮮買回來的牛腸牛肺等及時用水一一沖洗干凈。燒上一鍋熱水,先用開水過水,浮去腸肺中殘留的血水和雜質,然後撈出,切成小塊,用竹簽一段段的串起來。

2、熬湯料:沙姜、八角、草果、茴香、甘草、桂皮等十多味香料有著增香去腥的功效。香料倒入大鐵鍋中混合一起熬煮3~4小時,待到湯料煮沸,需要放入黃糖,增加湯料的甜味,加入酸梅和醋,待到食用的時候,把牛腸等放入湯料中煮入味即可。

3、醬料:剝好的蒜米和姜分別用攪碎機打碎備用,鍋中放油,待到油鍋八九分熱,放搗碎的姜蒜爆炒出香味,加水稀釋,煮沸,不斷攪拌。再加入生粉、蚝油、辣椒粉等,不斷攪拌直至黏糊即可。

小貼示

做好的牛腸酸澆上秘制醬汁,酸味濃郁,集酸辣甜咸四種味道於一身,輕輕咀嚼,韌性剛好,順滑爽口。

這里詳細推薦一款我個人很愛的廣西小吃「黃金芋餅」及製作方法:

「黃金芋餅」它色澤金黃,入口外酥脆里軟嫩。

它的做法是:

取廣西桂林荔浦粉芋頭蒸至成熟,取出後搭配澄面、白砂糖、起酥油、生粉攪拌成粉皮,再包入用牡丹江特產的紅小豆、澄沙製成的餡料,裹勻麵包糠,然後下入160 的油中炸制而成的。從做法來看,它沒有什麼特別的,但是要想做好確實不容易。為了把它的口感做到最優,我用了上萬斤食材進行試做,可以說它讓我大費周章。說到製作心得,我給大家分享 兩個關鍵:

NO.1 地瓜、土豆和南瓜,最終選了大芋頭。 製作這個產品,主料的選擇很關鍵。不瞞大家說,最先我是從地瓜、土豆、南瓜入手的,但是炸後的成品不是口感太硬,就是口感太黏,而且沒有什麼特色,所以後來我才選擇了芋頭這種食材。大家都知道,芋頭的品種非常多樣。不誇張地說,全國比較知名的芋頭產地我都考察了,絕大多數芋頭品種也都試做過了,但是只有荔浦芋頭最合我心意。因為這種芋頭蒸出來以後質地非常粉,就像麵粉一樣,制皮時加粉量就非常少。而其他的芋頭水分含量都很大,蒸出來是黏糊糊的蓉泥狀,必須得加入足量的粉料才能成皮。加入的粉越多,做好的成品口感越硬,所以我最終選擇了荔浦芋頭。

NO.2 澄面要燙、澱粉要優選。 芋頭蒸好後,我們就要制皮。我認為一款好的「芋餅」油炸後應該是質地不軟塌,外形圓鼓鼓的。所以制皮料時,一定要加入澄面。澄面的作用就是防止炸後成品回軟。但是澄面必須用熱水燙透燙勻後才能使用。澄面燙好後,先加入白砂糖、起酥油搓揉均勻,再加入蒸好的芋頭攪拌均勻,最後加入澱粉攪拌。澱粉的選擇也是非常關鍵的。一開始我們用的是玉米澱粉,但是炸出來的成品口感發硬,食客反饋不好。我們又改用東北人做拉皮使用的木薯澱粉,做出來的成品口感又很硬。最關鍵的是,用上面兩種澱粉做好的成品,一油炸生坯就「爆炸」,完全做不出應有的效果。經過多次調試,最終我們選擇了海倫牌的馬鈴薯澱粉。

兩廣地區一向以 美食 著稱,但人們知道的最多的還是廣東地區的各類 美食 小吃,說到廣西的 美食 ,知道的似乎並不多,那麼廣西有什麼特色的 美食 小吃呢?

螺螄粉

柳州螺螄粉,聞名遐邇。風味獨特 , 酸、辣、鮮、爽、燙,位居柳州風味小吃之首,它由柳州特有的軟滑爽口的米粉,加上酸筍、木耳、花生、油炸腐竹、黃花菜、鮮嫩青菜等配料及煮爛螺螄的湯水調合而成,吃後常使人大汗淋漓,但又因有奇特鮮美的螺螄湯,使你欲罷不能,吃一想二。

桂林米粉

桂林山水甲天下, 米粉同樣出名 ,它圓細、爽滑、柔韌,具有獨特的風味。

環江香豬

作為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的特產,宴席上的珍饈,以其獨特的鮮香風味而飲譽大江南北,名揚五湖四海。燒制的清脆可口,香氣四溢;白切 的鮮嫩可口,清香飄逸。兩者均無腥味,多吃不膩 , 吃的時候 佐料 也是 不可缺 的 ~

龜 苓膏

龜苓膏 歷史 悠久 ,是梧州 的 傳統葯膳,其性溫和,不涼不燥,老少皆宜, 具有清熱去濕, 旺血生肌,止瘙癢,去暗瘡,潤腸通便,滋陰補腎,養顏提神等功效,因而倍受人們喜愛,並暢銷中外。

南寧 粉餃

以米粉作皮,富有彈性;瘦肉和荸薺 剁碎作餡,鮮香清爽 , 蒸得香飄四溢時出籠,晶瑩剔透,飽滿圓潤,澆上黃皮 醬,灑些許油星,便是一味 美食 。

玉林豬腳粉

豬腳粉 有其 獨特的 滋味, 肥而不膩,脆而不硬,湯料經過了 精心 調配, 非常 鮮美,價格實惠 , 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梧州涼茶

梧州歷來有喝涼茶消暑祛濕的傳統 , 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 歷史 。 梧州涼茶由精通中醫的人以多種中草葯熬制而成,品種繁多,常喝可以解暑生津,除濕去火。

我知了哥喜歡自駕游,喜歡到處跑,喜歡到處看看。我常往廣西走,喜歡廣西的山山水水。也很喜歡廣西的講究保留更多原生態的小吃。其中,自己嘗過的有十大小吃念念不忘:

一、本地炒牛雜。廣西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到處都有牛雜,講究大火爆炒,配上姜蔥蒜和芹菜等,很入味,下酒,一流。

二、恭城打油茶。不斷地將打制的茶葉炒香,加山茶油爆好花生、黃豆、糯米花,加水不斷煮,泡出茶來特別濃香,加上各種炒香的爆米花、花生、蔥花、香菜等,喝起來回味無窮。

三、富川牛腸酸。酸酸香香,很清爽,很開胃。富川到處都有。

四、南寧老友粉。湯粉配上爆香的蒜末、豆豉、辣椒、酸筍、酸豆角、牛肉末、胡椒粉、粉歷等一起煮,熱辣酸香,非常爽快。

五、酸桃鴨。酸的楊桃,將燒鴨的濃香散發得更清氣外溢,更開胃。

六、柳州螺螄粉。 用螺螄煮湯,加上腐竹、酸筍、酸菜、酸豆角、紫蘇和香菇粒等,味道很豐富。

七、豬腳粉。香濃軟糯而入味,不大不小,不柴不硬,口感很好。

八、炒田螺。大排檔宵夜的最有滋味的小吃,約朋友喝酒的最佳小吃。

九、丹洲臘鴨。果木熏香,風味獨特,配上青菜做臘味小炒,老朋友相聚喝酒的好菜。

十、油泡馬肉。配上花生、香草一起炒,香氣很濃,耐嚼而回香無窮,香味四溢。

廣西小吃很多種,下面一下介紹:

梧州龜苓膏:龜苓膏是 歷史 悠久的梧州傳統葯膳,它主要以名貴的鷹嘴龜和土茯苓為原料,再配生地等葯物精製而成。其性溫和,不涼不燥,老少皆宜, 具有清熱去濕, 旺血生肌,潤腸通便,滋陰補腎,養顏提神等功效,因而倍受人們喜愛,並暢銷中外。

玉林肉丸:玉林肉丸潔白、嫩滑、鬆脆、無渣、味鮮美,富彈性,從高處扔下,可彈起10-20厘米;是當地筵席的佳餚。

巴馬香豬:巴馬香豬與巴馬的長壽一樣,名聲遠揚;當地特有的小香豬經過特殊烤製得出的味道獨一無二,香脆嫩滑,是待客送貨的佳品。

賀州豆腐釀:把豆腐塊揉碎,拌上半肥瘦的豬肉,捏成小包子形狀放到燒滾的油里煎,半熟的時候撈起瀝干多餘的油,淋上豆豉水燜熟就可以了,口感豐富,是難得的佳餚。

欽州豬腳粉:煮熟的豬腳先要在油鍋里炸至金黃起泡,再放到特製的鹵汁里煲,最後加上滾熱的燙粉,豬腳勁道,米粉嫩滑,美味極了。

柳州螺螄粉:柳州的螺螄粉,聞名遐邇,世界獨一無二,其鮮、香、酸、辣、爽、燙的特點,口感豐富,令人難忘。

靖西酸嘢:靖西人一年四季都有吃酸野的習慣 ,"英雄難過美人關,美女難過酸嘢攤",酸野是當地特有的一種休閑食品,靖西酸嘢以酸、甜、辣聞名,特別是用本地土特產山楂、蘿卜等製成的酸嘢肉嫩、皮薄、香脆,非常可口,而且老少皆宜,用山楂、沙梨、李果、青梨、青葡萄、蘿卜等水果和蔬菜進行腌制,清涼酸甜,口感宜人。

桂林米粉:這個不必多說,是廣西名氣最大的小吃了,到桂林沒吃過一碗桂林米粉,就算是白去了。

南寧老友粉:是南寧及周邊地區最受歡迎的地方風味小吃之一,是南寧傳統小吃的金字招牌,其口味鮮辣、湯料香濃,具有開胃解膩、驅風散寒、通竅醒腦的獨特功效,被譽為「南寧人的早餐」。

馬山百草湯:又名牛癟(biě)湯,分牛癟和羊癟,是山區人民非常奇特的一種食品,不少外地人難以接受,實際是衛生、科學、可口的菜餚。它是在宰殺牛羊時,將其未消化完的胃中食物取出並過濾干凈,在烹制牛羊肉將熟時,放入適量。烹制好的牛癟和羊癟是黃綠色,入口微苦,有健胃、祛熱和助消化的功效。深受當地人民喜愛。

我是一名廣西95後的小夥子,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廣西有很多小吃,數不勝數

還有很多很多,廣西每個地區都千差萬別,沒說到的歡迎條友來評論區補充。

C. 兒時記憶里的味道,有那些讓你無法忘懷

每一代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童年記憶,而在童年記憶中,小吃無疑是最深刻的記憶。在我童年裡,有幾樣小吃,伴隨了我整個童年,他們分別是:

其實, 童年小吃不僅代表了吃貨經歷,而且也能反映兒時家庭的辛酸與甘甜。 童年小吃承載了許多過去,希望未來還買得到這些小吃。

1 蒿子粑粑:

安徽這邊的特產?反正六安這邊就有,但是我很多外省的朋友都表示沒聽過。這個食物還上過《舌尖上的中國》,很好吃,算是我對於家鄉的一種記憶。

2 鄉巴佬:

這個應該很多人都吃過吧。小時候就喜歡吃,但是家裡大人不給,說是不衛生。但我們小孩經常偷著買,不貴,最少五毛,最貴也不過兩塊。

3 南德方便麵:

油炸食品,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在我們這塊很暢銷,但是上了初中以後莫名其妙的就沒有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廠家倒閉了。

4 果凍:

這東西算是奢侈品了。要是家長買了果凍,估計家裡的小孩都得樂死。

5 辣條:

這個不多說,大家都懂。但是我們那時候一毛錢就可以買到一片或者一根,吃的那叫一個津津有味啊。

6 飲料: 健力寶 芒果汁

在匯源和可口可樂還沒有暢銷的年代,基本每年過年的飲品都是芒果汁或者健力寶。這兩年沒怎麼看到了,而且質量也變得越來越差,以前逢年過節都當做禮品送人的。

7 QQ糖:

現在還有,只是年紀大了,很少會吃了。

8 茶桃:

我們這里屬於南方丘陵游戚地帶,適合種茶樹。上面結了像桃子一個的果實,還有茶干,也是很不錯的零食。

9冰塊:

此處無圖: 圖貼不上來

既然說到童年記憶,怎麼能少的了冰塊?一毛錢一袋的糖精汽水,炎熱的夏天,放在冰櫃里那麼一凍,再拿出來的時候,冰冰涼,又解暑又便宜,一袋就能消磨一個下午。記得我們小時候最喜歡喝這個啦。不過和鄉巴佬一樣,大人都是不給吃的。的確也很不衛生,想想我們能長大,也是抵抗力強啊。

寫的時候還覺得有些懷念以前。雖然小時候總感覺日子很長,老師很煩人,媽媽很嘮叨。但是長大了才發現,原來這些都是我們人生不可多得的寶藏。人總是不斷長大,不斷變老,最後走向死亡,但是童年珍貴的記憶,卻是始終伴隨著我們。有些東西在我們長大的過程中漸漸消失,有些東西一直都在,但是我們卻已經不是從前的我們。最主要的還是開心吧,保持一顆童心。雖然生活很難,但一定要記得小時候的大笑哦。祝大家身體 健康 ,萬事如意啦。

我是廣東陽江人,說到童年念念不忘的小吃的真的很多呢, 豬腸碌 ,䬱字榪,灰糍,酒杯印,葉貼,番薯餅,炒粉,芋頭糕,豆康糍,油糍,油麻角,炒米餅,一邊寫一邊流口水,感覺自己從小就是吃貨一枚,長輩疼我的方式就是帶我去吃好吃的,現在想起來好幸福啊空磨拿!

豬腸碌(最愛)

豬腸碌我的最愛,每次趁墟的時候必吃,平時都很難買到,那時候!也是一毛錢一小條,好吃的要命,現在回家必吃的小吃!

傳統的豬腸碌是用米粉皮包著豆芽、蝦皮、炒河粉、蛋皮等再在河粉皮上撒上一些芝麻,淋一些肉香汁即可食用。上碟時可以整條吃,也可切成段,再蘸上特殊的調料,如辣醬、番茄醬,味道咸中帶香,非常美味。吃豬腸碌的時候,蘸上辣度適中的辣椒醬,保證了口感的豐富性,吃起來不會過分單調。

䬱子榪

灰糍

番薯餅

以前小學放學的時候總愛去門口阿姨擺的小攤里買上一塊,記得只需要2毛錢,味道贊爆!

炒粉

芋頭糕

葉貼

油麻角

陽江粉酥(炒米餅)

豆康糍

當一個人到了一定的年紀時,總會情不自禁地回憶曾經的過往,內心無法克制的是滿滿的回憶殺!有的人喜歡回首曾經的小學、初高中的求學生涯,亦或是大學時的美好青春時光;也有的人喜歡回憶曾經的初戀或 情斗搭感 糾結……

對於我這種從小到大看見食物就兩眼放光的吃貨來說,我的回憶里永遠是跟「吃」有關的事物,而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整個童年吃過的那些小吃。
出生在那個貧困年代且在農村的我們,童年的回憶里除了漫山遍野的野菜野果和野味,還有父母親手工製作的美味,以及街上出售的食品。

雖然那些個小吃,帶著那個特殊年代深深的、讓人心酸的烙印,卻讓我此生忘不掉!盡管,有些小吃如今我們依然可以吃到,但是心境和味道卻不同了!
柳鋼雪條 (1) 之所以記憶最深刻的是廣西柳州柳鋼雪條,是因為當時它比任何品牌的冰棒都做得好。不僅冰棒的甜度適中、甜味自然(有些牌子的冰棒居然會甜到苦),而且在相同高溫的天氣下,它要比其他牌子的冰棒耐化近一倍時間(我們小時候曾經做過無數次實驗)。
柳鋼雪條 (2)那時候的夏天,總會有賣雪條的用自行車馱著一泡沫箱,走村竄巷地吆喝。 那年代柳鋼雪條只有白色和綠豆兩種口味,白色的兩分錢一根,綠豆的三分錢一根。如同「鋼」一樣堅硬的柳鋼雪條,讓我們童年的夏天增添了一抹甜滋滋的味道。

爆米花 小時候,一聽到有人吆喝「爆米花啰!」村子的小孩就心花怒放地裝起小半布袋玉米或大米,興沖沖地扛去爆米花處排隊。當那簡陋的爆米花設備「嘭」的一聲炸響時,米花就可以吃了。不過,我特別害怕那炸響聲,每次都遠遠看著不敢近前,如今想來依然心有餘悸!
米花糖 (1) 童年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米花糖,而圖中這款「紅糖米花」是最「古老」、也是最經典的,酥香脆口,甜到發膩。但是比較容易粘牙,我們那時換牙的年齡,常常有小夥伴吃此款米花糖時把牙給黏掉了。
米花糖 (2)我們讀四五年級後就開始有了圖中的「白糖米花」,雖然它造型有方有圓非常漂亮,但它價格要貴一些,而且沒有紅糖的味道甜,所以那時它並不受我們青睞。 米花糖 (3)現在好像叫「米果」,小小一條的,價格也不貴,我們幾個小夥伴有時湊錢買一小包,裡面可以有好幾個,每人可以吃一個解饞。

米花糖 以前這種小米花生糖,只有準備過年時,才有外地人挑來村子裡或圩日時到街上賣。酥脆、甜度適中,也不粘牙,挺好吃的。
米花棒 (1) 也有叫它「金箍棒」的。好像我讀小學時就一兩分錢一根。我家的七親八戚特別多,因此過年我得的壓歲錢也不少,所以我那時幾乎隔天就買一根解饞。
米花棒 (2)米花棒的顏色好幾種,以前也搞不清楚它那些顏色是怎麼弄上去的,只是單純的認為花花綠綠的特別好看。還有一種圓形的「米花片」,薄薄的一片,好像是兩分錢可以買五片,我們那時超級喜歡它。可惜我沒有找到圖片發出來,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它?
花生糖 那時候,這種花生糖只有過年時才手工製作的,很甜但比較硬。其實我們小孩子因為換牙的原因並不喜歡它,已經上初高中的哥哥姐姐和大人們比較喜歡吃。
芝麻糖 這種用芝麻和糖漿(有時也加些花生仁)製作而成的零食,也是在冬天農閑或過年時才做的。
牛皮糖 我們那時吃這種糖特別開心,偶然得到一塊如獲至寶,然後可以吃上一整天。它特別Q彈,嚼扯很久都不會斷開,有時我們一邊用力咬住,一邊用手拉扯得老長,笑死個人去。

打紅薯窯 那時候我們天天變著花樣吃紅薯芋頭,尤其冬天放牛時,一幫小夥伴分工合作,幾個到別人採挖過的地里撿漏,幾個找柴火,幾個拿泥塊壘窯。把窯燒紅後熄火,然後把紅薯芋頭丟進窯中,再把窯砸塌、夯實密封。
約一小時後再扒開窯泥,烤熟的那些紅薯芋頭那個香啊,至今仍然讓我回味無窮!
蒸紅薯芋頭 那時紅薯芋頭既是我們的零食,又是我們的主食,上學時我們那破布書包或褲兜里總是揣著幾個。周末在家裡吃,我們就弄些壇酸水、辣椒段、醬油、蔥花、香菜做成味碟,吃芋頭時蘸一蘸,真是絕配!
糯米糍粑 (1) 過年時,幾乎家家戶戶都要用糯米舂上好幾十斤糍粑,留著過年走親訪友送禮,或年後春耕勞作時的口糧。白色的糍粑是原味,黃色的糍粑,以前我家是用黃梔子泡水後再泡糯米,糍粑又香又漂亮。
糯米糍粑 (2) 冬天烤火時,隨手放上一個鐵支架,擺上幾個糍粑烤得外酥里軟,再蘸上白糖或者蜂蜜,好吃得不要不要的! 粉利 吃的時候切條或切塊,打邊爐或跟臘肉、蒜苗一起炒又香又勁道,很好吃。
糯米軟糕 這種由糯米、糖漿、芝麻做成軟糕,軟軟糯糯的,無牙的老人或小孩特別喜歡吃。
艾粑粑 (1) 每年清明前後,家裡的大人總要去野外採摘嫩艾葉,然後焯水、切碎後跟糯米粉一起搓均勻,再一個個包上餡、放柚子葉墊底,然後上鍋蒸十多分鍾就熟了。
艾粑粑 (2)蒸熟後不能立即吃,因為艾粑粑剛剛蒸熟又燙又軟爛,還特粘牙。需晾十五分鍾後再吃,此時艾粑粑軟糯、勁道、香甜可口。
糯米粑( 又叫 大肚糍或大肚粑) 可以包各種餡料,甜的鹹的,酸菜餡、韭菜餡均可,反正喜歡什麼口味就怎麼包。
蔥油饃 用蔥花和米漿(或麵粉)、鹽調好,再用一圓形模具攤上調好的米漿,放油鍋中炸熟即可。
花生酥餅( 也叫 月亮酥餅) 用一個圓圓的鐵磨具,將調好的麵粉漿倒入其中,撒上花生米,再放油鍋中小火炸至酥脆。小時候,七天才有一圩集,父母趕圩時總會給我們帶回一兩碗米粉或是幾個蔥油饃、花生酥餅。
韭菜餅 韭菜餅做法與蔥油饃和花生酥餅做法相似,只是要用韭菜芯(韭菜花梗)切碎後再做。
脆果 (又稱 麻蛋果、油果 ) 是用糯米粉、白糖搓成小疙瘩後,放油鍋里小火炸至酥脆即可。又酥脆又香甜,冬天時,我們小孩子總喜歡揣幾把放兜里當零食吃。而我們廣西許多地方打油茶也少不了它呢!
白鴿蛋 這種又脆又甜膩的小吃,不知道我們那裡的人為何這樣稱呼它,或許是因為它的外形跟鴿子蛋大小小相似吧!
酥角 一般裡面是空心的,薄薄的一層酥皮,一咬就碎裂開來,挺好吃的!也有人喜歡裡麵包些花生芝麻餡,但是沒有空心的吃得暢快。

酥餃 一般有甜咸兩味,裡麵包花生仁芝麻之類的餡,口感香、酥、脆。不過製作過程比較費時,所以以前家裡的大人都懶得做,一般在臨過年時,就上街買幾斤酥餃備做年貨。
開口棗 (也叫 開口笑 ) 以麵粉、雞蛋、白糖以及白芝麻為原料製作,再放入油鍋中炸至香酥即成。

貓耳朵 用麵粉、白糖、紅糖、雞蛋製作而成的貓耳朵,「嘎嘣脆」的感覺是我們童年過年時最最期待的小吃。
麻通 這種主要原料由糯米、白糖、芝麻、茶油、飴糖等製作而成,因其中間空心如通草,因而得名「 麻通 」。麻通是由廣東傳到我們廣西的小吃,由於它的製作過程比較復雜而繁瑣,因此我們也只有過年才能吃到。
糯米餅 糯米餅是廣西柳州的傳統小吃,主要原料由糯米粉、白糖、芝麻、花生等經過手工製作而成。以前臨過年時,我們柳州郊區的農村每家都要做幾十斤,但是現在很少有人做了。不過,街上有專門製作這些傳統小吃的店鋪,什麼時候想吃都可以買得到 。只是買的再也沒有曾經自己家製作的那種感覺和味道了!
壇酸 (或 紅糟酸 ) 我們廣西柳州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不少壇壇罐罐,不是腌酸的就是腌制各種醬料或鹹菜。這些腌製品不僅是我們夏天送粥的小菜,更是製作菜餚時的絕好配料。
酸嘢 盡管家裡泡有無數的壇酸,但我們這些小孩子趕圩時,是必定要在街上吃一小碟「碎酸」才肯回家的。 碎酸 ,也可以說是 雜酸 。顧名思義,也就是把各種瓜果蔬菜切碎後腌制而成的酸嘢。因為街上的酸嘢會加以白糖或糖精調味,並且腌制時間短,因此味道酸酸甜甜的又十分脆口,與家裡的壇酸有天壤之別,我們那時特別上癮。
柳州酸嘢 如果你以為柳州除了螺螄粉就沒別的 美食 了,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在柳州人的眼裡,酸嘢跟風靡全國的 「柳州螺螄粉」 一樣,能讓吃過的人「中毒」匪淺!柳州酸嘢似乎「無所不能」腌泡,各種辣椒、瓜果、蔬菜均可腌製成色澤誘人、酸甜脆口的酸嘢。
盡管那個年代我們十分貧窮,但是柳州人「窮穿窮住但不能窮吃」生活「哲理」,讓我的童年生活豐富多彩,也使我這吃貨不愁吃喝。懷念啊,我們的童年啊!

我的童年沒有棒棒糖,也沒有薯條蝦片,我童年的零食現在的孩子都不吃了,回想起那時候的味道,現在再也找不到了。

還記得夏天的時候去摘一種像葡萄一樣的野果,我也不知道它的學名叫什麼,那時候都稱它叫「狗奶」,酸酸甜甜的特別好吃。我都是摘慢慢的一小碗,還不捨得一起都吃點。

樹上的槐樹花和榆錢,也是小時候的 美食 ,都是一把一把的往嘴裡塞,有的時候還會吃的鼻子出血,現在回想起來,可能是因為上火吧。那時候,感覺樂趣無窮。

到了春天,我們會三五成群的去采「毛毛仗」,到了冬天,我們去去地里挖「地梨」在爐子上烤著吃,想像那時候的童年,忘了所有的苦澀,記憶里已經全都是樂趣了。

說起童年的小吃,不同時代出生的人們都有自己的記憶,有的刻骨銘心!本人出生於四十年代,那時全國還未解放,農村農民還都單干,那時農村還很窮,能吃飽肚子就不錯了。在我的記憶中,最好吃的就數純玉米面的大餅子配煮熟的冒油的咸芥菜頭。那時,不吃帶菜的大餅子就是不錯的了,這是上學必帶的干糧。另外好吃的小吃如:高糧地里長的黑古密,地里刨的葦子根,春季的桑甚子,秋天的杏,桃,夏季的冰塊。最好吃的要數玉米面粥鍋底的鍋巴,用香油一伴特別好吃。再就是春季燒麥穗吃,麥穗燒完,用手搓一下吃粒,特別香。別小看這些小吃,這可是純天然的綠色食品,因為那個時代天是藍的,水是綠的,沒有化肥農葯,沒有添加劑,大氣沒污染,喝的是純凈水。大家發現沒有:為什麼現在活在世上八十歲左右的老人特別多?就是因為這些老人在那個年代從小身體就打下了一個好底!(個人經歷)

童年的小吃,今天也還能吃得到,但是味道和感覺卻不再是以前那樣了,就好比小時候一塊錢就能買到的快樂,現在一萬都不一定買得到。童年畫在手腕上的表,雖然不會轉動,但是卻帶走了我最美麗的時光。

說到童年小吃,我腦海里依稀回盪起了小時候經常說的那些民謠「種田得吃白米飯,種地得吃好芋頭,早早起來燒兩個,姊姊妹妹爭吼吼」。這個要用我們桂柳話來念才有味道,這裡面說的就是芋頭,童年我喜歡把芋頭放到廚房的火堆旁邊用熱灰蓋住芋頭,烤得香香的,那味道是無法忘懷的。至於為什麼說姊姊妹妹爭吼吼指的就是兄弟姐妹之間爭搶烤芋頭了,那時還沒有辣條,或者說沒有錢去買零食,烤芋頭、烤紅薯自然就成了小朋友們爭搶的對象。

另外一個就是「涼粉」,我們當地叫涼粉,實際上就是神仙豆腐,小時候和小夥伴們組隊去山上找神仙豆腐的葉子回來做涼粉,大人指導過一次我們就會做了。特別是在夏天,雖然沒有空調冰箱,但是有井水,井水也是冬暖夏涼的,做好了涼粉放一些白砂糖,用井水來「冰鎮」,那真是降溫有解暑,而且還特別解饞,天然無公害的綠色食品,它的果子也可以吃,甜甜的。現在雖然還可以做,我們那也還有,不過現在吃的感覺可比不上小時候那滿滿的幸福感了。

再說一個,玉米粑粑,這個玉米粑粑不知道有多少人吃過,我們以前自家種的玉米來粑粑,不過這個就只能是大人們做了,小孩子做不了。我們叫做「包穀粑」,就是用新鮮玉米打成漿,加白糖蘇打,用新鮮玉米葉子包起來蒸熟,這樣的玉米粑粑玉米味特別濃,而且香甜可口,小時候好不容易才讓父母幫做一次呢,而且玉米要新鮮嫩的,老了就不行了,一年吃上一兩次就不錯了。

其實對於我們農村的孩子來說,忘不掉的童年小吃就是那些農家作物製作的食品以及山上的野味野果野菜。不過還有一個我得強調,那就是「筒筒糖」,說這個名字恐怕很多人不知道,但是你看我描述和圖片就懂了。用自家的大米去給人家用機器現場加工成一根根空心圓柱狀米棒,咬起來脆脆的,放久了就不好吃了,而且很甜,很香,每次有人來做,村裡都會排隊拿米去加工。

我是一個90後,雖然現在的90後大多數已然結婚生子,馬上就要步入中年了,但是回想起小時候,童年的味道是真的很難忘記的,即便有些已經叫不出名字,但是味道依然記憶猶新,下面我就簡單的說一下90後的那些忘不掉的童年美味。

1.無花果

這個無花果可不是樹上長出來的無花果,而是一個小零食的名字,吃起來酸酸甜甜,很有食慾,感覺像是吃蘿卜絲,反正是挺好吃的,我上學的時候總會在小賣鋪花2毛錢買上一包,上課的時候偷偷吃。

2.猴丹王

小時候很喜歡看《西遊記》,以至於看到孫悟空就激動不已,拿著棍子耍上一下,在小賣鋪無意間發現了包裝外面貼著孫悟空的猴丹王,裡面的成品就像《西遊記》裡面太上老君煉成的仙丹,吃起來酸酸甜甜,那個時候5毛錢一盒,可以吃整整一個下午了。

3.乾脆面

小時候吃乾脆面並不是真的想吃,而是為了收集裡面的卡片,集全一整套可以兌換大獎,反正我是沒有集全過。

4.泡泡糖

小時候的泡泡糖,我大致記得分為兩種,一種是包裝裡面帶有粘畫,一種是那種圓球狀的泡泡糖,吃泡泡糖就是為了吹泡泡,長長和小夥伴比看誰吹的泡泡大。

5.吸管糖

吃這種糖的時候還是很費勁的,需要使勁的往嘴裡吸,實在吸不動了,就用嘴去咬斷,吃到嘴裡酸甜,那味道真的很好。

小時候的美味小吃真的很多很多,說上三天三夜都說不完,雖然有些美味已經消失了,但是只要一看到熟悉的包裝,那味道自然又都回來了,難怪現在有很多那種回味童年味道的小店!

廣東南雄人。家鄉的 美食 真的很多。最常見的就是酸筍。外地人會說很臭。煮菜特別美味

童年的時候太早,沒有趕上好時候,生產隊剛剛解散,地分到個人手裡不久,大傢伙都在玩命種地,做小生意的幾乎沒有。小吃都是自家產的。當然沒有現在擔心的食品安全。

剛開始吃窩頭,玉米棒子就是好吃滴。中秋的時候玉米就可以煮著吃了,一大鍋一大鍋的當飯吃。時間一長就不是美味,於是就放在灶坑裡燒,吃起來不錯,就是吃完了臉都黑了。燒著吃的還有秋後的螞蚱,從地里回來的時候,抓幾只,放在灶坑裡燒了吃。就一點點肉,不夠塞牙縫。

後來弟兄幾個合作,抓了半袋子,奶奶就用油鍋炸酥了,晾在條盤上,蘸著椒鹽吃了很長時間,差點就吃飽了。深秋時分,我們就去抓蟈蟈,這時候蟈蟈都是大肚子,炸好了撕開,一肚子小米粒一樣的籽,香噴噴,有嚼勁。剩下幾只會叫的,放到蟈蟈籠里,沒有k歌達人,聽蟈蟈唱歌也不錯。

冬天最好吃的就是炒黃豆,有甜口,有咸口,晚上能咯嘣咯嘣吃個夠。炒生了咬不動,嘎嘣一聲腮幫子疼,炒糊了苦。炒黃豆需要高超的技術,尤其是把糖裹到豆上,更要掌握火候。

我們小孩也有自己自創的小吃。

拿一根粉條,放到爐子上燒,冬天屋裡都是生爐子,那時候沒有暖氣,爐子里的火苗舔上粉條,刺啦一聲,粉條就突然膨化,粗了兩倍,一股香味沖鼻而起。美滋滋的把膨化的一頭放到嘴裡吃掉,還要哼哼唧唧的表示美好。然後接著再燒,當時還沒有燒烤,我們卻在享受燒粉條。

烤紅薯就不說了,那是傳統,大家都熟悉。我們還會把生紅薯切成片,放到房頂上晾乾,吃起來咯噔一下,看起來像厚厚的薯片。出門的時候兜里揣幾片,吃多了就屁聲不斷。

冬天還有一個真正的小吃,叫熬糖稀。胡蘿卜放到鍋里煮,一直煮,直到變得非常粘稠。具體流程記不太清楚,因為我只是負責燒火。最後呢,就准備好秫秸棒,兩根一挑,粘稠的糖稀就可以吃了。

吃之前,還有一道工序,就是不停的攪,越攪越黏,糖稀開始變得透明。當然,你也可以讓它幻化成各種造型。最後不免口水四溢,吃掉糖稀。因為難得,總是舔一口,攪半天。捨不得吃掉,不停的玩,最好是在別的小孩面前表演。

D. 柳州最受歡迎的早餐是什麼

如果你說螺螄粉,那你肯定不是柳州人,甚至,不是廣西人/笑哭!我們都知道柳州螺螄粉最出名,但是作為柳州早餐,絕對不是螺螄粉。那時候,螺螄粉店可能還沒開。哈哈。下面這些,才是柳州最受歡迎的早餐。

一、粉——燙粉、煮粉、捲筒粉

除了螺螄粉,這些燙粉、煮粉、捲筒粉更適合早餐,沒有螺螄粉那麼重的口味,沒有那麼辣,早餐剛剛好,早上來一碗,再來點酸豆角、酸菜、蔥花、湯料簡單,製作也簡單,不用等太久。

當然,捲筒粉才是本我的最愛,像廣州腸粉又是不一樣,獨到一種風味呀!粉是又嫩又香,因為裡面的原料炒得好啊。

當然,也有雲吞,畢竟湯水暖胃,分量適中,又好吃不算貴

除此之外,大多跟全國人民相像的早餐了,比如粥,粉餃,小籠包啊···好吧,我正在啃著一個饅頭+一杯豆漿,這才是真的。/淚奔

聽多了「一碗螺螄粉,半座柳州城」的說法,壹周君曾經以為柳州就是螺螄粉的天下,柳州人就是螺螄粉的死忠。

但是去過幾次柳州後,壹周君卻發現,同樣是「粉」,柳州人更愛的是「湯粉」,不管是牛腩粉、叉燒粉還是豬腳粉,當地人早已養成了一個「米粉胃」。

清晨,隨著街頭米粉店裡一縷縷香氣的飄散,柳州人嶄新的一天開始啦

柳州湯粉,橫肝、瘦肉、燒腸等這些配菜可以千變萬化,酸豆角、蘿卜干、酸菜等這些配料可以自由添減,但其核心的「湯」,卻始終不會變。

店家們將豬筒骨+雞架放入燉鍋細煮慢熬而成的高湯,待到香氣四溢時,澆上一勺在米粉之上,配上柳州湯粉「三件套」的蒜米、蔥花和油辣椒,就是每個柳州人吃了幾十年卻每天都吃不厭的完美早餐。

柳州卷粉,是近些年當地人特別鍾意的一樣小吃。街邊的零星錯落的卷粉攤,隨便點上一份卷粉,再來一碗最經典的豆漿油條,不知喂飽了多少趕早上自習的莘莘學子。

柳州卷粉其實類似廣州腸粉,一樣的晶瑩剔透、爽滑可口,但是卷粉皮是事先製作好的,卷進去的餡料也更為豐富,當然味道也是柳州特有的酸爽。

還有糯米飯,在柳州人心目中是僅次於米粉的早餐存在。街邊小推車上賣的最好吃!

糯米飯中可以加入臘腸或是煎蛋,還可以放榨菜和辣椒,做成團捧在手心裡,香香糯糯的感覺特別幸福

我相信許多人看到這個問題時,腦海中第一時間冒出的
念頭一定是「柳州螺螄粉」,嘿嘿,那隻能說明他們一點兒都不懂柳州!事實上,柳州本地人吃早餐是極少有人吃螺螄粉的,一是因為螺螄粉比較辣,那怕只是一碗柳州人所謂的「微辣」湯料的螺螄粉,也一定是那種會慢慢滲透到骨子裡的爽辣滋味。

加上螺螄粉的配菜特別多,如青菜、酸筍、腐竹、榨菜、木耳、花生等等,這些配菜以及螺螄粉辣、爽、鮮、酸、燙的獨特味道,必須要有一定的時間細嘗慢品才會過癮,上班族或上學的學生早上的時間太趕,誰還會有閑情逸致花上幾十分鍾去慢慢品嘗螺螄粉啊!二是因為螺螄粉口味重、湯汁辛辣,如果清早空腹吃螺螄粉,腸胃多是受不了的。所以,柳州本地人一般喜歡在午餐、傍晚或宵夜時吃螺螄粉。 柳州是個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不同的飲食文化和風俗習慣,也造就了柳州人早餐上的差異,五花八門的早餐食品讓人眼花繚亂。比如有部分柳州人喜歡一大早起來,就跟親朋好友一起去酒樓、飯店喝早茶,大約一兩個小時早茶結束後再去上班。特別是那些退休了手頭又寬裕的老人幾乎天天都三五成群地去喝早茶。

還有的人早餐喜歡打油茶
。不過,打油茶的過程以及工序比較繁瑣和復雜,這種早餐方式適合那些閑賦在家,或工作時間相對寬松的人。 還有的人喜歡早餐吃餛飩、餃子、面條、捲筒粉、糯米飯、包子饅頭、
各種 養生 粥等等。 不過,在柳州人的心目中,不管是哪一種早餐方式或早點食品,都無法撼動米粉獨占鰲頭、傲居榜首的地位。而且這米粉,不僅僅是早餐可以吃,你一日三餐想吃都可以呢! 柳州人早餐普遍鍾愛的米粉
是一種鮮濕米粉,而鮮濕米粉又分切粉和榨粉,是由大米作為原料經過淘洗——浸泡——磨漿——蒸粉——擠絲(這就是榨粉了,有些地方又稱其作「圓粉」)等工藝加工而成的產品。如果不擠絲,直接手工用刀切成扁寬狀的米粉,就叫做「切粉」。 柳州人早餐喜歡吃「燙粉」。鮮濕米粉具有質地柔韌、富有彈性,水煮不糊湯的特點。不管你是選擇了切粉還是榨粉,店家熟練地
隨手掂起一把,放在濾篩網勺中,往一大鍋沸水中拋燙幾下,然後迅速提起稍稍濾水後,倒入已經放了生抽、鹽、味精(或雞精)等調料的大碗中,再配以用大骨、雞架等精心熬制的高湯,配上各種肉類,加花生(或酥黃豆),撒上蔥花,「燙粉」就成了。 如果配上燒鴨
腿或鴨肉就成了「燒鴨粉」,配上叉燒肉就成了「叉燒粉」,配上豬肝、瘦肉、粉腸就成了「三鮮粉」,配上爽口肉或豬腳就成了「爽口肉粉」或「豬腳粉」……除此之外,你還可以任意添加店家免費提供的辣椒醬、辣椒油、泡椒、酸筍、豆角酸(或蘿卜酸、包菜酸等)、蒜蓉、香菜碎等配菜或調料。
當店家把一碗熱氣騰騰的、
具有柳州特色的米粉端至你面前時,相信你會即刻拋棄清晨睡眼惺忪的「夢游」狀態,提筷「嗦」上一口米粉,哇塞!那種香滑爽口的感覺,絕對會讓你一邊「嗦」粉,一邊「噓噓」地把粉吹涼繼續「嗦」。也就8 10分鍾的時間,一大碗燙粉就見底了,一點兒都不耽誤你上班或上學時間。 寫到這里,情不自禁
想起了小時候的我們,能夠吃上一碗粉是我們最引以為傲的「大」事,嘿嘿,吃一次鐵定要跟小夥伴吹噓大半年!那時候,我們這些農村娃一年到頭也沒吃過幾次肉,但是鎮上的粉攤五分錢得一碗素粉,八分錢就可以有一碗肉粉。每到七天一次的圩日,我們就找各種理由,粘纏著父母跟著上街「順便」吃一碗香噴噴的燙粉。

如果父母不方便帶我們上街,他們就會從家裡帶一個超大的搪瓷口盅,趕圩歸來就用大口盅裝兩碗粉回家,讓我們幾兄妹分著吃。盡管父母跟店家多要了些湯水,不過回到家米粉還是斷的斷、糊的糊了,但是我們依然吃得津津有味,至今仍回味無窮!
我們大隊跟鄰郊的一個大隊,雖然都是說桂柳方言,但是我們說「吃」成「七」,他們說「吃」成「騎」。兩個大隊的小孩子吵架時總愛摳這個字眼攻擊對方,他們罵我們:「把一分錢看得像簸箕那麼大,八分錢就想『七』碗粉!」我們罵他們:「你們去吃粉簡直就是土匪強盜,八分錢『騎』到粉上面去呢!」……哈哈哈!如今發小們閑暇時相聚,提起那些關於「米粉」的趣事,依然忍俊不住!

柳州位於今天的廣西省,可以說當地的 美食 都還是蠻具地方特色的,因為當地許多的美味在其它地方都是吃不到的,像最有名的也是最被人們熟知的就要數柳州的螺螄粉了吧,不過螺螄粉和長沙的臭豆腐一樣,有的人能吃的慣,有的人吃不慣。

廣西地區當地有名的水果也是非常的多,像融安的金桔、鹿寨的蜜橙、歸東的野葡萄、芒果、糯米香柚、魯比葡萄、丹洲沙田柚等水果都是特別的有名,全國的水果看南方,南方的水果就要看廣西了,由此可以看出廣西當地好吃的水果還都是挺多的,有機會可以嘗嘗。

除了當地一些水果以外,我想當地好吃的 美食 更多一些,像融水縣的香鴨、牛臘巴、三江牛肉王、芙蓉酥、廣西的毛血旺、三江縣油茶、水油堆、辣椒骨、苗族的酸湯等都是非常的有名,而且柳州地區確實值得來玩,好吃的不僅種類多,而且樣式也是特別的多。

米粉,是柳州人最愛。米粉又分切粉和圓粉。柳州人甚至可以三餐都吃它(有點懶惰的)。米粉中有螺螄粉,桂林米粉和柳州味的米粉。柳州味的米粉與桂林米粉味道相差無幾,就是配料不同,比如豬腳粉就具有獨特味道令人回味無窮。還有,柳州人喜歡創新,把牛下水,豬下水等等各自燉熟後拿來做配料,都是讓米粉增色不少。一碗粉可以吃到七八個甚至上十樣佐料,既吃得飽營養又十足,而且可辣可不辣,但是味道絕對令人垂涎欲滴。所以,這是柳州人三餐都可吃它的原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