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包餃子用豬肉什麼部位
包餃子用裡脊肉,緊挨肋骨皮以下最好,這部分的肉質鮮嫩,但注意需肥瘦倆摻和,這樣不用再加油就很鮮嫩香的。
肉餡材料應選擇三分肥七分瘦或二分肥八分瘦的豬肉,最理想的是瘦肉中帶一點白色脂肪紋路,肉質嫩,沒有筋,而且比較多汁的。
很瘦的肉通常脂肪含量低,口感較柴,韌性較強,做餡的話口感沒那麼好。肉切碎後一定要加入鹹味調味品,鹽、雞精和醬油都可以。如果肉餡要吸入更多的菜水,就選前兩項;如果肉多菜少,或者菜出水少,就可選醬油。
(1)芹菜豬肉哪個部位好吃擴展閱讀
餃子由餛飩演變而來。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名目繁多,古時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名稱。三國時期稱作「月牙餛飩」,南北朝時期稱「餛飩」,唐代稱餃子為「偃月形餛飩」,宋代稱為「角子」,元代、明代稱為「扁食」;清朝則稱為「餃子」。
餃子起源於東漢時期,為東漢河南南陽人「醫聖」張仲景首創。當時餃子是葯用,張仲景用麵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葯材用來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凍瘡。
❷ 用來炒豬肉。買豬哪一部分肉好
如果是炒肉絲就用豬屁股上的肉。
按照所處的部位不同,豬肉大體分為10種。不同部位的豬肉在脂肪含量和口感上有很大的不同,也因此適合不同的烹調方法。
1、裡脊肉:是脊骨下面一條與大排骨相連的瘦肉。肉中無筋,是豬肉中最嫩的一部分。水分含量多,脂肪含量低,肌肉纖維細小,炸、熘、炒、爆等烹調方法都適合。
2、臀尖肉:位於臀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質鮮嫩,烹調時可用來代替裡脊肉。
3、坐臀肉:位於後腿上方,臀尖肉下方。全為瘦肉,但肉質較老,纖維較長,一般多在做白切肉或回鍋肉時用。
4、五花肉:為肋條部位肘骨的肉,是一層肥肉、一層瘦肉夾起的,適於紅燒、白燉和做粉蒸肉。
5、前腿肉:又稱夾心肉,位於前腿上部,半肥半瘦,肉老筋多,吸收水分能力較強,適於做餡和肉丸子。在這一部位有一排肋骨,叫小排骨,適宜作糖醋排骨或煮湯。
6、前排肉:又叫上腦肉,是背部靠近脖子的一塊肉,瘦肉夾肥,肉質較嫩,適於做米粉肉和燉肉。
7、奶脯肉:在肋骨下面的腹部,結締組織多,均為泡泡狀,肉質差,一般做臘肉或煉豬油,也可燒、燉或用於做酥肉。
8、彈子肉:位於後腿上,均為瘦肉,肉質細嫩、筋少、肌纖維短,適用於炒、煸、炸等。
9、蹄膀:位於前後腿下部,後蹄膀比前蹄膀好,紅燒和清燉均可。
10、頸肉:又稱血脖、槽頭肉,在前腿的前部與豬頭相連處,是宰豬時的刀口部位,多有污血,肉色發紅,肥瘦不分,肉質差,一般用來做餡和叉燒肉。
❸ 做芹菜肉餃子餡的做法
【芹菜肉餡】所需食材,芹菜,豬後腿肉,蔥薑汁,花椒水,食鹽,十三香,麵粉,雞蛋,花雕酒。
具體做法,1:豬肉剁成肉餡,加入蔥薑汁,鹽,十三香,蚝油,生抽,花雕酒攪勻,再分兩次攪入花椒水,攪至起膠質,低溫腌制30分鍾。
2:芹菜摘洗干凈,將每顆芹菜都去掉絲,再切成細末加入鹽,腌制一會,並攥干水分,加入少許蔥油拌勻。
3:再將芹菜和肉餡混合拌勻,然後加入一個雞蛋,蔥油攪勻就可以。
【芹菜素餡】所需食材:芹菜,雞蛋,木耳,海米,粉條,食鹽,蚝油。
做法,1:芹菜摘洗干凈,並去掉絲,加入鹽拌勻,再攥干水分,拌入蔥油待用。
2:海米,木耳,粉條分別用溫水浸泡至軟,木耳切末,粉條切末,海米切小丁,雞蛋提前炒熟。
3:上述食材混合,再加入鹽,蚝油,蔥油,一個生雞蛋混合攪勻,即可。
芹菜餡餃子的4個技巧:
1:餃子皮的做法,500克麵粉+250克清水+1個雞蛋+5克鹽+20克澱粉,攪勻略醒。
2:芹菜餡餃子,芹菜不需要焯水,前提是一定要去掉絲,才不會老。
3:不管是素餡還是葷餡,蚝油,蔥油,雞蛋這三樣食材是一定不可少的。
4:和面時加入20克澱粉,目的是餃子在煮的時候不會破皮,而且更勁道。
最後總結:調芹菜餡餃子,萬萬不要直接調餡,多加腌漬這1步很重要,這樣才會是煮好的餃子顏色更翠綠,而且更入味。
❹ 豬肉,哪個部位的肉最好吃,最有營養
很多人覺得豬身上最嫩的是裡脊肉,其實不然,最嫩的是梅花肉。梅花肉位於豬的肩胛骨處,這種的分布是瘦肉中摻雜著脂肪,形似梅花,吃起來又香又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