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扇子骨怎麼做好吃
扇子骨除了煲湯,還可以這樣做,好吃到舔手指……
要說整頭豬那部分的肉最香,必然是貼骨肉。排骨之所以這么貴,也是有一大部分原因它是貼骨肉,而同樣是貼骨肉的,還有脊骨、扇子骨、筒骨等。
同為貼骨肉成員的脊骨、扇子骨、筒骨就沒有排骨那麼幸運了,它們多被用於煲湯、燉汁。
椒鹽貼骨肉
油炸手法逼出骨香、配料爆炒鎖住肉香、出鍋撒孜然粉提鮮。這種做法,扇子骨都香到骨子了,一不小心骨頭都啃沒了....
用料:豬扇骨、大蔥、花椒粉、鹽、醬油、蒜、鹽、洋蔥、啤酒、姜、椒鹽、孜然、白芝麻、小米椒、小蔥、油、糖。
做法
這次我是用了扇子骨來做,扇子骨上的肉會脊骨多一些,骨頭也軟一些,容易啃。筒骨就不太適合做這個菜了,筒骨肉比較多,適合做拆骨肉。
首先,把500g扇子骨洗凈,看成長條狀。
接著處理好腌制的配料,4~5片蒜切碎、半個洋蔥切粒、4~5片姜切碎、少許大蔥切圈、4根小米椒切圈、少許小蔥切粒。
准備一瓶330ml啤酒腌制扇子骨,先將扇子骨均勻抹上鹽。
放入盤子里,倒入切好的配料:蒜末、洋蔥粒、薑末、大蔥圈、小米椒圈、小蔥粒、少許胡椒粉、5~6湯勺醬油、啤酒,攪拌均勻,放入冰箱腌制6個小時。
腌制好肉後,熱鍋下油,大火炸扇子骨10~15分鍾。扇子骨炸好後撈出瀝油,把炸過骨頭的油倒掉大部分,留下少許用來炒椒鹽。
倒去多餘的油後,將小半個洋蔥、2~3小米椒圈、少許蒜末、少許薑末、1湯勺椒鹽、小半勺糖倒進鍋里大火爆香。大概翻炒5分鍾。
翻炒5分鍾後,加入瀝干油的扇子骨,大火翻炒1~2分鍾,再加入少許腌制扇子骨的醬料,繼續大火翻炒至水收干,出鍋。
最後出鍋後,撒上孜然粉、芝麻,就可以吃啦!
小貼士
1、骨頭上的肉食少不宜多,多的話可以去掉一些。
2、腌制的時候,啤酒要沒過骨頭,容易入味。
3、有時間的童鞋,腌制一夜都可以的,這樣會更入味。
4、扇子可以只用兩邊的骨,不要中間的,兩邊的會軟一些。
B. 豬扇骨和排骨哪個煲湯好
豬扇骨和豬筒骨在營養上並無太大的差異,只不過豬扇骨肉味較淡,骨頭松軟,肉多柔軟,脂肪較少,帶有少許膠質,因此用豬扇骨煲出來的湯口感會更清淡一些,喜歡吃肉的可以選用煮扇骨,但豬筒骨中間陸做有洞,可以容納骨髓的大骨頭。骨髓含洞悉正有豐富骨膠塬及鈣質,但較肥膩。因此如果喜歡吸骨髓的可以選擇豬筒骨。
豬身上那個骨頭煲湯好 1、月牙骨 月牙骨指的是前腿夾心肉與扇面骨相連處的一塊月牙形軟組織(俗稱「脆骨」),它連著筒子骨、扇面骨,上面有一層薄薄的瘦肉,骨頭為白色的脆骨,可以用於整燒、燉湯、斬小後作為下酒小菜。 2、筒骨 豬腿上的骨頭,俗稱「大骨頭」,一般後腿骨比前腿骨更為粗壯,內含大量骨髓,品質更好。納悔拿來燉湯是最好的選擇。 3、肋排骨 是位於胸腔的片狀排骨,多為瘦肉,口感細嫩。這個是骨頭當中最貴的一種,適合做紅燒排骨。 4、扇骨 就是肩胛骨,豬肩胛骨位於豬的後背上、肩膀下,由於前端呈月牙狀,也被叫做豬扇骨或豬月亮骨,特點是脆骨較多。外形像三角形狀,而且這種骨頭經長時間蒸煮之後,就會變酥碎,很好吃,肉也是不錯的,可以拿來椒鹽。 5、脊骨 豬的脊椎骨,就是我們平常叫的就是龍骨,無非就是去掉脊肉後的骨頭!一般拿來煲龍骨湯。
C. 扇子骨是什麼肉
扇子骨是牛肉或者豬肉。扇子骨一般指的是豬或牛身上的肩胛骨部位。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多數食用的是豬扇子骨,豬扇子骨上肉大多是瘦肉,肉質較嫩,吃起來不油膩。
注意事項:
豬扇子骨大多都是瘦肉,也有一小部分肥肉,吃起來沒有油膩的感覺,肉質也很好,適合給家裡的老人和孩子吃。豬扇子骨雖然好吃,但是處理起來卻不是很容易,很多人就是因為在烹飪豬扇子骨之前沒有處理好,煮出來的湯帶有一些腥味,這也讓排骨湯的濃香味減少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