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巴中的美食街在什麼地方有什麼好吃的可以推薦的嗎
每到一個地方大家都很喜歡逛美食街是嗎?在很多小城裡,購物街和美食街是合二為一的,比如巴中。
如果你去巴中旅行一定要去巴中的步行街,這里可以說是巴中最大的商業街,也是最大的美食街,去的人千萬不要走錯了,就在老城。
1. 火鍋粉
這個是很小的時候吃過幾次的東西,那個時候是被表姐帶著去的,我記得就在一小附近靠近步行街的一個巷子里。這里窮地可能連20平米都不到大小一個小店,做出來的火鍋粉簡直好吃到炸。他們做的火鍋寬粉,湯底是自家熬制的火鍋湯底,麻辣且味道香濃。那種香濃的味道是我在成都從來都沒有找到過的,光是聞到就能讓人食慾大開。配菜是火鍋,綿軟軟的火鍋粉搭配生脆脆的豆芽簡直完美。每吃一口都能舌尖和喉嚨里都散開了火鍋香濃的味道,欲罷不能。
這里的串串大多都是放在一個大簍子裡面的,你想吃什麼可以隨便挑,然後可以在點一碗米線或者酸辣粉、水餃等等搭配串串吃,其實你也可以就吃串串。它本身的味道沒有外面火鍋店鋪裡面的重,如果想要重口味你可以自行添加一些辣椒油啊什麼的,其實如果不吃辣的人就這樣吃吃就可以了。逛街逛累了就來一碗吧,坐在路邊看著來來往往的人,也是一種樂趣啊。
4. 砂鍋米線
也是在步行街附近的一個小巷子里,是從後河橋的方向走進步行街的第一條的巷子里,藏了一家砂鍋米線店。這里也是表姐帶我去吃的,他們家的砂鍋用的是他們家自製的他湯底,搭配好幾種蔬菜和自製的臊子做出來的米線,味道真的很好。
不知道為什麼我在外面吃砂鍋米線的時候總感覺很油膩,但是這家沒有給過我這樣的感覺,就僅僅吃過的這幾次裡面每一次都讓我吃得有一些意猶未盡,一碗砂鍋下去,還有一種不夠的感覺,但是肚子明明很撐了,這大概就是他們家的魅力吧。干凈清爽卻又不寡淡,這就是就連愛吃辣椒的人也不會拒絕的清湯美味。
其實在這條街上還有很多的好吃的,其實都是藏在附近的一個小巷子里,而且大多店面都不大,大的可能也就一個門面大小,但是就這樣待在哪裡很多年,占據了附近人的心。
這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
Ⅱ 巴中有哪些特產
通江銀耳
通江銀耳是中國著名特產,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極高的葯用價值和食用價值。
銀耳性中平,味甘,有很高的營養價使富含蛋白質、脂肪、多糖和多種維生素。具有滋陰養胃、補腦強心、益氣和血、生津止咳的功效。為高血壓、動脈硬化、陰虛火旺病人的調養佳品。銀耳所含的多糖對腫瘤細胞有抑製作用。
巴中 通江氣候溫和濕潤,適宜多種食用菌的生長,是銀耳的發源地。通江縣有一百五十多年銀耳栽培歷史,被譽為「中國銀耳之鄉」,現有耳林資源7萬公頃,年產銀耳60萬千克,開發出銀耳食品、銀耳飲料、銀耳保健品、銀耳化妝品等系列產品10多個,年產值1億多元,成為縣城經濟的支柱產業。為推動銀耳產業化進程,通江縣委、縣政府成立了通江縣銀耳產業發展局,專門從事銀耳產業發展的規劃、組織、管理和服務,並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歡迎海內外客商來通江從事段木銀耳集約化生產、精深加工和產品流通。
南江翡翠米
南江翡翠米的特點是無污染、營養豐富,飯粒光亮油潤、口感柔韌、略帶糯性。南江翡翠米曾出口法國、古巴,並長期暢銷於成都、攀枝花、甘南等地區,在周邊市場更已成為人們的首選大米。
翡翠米僅產於四川省南江縣長赤區。該區位於大巴山脈米倉山南麓。這里山清水秀、風光秀美,森林覆蓋率達42%,平均海拔800—1000米,日照充足,生態條件獨特,是傳統的稻穀主產區,被譽為「南江米糧倉」。在稻穀生產過程中,因地制宜,大量施用「農家肥」。長期以來當地政府,始終注重生態與環境保護,在種植業中,倡導保持傳統耕作方式,發展「稻田養魚」,明令禁止銷售使用高殘毒農葯,大力推廣生物技術防蟲治病,使種植業與生態環境形成了良性互動。目前,該區已列為「巴中地區綠色優質稻基地」。
南江黃羊
南江黃羊羊肉肉質細嫩,容易被消化,多吃羊肉只能提高身體素質,提高抗疾病能力。而不會有其他副作用,所以現在人們常說:「要想長壽、常吃羊肉」。
南江黃羊是南江縣經41年培育而成的我國第一個肉用性能最好的山羊新品種,以其個體大、生長快、適應性強而著稱。它是從1954年引種雜交改良大巴山區的本地山羊開始,所獲四川銅羊和含努比羊血緣的雜種公羊同金堂黑羊、本地山羊母羊雜交的後代,經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適應了當地生態條件,經過橫交及多年的定向培育而形成的。於1995年10月正式通過國家級鑒定。1996年農業部正式將南江黃羊命名為「我國目前肉用性能最好的山羊新品種」。十餘年來已向全國十四個省及本省110多個縣(市)推廣,總量已達10萬多隻,在各地無論是純繁還是雜交,效果均十分顯著,特別是改良效果好,雜交優勢十分明顯,其優勢率均達到50%以上,最高可超過100%。其繁殖力和生產性能均接近和超過原產地指標。
巴山銀杏
銀杏又稱為「白果」。「巴山銀杏」因其獨特的地理特徵,而成為四川省最佳的銀杏適生區而得名。大巴山山脈位於秦嶺以南,橫亘於四川省盆地北部和東北邊緣,包括南江、通江、鎮巴、萬源、城口等地,境內最高峰為南江北面的光霧山。
大巴山以南為我國著名的第三紀植物的避難所,倖存下來的古老的孑遺植物銀杏主要分布在大巴山以南的南江、通江、鎮巴、萬源、城口。尤以通江縣的銀杏資源豐富、品種優良,質量上乘,以「巴山銀杏」冠名,名符其實。
「巴山銀杏」是世界上現存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是特等優質的經濟林木,樹齡可達數千年,有「活化石」之稱,銀杏原產於長江中下游,後引種各地,歷史悠久。
「巴山銀杏」對土壤和氣候的適應性較強,樹高可達40米,胸徑可達5米,一般實生苗約20年後結實,40年後進入盛產期,人工大砧嫁接後2—3年即能結實。銀杏屬陽性喜光向陽樹種,深根系、耐旱,抗大氣污染。但不耐水澇,不耐陰,抗風力差。
銀杏果仁俗稱「白果」,營養豐富,葯食兩用,通江百姓用白果做食療歷史悠久,有銀杏止咳湯、白果銀耳粥、白果臘八粥等。《日用本草》、《本草綱目》、《醫林要集》等中醫古書也將白果列為重要葯材。近現代研究表明,白果及其附屬產品在治療高血壓、心腦血管、牙齒蟲齲、小兒腹瀉、痤皰疽瘤、慢性淋濁、遺精遺尿等方面功效顯著。銀杏葉提取物中含160多種成份,主要是黃酮甙及銀杏內酯等,其中黃酮類化合物就有44種。銀杏葉提取物還可研製成營養口服液、保健品和化妝品等。其花粉、外種皮都是較好的制葯原料。
「巴山銀杏」是優良的用材林樹種。其木材結構勻稱、紋理緻密,不翹不裂,耐腐蝕性強,是工藝雕刻、精美傢具、豪華建築以及室內維修的優良材料,素有「銀香木」之稱。
「巴山銀杏」適應能力強,是速生豐產林,可以提供大量的優秀木材、葉子和果實,同時還可以綠化環境、凈化空氣、保持水土、防治蟲害、調節氣溫、調節心理等,是良好的造林、綠化和觀賞樹種。「巴山銀杏」樹冠高大、雄偉挺拔,世界上各大中城市已把銀杏作為庭院、街道和園林綠化樹種廣泛栽植。已有不少專家支持將銀杏立為「國樹」。植於商代的山東莒縣浮來山定林寺的古銀杏樹、植於晚宋的鵓鴣山鴛鴦合歡古銀杏、頗受宋代蘇東坡喜愛的凈居寺銀杏現都已成為「國寶」。
據統計,通江縣現有投產的銀杏大樹8800株,常年產量在100斤以上的盛產樹2800多株,百年以上的古銀杏樹142株。
南江金銀花
南江有豐富的金銀花本地種質資源和豐富的野生種植資源。早在60年代初,南江縣在全國率先人工栽培金銀花,70年代初,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在南江召開了「金銀花人工栽培現場會」,1981年南江被列為「全國金銀花基礎縣」1999年10月,南江被中葯現代化科技產業(四川)基地協調領導小組列為首批13個「中葯現代化科技產業(四川)基地全國金銀花種植示範區」之一。
通江茶葉
通江茶葉生產歷史悠久,早在宋代通江茶葉生產的規模和品質就享譽華夏,羅村茶就屬四川八大名茶之一。全縣現有茶園面積5.5萬余畝,其中投產茶園3萬畝,2005年全縣茶葉產量820噸,其中名茶25噸,優質茶380噸,產值達2685萬元,名優茶生產得到了較快發展,名優茶生產基地初具規模。上世紀90年代以來先後開發的「天崗銀芽」、「天崗雲霧」、「羅村茗眉」、「佛龍香茗」、「翰林茶」、「漢城銀毫」、「龍虎銀芽」等十多隻歷史名茶和創新名茶獲部、省級名茶稱號。到2002年建成名優茶生產基地20000畝,a級綠色食品(茶葉)基地10000畝,無公害生產基地15000畝。通江雨量市沛,氣候適宜,土壤含硒豐富,茶園遠離工廠、農田、森林覆蓋率高,生態良好,具有得天獨厚的環境條件,既有利於建立生態高效茶園,又有利於生產安全、衛生、營養的高檔名茶,無公害茶、綠色食品茶及有機茶。
羅村茶
通江羅村茶為恢復名茶,產於通江鐵溪鎮羅村。在唐、宋時品質超群,被列為四川八大名茶之一。1994年獲四川省第三屆「甘露杯」優質名茶證書和獎杯。2005年獲中茶杯一等獎。
羅村茶產於四川盆地北部邊緣,具有明顯的立體氣候特徵,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羅村茶以一芽一葉初展為原料,一般清明前後開采,其工藝流程是:揀剔→攤青→殺青→抖散(清風)→初干→做形→回潮→烘焙→分級包裝。
羅村茶的品質特徵:外形扁平、直、勻整、色澤嫩綠、香氣清香持久、湯色嫩綠明亮、滋味鮮純回甘、葉底黃綠勻亮。
天崗銀芽
天崗銀芽為創新名茶,屬綠茶類,創制於1990年,產於通江縣火天崗茶場。1990年獲四川省首屆「甘露杯」優質名茶證書和獎杯;1993年參加泰國龍馬展覽並獲銀獎;1995年參加中國新技術、新產品交易博覽會獲銀獎,同年獲農業部第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質獎。
火天崗位於我國三大富硒地段之一的秦巴山區南段海拔1200—1500米,現有茶園面積150公頃。茶園多為建園基礎好的集中連片的梯級茶園,栽培管理精細,茶園四周林木蔥郁、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潔凈、晨浴朝陽、晚罩雲霧、土壤泉潤,是出名茶的絕好環境。
採摘於清明、穀雨季節1芽1葉初展或開展的初嫩芽葉為原料。通過攤青→殺青→散濕→造型→烘焙→整理包裝而成。成品茶的品質特徵為:外形扁平、挺秀、勻整、色澤油潤、滿身披毫、香氣馥郁持久,湯色清澈明亮,滋味甘醇鮮爽,葉底嫩勻成朵鮮亮。
川明參
川明參是一種名貴的中葯品,即可葯用,也能食用,是集醫療、食療為一體的古之貢品。具有補肺、健脾、強身等功能,國內市場每年需求量2萬噸以上,巴中市積累了川明參種植的經驗,常年種植1萬畝,產量約5000噸以上。
目前,巴中市已建立了3萬畝川明參種植基地,年產川明參2萬噸,且巴中市雙林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已研製的川明參泥,產品生產技術獲國家發明專利權,產品1994年、1995年獲四川省優秀產品稱號。年產量300噸,產品遠銷北京、上海、成都、重慶、廣州、深圳等全國20個大中城市。
Ⅲ 去四川巴中必吃美食有哪些可以幫推薦一下么
巴中是秦巴山片區中心城市之一,巴中自然風光優美,北方的雄偉壯觀與南方的秀美溫婉在這里完美的融合,素有 「川東北氧吧」之稱。今天我們不探究美景,只探究美食,那麼巴中有哪些好吃的東西了!
刨湯
烤全羊選用不滿一歲的公山羊,用啤酒白酒與食鹽混合,加入拍散的蔥段製成的調料汁!去除羊肉的膻味並提鮮,烤制兩小時不離人!
有這么多美食的巴中,你想去么?
Ⅳ 巴中什麼小吃有名
巴中小吃難尋正宗老字型大小 . 說到巴中的小吃,大家一定能隨口說出一大堆來,川北涼粉、雞絲豆腐腦、砂鍋米線、油茶、鍋盔……但是,在這眾多小吃中,已很難找得出正宗的老字型大小名特小吃了。 現狀:傳統名小吃很多已消失
2009年春節期間,旅居成都的王先生帶著妻兒回到巴中,憑借記憶來到了讓他魂牽夢繞的老地方,准備吃一頓巴城名特小吃「楊鴨子」,結果,老店早已改頭換面。王先生遍尋巴城,卻再也找不到昔日美味可口的名特小吃「楊鴨子」。不光是昔日譽滿巴城的「楊鴨子」銷聲匿跡,當年與「楊鴨子」一起被評為巴中四大名特小吃的砂糖油干、梆梆甜馬蹄糕也失傳了,只有其中的魏油茶還在經營著。
位於南池街的「魏油茶」油茶店老闆魏傳勇大爺已經61歲,依然每天清晨堅持與兒子兒媳一道炸做油茶所需要的饊子。「我們這家油茶店是從祖上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到我已經是第八代了」。魏大爺提起自家店的悠久歷史,無不自豪:「樂山那些地方的油茶都是在我們巴中學的。」魏大爺還說,自己的油茶店在巴城是唯一正宗的老字型大小,每年寒暑假,很多從外地回來的巴中人都會帶著家人朋友特意跑來嘗嘗「記憶中的味道」。
據魏大爺說,2006年,魏油茶與砂糖油干、楊鴨子、梆梆甜馬蹄糕一起被評為巴城四大名特小吃,但是由於家庭作坊模式的局限和外來品牌的沖擊等種種原因,其他三種小吃都漸漸退出了巴城小吃領域。「像涼粉、豆腐腦這些,其實都不是巴中本地的特色,是從外頭引進的。」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巴城本地小吃除了喜兒鍋盔等極少數品牌經營良好,仍然立足於巴城外,其他大多數小吃由於都是家庭作坊式生產,其發展已漸漸勢微。 原因:多種因素制約本地小吃發展
對此,記者采訪了巴中市餐飲協會秘書長付勇。付勇總結了巴城小吃難成氣候的幾大主要原因:「巴城小吃市場現在基本上是被外來品牌占據了的,本地小吃已越來越勢微。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巴中城市人口不多,消費需求難以讓這些小吃立足並發展壯大;二是手工操作、家庭作坊的模式是制約巴城名特小吃發展的瓶頸,好多都是各做各的,沒有形成一個大的品牌效應;三是國家的扶持不夠,對保護巴城名特小吃幾乎沒有什麼經濟投入,使巴城小吃產業受到制約。」
Ⅳ 巴中有什麼好吃的推薦
金鉤包子
金鉤包子創立於1990年,採用八種優質調料,配方獨特,全部手式製作,成為巴城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