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做法 » 三坊七巷的魚丸哪個最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三坊七巷的魚丸哪個最好吃

發布時間: 2023-05-31 02:10:21

『壹』 福州魚丸哪家最正宗

福州魚丸得勝魚丸、福信魚丸、可勝魚丸、永和魚丸最正宗。

1、得勝魚丸

地址:三坊七巷。一顆顆魚丸都是由匠人們純手工做出來的。在店裡也可以看到師傅們現場製作魚丸的過程。各種魚肉做的丸子,用一次性碗端上來,熱氣騰騰,咬一口香味四溢,松軟度適中,餡兒豐富,吃著挺有感覺。店裡還有成品零賣,可以當特產帶回家。

福州魚丸介紹簡介

福州魚丸是福建省福州市的一道傳統地方名菜,屬於閩菜系;該菜品具有天然、營養、保健的美食特色。口感好,筋力佳,久煮不變質,松漲率好,色澤潔白玲瓏晶亮,質嫩滑潤清脆,富有彈性,味道鮮美,具有特殊的海鮮風味。該菜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等多種維生素。

『貳』 福州美食推薦餐廳+福州美食攻略

福州是一個大型的東南地區的城市,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底蘊,由於歷史上的衣冠南渡,這里出現了很多古代的漢人文化遺址,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美食之城,成為旅行者們較為嚮往的旅遊目的地,下面給大家分享福州著名的美食餐廳和特產。

老福洲徐記(東百mini店)+閩師傅

徐記是必吃的福州菜,有各種福州的小吃菜品,荔枝肉、芋泥、海蠣餅等等,東百這家店在一個開放的美食廣場,還有很多家福州小吃,順便還吃了閩師傅家的蚵仔煎,也蠻好吃的。

旺達小吃店(溫泉支路)

也是一家必吃的福州菜,這家的味道我都很喜歡,魚丸肉燕湯、芋泥、脆皮大腸,還有各種海鮮之類的,都好吃!不過覺得他家的芋泥做的有點油。

小吃篇

三坊七巷裡的永和魚丸(南後街店)和同利肉燕老鋪(南後街店)

在東百對面的福鼎肉片一定要吃。

南公金旺鹵味店搏局歷的荔枝肉最好吃。

試一下正宗的林記沙茶麵,一定要加油條。

新加坡小吃獅誠記,我很愛肉骨茶和海南雞。

早點篇

去福州一定要吃撈化,後街撈化(衣錦坊店)的料真的超多,海蠣、大腸、羅漢肉等等。

有面有扁肉的玲記拌面扁肉,花生醬拌面特別香

鍋邊也是一大特色,我是去回頭客連江鍋邊吃的,格外喜歡配鍋邊的蝦酥

早點篇

華塑小區??這個小區裡面臘塌隱藏著超多東南亞特色小吃。下午不開)

阿寶越式粉店印尼小吃攤和阿川牛肉面基搜都是牆裂推薦。

甜品篇

這兩家店是我在福州最喜歡的兩家甜品。

大吃這家店吃了好幾次!各種冰飯是真心好吃!冰冰涼涼的糯唧唧口感

紅葉蛋糕是福州老字型大小甜品了,真心推薦咖啡卷和核桃卷,好好吃。

甜品篇

去福州當然要吃芋泥??嘗一下葉家花生湯的芋泥和花生湯。

非常有名的老字型大小耳聾伯(達明美食街店),第一次吃肉元宵的北方人表示很好吃!特別香~還有糯唧唧的糍粑。

劉小姐の古早味車輪餅真的好喜歡!剛出爐的味道太香了,尤其是芋泥餡。

買芋頭餅可以去艾尚板栗餅(達明路店),他家很早就開門。

作為烤麻薯狂魔,每家的烤麻薯我都想嘗一下!東百里的麥上初見(東百中心店),還有離我民宿很近的JULLY麵包&乳酪家的麻薯都很好吃。

飲品篇

飯可以不吃!奶茶不能不嚯,福州可以說是走兩步就是一家好喝的奶茶店,還能加芋泥!(北方寶寶哭泣)

推薦我超愛的

漲茶芋泥奶茶

厝內小眷村(達明店)絹豆腐奶茶+芋泥

KOIThé(福州東百元洪店)蛋糕冰淇淋紅茶+小芋圓

1點點(三坊七巷店)阿華田+冰淇淋+燕麥

喜茶(福州東百中心店)我萬年愛的芋泥波波

還有各種網紅奶茶店,#奈雪の茶(東百中心店)、#汴京茶寮(倉山萬達店)等等。

『叄』 福州可以便攜帶的魚丸伴手禮盒裝的哪裡可以買

你好,你說的便於攜帶的魚丸伴手禮盒,在秋官郎魚丸店裡有賣,還有禮盒裝。希望你滿意

『肆』 三坊七巷是福州著名景區,老福州的縮影,周邊有什麼好吃

三坊七巷是福州的著名旅遊景區,也是福州的歷史之源,自晉、唐時期開始形成,清至民國走向輝煌。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和吉庇巷,其古建築是中國歷史文化瑰寶。到了福州,想感受一下歲月中的福州,那一定要游一下三坊七巷。

除了欣賞這些古建築群,感受一下歷史的變遷之外,到了福州,當地比較有名的很多小吃也是不容錯過的,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到了福州有哪些好吃的可以品嘗到。

1、鼎邊糊

鼎邊糊,又稱鍋邊糊,是福州的著名風味小吃,一般與海蠣餅、蝦酥、芋粿、油條、生煎包等配著吃,是福州人特別喜歡的一種早點。福州鼎邊糊是用蜆子汁為湯,在鍋里燒開取其鮮味,再把磨好的米漿沿著鍋邊一圈澆過去,米漿在鍋邊燙成干皮後用鍋鏟刮到湯里,加芹菜、蔥、蝦米、熟魚干、小腸、花蛤、香菇、白菜等作佐料,燒開後起鍋即可。

以上6種小吃是福州最常見也是普通老百姓最喜歡的小吃,價格不貴,非常親民,當然味道也很不錯,非常適合第一次到福州的朋友品嘗。當然,福州的大菜也有,比如佛跳牆,用多種名貴食材精製而成,味道也相當的棒,但是不是一般人都能消費起的,所以就不拿來講了。福州還有哪些小吃,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我是孤塵一粒沙,致力於給大家推薦各地美食,喜歡我就關注我,你的關注是我不斷更新的動力!

『伍』 三坊七巷最著名的是什麼

三坊七巷地處福州市中心,,東臨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楊橋路,南達吉庇巷、光祿坊,佔地約40公頃現有古民居268幢。是南後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概稱。
最著名的是出坊巷名人
林則徐:「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漢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清朝後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是中華民族抵禦外辱過程中偉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績是虎門銷煙。官至一品,曾任江蘇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為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堅持維護中國主權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國人的敬仰。他順應歷史發展潮流,對西方文明成果採取積極的了解和吸收並為我所用的態度,故能成為「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和向西方學習先進技術之開風氣者」。三坊七巷旁的澳門路有林則徐祠堂。
沈葆楨 沈葆楨:中國「船政之父」。沈葆楨(1820—1879)字翰宇,又字幼丹。福建省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清末重臣,謚文肅。晚清「同治中興」時洋務運動的重臣之一,先後曾任總理船政大臣及南洋大臣,對台灣近代史也有重要影響。葆禎妻林普晴是清朝著名大臣林則徐的女兒。在以「富國強兵」為目標的洋務運動中,被推向前台。他擔任福建船政大臣,負責造船、練兵和人才培養,為組建福建水師、南洋水師而努力,成為早期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引進西方科技的先驅,我國近代教育和近代海軍的創始人之一。他腳踏實地、不遺餘力地將林則徐、魏源提出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付諸實踐。
曾宗彥
曾宗彥(1850—1912):「近代陸軍之父」。曾宗彥居於安民巷。他甫任江南道監察御史,便於1898年5月,上書光緒皇帝《穗物時艱孔迫,宜用洋操剋期練軍陸軍折》。他主張:「為今之計,莫若先盡各省已有之餉,練各省洋操之兵,但求其精,不患其少。」即以新法精練陸軍。並提出必須「整頓軍隊,各省陸軍一律政習洋操,尤以東三省為急」。光緒皇帝十分重視,立即下諭:「今日時勢,練兵為第一大政,練洋操尤為操兵第一要著。惟須選教習以勤訓課,核餉力以籌軍實。」曾宗彥的奏摺,引發清廷兵制改革,所以有人稱其為「近代陸軍之父」。
冰心 。「一片冰心在玉壺」。現代著名詩人,翻譯家,作家,兒童文學家,崇尚「愛的哲學」,母愛,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愛小孩,把小孩看做「最神聖的人」,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中充滿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在南後街與楊橋巷交界處有她的故居,在她的散文名篇《我的故鄉》中,留下了對故居情真意切的描述:「我記得在我11歲那年(1911年),從山東 煙台回到福州的時候,那時我們的家是住在『福州城內南後街楊橋巷口萬興桶石店後』。這個住址,現在我寫猜凳液起來還是非常地熟悉、親切,因為自從我學會寫字起,我的父母親就時常督促我給祖父寫粗並信,信封也要我自己寫。這所房子很大,住著我們大家庭的四房人。祖父和我們這一房,就住在大廳堂的兩邊,我們這邊前後房,住著我們一家6口,祖父的前、後房只有他一個人,和滿屋滿架的書。那裡就成了我的樂園……」

回答者: linfeng2040 - 五級 2010-8-11 18:14

檢舉 三坊七巷的著名景點
楊橋路(古楊橋巷):86號林覺民故居(福州辛亥革命紀念館)
著名的辛亥革命烈士林覺民故居,現在辟為福州辛亥革命紀念館,開放時間同正式機關單位的上班時間,有夏冬令之分,長年陳列辛亥革命史及林覺民烈士遺物,一封《與妻書》是參觀的重頭戲。

郎官巷:20號嚴復故居

坊間故老相傳這並非嚴復自己的家,而是嚴大師岳母的宅第,不知道怎麼陽錯陰差套上了「嚴復故居」的名頭,也許嚴復的確在這里住過,也許還翻譯過《天演論》的某些章節,如今已不可考究;解放後作過一陣子公安部門的辦公場所,現在正翻修准備辟為紀念館。

塔巷:26號二梅書屋

原主人是民國初福建鹽運使林炳章,現在是民居,院內只保留了一株百年荔枝樹,其餘建築裝飾已經不復存在,只剩下木結構老屋。

塔巷:30號王麒故居

王麒故居可能是塔巷裡最幽深的老屋,進門是幾米陰暗的甬道,轉過木照壁是小小的天井,前後三進大屋全住著人,相當友好。

塔巷魚丸:永和魚丸店

魚丸是福州最有代表性的小吃之一,用鯊魚皮肉混合番薯粉裹豬肉餡,皮潔白有彈性,餡香嫩多汁,有魚香而無魚腥味;永和魚丸自1934年開立,是福州做魚丸做得最好的一家,一碗魚丸5粒兩元。

黃巷:36號小黃樓

小黃樓曾經是黃巷的標志性建築,清初毀於大火,後來御史梁章矩、鰲峰書院山長(院長)陳壽棋都曾在這里住過,小黃樓花廳假山等還保存完好,目前是省文化廳幼兒園,想看花廳假山卻要等孩子們上課的時候來找老師開門。

黃巷:6號「二宜軒」裱褙店

「二宜軒」裱褙店在南後街裱褙店中不算歷史最悠久的,但卻可能是環境最幽雅的一處,黃巷6號老宅走進第二進左手邊門內才是,小小的一個天井種著幾株臘梅,主人對來參觀的很習以為常,抬頭笑笑算是打過招呼,又低頭忙別的事去了。

黃巷:4號郭柏蔭故居

郭柏蔭是大學者,宅第門口卻很不起眼,轉過照壁是大天井,頭進現在是居委會的老人活動點,高大的廳堂內擺開十來張麻將桌,「翻水泥」的聲音不絕於耳,後進地面還依舊是原來的木地板,只是年月已久,腐朽破損的有些晃晃悠悠。

安民巷:53號新四軍辦事處

這里原來住的是林則徐的後代,1938年初到1939年3月新四軍在這里設立福州辦事處,現在是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宮巷是三坊七巷裡名人故居最多的一條巷,這些名人多少和林則徐都有點關系,也許因為這原因被保護得最好。

宮巷:26號沈葆禎故居

沈葆禎是林則徐的長女婿,當過兩江總督,這所老宅是典型的明清福州豪門,前後總共四進,第一進大廳現在是宮巷幼兒園;大院內木結構基本保存完好,但窗花門扇都已經遺失了。

宮巷:24號林聰彝故居

林聰彝是林則徐次子,宅第規模與26號沈葆禎故居規模相當,也是四進兩廂帶花園的大院,頭進正照壁上麒麟浮雕毀於「文革」,現在只留下模糊的影子。

宮巷:14號劉齊銜故居

劉齊銜是林則徐次女婿,現在是居委會辦公場所,宅第也只剩下兩進。

宮巷:11號劉冠雄故居

民國初期海軍總長的老宅,兩進大院,劉家人已經不住在這里;頭進兩廂木窗花襯著原裝南洋進口的玻璃,看出原主人受西風東漸的影響,頭進左手和二進左手都有小便門通向左廂花園和小樓,現在住滿了人堆滿了雜物風韻不再。

衣錦坊:54號歐陽花廳

關於歐陽老宅的故事不少,關於歐陽花廳的傳說有很多,但幾乎所有的遊客都在歐陽老宅面前吃了閉門羹;雖然這里被列為保護單位,但還是私人產業,主人在無力整修無人理睬的窘境下只好閉門謝客。

衣錦坊:洗銀營巷14號鄭孝胥故居

鄭孝胥是個大書法家,但他還當過偽滿洲國總理,算得上是個漢奸,所以洗銀營巷14號門口沒有掛「名人故居」的白牌子,但這所老宅結構獨特:進門後走廊左邊是個大池塘,塘邊幾顆大榕樹將池水映得一片碧綠,現存廳堂前有池塘的老宅可能只此一家。

文儒坊:47號陳承裘故居(「六子科甲」府第)

這所古宅是最有代表性的福州官紳府第建築;五代主人出過十幾個進士,其中一位還是當過帝師的大儒,三進穿斗式土木結構,風火山牆,左側是花廳。

文儒坊:42號張經故居

明朝時七省經略史張經曾住在這里,看著現在破敗的樣子想像不出當年象戚繼光、余大猷等名將都曾在這里聆聽過上司的教訓,倒是二進左廂「文儒畫室」的青年老師經常教訓他的學生。

文儒坊:19號林則徐母家故居

所謂「母家」,對林則徐來說就是外婆家,這樣叫雖然不正式但卻很親切。現在這里也成了老人活動中心,門口廂房裡還有個易學研究

『陸』 福州最正宗的魚丸應該去哪裡買

福州最正宗的魚丸應該去茶亭街交通路福信魚丸(省府路店)去買。

門口入口是售賣魚丸魚湯魚皮和肉燕,店家可以提供真空包裝,也可以購買禮盒(一個禮盒5元),也可以選擇堂食!如果有需要可以直接購買後帶走,也可以郵寄,郵寄的肯定不如買回去現做的好吃。

店內主要有鯊魚丸、鰻魚丸和肉燕,他們家魚丸表面有點粗糙,魚肉口感重,肉丸Q彈,新鮮咸香肉餡兒湯多汁,正統福州魚丸口味。

其他:

1、象園頭下車後往回走到十字路口有一家求秋俤魚丸店。

2、灣邊魚丸,魚肉比較正,不像外面賣的,白色的麵粉加得多,吃不出肉的味道。

3、省立後門慶城路和周邊有幾家蒼蠅館子據說特別正宗。可以去試試。

4、舊巷南的青鰻魚丸非常好吃,三十年吃魚丸經驗推薦,就是貴了點。

5、.三坊七巷裡的別吃,超級難吃。走出三坊七巷,到後面的吉庇巷。

『柒』 福州哪個牌子的魚丸比較好吃,過年想帶點回去,還有肉燕

永和的魚丸,你讓他給你壓縮了包裝。在大眾影院背後有一家。。

肉燕 同利的。在林則徐紀念館那邊。。那邊也有一家永和,在林則徐小學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