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果園裡面的蘋果為什麼要套袋子套袋子會影響打葯嗎
這么做就是為了讓果子防止蚊蟲叮咬,風吹爆曬,成熟時有個好的品相,賣個好價錢。1、保證水果在生長過程中接觸不到噴灑的農葯,滿足有機或者無公害標准;2、套袋有利於保護果皮表面,提高果品的檔次,在上市前統一脫袋也可以做到成熟度一致。果實套袋,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興起的一項果園種植新技術。現在不光光是果樹這方面,在農業上,很多老技術都漸漸被改進推翻,秸稈以前是燒掉的,但是現在因為要求保護環境,也禁燒了。
B. 請問老師,蘋果取袋後(條紅)上色不好用什麼農葯能上色快些,謝謝
蘋果去完內袋後應及時在樹下兩側鋪設反光膜,有利光照和保進果實全面著色和果實增重。同時噴1~2次磷酸二氫鉀600~800倍液促進著色,還能起到增強葉片光合作用促進花芽進一步發育成熟。友情提醒,蘋果摘袋後為防止果實內潛伏病菌引發的輪紋爛果病、紅點病,建議噴一次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殺菌劑。
C. 蘋果樹打了葯八天,套袋在能打葯嗎
時間間隔太久了,最好是今天打葯,明天或後天套袋,三天必須套完袋……太久了怕葯效太低了,影響效果……這是我個人的經驗,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D. 蘋果摘袋後打什麼殺菌葯,幾天可以摘蘋果
摘袋後的蘋果,應打易保、菌立滅、甲基托布津、農抗120等殺菌葯,可在蘋果摘袋後的2-5天,噴1次即可,在露水較大時,不宜噴施。如果在摘袋後不對蘋果進行噴葯,會讓蘋果患上黑紅病、苦痘病等病害。
一、蘋果摘袋後打什麼殺菌葯
1、摘袋後的蘋果應打什麼殺菌葯
把蘋果摘袋後,應該打易保、菌立滅、甲基托布津、農抗120等殺菌葯。可在蘋果摘袋後的2-5天噴1次即可,在晚上下露水前就可以噴殺菌劑。但在露水較大時,不宜噴施。
2、摘袋後的蘋果不噴葯會有什麼後果
如果將蘋果摘袋後不進行噴葯的話,會讓蘋果患上黑紅病、苦痘病等病害。而且還會使蘋果無法著色,表面無光澤。
二、把蘋果摘袋後幾天可以摘蘋果
1、將蘋果摘袋幾天後可以摘果實
套袋蘋果的採摘期應在該果實的成熟期前的20-30天,將蘋果摘袋後,不能立即採摘果實,應在果實全部著色成粉色後,再進行採摘。通常情況下,15天左右果實就能著色。
2、採摘蘋果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1)看天氣情況:採摘蘋果應選擇晴天里進行,而且要將採下的果實放在通風處晾乾。不能在有霧、露、雨滴等情況下採摘蘋果,因為果實容易腐爛,而且不耐貯藏。
(2)按照從上往下的順序:在采果實時,應先採摘樹冠外圍以及上部的果實,然後再採摘下部和內膛的果。在採摘果實時,盡量不要上樹採摘,而且在採摘時,要輕摘、輕卸,減少碰、壓傷等損失,同時還要注意保護果梗。
(3)分批採摘:一般情況下,可將果實分為3批來進行採摘。第一批先採摘樹冠上部、外圍著色好的、個大的果實;在5-7天後,就可以進行第二批果實的採摘,要採收色澤好、個大的果實;再等5-7天後,就可以將樹上所剩的果實全部採摘干凈。
E. 富士蘋果摘袋後打什麼葯請問摘袋後能打嘧菌酯
富士蘋旁尺果摘袋後不能打嘧菌酯。
嘧菌酯,是一種有機化合物,是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農葯,高效、廣譜,對幾乎所有的真菌界(子囊菌亞門、擔子菌亞門、鞭毛菌亞門和半知菌亞門)病害如白粉病、銹病、穎枯病、網斑病、霜霉病、稻溫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可用於莖葉噴霧、種子處理,也可進行土壤處理,主要用於穀物、稻、花生、葡萄、馬鈴薯、果樹、蔬菜、咖啡棗圓、草坪等。使用劑量為25mL至50/畝。嘧菌酯不能與殺蟲劑乳油,尤其是有機磷類乳油混用,也不能與有機硅凳啟塌類增效劑混用,會由於滲透性和展著性過強引起葯害。
在保護地番茄上,曾經發現過嘧菌酯的葯害,番茄幼苗移栽2周內須謹慎使用。研究發現,蔬菜白粉病已對嘧菌酯產生了抗性,連續施用2次以上,效果有明顯下降。
嘧菌酯的原葯及復配均已過專利期,2013年3月開始,國內有大量廠家進行了單劑和復配產品的生產與推廣,對其他類別殺菌劑產生了較大的沖擊。
國內主要劑型及含量:
25%SC、50%WG和32.5%嘧菌酯苯醚SC、20%至32%嘧菌酯丙環唑SC、20%至50%嘧菌酯戊唑醇SC;10%至50%嘧菌酯烯醯嗎啉SC/WG等(不包括種子處理)。
功能特點
1、殺菌譜廣:一葯治多病,減少用葯量,降低生產成本
2、增加抗病性:少生病,長勢旺,早生快發,提早上市
3、提高抗逆力:氣候不良也高產
4、延緩衰老:拉長收獲期,增加總產量,提高總收益
5、持效期長:特效期15天,減少用葯次數,蔬菜農業殘留少
6、高效安全:內吸強滲透效果明顯,天然低毒安全無公害
嘧菌酯使用方法
嘧菌酯的最佳用葯時間為開花前、謝花後和幼果期,使用方法是在霜霉病、早疫病、炭且病、葉斑病等病害發生初期施葯,一般用25%懸浮液的嘧菌酯1000至1500倍液進行莖葉噴霧,每隔10天噴一次,每季作物最多使用3次,具體使用參考說明書。
嘧菌酯是新型高效、廣譜、內吸性殺菌劑,可以用作莖葉噴霧、種子處理,也可進行土壤處理。嘧菌酯幾乎對所有的真菌界病原菌都有著很好的活性,殺菌譜廣,可用於治療谷類、蔬菜、果樹、花生、馬鈴薯、咖啡、草坪等出現的白粉病、銹病、穎枯瘸、網斑病、霜霉病、稻溫病等多種病害,具體用量根據作物和病害的不同調整,正常情況下每畝可以施用有效成分2.5至26克,通常為6.5至23克。
另外嘧菌酯還能增加植株的抗病性,有較長的特效期,可減少用葯次數和用葯成本,延緩作物衰老,拉長收獲期,增加總產量。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嘧菌酯不能與乳油類農葯混用,也不能與有機硅類的增效劑混用。
F. 蘋果撕套後幾天噴葯好
近幾日,果農們都開始忙著給蘋果摘袋了。蘋果套袋,是為了增加果實的外觀品質,減少農葯污染果面。這些年,套袋應用得越來越多,而對蘋果摘袋前後的管理,不少果農是不看重的。那麼,蘋果什麼時候摘袋最好?摘袋後注意事項?
摘袋前預防病蟲害
首先,摘袋前,果園要澆小水,以減少日燒的發生。有條件的果農,可以安裝應用水肥一體化噴灌設施,那樣效果更好。
其次,摘袋前,果園還要進行打葯防病蟲。摘袋前的2—3天,果園一定要打好葯,清一遍園,給蘋果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後再摘袋。徐明舉說,一年的付出眼看就要收獲了,果農千萬不能在這個時候掉以輕心,否則一個疏忽,大個的蘋果染病了或者被蟲咬出窟窿,太讓人心疼。
這一時期,需要預防的病害不少,如黑點病、紅點病、輪紋病、炭疽病等。需要預防的蟲害包括吸果夜蛾、卷葉蛾等害蟲。果農的用葯方案,可以選擇甲維鹽2000倍加寧南戊唑醇1500倍,另外加噴400倍聚肽蛋白。
摘袋時間
摘袋時期按照果袋種類、蘋果品種不同而有較大差別。
1、黃綠色品種蘋果單層袋的,可在採收時除袋;
2、紅色品種使用單層袋的,於採收前30天左右,將袋體撕開呈傘形,罩於果上防止日光直射果面,過7~10天後將全袋除去,以防止日灼,加速著色;
3、紅色品種使用雙層袋的,於果實採收前30~35天,先摘外袋,外袋除去後經4~5個晴天再除去內袋。
4、一天中適宜除袋時間為上午9時至11時,下午3時至5時左右,上午除南側的紙袋,一定要避開中午日光最強的時間,以免果實受日灼。摘袋時間過早或過晚都達不到套袋的預期效果,過早摘袋,果面顏色暗,光潔度差;過晚除袋,果面顏色淡,貯藏易褪色。
摘袋方法
摘除雙層袋時應用左手托住果實,右手將「V」字形鐵絲板直,解開袋口,然後用左手捏住袋上口,右手將外袋輕輕拉下,保留內層袋,使內層袋靠果實的支撐附在果實上。
一般在摘除外層袋5~7個晴天(陰天需扣除)後摘除內層袋,宜在10~14時進行。日灼的發生,並不是因日光的直射而引戚沒起的,而是由果皮表面溫度與大氣溫度決定,因而不會產生較大的溫差,可以避免日灼的發生。
此外,若遇連陰雨天氣,摘除內層袋的時間應推遲,以免摘後果皮表面再形成葉綠素。
摘除單層袋時,首先打開袋底通風或將紙袋撕成高蔽納長條,幾天後即可全部摘除。
摘袋後病蟲害防治應注意的問題
1、摘袋後2天內,噴布水劑殺菌劑,可預防「紅點病」。並棗如果超過2天再噴葯,果面就會感染小紅點病,這時候即使噴葯,卻無濟於事。
2、當天摘袋,傍晚下露水之前噴布殺菌劑,有利於蘋果紅點病的防治。這方面主要是掌握葯液噴布後,果實上的葯液當天能幹就可以。
3、重視摘袋後果實補鈣。補鈣的目的,一是防治缺鈣苦痘病。二是增加果實硬度,以利果實儲藏。
G. 紙袋蘋果摘袋後是不是要葯,應打什麼葯好
摘袋後,蘋果果皮細嫩,對病蟲害抗性低,感染黑紅點病的幾率大。在摘袋後2—3天應全園噴施一次防治小紅點病菌的殺菌劑,盡量避免使用粉劑葯劑,以免污染果面,影響著色。建議蠢槐配方:吡唑醚菌脂或戊唑醇+甲基硫菌靈懸浮劑,同時加入含鈣量高、易於被吸收的螯合態鈣肥 ,可防止發生裂果病和猜純苦痘病穗檔咐。
H. 蘋果套袋後打什麼葯
要打三遍葯:
1、謝花後7天左右
此時,蘋果剛座果,果面有一層茸毛,病菌不易侵染果面,因此主要應預防斑點落葉病菌侵染春梢葉片,同時花前沒有預防霉心病的此時應該預防。
蟲害主要有綿蚜、紅蜘蛛、蘋小卷葉蛾、金紋細蛾、綠盲蝽、棉鈴蟲等。
葯劑安排:綠雲凱歌(或綠雲羅克、安歌等)+功夫+阿維類殺蟎劑+綠雲肽神(或海之寶)+滅幼脲
2、謝花後20天左右
此時蘋果茸毛開始脫落,茸毛脫落後形成的皮目正是病菌侵染果面的入口,因此應主防輪紋、炭疽、紅點病侵染果面,同時兼防斑點落葉侵染嫩梢。
蟲害主要是綿蚜、康氏粉蚧、棉鈴蟲等。
葯劑安排:綠雲羅克+金家托(或撲菌靈)+新綿貝(或毒死蜱)+綠雲肽神
3、套袋前1-2天
套袋前要防好輪紋、炭疽病,傳統的甲托、多菌靈效果很好,同時褐斑病開始侵染25天以上的老葉,應提前預防。
蟲害主要要防好康氏粉蚧,以防套入袋內,其次為黃蚜、綿蚜等。
葯劑安排:綠雲凱歌(或綠雲羅克)+金家托(MAS甲托水懸浮劑)+吡蟲啉+肽神(或海之寶)。
4、三遍營養劑不可少
經實驗證明將肽神或海之寶等優秀的海洋資源營養劑與殺菌劑混用,除了營養葉果,提高表光外,還可明顯降低果樹的發病機會。
使用時要注意:
1、混葯:農葯混用時一定要將每一種葯劑都先配成母液,再按殺蟲、殺菌劑、有機營養葉面肥的先後順序分別倒入葯桶里,邊倒邊攪拌。如果亂配不但影響效果,還容易出現隱性葯害、影響果面光潔度甚至出現葯害。
2、打葯:打葯時應注意一定噴霧均勻,同時噴頭要遠離幼果果面50厘米左右,葯滴霧化要好,嚴禁用噴槍,並且每打完一次葯要更換一次噴片。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