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閩菜特色菜都有哪些閩菜特色菜介紹
閩菜,我國八大菜系之一,經歷了中原漢族文化和當地古越族文化的混合、交流而逐漸形成。閩菜講究色香味俱全,還有那一些其貌不揚的特色閩菜也很出名,那麼,都有哪些呢?跟著我一起到閩菜文化中了解吧。
【閩菜特色菜都有哪些?閩菜特色菜介紹】
特色名菜:
鹽水蝦;佛跳牆;醉排骨;荔枝肉;指干貝;尤溪卜鴨;「鼎日有」肉鬆;肝花;煎糟鰻魚;炸蠣黃;八寶紅鱘飯;香露河鰻;走油田雞;福建釀豆腐;莆田鹵面等。
閩菜風韻:
1、閩菜:以福州菜為代表,同時也是閩菜的主體,不僅流行在閩台地區,更是海內外唐人街隨處可見的閩菜代表,更有「福州菜飄香四海,食文化千古流傳」之稱。
五大代表菜:佛跳牆,雞湯氽海蚌,淡糟香螺片,荔枝肉,醉糟雞。五碗代表:太極芋泥、鍋邊糊、肉丸、魚丸、扁肉燕。
2、閩南:以泉州菜、漳州菜為代表,主要風行於閩南及台灣地區。
閩南菜的代表有海鮮,葯膳和南普陀素菜。閩南菜包羅了本地的風韻小吃,不管是海鮮類的海蠣煎、魚丸、蔥花螺、湯血蛤等,還是以肉類為食類的燒肉棕、酥鴿、牛腩子、炸五噴鼻等,亦或者是點飢類的油蔥果、韭菜盒、薄餅干、面線糊等都使人饞涎欲滴,想要大快朵頤一番。
3、閩西:又稱長汀風韻。以龍岩菜為代表,主要風行於閩西地區。和廣東菜系的客家風韻較近。
代表菜有薯芋類的,如芋子餃、煎薯餅、蒸滿圓、炸滿圓等;野菜類的有:白頭翁餳、薴葉餳、苦齋湯、炒木錦花等;瓜豆類的有:冬瓜煲、釀苦瓜、番瓜湯、狗爪豆、阿羅漢豆、炒苦瓜、釀青椒等;飯食類的有:紅大米或者小米做成的飯、高粱粟、麥子餳、拳頭粟餳等。
4、閩北風韻:以南平菜為代表,主要風行於閩北地區。
主要代表菜有伏羲八卦宴、文公菜、幔亭宴、蛇宴、茶宴、涮兔肉、熏鵝、鯉干、龍鳳湯、食抓糍、冬筍炒底、菊花魚、雙錢蛋茹、茄汁雞肉、建甌風乾的鴨子、峽陽木樨糕等。
5、沙縣:以三明、沙縣菜為代表,主要風行於三明地區。
最有名的是沙飢盯縣小吃。沙縣小吃共有二纖派百六十多個品種,常年上市的有47多種,形成扁食(肉)系列、豆腐系列、燒賣系列、芋頭系列、牛雜系列、其代表有燒賣、扁肉、夏茂芋餃、泥魚粉干、魚丸、真心豆腐丸、米凍皮、米凍糕與禧果。
6、莆仙:以莆田菜為代表,主要風行毀肢賀於莆仙地區。
莆仙菜以鄉野氣味為特色,主要代表有五花肉滑、炒泗粉、白切羊肉、燜豆腐、回力草燉豬腳、土筍凍、莆田(興化)米粉、莆田(江口)鹵面、莆田(西天尾)扁食、酸辣魷魚湯、天九灣熗肉、十字街煎包。
❷ 誰知道莆田有哪些小吃
莆田十大風味小吃
巧手腌制黑白硯
莆田沿海,盛產名貴的黑蜆和白蜆。蜆是一種小巧的蛤類海產,棲息於淺海和灘塗中。蜆個子雖小,但肉豐味美,經多道工序腌制之後,其味更佳。存放愈久,漂洗干凈後,先用食鹽粗腌三五天,保其品質。食用之前,先把精腌的蜆子用清水漂去過多的鹽分,再用上好的醬油、糖、米酒、少許老醋重新腌制幾日,就可以食用了。
清香焦黃小煎包
莆田小煎包以其皮薄餡美、多滋多味而出名。餡料用瘦肉丁、蝦仁米、香菇末、蘿卜絲、蔥花碎揉合而成,先用煎好的雞蛋薄片包裹核桃一般大的餡心,再用經過發酵的麵粉為皮,捏出菊花瓣形狀的封口,然後放入平鍋里熾熱的花生油上煎約10分鍾。出鍋時,小煎包略呈焦黃色,冒著吱吱熱氣,飄出陣陣清香,使人食慾大增。
小煎包製作的歷史較長。早在20世紀20年代,莆田城內游毓良開辦的「雙興煎包店」十分有名。所制的煎包供不應求。如今,這種煎包店非常普遍,幾乎各個鬧市都有。
形色俱佳荔枝肉
莆田因盛產荔枝而別名「荔城」。莆田的風味小吃中的荔枝肉,則是把豬瘦肉切成荔枝大小,表皮用刀刻出功殼狀,經油炸之後,形似荔枝。再把荔枝肉混入備好的多味鹵料中煮至入味,裝盤時把鮮荔枝作為裝飾圍邊,送上餐桌,會讓人分不清是荔枝還是荔枝肉在誘你垂涎三尺。
特別是在夏令時節,熟透的荔枝皮色鮮艷,味道芬芳,佐以名師巧制的荔枝肉,一素一葷,渾然天成。這時如得閑暇,邀三五個好朋友,尋一個幽靜處,點一盤荔枝肉,品酒嘗菜,體味人生,該是多麼愜意!
金黃雞卷香誘人
雞卷是莆田民間的一種傳統小吃,也常用於宴席之上。
其特點是色澤金黃,酥脆鮮香,甜中帶咸,清爽可口。
雞卷是用豬網油包裹豬肉、香菇、蝦肉、荸薺等多種配料合成的餡物,製成條狀,經油炸而成。外表如雞皮之狀,形似雞腿,因而得名。用豬網油作皮料,又薄又韌,油炸後酥濃香濃。餡物加上山珍海味,還有又脆又甜的荸薺,食之不膩,百嘗不厭。
雞卷可稱得上是一種方便熟食,便於攜帶,便於貯藏。如果是郊外春遊,或是登山賞景,隨帶一袋雞卷,數瓶啤酒,休憩時席地而坐,細細品嘗,不亦快哉!
敬祭媽祖九層粿
九層粿,是由九層不同顏色的米漿合成的一種地方小吃。它以米和糯米為料,磨成米漿,分成九個等量。每一等量加入適量的白糖及其食用色素(第一層為紅色,第二層為淡黃,第三層為原白色,直至反復至九層)。因此粿共九層,故名之九層粿。其制是紗布墊蒸籠之底,上第一層料,待半熟之後,再上第二層,直至第九層為止。蒸熟之後涼開,切成菱形,不但外觀奇特雅氣,且口感滋潤細膩,吃來鬆脆,淡甜,最宜小孩與老人,為莆地特有之小吃。
大概是製作的難度較大,所以時至今天,此種小吃並未成為商品投放市場,因而吃的人不多,知道它的來龍去脈的人則更少。地方風俗,此種九層粿特製於重陽節。而重陽節是我國自漢至今的一個重要的節日。這個節日的主要風內涵有二:一、是避難風俗;二、是升天成仙之俗。所謂避能,意在九月九日有災難,世人須上山才可免。此故事見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一書:「汝南桓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之曰;『九月九日,汝家當有災厄,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消。』景如言,舉家登山,夕還家,見雞狗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見之曰:『代之矣。』」
這段記載,若用我們現在人的理解分析,農歷九月九日,正是時令大轉變(陽消陰長)的時刻,容易造成氣候反常,如果這時體弱多病的人,不及時避開這個時刻,那就容易得到瘟疫之類的疾病。所以,提倡人們要到戶外,特別是山上,吸收親鮮空氣。這就是為什麼重陽節要登山的原因。
所謂升天成仙,是出於兩個九重陽的大吉日。因為這種重復,一年只有一次。而「九」在古先民觀念中,是個神秘的數。東漢王逸《楚九辯》注雲:「九者,九為陽數,其日與月並應,故號曰重陽。」這說明九月九日是個非常難得的吉日。認為這一天清氣上揚,濁氣下沉,地勢越高,清氣聚集越多,人就可以乘清氣而升天。
民間傳說:太上老君生於九月九日(《歲時雜記》),而我國的各族始祖黃帝,也在九月九日登遐升天。無獨有偶,莆地之湄洲媽祖,也是這一天升天。(《媽祖顯聖錄》)載:「太宗雍熙四年丁亥,天後年二十八,秋九月八日,後對家人說:『我愛清靜,塵世所不樂居,明天(九日)是重陽日,我有登高的意願,預告別期。家人卻以為重九登高是例行的事,而不知道她是將仙去的。翌晨……後白日飛升走了。』」
基於上述兩大原因,莆地民眾製作九層粿,一應重陽之數討個吉利,二則敬祭媽祖升天,三則做為登高小吃,藉此求得合家平安。所以九層粿的製作雖屬簡單,然其含義深遠。
翡翠白玉燜豆腐
燜豆腐是莆田民間流行的一種傳統菜餚,以清淡素雅、別有風味見長,更是老年人保健食療的一道名菜。
此菜主料用鮮豆腐,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具有補中益氣、和胃清肺、生津化痰的功用,加上香菇、蝦仁、肉絲等輔料和蔥花、薑末等多種調料,用旺火煮沸後轉文火燜煮20分鍾,待到豆腐泥呈蜂窩狀時,撒上一把芹菜末,即可出鍋上盤。其特點是,色澤如翡翠白玉、質地柔軟,潤滑爽口,味道清純,多吃不膩。
這道源於民間的家常菜因備受推崇,早已登上大雅之堂。在莆田各個酒家,都有這一道特色菜餚,以備遊客選點。
蔥餅出爐十里香
蔥餅出叫「油餅」,是莆田城鄉盛行的一種風味小吃。其製法十分簡單:用大米摻上熟地瓜磨成漿狀,下蔥花拌勻;把漿裝上小鐵勺內,放入油鍋中炸至雙面鼓起,呈金黃色撈起即成。共特點是質地柔軟味道醇香。在鄉下,最常見專賣蔥餅的擔子,那剛出鍋的蔥餅香氣四逸,無須吆賣,孩子們都會尋香而至,團團圍著買蔥餅吃。
由於蔥餅流行廣了,在各地又衍生出許多品種來。在山區,往往會在蔥餅里加上白蘿卜絲為餡,叫菜頭餅;有時則加上幾粒花生米做點綴。在平原和沿海,蔥餅上會添加幾條小蝦或幾個海蠣。別稱為「蝦餅」,那又是一種海鮮味很濃的小吃了。
溫湯羊肉味鮮美
魚、羊,鮮也。古人在造字的時候就把羊的美味特徵生動地表達出來。莆仙風味小吃中的溫湯羊肉,更以獨特的烹制方法,贏得美食家們的贊譽。
據說,明代中期,仙游城郊的龍華里有一戶以宰羊為生的人家。那一天,他剛剛宰好一隻碩大的山羊,准備上市叫賣,忽傳倭寇來犯的消息。他來不及多想,急急忙忙把那隻羊放進一個盛著沸湯的木桶里,用鍋蓋捂上,放些稻草偽裝,全家就逃難出門了。第二天,倭寇退兵了,他和家人從山中回家,餓得不行,突然想想木桶里還有一隻肥羊呢。於是,把羊撈出,用刀切開,居然成了熟食,全家用來充飢,感到這種羊肉味道美極了,不帶一點腥味。從此以後,他就如法炮製,做出溫湯羊肉,上市叫賣,飲譽四方。
溫湯羊肉的製法是選擇上好的山羊,放血宰殺,脫盡毛,卸內臟,把整羊放入鍋中,用沸湯淋燙幾遍,迅速放入木桶中,再沖入適量開水,淹沒全羊,蓋上桶蓋,待次日取出,按羊脖肉、羊脊肉、羊腿肉、羊雜肉四類分別切開。食用前,用鋒利的薄刃把羊肉切成薄薄的細片,裝盤上桌,佐以薑末、蒜片、老醋、醬油,味道特好,百吃不厭。外地的遊客來莆田時,都想品嘗到這種佳餚,才算不虛此行呢。
膾炙人口紅毛藻
紅毛藻是產於莆田湄洲、南日島一帶海域的海藻,顏色褐紅,細如毛發,含有豐富的鈣質和各種維生素。因其質地細綿柔嫩,口味極好,遂成為莆田風味小吃中的一種上品紅毛藻的生長對環境條件要求很高,適宜在風平浪靜、水溫適中、沒有污染的海灣水域里繁殖,所以產量不高,就像高原上的發菜一樣奇貴。
紅毛藻經採集加工後,分干品和濕品。干品是經晾曬過的,可以長久貯存。濕品一般用食鹽腌漬,裝在陶瓷或玻璃器具中。食用前,干品一般要經過水煮復原,加上各種調料才好。濕品則要用水淋燙一遍,洗去鹽漬才行。紅毛藻食用時應加上麻油或熟花生油為佳,動物油脂的腥味則會影響其品質。
紅毛藻的特別味道是其他食品無法替代的。凡品嘗過的人才會深有體會,沒齒不忘。
套串小腸金錢片
在莆仙風味小吃的品種中,套串小腸金錢片久負盛名。豬小腸原是一種很不起眼的東西,經過巧手加工,精心烹調,外行人根本無法辨認出那是什麼製作的,只會嘖嘖稱贊這道小吃味道的特別和形狀的奇特。盤中被切成金錢似的薄片財政廳幾道層次均勻分明。入口嘗試,肉質感很強,又脆又嫩,香噴噴的。主人如果不作介紹,任你怎麼猜測也不會想到這就是豬小腸。
所謂的套串小腸,就是把一副長長的豬腸翻出反面,用澱粉加鹽揉洗干凈,再用竹筷頂住小腸的前端,經一次次反復宰展,套成一個銀圓大小的實心圓環。這種加工好的套串小腸放入鍋中,用文火燉熟,撈出置於潔凈的大盤里,待食用前切成小金錢一般的細片,裝了花樣,就可以上桌了,。在莆仙民間,一般的熟食店裡都有賣這道菜,是下飯或佐菜的佳餚。
❸ 莆田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莆田有湄洲島、南少林寺、九鯉湖、廣化寺、寧海橋、東岩山。
❹ 誰能介紹幾樣好吃又有營養的齋菜,最好有食譜啊
芹菜葉莖含有揮發性的甘露醇,別具芳香,能增強食慾,還具有保健作用。
芹菜營養十分豐富,據測定,100克芹菜中含蛋白質2.2克,鈣8.5毫克,磷61毫克,鐵8.5毫克,其中蛋白質含量比一般瓜果蔬菜高1倍,鐵含量為蕃茄的20倍左右,芹菜中還含豐富的胡蘿卜素和多種維生素等,對人體健康都十分有益。
橘腔常吃芹菜能防治多種疾病。嫩芹菜搗汁加蜜糖少許服用,可防治高血壓;糖尿病的人取芹菜絞汁煮沸後服用,有降血糖作用;經常吃鮮奶煮芹菜,可以中和尿酸及體內的酸友伍梁性物質,對治療痛風有較好效果;若以150克連根芹菜同250克糯米煮稀粥,每天早晚食用,對治療冠心病、神經衰弱及失眠頭暈諸症均有助益。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家庭吃芹菜時只吃莖不吃葉,這就極不好運科學了。因為芹菜葉中營養成分遠遠高於芹菜莖,營養學家曾對芹菜的莖和葉片進行過13項營養成分的測試,發現芹菜葉片中有10項指標超過了莖。其中,葉中胡蘿卜素含量是莖的88倍;維生素c的含量是莖的13倍;維生素b1是莖的17倍;蛋白質是莖的11倍;鈣超過莖2倍。可見,芹菜葉片的營養價值的確不容忽視。
❺ 齋菜有哪些
1、各種蔬菜
蔬菜本身含有非常豐富的維生素,微量元素和各種礦物質的元素。每天吃蔬菜都是對身體健康的保證,而且一些深色的蔬菜,比如茄子、紫甘藍等等,這些蔬菜當中還含有花青素,可以有效的預防衰老,防癌抗癌,因此在素菜中,蔬菜是大家公認的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
齋菜菜品特色及營養價值
齋菜以清淡為主,除宗教活動需要外,傳統的習俗為每逢農歷大年初一,家家戶戶必吃「齋」。其次為元月初九,也普遍「拜神」吃齋。齋菜的最大特點是不使用動物性原料。就連某些植物性原料,如大蒜、坡芹、鹹菜等也在禁用之列。
低脂肪,營養豐富,吃齋菜是養生的好方法。很多人以為素食就是齋食,其實不然,齋食不準吃肉,還要戒「五葷」,「五葷」在道家被稱為「五辛」,指的是蔥、蒜、韭菜等,按照佛家說法,五葷「生食生瞋,熟食助淫」,吃了會破壞清靜之心,影響修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