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郵美食推薦
高郵美食推薦:高郵雙黃鴨蛋、燙干絲、高郵湖大閘蟹、高郵醬油麵、雪花豆腐。
1、高郵雙黃鴨蛋
高郵雙黃鴨蛋是高郵的特產,地方傳統名菜之一。高郵差爛裂一帶盛產高郵鴨(又名高郵麻鴨,是全國三大名鴨之一)產蛋多,蛋頭大,蛋黃比例大,尤以善產雙黃蛋而馳名中外。高郵雙黃蛋,一蛋雙黃,蛋白如璧玉,蛋黃似瑪瑙,紅白相間,壁合珠連,實為人間之珍品,食用之精品,國家之瑰寶。
㈡ 高郵有什麼好吃的美食高郵吃飯哪裡能吃飯正宗的特色菜
你有因為一個地方的美食而去選擇去當地旅遊嗎?如果有,那麼你可以選擇高郵,在這個地方,你可以嘗到當地非常美味的食物,不同口味的美食會讓你對這個城市的印象更加不同。
高郵有哪些美食
一組百搭的調味公式
高碰侍郵在行政上歸屬於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的揚州,好吃程度你就放一百個心。
雖然高郵和揚州市區相去不遠、也就隔著一條江的距離,但這兩個地方在飲食上的鍵散差別還是挺大的。
揚州總體口味偏清淡,最有代表的就是陽春面,「清湯寡水」的面湯上點綴幾顆蔥花就夠了;
而高郵菜的口味相對偏重,最常用的調味公式是豬油+醬油,再根據做的菜式加入胡椒、八角、香葉等香料,咸香中帶著微甜,非常有高郵自己的特色。
一個中國最會吃的作家
好東西吃多了,養育出來的高郵人嘴自然就挑。
高郵也是「中國最懂吃的作家」——汪曾祺老先生的家鄉,他絕大部分的小說,都是以高郵東大街上的人事為原型的。
不過說來也是好笑,汪老先生靠一支筆寫火了高郵咸鴨蛋,卻也時常抱怨,「我對異鄉人稱道高郵鴨蛋,是不大高興的,好像我們那窮地方就出鴨蛋似的!」
是啊,畢竟在高郵支系龐大的美食江湖裡,咸鴨蛋最多是個小Boss,讓吃貨們繳械投降的絕世高手還大有人在呢。
一個萬能的字
高郵人做飯,離不開一個「燙」字。
淮陽菜里有一道經典菜式燙干絲,「燙」這個動作要不厭其煩地重復多次,才能成就美味;
汪曾祺描寫家鄉菜汪豆腐,用的形容詞也是「燙」,對待美食切不可心急,否則會燙壞舌頭。
高郵人講究的「燙」,是從食物到餐具面面俱到的。
每日早晨,一口大鍋將熱水煮沸,上面漂浮幾只盛著醬油湯的搪瓷碗,碗碗之間時不時碰撞出叮呤咣啷的響聲,這是只有在高郵的早餐店才會見到的景象。
高郵當地有一句話概括得更為精煉,「一燙抵三鮮」,將溫度也加入了美食考核的指標之一。
一個讓點評網站失靈的地方
像高郵這樣遊客不多、卻藏著一竿子美食的地方,在「對外宣傳」上是很吃虧的。
別說上點評網站看不到太多安利的照片和評論,很多開了好些年的小店,就連確切的地址都搜索不到,全靠本地人的安利和吃貨自帶的美食雷達。
想在高郵吃到地道美食,得靠「土辦法」。
一要多看,一到飯點人特別多的店,味道都不會太差;
二得多問,問計程車司機、問酒店民宿的服務人員,作為半個旅遊從業人員,他們提供的線索往往很靠譜。
這兩種方法百試百靈,且適用於所有非熱門旅遊城市。
綜上所述,高郵就是一個被遠遠低估、又好吃到不行的地方!
高郵美食推薦
①早茶
吃早茶是一件很奢侈的事,不在於食材有多名貴,而是能坐下來好好吃個早飯的時間。
高郵和揚州的早茶吃的食物都大差不差,包子、燒麥、蒸餃?跟廣式早茶的精細度不能比,但分量非常實誠,一屜蒸籠被塞得滿滿當當。
張記酒樓
地址:揚州市高郵市文化宮路45-1號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5:30-10:3011:00-13:3017:30-20:30
張記酒樓是高郵當地最火茶樓之一,因為距離稿吵氏汪曾祺紀念館很近,所以來吃早茶的本地人和遊客都非常多。
雖然營業時間不算短,但是去晚了很多招牌就售罄了,還是盡量趕早不趕晚吧。
張記從小飯店轉行做早茶生意也已經有23年了,重新裝修過的店面看起來非常時髦,但價格還是非常實惠,人均30塊錢絕對能吃得飽飽的。
從6點開始,店裡來吃早茶的人陸續就多起來了。
菜單上的東西可以放心大膽地點,五丁包、蟹黃湯包、蝦餃、松子燒麥、油糕,水準都很穩定,踩雷的可能性很小。
雖然不是常規的早茶樣式,但張記的青椒肉絲面好評非常多。澆頭新鮮現炒,拌上陽春面滋味足、很有鑊氣。
春來茶館
地址:揚州市高郵市通湖路75號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5:30-10:00
汪曾祺作品裡經常有茶館出現,他也改編過和茶館有關的戲,其中滬劇《蘆盪火種》(即後來的京劇《沙家浜》)中有一幕「春來茶館」老闆娘阿慶嫂智斗刁德一、胡傳魁的唱段,就是傳唱度最高的經典。
而在高郵真有這么一家春來茶館,並且是幾乎無人不知的「蒼蠅茶館」,環境惡劣、味道正宗、價格實惠,三元素缺一不可。
春來茶館是1997年開的,就開在城北小學附近,雖然一排有三間店鋪都是他們家的,但生意實在紅火,還是要耐心等位。
包子餃子都是現包、現蒸的,味道跟大茶樓的比起來絲毫不遜色,包子皮緊致、肉餡汁水豐盈。再點上一份小小的干絲,澆上微甜的鹵汁非常美味。
紅燈籠大酒樓
地址:揚州市高郵市文游中路171號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6:30-13:3017:30-20:30
紅燈籠是高郵另一家開了幾十年的老字型大小茶樓,老一輩的高郵人更喜歡來這里。
相比更新潮的張記、更古早的春來,紅燈籠的用餐氛圍更像家庭聚會,尤其是周末的上午,一桌桌都是本地人的早茶聚餐,非常熱鬧。
紅燈籠的包子、蒸餃分量極大,偏偏價格還來得個低,人均20左右能慢悠悠吃一個上午,這樣的生活節奏舒服極了。
松子燒麥是招牌之一,松子仁粒粒飽滿,油脂非常豐富,好吃~
缺點在於服務員忙得幾乎腳不沾地,拿取菜品基本全靠自助,周圍的老客顯然已經習慣了。
吃完之後可以去府前街逛逛,很有老高郵的生活氣息。或者去人民公園走走,消消食才好迎接下面一餐~
②餃面餛飩
陳小五小吃部
地址:揚州市高郵市府前街(如意酒樓對面)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6:30-10:3014:00-19:00
說到高郵的小吃店,最火的一家非陳小五莫屬。
他們家憑兩樣招牌在高郵站穩腳跟——陽春面、筍尖小餛飩,高郵人一吃就是幾十年,一天之中就沒有特別空閑的時候。
陳小五還保留著最原始的灶台燒火方式,前面提到過燙鮮的「水上漂」絕招,之前在抖音上還小火了一把。
醬油和豬油經過燙鮮,香味被徹底激出來,再撒一小撮黑胡椒,好吃到靈魂都在顫抖!
小餛飩只只肉餡飽滿,肉餡里的竹筍、菌菇很有存在感。
但最絕的還是湯底,蝦皮吊鮮、蔥蒜去味,醬油+豬油的組合無敵,不管是搭餛飩還是陽春面都是配一臉。
焦家巷面館
地址:揚州市高郵市近郊高郵市中山路313號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6:00-22:00
開在小巷子里非常不起眼的焦家巷面館,歷史倒是非常悠久,從光緒二十年(1894年)就開業了,傳承到了第四代,現在的老闆趙大爺也已經是位60多歲的老爺爺了。
焦家巷的擺設好像從好多年起就一直長這樣,老店基本上就是這樣,中吃不中看。
焦家巷三樣招牌——柴火灶、自釀蝦子醬油、自熬熟豬油,就把那一碗陽春面最古早的味道還原出來了。
焦家巷的口味算是重口的那一掛,很多人去吃都會覺得咸,可以讓老闆少放點調料。
福星面館
地址:揚州市高郵市西後街與高公橋路交叉口東北50米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5:00-24:00
福星也是開了很多年的社區店了,簡單調味+鹼水面,但就是做得好吃,很受周圍居民的歡迎。
高郵面的澆頭比較簡單,不滿足的話可以再加荷包蛋、香乾。
他們家的腰花面和干拌面是一絕,腰花處理得非常干凈,只嘗得出鮮嫩,一點味道都沒有。干拌面香而不幹,加入醬油、蝦籽、胡椒一起拌開,香氣比湯面還要濃郁。
③熏燒
高郵街頭有很多熏燒攤子,類似菜市場里常見的熟食店,只是形式上是一輛小推車罩一個玻璃罩子,裡面放滿了各種鹵味小吃。
這些熏燒小攤絕大多數沒有名字,在點評網站上也找不到確切位置,不過數量不少,可以碰碰運氣。
下班的時候順便稱幾種帶回家,再咪一點小酒,上班一天的壓力都被治癒了。
二子蒲包燒
地址:揚州市高郵市文游中路171號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6:30-13:3017:30-20:30
汪曾祺筆下的「王二」靠擺熏燒攤子發了財,他們家的後人現在雖然已經不做熏燒了,但還在堅持賣蒲包肉,就是汪曾祺紀念館旁邊的那家二子蒲包燒。
通常來說,熏燒攤子上的鹵味選擇很多,豬頭肉、鹽水鵝、鹵牛肉、鹵大腸等等,但蒲包燒可以說是只要有熏燒的地方都有賣。
雖然很多外地人都不知道蒲包肉,卻是本地人餐桌上離不開的特色美食。
蒲包肉就是用蒲草包包住肉餡,用繩子攔腰系著,葫蘆狀很好認。蒲草包店家是要回收的,下回還要接著用。
蒲包肉嘗起來有點像午餐肉的口感,帶著淡淡的蒲草清香,不會很膩,哪怕不蘸調料也能直接吃。
錢氏蒲包肉
地址:揚州市高郵市北海新村58號樓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8:00-17:00
錢氏蒲包肉開了25年,在高郵也是無人不知的一家「老店」了。
至於為什麼老店要打引號,這是因為錢氏沒有店面,最早老闆推著推車在外面擺攤,後來乾脆直接挪到老闆家裡賣,生意還是好得不得了。
所以如果想吃上錢氏的蒲包肉,你會看到一種奇異的現象:
每天早上8點半之後,北海新村58棟門口就開始排起長隊。雖然點評網站上的營業時間寫的很長,但熟客都知道,一般賣上1個多小時就全部賣完了,來晚就只能再等明天了。
④臨澤湯羊
冬天正是吃羊肉的季節,而高郵吃羊最出名的地方是臨澤。這個千年古鎮出產鮮嫩的好山羊,天氣一冷,高郵人都要專門開車到鎮上去吃。
做臨澤羊肉要加鯽魚一起咕嘟咕嘟熬煮,這樣煮出來的羊湯湯白味鮮,表面一層金色的油膘,光澤動人。
王四癟子牛羊湯館
地址:揚州市高郵市後河南路1號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6:00-21:00
王四癟子在網上評價不多,卻是臨澤鎮上非常有名的一家老店,1983年就開業了,製作工藝還是揚州市的非遺項目,本地人說到吃羊湯,一般都會想到他們家。
如果導航不到,可以直接問當地人,沒有不知道的。
湯羊和羊湯不止是名字上的差別,連做法、吃法也完全不同。
湯羊的步驟要繁瑣精細得多,精髓全在一鍋湯里。
正式上桌前,每個碗里要放二兩重的羊糕,「一青、二白、三胡、四辣、五香」,也就是蔥花、蒜瓣、胡椒、辣椒醬、香菜等調料,這才算得上是一碗正宗的「臨澤湯羊」。
經過至少兩遍熬煮的湯羊,膻味大大減退,一鍋湯能做到湯、油、骨髓三者渾然一體。趁熱嘗上一口,湯味濃烈渾厚,天氣冷的時候喝,一股暖流湧入胃裡,舒服得只想發出一聲感嘆。
郭記湯羊
地址:揚州市高郵市金橋路9號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10:00-22:00
不想跑臨澤那麼遠的話,可以考慮這家在高郵市區的郭記湯羊。
夏天跑來高郵吃小龍蝦的人特別多,所以很多店都是夏天賣小龍蝦、冬天賣湯羊,一年四季生意不斷檔,這家郭記湯羊也是這樣的操作。
湯羊店裡基本上都會有另一道臨澤小吃「大陸春卷」,不同之處在於麵皮先經過烤制,內陷摻入山芋粉、呈果凍狀,吃起來跟普通春卷的口感非常不同。
⑤本地菜飯店
國蘭飯店
地址:揚州市高郵市中山路384之3-4號附近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6:30-13:3017:30-20:30
國蘭飯店是高郵現在非常紅的一家家常菜餐廳,環境讓人不敢恭維——就開在一戶人家略顯逼仄的院子里,堪堪擺下4、5張桌子。
院前搭了一個大棚充當簡易廚房的功能,不過據說國蘭的廚師最早是高郵大飯店出身,做的一手好菜,所以回頭客還是不少的。
國蘭的菜不是講究多精細、多名貴的大菜,但是有大酒樓里所沒有的鑊氣,在家常菜中屬於上等的水準。
幾道經典的高郵菜式,雞湯、鐵板黃鱔、雞片炒葫瓜、汪豆腐,用料足、滋味更足。
店裡沒有菜單,直接讓阿姨爺叔推薦就好,點下來基本不會踩雷。
如果有想吃的菜,最好提前預約,國蘭飯店是正兒八經的蒼蠅菜館,對環境和服務有要求的小夥伴請避雷喔~
秦郵宴
地址:揚州市高郵市蝶園南路66號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11:00-13:0017:00-20:30
高郵景點不多,盂城驛算是一個,它是全國保存最為完整的驛站之一,迄今也有近700年的歷史了。
逛完景區出來的秦郵宴是吃飯首選,飯點人還是挺多的,建議提前預約定位置。
這家主打高郵本地菜,開業很多年了,也是「汪氏家宴」(汪曾祺筆下的家鄉菜)的特色示範店之一,高郵本地人家庭聚餐、商務宴請也經常會選這里,環境好肯定是加分項之一。
秦郵宴做的菜口味算是中等偏上吧,經典的高郵菜式這里都能吃到,且水準穩定,不是開在景區旁邊、專坑遊客的那種店。
不過老字型大小被吐槽很多的服務水準跟不上的缺點,在秦郵宴也會出現。
貴賓樓
地址:揚州市高郵市文游中路171號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6:30-13:3017:30-20:30
貴賓樓其實也是高郵本地人經常來吃早茶的一家酒樓,正餐時間段也提供一些淮陽菜小炒,顧客非常多。
經典炒軟兜(炒鱔片)好吃不膩,黑胡椒提味恰到好處;鴨血汪豆腐里的豬油香氣濃郁,豆腐細膩爽滑,很贊;
早茶里的王牌選手就更不用多說了,發揮都很穩定,松子燒麥大粒松子搭配醬香味的糯米陷,兩口解決一個,相當滿足;包子餡大料足,尤其是五丁包,微甜的口感鮮味特別足。
交通指南
連淮揚鎮高鐵全線貫通之後,坐高鐵到「高郵站」將是最方便的交通方式;
淮鎮段開通之前,可以先坐高鐵到揚州,然後在揚州【汽車東站】坐郵揚新干線到高郵,約1小時車程;
自駕出發的話,杭州、上海都要4h左右;
外省的小夥伴可以先坐飛機到揚州泰州機場,距離高郵市區大概20-30公里路。
住宿指南
高郵的住宿選擇相對比較少,高郵匯富金陵大飯店、高郵波司登國際大酒店這兩家位置好,方便逛吃;
如果對住宿比較有要求,建議住在揚州,再抽一天時間當天往返高郵。揚州迎賓館、青普、香格里拉、諾富特??太多了,根據預算來選就好。
㈢ 揚州有什麼好吃的小吃
揚州菜屬於淮揚菜,又稱為維揚菜;揚州名菜大煮千絲、蟹粉獅子頭更是聞名遐邇,人人皆知;那麼,揚州名菜還有哪些呢?揚州菜有哪些代表菜呢?
1、大煮干絲
大煮干絲又稱雞汁煮干絲,傳統名菜,屬淮揚菜系。大煮干絲是一道既清爽,又有營養的佳餚,其風味之美,歷來被推為席上美饌,淮揚菜系中的看家菜。原料主要為淮揚方干,刀工要求極為精細,多種佐料的鮮香味經過烹調,復合到豆腐乾絲里,吃起來爽口開胃,異常珍美,百食不厭。
2、蟹粉獅子頭
蟹粉獅子頭是江蘇揚州地區特色傳統名菜,屬於淮揚菜系。口感松軟,肥而不膩,營養豐富。紅燒,清蒸,膾炙人口。主要原料是蟹肉和用豬肉斬成細末做成的肉丸,
(揚州人俗稱「斬肉」)。斬肉的做法很多,有清燉,有水氽的,有先油煎後紅燒的,有先油炸後與其他食物燴制的,有用糯米滾蒸的。所謂獅子頭則是菜餚造型——大而圓,誇張比方為獅子頭。
3、文思豆腐
文思豆腐是一道有著悠久歷史的江蘇傳統名菜,起源於揚州和淮安,屬於淮揚菜、蘇菜系。它選料極嚴,刀工精細,軟嫩清醇,入口即化,同時具有調理營養不良、補虛養身等功效,是老人、兒童選擇的上好菜譜。清人俞樾《茶香室叢鈔》:「文思字熙甫,工詩,又善為豆腐羹甜漿粥。至今效其法者,謂之文思豆腐。」《調鼎集》上又稱之為「什錦豆腐羹」。
4、拆燴鰱魚頭
拆燴鰱魚頭是江蘇地區傳統名菜,屬於江蘇菜系,拆燴鰱魚頭以鰱魚頭為主要材料,烹飪以燴菜為主,口味屬於咸鮮味。口感:皮糯粘膩滑,魚肉肥嫩,湯汁稠濃,口味鮮美,營養豐富。魚頭肉質細嫩、營養豐富,除了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B1,它還含有魚肉中所缺乏的卵磷脂,可增強記憶、思維和分析能力,讓人變得聰明。
5、三套鴨
三套鴨是江蘇省揚州和高郵地區的一道特色傳統名菜。古時揚州和高郵一帶盛產高郵鴨(古時揚州和高郵一帶各地盛產麻鴨,現在揚州和高郵地區專門養殖,由於高郵養殖的范圍最廣,技術最先進所以又名高郵麻鴨,是全國三大名鴨之一,高郵古時隸屬揚州,現在是揚州代管縣級市),此鴨十分肥美,是製作「南京板鴨」、「鹽水鴨」等鴨菜的優質原料。
6、扒燒整豬頭
扒燒整豬頭是江蘇地區傳統名菜,屬於淮揚菜系,是將新鮮的豬頭去除骨頭、毛,從中間切開後洗凈,放入鍋中加入醬油、鹽、冰糖等調品料煮爛即可食用。本菜肉質爛熟,肥而不膩,香氣撲鼻,甜中帶咸。是一道老少皆宜的美食。揚州的扒燒整豬頭源於北方農家的做法。這端上桌的豬頭實際上叫豬臉更合適些,畢竟所有的骨頭都已在烹調過程中剝離了。
7、將軍過橋
將軍過橋乃是江蘇揚州地區傳統名菜,屬於蘇菜系,它魚片潔白、滑嫩,魚湯濃白如乳,具有香鮮、脆糯風味。同時具有補虛養身調理、氣血雙補調理、滋陰調理、營養不良調理之功效,是食補的上好選擇。一魚兩吃,有菜有湯,魚片潔白、滑嫩,魚湯濃白香醇,可謂經濟實惠又美味可口的大眾化佳饌。
8、烤方
烤方是揚州地方傳統名菜,由叉燒乳豬改進而來。清代揚州官紳、鹽商常用於宴請賓客,它與叉燒鴨子和叉燒鱖魚被稱為揚州三叉,烤方以蔥白為製作主料,烤方的烹飪技巧以烤菜為主,口味屬於炸燒味。口感表皮酥脆異常,肉質干香酥爛。烤方選用蘇北小冬豬的肋條肉烤制,烤制中不加任何調料,烘烤次數繁多,講究火候。成品色澤,烹制技法,為一般菜餚所不能比美。
9、鴨包魚翅
鴨包魚翅是江蘇揚州傳統的名菜,屬於揚州菜。湯鮮肉爛,味道醇厚。魚翅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但其蛋白屬不完全蛋白,烹制時應與肉類、雞、鴨、蝦等共烹,以達到蛋白質的互補,又能賦味增鮮,能滋養、柔嫩皮膚。魚翅味甘、咸,性平;具有益氣、滲濕行水,開胃進食,清痰消魚積,補五臟,長腰力,益虛癆的功效。
10、叉燒鱖魚
叉燒鱖魚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名菜,屬於江蘇菜。鱖魚以太湖、洪澤湖、高郵湖、寶應湖所產的為好,它在江蘇菜中運用很廣。鱖魚制菜方法很多,而叉燒法較為突出。此菜以京冬菜填腹,網油裹之。成品外脆里嫩,色呈金黃而有光澤,魚肉鮮香,佐以姜醋,則有蟹味,回味無窮。鰲花魚又叫桂魚、鱖魚,屬於分類學中的脂科魚類。鰲花魚是「三花五羅」中最名貴的魚。
㈣ 整理,這才是地道的高郵美食!良心推薦!
1、汪豆腐
——全國十大名菜之一,學名「珠湖雪浪」。工序復雜,用料考究。入口的滋味無法言說,當地祖傳的廚師的壓箱絕技,別的地方基本吃不到。
2、紅燒獅子頭
——這道菜很多地方都有,感覺最正宗的還是蘇北做法。
3、大煮干絲
——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4、陽春面
——高郵老味道,家鄉人在外地,最惦記的就是這個。
5、百葉結燒肉
——家常菜,吃過就忘不了,主要是肉的火候好,入味。
6、高郵雙黃鴨蛋
——這個必須說,特產。全國最好的鴨蛋,沒有之一。
7、紅燒魚塊
——高郵湖的草魚,廚師說是最費工的菜,鮮香味美,非常好吃。
8、高郵湖小龍蝦
——高郵湖龍蝦一般做原汁原味的清水小龍蝦,一個「鮮」字,堪稱一絕!
9、河蟹
——高郵湖的野生蟹,千萬不要拿陽澄湖大閘蟹來比,批量生產和自然捕撈的,沒有可比性。至於有多鮮美,舉個例子:家裡煮蟹的時候,要是開著窗戶,一條街都能聞到蟹香味。
10、黃辣丁
——高郵湖野生魚之一,當地沒有人工養殖的,俗稱「昂刺」。
11、河蚌燒青菜
——絕對的特色菜了,通常加鹹肉一起燒,營養不是一般的豐富。
12、韭菜燒螺肉
——雖然是小炒,可螺螄肉是要提前一天用竹簽一個個挑出來。
13、清蒸白魚
——高郵湖的野生魚之一,不解釋。
14、芹菜炒香乾
——關鍵在香幹上,用的是當地特產「界首茶干」,當年乾隆下江南時的御用食品,有興趣的可以去網路。
15、茨菇悶鹹肉
——茨菇是特產,最佳的哮喘食療品,別的地方很少見到。
16、魚頭魚丸湯
——這個主要在魚丸的製作功夫,高郵湖的魚丸是跟嫩豆腐一樣嫩的。
17、蘆葦根燉麻鴨湯
——冬令進補佳品,高郵麻鴨是中國四大名鴨之一,具有養胃、滋陰潤肺、清熱健脾、化痰止咳等功效;蘆葦根是中葯的一種,也具有清熱生津、止嘔等功效,所以蘆葦根燉麻鴨具有良好的食療價值。
18、高郵湖特色菱秧餃
——用菱角的秧苗剁成餡包成月牙形的特色菱秧餃,香氣四溢。
㈤ 高郵比較有名的小吃有哪些,在哪裡
高郵的小吃有:蒲包肉,運河三寶,高郵醬油麵等。
1、高郵蒲包肉是江蘇省高郵地區的一道漢族傳統小吃,是屬淮揚菜菜系,高郵人別出心裁地用蒲包與肉餡製作美食,堪稱一絕,不僅可保留清香,而且便於旅途攜帶。蒲包與肉餡相得益彰的搭配,頗具濃郁的田園情趣。
2、高郵的特色小吃高郵雙黃鴨蛋、邵伯的特色小吃邵伯菱以及寶應縣特色小吃寶應荷藕,統稱為「運河三寶」。由於這三座城市都處於京杭大運河沿線,都有著各自獨特的地方特色食品,在國內幾近家喻戶曉,「運河三寶」為當地的旅遊產業帶去了極大促進作用。
3、高郵醬油麵是江蘇省高郵市漢族傳統的小吃,歷史悠久,口碑很好,高郵人早餐時,大多數人選擇的食物,味道非常不錯。在高郵,人們早上習慣去面攤,經常說:「老闆,下碗面」。高郵醬油麵又稱陽春面。
㈥ 高郵有什麼好吃的地方
民以食為天,吃對於老百姓來說才是最重要的。下面是我帶來的是高郵有什麼好吃的地方,希望對您有幫助。
1蟹黃肉包
高郵螃蟹是高郵湖盛產的水產品之一。高郵湖螃蟹的特色是:體形肥大、肉質白嫩、滋味鮮美。
2高郵湖大閘蟹
高郵湖大閘蟹是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的特產。高郵湖濕地擁有豐富的生物資源,最為突出的要數高郵湖大閘蟹,純天然,堪稱天下一絕。來高郵遊玩,必觀湖光,觀湖光,必吃大閘蟹。
高郵湖水域面積760平方公里,北接淮河南連長江,為淺水型湖泊,是江蘇省第三大湖。高郵湖水域寬闊、水質優良,生態環境得天獨厚,水生物產豐富,尤以湖蟹聞名遐邇,早在北宋年間就已成為皇家貢品之一。宋代蘇軾極其推崇高郵湖蟹。他賦《揚州以土物寄少游》,其中這個「土物」就指高郵湖蟹。蘇軾到高郵看望秦觀,在文游台上,兩人邊觀湖景邊品蟹,宋代詩人曾幾寫詩盛贊:「憶昔坡仙此地游,一時人物盡風流,香蒓紫蟹供杯酌,彩筆銀鉤入唱酬。」自宋代起,高郵湖蟹就成為了揚州人的嘉餚美饌。據地方食譜記載,用湖蟹製成的菜餚有清蒸蟹、炒蟹線、雪花蟹斗、蟹子豆腐、蟹黃扒魚翅、蟹粉獅子頭、蟹黃湯包等十餘種之多。
3雙黃鴨蛋
雙黃鴨蛋是揚州高郵的特產,因一隻蛋內有兩個蛋黃,故名。鴨生雙黃,是因為這里食料好,鴨體壯,連續排卵,形成雙黃,甚至三黃。高郵咸鴨蛋,向以顏色紅而油多而馳名於世。將雙黃咸鴨蛋煮熟剖開,蛋白如凝脂白玉,蛋黃似紅橘流丹,賞心悅目,別具風味。(揚州)
高郵雙黃蛋是江蘇高郵的土特產.高郵麻鴨產出的有雙黃三黃四黃以及更多.
2002年6月24日,國家質檢總局2002年第57號文件批准高郵鴨蛋從即日起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9月13日,在國家質檢總局"中標協"主持下,約請全國11名專家,通過了對高郵鴨蛋國家強制性標準的終審,高郵鴨業園被確定為國家級高郵鴨農業標准化示範園;棗神這是繼貴州茅台酒之後全國第十例、繼鎮江香醋之後全省第二例受國家原產地域保護的產品,是全國農水產品中首例獲此殊榮者。這標志著高郵鴨蛋從此躋身"國保"行列,也意味著在原來全國三大名鴨的高郵鴨、北京鴨、紹興鴨中,高郵鴨在標准化生產方面已經捷足先登、領先一步。
900多年以前,北宋著名詞人秦少游就曾以鴨蛋饋贈其師友--時任徐州太產的蘇東坡。300多年前,大文學家袁枚到過高郵,品嘗過高郵鴨蛋,印象極佳,在他的`《隨園食單·小菜單》"腌蛋"條留下了記載:"腌蛋以高郵為佳,顏色細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間,先夾取以敬客,放盤中。總宜切開帶殼,黃白兼用;不可存黃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高郵鴨蛋加工工廠也起步較早,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高郵第一家蛋品企業裕源蛋廠問世。1909年高郵雙黃鴨蛋參加南洋勸業會陳賽,獲得國際名產聲譽,次年便遠銷美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4高郵羅氏沼蝦
高郵羅氏沼蝦是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的特產。高郵市是惟一的「全國羅氏沼蝦標准化養殖示範區」。目前全市羅蝦養殖面積佔全國養殖面積的1/4以上,年產羅蝦約4萬噸,已成為廣大農民致富的支凳鍵虧柱產業之一。
江蘇高郵市地處長三角和里下河地區,古老而繁忙的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水產品十分豐富,羅氏沼蝦(以下簡稱「羅蝦」)便是高郵水產品的一大特色。
高郵羅蝦養殖1993年起步,至今已經發展了20年,現在羅蝦養殖面積在14萬畝左右,主要集中在司徒、龍虯、馬棚、周山、三垛、甘垛、橫涇等鎮,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20%左右,年產值20多億,是高郵農業支柱產業之一。為了能讓羅蝦盡早上市,賣出好的價格,高郵發展出了鍋爐大棚增溫育苗養殖技術。
每年2月底,養殖戶就開始放蝦苗,但是氣溫太低,正常情況下蝦苗根本不能存活,養殖戶就在蝦塘中挖一個長條形的池子,池水中放入連接鍋爐的熱水管加熱,上面搭設大棚,這樣即使2月份大棚外的寒風如何呼嘯,蝦苗也能在溫暖的大棚中存活、生長了。這批苗是在鍋爐大棚中培育的,俗稱「鍋爐苗」。
直到5月中旬,氣溫上升到20度以上,蝦苗在自然狀態下能夠正常生長,養殖戶便把大棚拆掉,把塘水打滿,當地人俗稱「放大水」,如亮液果鍋爐苗成活率低、蝦苗不足,這時可以再放一批苗,這批苗俗稱「大水苗」。通過放鍋爐苗和大水苗,蝦苗密度一般達到6-8萬尾/畝,以後不再放苗,養殖進入高峰期。
高郵羅蝦每年出蝦8-10次,第一次出蝦在6月20號左右,以後基本每半個月出蝦一次,到10月初干塘,目前正常畝產量在750斤左右。
㈦ 高郵鹽鴨蛋什麼牌子好吃
紅太陽、郵星、三湖和一家農戶品牌都是很好的高郵咸鴨蛋牌子;紅太陽和郵星是油比較多比較好吃的;雙黃還是三湖最好。
㈧ 高郵湖有什麼好吃的感受舌尖上的美食
1、「魚」你有個約會
2、高郵湖大閘蟹
3、高郵湖大蝦
4、清水小龍蝦
5、螺螄
6、紅燒土雞
7、蘆根燉麻鴨湯
8、界首茶干
9、高郵咸鴨蛋
10、大煮干絲
11、揭秘高郵湖神秘的美食文化
1.魚」你有個約會高郵湖水域寬闊、水質良好,為各種魚類、鳥類和水生植物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盛產青、白、黑、鯿、鯉、鰻等魚類!蒸鱖魚、清蒸白魚、剁椒魚頭、銀魚炒蛋、小魚鍋貼、魚圓湯等等,好吃到你尖叫。
2.高郵湖大閘蟹高郵湖水清澈見底,高郵湖大閘蟹,背青,肚亮,爪金,膏紅,腥氣大。自古以來「南有澄湖閘蟹,北有高郵湖大閘蟹」,高郵湖大閘蟹被列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是高郵市的特色水產品之一,在北宋年間就已成為皇家貢品之一。
3.高郵湖大蝦高郵湖大蝦≠羅氏沼蝦,目前僅高郵湖能夠培育、養殖,非人工後期喂養、激素成長,是純天然的野生品種。肉質鮮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4.清水小龍蝦高郵湖清水小龍蝦有「六清二白」的特點,即:源自大湖清水、生長環境清潔、外觀色澤清亮、烹調配料清純、品嘗口感清爽、食後回味清香,鰓白、肚白。色澤通紅、蝦黃飽滿、蝦肉鮮嫩、富有彈性。
5.螺螄螺螄在高郵湖湖水中生長,干凈,少泥無雜質,高郵湖的螺螄,體小,肉筋道,細嫩而不肥。
6.紅燒土雞高郵湖不僅有湖鮮,還有各色農家樂,主打農家菜,紅燒土雞就是其中的代表菜之一,高郵湖蘆葦盪濕地公園景區散養土雞,以青草、蟲類、小魚等為食,游搭衫營養豐富無葯物和激素,肉質鮮美,是健康的綠色食品。
7.蘆根燉麻鴨湯「高郵湖蘆根麻鴨湯」是高郵湖蘆葦盪濕地公園景區的特色菜,喜獲省鄉村美食大賽「金牌菜」稱號。一隻鴨子一鍋湯,只配了蘆葦根和簡單的蔬菜,因鴨子本身夠鮮,所以這鍋湯都透著濃濃的鮮。高郵麻鴨具有養胃、滋陰潤肺、清熱健脾、化痰止咳等功效,蘆葦根是中葯的一種,也具有清熱生津、止嘔等功效,所以蘆葦根燉麻鴨具有良好的食療價值,但真正的麻鴨可謂「一鴨難求」。所以啦,冒充的高郵湖麻鴨怎麼吃都不夠鮮~
8.界首茶干界首茶干被列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界首茶干,呈扁圓形,色澤醬紅,肉細嫩黃,頗似雞脯。清香可口,味美香醇。相傳早在清朝,界首茶干就特別有名,被乾隆皇帝贊不絕口,並欽定界首茶干為貢品,名揚四方。
9.高郵咸鴨蛋高郵鴨產蛋多,蛋頭大,蛋黃比例大,尤以善產雙黃蛋而馳名中外。其蛋質可用蛋白「鮮、細、嫩」,蛋黃「紅、沙、油」概括,汪曾祺《故鄉食物》中曾有繪形繪神的記述:「曾經滄海難為水,他鄉咸鴨蛋,我實在瞧不上。」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頭」用筷子挖著吃。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
10.大煮干絲大煮干絲是一道既清爽,又有營養的佳餚,其風味之美,歷來被推為席上美饌,淮揚菜系中的看家菜。
11.央視《發現中國》欄目在高郵湖蘆葦盪濕地公園景區進行了拍攝,圍繞高郵地方文化旅遊特色,詳細介紹高郵的歷史、文化、民歌、美食和民俗等。揭秘高郵湖神秘的美食文化,如果你也想知道高郵湖有著怎樣美食文枝咐化,那麼必定要神腔來品嘗一番,感受舌尖上的高郵湖!味至濃時是故鄉,如果可以,我想把高郵湖的山珍湖鮮野菜家禽統統打包帶走,你被這些美食迷倒了嗎?那就快來高郵湖蘆葦盪濕地公園賞美景、品美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