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水煎包製作方法
水煎包的製作方法:
材料:麵粉、豬肉、大蔥、酵面、醬油、食油、白菜、精鹽、鹼面、調料面、薑末、清水適量。
做法:
1、酵母加少許溫水靜置10分鍾,加入麵粉,適量的溫水和成面團,蓋上保鮮膜發酵。
2、從姜切末放入豬肉餡里,加料酒,醬油腌制15分鍾。
3、粉條先放到熱水鍋中煮軟,撈出來涼涼,剁碎,白菜葉洗干凈切碎。
4、把白菜粉條,肉餡一起加麻油,胡椒粉,鹽,雞粉攪拌均勻。
5、包好的包子醒10分鍾,平底鍋中加少許油,燒6成熱排好包子。
6、煎一分鍾後倒入麵粉水(面:水=1:5),麵粉水要加到包子的2/5處。
7、蓋上鍋蓋大火燒開,轉小火,直到麵粉水燒干,包子底的成脆皮,撒上芝麻和蔥花。
水煎包,特色傳統風味小吃,屬豫菜菜系。豫菜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起源於東京汴梁城(古都開封),在華北和中原地區頗為流行。口感脆而不硬,香而不膩,味道鮮美極致。根據其餡料的不同,「水煎包」又可分為「牛肉水煎包」、「豬肉水煎包」、「韭菜水煎包」等,但其製作方法基本相同。「水煎包」採取以水為主的煎制方法,其關鍵在於正確地掌握火候。煎制時溫度不宜過高,一般平鍋油溫保持在五成熱即可。再者就是要調制好水麵糊和掌握好淋水麵糊的時間,淋糊的時間不可過早或過晚,否則都將影響「水煎包」的質量。
開封水煎包小巧精緻,上下呈金黃色,外酥里鮮,口感甚佳,因其餡不同,分為羊肉、豬肉、素菜水煎包多種,其餡無論是葷素均加蔥、姜、五香粉、香油、細鹽調制,皮為小麥粉面發酵,將包子放入平底鍋 內 少許時間,再加面水,後澆香油,翻一遍出鍋即成,成為人民深受歡迎的食品。
㈡ 水煎包的好吃做法
水煎包又叫水煎包子,是安徽、江蘇、山東、台灣、廣東、香港和澳門地區常見的點心,有一層薄薄的麵粉水做成的薄衣,餡料有豬肉、干貝等,下面我給大家分享水煎包的做法,希望你喜歡。
水煎包的好吃做法一:家常水煎包
食材准備
豬絞肉350克,蝦仁80克,韭菜130克,胡蘿卜80克,醬油適量,香油1大勺,鹽,黑胡椒粉適量,中粉300克,水150克,酵母4克。
方法步驟
1、將韭菜洗凈切末,胡蘿卜刨絲,豬肉切末混合;
2、然後加入老抽,鹽,黑胡椒粉拌勻待用;
3、中粉加水和酵母揉勻發酵至兩倍大,然後揉成小劑;
4、擀成中間厚四周薄的面片,然後包入餡料,收口捏褶;
5、將包子放入一旁鬆弛半小時,平底鍋倒入油,包子整齊排入;
6、然後中火煎至包子底部金黃,倒入適量的麵粉水,煎至水蒸發即可。
小貼士
倒入的麵粉水淹沒包子一半即可。
水煎包的好吃做法二:香菇水煎包
食材准備
麵粉適量,豬肉餡少許,香菇適量,發酵粉適量,清水,薑末,洋蔥,鹽適量,味精少許,生抽,糖,油,香油適量。
方法步驟
1、豬肉餡中加入薑末,生抽,砂糖拌勻,腌一晚待用;
2、香菇切碎,洋蔥切碎混合加入少許油拌勻然後放入肉餡拌勻,加鹽和香油拌勻成餡;
3、發酵粉放入清水中,然後倒入麵粉中,揉成團後發酵幾小時;
4、然後將面團揉一揉分成小劑後擀成麵皮,肉餡包入麵皮中;
5、然後收口捏褶,平底鍋中放入少許油,將包子碼入鍋中,小火煎;
6、清水中加入少許麵粉調勻,然後倒入鍋中,沒過包子一半到三分之二即可;
7、待鍋中水快燒干時轉為小火,然後晃動出鍋即可。
小貼士
水煎包做的時候完全還可以把蒸熟剩下的包子拿來煎,讓包子變一個口味。
水煎包的好吃做法三:南瓜水煎包
食材准備
麵粉適量,南瓜泥,茴香,肉餡,水,油適量,醬油,發酵粉,花椒油,十三香,鹽少許。
方法步驟
1、將南瓜切片蒸熟,然後用勺子搗成南瓜泥,麵粉中放入發酵粉,南瓜泥和適量水;
2、攪拌成絮狀後揉成面團,發酵1小時;
3、茴香洗凈切碎,肉餡中加入醬油,十三香,花椒油和鹽拌勻;
4、再加入茴香碎拌勻,面團再次揉勻分成小劑,擀成中間厚四周薄的麵皮;
5、然後包入餡料,放入刷油的平底鍋中,碼入包子蓋蓋煎3分鍾;
6、倒入適量清水,水位至包子的一半,水開後燜10分鍾,晃鍋撒些白芝麻出鍋即可。
㈢ 水煎包的正宗做法和配方 水煎包如何做
1、【生煎皮】多用途粉(中筋粉)330g、水181g、糖6g、鹽1g、酵母3g、泡打粉(增加口感沒有或介意可不放)2.5g。
2、【生煎餡】豬肉(前腿或者五花為好)250g、水88g、鹽3g、糖8g、料酒15g、生抽醬油10g、蔥花適量、芝麻適量、鮮蝦約24隻。
3、【腌蝦調料】白鬍椒粉適量、鹽適量、料酒適量。
4、剁肉前,先把肉切成小塊。
5、再將肉剁成比較細的肉糜狀。
6、往肉餡內加入除芝麻油外的調料後進行打水(高湯更好)具體方法參看視頻哦。然將調味好的肉餡蓋上保鮮膜放入冰箱冷藏入味。
7、剝出蝦仁加入少許鹽,胡椒粉,略抓腌一下。
8、准備生煎皮的配料。
9、混合原料後揉成光滑的面團。
10、放入發酵容器,蓋蓋子防止表皮風干。醒發約半小時。(注意冬天適當延長,夏天適當簡短醒發時間)。
11、閉首賀醒發好的面團,均勻的分割20g每個。這樣包出來生煎不會太大,不容易熟。
12、包餡之前再把肉餡配料里的麻油和蔥末放入肉餡拌勻。
13、將小劑子,按扁,擀成中間略厚,四周略薄的生煎皮。
14、包入肉餡做成生煎包。
15、包好的生煎記得互相留點縫隙,不時用手團一團讓包子立起來。包的速度要快點,不然先包的會發酵過度,所以就要盡快煎熟。
16、鍋內刷底油。外面的生煎轎派底下都是厚厚一層油,我家不喜泡在油里的生煎,所以用刷子刷一層就好,反正烤盤不會粘。油少也沒事兒。喜歡油多可以倒一層進去,當然也很香。
17、鍋熱之後,將生煎一個個排入烤盤,至芹中於是包子褶向上向下,生煎底部煎熟至金黃香脆後,加入水,水量約到生煎1/3高。
18、蓋上鍋蓋燜一下。
19、一般水蒸干後生煎也基本熟了。出鍋之前撒上香蔥和芝麻。
㈣ 水煎包怎樣做好吃
┄【水煎包】┄
用胡蘿卜汁和面,不用一顆酵母,也能做出咸香誘人的小煎包。
〖 食材清單 〗胡蘿卜1個、麵粉300克、適量香菇、蔥花、雞蛋4個
〖 製作步驟 〗
1、胡蘿卜1個先擦絲,加勺鹽腌制10分鍾,腌出裡面的水分;像這種程度就可以了,用紗布擠干水分;
2、這個汁就用來和面,胡蘿卜絲先放一旁備用;
3、麵粉300克,2克鹽增加麵粉的筋性,150毫升的胡蘿卜汁和面,出汁少的就適量地加點清水;
上手揉面,揉成一個軟硬適中的光滑面團;
移到砧板上搓成長條;
分成小面劑;
繼續揉光收圓,壓成小餅;
放入盤子里後撒點乾麵粉,蓋上鬆弛30分鍾;
4、現在來調餡兒,胡蘿卜絲切碎一點;
香菇切片;
再切一把蔥花,蔥白分開切,再來切蔥花;
碗中打4個雞蛋,加1勺鹽攪散;
5、熱鍋倒油,大火燒熱後倒入蛋液,用筷子迅速地攪散,成型再用鍋鏟剁成小顆粒,炒熟後盛出;
6、鍋里再加適量的油,燒熱後下蔥白,炒出香味後加香菇,香菇炒軟後加一勺黃豆醬,半勺鹽,一點點胡椒粉,翻炒均勻後把胡蘿卜也加進來;
雞蛋倒進來一起翻拌均勻,翻炒30s出鍋,雞蛋餡兒就做好了;
7、面團兒也醒好了,取出來就可以擀了,擀成中間厚邊緣薄的麵皮,包上兩大勺餡兒,包起來,收口處不用像包包 子一樣捏的特別好看,只要捏緊實就可以了,整理下,生胚全部做好了;
8、平底鍋倒油,放入包 子生胚,蓋上蓋子用小火煎,先煎至一面金黃,像這種狀態就可以;
加半碗清水;
9、蓋上蓋子用中火收干湯汁;
出鍋前再來一把蔥花,蔥香四溢更誘人,也可以用鍋里的余溫烙一下另一面,吃起來的口感會更好,出鍋,水煎包就做好了。
底部焦焦脆脆的,我這個晚了一分鍾出鍋,底部稍微有一點點的糊,大家出鍋的時候可以注意一下,基本上就是水分收幹了就可以關火了,迫不及待嘗了一個,真的很香,焦脆、酥香、勁道,掰開還滿滿的都是餡兒。
㈤ 水煎包怎麼做 水煎包的做法
水煎包是在河南和山東比較有名的一種美食,水煎包在煎的過程中還有煮的步驟,水煎的名字就是這么來的,另外,水煎包在做的時候要先用小火煎哦。
水煎包怎麼做
①將麵粉與酵面沖絕租兌好加入溫水和成面團,再鹼水揉勻稍餳上案,揪成40個小塊,逐個擀成小圓片。
②把肉剁碎,放入醬油、精鹽煨起,再將切碎的姜、蔥與調料面一起放入肉里拌好,然後再放上剁碎,壓出水分的白菜及香油,拌勻成餡。
③用皮包上餡成大圓餃子,俗稱扁食,似相公帽擺放在刷勻油的深底的鏊子上(專用鏊子),擺滿為止,淋入食油50克,蓋上蓋煎5分鍾,再倒入800克白面湯清水內兌入少許麵粉攪成面湯,再蓋住煎燜使之變成蒸氣傳熱燜熟,再淋入50克食油,再蓋住燜煎5分鍾。底部呈焦黃色時,用鏟將四周與鏊底分離,大翻鏊,離火即成。底色金黃,焦脆,餡濃香可口,色香味俱佳。食用時用小鏟鏟人盤內即可。
水煎包的做法
材料:牛肉餡200克,大蔥1根,黑胡椒5克,鹽散兆3克,醬油15毫升,白糖8克,香油15毫升,水澱粉50毫升
做法:
1、將牛肉餡里加入水澱粉15ml、鹽、蔥末、醬油、黑胡椒、白糖拌勻,沿著同一個方向攪打成團,直到肉餡出筋,有粘性時最後加入香油拌勻;
2、面團揪成兵乓球大小的劑子,然後擀成中間厚,四周薄,包入牛肉餡料;
3、平底鍋中抹上一層薄油,然後用紙巾將多餘的油分擦掉,放入包子,用小火加熱,使包子底部吸收一些油分;
4、然後倒入剩餘的水澱粉,蓋上蓋子,用中小火加熱,中間記得轉動幾下,以免煎的不均勻;
5、直到鍋中的水分逐漸變干,出現「呲、呲」聲音後,打開蓋子,轉成小火,淋入15ml實用油、撒上一勺芝麻,再繼續煎至底部金黃即可。
水煎包製作小技巧
1內餡可以宏虧換成任何一種喜歡的食材。
2包子麵皮活好之後,揉幾下仍是粗糙的表面,醒一會再繼續揉會比較容易揉到表面光滑。
3盡量選用平底鍋,受熱均勻。
4包子可以挨著排放,無需留空位。
水煎包的特色
水煎包,特色傳統風味小吃,屬豫菜菜系。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起源於東京汴梁城(古都開封),在華北和中原地區頗為流行。口感脆而不硬,香而不膩,味道鮮美極致。
各地特色山東餡食分類非常細,如水煎包和鍋貼,根本操作順序大同,都是將麵皮包餡,下入平底鍋,加水或稀面漿大火煎制,但鍋貼要二次下漿,成熟後成片相連,水煎包是將熟時淋入小磨油,翻身再煎便成。最大差異是用面,水煎包是發酵面,鍋貼是水調面,水煎包皮更暄軟。菏澤的水煎包和鍋貼都非常有名。
㈥ 水煎包的做法
水煎包的做法
1、酵母融於溫水,加入麵粉揉成光滑的面團,放溫暖處發酵至約兩倍大。
㈦ 做水煎包怎樣做,包子脆而不硬,非常香呢
做水煎包怎樣做,包子脆而不硬,非常香呢?
水煎包是中原地域的獨特傳統式特色小吃,早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時間,始於北宋時東京汴京,其實就是河南省開封市。它口味脆且不硬,味兒香而不膩,美味無比。
和一般的包子較大的不一樣便是,水煎包是煎出的,前後雙層的味道不一樣,頂層滑嫩,最底層鬆脆,也有一層金黃色的冰花,一看就很好吃的模樣。它方法簡易,每一次買的情況下都需要看一遍,看要看會了,但自己做的口味和買的或是差別很大。
做水煎包時,要向鍋中倒入一碗白色的水,有的人視作麵粉水,有的人覺得是澱粉水。這碗清水,關聯到水煎包脆不焦,是否有冰花。究竟是什麼水呢?下面我告訴大家。我一個老同學,近來開一個早點店,專業去打開學了水煎包的技術性。
第五步
小盤子里加入適量木薯澱粉、麵粉、比例是1:1,再倒入2倍的植物油、10倍的冷水,用筷子攪勻成細致的很稀。
第六步
當包子的底端煎至金黃色,將攪好的面漿水沿鍋邊倒入鍋中,蓋上蓋子後燜2min,開大火收汁,當水份蒸干後就能夠熄火了,水煎包就搞好了。
搞好的水煎包底端金黃酥脆,還有一個漂亮的冰花裙板,看著就有食慾,和外邊買的一模一樣,特別好吃。【大廚師有話說】水煎包的重要——這碗白色的水,並不是澱粉水也不是麵粉水,反而是木薯澱粉、麵粉、植物油、冷水混和成的的。植物油一定不可少,是起冰花的重要,還可以避免黏鍋。
㈧ 水煎包怎樣做
水煎包又叫水煎包子,是安徽、江蘇、山東、台灣、廣東、香港和澳門地區常見的點心,有一層薄薄的麵粉水做成的薄衣,餡料有豬肉、干貝等,廣東水煎包加入蝦仁,台灣水煎包加入高麗菜。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起源於山東利津縣(古稱「鳳凰城」),現主要以博興縣喬庄鎮(蔡寨村)出名,多分布於博興縣東北部鄉鎮。明清時期,這里是海河陸路的交匯中樞和著名商埠,商賈雲集,店鋪林立,獨具特色的水煎包應運而生。台灣的水煎包二次大戰後由中國大陸帶入並演變成當地口味。
中文名
水煎包
外文名
shuijianbao
主要食材
豬肉,精粉,韭菜,酵面,白菜
分類
豫菜
口味
脆而不硬,香而不膩,味道鮮美極致
做法
煮、蒸、煎
基本內容
各地特色山東餡食分類非常細,如水煎包和鍋貼,根本操作順序大同,都是將麵皮包餡,下入平底鍋,加水或稀面漿大火煎制,但鍋貼要二次下漿,成熟後成片相連,水煎包是將熟時淋入小磨油,翻身再煎便成。最大差異是用面,水煎包是發酵面,鍋貼是水調面,水煎包皮更暄軟。菏澤的水煎包和鍋貼都非常有名。
根據其餡料的不同,「水煎包」又可分為「牛肉水煎包」、「豬肉水煎包」、「韭菜水煎包」等,但其製作方法基本相同。「水煎包」採取以水為主的煎制方法,其關鍵在於正確地掌握火候。煎制時溫度不宜過高,一般平鍋油溫保持在五成熱即可。再者就是要調制好水麵糊和掌握好淋水麵糊的時間,淋糊的時間不可過早或過晚,否則都將影響「水煎包」的質量。
開封水煎包小巧精緻,上下呈金黃色,外酥里鮮,口感甚佳,因其餡不同,分為羊肉、豬肉、素菜水煎包多種,其餡無論是葷素均加蔥、姜、五香粉、香油、細鹽調制,皮為小麥粉面發酵,將包子放入平底鍋 內 少許時間,再加面水,後澆香油,翻一遍出鍋即成,成為人民深受歡迎的食品。
水煎包,以河南平頂山市焦店村的最為知名,焦店村的水煎包吃起來麻麻的口感獨特,搭配其當地的胡辣湯那就是另一番滋味。在這里想要吃到正宗的可不要跑錯地方,焦店水煎包最好吃的還是李師傅家的正宗老牌包子店。
水煎包在廣東、香港和澳門地區:在這里水煎包則作為常見的點心,有一層薄薄的麵粉水做成的薄衣,有別於生煎包的純肉餡,當地人還在水煎包中加入了瑤柱及河蝦仁。
河南永城市薛湖牛肉水煎包。北宋年間,永城薛湖集有一人在京都開封皇宮主廚,一次皇後壽誕,宴請群臣,廚師曾獻上家鄉煎包及豆粥,群臣盡食一空,宋王大喜,予以重賞,御賜特封為「二品包子」。從此薛湖煎包與開封小籠包子並駕齊驅,各州、府、縣流傳盛行。薛湖牛肉水煎包,是使用特製精粉,純麻油,黃牛肉;紅薯粉條;四季青菜;十八味中葯材調餡,用鋼板平鍋煎制而成,開口露餡、上濃下焦,酥嫩可口、清香宜人。
製作原料
17張
製作水煎包所需的材料
精粉500克,豬肉250克,大蔥125克,酵面200克,醬油50克,食油100克,白菜700克,精鹽、鹼面、調料面、薑末、清水適量。
製作方法
載入更多
相關搜索
學做水煎包
正宗水煎包的做法
水煎包做法
生煎包的做法和配方
水煎包培訓
水煎包怎麼做好吃視頻
最簡單的水煎包的做法
水煎包機器
New搜科學知識,就來搜狗科學網路!戳我
搜狗網路 - 搜狗首頁 - 免責聲明 - 隱私政策 - 意見反饋
© 2020 SOGOU.COM
編輯
編輯
報錯
取消
目錄
您的網路環境不好,請耐心等待
㈨ 水煎包該怎麼做才好吃怎樣做才能有特色呢
水煎包我認為是在包子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以前我一直覺得水煎包不就是包子放在鍋里煎一下嗎。可是後來去了許多地方,我發現每個地方幾乎都有水煎包這種小吃,但是雖然叫法一樣,可外觀和味道卻不盡相同,吃過許多地方的水煎包後,我還是覺得家鄉的水煎包好吃,也可能是從小養成的口味習慣吧。
我的家是河南開封的,開封的水煎包在我印象中,從小家裡的大人就帶著我去吃,當時吃水煎包還要糧票呢,記得還是個國營的小吃部,每次去都需要排半天隊,排到以後我的標配是兩個水煎包配半碗胡辣湯,就能吃的飽飽的。現在雖然市場上賣水煎包的多了,但是總吃不到小時候的味道,那怎麼辦呢?那就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吧。
開封水煎包
【所需食材】
中筋麵粉、酵母、肉餡、紅薯粉條、韭菜
【所需輔料】
蔥、姜、生抽、老抽、雞精、食鹽、十三香、香油
【製作步驟】
第一步:將准備好的麵粉放入面盆中,溫水將酵母化開後加入到麵粉中,然後再加入溫水揉至盆光、面光,蓋上濕籠布,放在室溫下發酵至兩倍大。
第二步:蔥、姜切沫,放入肉餡中攪拌均勻,然後再放入生抽、老抽、食鹽、雞精、十三香和香油攪拌至調料完全被肉餡吸收,這樣水煎包的基礎肉餡就做好了。
第三步:將韭菜洗凈切成1厘米小段,紅薯粉條用熱水泡軟同樣切成1厘米小段。
第四步:將切好的韭菜和紅薯粉條放入基礎肉餡中,攪拌均勻,再次加入食鹽和香油,進行最後調味,這樣水煎包肉餡就做好了。
第五步:將發酵好的面團,像做包子皮一樣擀成煎包皮,將准備好的水煎包肉餡放入,對折捏成形狀稍長的煎包。
第六步:准備一個小盆,盆中放入少許麵粉,然後倒入半盆清水,攪拌成面水備用。
第七步:電餅鐺預熱,放入食用油(油可以多一些),然後將煎包均勻的擺放在電餅鐺中,在煎包上部也刷上一層油,蓋上蓋子選擇肉餅檔位,開始煎制。
第八步:煎制時要在煎包與煎包的縫隙間倒一些香油油,然後將准備好的面水倒入電餅鐺中,蓋上蓋子繼續煎制。
第九步:當煎包被煎至兩面金黃時,就可以用鏟子鏟出裝盤了。
一、水煎包製作為什麼要用發面?
答:水煎包成品後的口感是,底部焦脆並且有硬殼感,中上部有包子的軟糯口感,這兩種口感交織在一起,配上中間的餡料,吃在口中會給人以焦中有軟,鮮香無比的感覺,如果用死面的話那就變成另外一種 美食 --鍋貼,所以煎包和鍋貼最根本的區別在於面的選擇。
二、水煎包為什麼要加面水?
答:水煎包之所以加入面水主要是起到兩方面的作用。一是:加入面水會在鍋中形成蒸汽,可以使水煎包快速蒸熟。二是:面水中的水分在蒸發完以後,剩餘的面會留在鍋中,被油煎成焦片,牢牢的粘在每個水煎包底部,這就是水煎包為什麼焦軟的原因了。
三、水煎包的餡料有要求嗎?
答:水煎包的餡料是沒有特殊要求的,可以用羊肉餡、牛肉餡和豬肉餡,也可以把韭菜換成韭黃,但是我個人認為必須要加紅薯粉條,這樣味道才正宗。
水煎:是烹飪包子和餃子的一種手段,有直接生包子或者餃子煎的,這樣就需要加入面水,讓生餃子或者包子利用面水的蒸汽來加熱成熟。也有用蒸好的熟包子或者下好的熟餃子煎的,這種是不需要加面水的。
開封水煎包,兩面金黃,外焦里鮮, 被許多開封人當成早餐中的 美食 ,配上胡辣湯或者豆沫,吃一口一天好心情,那麼通過我的解答大家學會了開封水煎包的製作方法了嗎?不如你也在家試試吧。
大家好,我是專做美味不啰嗦的八谷味。
我給大家寫的 美食 菜譜,不太喜歡啰嗦。請大家認真看到最後,水煎包怎麼做才好吃,怎麼做才更有特色。今天給大家講一講水煎包得完整製作流程。
水煎包是和包子一樣的包制,然後進行先煎後蒸煮的工序流程。主要是油少水多。下面我們先來從第一部合面開始。
和面工藝流程共六個部分,分別是和面、壓面、下擠、成型、醒發、煎制
1.將稱量好的麵粉倒入和面機 。
2.開始配料,按照每一斤麵粉:
酵母5g 泡打粉4g 白糖10g 分別倒入和面機中。
3.充分攪拌使各種輔料攪拌均勻。
4.將稱好的水(夏天常溫水即可,冬天選擇30度左右的水合面)倒入和面機,然後啟動機器進行攪拌,攪拌時間過長容易導致麵筋 被攪死,攪拌時間過短,容易導致面沒有和開,和出來的面不容易發酵。
5標准:面團攪拌均勻表皮光滑。
6合好面我一般蓋個盆子上面防止表皮乾燥放那發面30分鍾,就可以壓面了。
壓面要將面團壓至表面沒有明顯氣孔,有一定柔和度,沒有明顯的蓬鬆感覺,達到包制 的程度。
1.壓面前須先在操作台上撒少量乾麵粉,並保證手掌在乾燥狀態(必要時可在手 掌抹上粉末,減小摩擦力),以免在壓面過程中面團黏住壓面機和手,影響壓面工 序並危及安全。
2.調整壓面機,使得壓面機上兩個滾軸的間距達到適當
3.壓面至表面光滑,側面看面團內部沒有氣孔
1 .將壓好的面從壓面機處按順序卷好,不要捲入空氣,卷好後避免互相粘連,在面得下面撒上少量乾粉,避免面與操作台黏在一起 。
2.握住面的前端,根據所需的長度,右手握住面,手心朝上不宜過於用力然後 將面通過左右手向兩邊快速拉長。
3.拉伸的面的粗細根據每個人手的大小來控制,一般情況只要右手大拇指和食 指能夠將面扣住即可。
4.雙手掌心向下,輕拍劑子的切口,使其平整 備注:每個劑子重量為35克(在冬季或空氣乾燥時,下劑子完畢後要用消毒後 的屜布蓋在劑子上,防止劑子乾裂的太快),劑子擺放有序,下劑子前,撤少許面 粉打底,防止粘劑子,影響擀皮工序。
包好的包子放入醒發箱醒發,溫度35度,濕度60%,(沒有醒發箱的話直接放在籠屜里醒發就可以了)夏天5-10分鍾,冬天10-20分鍾。(這個面我基本也不醒發直接就蒸了,量太大沒工夫)
電鍋溫度180度,鍋底刷一層油,擺入水煎包,煎到底部金黃,倒入麵糊。麵糊的高度不要超過包子的1/3處,蓋蓋子,煎制10分鍾即可開蓋子收汁,撒上蔥花芝麻(也可以不加)關火出鍋。
五斤斤水
小米麵35g
麵粉35g
每次倒之前先攪拌均勻再到,因為麵粉和小米麵容易分成。
五花肉 500克(肥瘦比例 4:6絞成肉泥)
3克料酒,10 克鹽拌勻,
老抽 20克,醬油 10克拌勻,
300 克溫水 分幾次一點點打入肉中,邊倒邊朝一個方向 攪拌,一般水要分5次添加,每加一次攪拌到完全吸收再到下一次,
水打完後放入雞精 10 克,十三香 2 克,胡椒粉 1克,白糖 10克拌勻,最後放入切好的大蔥 50克,姜 10克,料油 30 克拌勻即可。
水煎包是源於山東的,它是山東的傳統小吃,已經有了一些 歷史 了,是屬於魯菜系列的,它是經過蒸煮煎來做好的,所以出鍋時色澤顯得金黃,它吃起來軟嫩並且有帶有一點焦脆,味道真的又鮮又美,所以名揚四方,食者都是贊不絕口的,特別的好吃。而且它對人體有著促進食慾的功效,美味又好吃,所有人都適合吃,它是老少皆宜的食物,而且水煎包里包含了很多的蛋白質,會增加身體營養,而且沒有什麼害處,只不過吃多了會有點油膩,會導致長胖,所以就算它在好吃也要剋制,該吃多少就吃多少。不能瘋狂地去吃它。
㈩ 水煎包的製作方法
水煎包是煎制而成,色澤金黃,一面焦脆,三面軟嫩,其脆而不硬,香而不膩,味道鮮美極致,今天就和吃貨妹子一起學做暄軟香脆的水煎包吧。
秘制水煎包
原料
麵粉1000克、五花肉400克、韭菜500克、酵母(干)6克、油2大勺、鹽2小勺、醋1/2小勺、蔥5克、姜5克、生抽2小勺、香油1小勺、水澱粉半碗、五香粉1/4小勺、白酒、水500克。
做法
1、蔥姜切碎;五花肉切小丁。
2、炒鍋里放1大勺橋畝羨花生油,油熱後將五花肉丁下鍋煸炒,加入2小勺生抽、1小勺鹽、半小勺醋、1/4小勺五香粉和少許白酒翻炒均勻。
3、溫水溶解酵母將溫水一點點倒敏拍入麵粉中,活成面團,溫暖處發酵。
4、韭菜洗凈後切末,加入事先炒好的肉丁,再加入少許的鹽和1小勺香油拌勻即成包子餡。
5、面團搓成長條,切成劑子,擀成麵皮,包入餡料,捏合成大餃子狀,蓋上布,醒發20分鍾。
6、平底鍋中均勻抹少許油,加熱後,將包子均勻鋪滿鍋子,包子之間留空隙,到包子的底部變金黃時,倒入事先調好的水澱粉(澱粉:水=1:10),水澱粉的量只需沒過鍋底即可。
7、蓋上鍋蓋,小火燜燒,等到鍋子中的水全部燒干時就可關火,將鍋蓋打開,鏟出包子即可。
絲瓜鮮肉水煎包
原料
豬肉餡、麵粉255克、酵母(干)3克、絲瓜1根、油2匙、鹽、姜、生抽、蚝油、香油、白鬍椒、白砂糖10克、細香蔥、白糖。
做法
1、酵母用溫水溶解後倒入麵粉中,揉成光滑的面團,蓋保鮮膜發酵至2-2.5倍大。
2、將鹽加入肉餡中,再將水分以少量多次的方式加入肉餡中,用筷子沿一個方向將水分攪入肉餡中,加生抽、蚝油、糖、鹽、蔥、姜泥、白鬍椒粉攪拌均勻,加入切碎的絲瓜丁、麻油,攪拌拌勻。
3、發酵好的面團揉勻排氣後分成8等份,取一份面團擀成中間厚四周薄的麵皮,包上餡料。
4、鍋中加2匙油燒熱,放入包子,100克水+5克麵粉調成麵粉水,倒入鍋中,再淋上1匙油,蓋上鍋蓋,燜約10分鍾左右,出鍋前可以撒點白芝麻和香蔥即可。
白菜粉絲水煎包
原料
小白菜1把、麵粉500克、粉絲1把、蝦皮100克、胡蘿卜1根、酵母(干)2克、油、鹽、醬油、味精、蔥1根、姜1塊、香油、五香粉。
做法
1、小白菜清理干凈,焯水,瀝干水分切碎;粉絲用開水燙一下。耐拍
2、胡蘿卜切碎粒和小蝦皮一起炒香。
3、所有原料放在盆里,加醬油、味精、五香粉、薑末、油、香油、蔥花拌勻。
4、麵粉加酵母和成面團放溫暖處發酵到2倍大,切成劑子,擀成圓皮,包成包子。
5、鍋里放少許油,放入包子中間留空隙,倒入清水剛好到包子的2/3處就好,蓋上蓋子小火慢煎,一直聽到鍋里滋滋作響,水收干即可。
韭菜鮮肉生煎包
原料
麵粉、粉條、鹵五花肉(或熟豬頭肉)、鹽、醬油、油、酵母。
做法
1. 粉條用溫水泡軟後切碎並倒入醬油腌漬1小時;擇洗干凈的韭菜切小段、鹵五花肉切小丁。
2. 麵粉用酵母餳發。
3. 把腌漬好的粉條,韭菜段、鹵五花肉丁盛到小盆里,倒入兩湯匙油、適量精鹽後拌勻。
4. 把餳好的面團揉勻上勁後,揪成比平時餃子劑子稍大的面劑、擀成薄片,包入調好的餡料,收邊包好。
5. 鍋里灑入少許油,鍋熱後把包好的包子碼放好,等包子稍定型後沿鍋邊倒入稀稀的面水,蓋上鍋蓋開大火。
6. 等包子熟了,面水快乾的時候再轉圈倒入油,改小火,等面水完全成糊咯吱了即可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