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做法 » 煮湯哪個瘦肉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煮湯哪個瘦肉好吃

發布時間: 2023-05-12 06:10:43

1. 用什麼肉和其他的食材燉出來的湯最好喝

常規款:用排骨和黃豆、蘿卜、玉米、馬蹄、胡蘿卜、海帶、土豆、蓮藕,隨便選擇一樣都可以燉出好喝的湯!這是家常款,大家平常做的幾率比較高的,也是材料易選的,好燉煮的。

2. 燉湯用豬的什麼瘦肉好

煲湯的肉類

1.雞肉

雞肉所煲制而成的雞湯,大家肯定都有喝過吧,營養價值高,還帶有著很多的膠原蛋白物。適合與雞肉一起搭配熬湯的食材多有藕,黃豆,海豆等等。要想雞肉湯煲得好喝,還是需要去一下血水的,這樣可以讓湯汁的味道更濃烈,食用起來也不會有腥味。

2.豬肉

豬肉可以煲湯的部位就比較多了,像是豬排骨,豬蹄,豬大骨之類的,都適合人們用來煲湯,而且味道還不錯。豬肉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當成主食來進行食用的,用它為原材料所熬制出來的湯汁,營養價值是很高的,而且能量還很足,但是不可一次飲用過量了。



3.鴨肉

在大熱天的時候,煲一鍋鴨肉為原材料所製作而成的湯汁,再搭配上酸菜,那個味道真的很不錯呢。鴨肉有一股腥味,要想好喝,還是需要配上一點生薑的,因為生薑可以去腥氣。

4.羊肉

羊肉湯鍋是人們在冬天的時候,常會進行烹飪的一種肉。因為大家都知道羊肉的蛋白質含量高,常食用羊肉為原材料所烹飪而成的湯,可以暖胃還可以呵護到皮膚呢。

3. 豬的哪個部位肉煮起來比較嫩,好吃點

豬裡脊肉、臀尖肉、前排肉比較嫩,好吃。前排肉:又叫上腦肉。是背部靠近脖子的一塊肉,瘦肉中夾肥肉,肉質較嫩,適於作米粉肉、燉肉用。

裡脊肉:是脊骨下面一條與大排骨相連的瘦肉。肉中無筋,是豬肉中較嫩的肉,可切片、切絲、切丁,也是炸、熘、炒、爆之用最佳部位。臀尖肉:位於臀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質鮮嫩,一般可代替裡脊肉,多用於炸、熘、炒。

(3)煮湯哪個瘦肉好吃擴展閱讀

豬肉的注意事項:

多吃瘦肉未必就好。瘦肉中的蛋氨酸含量較高,蛋氨酸在某種酶的催化下可變為同型半胱氨酸,而同型半胱氨酸過多也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動物實驗表明,同型半胱氨酸會直接損害動物內皮細胞,形成典型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因此,吃瘦肉要適量,並非多多益善。

有些人常把買回來的新鮮豬肉放在熱水中浸洗,這樣做,會使豬肉失去很多營養成分。豬肉的肌肉組織和脂肪組織內,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可分為肌溶蛋白和肌疑蛋白。肌溶蛋白的凝固點是15℃~16℃,極易溶於水。

當豬肉置於熱水中浸泡的時候,大量的肌溶蛋白就會丟失。同時,在肌溶蛋白里含有機酸、谷氨酸和谷氨酸鈉鹽等成分,丟失它們會影響豬肉的味道。因此,豬肉不要用熱水浸泡,而應用涼水快速沖洗干凈。

4. 瘦肉煮什麼湯好喝

湯譜:
蘋果雪梨瘦肉湯
蘋果雪梨瘦肉湯
(1)中型蘋果半個,中型雪梨1個,豬裡脊 500克,無花果乾3個,南北杏仁各15克,枸杞3克。
(2)無花果、南北杏仁和枸杞用清水洗凈。蘋果和雪梨洗凈去核,但不用去皮,改刀切成大塊。
(3)將裡脊肉洗凈後切成4大塊,沸水中焯燙3分鍾後撈出,沖掉肉表面的浮沫。
(4)把焯燙過的裡脊肉和其他處理過的食材放入湯鍋內,倒入清水,大火煮開後撇去浮沫,蓋上蓋子,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食用前加鹽調味。
湯道:
蘋果能生津止渴,雪梨則潤肺消燥、清熱化痰,雖然脾虛的人不宜多喝,但與滋養補虛的裡脊肉搭配,則不必多慮。這款湯潤膚潤肺,最適合空氣乾燥的秋冬季。
這樣會更好:
無花果性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是煲湯的常用配料。如果沒有也可不放,或用蜜棗代替。
絲瓜瘦肉湯
材料
絲瓜150g,豬裡脊肉100g ,蔥1根,姜2片,鹽1茶匙(5g),白鬍椒粉1/2茶匙(3g),香油1茶匙(5ml),高湯1碗(250ml)
1.絲瓜洗凈,去皮,切半圓片;豬裡脊肉洗凈,切薄片; 絲瓜瘦肉湯
蔥洗凈,切段備用。 2.鍋中倒入油燒熱後,爆薑片及蔥段,放入高湯、鹽,然後加入肉片。 3.加入絲瓜再改小火滾煮約5分鍾,盛入碗中,撒上白鬍椒粉和香油,即可端出。
淡菜紫菜瘦肉湯
基本材料
瘦豬肉180克,淡菜90克,紫菜60克
(1)淡菜用水浸軟,洗凈;瘦豬肉洗凈,切絲,用鼓油、生抽、鹽、生粉腌10分鍾,紫菜撕成小塊,放鍋內炒片刻,去腥味和砂,用清水浸開,洗凈。

5. 豬肉的哪一部分燉湯最好

按照所處的部位不同,豬肉大體分為10種。不同部位的豬肉在脂肪含量和口感上有很大的不同,也因此適合不同的烹調方法。
裡脊肉:是脊骨下面一條與大排骨相連的瘦肉。肉中無筋,是豬肉中最嫩的一部分。水分含量多,脂肪含量低,肌肉纖維細小,炸、熘、炒、爆等烹調方法都適合。
臀尖肉:位於臀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質鮮嫩,烹調時可用來代替裡脊肉。
坐臀肉:位於後腿上方,臀尖肉下方。全為瘦肉,但肉質較老,纖維較長,一般多在做白切肉或回鍋肉時用。
五花肉:為肋條部位肘骨的肉,是一層肥肉、一層瘦肉夾起的,適於紅燒、白燉和做粉蒸肉。
前腿肉:又稱夾心肉,位於前腿上部,半肥半瘦,肉老筋多,吸收水分能力較強,適於做餡和肉丸子。在這一部位有一排肋骨,叫小排骨,適宜作糖醋排骨或煮湯。
前排肉:又叫上腦肉,是背部靠近脖子的一塊肉,瘦肉夾肥,肉質較嫩,適於做米粉肉和燉肉。
奶脯肉:在肋骨下面的腹部,結締組織多,均為泡泡狀,肉質差,一般做臘肉或煉豬油,也可燒、燉或用於做酥肉。
彈子肉:位於後腿上,均為瘦肉,肉質細嫩、筋少、肌纖維短,適用於炒、煸、炸等。
蹄膀:位於前後腿下部,後蹄膀比前蹄膀好,紅燒和清燉均可。
頸肉:又稱血脖、槽頭肉,在前腿的前部與豬頭相連處,是宰豬時的刀口部位,多有污血,肉色發紅,肥瘦不分,肉質差,一般用來做餡和叉燒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