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拉麵怎樣做好吃
1、手擀拉麵,要准備的是麵粉,大約300克麵粉就可以了,准備完麵粉之後再准備適量的食鹽,接下來再准備一個雞蛋,一根黃瓜,根據自己的口味准備適量的辣椒油,陳醋和生抽。
2、先把准備好的300克麵粉放到一個稍微大一點的碗中,這樣比較方便和面的操作。接下來再向麵粉中加上適量的食鹽,將它們充分攪拌均勻。
3、加入食鹽並攪拌均勻之後咱們再向裡面打入一個雞蛋,並全它們攪散。攪散之後再向裡面倒入適量的清水,倒清水的時櫻雀候要邊倒邊攪拌,將麵粉攪拌成絮狀,面絮要稍微大一點,攪拌好面絮之後咱們下手揉成一個面團。
4、面團表面揉搓光滑後取出保鮮膜將它直接包裹首基在保鮮膜表面,然後放到一旁餳面30分鍾,時間到了之後將其取出來,把保鮮膜去掉,然後放在案板上按扁,接下來咱們取出擀麵杖將按扁的面團擀成長方形的麵皮。
5、麵皮不要太厚了,大約半公分厚。擀好以後咱們用小刀從中間劃上若干個口子,兩邊不要劃斷了,在切小口子的時候,用一隻手切一隻手卷,底部不要切斷,全部切好之後以五六個為一組,將它們切開。
6、接下來扯住兩端,一邊拉一邊摔打,拉好以後把兩端給它捏掉,面條就拉好了。鍋中燒開水,放一勺鹽,再加上面條煮熟,用筷子翻動,防止粘連在一者頌謹起,煮熟之後撈出來過一遍涼白開,過涼以後控水放入到盤中,放入提前切好的黃瓜絲,再加上辣椒油,陳醋,生抽翻拌均勻即可食用。
⑵ 拉麵的家常做法 大全
1、准備好食材山讓,牛肉切塊備用。
2、炒鍋中燒水,放入薑片,料酒,放牛肉煮至完全變色沒有血水。
3、撈出牛肉,放入溫水中清洗干凈,瀝干水。
4、熱鍋涼油,放入焯過水的牛肉炒干水份。
5、加入紅油豆瓣醬,辣椒早旅椒,味極鮮醬油,老抽,蚝油,料酒,鹽,炒勻。
6、加入清水,轉至較深的鍋中燉制逗睜局。
7、小火慢燉約一個小時後,加入胡蘿卜塊再燉20分鍾,一鍋牛肉濃湯做好了。
8、另起鍋燒開水,放入面條煮熟取大碗盛面條,小青菜燙熟擺在面條上,加入燉好的牛肉湯、牛肉和胡蘿卜即可。
⑶ 家常煮拉麵的煮法
牛肉拉麵
主料:面條350g、熟牛肉100g、熟肉絲80g
輔料:油適量、鹽適量、料酒適量、生抽適量、蔥適量、蒜適量、辣油適量、雞精適量、熟芝麻適量、糖適量、竹筍100g、小番茄100g、雞毛菜50g
步驟:
1.准備好食材。
2.雞毛菜洗凈,小番茄洗凈。
3.竹筍去殼,洗凈切絲。
4.把筍絲放入開水焯3分鍾撈出。
5.鍋里油熱,下筍絲,加料酒煸炒至發黃。
6.放入熟的肉絲。
7.加糖,先抽,煸炒3分鍾,加些鹽,辣椒醬,雞精煸勻,撒些蔥花盛出待用。
8.把雞毛菜用開水焯熟,撈出待用。
9.面條放開水煮熟。
10.把面條撈入大碗。
11.碼上小番茄,牛肉,雞毛菜,筍絲炒肉。
12.撒上熟芝麻,撒些蒜末,淋上辣油,攪拌好即可食用。
營養價值
1.牛肉提供高質量的蛋白質,含有全部種類的氨基酸,各種氨基酸的比例與人體蛋白質中各種氨基酸的比例基本一致,其中所含的肌氨酸比任何食物都高。
2.牛肉的脂肪含量很低,但它卻是低脂的亞油酸的來源,還是潛在的抗氧化劑。
3.牛肉含有礦物質和維他命B群,包括煙酸,維生素B1和核黃素。牛肉還是每天所需要的鐵質的最佳來源。
4.牛肉還含肉毒鹼。
食用功效
1、增長肌肉:它對增長肌肉、增強力量特別有效。在進行訓練的頭幾秒鍾里,肌氨酸是肌肉燃料之源,它可以有效補充三磷酸腺苷,從而使訓練能堅持得更久。其中肉毒鹼主要用於支持脂肪的新陳代謝,產生支鏈氨基酸,是對健美運動員增長肌肉起重要作用的一種氨基酸。
2、增加免疫力:可幫你增強免疫力,促進蛋白質的新陳代謝和合成,從而有助於緊張訓練後身體的恢復。
3、促進康復: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手術後、病後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修復組織等方面物別適宜。
4、補鐵補血:鐵是造血所必需的元素,而牛肉中富含大量的鐵,多食用牛肉有助於缺鐵性貧血的治療。
⑷ 拉麵的做法介紹
拉麵的做法介紹
拉麵又叫甩面、扯麵、抻面,是中國北方城鄉獨具地方風味的麵食名吃。拉麵可以蒸、煮、烙、炸、炒,各有一番風味。那麼,拉麵怎麼和面?拉麵怎麼做?拉麵的技術性很強,要制好拉麵必須掌握正確要領。下面我和大家分享拉麵的製作過程。
一、選面
一般要選擇新鮮的高筋麵粉,不宜選擇陳面,更不宜選擇蟲蛀、鼠咬、霉變的污染麵粉,因為這種麵粉不但不符合衛生標准,其內所含的蛋白質分子,在蛋白酶(由於污染等原因,蛋白酶的活性增強)的作用下,蛋白質分子分解成氨基酸,使蛋白質無法與水結合形成麵筋,因而大大降低了麵筋的生成。只有新鮮的高筋質麵粉(蘭州牛肉拉麵專用粉),蛋白質含量高,才能為拉麵的製作成功保證前提條件。
二、和面
和面是拉麵製作的基礎,是關鍵。首先應注意的是水的溫度,一般要求冬天用溫水,其它季節則用涼水。因為面團的溫度易受自然氣溫的影響,通過和面時用水溫度的不同,使和好的面團溫度始終保持在30℃,因為此時麵粉中的蛋白質吸水性最高,可以達到150%,此時麵筋的生成率也最高,質量最好,即延伸性和彈性最好,最適宜抻拉。若溫度低於30℃,則蛋白質的吸水性和質量會隨溫度的下降而下降。超過30℃,同樣也會降低麵筋的生成,當溫度達到60℃時,則會引起蛋白質的變性,而失去其性能。就是要使面團保持在最適宜的抻拉范圍。其次,和面時還要放入適量的水和灰,因為二者能提高面團中麵筋的生成率和質量。比如適量的水,它的滲透壓作用能使面團中蛋白質分子間的距離縮小,密度增大,特別是能使組成麵筋蛋白質之一的麥膠蛋白粘性增強,因而也就提高了麵筋的生成和質量。講究「三遍水,三遍灰,九九八十一遍揉」。其中的灰,實際上是鹼,卻又不是普通的鹼,是用戈壁灘所產的蓬草燒制出來的鹼性物質,俗稱蓬灰,加進面里,不僅使面有了一種特殊的香味,而且拉出來的面條爽滑透黃、筋道有勁。近年來已用專用的`和面劑代替.和面技巧仍是最關鍵。
三、醒面
醒面,即將和好的面團放置一段時間(一般冬天不能低於30分鍾,夏天稍短些),其目的也是促進麵筋的生成。放置還可以使沒有充分吸收水分的蛋白質有充分的吸水時間,以提高麵筋的生成和質量。
四、溜條
由膀圓力大的小夥子先將大團軟面反復搗、揉、抻、摔後,將面團放在面板上,用兩手握住條的兩端,抬起在案板上用力摔打。條拉長後,兩端對折,繼續握住兩端摔打,如此反復,其目的是調整面團內麵筋蛋白旁搜旦質的排列順序,使雜亂無章的蛋白質分子排列成一條長鏈,業內稱其為順筋。然後搓成長條,揪成20毫米粗、筷子長的一條條面節,或搓成圓條。
五、拉麵
將溜好的面條放在案板上,撒上清油(以防止面條粘連),然後隨食客的愛好,拉出大小粗細不同的面條,喜食圓面條的,漏桐可以選擇粗、二細、三細、細、毛細5種款式;喜食扁面的,可以選擇大寬、寬、韭葉3種款式;想吃出個稜角分明的,拉麵師傅會為你拉一碗特別的"蕎麥楞"。拉麵是一手絕活,手握兩端,兩臂均勻用力加速向外抻拉,然後兩頭對折,兩頭同時放在一隻手的指縫內(一般用左手),另一隻手的中指朝下勾住另一端,手心上翻,使面條形成絞索狀,同時兩手往兩邊抻拉。面條拉長後,再把運擾右手勾住的一端套在左手指上,右手繼續勾住另一端抻拉。抻拉時速度要快,用力要均勻,如此反復,每次對折稱為一扣。抻拉是一個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初學者很難掌握要領。同樣的面團,在有經驗的老廚師手中,不但拉麵速度快(一般只需10秒鍾左右),且拉出的面條粗細均勻,且不斷裂,而初學者就很難做到。一個面節正好拉一大碗面,每拉一下,要在手腕上回折一次,拉到最後,雙手上下抖動幾次,則面條柔韌綿長,粗細均勻。一般二細均為7扣,細的則為9扣,毛細面可以達11扣,條細如絲,且不斷裂,真可謂中國烹飪之精華。面條光滑筋道,在鍋里稍煮一下即撈出,柔韌不粘。有句順口溜形容往鍋里下面:「拉麵好似一盤線,下到鍋里悠悠轉,撈到碗里菊花瓣」。觀看拉麵好象是欣賞雜技表演。
;⑸ 親們,求助攻,大碗拉麵加肉
用料
主料
烹飪技巧
1、做拉麵要用高筋粉,和面要軟,餳面的時間要長,拉麵的關鍵主要在餳面;
2、和好的面先餳半天時間,把餳好的面放在抹油的盤子里,再餳半天的時間;
3、在拉麵的時候面板上不用撒麵粉,油麵是不會粘的,拉好的面不能重疊放在一起。
⑹ 拉麵的5種好吃做法
拉麵又叫甩面、扯麵、抻面,民間相傳因山東福山抻面馳名,有起源福山拉麵一說。你了解拉麵的不同做法嗎?現在,我來告訴你拉麵的5種好吃做法。
拉麵的做法(1)
材料
泡菜,金針蘑,青菜,韓國辣醬,火腿,洋蔥,小洋蔥,小蔥,方便麵,大豆醬,料酒,魚露,胡椒粉,辣椒粉,醬油
做法
1.將火腿切片,泡菜切好。
2.鍋內放熱油,下辣白菜炒熟。
3.鍋內倒清湯,加韓國辣醬,大豆醬,辣椒粉,醬油,料酒,魚露,精鹽,胡椒粉小火慢慢熬,然後下如金針菇。
4.另起一個鍋,煮開水後,把火腿,青菜,拉麵燙熟。
5.煮好的面放在鍋內,加入湯,吃的時候加洋蔥,香菜青蔥即刻。
拉麵的做法(2)
材料
拉麵150公克,醬油湯頭500㏄,叉燒肉6片,海苔3片,蔥花少許,鰹魚醬油1大匙,鹽少許
做法
1.將拉麵燙熟後撈起置於碗內備用。
2.醬油湯頭以中火煮滾,加入調味料調味後盛入面碗中,最後擺入叉燒肉片、海苔片、蔥花即可。
拉麵的做法(3)
材料
番茄1個,雞蛋1個,手拉麵100克,蔥花適量,油,鹽,生粉,雞精,白糖適量
做法
1.材料:手拉麵100克(一紮是400克,我用了約1/4)、番茄1個,雞蛋1個
2.雞蛋打散,放一點水一點生粉攪拌均勻,番茄洗干凈後切丁
3.鍋里水開後,放入面條,放油放鹽大火煮開後,轉中火煮3~5分鍾後盛起
4.熱油鍋,倒進蛋液煎至兩面金黃
5.用飯鏟鏟碎雞蛋
6.加入番茄翻炒,加入1湯匙白糖,加1點點鹽,放2湯匙的水煮2分鍾
7.把煮好的番茄雞蛋澆在面條上面就可以啦
8.撒上蔥花後,把面條與番茄雞蛋拌勻來吃
拉麵的做法(4)
菜譜 簡介 煮好了湯做好了飯,小MM突然說不想吃飯,要吃面。暈,面就面吧,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找了塊滑拉麵,燒水燙熟了面用排骨湯泡上,味道還真不錯。
材料
拉麵,排骨湯
做法
1、找了塊滑拉麵,燒水燙熟。
2、再用排骨湯泡上,味道還真不錯。
拉麵的做法(5)
材料
拉麵,火腿,青菜,味料,湯料,水
做法
1.超市買的袋裝拉麵~注意看下生產日期。
2.加了一些青菜和火腿~
3.湯料,味料一起放入開水中沖調~
4.拉麵和青菜煮熟後過水撈出來~
5.面很筋道,湯可是極品美味~
小訣竅
除了豬骨湯,還有牛肉的,雞湯的,味道都很鮮美~
拉麵做法相關 文章 :
1. 日本拉麵怎麼做
2. 北京旅遊攻略:最好吃的日式拉麵
3. 牛肉拉麵的美味做法
4. 家常牛肉麵的10種不同做法
5. 10種好吃的家常面做法
⑺ 大碗面的做法
許多人可能會覺得面條做起來很復雜,其實一點也不難。在家做大碗寬面,幾步就學會,一起來瞧一瞧吧。
推薦菜:大碗寬面
主要食材:麵粉、黃豆芽、菠菜、辣椒面
詳細製作步驟
1.麵粉里放點鹽,增加筋性,加水先攪拌成面絮絮,然後再揉成光滑的面團了,放一旁餳30分鍾以上。不需要用熱水,也不需要用一半熱水一半涼水和面,直接加水和面就可以,非常簡單。
2.面團餳好之後,放在案板上輕揉幾下,分成兩個或多個面劑子,取其中一個面劑子擀成面餅。(如下圖)
3.擀成兩枚硬幣的厚度,然後切成寬條。
4.最後雙手拿住兩端,輕輕一拉,拉成長條。(因一手要拿單反,不能拍下拉麵的全過程)
5.將拉好的寬面條依次放入沸水中,面條要扯的薄厚要均勻,吃起來的口感會更加佳。
6.煮2-3分鍾就可以,面條一定要煮熟,最好嘗一下生熟,夾生的話要繼續煮。
7.煮麵之前,在碗底放生抽、香醋、白糖、鹽,進行調味。
8.將煮好的面條盛入碗中。
9.放上焯水後的菠菜和黃豆芽,撒上香蔥、花椒粉、辣椒面、白芝麻,最後潑上熱油,香味立馬撲鼻而來。
這碗又大又圓,又長又寬的大碗寬面,好吃也不貴!
攪一攪拌一拌,面十分勁道,料又足,看著都流口水,吃一碗不過癮。好吃更好做,你學會了嗎?
大碗寬面的小貼士:面團揉的軟硬適中,和面的時候放點鹽,可增加面條的筋性,吃起來才會勁道。時蔬除了用菠菜,還可用生菜、青菜、菜心等,但豆芽一定要用黃豆芽才好吃哦!
⑻ 拉麵的製作方法
拉麵的製作方法
拉麵是純槐虧手工拉制而成,口感有彈性,味道鮮美,營養豐富。下面是我分享的拉麵的製作方法,一起來看一下吧。
牛肉拉麵
材料:麵粉30斤、牛肉10公斤 配料:牛肝3斤、白蘿卜10斤 調料:花椒7兩、草果1兩、桂子5錢、姜皮1兩、清油0.5斤、味精3分、食鹽1斤、醬油4斤、胡椒粉3錢、香萊、蒜苗、蔥花、各半斤,灰水7兩、辣子油酌量。
做法
1、先把牛肉及骨頭用清水洗凈,然後在水裡浸泡四小時(血水留下另用),將牛肉及骨頭下入溫水鍋,等即將要開時撇去浮沫,加入鹽4兩,草果5錢,姜皮5錢及花椒2錢用紗布包成調料包清水淘洗去塵後,也放入鍋里,小火燉五小時即熟,撈出稍涼後切成1厘米見方的丁。
2、牛肝切小塊放入另一鍋里煮熟後首明含澄清備用。桂籽、花椒、草果、姜皮溫火炒烘乾碾成粉末,蘿卜洗凈切成片煮熟。蒜苗、蔥花切未、香萊切小節待用。
3、將肉湯撇去浮油,把泡肉的血水倒入煮開的'肉湯鍋里,待開後撇沫澄清,加入各種調料粉,再將清澄的牛肝湯倒入水少許,燒開除沫,再加入鹽、胡椒粉、味精、熟蘿卜片和撇出的浮油。
4、麵粉30斤加水18斤擀也面索,再揉和均勻,用灰水7兩(如果灰水溶則少加,灰水淡則多加)撬和揉勻。案子上擦抹清油,將面搓成條,揪為重五兩的條,上面蓋上濕條布,然後根據每個人善食的愛好,分別拉成大寬、韭葉、二細、芥麥欏(三角條)一窩絲等形狀的面條下鍋,面熟後撈入碗內,將牛肉湯、蘿卜、肉丁、浮油適量,澆在面條上即成。並以每個人的口味加上適量的香萊、蒜苗、蔥花及辣子油。
特點
肉湯清沏鮮美、面條筋柔、入味,營養豐富實惠。
日本拉麵
材料:豬大腿骨,豬肩肉,雞蛋,菠菜,蔥,姜,面條。
調料:醬油,糖,鹽,花椒,大料。
做法
湯
2根豬大腿骨,先用開水煮出血沫,洗凈後放入高壓鍋,加一小塊姜和一節大蔥,中火煮45分鍾。
叉燒和雞蛋
1,豬肩肉買來後用繩捆綁好,放入冷水中浸泡30分鍾,然後用大火煮開,撇去血沫,溫者笑水洗凈備用。
2,另用一中型鍋加一些水,醬油,花椒一小把,大料一個,糖一大勺,干辣椒幾個,煮開。開鍋後加1,小火煮2個小時以上後關火。
3,另燒一鍋水,水開後放入雞蛋,大火煮5分鍾,關火放入冷水中(這樣的雞蛋煮出來蛋黃是稀的,很好吃。),去殼後放入2,和煮好的叉燒肉一起浸泡過夜。
4,取出浸泡好的叉燒肉,放入冷藏室里半天左右,這樣肉好切片,看看切好後的叉燒,可以直接下酒,也可以做成叉燒飯吃。
味噌蔬菜拉麵
材料:拉麵1人份,洋蔥20公克,高麗菜100公克,紅蘿卜20公克,豆芽菜30公克,罐頭玉米粒30公克,蔥花少許,湯底A:50公克,米酒1大匙,味醂1大匙,糖1小匙,柴魚素4公克,湯底B:400㏄。
做法
1.所有湯底材料A混合均勻放入鍋中,再慢慢加入400㏄的水拌勻、煮滾,即為味噌湯底,備用。
2.熱鍋,加入適量沙拉油,放入洋蔥絲、高麗菜絲、紅蘿卜絲、豆芽菜拌炒均勻,再取適量作法1的味噌湯底一起炒煮至熟。
3.取一大碗,加入適量作法1的味噌湯底,盛入汆燙熟的拉麵,再鋪放上作法2的蔬菜,最後加入玉米粒及蔥花即可。
醬油叉燒拉麵
材料:拉麵1人份,梅花肉200公克,薑片5片,水1000㏄,柴魚素3公克,鹵蛋1/2顆,筍干30公克,海帶芽50公克,豆芽菜50公克,蔥花適量,醬油50cc,味霖30CC,蚝油10CC。
做法
1.取鍋,裝入梅花肉與1000㏄的水,煮約30分鍾後(中途需撈除浮末)取出肉塊,加入柴魚素後熄火即為高湯,備用。
2.取50CC高湯與所有條味料混合極為鹵汁,再放入做法1的肉塊用小火燒至上色,煮到魯汁變稠,撈起肉,切片為叉燒肉。
3.取一大碗,加入2大匙作法2的鹵汁,再淋入作法1的高湯,盛入汆燙熟的拉麵,再依序擺放上作法2的肉片、鹵蛋、筍干、海帶芽、豆芽菜、蔥花即可。
;⑼ 拉麵的做法
拉麵的做法
穗絕拉麵又叫甩面、扯麵、抻面,是中國北方城鄉獨具地方風味的一種傳統麵食,民間相傳因山東福山抻面馳名,有起源福山拉麵一說。下面,我為大家分享拉麵的做法,快來學學吧!
拉麵的營養價值
小麥碾去麩皮,即得麵粉。麵粉營養價值的高低,與其加工精度十分密切。根據加工精度,麵粉分為標准粉、富強粉和精粉。標准粉加工精度較低,保留了較多的胚芽和外膜,各種營養素的含量較高。
營養成分:每100g小麥粉含澱粉和糖類71.5g、蛋白質約11.2g、脂肪1.5g、含有維生素B1.B2.E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另外,還含有卵磷脂和麥芽糖酶、澱粉酶、蛋白分解酶等。
拉麵的製作方法
【材料】:精粉2500克,水1500克,鹼面25克,鹽少許。
【製作過程】:
1.將麵粉和鹽面一並放入面盆內,一手倒水(水溫:冬暖,夏涼,春秋溫),一手和面,打成穗子,使麵粉與水全部摻合後揉光成團,再用雙手蘸水將面搋勻,搋到盆凈面光,不粘手為止。用凈布蓋上餳約半小時。
2.將鹼面用水100克化開成鹼水。
3.面餳好後,取l/2面團用雙手蘸抹鹼水搓成長條,兩手各抻面的一端,提離案板,慢慢溜條,即上下晃長,兩手合攏旋成麻花形,這樣反復晃動六七次後,當粗細均勻時放在案板上撒上乾麵撲滾勻後手提兩端,離案甩成長條,再放在案板上,去掉兩頭成對折兩條,一手捏住兩個端頭,另一手的四指套在兩根面條的另一端,懸空拿起,兩手同時用力抻拉,並上下抖動,反復拉六七次。邊拉邊滾面撲,將面拉成細香柱粗的條(64根),下開水鍋。下鍋時左手執兩端面頭,右手將面均勻地撒在鍋內,隨後將右手搭在面頭端,左手揪斷面頭,撒入鍋內即成。
【特點】:柔軟、筋韌、光滑。
拉麵的種類
蘭州拉麵
蘭州牛肉麵起源於唐代,但因歷史久遠已無法考證。有史料記載的是蘭州牛肉麵始於清朝嘉慶年間,系東鄉族馬六七從河南省懷慶府清化人陳維精處學成帶入蘭州的,經後人陳和聲、馬寶子等人以「一清(湯)、二白(蘿卜)、三紅(辣子)、四綠(香菜蒜苗)、五黃(面條黃亮)」統一了蘭州牛肉麵的標准。
1999年,蘭州牛肉麵被國家確定為中式三大快餐試點推廣品種之一,被譽為「中華第一面」。在蘭州牛肉麵的改良和統一標准(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當中陳位林、陳諧聲與陳和聲兄弟倆把起到了關鍵作用,把這一街邊小吃變為大眾消費的美食。
牛肉麵賀塵之所以成為蘭州人早餐首選,是蘭州市民根深蒂固的飲食習慣和文化傳統,尤其是冬天非常適合蘭州地區的生態環境和氣候條件,它承載著這座城市獨特的文化基因。
據悉,蘭州市政府已將牛肉麵的製作正式列入了市政府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牛肉拉禪族禪面的優劣除了拉麵外,最重要的秘密在於淳香的湯,可以說湯是蘭州牛肉麵的靈魂。「馬家大爺牛肉麵」秉承了懷慶府(今河南博愛縣)清化蘇寨陳家小車老湯牛肉麵的做法,以湯為百鮮之源,注重用湯,精於制湯,尤其講究「清湯」的'調制,清濁分明,取其清鮮。
湯的製法,早在《齊民要術》中已有記載,經過長期實踐,用牛肉、肥土雞為主料,採用三十多種調料和中葯調配熬制的老湯,經沸煮、微煮,使主料鮮味溶於湯中,中間要經過兩次「清俏」,成品清澈見底,味道極其鮮美,是牛肉麵里最入味兒的湯料,不僅鮮美,而且不膻不腥,味厚色醇,香濃鮮美,滋陰潛陽,補陰虛,清血熱。
養血安神,祛風通絡入脾、肺、腎三經,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之功。曾在清代盛極一時,後因戰亂老馬家再也未開過的牛肉麵館。「馬家大爺牛肉麵」的製作方法精緻與考究令人瞠目,無怪乎有人出5、6百萬元購買「馬家大爺牛肉麵」的湯料配方。
蘭州人吃牛肉麵,先喝一口湯,便知是不是地道。自清朝嘉慶年間懷慶府清化陳維精做出第一碗牛肉麵至今,這湯的配方是代代相傳,所謂清湯並非普通牛肉湯,而主要是幾十種香料與牛肉原湯熬制而成。
一、選面
一般要選擇新鮮的高筋麵粉,蘭州有牛肉拉麵專用粉。不宜選擇陳面,更不宜選擇蟲蛀、鼠咬、
霉變的污染麵粉,因為這種麵粉不但不符合衛生標准,其內所含的蛋白質分子,在蛋白酶(由於污染等原因,蛋白酶的活性增強)的作用下,蛋白質分子分解成氨基酸,使蛋白質無法與水結合形成麵筋,因而大大降低了麵筋的生成。只有新鮮的高筋質麵粉(蘭州牛肉拉麵專用粉),蛋白質含量高,才能為拉麵的製作成功保證前提條件。
二、和面
和面是拉麵製作的基礎,是關鍵。首先應注意的是水的溫度,一般要求冬天用溫水,其它季節則用涼水。因為面團的溫度易受自然氣溫的影響,通過和面時用水溫度的不同,使和好的面團溫度始終保持在30℃,因為此時麵粉中的蛋白質吸水性最高,可以達到150%,此時麵筋的生成率也最高,質量最好,即延伸性和彈性最好,最適宜抻拉。若溫度低於30℃,則蛋白質的吸水性和質量會隨溫度的下降而下降。超過30℃,同樣也會降低麵筋的生成,當溫度達到60℃時,則會引起蛋白質的變性,而失去其性能。就是要使面團保持在最適宜的抻拉范圍。其次,和面時還要放入適量的水和灰,因為二者能提高面團中麵筋的生成率和質量。比如適量的水,它的滲透壓作用能使面團中蛋白質分子間的距離縮小,密度增大,特別是能使組成麵筋蛋白質之一的麥膠蛋白粘性增強,因而也就提高了麵筋的生成和質量。 講究「三遍水,三遍灰,九九八十一遍揉」。其中的灰,實際上是鹼,卻又不是普通的鹼,是用戈壁灘所產的蓬草燒制出來的鹼性物質,俗稱蓬灰,加進面里,不僅使面有了一種特殊的香味,而且拉出來的面條爽滑透黃、筋道有勁。 近年來已用專用的和面劑代替. 和面技巧仍是最關鍵。
三、醒面
醒面,即將和好的面團放置一段時間(一般冬天不能低於30分鍾,夏天稍短些),其目的也是促進麵筋的生成。放置還可以使沒有充分吸收水分的蛋白質有充分的吸水時間,以提高麵筋的生成和質量。
四、溜條
由膀圓力大的小夥子先將大團軟面反復搗、揉、抻、摔後,將面團放在面板上,用兩手握住條的兩端,抬起在案板上用力摔打。條拉長後,兩端對折,繼續握住兩端摔打,如此反復,其目的是調整面團內麵筋蛋白質的排列順序,使雜亂無章的蛋白質分子排列成一條長鏈,業內稱其為順筋。然後搓成長條,揪成20毫米粗、筷子長的一條條面節,或搓成圓條。
五、拉麵
將溜好的面條放在案板上,撒上清油(以防止面條粘連),然後隨食客的愛好,拉出大小粗細不同的面條,喜食圓面條的,可以選擇粗、二細、三細、細、毛細5種款式;喜食扁面的,可以選擇大寬、寬、韭葉3種款式;想吃出個稜角分明的,拉麵師傅會為你拉一碗特別的"蕎麥楞"。拉麵是一手絕活,手握兩端,兩臂均勻用力加速向外抻拉,然後兩頭對折,兩頭同時放在一隻手的指縫內(一般用左手),另一隻手的中指朝下勾住另一端,手心上翻,使面條形成絞索狀,同時兩手往兩邊抻拉。面條拉長後,再把右手勾住的一端套在左手指上,右手繼續勾住另一端抻拉。抻拉時速度要快,用力要均勻,如此反復,每次對折稱為一扣。抻拉是一個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初學者很難掌握要領。同樣的面團,在有經驗的老廚師手中,不但拉麵速度快(一般只需10秒鍾左右),且拉出的面條粗細均勻,且不斷裂,而初學者就很難做到。一個面節正好拉一大碗面,每拉一下,要在手腕上回折一次,拉到最後,雙手上下抖動幾次,則面條柔韌綿長,粗細均勻。一般二細均為7扣,細的則為9扣,毛細面可以達11扣,條細如絲,且不斷裂,真可謂中國烹飪之精華。面條光滑筋道,在鍋里稍煮一下即撈出,柔韌不粘。有句順口溜形容往鍋里下面:「拉麵好似一盤線,下到鍋里悠悠轉,撈到碗里菊花瓣」。觀看拉麵好象是欣賞雜技表演。
小拉條
將和好餳好的面,放在案板上,揉勻或搓成長條,雙手提兩端稍晃,但不需蘸鹼水。然後撒撲,再搓成長條狀,擀成片形,略餳後用刀橫切成小手指粗,撒勻面撲或抹勻香油,逐根或幾根並拉,拉成細條投入沸水鍋內,煮熟即成。此種製法不用鹼,味道純正,製法簡單,一般為家庭所用。
空心拉麵
將面晃勻成長條後,放在案板上,用木筷在面條中壓一深溝,溝中撒入少許綿白糖,再將口兩邊捏住,然後依照拉麵方法,拉條下鍋。由於條中白糖融化,煮熟後面條中心成孔狀,故稱空心拉麵。
夾餡拉麵
將雞脯剔凈肉筋,用刀背剁成肉泥,加蛋清、豬油、清水、味精、食鹽調成稀糊狀。拉麵晃勻成條後,放在案板上,用竹筷在面條中間壓成深溝,再鑲入糊狀肉茸餡,將上端兩邊捏合,依照小拉麵方法拉成長條,下開水鍋煮熟即成。製作空心拉麵和夾餡拉麵,需有較高技術,要心靈手巧。
此面為山西傳統的花樣麵食。一般為高檔筵席所用。夾餡拉麵還可夾包肉鬆,稱肉鬆拉麵。
龍須面,顧名思義,條細為須。一般要求拉至12扣(4096根),此時面絲極細,已不宜煮食,通常以溫油炸制,撒白糖而食,俗稱雪花龍須面。在鄉間,「二月二」俗語剝龍皮,有將炸好的龍須面,配以蔥絲、面醬,裹入春餅內而食的習俗。
水拉麵
面團調和比一般拉麵稍硬,製作相同。將面團搓成指頭條,盤成盤旋形,隨後泡入冷水盆內。
鍋上火加水燒開,然後將面揪拉成香柱條(條不離水,水不離條)投入鍋內煮熟即成。
特點:筋滑,利口,不糊湯鍋,是山西花樣麵食之一。
蔬菜拉麵
蔬菜拉麵,顏色呈淡綠色,在和面是加入蔬菜汁,一般為菠菜汁。或是綠色蔬菜的菜汁,面團呈淡綠色,和普通拉麵一樣的步驟,完成後面條呈綠色,美味營養。
油拉麵
將面團晃成或搓成長條後,用油刷抹勻芝麻油,旋形,放在一瓷盤內。鍋上火加水燒開後,從面條的一端開始,揪拉成香柱條形,邊拉邊投入鍋內,煮熟撈出即成。此麵筋、滑、利口,不糊湯鍋。因該面自始至終為一根,又俗稱一根頭。
扁條拉麵
面團晃成長條後,用手壓扁,依照拉麵方法拉成扁條狀,下入沸水鍋內煮熟即成。因面條呈扁圓形,俗稱扁條拉麵。
生魚片拉麵
【原料】:藍藻面100克(生鮮哈魚片100克 白蘿卜絲少許熟白芝麻少許
【輔料】:(1)柴魚高湯6杯 醬油1大匙 鹽1/2茶匙 (2) 綠芥末2大匙(2T wasabi paste) 醬油1大匙(1T soy sauce) 柴魚高湯1大匙 熟白芝麻1/2茶匙
【製作】:1.將調味料(1)混合,煮開成煮麵汁;調味料(2)拌勻成蘸汁備用。 2.把藍藻面放入沸水中煮約2分鍾撈出,再放入煮麵汁中煮熟後,撈出瀝干即盛入器皿中,表面撒上熟芝麻。 3.將白蘿卜絲、哈魚魚片放入另一器皿中,食用時和面分別蘸食蘸汁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