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做法 » 籃球起源於哪個國家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籃球起源於哪個國家

發布時間: 2022-02-24 10:12:09

Ⅰ 籃球的起源於哪裡

1891年12月初,在美國馬塞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Spring- field) 市基督教青年會國際訓練學校 ( 後為春田學院 ), 由該校 體育教師詹姆斯•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博士發明。
當年的 籃球規則只有13條,奈史密斯博士於1939年去世,終年78歲。 他未曾料到,由他創建的籃球項目竟然在二百多個國家流傳 著,而且至今美國籃球還譽滿全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由美軍 傳入歐洲。
為了紀念奈史密斯博士發明的籃球的功績,在春田學院校園 內修建了美國籃球名人館一~詹姆斯•奈史密斯紀念館。1891年,奈史密斯在馬塞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基督教青年會 國際訓練學校鎌。 這所學校體育系主任盧瑟•古利克為貫徹冬季體育課教學大 綱委託他設計一項室內集體游戲。
他從當地兒童喜歡用球投向桃 子筐(當地盛產桃子,各家各戶都備有桃筐)的游戲中得到啟 發,創編了籃球游戲。

Ⅱ 籃球起源於哪個國家

籃球是一項以投籃為中心的對抗性體育運動,1892年1月(另一種說法是1891年12月),為美國馬薩諸塞州菲爾德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教師詹姆士·奈斯密斯博士所創。當時,他是為了讓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院的學生們有一種適合室內進行的運動,但發明引起了積極的響應。最初,他將兩個裝桃子的籃子,釘在學校健身房樓上看台的兩端,以橄欖球作為比賽用具,向籃內投擲。後來,籃子被改成鐵制的圓圈,掛上線網。再後來,線網被剪開了下口,成為今天籃框的樣子。為了完善籃球游戲,他在1892年制訂了13條規則,後逐步修改和增加條款,出場人數也逐漸減少,直至規定每隊5人,這才成為現代的籃球運動。

1932年,國際業余籃球聯合會在瑞士成立。1936年第11屆奧運會上,男子籃球被確定為正式比賽項目。除奧運會舉行籃球賽外,第1屆世界男、女籃球錦標賽也分別在1950年、1953年舉行。在美國,籃球被人們廣泛接受。1895年,美國各大學開始把它作為一項競技運動,1898年成立了第一個職業聯盟NBA。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NBA球星首次參賽並贏得了「夢之隊」的美譽。

近代籃球運動於1896年傳入中國。1913年,華北體育聯合會將其列為正式比賽項目。1951年5月,在北京舉行了第1屆全國籃球比賽。我國是世界上籃球運動開展得最廣泛的國家之一。

Ⅲ 籃球起源於哪個國家,起源於哪一年

籃球起源於美國,起源於1891年。
籃球:起源於美國。1891年12月21日,由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現譯名為美國春田大學)體育教師詹姆士·奈史密斯發明。1896年,籃球運動傳入中國,並且2002年姚明以狀元的身份入選NBA,開啟了中國籃球新的狂潮。

Ⅳ 籃球最早起源於哪個國家!

1891年12月初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市基督教青年會國際訓練學校(後為春田學院),由該校體育教師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發明,當年的籃球規則只有13條,奈史密斯博士於1939年去世,終年78歲。他未曾料到,由他創建的籃球項目竟然在二百多個國家流傳市面著,而且至今美國籃球還譽滿全球。 為了紀念奈史密斯博士發明的籃球的功績,在春田學院校園內修建了美國籃球名人館—詹姆斯·奈史密斯紀念館。 起初,奈史密斯將兩只桃籃別釘在鍵身房內看台的欄桿上,桃籃上沿距離地面3.04米,用足球作比賽工具,向籃投擲。投球入籃得1分,按得分多少決定勝負。每次投球進籃後,要爬梯子將球取出再重新開始比賽。以後逐步將竹籃改為活底的鐵籃,再改為鐵圈下面掛網。 到1893年,形成近似現代的籃板、籃圈和籃網。最初的籃球比賽,對上場人數、場地大小,比賽時間均無嚴格限制。只需雙方參加比賽的人數必須相等。比賽開始,雙方隊員分別站在兩端線外,裁判員鳴哨並將球擲向球場中間,雙方跑向場內搶球,開始比賽。持球者可以抱著球跑向籃下投籃,首先達到預定分數者為勝。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條比賽規則,主要規定是不準持球跑,不準有粗野動作,不準用拳擊球,否則即判犯規連續3次犯規判負1分;比賽時間規定為上、下半時,各15分鍾;對場地大小也作了規定。上場比賽人數逐步縮減為每隊10人、9人、7人,1893年定為每隊上場5人

Ⅳ 體育運動籃球最早起源於哪個國家

籃球發明者:加拿大人詹姆斯·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 籃球最早叫做奈史密斯球,是在1891年,由當時在在國際青年訓練學院(International YMCA Training College)擔任體育講師的奈史密斯發明的,國際青年訓練學院就是現在的美國春田大學(Springfield College)。 當時奈史密斯為了學生不在冰天雪地中無所事事,就根據足球、橄欖球、曲棍球的原則,發明了一種把球扔進籃子里的運動。最早實驗時,他用的是一個足球,在室內場的兩端各掛了一個有底的桃籃,上端離地面10英尺,也就是3.05米。奈史密斯讓學生拿足球往籃上扔,投中越多的贏。這是最早的籃球比賽。奈史密斯定名這項運動為籃球(Basketball)。在北美,籃球也叫「Hoops」 跟著,奈史密斯到美國各州院校積極推廣籃球運動,然後傳到世界各地。籃子也由有底變成無底(否則拿球下來太麻煩了)。 歷史上首次籃球正式比賽是1892年1月20日,奈史密斯制定了十三條比賽規則,比賽時間規定為上下半場各15分鍾,場地的大小也做了規定,當時上場的是每方9人。 1893年,出現了真正的籃球(而不是用足球),每方出場人數也定為了5人,比賽時間是上下半場各20分鍾。 但直到1936年的柏林奧林匹克運動會,籃球才成為比賽項目之一,當時只限男子參加。女子籃球進入奧運會,卻要等到1976年的加拿大蒙特利爾奧運會。

籃球起源與發展

起源:現代籃球運動自1891年起源與美國。是美國東部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市(春田市)當時的青年基督教學校體育教師詹姆士`奈史密斯。當時稱為"奈史密斯球"後又稱"筐球"最後根據活動的內容是向籃球筐中投球,邊形象的命為籃球。

一,初創時期(19世紀90年代至20世紀20年代)
二,完善、推廣時期(20世紀30至40年代)
三,普及、發展時期(20世紀50至60年代)
四,全面提高時期(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
五,創新攀高時期(20世紀90年代-)

今後發展的新趨勢將繼續向著"高" 、"快" 、"全" 、"准"、"全"和"女籃男化" 技術、戰術運用技藝化的方向發展。

當代籃球運動的發展趨勢:

80年代中期以來,隨著世界籃球職業隊伍參加奧運會,推動世界籃球運動跨入了一個嶄新的創新發展,達到技藝化的新階段。以1992年巴塞羅那第25屆奧運會籃球賽中美國"夢之隊"的絕妙表現,顯示著籃球運動整體內容結構和優秀運動隊伍綜合智能、技能、能力結構發生了質的變化。今後的發展新趨勢在繼續向著"高"、"快"、"全"、"准"、"變"、的含義將更富有新意,相互間將融為一體。從而使人感受籃球競賽的球場越來越小;競賽的時間越來越短,籃架越來越低;籃圈越覺越大;球場變化越來越快;攻守隊員身體接觸越來越近;比分越來越高;女子與男子的對抗形式越來越難分的新趨勢。

一、"高"的新意

籃球運動的"高",時代已賦予其新意,"高"的內涵和外延均發生了新變化。第一,世界強隊普遍重視隊伍的整體身體平均高度的增長。美國等世界優秀隊伍中的高大隊員在第25屆奧運會上均能將驚人的彈跳力、敏捷的奔跑移動以及無以倫比的技術和技巧融於一身,展現絕妙的表演,已成為當代世界籃球運動中高大隊員的典範。第二,隨著高大運動員大量涌現,高空爭奪更為突出,能否占制空有優勢,已成為衡量隊伍水平的重要標志,於是創新的各種立體型的戰術配合方法,為世界籃球運動增添了許多新內容。

二、"快"的延伸

籃球競賽規則進攻有時間限制,一次進攻必須在30s內結束。世界籃球運動強化了"快"的意識,掀起了全面"快"的浪潮。今後的趨勢有可能還要將進攻時間限的更短些,這便給籃球運動提出了更快的速度要求,進一步形成各種快的技、戰術方法。
第一, 繼續加快進攻速度,主動爭取時間,增加攻擊次數;第二,繼續強調提高攻守轉換速度;第三,繼續提高運用技術和戰術間銜接的速率,加快轉換戰術變化的節奏,都將給現代籃球運動向更高層次延伸。

三、"准"的發展

現在籃球競賽積分的高比分的特點是:第一,以3分球為重點的投籃准確性繼續提高;第二,掌握攻守技術、運用攻守技術與變化准確性提高。第三,戰術配合的時間與空間、地面的接和的准確性提高。

四、"全的演進

現代籃球運動對"全"的要求是:

第一,運動員素質全面。

第二, 重視全面綜合素質水平,陶冶自己成為既全面又有特長的隊員。

第三,對教練員來說,必須高度重視並善於科學地使運動員具有以上諸多因素的開發與全面利用的才能,同時反映出教練員的全面才華和綜合水平。

可見,未來要想成為世界性強隊必須具有以下幾個條件:

第一,全面整體成員中高大隊員的數量和質量。

第二,特殊高大中鋒隊員的數量和質量,能給對方構成威脅力和實戰攻擊力。

第三,具有全面型明星隊員以核心的組織才能、掌握絕招。

第四,全隊個人和整體做戰的速度,和節奏。應運用戰術的簡練性,應變意識、才智與能力的綜和水平。

第五,具有獨特的個人與全隊整體防守的意識作風和看家本領。

第六,教練員智能結構的高層次和科學化訓練,管理相結合的高水平。

Ⅵ 籃球起源那個國家

籃球發明者:加拿大人詹姆斯·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
籃球最早叫做奈史密斯球,是在1891年,由當時在在國際青年訓練學院(International YMCA Training College)擔任體育講師的奈史密斯發明的,國際青年訓練學院就是現在的美國春田大學(Springfield College)。

當時奈史密斯為了學生不在冰天雪地中無所事事,就根據足球、橄欖球、曲棍球的原則,發明了一種把球扔進籃子里的運動。最早實驗時,他用的是一個足球,在室內場的兩端各掛了一個有底的桃籃,上端離地面10英尺,也就是3.05米。奈史密斯讓學生拿足球往籃上扔,投中越多的贏。這是最早的籃球比賽。奈史密斯定名這項運動為籃球(Basketball)。在北美,籃球也叫「Hoops」
跟著,奈史密斯到美國各州院校積極推廣籃球運動,然後傳到世界各地。籃子也由有底變成無底(否則拿球下來太麻煩了)。

歷史上首次籃球正式比賽是1892年1月20日,奈史密斯制定了十三條比賽規則,比賽時間規定為上下半場各15分鍾,場地的大小也做了規定,當時上場的是每方9人。

1893年,出現了真正的籃球(而不是用足球),每方出場人數也定為了5人,比賽時間是上下半場各20分鍾。

但直到1936年的柏林奧林匹克運動會,籃球才成為比賽項目之一,當時只限男子參加。女子籃球進入奧運會,卻要等到1976年的加拿大蒙特利爾奧運會

Ⅶ 籃球最早起源與哪個國家

籃球的發展歷史
起源

1891年,詹姆士·奈史密斯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基督教青年會國際訓練學校任教。學校體育系主任盧瑟·古利克為貫徹冬季體育課教學大綱委託奈史密斯設計一項室內集體游戲。奈史密斯從當地兒童喜歡用球投向桃子筐的游戲中得到啟發,創編了籃球游戲。
起初,奈史密斯將兩只籃筐別釘在健身房內看台的欄桿上,籃筐上沿距離地面3.04米(約10碼),用橄欖球作比賽工具,向籃投擲。投球入籃得1分,按得分多少決定勝負。每次投球進籃後,要爬梯子將球取出再重新開始比賽。以後逐步將竹籃改為活底的鐵籃,再改為鐵圈下面掛網。人們稱這種游戲為「奈史密斯球」或「筐球」,很長一段時間之後,經過奈史密斯與同事們反復商量才定名為「籃球」 。
發展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出18條簡易規則,籃球運動進入對抗比賽的階段,產生了裁判員。
1893年,形成近似現代的籃板球、籃圈和籃網,定為每隊上場5人。
1896年,籃球由天津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傳入中國,隨後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會里也有了此項活動。
1904年,美國青年會男子籃球隊在第3屆聖路易斯奧運會上第1次進行了籃球表演賽。
1908年,美國制定了全國統一的籃球規則,並有多種文字出版,發行於全世界,籃球運動逐漸傳遍美洲、歐洲和亞洲,成為一項世界性運動項目。
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內瓦成立了國際業余籃球聯合會(FIBA);同年,國際籃聯以美國大學使用的籃球規則為基礎,制定了第一份世界統一的競賽規則。
1936年,第11屆柏林奧運會將男子籃球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並統一了世界籃球競賽規則。此屆奧運會籃球比賽在室外網球場進行,最後美國隊以19∶8戰勝加拿大,奪得了奧運會第一枚籃球比賽的金牌 。
20世紀三四十年代,籃球運動規則多次修改,促進了籃球攻防戰術的變化運用,提高了攻防的速度。
1948年,第14屆倫敦奧運會舉行了第二次奧運會籃球比賽,共有23個隊參加,是奧運會籃球史上參賽隊最多的一屆,比賽移至室內球場進行 。
1950年,舉行首屆世界籃球錦標賽。
1953年,舉行首屆世界女子籃球錦標賽 。
20世紀50年代,世界各強隊普遍重視和發展高度,高大隊員在高空爭奪中佔有明顯的優勢,但靈活性差,技術單調,籃下死打硬攻,因而戰術呆板,使比賽速度受到影響 。
1956年,第16屆墨爾本奧運會,籃球賽水平有了提高。美國隊在整個比賽中創下了4場球得分超百分的紀錄,而且以緊逼性夾擊防守戰術,瓦解了蘇聯等隊控制球的戰術;同年,國際籃聯對規則進行了修改,擴大了限制區,增加了30秒和干擾球規則 。
20世紀70年代,投籃技術中出現了空中換手投籃,各種單、雙手扣籃。
1976年,第21屆蒙特利爾奧運會將女子籃球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20世紀80年代以來,籃球運動在高水平上全面攻守對抗,同時,技術全面、特長突出的明星隊員在隊內的作用舉足輕重。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開始,職業選手可以參加奧運會籃球比賽 。
2012年,籃球世錦賽正式更名為籃球世界盃。
2014年,第一屆籃球世界盃在西班牙舉行;9月15日,美國以129-92的比分大勝塞爾維亞奪冠。

Ⅷ 籃球是什麼做的誰發明的起源於哪個國家大神們幫幫忙

籃球的起源 1891年12月初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市基督教青年會國際訓練學校(後為春田學院),由該校體育教師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發明,當年的籃球規則只有13條,奈史密斯博士於1939年去世,終年78歲。他未曾料到,由他創建的籃球項目竟然在二百多個國家流傳市面著,而且至今美國籃球還譽滿全球。 為了紀念奈史密斯博士發明的籃球的功績,在春田學院校園內修建了美國籃球名人館—詹姆斯·奈史密斯紀念館。 起初,奈史密斯將兩只桃籃別釘在鍵身房內看台的欄桿上,桃籃上沿距離地面3.04米,用足球作比賽工具,向籃投擲。投球入籃得1分,按得分多少決定勝負。每次投球進籃後,要爬梯子將球取出再重新開始比賽。以後逐步將竹籃改為活底的鐵籃,再改為鐵圈下面掛網。 到1893年,形成近似現代的籃板、籃圈和籃網。最初的籃球比賽,對上場人數、場地大小,比賽時間均無嚴格限制。只需雙方參加比賽的人數必須相等。比賽開始,雙方隊員分別站在兩端線外,裁判員鳴哨並將球擲向球場中間,雙方跑向場內搶球,開始比賽。持球者可以抱著球跑向籃下投籃,首先達到預定分數者為勝。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條比賽規則,主要規定是不準持球跑,不準有粗野動作,不準用拳擊球,否則即判犯規連續3次犯規判負1分;比賽時間規定為上、下半時,各15分鍾;對場地大小也作了規定。上場比賽人數逐步縮減為每隊10人、9人、7人,1893年定為每隊上場5人。 1904年在第3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第1次進行了籃球表演賽。1908年美國制定了全國統一的籃球規則,並有移種文字出版,發行於全世界,這樣,籃球運動逐漸傳遍美洲、歐洲和亞洲,成為世界性運動項目。 1936年第11屆奧運會將男子籃球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並統一了世界籃球競賽規則,此後,到1948年的10多年間,規則曾多次修改,與現行規則有關的重要變化是:將得分後的中圈跳球,改為失分隊在後場端線外擲界外球繼續比賽;進攻隊必須在10秒鍾內把球推進到前場;球進前場後不得再回後場;進攻隊員不得在「限制區」內停留3秒鍾;投籃隊員被侵犯時,投中罰球1次,投不中罰球2次等。1952年和1956年第15、16兩屆奧運會的籃球比賽中,出現了兩米以上的多人,國際業余籃球聯合會曾兩次擴大籃球場地的「限制區」(也叫「3分區」);還規定,一個隊控制球後,必須在30秒內投籃出手。60年代初有關10秒和球回後場的規定,一度因1960年第17屆奧運會後取消了中場線改畫邊線的中點而中止。1964年第18屆奧運會後,又恢復了中場線,這些規定又繼續執行。1977年增加了每隊滿10次犯規後,在防守犯規時罰球兩次,防投籃時犯規兩罰有1次不中再加罰1次的規定。1981年又將10次犯規後罰球的規定縮減到8次。很明顯,人員的變化的技術,戰術的發展引起了規則的改變,而規則的改變又促進了人員和技術、戰術的進一步發展變化。特別是50年代後期以來,規則的改變對籃球比賽的攻守速度,對運動員的身體、技術、戰術以及意志、作風等各方面都不斷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進了籃球技術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籃球是1976年第21屆奧運會上才列為正式比賽項目的。 籃球運動是1896年前後由天津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傳入中國的,隨後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會里也有了此項活動。在1910年的全運會上舉行了男子籃球表演賽之後,在全國各大城市的大、中學校的籃球活動逐漸開展起來,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開展得較好,水平也較高,當時的比賽規則很簡單,在球場中間畫一個約有1米直徑的中圈,中鋒隊員跳球時一隻手必須置於背後腰部,任何一足不得踏出圈外。技術也簡單,中圈跳球後,誰接到球就自己運球,超過防守人就投籃。當時只會直線運球前進,傳球方法是單、雙手胸前傳球,跑動投籃是用單手低手上籃,立定投籃無論遠近都是用雙手腹前低手投籃。1925年前後,進攻和防守的5名運動員,有了較明確的分工,中鋒對中鋒,後衛對前鋒,有人盯人,各自盯住自己的對手。但前鋒的職責是只管進攻投籃,不管退守;後衛的職責是只管防守搶截球,不管投籃。前鋒和後衛很少全場跑動,只有中鋒要攻守兼顧。以後又逐漸改為兩後衛1人助攻(活動後衛),1人留守後場(固定後衛),兩前鋒也變為1人留在前場專管偷襲、快攻,1人退守後場助防。技術動作也有所發展,跑動投籃出現了單手、高手投籃,立定投籃出現了雙手胸前投籃,傳球出現了單、雙手擊地傳球,運球出現了兩手交替運球躲閃防守和超越防守向前推進的技術。規則中增加了罰球區和罰球線,隊員犯規4次即被取消比賽資格,犯規罰球可由隊長指定任何1個隊員主罰。比賽時間分為上、下半時各20分鍾,中間休息10分鍾。每次投中或罰中後,都在中圈跳球,重新開始比賽。而中國籃球運動水平在1926年以後有了較大提高 。

Ⅸ 籃球最早起源於哪個國家

籃球,這項魅力無窮的運動起源於1891年。
它起源於美國。1891年12月初,在美國馬 薩諸塞州的斯普林費爾(SpringField)基督教青年會國際訓練學校的體育教師、美籍加拿大人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所發明的。
當時,學校交給他一項任務,在14天內要發明一種室內運動項目:它既不損害運動員身體,也不破壞體育設 備,更具有體育道德精神。
面對這項艱巨的任務,他絞盡了腦汁,開始他試圖將各種不同的室外運動轉變為室內運動,但是都失敗了, 後來他回憶起自己童年時代在加拿大玩過的一種兒童游戲,便根據這種游戲,編寫了籃球最早的13條規則。
由於籃球是為在室內開展而設計的項目,所以最初的籃球場是設在體操館內的。奈史密斯博士在體操館的地 板上距牆6英尺(1.82米)畫出界線,構成了基本的比賽場地。然後他把兩只盛桃子的木框釘在體操館兩端的牆 上,距地面10英尺(3.05米)作為「球門」。於是「籃球」便產生了!
最初的球場面積為:大致200*150英尺。這時的面積較大,為的是使更多的人能夠參加這項運動。到1897年 限定籃球場的面積為3500平方英尺。這期間,大學規則限定比賽場地的尺寸為90*55英尺,大體上接近現代的場 地大小。
現代籃球運動已經發展成為一項具有靈活巧妙的技術和化多端的戰術相結合的競賽活 動。從事籃球運動能促使人體的力量、速度、耐久力、靈活性等素質全面發展,並能 提高內臟器官、感覺器官和神經中樞的功能;它對培養勇敢、機智、集體主義 和組織 紀律 性等品質都有很大益處。

Ⅹ 體育運動籃球最早起源於哪個國家

籃球是1891年由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舊譯春田)市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體育教師J.奈史密斯博士創造的,19世紀下半葉,美國各地的基督教青年年發展很快,參加活動的青年人很多,但到了1890年的冬天,參加青年活動的人明顯減少了。為此,青年會的領導們非常憂慮。經過分析,他們認為是所缺少新穎的、適合冬季在室內進行的運動項目。同時認為,更使新的競技項目達到預期效果,為人們所接受還必須做到以下幾點:(一)新的競技運動必須是「文明」的,嚴禁粗野的行為,以消除當時人們因體育運動粗野行為而產生的恐懼心理。(二)能彌補其它項目因季節、氣候等自然條件的局限,不受這些因素影響,能在晚上和室內進行。(三)能使不同年齡、性別的人參加,而且特別吸引年輕人。根據以上觀點,波士頓青年會在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莫爾德市訓練學校的體育教師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受小孩向裝桃子的竹筐里扔桃子游戲的啟發,並借鑒其他球類項目的特點、難點,於1891年12月25日設計並發明了籃球。剛開始它被稱做「籃球游戲」。做游戲時,奈史密 斯博士兩個竹筐分別懸掛在健身旁兩側的欄桿上筐距地面10英尺,用足球做為比賽用球。將球扔進對方筐里得過1分,以投中球數的多少來決定比賽的勝負。這便是籃球運動的起源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