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做法 » 仙游面團最好吃的做法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仙游面團最好吃的做法

發布時間: 2023-03-21 05:41:08

A. 油酥面團的做法步驟圖,油酥面團怎麼做好吃

用料

低筋麵粉 100g

黃油 50g

糖粉 40g

蛋黃 1個

鹽 0.5g

香草精 2滴

油酥面團的做法

  • 黃油不用軟化,從冰箱拿出來直接切塊放在檯面上,低筋麵粉過篩撒在黃油上,用擀麵杖敲打黃油。

  • 書里用這個面團做的東東比較復雜,我做了簡單版。拿擀麵杖趕開做了星星餅干,剩餘的放進蛋撻模用手按薄,一起放進烤箱175°烤10~15分鍾。嫌麻煩沒做蛋撻液,撻底烤好後刷了層覆盆子果醬,放了蔓越莓、核桃仁、香蕉、奶油、燕麥片,再入烤箱10分鍾,成品口感很豐富喲

B. 莆田鹵面是福建莆田的一道傳統美食,如何做的呢

莆田鹵面是福建莆田的一道傳統 美食 ,是酒宴必不可少的一道主菜,莆田鹵面又以江口鹵面最為出名。

莆田鹵面的關鍵在於面條、熬高湯和配料上。面條要用不同麵粉按比例加工,打出來的面要韌性,下鍋後不易糊掉。熬高湯也是重要的程序,挑選豬骨頭里最好的骨段,熬出來的高湯要白花花的,香噴噴的,每份高湯要兌多少水都是固定的,稠了不行,稀了也不行。而後是配料上,瘦肉、香菇,蝦干,干貝,牡蠣,蟶、韭菜是必備的,正宗的莆田鹵面還會加上紅菇,這樣。前面的所有工序都好了以後,就是火功了,鹵面之所以是叫鹵面,因為它是在文火中慢慢燉出來的,讓高湯和配料的味道滲透到面條裡面,這樣的話,出來的面才能有味道,湯是粘稠的。一般來說,面出鍋3—5分鍾,就要開吃了,不然的話,面就糊了,就沒有那種口感了。

主料:

五花肉200g 面6量 芥藍菜適量 干貨:蝦仁,蟶干,香菇

調味菜:芹菜,香菜,蔥,蒜

1. 准備好所有食材,好貨先洗干凈用水泡著,調味菜切段,青菜洗好切段,五花肉切片。

2. 鍋熱油,下五花肉煸炒至變色,下味道菜,少許鹽,翻遍下

3. 鍋中放水,加入干貨,水開後,蓋蓋子熬10分鍾左右

4. 一定要水翻滾的時候放面,下面技巧就是哪裡沸騰哪裡下面,面都下完後,加油(均勻的撒在面上面,大概加兩湯勺)面都放入鍋里後不用翻動

5. 等面稍微被湯水煮沸的時候放入青菜,味道菜放最上面。這時青菜就變成了鍋蓋,不用蓋蓋子,也不用翻動

6. 等青菜也被湯水煮沸的時候,用鏟子,勺子左右手一起把面夾起來翻動,翻幾下就會變得粘稠

7. 翻均勻,粘稠了,就可以出鍋了

說起莆田的特色 美食 ,你肯定會想到莆仙鹵面和天九灣熗肉,但我最愛的還是莆田鹵面,莆田鹵面是莆田的特色 美食 ,不管是在鄉村酒席還是到親戚家做客,反正有喜事的當地風俗,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雖然不是一名地道的莆田人,但因為經常去莆田,且每次去都有去吃當地的鹵面,也向當地的廚師請教過怎麼做好一碗地道莆田鹵面的秘訣,下面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一碗鹵面好不好吃,關鍵就在於面、高湯和佐料這三方面。鹵面的面是根本,如果麵筋不夠勁道,鹵面煮久後,面就很容易爛掉,那肯定就很難下咽。特別提示一下,鹵面出鍋後5分鍾內就要開吃了,不然面就會坨掉,想想一碗沒湯且糊掉的鹵面,那真的是不知道該如何下口了。

說了這么多,就先告訴你要准備哪些材料:

面、五花肉、花甲、海蠣、蝦仁、干貝、香菇干、蝦、芹菜、蔥、青菜

接著就是要介紹相關的調味料:油、鹽、蚝油、老酒、雞精。

一切的材料准備就緒,我們就來說說怎麼煮好這碗地道的鹵面步驟了:

1、把五花肉切成片,在鍋里加些油,入鍋煸炒;

2、接著把芹菜、蝦仁、干貝、切好的香菇干、芹菜一起放入鍋中翻炒;

3、另起一鍋,放入適量的水燒開,待燒開的時候,放入海蠣、花甲和蝦;

4、待水再次煮開,把面攤開放入煮開的水中,重點來了,這時先不要去動面條,等水開了再用筷子去把面條攤開即可。

5、再加入剛才翻炒後的五花肉、芹菜、蝦仁、干貝等佐料入鍋,同時加入青菜,並調好味道,等湯汁煮到濃稠的時候,即可關火出鍋盛出,最後再撒上蔥花。

喜歡雞蛋的人,還可以煎個雞蛋放上去,這樣的滿滿的一碗鹵面就做好了。喜歡的朋友也可以自己動手做一做。(閩南網 蔣曉彬)

大學時代有位要好的同學是福建人,邀我吃過自己做的海鮮面,那真是,一吃傾心啊!忘不了那一口鮮湯的味道,也讓我這個習慣於北方鹵面的人,在初次品嘗到了風格截然不同的福建鹵面之後,就不能忘懷,成家以後,自己做飯,研究了好幾種做法,結合當時討教來的經驗,還真是大概還原了一點兒當時吃到的感覺,經過不斷的改進,味道越來越好,在次就分享一下做法給大家吧。給遠在別處,無法親身到地的人,偶爾解解口饞也是好的。

先是准備食材:花蛤、鮮蝦、蟶子、香芹、海蠣子、干香菇、面條、蔥姜蒜、五花肉、生抽、鹽各適量。

食材處理方面根據特性處理就行:鮮蝦開背剔去蝦線,花蛤和蟶子泡在清水裡,清水裡加點鹽和香油,方便讓它們吐出雜質。干香菇充分泡發,香芹切段,蔥也切段,蒜去皮和姜切成片。五花肉切薄片,泡好的香菇如果是大香菇,切成條,就完全處理好了。

下面就可以開火了,鍋內放少許油,中火燒熱,將五花肉煸炒出油,放五花肉是為了讓之後的海鮮湯更香。接著放入蔥姜蒜炒出香味。再把香菇放進去煸香,分別加入蟶子、花蛤、海蠣子略微拌炒一下。

然後烹入料酒,去腥味,轉大火烹飪。翻炒了一會兒之後,當所有貝類都已經開殼,料酒也揮發得差不多了,加水,水適當多加一些,因為面條本身很吸水,而且這種海鮮鹵面的湯單吃也相當贊,會變得濃稠,大火將湯燒開之後,小火煮出味道,然後把鮮面條放進去,鮮面條用機器壓的就行,當然如果自己能手擀,那就更好了。這兩種面都買不到的話,那用方便麵餅也能湊合。

面條放入湯里以後,攪散,以免結團。煮至面條八成熟,用筷子夾出,嘗一下熟度,放生抽和鹽調味。

有了面的加入,面湯已經愈發濃稠有味。快起鍋前,放入鮮蝦和香芹,攪拌一下,觀察蝦已經完全變紅即可關火。

起鍋順序是先把面條撈出來,然後把肉和貝類也撈出來,鋪在面條上面,擺出好看的造型,這樣更增加食慾嘛,最後澆上湯,其實它的精華就在於湯,所以湯稍微做寬一點,絕不後悔,絕對是飽口福的。

聽莆田的小夥伴說,有一種當地紅菇加入會更好吃,我沒見過,也沒找到這種食材,希望以後有機會嘗試一把。

莆田鹵面,是福建莆田的一道特色 美食 ,是莆仙飲食文化的精髓,以莆田江口鹵面、仙游鹵面最有代表性。色彩艷麗,濃稠爽滑的口感,使莆田鹵面成為婚宴中的一道主菜,也家家戶戶過年時的一道團圓飯。

莆田鹵面與隔壁的惠安鹵面有很相似的地方,莆田鹵面更講究配料及高湯的應用。@優岳7 對惠安鹵面得心應手,對莆田鹵面也頗有研究;那麼,我們來講一下莆田鹵面的製作方法。

莆田鹵面

①香菇泡發切絲,干貝泡發掰絲,干魷魚泡發切絲,蝦仁泡發,大白菜洗凈切絲,瘦肉切細條狀,海蠣洗凈瀝干,蔥切花,面是從菜市場上買專門用於鹵面的鮮油麵,買來後把面攤開攤松,防止粘在一起;

②熱鍋熱油,放入海蠣、瘦肉煸炒至海蠣收縮,瘦肉變色,放入香菇、魷魚、蝦仁、干貝煸炒出香味,再放入白菜絲,加入生抽、十三香,翻炒至白菜絲變軟,加入豬大骨熬制的高湯,大火燒開,油麵用手抖一抖,讓條條分開,入鍋,持續大火燒開,滾上幾滾至面條煮熟,如有多餘湯汁盛出,用水澱粉勾芡出濃稠湯汁,然後將鴨蛋打碎攪拌均勻,緩緩倒入,加入雞精,攪拌均勻,撒上蔥花,即可出鍋。

莆田鹵面在宴席上是盛在大盆中,再由客人分食。鹵面湯汁濃稠,所以要在冷卻之前食用,冷卻後會給成坨狀,影響口感。

莆田鹵面是咱們福建莆田的一道傳統 美食 ,它和興化炒米粉、熗肉、荔枝肉、海蠣煎、西天尾扁食、泗粉、 菜頭餅、燜豆腐、生煎包都是莆田知名的 美食 ,莆田鹵面更是莆田歷來款待親朋給好友。 它是酒宴必不可少的一道主菜,使得莆田也有了"鹵面之城"的美譽。

當然,要說莆田鹵面最為出名的是哪裡的呢?我不得不說就是咱們莆田江口的鹵面啦,當地人一般用於接待重要來賓,如果你有幸吃上一碗,那恭喜你哦~

如果吃不上也沒關系,咱們自己動手做起來!雖然,鹵面的製作工序並不難,但是要做地道的卻是很困難~ 話不多說,我馬上告訴你,這樣一份莆田鹵面到底要怎麼做, 趕緊學起來~

一、備材料:

首先,面,最好是莆田自製的,如果沒有建議買鹼面代替。其次, 佐料的話建議可以放些自己愛吃的,當然海蠣,蟶子,干貝,蝦干,精肉,蘑菇…..這些是莆田正宗鹵面必不可少的哦~

二、步驟:

1.准備好所有的材料。

2.鍋里加油煸炒無花肉。

3.接著放芹菜、紅菇、蟶干、蝦仁、干貝一起翻炒。

4.然後再放油菜桿翻炒,加少許鹽。

5.再放適量的清水燒開。

6.水開後放海蠣和花甲(也叫花蛤)。

7.再把面條攤開放下去,先不用動他,等水開時用筷子攤開即可。

8.最後放青菜葉煮到湯汁濃稠即可。

9.最後的成品。

看完了,是不是也很想嘗試著做一份呢?

心動不如行動,趕緊的吧!

(海峽網 黃小群)

莆田鹵面是一道傳統的 美食 ,佐料多以海鮮為主,鹵面的湯汁用海鮮熬出來的最美味。價格從15元-150元一碗不等。尤其以江口鹵面最為出名,傳說中黃石鄉下有一家飯館煮一碗鹵面150元,不知道是真是假。

莆田鹵面是福建莆田的一道傳統 美食 ,深受莆田人的喜愛,也是莆田酒宴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主菜,鮮香美味,做莆田鹵面, 炒制食材很重要,要加入高湯和豬油等,每一步都要做到位 ,這樣做出來的莆田鹵面才鮮香味美。


在福建的時候,第一次去吃莆田鹵面的時候,還以為跟我們河南的鹵面一樣,看到後當時還有點失望,不過吃過後就愛上了,雖然跟我們河南燜面不一樣,但是吃起來卻非常的好吃,鮮香味美,味道正宗,莆田鹵面也來歷來莆田款待親朋好友的一道必選佳餚,下面就來分享一下莆田鹵面的做法。



一、莆田鹵面製作步驟

1、准備食材:面條、五花肉、干貝、蝦干、香菇、海蟶、紅菇、洋蔥、豬油、高湯、海蠣、青菜、白菜、洋蔥、鹽、蔥油


2、把五花肉洗干凈切小丁,干貝、香菇提前用水泡發,洗干凈擠干水分,放進烤箱里烤乾水分,這樣會非常的香,把干貝、蝦干、海蟶用水提前泡發洗干凈,洋蔥洗干凈切絲,白菜洗干凈切小塊。


3、紅菇提前泡發洗干凈,青菜洗干凈切段,鍋里加入油,把五花肉放進去,用小火煸炒,煸炒出油脂後,加入干貝、香菇、蝦干、海蟶、洋蔥放進去,翻炒均勻,慢慢的煸炒,炒香炒透。


4、再加入白菜,翻炒均勻,加入熬制好的高湯煮開,再加入紅菇煮五分鍾,加入一點鹽調味,下入面條鋪均勻,面條放進去不要攪動。



5、鋪上海蠣,再淋上豬油,蓋上蓋子燜兩分鍾,面條八分熟的時候,加入青菜,淋入蔥油攪拌均勻,攪拌至湯汁變濃稠,莆田鹵面就做好了,太鮮美了。


二、莆田鹵面小技巧

1、做莆田鹵面,炒制食材的時候,要用小火慢慢煸炒,這一步也是很重要,一定要把食材煸炒透炒香,這樣做出來的莆田鹵面才更好喝。


2、做莆田鹵面一定要加入高湯,這樣做出來的莆田鹵面鮮香味美,味道純正,做莆田鹵面不要放太多的調料,不然會影響鹵面的鮮味。



3、面條放進去後,注意不要攪動,一定要放豬油,做出來才好吃,面條煮制八成熟就要放青菜,攪拌至鹵面湯汁濃稠,這樣口感才會更好。


總結:莆田鹵面就做好了,製作還是很簡單的,就是食材比較多,上面的每一種食材和調料都不能少,不然做出來的莆田鹵面味道不純正,每一步都很重要,都要做到位,這樣做出來的莆田鹵面才鮮香味美。


莆田的鹵面算是最富盛名的小吃了。又最屬江口的鹵面有名了。面,是莆田自製的,在外面比較少能買到。佐料倒很多,有海蠣,蟶子,干貝,蝦干,精肉,蘑菇…..鹵面的工序不難,但是要做地道的卻是很困難~基本上沒有哪個莆田人不吃鹵面的~

1准備好所有的材料。

2鍋里加油煸炒無花肉。

3接著放芹菜、紅菇、蟶干、蝦仁、干貝一起翻炒。

4然後再放油菜桿翻炒,加少許鹽。

5再放適量的清水燒開。

6水開後放海蠣和花甲。

7再把面條攤開放下去,先不用動他,等水開時用筷子攤開即可。

8最後放青菜葉煮到湯汁濃稠即可。

9最後的成品。

小貼士

鹵面在講究火候的同時,也講究吃面的時間,一般來說,面出鍋3—5分鍾,就要開吃了,不然的話,面就糊了,就沒有那種口感了。

福建地區的傳統 美食 「莆田鹵面」。這道麵食,看似是普普通通,但是內涵確實十分的豐富的。莆田鹵面是福建莆田的一道傳統 美食 ,它和興化炒米粉、熗肉、荔枝肉、海蠣煎、西天尾扁食、泗粉、菜頭餅、燜豆腐、生煎包都是莆田知名的 美食 ,莆田鹵面更是莆田歷來款待親朋給好友。莆田鹵面是酒宴必不可少的一道主菜,使得莆田也有了「鹵面之城」的美譽。莆田鹵面又以江口鹵面最為出名,一般用於重要來賓接待,被稱為地道的莆田鹵面。

先講一講莆田路面的 歷史 起源。面條起源於中國,漢代以前就已出現「湯餅」。「湯餅」實際是一種「片兒湯」,製作時一手托面團,一手往湯鍋里撕片。到北魏時(公元486―534年),湯餅不再用手托,而是用案板、杖、刀等工具,將面團擀薄後再切成細條,這就是最早的面條。到唐代(公元618―907年),人們又把切好的面條掛起來晾乾,便於保存和隨時食用。於是最早的掛面便誕生了。唐代時,中國和日本的往來很頻繁,面條和掛面的製作技術很快就傳入了日本。歐洲最早的面條類食品傳說是由旅行家馬可波羅於1295年由中國帶回義大利的。但此種說法似乎並不可*。有的 歷史 學家認為,面條是在富裕的義大利人家當廚師的亞洲奴隸傳入歐洲的。後來流傳至福建莆田被當地勞動人民所接受,從而延伸出莆田鹵面。

那麼為什麼簡單的莆田鹵面能夠引起大家獨特的興趣呢?當然是有其獨特的地方的。莆田鹵面的關鍵在於麵筋、熬高湯和配料上。一般前一天晚上開始准備。麵筋當然是講究的第一道工序,不像山西面還是拉麵那樣,現場把面團拉成細面,這個面條要用不同麵粉按比例加工,打出來的面要韌性,下鍋後不易糊掉。熬高湯也是重要的程序,挑選豬骨頭里最好的骨段,熬出來的高湯要白花花的,香噴噴的,每份高湯要兌多少水都是固定的,稠了不行,稀了也不行。而後是配料上,瘦肉、香菇,蝦干,干貝,牡蠣,蟶、韭菜是必備的,正宗的莆田鹵面還會加上紅菇,這樣。前面的所有工序都好了以後,就是火功了,鹵面之所以是叫鹵面,因為它是在文火中慢慢燉出來的,讓高湯和配料的味道滲透到面條裡面,這樣的話,出來的面才能有味道,湯是粘稠的。

當然了,想要做好一道正經的莆田鹵面最重要的就是火候的講究,但是莆田鹵面不同的是,在左面講究火候的同時,吃面的時間也是極有講究的。一般來說,面出鍋3―5分鍾,就要開吃了,不然的話,面就糊了,就沒有那種口感了,所以對正宗的莆田鹵面來說,煮一大鍋的鹵面也是有很大風險的,時間過久,就要倒掉。沒完呢,還有很多輔料:綠豆芽,韭菜段加少許油燙至斷生投涼,蒜頭切很細碎的丁小火炸酥(就是日本面館那種金燦燦的蒜丁)。鹵面已經成為莆田人結婚喜宴上必備的一道菜,也是家家戶戶過年時必備的一道菜,亦是莆仙在外人士有遇到莆田飯館必點的一道菜。

推薦我老媽的做法:

1.大白菜洗凈、切絲,香菇泡軟切絲,用兩大匙油先炒香菇,再放入大白菜同炒至軟,加入調味料燒開,改小火,並放入肉鹵同煮。

2.另外半鍋水燒開,放入面條煮熟,撈入碗內。

3.待肉鹵已熟且湯汁黏稠時關火,加入調味料及洗凈、切碎的香菜末。

4.盛入碗內的面條,淋上煮好的肉鹵即可食用。

鹵湯原料:干貝、蝦仁、蟶干、香菇、魷魚干、瘦肉、鴨蛋、蒜

這是莆田路面中鹵湯的做法:

1、將香菇、魷魚干切成條狀,與干貝一起放水中浸泡15分鍾後瀝干備用。瘦肉切片,加地瓜粉蘸勻。

2、將蒜切碎倒入油中爆香,然後倒入香菇、魷魚干、干貝、蝦仁翻炒幾下。

3、另在一鍋中燒水(水加多少視食量而定,一般兩個人需加約1000ml的水),倒入2中炒好的原料及瘦肉。

4、待湯燒開後,加勾芡,然後將鴨蛋打碎攪拌均勻後徐徐倒入沸湯中。

5、加鹽、味精調味後,一鍋地道的鹵面湯底變新鮮出鍋了!

想要做出一碗好吃的莆田鹵面,一碗好的鹵肯定是少不了的。

莆田鹵面是福建莆田的一道漢族

美食

豆腐

莆田鹵面又以江口鹵面最為出名,一般用於重要來賓接待,被稱為地道的莆田鹵面。

莆田,鹵面

主料

小蔥

瘦肉

蘑菇

白菜

莆田鹵面的做法步驟

1. 瘦肉切片,加鹽、料酒、薑末蒜末、澱粉拌勻腌制幾分鍾

2. 干貝用水泡,鮮蘑菇洗凈切片(也可以用干蘑菇泡水後切片),花蛤洗凈

3. 熱鍋下油,蔥姜蒜爆香,撈一部分出來最後淋油

4. 倒入花蛤及干貝爆炒,加鹽、少量福建老酒,炒至部分花蛤開殼

5. 倒入蘑菇翻炒一會

6. 加水煮開

7. 水沸後,關小火依次下入腌制好的

肉片

8. 水沸後下面條

9.

小白菜

10. 最後淋上之前步驟3撈出的少量油,出鍋

做法二

主料:

豬肉

蝦米

莧菜

蘿卜

莆田鹵面~家庭版的做法步驟

1. 准備好配料,少拍了蟶。然後熱鍋倒油,多倒一些油,熱好後,倒出一些油 備用

2. 用鍋底剩下的油爆香姜蒜,依次加入小蝦米,豬肉,扒拉扒拉,均勻受熱

3. 加入少許醬油

4. 加入熱水,水別加多,煮鹵面,煮出來是乾的效加完水,依次加入蟶,海蠣,

紅蘿卜

5. 水開後加入少許鹽,嘗下味道,要比平時咸一點,因為一會還要加面條,繼續熬5分鍾左右

6. 火調小,均勻的加入面條,這時候,步驟1多熱的備用油要發揮作用了,倒少許剛加熱過的油在面條上,開中火,蓋上鍋蓋煮3分鍾左右

7. 開蓋,用筷子扒拉扒拉幾下,免得糊鍋

8. 開小火,加入菜,調味菜,繼續加少許剛熱過的油,蓋鍋蓋,開中火,煮2分鍾左右

9. 轉小火,加少許雞精,然後用筷子,鍋鏟兩手齊用,拌勻,就可以出鍋了

小貼士

1.鹵面成品是乾的,所以加水別加多 2.因為水剛好,所以容易糊鍋,所以剛開始熱油時,要多一些油倒小碗里備用,中途還要加兩次油,以免糊鍋

C. 面團怎麼做

先用右手將盆子里的面抹平,然後左手拿碗里的水順著手背往盆里慢慢到一點,(這樣做是保證和出來的面沒有小麵粉疙瘩,直接到在盆里這樣既不好和面而且還容易出小疙瘩,)先到一點,在到水的同時盡量讓手順時針在麵粉里攪

維持剛才的動作直到到的水差不多到碗的三分之一時,就先停下,將面盡量的往一起和,盡量保證是沿著一個方向攪,盡可能的把面全粉搓成絮狀,(如果覺得睡不夠就按上面的方法繼續加水,直到告咐差不多全到絮狀了)

然後用手背將盆邊上的麵粉刮一下,(因為手背上有水,會將盆邊上的麵粉粘下來,保證盆的邊緣是干凈的),下來就是將所有的絮狀面揉到一起,(因為都是絮狀的所以會比較快的揉成一團)

這時需要將盆底部沾著的面刮下來也揉到一起,就保證了盆的底部差不多是干凈的,此時你會發現你手裡還有好多面呢,用你的左手(沒動面和水的那隻手),將右手上的面刮下來,刮不下的就猜消挫,這樣也就保證了手是干凈的,最後在把手上刮下來的面和那個大團挫到一起就算和好面了。

第一次做面條作文

首先要和面,我從面袋裡挖了一碗面倒在盆里,然後又接了一碗水,學著媽媽以前和面的樣子,一邊加水一邊和面,我和呀和,就是和不好,面總是沾手,我很著急,不知如何是好。

這時媽媽對我說:「別著急,慢慢來,如果太黏,你就加點面,如果太干,你就再加點水,在媽媽的精心指導下,我的面終於和好了。

接著開始擀麵。

我把和好的面放在面板上,接著拿起擀麵杖,使勁的在面團上壓來壓去,真像是壓路機在壓馬路,既平坦又均勻,面就這樣擀好了。

下一步是切面條了。

我把擀好的面疊成幾層,然後拿起菜刀,開始切面條,切呀切,終於把面條切好。

最後一步是煮麵條。

我把切好的面條放在滾開的水中,還不住的用勺子割來割去,面條終於出鍋了,伴隨著愉快的心情,我給媽媽盛了一碗做好的面條,對媽媽說 :「媽媽,你嘗一嘗我做的面條。

」媽媽吃了一口,高興地說:「景瀅,你真棒,你做的面條真好吃。

」聽了媽媽的表揚,我開心極了。

通過做面條的這件事,我明白

有關做拉麵啟示的作文

我愛吃面條,特別是媽媽親手拉的面。

星期天,在我的一再要求下,媽媽決定教我拉麵。

首先,媽媽拿了一個盆,倒入適量的麵粉,然後把碗里放入一點點鹽加上水,慢慢地往面里加水,然後開始揉。

「我還告訴你一個決竅吧,你可要仔細地聽好了,面一定要朝一個方向揉,這樣才能拉出又細又長的面條」媽媽說。

媽媽在說話時,面已經揉成了光滑的面團了,媽媽把它切成條狀,蓋上蓋子,把面醒了半個小時。

終於可以拉麵了,只見剛才還像手指般粗的短面條,在我手中輕輕一拉,就像變魔術一樣被拉長了,我把它放進開水鍋後,過了幾分鍾,面漂起來了,媽媽說這就熟了能吃了,吃著自己拉的面可真香呀!因為我太小了,媽媽說我揉面還不行,所以我只學會了把面拉長。

不過我下次可

我幫媽媽做餅作文350字

我幫媽媽做餅中午,媽媽到非凡超市買了一包酵母回家做餅給我吃。

剛回到家,媽媽就趕著和面,和完面後她又揉面,頓時,我都看得傻了眼,因為她不停地推面、壓面、推面、壓面……我對媽媽說:「我來幫你啊?」媽媽答應了,我也開始推面、壓面,我才推壓了五下,媽媽就讓我把面揉成一個大面團,我左手在面團的下面托著,右手在上面壓著不停地繞圈兒,面團實在是太大了,我怎麼揉都揉不圓,我又開始左手托,右手在上面不停地使勁拍來拍去。

媽媽把面團放進盆里,又把盆端進廚房放在桌上。

我們一覺睡醒後,到廚房看了看面長大了,過了幾分鍾,我又到廚房看了看面又長大了。

媽媽把面團放到切板上雙手在面團上不停地揉啊、揉啊……揉成又粗又扁的長條襪兆純。

媽媽從廚房廚房拿了一把菜刀把長條切成一小塊兒、一小塊兒的,切好之後,我數了數一共有六塊,我留下三塊,給媽媽三塊。

我們又把它們揉成各種各樣的形狀,我幫自己揉的三個面團分別起了一個外號:「包子」、「豆芽」、「小可愛」。

我指著這三個面團問媽媽:「你喜歡『包子』、『豆芽』還是『小可愛』?」媽媽回答說是「小可愛」。

我對媽媽調皮地說:「我喜歡你的大傢伙。

」接著,媽媽又把它們放到蒸鍋里蒸了四十分鍾。

剛蒸完,我就拿著「包子」咬了一大口,哇,真香啊!我得意起來,因為我做的餅太好吃啦!我不願意錯過每一次弄面的機會!

課堂自由行做花捲作文

清早,噼里啪啦的雨珠把我喚醒,我下樓一看奶奶又出門了。

孤單的我便約來了鄰居——大我兩歲的姐姐一起做花捲。

從小我就是奶奶的小跟班,奶奶做什麼事,我都跟著。

這不,沒一會功夫,白花花的麵粉在我的手下一陣搓挪就成了一個面團在盆里盪來盪去。

姐姐見狀,便蹬起她的「飛毛腿」到菜園摘了一把碧綠的蔥,匆匆洗完,丟在菜板上,拿起菜刀,咔嚓咔嚓地切得碎碎的,然後又拎起一小塊肉,來了一句:少兒不宜!「快刀斬肉」的神功就出現了,我躲得遠遠的,生怕她有個閃失,我就遭殃了。

過了一會,蔥和肉末就合體了,姐姐那瀟灑的攪拌動作直讓我目瞪口呆。

不過,不容我多想,該我上場啦!我將面團輕輕地放在了桌子上,用滾筒把面團由中間往周邊按壓,壓平後,又將它們往周邊滾薄。

這可是力氣活,我的兩只手臂酸酸的,可還得滾得更薄些,我對自己說了聲「加油」,繼續干著。

終於,面團成了一塊柔軟潔白的「地毯」攤在了菜板上。

姐姐便將肉末、蔥碎撒了上來。

「一二三、一二三……」我倆一邊喊著號子一邊卷著麵皮,當它們捲成一個長長的長筒時,我拿起刀,將它們切成小小的卷。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姐姐又來了句:少兒不宜,便攬下了蒸花捲的活!我倆掀了一次又一次的鍋蓋,...「快刀斬肉」的神功就出現了,我的兩只手臂酸酸的,蔥和肉末就合體了,拿起菜刀,但製作成功的喜悅早就勝過了一切:少兒不宜,只欠東風,匆匆洗完,便蹬起她的「飛毛腿」到菜園摘了一把碧綠的蔥。

這不。

姐姐見狀,壓平後,然後又拎起一小塊肉,當它們捲成一個長長的長筒時,奶奶做什麼事。

從小我就是奶奶的小跟班。

孤單的我便約來了鄰居——大我兩歲的姐姐一起做花捲,有些扭曲、一二三……」我倆一邊喊著號子一邊卷著麵皮!我倆掀了一次又一次的鍋蓋,繼續干著,便攬下了蒸花捲的活!我將面團輕輕地放在了桌子上,我就遭殃了。

過了一會,丟在菜板上。

「一二三清早、蔥碎撒了上來,該我上場啦,花捲終於熟透了,姐姐又來了句,姐姐那瀟灑的攪拌動作直讓我目瞪口呆。

終於,我下樓一看奶奶又出門了,噼里啪啦的雨珠把我喚醒,將它們切成小小的卷,我都跟著,不容我多想,生怕她有個閃失,來了一句。

這可是力氣活,白花花的麵粉在我的手下一陣搓挪就成了一個面團在盆里盪來盪去:少兒不宜,我對自己說了聲「加油」。

不過。

姐姐便將肉末,我拿起刀,用滾筒把面團由中間往周邊按壓,咔嚓咔嚓地切得碎碎的,我躲得遠遠的,可還得滾得更薄些。

萬事俱備,又將它們往周邊滾薄,面團成了一塊柔軟潔白的「地毯」攤在了菜板上,沒一會功夫

自己做蘿卜絲餅 作文600字左右 具體內容(事情原因、具體經過、結果...

做蘿卜絲餅吃過晚飯,我們一家人坐在沙發上聊天,看電視。

我向媽媽提議:「媽媽,我們做蘿卜絲餅吧!」「好呀,」媽媽說:「我晚上要做美容。

你切蘿卜,爺爺發面。

這次呀,用蘿卜絲做餡,嘿嘿。

一定很好吃哦!」媽媽說完話去洗澡,做美容了。

我和爺爺立即開始工作。

爺爺發面,我做餅餡。

我先把一顆大蘿卜洗干凈,接著用刨子把它的皮削個精光,然後拿出砧板和菜刀,我開始切蘿卜了。

可才切了七、八片蘿卜,我就感覺胳膊酸痛了。

爺爺這時已和好面,他就過來幫我切蘿卜。

我發現爺爺是斜著切的。

他切下來的蘿卜片很薄,像半透明的薄膜。

很快,爺爺就把那顆大蘿卜切成了一個個薄薄的片兒。

我從爺爺手裡奪過菜刀,准備把那些蘿卜片切成蘿卜丁。

爸爸在旁邊提醒我要小心,別傷到手。

我認真而小心地切著,一會功夫,我切好了蘿卜丁。

媽媽這時也做完了美容。

她把蘿卜丁收集到一個小盆子里,又拿出幾個雞蛋來,打碎、攪勻,再倒入蘿卜丁中,然後加入一些鹽、雞精,一道攪拌均勻。

蘿卜絲餅的餡就做好了。

又過了一會兒,爺爺的面也發好了。

我就跟爺爺一道開始做起蘿卜絲餅。

做著做著,我突發奇想。

我掐下兩團面,把兩個面團擰長成筷子狀,再把這兩根「筷子」纏在一起,做成了一個麻花。

我得意地看著我的傑作嘿嘿地笑了起來。

媽媽把我的麻花和蘿卜絲餅放進鍋里烤。

不一會兒,麻花和蘿卜絲餅都烤熟了。

我們一家人開始享用勞動的果實。

我一邊吃麻花,一邊扯下幾段塞進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的嘴裡。

讓他們也嘗嘗我的手藝。

大人們笑著齊聲誇獎說:「嗯,好吃!很好吃!」好好吃哦!我真開心!

幫媽媽做饅頭作文怎麼寫?

中午一到家,媽媽就對我說:「來幫我蒸饅頭,好嗎?」我爽快地答應了。

洗完手,我跑進廚房,看到媽媽手裡捧著一個大盆子,裡面是發的虛虛的白面,聞起來,有著淡淡的香味,用它蒸出來的饅頭一定非常好吃!媽媽在案板上撒些麵粉,把發面倒出來,然後分給我一半,說:「先把面揉筋了再做饅頭,這樣才好吃。

」聽了媽媽的話,我就揉起面來。

揉啊揉,揉得差不多了,我就開始做饅頭。

做個什麼樣的呢?對了,就做這個!我揪了一團面,把它團成一個球,再拍成一張圓餅,然後在餅上做了一棵桂花樹和一隻小兔,好漂亮的一幅畫!我給它起名叫「玉兔仰頭望桂花」。

接下來,我又做了一個元寶。

先團一個面球,再做一個「小船」,把面球按到「小船」里,就做成了一個誘人的元寶。

面用完了,媽媽把饅頭放進蒸鍋里,30分鍾後,一個個熱乎乎的、漂漂亮亮的饅頭出鍋了。

我看了看自己做的小饅頭,說:「今天我不吃三個誓不罷休!」

做月亮餅的作文750字

嘿嘿,哈哈,我們全家正在一起動 手做月亮餅呢!好熱鬧啊! 我們准備了好多材料,有外婆提前 准備的面團、油、糖、芝麻餡、韭菜 餡。

大家開始做了。

第一步,外婆先 讓我把發酵好的面團揉揉。

我心 想:這個面團還讓我這個宋大師出 馬,露一手給你們看看。

我揉啊揉, 上下揉揉,左右揉揉,越揉越累,剛 才還信心十足的我,現在泄下氣 了,不過外婆一看,說可以了,我這蹦 蹦跳跳的小心臟平靜下來了。

緊接著第二步,外婆把面團揉成長條, 分成幾十個小塊,拿出一個小塊來, 揉成「白色小皮球」,然後拈成一個變 異小碗,我就跟著後面學起來,第一 個揉的不怎麼好,中間的包包太大。

外婆鼓勵我說,不錯,再弄一個就會 好的。

媽媽說她小時候還沒我弄的 好呢。

我就更信心滿滿了,後來又做 了許多小碗。

第三步,往裡面放芝麻餡,然後把它拈 起來,我學著外婆的模樣往身邊一拉 一拈,一拉一拈,做出一個饅頭模樣。

然後用手按按,直到按平為止。

第四步,由爸爸負責把它用瓶子壓 扁、滾圓。

最後,由外公負責烤餅,鍋里先放上 油,油熱後放入經過我們幾個人手完 成的餅,放進去烤時要不時地翻身,當 看到餅鼓起來的時候,就說明好了。

外公說,今年不錯,做事會很順利,因 為每個餅烤到後來都鼓起來了。

前面幾道活也很重要,面揉得不好,餡 包的不好,餅壓的不均勻,烤出來就沒 這么好了。

這是我們全家一起努 力的結果。

這個中秋我們過得好 開心啊!

家鄉的白面油糕作文

老家過年的風俗,大年初一必須吃油糕或餃子,表示年年往高處走或希望過圓圓滿滿新的一年。

每年過年的時候,一家人團聚在一起,男女老少齊上陣,大家說說笑笑地,熱火朝天地包油糕或餃子吃,非常有氣氛。

小孩子在這個時候是極興奮地,長大以後開始覺得麻煩,但父母親永遠那麼有耐心地那麼開心地做著這些事情,他們虔誠地想著自己的家人可以因此而平平安安地過一年。

在老家油糕一般都用黍米面來做:將黍米面加水和成團,然後上籠蒸熟,這種熟面叫「毛糕」,用手揉成條狀,蘸著稍微稀釋的蜂蜜吃,黍米特有的糯糯的口感加上蜂蜜地香甜,味道也非常美,不喜油膩的人是很喜歡這種吃法的。

蒸熟的油糕面趁熱和成團,然後揪成小劑子,象包餃子那樣,包上紅糖核桃仁餡、豆餡或者棗泥餡,包好以後下鍋油炸或油煎。

等外皮兒炸成金黃色就成,這時候吃起來外脆里嫩,非常地香甜可口。

在城裡買不到黍米面,可以用地瓜代替,將地瓜蒸熟後(蒸到爛熟),去皮,壓成泥狀,摻上少量白面,和成團(不另外加水),以後的做法和熟黍米面一樣了,不過下鍋炸的時候火小一些時間稍微長一些。

地瓜油糕吃起來是另外一種風味,除了糯軟香甜外還有地瓜特有的清香。

我最喜歡包紅糖核桃仁的地瓜油糕,核...然後揪成小劑子,不喜歡太甜就多點核桃仁,男女老少齊上陣,包油糕的時候可以包得滿滿的,包上紅糖核桃仁餡,可以用地瓜代替,棗去皮去核,但父母親永遠那麼有耐心地那麼開心地做著這些事情。

地瓜油糕吃起來是另外一種風味;壓成碎末與紅糖和一塊,油糕放置幾天都不會變硬,除了糯軟香甜外還有地瓜特有的清香,用手揉成條狀,非常有氣氛、紅棗都煮得爛爛的,也不用擔心糖流出來,這時候吃起來外脆里嫩,吃起來會格外地香,包好以後下鍋油炸或油煎,老人是很喜歡的,豆沙必須是自己做的,紅豆,去皮。

在城裡買不到黍米面。

我最喜歡包紅糖核桃仁的地瓜油糕,長大以後開始覺得麻煩。

蒸熟的油糕面趁熱和成團老家過年的風俗。

在老家油糕一般都用黍米面來做。

包豆沙的黍米面油糕也不錯,非常地香甜可口,黍米特有的糯糯的口感加上蜂蜜地香甜,大年初一必須吃油糕或餃子:將黍米面加水和成團,邊攪邊壓做成泥狀,一家人團聚在一起,這種熟面叫「毛糕」,收干水,他們虔誠地想著自己的家人可以因此而平平安安地過一年,味道也非常美,想吃的時候時候拿出來蒸一下就糯軟如初了,將地瓜蒸熟後(蒸到爛熟)。

每年過年的時候。

等外皮兒炸成金黃色就成,和成團(不另外加水),以後的做法和熟黍米面一樣了,然後切/,不過下鍋炸的時候火小一些時間稍微長一些,核桃仁必須先烤出香味兒來,象包餃子那樣,蘸著稍微稀釋的蜂蜜吃,包在油糕里,大家說說笑笑地。

小孩子在這個時候是極興奮地,壓成泥狀、豆餡或者棗泥餡,加上紅糖,熱火朝天地包油糕或餃子吃,然後上籠蒸熟,摻上少量白面,不喜油膩的人是很喜歡這種吃法的,表示年年往高處走或希望過圓圓滿滿新的一年

學做刀削麵作文大全

學做刀削麵 每人都有自己喜歡吃的美食,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介紹我喜歡吃的美食吧:刀削麵。

刀削麵味道美極了,看相也好。

粗粗的面條浸在湯里,一個個牛肉飄在湯的上面,一看,口水都要留下來似的。

下面介紹刀削麵的做法:山西高手們削出的面條,每條長21厘米左右,厚0.2―0.4厘米。

每分鍾削118刀,每小時可削2500克麵粉揉成的濕面團,有順口溜贊:「一葉落鍋一葉飄,一葉離面又出刀,銀魚落水翻白浪,柳葉乘風下樹梢。

」刀削麵的調料(俗稱「澆頭」),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番茄醬、肉炸醬、金針木耳雞蛋打鹵等,並配上應時鮮菜,如黃瓜絲、綠豆芽等,再滴上點老陳醋,十分可口。

吃面條的時候,我總是喜歡吃一根數一根。

有一次,我們去浙江玩,那是九點多,我們一起吃刀削麵,我也是這樣吃的,結果,爸爸媽媽等了我半個小時的時間,還說吃就吃還邊吃邊玩。

刀削麵真的很好吃你們也嘗嘗吧。

製作雜醬面作文200字

我很喜歡吃肉絲面、炸醬面、西紅柿雞蛋打鹵面,也想學會做它們,「藝不壓身」嘛。

爸爸說,炸醬面最好做,你就先學炸醬面吧。

在爸爸的指揮下,我先在盆中倒上一勺面,然後左手端水,右手攪拌,三四次之後,盆里的大部分麵粉就成了花生仁和桂圓那樣大的小面團。

爸爸幫我把它們用力揉在一起,成了一個大面團。

我把它切開,擀成三個長圓形的薄片,放在壓面機里壓成條。

打開電磁爐,燒上一壺水。

拿出一個小碗,倒入一些甜面醬,再倒入一點清水,把甜面醬調稀。

端出炒鍋,放在煤氣灶上,點著火,倒入花生油,燒熱後,再倒入調好的甜面醬。

鍋里「刺啦」一陣響,濺出許多小油點,我趕忙躲開。

瞬間,鍋里飄出很香很香的炸醬味!我把湯鍋放在煤氣灶上,倒進開水、面條。

面條煮熟後,撈出,盛進飯碗中,拌入紅撲撲、香噴噴的炸醬。

我接過爸爸遞過來的毛巾,擦去滿頭的汗,急忙夾一筷子自己做的炸醬面,放進嘴裡,嚼一口——真香啊!「我會做炸醬面啦!」我舉起雙手歡呼,爸爸媽媽也都為我鼓起掌來!

轉載請註明出處作文大全網 » 面團怎麼做?

D. 好吃的寬面條做法大全 最美味的寬面條做法三則分享

1、手工面條。

用料:

鹽適量(一點點)、麵粉(普通麥粉)半盆(適量即可)、水適量。

做法:

(1)麵粉和一點點鹽(隨便放點就行不要太多)倒入盆子中後,加水用筷子攪拌上勁即可,注意不能水太多。

(2)用手將麵粉揉成團,水比較少所以不易成團,需要用點力氣多揉一會,揉成有點乾的面團即可。

(3)這一步是將面團擀成片,把面團分成四份,將其中一份用手擠壓後,再用擀麵杖將它擀薄。具體厚薄看自己心情力氣。

(4)將面片層層折疊,一上一下折疊,豎起來成波浪狀,自己領會哈。

(5)折疊後用刀切。

(6)最後一步,將切好的面條抖開。

2、勁道板面寬面條製作。

用料:

麵粉500克、食鹽5克、水270克。

做法:

(1)准備麵粉500克。

(2)准備食鹽5克。

(3)把食鹽加入270克水中攪拌溶化和面,揉成光滑面團後蓋上保鮮膜醒發2小時。

(4)把醒發好的面團揉成條。

(5)把揉成條的面團用擀麵杖擀扁,1cm左右厚就可以。

(6)把擀成片的面團切成小長條,粗細均勻即可。

(7)把切好的小長條撒上澱粉。

(8)翻動讓小長條都粘上澱粉。

(9)把他們分層碼入盒子里放入冰箱冷藏。

(10)吃的時候可以拿出來。

(11)用擀麵杖擀薄。

(12)然後把擀薄的面條疊在一起拉長,摔一摔就可以下鍋啦。

3、土豆寬面條。

用料:

麵粉200g、土豆1個。

做法:

(1)來點風箏麵粉,200克。

(2)麵粉加水,揉成面團,干度適中不黏手。

(3)壓面條之前,先在砧板上撒些乾麵粉,避免黏一塊兒!與此同時,削一個土豆,切片,熱油下鍋炒香,再加大海碗清水燒開!這個時候,可以同時壓面條並用刀切成均勻的條子。

(4)開鍋後,放入切好的面條,面條入鍋時適當拉拉,使面條均勻易熟。

(5)煮三分鍾,面條熟透即可起鍋。

E. 教你做戧面饅頭,可以層層撕著吃,口感勁道越嚼越香,兒時的味道

還記得兒時那種可以一層一層撕著吃的饅頭嗎?口感特別勁道,一股特殊的好聞的香氣,吃在嘴裡越嚼越香。

小時候爸爸在煤礦上班,周末回家的時候總會從礦上的食堂帶回一條饅頭。為什麼說是「一條饅頭」呢?因為它真的是一條,每個饅頭都是方的,幾個饅頭粘在一起,輕輕的一掰就分開了,我們當地把這種方形的刀切饅頭叫「卷子」。這種卷子跟平時自己家裡做的不一樣,有一股特別好聞的香氣,難以形容,現在想想,大概可以說是鹼香味和麥香融合在一起的香味。掰下一個卷子,一層一層撕著放進嘴裡,越嚼越香,想細細的品,可是又總忍不住快點咽下去再吃另一口。後來爸爸從煤礦辭職了,就很難得再吃到這種卷子了。

現在再回想起來,才明白其實那就是機制製作的刀切戧面饅頭。戧面饅頭是山東的一種傳統麵食,做法上比普通饅頭更費時費力一點,需要在發好的面團里戧進大量的乾麵粉,並適量放一些鹼進去。乾麵粉吸收面團里的水分,使饅頭變得扎實勁道,並呈現出可以撕開的層次來;而鹼的加入則使饅頭散發出一股特殊的鹼香味。

現在難得買到這種好吃的戧面饅頭了。這段時間大家都宅在家裡,最不缺的就是時間和麵粉了,不妨跟我一起嘗試著自己做戧面饅頭吃吧。

【所有材料】

麵粉600g,溫水300g,酵母4g,鹼面適量,麵粉200g(戧面用)

【做法】

1、600g麵粉倒在面盆里,倒入酵母粉拌勻,然後分次少量的加入300g溫水,攪拌成面絮後揉成面團。這裡面團不需要揉得很光滑,因為發酵後的戧面過程中還會進行充分地揉面。

2、將面團用塊濕潤的棉布蓋住,放在溫暖的地方發酵到2倍大左右。這幾天陽光比較好,我把面盆放在陽光下,上面蓋個小被子,一會兒就發起來了。

這里要特別注意:面團最多發到2倍大就可以了,不要發得太大!否則後面戧面的時候容易斷裂,面團表面不光滑。

3、案板上先放少許麵粉,把鹼面與麵粉混合均勻。把面團放在鹼面上,揉勻。 鹼面是戧面饅頭香味的靈魂,一定要放,具體的量自己斟酌著就可以,沒有嚴格的比例。不過也不能太多,放得太多一是饅頭會發黃,二來鹼味太重也不好吃。

4、案板上和面團上撒上較多的麵粉開始揉面,這就是戧面的過程了。開始可能會覺得不太好操作,耐心點,慢慢揉,你會發現很快乾麵粉就會揉進面團里了。

5、再次撒上適量麵粉,重復上面的步驟。撒麵粉的時候可以在案板上撒一部分,扒開面團撒一部分,這樣撒得麵粉量多,也比較容易揉勻。

如果覺得揉面費勁的話,可以藉助擀麵杖來壓面,把面團壓成餅狀,撒上麵粉,然後再用擀麵杖壓,通過重復的撒麵粉、壓面、折疊等過程把麵粉全部壓到面團里去。這個方法比較省力,而且壓出來的面團層次感更強。

6、重復戧面的過程,分次把麵粉均勻的揉到面團里,到面團比較硬挺、光滑的狀態就可以了,戧面的量沒有嚴格的比例,可以根據自己的力量來,覺得揉起面來比較吃力了就可以停止了。這個過程比較費時費力,一定要耐心。但真做起來其實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麻煩,我600g面團和成的面團,戧進去了200g的麵粉,全程大概用了15分鍾左右的時間。

7、將面團搓成長條,切成大小均勻的劑子,這就是最基本的刀切饅頭了,也可以把劑子揉成饅頭。我圖省事,直接做成了刀切饅頭,兩頭切下來的面團揉成了兩個圓饅頭,家人普通認為圓饅頭比刀切饅頭層次感更明顯,香味更足。


8、把做好的饅頭生坯蓋嚴實進行二次醒發,醒發時間根據家裡的溫度和自己的口味喜好來控制。我覺得這種戧面饅頭口感扎實一點更勁道好吃,所以只醒了10來分鍾的時間,沒等它體積明顯變大就開火蒸了。


9、醒好的饅頭生坯涼水上鍋,開中大火蒸饅頭。蒸鍋上汽後再蒸大概15分鍾左右的時間,關火燜3分鍾就可以打開蓋子撿出饅頭了。具體蒸制的時間要根據饅頭的大小來適當調整,確保饅頭熟透。

1、面團發酵的時候一定不要發得太大!這一點特別重要,否則後面戧面的時候會出現面團斷裂的情況,這樣蒸出來的饅頭表面不光滑,口感不夠勁道。

2、鹼面是戧面饅頭香味的靈魂,一定要加。可以在面團發酵好後直接揉進去,也可以用少許溫水化開,然後用手揣壓進發酵好的面團里,這樣最好。

3、戧面的時候麵粉要少量分次地進行,這樣能揉得均勻,蒸出來的饅頭組織細膩均勻,層次好。

4、如果覺得揉面費勁的話,可以藉助擀麵杖來壓面,反復地把面團壓成餅狀,撒上麵粉,折疊,按壓,直到把麵粉全部壓到面團里去。這個方法比較省力,而且壓出來的面團層次感更強。

5、饅頭生坯要進行二次醒發,具體時間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調整。喜歡吃扎實的口感,就少醒一會兒,喜歡松軟一些就進行充分的二次醒發,待到饅頭生坯體積明顯變大,用手拿起來輕飄飄的再上鍋蒸。

6、蒸饅頭建議還是涼水上鍋最好,這樣蒸出來的饅頭自然蓬鬆,當然如果饅頭醒發過頭了就最好是熱水上鍋了。

戧面饅頭出鍋了,一股特別好聞的鹼香味。掰開看看,組織細密,有很明顯的層次感。吃起來口感扎實,特別勁道,而且是越嚼越香。

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小時候吃過這種有著特殊香味的戧面饅頭,您還記得嗎?如果您懷念這個口感和味道,那就跟我一起做戧面饅頭吧!如果您沒吃過戧面饅頭,那更推薦您嘗試著做一下,真的超級好吃!

F. 發酵失敗的面團如何吃

可以烙餅吃,做正伏法如下:


主料:面團200g 輔料:香油適量


1、取出面團。

G. 老面怎麼做好吃,老面的吃法

高筋麵粉250克老面480克
輔料酵母(干)1克
調料食鹽2克白糖50克牛奶50克水100克黃油15克
老面吐司的做法
1.老面撕小塊,高筋麵粉、白糖、鹽、牛奶、水、酵母、加在一起
2.揉成稍光滑的面團後加入黃油,揉到可拉出大片薄膜的階段(面團很濕,要小心操作)
3.將揉好的面團放入保鮮袋裡,紮好口,放溫暖處發至2.5倍大
4.發好的面團取出排氣,分成三等份,入一邊松馳15分鍾,將松馳好的面團再次排氣,碾成長舌狀
5.碾成長舌狀,再由上往下捲成圓柱形,三個面團操作完成後整齊的排放進吐司模里
6.表面蓋上一條濕毛巾,再放至溫暖處發酵至7分滿
7.烤箱180度預熱,最後一層放入烤網,上下火烤40分鍾,中途約10分鍾時見表面上色要加蓋錫紙,烤好的吐司要脫模放網上放涼
烹飪技巧
1、我是立刻將老面取來用了,這樣的量加上去,就一個吐司變兩吐司了哈,不想立刻用的老面,可以分袋裝好,放冰箱急凍里保存,要用的時候放出來解凍回溫就行了;
2、因為我的老面是發過頭了,一般發過的面團都比較濕潤,所以後來的面團配方我減少了20克水,大家能看到面團還是很濕潤的哈,所以,放心的減少這20克水吧;
3、因為有了老面的添加,所以後期材料的酵母量大大減少了;
4、面團太濕,我是將大理石檯面上抹上一些油來整形的,也可以用手粉整形哈。

H. 美味麵食做法大全

第一款:【南瓜饅頭】

【原料】:老南瓜200g、麵粉300g、耐高糖酵母粉3g、葡萄乾10粒、乾麵粉適量;

【特點】:顏色和造型都別具一格,卡通可愛,加了南瓜泥營養更健康。

7、再把包好的紅豆包用擀麵杖擀開,成一個餅狀,這個時候能看到裡面的紅豆,但不要破皮;

8、再把餅捲起來,做成一個卷子的樣子,依次做好以後,碼到盤里,放到溫暖處發酵30分鍾,如果溫度低,需要發酵時間延長一些;

9、發酵好以後,紅豆卷會更喧軟一些,上鍋蒸18-20分鍾左右,蒸好以後燜2分鍾即可

I. 面團太軟可以製作什麼

蒸包子的面團就不要過硬,軟點蒸出的蒸出的包子滋潤

大家好,我是鄉鄉小廚,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在日常生粗宏活中,做麵食時和面,由於新手不熟練或者沒有廚房秤的准確稱重,很容易和出來的面團不盡人意,有時硬,有時軟。如果面團太軟了,最好的方法是再加麵粉。但是這種方法新手來說有些不適合,掌握不住乾麵粉的量。那就用軟面團做一些適合麵食。

根據鄉鄉小廚的經驗,面團太軟的話,可以用來製作餡餅和烙餅。餡餅和烙餅的特點是面團比較柔軟,即使放涼了也不會變硬。所以平時在製作餡餅和烙餅面團時,都是加入很多水,和出的面團很軟。

下面鄉鄉小廚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豬肉大蔥餡餅和烙餅的做法。

豬肉大蔥餡餅

如果面團和的特別軟的話就來做餡餅,因為餡餅的麵粉和水的比例是一斤麵粉七兩水。和出來的面團非常軟。

所用食材】

軟面團 豬肉餡適量 大蔥適量 生薑適量 鹽 十三香 料酒 雞精 味極鮮 蚝油 香油

【製作流程】

1. 把姜切成末,大蔥切成蔥花,餡餅的寬伏蔥稍大點也可以。肉餡中加入鹽,十三香,雞精順時針用筷子徹底攪勻。

2.接著再加入料酒,味極鮮,老抽,蚝油順時針拌勻。料酒一點一點的加入,讓肉餡充分的吸收湯汁,與湯汁融為一體。

3.把薑末蔥花放進肉餡里順時針拌勻,拌好的餡靜置20分鍾,讓大蔥和肉餡充分入味。

4.在案板上撒上麵粉,把面團倒進麵粉上,不用揉不用按,分成大小相等的劑子,用手拿起一個劑子按扁,把餡放進去包成包子的形狀,然後倒過來輕輕的拍扁。

5. 平底鍋燒熱,把餡餅放進去,蓋上蓋子,等底部定型,然後翻面,用刷子刷上食用油,待另一面翻過來重復同樣的動作,一個餡餅,大概2-3分鍾左右就能烙好。等餡餅鼓起來就做好了。

【小貼士】

全程小火,蓋鍋蓋。

烙餅

烙餅是北方常見的一種主食品種,就拿北京來說吧,多很主食廚房都有烙餅,有個俗語: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可見烙餅在北方人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是多麼的重要。

同樣,烙餅的面團也需要很軟,但是和餡餅比起來,要稍微硬一些,和面的水最好用溫熱水,如果不慎和成相似的軟面團可以按照鄉鄉小廚的方法做成烙餅。

所用食材】

軟面團 食用油適量 鹽適量

【製作流程】

1.醒好的面團放在案板上,撒上乾麵粉,分成兩個大小均勻的面團。輕輕的整理好形狀。

2.取一個面團,撒上麵粉,用擀麵杖把面團擀成圓形的餅,最好是厚薄均勻。

3.在圓餅上均勻撒上鹽,用硅膠刷均勻的刷上一層食用油,鹽的用量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添加,刷油的作用是可以分層。

4.用刀以餅的圓心為起點切一刀,拿起一邊的面餅往右折疊,直到成一個三角不倒翁形狀。

5.把面團每個邊包起來,團成一個面團,用擀麵杖擀成餅,這是大餅的生坯。

6.電餅鐺提前預熱,只開下面的火,等餅鐺熱了,把大餅放進去。

7.蓋上蓋子,等大餅鼓起來翻面,用硅膠刷刷上油。

8.蓋上蓋子燜1分鍾,打開蓋子另一面也刷上油,再翻個面,燜30秒,出鍋。

小貼士

1.和好的面團一定不要再用力去揉,盡量減少面慎凳攜筋的形成,不讓面團上勁。

2.烙餅時,既可以用平底鍋也可以用電餅鐺,電餅鐺開下面的火,這樣做出來的餅才不會干,才會軟。

結語

面團和的太軟時候,不用害怕,還可以補救,可以根據面團的柔軟度來判斷是做餡餅還是烙餅,喜歡的朋友們可以試試。

面團太軟,可以製作許多種麵食,例如大餅,餡餅,蔥油餅,還有壓餄絡。以蔥花餅為例,把面團用擀麵杖盡量擀大,刷油,撒食鹽,再撒上切好的蔥花,從一頭把麵皮向另一頭卷好,用刀切成等大的劑子,把劑子的兩頭捏好,按扁,電餅鐺預熱刷油,把備好的餅坯上鍋,兩分鍾以後開蓋翻面,在加蓋一分鍾出鍋,蔥香四溢,暄軟可口的蔥花餅就做好了[愛慕]

如果面團太軟,可以做韭菜雞蛋餡餅。方法如下:

1、一小把韭菜擇凈洗干凈控干水粉切碎放入盆中,盆中加少許食用鹼,加鹼可以讓韭菜不變黃。

2、碗中打入3個雞蛋加一小勺鹽(拌餡時不放鹽,可以防止韭菜出水)用筷子打散,熱鍋加油倒入打散的雞蛋翻炒,雞蛋炒熟放涼後倒入裝韭菜的盆中,盆中加入少許切成末的生薑、五香粉、少許清油拌勻備用。

3、電餅鐺加少許油預熱。

4、手上抹油拽一小塊面團用手按個窩放入拌好的餡料慢慢收口用手按扁,餅坯放入電餅鐺,餅坯上面再刷一遍清油,然後蓋上蓋子,烙至兩面金黃約三分鍾,香噴噴的韭菜餡餅就做好了。

面 團軟可以做的品種很多 ,如果是水面可以烙餡餅 ,蔥油餅,糖餅 。如果發面軟了 ,可以做椒鹽酥餅 ,五香餅, 包小籠 包,發面糖餅 ,煎肉餅 ,可以做軟麻花 ,麻醬餅烤,烙皆可 ,很多品種。

水面最簡單的做法, 可以燒開水, 用漏勺做疙瘩湯, 放點蔬菜,海鮮,口味不錯哦 !

你好,我是愛烹飪的:豆媽maomao,如果你的面太軟了,我建議你可以蒸春餅。

面團太軟了,不知道軟到什麼程度,是到粘手的程度,還是不粘手只是不成形。您可以繼續加點乾麵粉,最起碼要揉成光滑的不沾手的軟面團就可以食用。

我分享一個我用軟面團蒸春餅的做法吧。

在平時做什麼麵食可以用到軟的面團?其實大部分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可以用於烙餅或者餡餅及肉餅類。

因此,我們如果想吃烙餅或餡餅時一定要將面和軟一點,這樣烙出的餅會軟,而且還有層次,如果是餡餅也便於包餡。當我們和面時,您實在沒控制好水量,和的面團過於軟,我們可以加些乾麵粉繼續和面直到理想狀態,就是麻煩費點時間而已。


面團軟了做餅是最好吃的,做得餅軟香酥脆,太好吃了!我用五穀雜糧給他做了肉餅和蔥花餅!肉餡是嫂子臨沂老家山區里的土豬,非常勁道,於是手切肉餡,腌制好!晚上打好米糊,用下面的稠米糊發面,倒入酵母粉,打上一個雞蛋,這樣更有助於麵粉柔軟!第二天,面發得真好,如果有食用鹼可以加入!擀好麵皮,入肉餡,自己做放的肉餡多,不要再擀了,用手壓好,放入電餅鐺刷油!按鍵,不一會一個熱氣騰騰流油的雜糧肉餅出鍋啦!太香啦!做完肉餡餅以後,再做蔥油餅,剛買的小香蔥,顏色真綠,切好,然後准備好油酥,油酥做法是熱油倒入麵粉中,這樣蔥油雜糧餅,擀好大麵皮,放入油酥和小香蔥!捲起按壓,擀好,放入電餅鐺刷油!按鍵,蔥油雜糧餅同樣香氣撲鼻!

快來吃吧!你聞到香味了嗎?雜糧餅不但美味,還有營養,更能養顏美容,太棒啦!

我是二姐,我來回答下面團太軟可以製作什麼的問題。

二姐認為面團太軟可以製作發面餅或者不發面的軟餅其實都可以的,而且做出來的口感又軟乎又可口,而且二姐說的這兩種麵食,可以做出不同樣式的麵食。

如果面團比較勁道而且水分也比較少的情況,這樣的面團適合做酥餅,像之前做出來的糖酥餅等這樣就需要少一點水分的面團,再加上做出油酥面團之後需要稍微干一點的面團進行疊加,這樣能做出層次很分明的酥餅效果,另外水分比較少的面團做出來的蘇酥餅效果會更好。

那麼面團太軟能做什麼呢?二姐認為,我們如果打算做稍微干一點的面餅或者酥餅的時候,不小心將水分放的比較多了,造成面團會過於柔軟,這樣的情況下除非再往裡面加入很多的麵粉讓面團再次變成干濕度比較合適的面團以外,我們還可以將面團用做其他的麵食做法,比如說本來打算塗抹一點油酥來做成不發面的蔥花餅,但是由於面團太軟了所以可以在裡面加一點酵母粉,然後同樣將蔥花餅的食材放進去,然後發酵成稍微有水分的面團,做出一個香甜可口的發面蔥花餅,這樣做出來的蔥花餅有一個優勢就是味道和不發面的蔥花餅還真是差不多,但是加進去的油少而且水分多不會特別干,這樣吃著沒什麼油膩感覺而且味道也受到家人的喜歡,這也是我們用軟面團的一個優勢。

另外如果面團做的比較軟的話,還可以在裡面稍微加點玉米面,玉米面吸水之後能讓面團恢復正常狀態,這樣面團就不至於做的太軟太稀,因此我們在做完面團之後就可以烙玉米面貼餅子了,這樣做出來的貼餅子還能保留一些原來的水分,並且做完之後比較軟一些並且很可口,當然我們在和面的時候可以在裡面稍微加點水和牛奶,這樣做好的貼餅子就會非常好吃了。

另外就是我們可以做軟麵皮的餡餅,我們做餡餅的時候就要求水分比較多一些,做出來的麵皮需要加足夠的水分讓麵皮稍微發軟一些,所以如果做成的面團比較軟的話正好可以用在上面,我們做面團的時候可以加好水之後再在表面均勻塗抹一層食用油,隨後將麵皮放在密閉的環境下醒面二十分鍾。

這樣做出來的麵皮就非常軟乎而且很可口了,我們在烙餅的時候不會將面團做的太糊並且做出來軟嫩的貼合著裡面的餡料,那麼做出來的外皮柔軟的餡餅就會非常好吃了,這樣的餡餅也不用發面就能做出非常軟嫩的外皮出來,而且我們在做軟乎貼合的餡餅外皮時候,可以在裡面稍微加一點食鹽,增加麵皮的韌性這樣做出來的餡餅麵皮完整還不能破,做完的軟乎餡餅的味道就又軟乎又好吃了,所以二姐認為做軟乎面團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做這個解饞還軟嫩的餡餅了。

總結

以上就是二姐寫的關於面團太軟可以製作什麼的回答。

大家好我是Anna,面團太軟可以製作什麼?

和面要是和的面團太軟了就烙餅吧,蔥花餅,椒鹽餅都可以

附上蔥花餅做法:

由於面已經是很軟的了,一定會很黏手,所以擀開面團時用油防粘,將案板或硅膠墊抹層油,把面塊也抹勻一層油(如果面塊大這時候就要分割成份,大約比拳頭少小一點一塊就可以是一張餅了,當然也要參考下自己的鍋,大號的可以面團稍大一點)

擀麵,盡量薄的把面團擀開成長方形的片

然後面片上薄薄抹一層油,適量鹽均勻撒開在面片上,切碎的蔥花也均勻撒上,從面片長的一邊慢慢捲起,一直卷完成一個長長條狀

然後把條狀面轉圈樣子疊高盤起(中間不要留縫隙),盤到最高用手掌壓扁下去,再次擀開成餅坯待下鍋烙,這次不用擀太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