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各地的人早餐時都喜歡吃什麼
俗話說一日之際在於晨,早餐得吃好,才會一整天精神滿滿!我們國家那麼多城市,每個城市的習俗都不一樣,所以也就有了多兆氏彎種多樣早餐文化,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全國各地的人早餐都在吃什麼?
哈哈哈我是一個貴州貴陽人,那咱們就從貴陽這座城市說起。
貴陽人:麵粉類
早餐多以麵食為主,比如說牛肉粉/面、糯米飯、包子饅頭、豆漿油條、菜餅等等,習慣穿梭在城市街頭的上班族們,都是邊走路邊吃東西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每個城市的飲食習慣不同,但不管是哪一種早餐,總有一種是你喜歡的~
2. 揚州早茶怎麼吃在揚州6天,去5個茶樓吃過,說說我的體會
在揚州,喝早茶有太多的選擇,其中以名字中帶「春」字的茶社最多,如富春、冶春、共和春、錦春、五亭吟春等,還有趣園、怡園、九爐分圓核核座、花園茶樓等。這些茶社中,很多都是百年老字型大小。
但近來,隨著遊客的增多,許多茶樓早上都一位難求,要排長龍等位置。聽說以 趣園最受歡迎,早上3、4點就已經有人去排隊了,而趣園要早上六點半才開始派號。為了 美食 ,他氏念們也是拼了,真叫人敬佩。
這是我去的第一個茶樓,民宿老闆推薦的,說她家是老字型大小,環境不錯,本地人一般請客吃飯都是到那裡去。
揚州早茶的高峰期是早上06:30-08:30。怡園位於市中心的四望亭旁邊,很容易找。為了避開高峰期,我在早上九點左右到達,雖然也要排隊,但是等了幾分鍾就到了。我一個人給了一張小桌,自己掃碼點餐。
雖然一個人,但我點了五樣點心,想著要多嘗試幾種。
沒想到這些點心上來我就傻了眼,作為一個廣州妹子,我覺得這份量也太大了!
要知道,廣州的早茶點心都是一件最多兩、三口,可這里的包子比我的拳頭還要大上一大圈,女孩子吃一個包就已經差不多飽啦,一個燒麥等於一碗飯,一個蒸餃等於廣州的3個餃子。揚州的茶點跟橘掘廣州相比真的是分量太大了。
這里不收茶位費,店家提供白開水,可以自己帶茶葉,也可以在這里買茶葉,五塊錢一小包。這點要比廣州好,廣州就算是喝開水或者是喝自己帶的茶都照樣要收茶位費的。
吃完這頓,當天的午飯都省了,實在是太飽了。
富春也是老字型大小,她家有老店和新店,民宿老闆再三強調要去老店。
富春老店位於國慶路上的一條小巷子裡面,走進小巷時,感覺非常良好,這是真正的揚州風情啊。
富春茶社裡面的環境不錯,比較古樸, 店裡有大大的牌匾寫著「淮陽第一樓」。
我是早上十點多到的,那時人還是很多,富春這里都是大大的圓桌,食客都是要拼桌的,自己找位置,然後再去排隊點單付款。去到二樓的散客大廳時,那個長隊真的是嚇壞我了。
看一下他們的菜單,有30元一位,也有50元一位的,都是雜錦的點心,真的是太貼心了。
我點了30元的,由於是雜拼,點心的份量沒有怡園那麼大,一個人吃一套是沒問題的。
富春吃完,感覺茶點出品都還不錯,茶好喝,肉也好吃。看來富春茶社的紅是有一定道理的。
這里的營業時間是06:30 13:30,15:45 19:30。服務員說可以在15:45時來,那時候的人是比較少的。
點評:富春是平民老字型大小,位置位於老城區小巷裡,環境古樸,來富春能感受到真正的揚州早茶風情。但要排隊點單付款,拼桌。推薦指數:4顆星
冶春也是非常紅的茶社,有很多分店,每天早上也是要排長龍等位置。
我是下午3點多去珍園逛時,發現她家的,那個驚喜啊!她家晚市是下午五點鍾開始,特意問了前台的姐姐要不要提前來排隊,她說晚上人不多,5點直接來就OK了。
所以如果你已經早上去過富春這些茶社感受過,想再吃茶點,大可不必早上去排隊了,可以午飯或晚飯時來,不用排隊,位置隨便挑。
我點了蟹黃湯包、獅子頭、還有豆皮包和豆沙包。
感覺蟹黃湯包還是怡園的好吃點,冶春配的吸管也太迷你了,湯都吸不上來。
獅子頭的湯太油了,裡面的那塊肉球我吃了兩口就吃不下了,倒是兩個包子不錯。
在揚州幾天,吃過這幾家茶樓,感覺味道都差不多,出品沒有特別出彩,令我有驚艷的感覺的。真要選一兩家,還是怡園和富春。
覺得揚州茶樓需要與時俱進,採取掃碼點單付款的方式好點,或者點單付款的櫃台設多幾個,要不時間都浪費在排隊點單付款上了。
最深的感受是揚州茶點真不貴,包子3、4元一個,燙干絲6、7元,很實惠。揚州人太幸福了。
揚州早茶和廣州的早茶相比,還是更喜歡廣州早茶,感覺廣州早茶品種多、比較精緻,服務也好。揚州早茶試過一兩次也就夠了。
3. 同樣是喝早茶,為何廣州的早茶要比揚州的名氣大
從名氣上來說,揚州早茶可能確實不如廣州早茶在全國那麼有名,但是作為新晉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美食之都,興起於清末富甲天下的鹽商的揚州早茶,一樣有他獨特的魅燃盯力,而且當地喝早茶的氛圍。
揚州早茶最大的一個特點是面點類的主食比較多,主要為包子,餃子,燒麥,鍋貼和很多麵食麵點,看似好像都比較家常,實際上每一樣茶點可以說都把揚州美食的悠久傳統和精緻追求體現的淋漓盡致。
而廣州人飲茶的氛圍那真的是極其濃厚的,畢竟早茶在廣州也發展了兩三百年的歷史了,早滲租年應清末廣州濃厚的商業氛圍和全國獨一無二的對外通商地位,使得當地人比其他地方更能接觸到當時重要的出口品-茶葉,隨著商業氛圍和經濟節奏的進一步發展,商人也好老百姓也好,喝茶也不僅僅滿足於喝茶,也開始講究喝茶的時候有一些能佐茶的點心。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慢慢誕生了廣州早茶的雛形。
4. 一個廣東人在揚州喝早茶的真實體驗和實用分享
「天下三分早茶晨,二分無賴是廣州。」 假如天下的早茶是三分的話,那麼廣州即占其二分。如今一提起早茶人們最先想到的必定是廣州的粵式早茶,打開網路,早茶這一詞條,有三分之二的篇幅都是在講述粵式早茶,連偉人都曾經發出這樣的感嘆: 飲茶粵海未能忘。
如果天下的早茶分三分,二分在廣州,我想另外一分必定是在揚州,沒到揚州之前,我對於揚州的印象全部來源於古詩詞 :「煙花三月下揚州」、「「十年一覺揚州夢」、「 十里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揚州死」「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 在這些詩人的筆下揚州有著京城的繁華,蘇州的柔情,杭州的飄逸。
懷著這些美好憧憬,我把江南之行當中的杭州,替換了成了揚州。 到揚州旅行,無論你是在網上查攻略,還是詢問當地開的士的大哥,賣燒餅的阿姨,都會聽到一句高頻的話「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
想要體驗這句話的精髓,在揚州城裡你一定要去兩處地方 茶社與澡堂。
在廣州喝早茶的地方多稱呼為酒家,茶點是早市的主打,但酒家並不是只做早茶,還會有午市與晚市這主要吃飯,當然現在有些酒家也全天候提供點心。但在粵式早茶里茶也只是充當配角而已。
而揚州喝早茶的地方多被稱為茶社,茶在揚州早茶當中的分量可以說是與點心平分秋色。跟廣州的酒樓名字起的五花八門所不毀畢銀同,揚州的茶社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名字裡面都愛帶個「 春」 字。比如:添春、惜春、宴春、利春,留春、錦春、龍庭春等等。大概是因為揚州的春天是最美的,就算占不到春字,也要起個二月二,可見揚州的茶社是多麼重視這個春字。
當然要提到揚州早茶界的扛把子就不得不提起:「 揚州三春」 』
富春茶社、冶春茶社、共和春茶社。
這三家茶社在當地是久負盛名,跟廣州換算一下就是這樣:富春茶社就相當於陶陶居,最傳統、具生活氣息,地纖宴處老城區;冶春茶社就相當於泮溪酒家,園林式的茶社,裝潢講究有格調,就建在瘦西湖的邊上。一般本地人招待賓客都喜歡去這倆;共和春就相當於點都得,分數讓店開得最多,也平民化接地氣。
如果在揚州旅途的時間比較短,沒有很多次喝早茶機會,那首推富春茶社。富春茶社最早的名字叫「富春花局」開業於清朝的光緒十一年,與廣州的陶陶居基本處於一個時期開業。在揚州流傳著: 不上富春就不算來過揚州 。
富春茶社藏在一條巷子里,鬧中取靜,大概就是所謂的茶香不怕巷子深 。藏在這種簡陋的巷子里,外表看起來又其貌不揚的,以我廣東人的直覺這家店的東西一定不差。
進到店裡面,發現也並沒有內有乾坤,裝修的環境就是一般普通老茶樓那樣,但富春茶社有一點是做得特別與眾不同的,就是對一個人來的遊客特別友善,有單人套餐提供了,分量少種類多,非常貼和遊客的心思。
富春茶社,以茶立足,江南地區多興喝綠茶,富春茶社以精美絕倫的創造力,將江南地區綠茶的精品取長補短的拼配出了「 魁龍珠 」這裡面有味道清爽的浙江龍井、色彩飽滿的安徽魁針,以及產自本地香韻悠長的珠蘭。再用上揚州江水來沖泡,這就是聞名天下的「 一江水煮三省茶 」
你以為就只是茶好? 入口便酥軟的富春餚肉、甜香的五香熏魚、精細的水煮干絲,飽滿濃郁的蟹黃湯包,以及被稱為揚州雙絕的「千層油糕、翡翠燒賣」
如果說粵式早茶像一味甜美活潑的少女那樣,那揚式早茶就是一味穿著旗袍彈曲的藝者。
如果不到揚州去,大概我永遠也不知道揚州的早茶是這般風味,茶完勝廣州,茶點不輸廣州,並且揚州還被評為了世界 美食 之都,這一殊榮是連廣州都沒能獲得。
只是為什麼揚州早茶與廣州早茶在知名度上差這么多呢?談一下你們的看法吧
5. 高鐵直達!水鄉里的世界美食之都,飲早茶比廣州還講究
苦等7年,江蘇過江高鐵終於要來了! 這幾天,這條連接蘇南蘇北的 連淮揚鎮高鐵 已經開始試運行。
也就是說, 揚州這座上過「世界 美食 之都」的城市終於可以坐高鐵直達啦!
這條高鐵一開通, 從上海、南京出發基本上 2h 就能直接抵達揚州 ,完全避免了之前需要坐 汽車 長途奔波的煩惱。
揚州,是活在古詩詞里的城市。 一想起就自帶江南的詩意濾鏡,擁有著「晚清第一名園」,是乾隆皇帝下江南必去的地方。
揚州,也是一座不可被低估的寶藏 美食 城市。 有著比廣州早茶 歷史 還要悠久的早茶文化,「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是揚州人悠閑吃早茶的生活默契。
甚至在揚州人眼裡,他們擁有的詩意與美好,他們擁有的慢生活, 都在這場早茶里 。
比廣州早茶更悠久
飲早茶是生活的儀式感
一杯清茶、一盆燙干絲、一籠蒸包、一碗白湯面 ,這樣溫暖又精緻的早茶文化,是在江南水鄉裡面享受的。所以,揚州人的「慢」是得天獨厚的生活儀式感!
哪怕在城市的喧囂里,你只有一天的時光,也要來揚州,飲一次早茶。
/ 比廣州早茶更悠久 /
雖不及廣州早茶的名氣大,但實際上的 揚州早茶可以追溯到清前中期 ,早在清康乾盛世年間,揚州的富商大賈就養成了早茶的習慣。
和廣州早茶隨挑隨選不同, 揚州人更注重的是儀式感 ,注重在早茶上的順序和擺拆旦搜放的精緻。
《風味人間》
/ 早茶的儀式感 /
首先,要先飲茶。其次,茶需要搭配「燙干絲」。然後,再是慢慢地吃起點心來。 從茶水到配菜,從配菜到點心...
餐桌上的一桌小宴席,精細程度是每個揚州人的苛求。
圖蟲: ALPHA1
/ 飲早茶,必須去茶社 /
揚州人早茶的習慣,是去茶社。其中「三春」最為著名,分別是富春、冶春、共和春。
「共和春」茶社的餃面,餛飩,「冶春」茶社的細點,「富和春」茶社的包子 都是揚州老饕舌尖上的認證。
種類繁多的蒸籠里
有著揚州人的講究
早茶界的蒸籠里,有著一道道經過揚州師傅精心製作的早點。每一道傳承已久的早點,匯聚的都是老揚州人對 美食 的用心。
/ 蟹黃湯包 /
每桌必點的蟹黃湯包,須得配上吸管。 裡面的高湯便是精髓 ,用的是老母雞、豬骨熬制的,再配上蟹黃蟹肉,你說是不是絕度的鮮美。
用吸管小小地戳上一個小洞,慢慢地吸入滿口鮮香的湯水。餘下的部分皮筋薄軟,還可以沾點酸醋、就點姜絲,蟹鮮之味也被充分激發出了。
/ 三丁包子 /
不喜吃蟹的不妨嘗嘗三丁包子, 以雞丁、筍丁、肉丁製成 ,松軟鮮美,甜中有脆,油旅歷而不膩遲穗,可謂是包子中的極品。
/ 松籽燒麥 /
松籽糯米加上鮮醬油等調餡,滿滿的碳水,吃起來又實在又有飽腹感。
/ 翡翠燒麥 /
翡翠燒麥是用青菜和火腿做的,裡面裝滿了青菜,頂上的火腿便是畫龍點睛之筆。
/ 千層油糕 /
與翡翠燒麥並稱的「揚州雙絕」是千層油糕。甜蜜蜜的卻一點也不膩,吃上去松軟又伴著油香。
/ 揚州干絲 /
看起來清淡,聞起來清香,吃起來清爽 的揚州干絲是每個揚州人必點的。
/ 餚肉 /
如果你覺得早上還差點肉,可以點餚肉吃。 表皮鮮亮的它還夾雜著凝凍 ,配上細細的姜絲和醋,真的非常美味哦!
/ 蝦仔餃面 /
專門為主食主義者准備的蝦仔餃面是餛飩和面的合體。蝦仔是揚州人眼裡的餛飩,吃上這一碗熱乎乎的麵食,也意味著早茶的結束。
揚州早茶的精緻
其實淮揚菜的縮影
在淮揚菜的體系裡,早茶屬於其中的一個縮影。 吃過揚州早茶後,就能發現」燙干絲「的重刀工,蟹粉湯包用料的精細,以及千層油糕里揚州老師傅的技術高超。
/ 揚州炒飯的精髓 /
聞名在外的揚州炒飯,卻總是因為它的名氣而被誤解。 用揚州人的話說,只有在揚州吃的揚州炒飯才是正宗的揚州炒飯。
揚州的炒飯有著自帶一套標准。 採用上好的秈米飯,混合火腿、雞肉、花菇等食材 ,炒的顆粒分明,吃起來香、潤、爽口,看起來晶瑩透亮,繽紛活潑。
/ 重刀工、講火候的淮揚菜 /
白袍蝦仁
看似小小的一道炒蝦仁卻 把淮揚菜的精細發揮到了極致 。
上好的青蝦,在加過鹽的清水中排出毒素,再 用薑汁喂養 12小時以上,最後再用蛋清和生粉給它 上漿 ,漿好的蝦仁還要再 放入冰箱冷藏 , 最後才是翻炒 ,這樣一道顏色白瑩、口味鮮嫩的白袍蝦仁才算完成。
獅子頭
採用六成肥肉,四成瘦肉混合蔥、姜等配料斬成肉泥,再手團成拳頭大小的肉丸,或清蒸、或紅燒, 口感松軟,肥而不膩 。
還可適應季節變化,在裡面加東西,春天有「河蚌獅子頭」,秋天有「蟹粉獅子頭」,吃的是時令。
文思豆腐
雖不知吃完是否能讓人文思泉湧,但這刀工的精湛就足以讓人驚嘆。
所有食材都切成了頭發絲般粗細,混著高湯蒸熟,入口即化,讓人回味無窮。
揚州,富有詩意的江南水鄉
有著 歷史 悠久的早茶文化
也有著專屬揚州人的慢生活
找一天半天,去一趟揚州吧!
END
本文作者:Eleven
圖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