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做法 » 東北七鰓鰻做法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東北七鰓鰻做法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2-09 17:55:27

A. 七鰓鰻有什麼特徵

在我國黑龍江流域以及朝鮮和日本等國海域,生活著一種古老的魚類——七鰓鰻。它是現代脊椎動物中最古老的種類之一,骨骼為軟骨,沒有鱗片,沒有偶鰭,鼻孔與口腔不通,開口在頭部背面。

七鰓鰻過著半寄生生活。它有一個「口漏斗」,像吸盤一樣,內面生有許多角質齒。它的舌肌很發達,適應吸血生活,起到唧筒作用,使口漏斗吸附於其他魚身上,吸收寄主的營養。它們頭部鰓下肌中有一個特殊的「唾液腺」包在有色囊中,能分泌一種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質,還能製造蛋白水解酶。

七鰓鰻白天隱藏在水底,晚上出來覓食,它用吸盤吸在其他魚身上,用牙齒及舌上的齒銼破魚體,然後吸食寄主血肉。直到被害魚體只剩皮囊和骨骼。它的行為就像傳說中的「吸血鬼」一樣。

七鰓鰻成長需經過變態,幼魚期長達3~4年。成魚產卵量大,產卵後親魚就死亡了。所以七鰓鰻媽媽是見不到孩子們成長的。

七鰓鰻肉味美,多脂肪,烤後蘸醋吃,據說可以滋補健身。

七鰓鰻是現存的兩種無頜類的一種,另一種是在海洋里過營生生活的盲鰻。它們同為最古老的魚類,嘴像一個圓洞洞,所以也稱為圓口類。

盲鰻常襲擊病魚或已落網的魚類,刮穿其體壁,通常是從鰓部鑽入寄主體腔,先食內臟再食肌肉。盲鰻的皮膚有大量黏液,受刺激則分泌加強,如果粘到魚網上,則不易清洗。所以盲鰻多的地方,對漁業會造成一定危害。

B. 這是什麼魚

這是七鰓鰻(學名:Lampetra japonicum),又名八目鰻、七星子、小脆骨,是圓口綱、七鰓鰻目的一種古老動物,與魚綱的魚類動物並不屬於一類,並不是魚。它的特點是嘴呈圓筒形,沒有上下齶,口內有鋒利的牙齒。

一般所說的七鰓鰻指的是七鰓鰻目,下僅有七鰓鰻科,包括日本七鰓鰻、東北七鰓鰻、雷氏七鰓鰻等。

C. 七鰓鰻為什麼這么惡心

要說七鰓鰻很惡心,也是有一點過的,它長得還行,就是嘴裡牙齒多了點,密集恐懼症看了會十分犯怵,確實有點惡心。

鰓鰻體呈鰻形,尾形側扁,體長約30cm;身體分頭,軀乾和尾三個部分。皮膚裸露無鱗片。

頭部:單一的鼻孔開在頭頂兩眼之間的中線上,鼻孔後方的皮內為松果眼;頂眼位於松果眼下方;頭兩側鰓囊開口之前有1對無眼瞼的眼;位於頭的兩側,眼的後方各有7個圓形的鰓裂開口(故名七鰓鰻)。

過去有人認為其鰓裂是眼睛,7個鰓裂加上眼睛共八孔,故也有八目鰻的別稱。身體前端的腹側,有一圓形漏斗狀的口漏斗,無上下頜,口漏斗的內側有黃色角質齒,舌端也有角質齒的特殊「銼齒」。

軀干:只有奇鰭,無偶鰭,背中線上有1-2個背鰭,雌雄成體背鰭有差異,雄性第二背鰭較高。

尾:一個尾鰭,尾鰭在外形上和內部骨骼上是對稱的,呈原尾形。


分布區域

七鰓鰻,又名八目鰻、七星子,是頭甲魚綱七鰓鰻目的一種古老動物,分布在北冰洋水域,包括白令海、朝鮮沿海、日本沿海的北太平洋及加拿大、蒙古、大陸東北淡水水域。歐洲的上流社會從中世紀開始就視其為美食。



D. 怎樣烹制七鰓鰻

東北七鰓鰻的做法
主料:鰻魚1500克。
調料:食鹽3克,醬油75克,醋10克,蔥1克,姜15克,蔥白10克,黃酒15克,白砂糖3克,菜籽油100克。
做法步驟:
1.將鰻魚從頭部下刀剖至尾部,挖出內臟,洗凈,放在砧板上,斬去頭、尾,再從背上下刀,剖成兩片;
2.把鰻魚劈(片)去背脊骨,切成5厘米見方的塊;
3.姜切片,蔥白切段備用;
4. 將菜油放入炒鍋里,在旺火上燒至六成熱,下鰻塊煸炒一下,隨即放入酒、糖、醋、薑片和蔥白段,用水沿鍋邊徐徐澆入;
5.煮沸後,將炒鍋移至中火上燒5分鍾,下鹽、醬油,再燒3分鍾,待湯汁收濃時放入蔥段,盛入盤中。

E. 什麼是七鰓鰻

七鰓鰻(學名:Lampetra japonicum),又名八目鰻、七星子,小脆骨,是圓口綱、七鰓鰻目的一種古老動物,與魚綱的魚類動物並不屬於一類,並不是魚。一般所說的七鰓鰻指的是七鰓鰻目,下僅有七鰓鰻科,包括日本七鰓鰻、東北七鰓鰻、雷氏七鰓鰻等。

它的眼睛後面身體兩側各有7個鰓孔,這就是它叫做「七鰓鰻」的原因。七鰓鰻樣子很像一般的鰻魚,身體細長,呈鰻形,表皮裸露無鱗,背上有一條長長的背鰭,向後一直延伸到尾端並環繞尾部形成尾鰭,除此之外它的身上再也沒有其它的鰭存在。

(5)東北七鰓鰻做法好吃擴展閱讀

無頜類脊椎動物七鰓鰻

七鰓鰻和盲鰻是僅存的無頜類脊椎動物。地質歷史上,無頜類在古生代曾經十分繁盛,後來被有頜類代替,它們是脊椎動物演化史上的重要階段。雖然現生七鰓鰻的許多成體特徵在泥盆紀晚期(約3.6億年前)即已出現,但由於缺乏幼體和變態期的化石材料,人們對遠古時期七鰓鰻的生命史知之甚少。

2006年《自然》雜志刊登了張彌曼等對內蒙古寧城早白堊世孟氏中生鰻的研究成果。孟氏中生鰻是迄今全世界淡水沉積物中七鰓鰻的唯一記錄,且呈現出相似於現代海生七鰓鰻成體的諸多解剖結構和寄生習性,為了解古代七鰓鰻的形態特徵和演化歷史提供了重要線索,從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F. 東北七鰓鰻的生活習性

終生棲息於淡水,生活於有微流、沙質底的山區河流;白天鑽入沙內或石礫中,夜晚出來覓食;冬季鑽入淤泥中越冬。幼魚經3-4年變態為成魚,白天亦藏在沙礫中,夜晚出來覓食。

G. 七鰓鰻是魚嗎

不是魚

七鰓鰻目的一種古老動物,與魚綱的魚類動物並不屬於一類,並不是魚。七鰓鰻(學名:Lampetra japonicum),又名八目鰻、七星子,小脆骨,是圓口綱。一般所說的七鰓鰻指的是七鰓鰻目,下僅有七鰓鰻科,包括日本七鰓鰻、東北七鰓鰻、雷氏七鰓鰻等。

七鰓鰻,分布在北冰洋水域,包括白令海、朝鮮沿海、日本沿海的北太平洋及加拿大、蒙古、大陸東北淡水水域。歐洲的上流社會從中世紀開始就視其為美食。

(7)東北七鰓鰻做法好吃擴展閱讀

東北七鰓鰻

別名七星子,生活於有微流、沙質底的山區河流,終生棲息淡水。白天鑽入沙內或石礫中,夜晚出來覓食。幼魚經3—4年變態為成魚,成魚是養殖魚類的敵害,用口吸盤吸附它魚身上,食其血肉。分布於我國遼河流域、鴨綠江、黑龍江省東部山區河流;朝鮮北部、俄羅斯遠東地區。

終生棲息於淡水,生活於有微流、沙質底的山區河流;白天鑽入沙內或石礫中,夜晚出來覓食;冬季鑽入淤泥中越冬。幼魚經3-4年變態為成魚,白天亦藏在沙礫中,夜晚出來覓食。

H. 東北七鰓鰻魚可以吃嗎

七鰓鰻雖然聽起來像鰻魚,但在分類上並不屬於魚類。魚類指的是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有頜超綱中的軟骨魚綱(如鯊魚、蝠鱝)和硬骨魚綱(絕大多數其他魚)。而七鰓鰻在分類上則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無頜超綱中的圓口綱、七鰓鰻亞綱。七鰓鰻是一類非常古老的生物,最早的化石記錄在5億多年前的奧陶紀地層中就有發現。

七鰓鰻的側視圖和腹面圖。圖片:fishbase.org

七鰓鰻因為身體兩側各有七個鰓孔,又身形像鰻魚,因此得名「七鰓鰻」,或又稱「八目鰻」。分類上屬於無頜超綱圓口綱,顧名思義,沒有可活動的上下頜,不能張嘴撕咬咀嚼,只有一個圓盤一樣的口。但不要小看七鰓鰻,它們的成年個體靠吸盤狀的口吸附在寄主身上,舌演化成舐刮器,周圍有一圈圈角質牙齒,非常鋒利,能刮開皮肉,吸血吃肉,有的種類甚至會從身體內部開始,一點點將寄主吃光。

淡水中的歐洲七鰓鰻,圖源:arkive.org

但小時候的七鰓鰻遠沒有那麼恐怖。七鰓鰻在淡水海水都有分布,多數在淡水產卵,發育完全後回到海水生活。幼體七鰓鰻全身半透明,隱藏在底礫砂石中以有機碎屑為生,待長大到變態期,它們能捕捉一些很小的無脊椎動物或刮食藻類。成年後,嗜食血肉的狂魔就出現了。但大多數種類不會對寄主造成危害,吃一兩口就跑了,只有少數寄主專一的種類會從魚鰓進入寄主體內,直至將寄主吃完才離開。但吃貨們都知道,七鰓鰻美味異常,英王亨利一世(1068-1135)據說無視醫生勸阻,大啖七鰓鰻,最終因消化不良去世。

I. 七鰓鰻的介紹

七鰓鰻(學名:Lampetra japonicum),又名八目鰻、七星子,小脆骨,是圓口綱、七鰓鰻目的一種古老動物,與魚綱的魚類動物並不屬於一類,並不是魚1。一般所說的七鰓鰻指的是七鰓鰻目,下僅有七鰓鰻科,包括日本七鰓鰻、東北七鰓鰻、雷氏七鰓鰻等。

J. 東北七鰓鰻的介紹

東北七鰓鰻,別名七星子。生活於有微流、沙質底的山區河流,終生棲息淡水。白天鑽入沙內或石礫中,夜晚出來覓食。幼魚經3—4年變態為成魚,成魚是養殖魚類的敵害,用口吸盤吸附它魚身上,食其血肉。分布於我國遼河流域、鴨綠江、黑龍江省東部山區河流;朝鮮北部、俄羅斯遠東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