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弘歷是哪一位皇帝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後的第四位皇帝。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生。1736年-1795年在們,年號乾隆。其後又做了三年太上皇,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政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帝。
乾隆在位期間,進行了平定大小金川叛亂、出征緬甸、安南等諸多戰役,自我總結為「十全武功」,自詡為「十全老人」。乾隆開四庫全書館,歷時十五年編修成《四庫全書》。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於養心殿駕崩,享年八十九歲。廟號高宗,葬於裕陵。
(1)弘歷是哪個皇帝擴展閱讀
乾隆帝即位之初,輔政大臣鄂爾泰和張廷玉在朝廷各有一幫勢力。如果任其發展,對乾隆帝加強自己的君主專制統治將十分不利。乾隆十四年(1749年)十一月,張廷玉以原官致仕時,乾隆帝曾特頒諭旨,許其身後配享太廟,但很快因他未曾親自謝恩而收回成命,還削去其伯爵爵位。
乾隆二十年(1755年),他又製造了「堅磨生詩抄案」,將鄂爾泰的兩個親信胡中藻和鄂昌處死,藉此機會將鄂爾泰的牌位也撤出賢良祠。
與此同時,他還有絲毫不假手於人,而且在遴選新任官吏時,也注意選拔與上層官僚關系不深的出身寒微之士。經過一段時期的調整,形成了以君主為核心的一支官吏隊伍,對全國臣民的控制大大加強了。
乾隆中期,全國各地區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有較大幅度的發展,耕地面積擴大,人口激增,國庫充實,整個社會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以耕地面積而言,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全國已開墾土地達七億八千萬畝。
全國人口也從乾隆初年的一億四千多萬人增加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的近三億人;國庫存銀則長期保持在六、七千萬兩之間,幾乎相當於全國每年賦稅總收入的兩倍,整個社會經濟呈現了空前繁榮的新局面。
乾隆時期,農業生產的發展還表現在糧食產量的普遍提高以及高產作物的普遍種植。由於興修了農田水利,並且採取了精耕細作,單位面積的產量有了明顯的提高。南方的水稻產地,一般畝產二三石,多者達到畝產五六石,甚至七八石。
乾隆時甘薯和玉米在我國南、北方較廣泛的種植,一方面產量大量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隨著人口的增加,對糧食的需求也大大增加,甘薯和玉米這兩種高產作物正是適應這種需求而得以廣泛推廣種植的。其次是經濟作物種植更加廣泛。
清代前期的主要經濟作物是棉花、煙草、茶樹、甘蔗等。棉花種植在明代已較為廣泛,到了清代前期更加盛行。當時,全國較為集中的產棉區有長江三角洲和東南沿海地區、錢塘江沿岸地區,以及北方的河南、直隸等地。乾隆後期,江蘇的蘇州、松江兩府植棉很廣泛。
蘇州府的吳江縣吉貝(棉花)的種植面積已經超過糧食的種植面積。直隸「種棉花之地,約居十之二三」。寧津縣「種棉者幾半縣」 。河南是北方各省中植棉較廣泛的省份之一,所產棉花除供本地織布而外,商販大量地販運到江南紡織業比較發達的地區。
⑵ 乾隆(弘歷)的下一任皇帝是哪位,名字
是清仁宗嘉慶皇帝——愛新覺羅·顒琰。
1796年,清高宗乾隆皇帝禪位,第十五子顒琰繼位,年號嘉慶。
(2)弘歷是哪個皇帝擴展閱讀:
嘉慶是清朝第七位皇帝(入關後第五位)。顒琰(初名永琰),乾隆第十五子。1773年被密建為皇儲。1789年被封為嘉親王。六十年(1795年),被正式宣布立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受乾隆帝禪位繼帝位。其後,朝政仍被太上皇乾隆帝控制,顒琰暫時居住在毓慶宮。嘉慶四年(1799年),乾隆帝駕崩,開始親政。
⑶ 弘歷之後是誰當皇帝
是清仁宗顒琰,清高宗弘歷第十五子。
生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軍入關後的第五位皇帝,年號嘉慶,在位二十五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一月十三日出生,母孝儀純皇後魏佳氏(漢族)。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為和碩嘉親王。
在位前四年是太上皇乾隆帝發號施令,嘉慶帝並無實權。乾隆帝死後才獨掌大權。他懲治貪官和珅,肅清了吏治。但他為了維護政權穩定對統治階級的肅貪力度有限,以致於收效不大。終嘉慶一朝,貪污問題不僅沒有解決,反倒更加嚴重。
他在位期間是世界工業革命興起的時期,也是清朝由盛轉衰的時期。內憂外患此起彼伏,國內爆發了白蓮教起義,清朝統治危機出現。他繼續推行閉關鎖國和重農抑商政策,導致清朝落後世界大潮,留下千古遺恨。嘉慶帝學習先帝,勤於政事。
在對外交涉中,嘉慶帝力主嚴禁鴉片,對英國侵略者在沿海的騷擾活動保持了高度警惕性。廟號仁宗,謚號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葬於清西陵之昌陵。
(3)弘歷是哪個皇帝擴展閱讀:
平庸天子:
乾隆帝退位後,本應住在寧壽宮,讓新皇帝住在養心殿,但他不願遷出,而讓嘉慶居毓慶宮,賜名「繼德堂」。
乾隆經常御殿,受百官朝賀,嘉慶則處於陪侍的地位。朝鮮使臣到北京,目擊記載說:嘉慶「侍坐太上皇,上喜則亦喜,笑則亦笑」。又記載:賜宴之時,嘉慶「侍坐上皇之側,只視上皇之動靜,而一不轉矚」。《清史稿·仁宗本紀》也記道:「初逢訓政,恭謹無違。」
與他的父、祖相比,嘉慶皇帝是一位既沒有政治膽略又缺乏革新精神,既沒有理政才能又缺乏勇於作為品格的平庸天子。「平庸」兩個字,是嘉慶皇帝的主要性格特點。
嘉慶朝是清朝由盛轉衰的時代:上承「勵精圖治、開拓疆宇、四征不庭、揆文奮武」的「康乾盛世」,下啟鴉片戰爭、南京簽約、聯軍入京、帝後出逃的「道咸衰世」。清朝社會的固有矛盾已經積累了180年,嘉慶皇帝扮演了大清帝國由極盛而轉為衰敗的歷史角色。
⑷ 弘歷是誰
清高宗純皇帝愛新覺羅·弘歷(1711.9.25-1799.2.7),即乾隆帝,清朝第六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⑸ 弘歷是哪個皇帝
乾隆帝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雍正帝第四子,清朝第六位皇帝。生於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於雍正十三年(1735年)即位,崩於嘉慶四年正月初三日辰刻。乾隆在位六十年,退位後當了三年太上皇,實際掌握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執政時間最長、年壽最高的皇帝。在位期間平定大小和卓叛亂、鞏固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六次下江南,文治武功兼修。乾隆帝與康熙帝統治的這一時期,又被稱為「康雍乾盛世」。廟號"清高宗",謚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葬於清東陵-裕陵。
愛新覺羅·弘歷 (1711年-1799年),清朝第六位皇帝,也是清朝入關之後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任三年太上皇,實際行使國家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為中國歷史上執政時間最長的皇帝,僅次於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廟號「清高宗」,謚「純皇帝」。蒙古地區尊其為為騰格里特古格奇可汗。卒於嘉慶四年(1799年)葬於清東陵-裕陵。
乾隆在位後期奢靡,閉關鎖國,使清朝統治出現了危機,發生白蓮教起義;文字獄之風比康熙時更嚴酷。
⑹ 愛新覺羅•弘歷是誰
愛新覺羅•弘歷(1711~1799年),即清高宗乾隆皇帝,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關後第四位皇帝。他在將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頂峰的同時,也親手將它帶向低谷,他是影響中國18世紀以後歷史進程的重要皇帝。弘歷是雍正帝第四子,於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於雍親王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即位,年號乾隆。
⑺ 弘歷上一位是哪個皇帝
弘歷上一位是雍正皇帝。
弘歷上一位是他的父親雍正皇帝,愛新覺羅·胤禛(1678年—1735年),即清世宗雍正皇帝。
雍正帝的一系列社會改革對於康乾盛世的連續具有關鍵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廟號世宗,謚號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傳位於第四子弘歷。
(7)弘歷是哪個皇帝擴展閱讀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後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繼續訓政,實際行使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禪位於第十五子顒琰。嘉慶四年(1799年)2月7日卒於紫禁城養心殿,享年89歲。廟號高宗,謚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葬於清東陵之裕陵。
⑻ 弘歷是哪個皇上
弘歷是乾隆。
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後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繼續訓政,實際行使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
主要舉措
乾隆初年,弘歷不諱言自己「賦性寬緩」,但又說不能寬大無邊,要濟之以嚴。有時候,他公開說「政尚寬大」,寬比嚴好。
乾隆帝晚年的詩句中也說「政實宜寬弗宜猛」,但在絕大多數場合,總是寬嚴並提,把兩者看做因時而異,相輔相成的,「寬以濟猛,嚴以濟寬,政是以和」,這是乾隆認定進行統治的不二法門。
⑼ 弘歷是幾阿哥 弘歷的皇後是誰 弘歷的兒子有誰
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公歷9月25日)子夜,弘歷出生於北京雍親王府東書院「如意室」,幼名「元壽」。生母熹妃是雍正帝的妾室格格(一說為侍女)。此時,弘歷的二兄弘昐兩歲時早殤,未曾與序行次;而與序行次的長兄弘暉、三兄弘昀又先後去世,年長於弘歷的只有弘時一人,所以弘歷在胤禛諸子中排行第四而實為第二子。
愛新覺羅·弘歷 (1711年-1799年),清代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弘歷實際行使國家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廟號「清高宗」,謚「純皇帝」。
親屬成員
父母
父親:愛新覺羅·胤禛,年號雍正。
嫡母:孝敬憲皇後(1679年6月20日—1731年10月29日),烏喇那拉氏。
生母:孝聖憲皇後,鈕祜祿氏,卒於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1777年3月2日),葬泰東陵。謚孝聖慈宣康惠敦和誠徽仁穆敬天光聖憲皇後。
皇子
皇長子,永璜(1728—1750),母哲憫皇貴妃。追封定親王,謚曰安。子二,綿德、綿恩。
皇次子,永璉(1730—1738),母孝賢皇後。雍正帝賜名,隱示承宗器之意,乾隆元年(1736年)七月,弘歷密定皇儲緘其名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後。乾隆三年(1738年)薨,冊贈皇太子,謚端慧。
皇三子,永璋(1735-1760),母純惠皇貴妃,追封循郡王。子一,殤。
皇四子,永珹(1739-1777),封履親王,母淑嘉皇貴妃。
皇五子,永琪(1741-1766),封榮親王,母愉貴妃,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薨,年二十六。
皇六子,永瑢(1743-1790),封質郡王,母純惠皇貴妃。
皇七子,永琮(1746—1747),母孝賢皇後,弘歷欲立為太子。乾隆十二年以痘殤,方二歲。嘉慶四年(1799年)三月,追封哲親王。
皇八子,永璇(1746—1832),封儀親王,母淑嘉皇貴妃。
皇九子,未命名(1748年—1749年)幼殤,未封。母淑嘉皇貴妃金佳氏。
皇十子,未命名(1751年-1753年)幼殤,未封。母舒妃葉赫那拉氏。
皇十一子,永瑆(1752-1823),字鏡泉,號少廠,別號詒晉齋主人,封成親王,生母為淑嘉皇貴妃,與劉墉、翁方綱、鐵保並稱清中期四大書家。
皇十二子,永璂(1752—1776),生母為繼皇後烏拉那拉氏。
皇十三子,永璟,幼殤,未封。母繼皇後。
皇十四子,永璐(1757—1760),幼殤,未封。母孝儀純皇後。
皇十五子,永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母為孝儀純皇後,即嘉慶帝。
皇十六子,未命名(1762—1765),幼殤,未封。母為孝儀純皇後。
皇十七子,永璘(1766—1820),母孝儀純皇後。
公主
皇長女(1728—1729),幼殤,未封。母孝賢皇後。
皇次女(1731),幼殤,未封。母哲憫皇貴妃。
皇三女固倫和敬公主(1731—1792),母孝賢皇後。乾隆十二年(1747年)下嫁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色布騰巴勒珠爾。
皇四女和碩和嘉公主(1745—1767),母純惠皇貴妃。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下嫁傅恆之子福隆安。
皇五女(1749—1755),幼殤未封。母繼皇後。
皇六女(1751—1758),幼殤未封。母忻貴妃。
皇七女固倫和靜公主(1756—1775),母孝儀純皇後。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下嫁博爾濟吉特氏拉旺多爾濟。
皇八女(1757—1767),幼殤未封。母忻貴妃。
皇九女和碩和恪公主(1758—1780),母孝儀純皇後。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下嫁烏雅氏札蘭泰。
皇十女固倫和孝公主(1775—1823),母惇妃,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下嫁和珅之子豐紳殷德。
⑽ 弘歷是那個皇帝
清乾隆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