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做法 » 雁門關在哪個省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雁門關在哪個省

發布時間: 2022-01-30 02:11:38

❶ 雁門關在那個省

雁門關關城踞於雁門山雁門之口,距山西省代縣西北的20公里。城周長1公里余,牆高2丈(約合今4米余)。

石座磚身,形勢雄固。有關門三座,即東門、西門和西門外的一座南北向小北門。北門門額石匾刻「雁門關」三個大字,其兩側鑲嵌磚鐫聯語:「三關沖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現僅殘存部分關城及三座關門。

雁門關是「外三關」中最大的一關。附近峰巒錯聳,峭壑陰森,中有路,盤旋幽曲,穿關城而過,異常險要。古時防備十分嚴密。關下的雁門山北麓,還建有新舊廣武二城,為山外防禦據點。舊城建於遼金時,東西長約300米,南北長約5O0米,有三座城門。現存城牆尚完好。新城與關城同時建,緊貼雁門關北口,依山修建,周長1.5公里,一半坐落在半山坡,一半修在山前洪積扇上。北門外又築有北關,此外,關外還築大石牆三道,小石牆二十五道,隘口十八個,以增強防禦力量。明代內長城橫於關北,彼此鉤連,形成嚴固的防禦體系。今明長城僅存遺跡。

雁門關的重要性在於它是古時塞外北方民族入侵內部的渠道,所以,自古為邊防戍守要地。雁門山是山西呂梁山脈北支雲中山向晉東北延伸的部分,東與恆山相接,略呈東西走向橫亘於晉北大同盆地與晉中忻代盆地之間,海拔15O0米以上,構成南北之巨防。而它又是斷塊山,峭拔險峻,難以攀越,這更增強了山北山南的隔離性,以致山北地區在歷史上長期為漢族統治勢力所不及,而為北方諸民族所佔據。雁門關北通晉北重鎮大同,遠至蒙古高原,南通晉中重鎮太原,可轉達古代政治中心區中原和關中,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雁門關是歷史上著名的古戰場。從早期的匈奴、鮮卑、突厥,到後來的契丹、女真和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都先後與漢王朝在此進行過許多次戰爭。

早在戰國後期,蒙古高原上的匈奴已經相當強大,趙國大將李牧曾多年駐守雁門,以防匈奴。匈奴單於曾率1O萬余騎攻打雁門。李牧利用有利地形與匈奴決戰,結果大敗匈奴。

西漢前期,匈奴屢屢來犯,漢武帝曾先後(前129——前119)派李廣、衛育、霍去病率騎兵1萬至數萬出雁門關,北擊匈奴。除李廣兵敗外,其他都獲大勝。

西晉末年,中原板盪,北方的鮮卑族拓跋氏乘機率部南徙,到達雁門,雁門山成為拓跋魏與西晉的邊界,雙方屢次發生沖突。

隋代,北方的突厥漸見強大。大業十一年(615),隋煬帝巡視北塞,到了雁門,被數十萬突厥兵包圍,突厥兵急攻雁門關。後賴吏部尚書樊子蓋設計送出詔書,募兵來救,始得脫險。

到了北宋,雁門關的戰事更為頻繁。當時雁門山——恆山一帶是宋與遼的分界,遼多次向宋進攻。宋抗遼名將楊繼業及其後代多年與遼作戰,主要就在雁門關內外。楊家將鎮守邊關,對遏止遼軍想從幽州南下取宋,起到了牽製作用。宋對遼的戰爭是生死存亡之戰,戰爭很激烈,也極艱苦。陸游曾有詩雲:「全師出雁塞,百戰運龍韜。」「夜沙風破肉,攻壘雪平壕。」今日讀來,心緒猶不禁為所震撼!

在抗日戰爭中,八路軍第12O師曾輾轉眼門關與日寇作戰。1937年10月,第716團在雁門關以南伏擊南北對開的日軍汽車約500輛,經3小時激戰,殲滅日軍5OO餘人。八路軍曾幾度佔領雁門關,切斷敵人的南北運輸線。

古老、雄偉和風雲激盪的雁門關,今日蒞臨猶難禁激情飛動,感慨萬千!雁門關內至今尚存李牧祠舊址,有碑石數通,記載李牧率兵屢勝匈奴的事跡。關上原有宋楊繼業父子塑像,今已毀。雁門關北面遠處,在起伏的群山之間有一片方圓10公里的平灘地,據說就是楊家將與遼血戰的金沙灘。據記載,其他原有村莊田野,樹木草叢,由於歷代戰火的破壞,今已是一片覆沙的荒灘。另外,在代縣城東10公里鹿帝澗村,有楊家祠堂。古代州是楊繼業故里,因楊繼業破遼有功,後為鄉人所奉祀。元代,楊家十七世孫奉旨建祠,明清間又重修。現存祠內建築及塑像,大部分為明代遺物。正殿有楊繼業及佘太君坐像,八子彩塑分列兩側。祠內有「宗祖圖」碑一通,銘刻楊繼業後裔世系。大殿前豎有鹿蹄石一塊,形狀奇特,鐫刻秀美。相傳楊繼業第十四世孫楊友鎮守代州時,一日外出打獵,射中一梅花鹿,鹿帶箭而逃。楊友即隨後尾追,到鹿蹄澗,鹿忽鑽入地下,經挖掘,得一方石,上刻梅花鹿帶箭,並踏有蹄印。後移於祠內存放。鹿蹄澗村即由此得名。

在雁門關南的代縣城內有「雁門第一樓」,它正面對雁門關,並是拱衛這關的首座高樓,故有此稱。它是我國現存的最大一座木結構古樓,為北方文物中的一絕。這樓與雁門關在明初同期初建,後毀於火,成化十二年重建。清代續有維修。樓通高40米,寬7間,深5間,周有圍廊。樓底下為券洞台基,上為三層四檐歇山頂,最上層掛著兩塊巨匾,南面一塊書「聲聞四達」,北面一塊書「威鎮三關」,形勢雄偉。登高遠望,北面勾注山莽莽蒼蒼,雁門關蹲伏於勾注山下恰像一頭野獸,南面的五台山高入雲霄,滹沱河在腳下從東北向西南流去,蜿蜒如帶。山川美景,令人陶醉。

雁門關是可貴的古代軍事文化遺跡,並具有游覽價值,近年已吸引不少遊客來參觀游賞。今山西省有關部門准備修復這座雄關,辟為旅遊區。現在從大同通省城太原的公路線經過雁門關。這條公路是晉北至晉中的最便捷道路,故這里仍具有交通上的重要性。

❷ 雁門關位於哪個省

山西 雁門關,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以「險」著稱,被譽為「中華第一關」,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

❸ 雁門關在哪裡

雁門關又名西陘關,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

雁門關的圍城隨山勢而建,周長5公里多,城牆的南端分別與關城的東西兩翼相連,向北則沿著山脊延伸到谷底合圍,合圍處建有城門,圍城以外還築有3道大石牆和25道小石牆,起到屏障的作用。

(3)雁門關在哪個省擴展閱讀:

雁門關城正北的山崗上有明清駐軍的營房舊址,東南有練兵的校場,西門外有關帝廟,東門外有靖邊祠,祭祀戰國名將李牧,現僅存石台、石獅子、石旗桿和數通明清碑刻。

雁門關城以西的舊關城俗稱為鐵里門,兩關之間用石砌長城相連,並建造了敵樓、烽火台等,形成一組完整的防禦體系。

每隔120米左右,便建烽火台和敵樓各一座,在險要的地段,還設置了堡寨、壕溝和暗門等。它的東西兩端向北延伸後,最終與外長城相連。

在舊關城附近有一段明代建造的白草口長城,是中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長城段之一,該段長城全長5033米,牆高6-8米,底寬5米,頂寬3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雁門關

❹ 雁門關在什麼地方

雁門關是萬里長城位於山西境內,忻州市代縣以北的一座關隘,因其地勢險要,被稱為「天下第一關」。雁門關北邊是大同盆地,南邊是忻定盆地,西邊是雲中山脈和呂梁山脈,東邊是恆山及五台山,雁門關處於山脈及盆地的邊緣,因為其地勢險要,每年大雁往返經過其地,所以稱雁門關。

北宋初期,雁門關一直是宋遼爭奪最激烈的地區,隨著燕雲十六州脫離中原民族的統治後,雁門關就成了漢胡雙方爭奪的焦點。到北宋後期及南宋時期,雁門關徹底淪為胡人的地盤,失去了抵禦外族屏障的作用。至元明清時代,雁門關一度失去軍事及戰略價值,處於被荒廢的地步,雖然明朝有過短暫修建,但隨著中華民族的疆域外擴,雁門關已經失去險要關隘的作用,抵禦外敵的作用,淪為旅遊觀光的風景區。

❺ 雁門關在我國哪個省

雁門關

位於山西省代縣。雁門關在城西北大約40華里的地方,又名「西陘關」。

「天下九塞,雁門為首。」雄關依山傍險,高踞勾注山 上。東西兩翼,山巒起伏。山脊長城,其勢蜿蜒,東走平型關、紫荊關、 倒馬關,直抵幽燕,連接瀚海;西去軒崗口、寧武關、偏頭關、至黃河邊。關有東、西二門,皆以巨磚疊砌,過雁穿雲,氣度軒昂,門額分別 雕嵌「天險」、「地利」二匾。東西二門上曾建有城樓,巍然凌空,內塑楊家將群像,並在東城門外,為李牧建祠立碑,可惜城樓與李牧祠, 均在日寇侵華時焚於一旦。

傅山先生所書的「三關沖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的對聯也已化為灰燼了。但唐代詩人李賀的《雁門太守行》仍寫出了雄關的豪邁氣勢:「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流傳至今。

起源:

雁門關的軍事地位人人皆知,但真正熟悉其歷史的也不多見。在我的心目中,它既崇高又神秘。那名人字偃,滄州青池人,公元前1019年因鎮守朔北、雁門有功,深得周成王寵信,遂賜幸為姓,封於滄州。
2001年06月25日,雁門關作為明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❻ 雁門關在哪個省

雁門關又名西陘關,位於中國山西省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

❼ 雁門關在哪裡

雁門關又名西陘關,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2001年,雁門關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鐧懼害鍦板浘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❽ 著名景點「雁門關」到底在哪座城市

雁門關位於山西省代縣。雁門關在城西北大約40華里的雁門山腰。又名「雁2門塞」、「西隆關」、「西陘關」。

巍巍恆山,沿代縣北境逶迤綿延。蜿蜒於山巔的內長城,猶如玉帶聯珠,將雁門山、饅頭山、草垛山聯成一體。

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著名的雁門古塞就建築在峻拔的雁門山脊。

雁門關(Yanmen Guan)古來即為戍守重地,與寧武關、偏關合稱三關。是晉中地區通往內蒙古高原的必經之地。

唐建舊關在雁門山上,明初移今所。

雁門山東西兩山對峙,其形如門,而蜚雁出於其間,故名。

今存關門三座,內有戰國時趙李牧 祠。明《武安君廟碑記》載李牧率兵屢勝匈奴事,為歷代用兵之地。

古人有「三關沖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之說。

雁門關下在山陰縣境有廣武城, 依山建築,為雁門關的山前防衛據點。

傅山先生所書的「三關沖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的對聯也已化為灰燼了。

但唐代詩人李賀的《雁門太守行》仍寫出了雄關的豪邁氣勢:「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流傳至今。

2001年6月25日,雁門關作為明朝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❾ 雁門關和劍門關,玉門關各位於哪個省的市縣

雁門關 在山西代縣城西北20公里雁門山腰
劍門關是古今聞名的雄關險隘,位於四川廣元南50公里的劍閣縣大劍山口
玉門關 玉門關在甘肅敦煌西北75公里的戈壁灘上,是漢代以來通往西域諸國最西邊的國防關口

❿ 雁門關位於我國哪個省

雁門關,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


雁門關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以「險」著稱,被譽為「中華第一關」,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



(10)雁門關在哪個省擴展閱讀


雁門關東走平型關、紫荊關、倒馬關,直抵幽燕,連接瀚海;西去軒崗口、寧武關、偏頭關至黃河邊。恆山沿代縣北境蜿蜒於山巔的內長城,將雁門山、饅頭山、草垛山聯成一體。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


雁門關坐落於代州古城北部勾注山脊,位於山西北部的代縣城北約20公里的雁門山上。「九塞尊崇第一關」雄關依山傍險,高踞勾注山上,是大雁南下北歸的主要中部通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