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大禹是哪裡人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大禹是哪裡人

發布時間: 2022-01-22 11:01:02

A. 大禹是什麼地方人

大禹出生地有爭議一說法是在汶山石紐地區,一說法是在石坳。

禹,姓姒,名文命,史稱大禹,他是夏後氏首領、夏朝開國之君,因此又稱夏禹。禹是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孫子。禹不僅治理了禍害已久的洪災,發展農業生產,使人民安居樂業,還結束了中國原始社會部落聯盟式的社會形態,開創了國家這一全新的社會政治形態。中國從此進入文明社會。

他是中國古代傳說時代與堯、舜齊名的賢聖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歷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劃定中國版圖為九州 。後人稱他為大禹。禹死後安葬於會稽山上(今浙江紹興),仍存禹廟、禹陵、禹祠。從夏啟開始歷代帝王大都來禹陵祭祀他。

(1)大禹是哪裡人擴展閱讀:

大禹治水的故事:

堯帝時,中原洪水泛濫成災。堯命令禹的父親鯀治水,鯀用障水法治水,就是在岸邊加高河堤,但洪水水位也同時抬高。禹親眼看到,父親治水九年無濟於事,最終被殺於羽山。後來,禹被任命為司空,繼續負責治水。

禹與益、後稷遵照舜治水的命令,把洪泛區分為若干責任區,命令當地諸侯百官徵集民夫整治水土。禹吸取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改堵為疏。禹治水13年,三過家門都不敢入,錯過了自己孩子啟的出生,但終於把洪水馴服了。人們為表達對禹的感激之情,尊稱他為「大禹」(偉大的禹)。

東起大海,西止大漠,北及朔方,南達嶺南,四海之內皆稱頌大禹治水的功德。舜帝也賜給他「玄圭」(一種黑色的上尖下方的玉器),向天下宣告禹治水成功。

禹為了利於治水,更為了便於治理天下,將天下劃分為九州。《史記·夏本紀》記載禹「左准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

《尚書·禹貢》對此有比較明確的記載:一是九州的名稱,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二是各州的山川形勢、土壤特質、物產分布及相應的貢賦標准等。九州是中國最早的行政區劃,也是後世中國行政區劃的基本框架,成為歷代中國的代稱。

九州是大禹所劃,因而人們也把中國稱為「禹域」。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禹

人民網-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

B. 大禹是哪裡人夏朝國都怎會在千里之外的二里頭

“大禹治水”這個故事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詳的,在歷史上也有關於大禹的很多傳奇故事。在歷史上有很多的學者都對大禹有關很多研究,但是對大禹到底是哪裡人卻一直都沒有準確的定論。因為大禹去過很多的地方,所以現在我國有很多的地方都自稱是大禹的家鄉,但大禹真正的家鄉卻不知道是哪一個。雖然不知道大禹的家鄉,但從歷史記載來看,卻知道了大禹的岳父家在什麼地方,根據一些推斷還是可以得知大禹真正是哪裡人。

其實目前將夏朝的國都定在二里頭是有一些不合理的,將二里頭定位國都只是按照所發現的文物和遺跡所決定的,但是卻和真正的歷史有所差別。因為如果二里頭是夏朝的國都,那麼在周朝的時候大禹的後代所建立的杞國中就不會有“夷禮”這個禮數的存在了。

C. 大禹治水中的大禹是哪裡人

關於大禹故里有三說,分別為大禹出自中原、出自東夷、出自西戎,隨著一些考古活動如喇家遺址的發現,西戎說漸占上風。
西戎的稱謂最早來自於周代,古代居住於中原地區的漢民族自稱華夏,把華夏周圍四方的族人,分別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以區別華夏。西戎則是古代華夏人對西方少數民族的統稱,即以戎作為對西方所有非華夏各族的泛稱。西戎也可以指春秋戰國時期一些西戎人建立的國家。應劭《風俗通義》說:「戎者,凶也。」古本《竹書紀年》載:「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詩經》中常有周朝與西戎戰爭的史詩,比如「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夏朝時稱西戎為昆侖、析支、渠搜等。《史記.匈奴列傳》記秦穆公時有西戎八國,即綿諸(今甘肅東部);緄戎(今甘肅東部);翟、鎔之戎(今陝西北部);岐山、梁山(今陝西韓城與洛川之間);涇水、漆水以北有義渠(今甘肅寧縣西北);大荔(今陝西大荔東);烏氏(今甘肅平涼西北甘寧交界處);朐衍(今寧夏鹽池一帶)。皆位於隴山(今寧夏六盤山)附近。又載「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國服於秦」。周平王二十一年,秦文公擊敗西戎,「於是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岐以東獻之周」。西羌是隸屬於西戎的別支,從事牧羊,《說文》稱:「羌,西戎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風俗通義》也說:「羌,本西戎卑賤者也,主牧羊。故『羌』從羊、人,因以為號。」
西戎文化中陶器的主要特徵是鏟足鬲,單耳罐與雙耳罐。《史記·秦本紀》中曾記載許多與西戎族相關的來往或交戰記錄,如:「申駱重婚,西戎皆服」;「不廢申侯之女子為駱適者,以和西戎」。

D. 大禹是哪裡人

大禹是夏朝人。

禹(生卒年不詳),姒姓,夏後氏,名文命,上古時期夏後氏首領、夏朝開國君王,歷史治水名人,史稱大禹、帝禹、神禹。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後代,鯀的兒子,母為有莘氏之女修己。

相傳,禹治理洪水有功,接受帝舜禪讓,繼承部落首領。在諸侯的擁戴下,正式即位,以陽城為都城,一說以平陽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晉陽),國號為夏,分封丹朱(堯的兒子)於唐國,分封商均(舜的兒子)於虞國。



人物評價

夏禹是為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偉大歷史人物。他的重大功績不僅在於治理洪水,發展國家生產,使人民安居樂業。

更重要的是結束中國原始社會部落聯盟的社會組織形態,創造了「國家」這一新型的社會政治形態。夏禹完成了國家的建立,用階級代替原始社會,以文明社會代替野蠻社會,推動了中國帝王歷史沿革發展。

E. 大禹哪裡人

安邑(今山西省夏縣)
大禹,姓姒,名文命,字(高)密,是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孫子(另一說為顓頊六世孫),其父名鯀,其母為有莘氏之女脩己,為夏後氏首領、夏朝開國君王,

F. 大禹籍貫在哪裡

大禹生於四川北川

堯、舜、禹是繼黃帝之後的三代君王。據說堯最早是唐族的首領,舜則是虞族出身,禹的這一支,叫夏族。關於夏族的活動區域,歷史上有幾種說法,一說在今天的四川省北川縣禹里鄉;一說跟先前的黃帝部落鄰近,在今天河南新鄭偏西一點,大概在現在嵩山附近。另外,安徽壽春、當塗塗山,浙江會稽也都有禹出生的傳說,並在地方誌中有詳實的描述。

歷史上,說禹是蜀地羌人、生於石紐的古人很多,最早的大概是孟子。孟子說:禹生在一塊叫石紐的石頭中,是西夷人。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地區的古人把西邊的少數民族叫做「夷」,南邊的叫做「蠻」,這大概是一種自我感覺很好的叫法。司馬遷在《史記》中說,「禹興於西羌」。另外兩個漢朝人陸賈、恆寬也在各自文章中說:大禹是西羌人,出身在一個叫石紐的地方。

大禹是羌人,遠古的羌族也是一個赫赫有名的民族。整個中國西部,基本上都是羌人,從甘肅河湟一帶一直往南,到四川岷江上游,再到金沙江流域,基本上都是羌人的活動范圍。據說這些羌人已經開始使用刀、斧、錛、鑿等先進的石具,可能還沒有使用青銅器。到處遷徙,漂泊無定。

在四川省北川縣禹里鄉,一塊刻有「石紐」字樣的巨石面朝西北方向。數千年前,傳說大禹便是從這塊石頭中出世。古人一直有大石崇拜的傳統,他們相信,某些巨大的石頭中曾經誕生過他們的祖先或神靈。《西遊記》里的孫悟空就是在一塊石頭中蹦出來的。

禹里鄉的羌民,世世代代信奉大禹。雖然在中國的很多地方都有大禹誕生地的記載。但是,北川縣的百姓相信,大禹就出生在此地。這個說法在明清的時候還得到過朝廷的認可,朝廷一度給當地的百姓許多特殊照顧。每年農歷六月初六,北川縣的百姓便會用盛大的歌舞慶祝他們心目中英雄的生日。北川縣百姓修築的大禹館,至今仍然是全縣最好的建築。

千年之前,東晉史學家常璩可能曾經到過這片傳說中的大禹故土,因此在《華陽國志》中,才能有如此詳實的風俗記載。常璩說,這里 「方百里夷人不敢放牧」。意思是,北川縣祭祀大禹的地方方圓百里,都禁止放牧,因為這里是屬於大禹的聖地,對大禹的崇拜,在這個地方達到了頂點。而且,要是犯了罪的人躲進去,也沒有人敢進去把罪犯抓出來,罪犯在裡面躲了三年後,出來後已經無罪了。按照當地人的說法,他已經得到了大禹的諒解。

我們發現,說禹是羌人的,大抵是從禹生平說起。史書中提到禹,都說禹是羌人,並且眾口一詞,說生於「西羌」、「西夷」,並沒有說大禹是在西羌活動;說禹定都陽城(歷史上的陽城,並不止一處),生活在河南登封縣東南一帶的,說的是大禹的活動區域,並沒有說禹是在這里出生的。因此,這兩種說法是不矛盾的,西羌可能是禹的出生地,而他則最終在河南一帶立國。今年6月,還有人提出:大禹出生在今天的都江堰。

G. 大禹治水裡的大禹是哪裡人在哪冶水,當時是幾歲

大禹是安邑(今山西夏縣)人,公元前2071年,堯七十五年,在黃河流域治水,大約19歲。

相傳,禹治理洪水有功 ,受舜禪讓而繼承帝位。在諸侯的擁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陽城為都城,一說以平陽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晉陽),國號夏。並分封丹朱於唐,分封商均於虞。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後人也稱他為夏禹。

他是中國古代傳說時代與伏羲、黃帝比肩的賢聖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歷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劃定九州、奠定夏朝。後人稱他為大禹。禹死後安葬於會稽山上(今浙江紹興),仍存禹廟、禹陵、禹祠。從夏啟開始歷代帝王大都來禹陵祭祀他。

(7)大禹是哪裡人擴展閱讀:

禹治理洪水,曾經三次到桐柏山(在河南省桐柏縣西南),可是那地方總是刮大風,打大雷,石頭嘯叫,使治水的工程簡直沒法施展。

禹知道是妖物作怪,便召集天下群神,叫他們想辦法除妖。桐柏山和附近各山的山神恐怕禍事連累到自己頭上,都跑來跪著向禹磕頭,請禹饒命。

禹疑心他們包庇妖物,便把他們當中幾個特別狡猾的如鴻蒙氏、商章氏、兜盧氏、犁婁氏等拘囚起來,加以審問。果然問出實情,原來在淮水和渦水之間,的確躲藏著一個叫無支郝的水怪,禹就馬上派人去把這妖怪擒拿了來。

大禹治水,由高山到平川,由秦嶺到冀州,由太行山到嵩山,到處開河治水,留下許多足跡。上黨大地上潞城、平順之間有一座山就叫「禹王山」,相傳是禹開通河道時,把擋住水流的一座山搬在這里。人們為了紀念大禹治水,就把這座山稱為「禹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