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壽光什麼地方家常菜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壽光什麼地方家常菜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5-20 01:40:50

㈠ 壽光有什麼好吃

1、虎頭雞
松雞,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泛流行於山東和蘇北地區,創制記錄最早見於王高《王氏家譜》記載為康熙年間,至清末民國後已經廣泛外傳,成為傳統魯菜菜式之一,但未列入上宴菜品,為魯菜私房菜式,標準定名為「松雞」,俗稱「虎頭雞」,或諧音「糊塗雞」。
2、杠子頭火燒
杠子頭,又叫簽子饃,是一種白面火燒,俗稱「小山東鍋餅」。是一種起源於山東省壽光市王高地區聞名遐邇的一種傳統麵食。尺寸比巴掌稍大,外面都有一層金黃色的脆皮。
3、羊口老鹹菜
壽光民間有一種普及的腌菜稱為「辣疙瘩」。因其腌制時間越長越好吃,所以人稱之為老鹹菜。
4、筢菇
起源於壽光民間的一種傳統菜餚,「現為壽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5、馬蓮韭菜
馬蓮韭菜在壽光種植歷史悠久,據清康熙三十七年編修的《壽光縣志》記載:壽光縣「諸蔬中唯韭為絕品」。「春初早韭…寒臘冰雪便已登盤,甘脆鮮碧,遠壓粱肉」。
6、壽光大蔥
壽光大蔥壽光大蔥是壽光地方蔥的總稱。早在明代壽光就有種植大蔥的習慣,至清代中葉,大蔥已成為壽光的重要農產品。
7、壽光綠實桿芹菜
壽光綠實桿芹菜與韭菜齊名。植株粗壯,高者可達1.5米,葉柄充實,抗倒伏,水分多,質脆嫩,味較淡,不易抽苔,耐貯藏運輸,適於秋種和越冬保護栽培,一般畝產7500公斤,近幾年,壽光市種植面積在2萬畝左右,總產1.5億公斤左右。其中尤以桂河芹菜最為出名。
8、彌河灘銀瓜
彌河灘銀瓜產於彌河兩岸沙灘,瓜皮銀白。品種有大銀瓜、小銀瓜、火銀瓜、二性子等,其中以大銀瓜為最佳,是國內稀有白皮甜瓜品種。彌河銀瓜糖分足,含糖量高達12%左右。
9、田馬「王婆」香瓜
田馬「王婆」香瓜田馬鎮從1992年開始種植香瓜,至今有香瓜大棚2萬多個,佔地4萬畝,年產量1.5億公斤,並帶動周邊地區形成了10萬畝的種植規模。種植有伊麗莎白、狀元、台農、豐甜、蜜露等30多個系列,100多個品種。2000年3月份,該鎮被中國農學會特產專業委員會命名為「中國香瓜第一鎮」。2000年被中國果菜大賽組委會授予「中國百姓喜愛的名產名品」稱號,2001年3月,「王婆」香瓜無形資產被上海新世紀投資服務公司評估為3.3億元。現市場射輻中國所有省、市、自治區,產品出口日本、韓國、俄羅斯以及東南亞等國家,已成為中國最大的香瓜集散中心。

㈡ 壽光的名吃有哪些

壽光名吃:
1.王高虎頭雞是壽光市的一道傳統特色菜,最早起源於清朝時期的壽光王高村,因將雞剁成塊、掛糊炸成金黃色後,狀如虎頭,故名「王高虎頭雞」。其特點是:燉熟後雞酥肉爛、醇香可口,雞湯更是鮮美,為菜都人招待貴賓、喜慶宴席之必備美味。
2.羊口老鹹菜:壽光民間有一種普及的腌菜稱為「辣疙瘩」。因其腌制時間越長越好吃,所以人稱之為老鹹菜。而壽光老鹹菜尤以羊口產的味道最好,是因為配料不同工藝獨特的原因。
正宗的羊口老鹹菜以魚鹵腌制。得魚鹵後,先曬魚鹵,使其發酵,除油。(須經過30天,每天缸內溫度達到60℃)然後再進行腌製成菜,經多年的翻、曬、倒缸,而得家喻戶曉的羊口老鹹菜。
3.筢菇:壽光民間的一種傳統菜餚,民間稱為「pagu」。製作材料:綠豆、菠菜、蘿卜、水,製作方法其實很簡單:將綠用水泡透,跟剁碎的菠、綠蘿卜(可不用)一起用料理機打成泥(傳統製作方法是用石磨),捏成拳頭大小的團狀或弄成10厘米左右見厘米左右厚的塊狀,然後放到鍋里蒸熟,顏色呈現暗綠色。烹調的時候先熗鍋,放入大料、肉片、粉條等勾兌好湯汁,將筢菇團捏碎放入鍋中,混合韭菜、香菜等中火加熱五六分鍾後,炒好出鍋。上盤後的外形有點類似於蔬菜豆腐。90年代以前,北方鄉村在冬天基本上吃不到太多的新鮮蔬菜,於是老百姓便利用手中的幾項材料製作出各種菜餚,故而有了這道傳統美食。

真誠回答 若滿意請及時採納

㈢ 壽光比較好的飯店有哪些,都有什麼特色菜啊

聖晶水餃城特色菜:東北殺豬菜、笨雞燉蘑菇、各類海鮮啊,炒菜啊,他們的水餃都是全程手工揉面擀皮的哦!農家水餃製作的那樣的!!!
龍門魚府特色菜:清江魚、魚滑面、火鍋三味鍋【麻辣全紅、番茄養生鍋、龍門現咬豆腐】毛肚,麻辣龍蝦還有燒烤等等!選擇多多嘛。。。

㈣ 濰坊有什麼好吃的,濰坊特色美食小吃推薦

諸城辣絲子

諸城辣絲子是諸城市的一道漢族傳統名吃,屬於家常菜,主要原料為辣疙瘩(芥菜疙瘩)、蘿卜片、花生米等。具有酸、辣、甜、香,清淡爽口,提神通氣,增進食慾,是下酒佐餐的好味料。

昌樂高崖炸雞

沒有廚藝的千百種佐料,卻以清香取勝,色、香、味俱佳

濰坊肉火燒

每天排隊有木有,配上濰坊豆腐腦,地位無可替代有木有!

肉丸子面

自古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說起肉丸子面條,濰坊人會立馬挺起胸脯,立馬會眉飛色舞,立馬會津津樂道。這一民間小吃已經遠遠超出了食品的范疇,它已經成為本土文化特色的一種載體,成為老人過生日,小孩過白日的主食大餐。

濰坊燒餅

濰坊燒餅是山東濰坊漢族傳統小吃。濰餅的燒餅烤成分兩層,面層布滿芝麻,鼓起,脆而香。底層平而脆,撂放片刻便變軟,「燒餅卷油條」即是變軟後的吃法。濰城燒餅品種很多,如酥燒餅、小片燒餅、羊肉燒餅、花椒肉燒餅、脂烙酥燒餅等,風味各異。

濰縣蘿卜

煙台蘋果萊陽梨不如濰坊的蘿卜皮,不解釋

芥末雞

細嫩醇香,咸鮮香辣,清爽通竅。

昌樂鄌郚鎮西瓜

200多年前就開始小面積種植,1971年「出口」香港,1972年起一直被認定為**特需瓜生產基地。個大(平均6.3公斤以上)、皮薄、味甜、汁多、口感好、無公害、健身養神、上市早、易運輸、耐儲存......

雞鴨和樂

和樂原名河漏,又名餄餎,源於山西陝西一帶,是用蕎麥面在鑿有細孔的和樂機器里壓出的圓柱形面條。相傳清代濰縣籍(今濰坊)京官將其帶回家鄉並作改進,雞鴨老湯作鹵,配以雞肉、鴨肉、憨肉(肉丸子)、蛋皮以及各種蔬菜菜碼,更名為「雞鴨和樂」,寓意和和樂樂,幸福美滿。

壽光虎頭雞

虎頭雞是山東壽光的一道漢族特色名菜,燉熟後雞酥肉爛、醇香可口,雞湯更是鮮美,為招待貴賓、喜慶宴席之必備美味。源於清朝,在壽光以有幾百年的歷史。壽光人民有一個風俗,來了貴賓及喜慶宴席時,上菜都是按照「一雞、二魚、三冷盤」的順序。這雞就是虎頭雞,由此看出「虎頭雞」這道菜在壽光筵席上的份量!

筢菇

筢菇是發源於山東壽光地區的一種漢族傳統名餚,主要材料為蘿卜,綠豆,青菜葉子等,製作流程較為復雜,口味清香獨特。以傳統石磨手工製作的筢菇口味最佳,而機器自動化生產改良的筢菇口味則稍遜。

五香炸肉

濰坊人好吃炸貨,歷史悠久,隨便走在那條大街小巷,都能聽到吱吱啦啦的聲音,那種濃郁的油香肉香,立刻就把您的食慾勾引出來,口水緊咽。

景芝金絲面

金絲面是山東安丘漢族傳統名吃,始於景芝,已有300多年的歷史,與三頁餅堪稱景芝白案佳品的孿生姊妹,為販酒客商常用食品。金絲面色黃絲細,猶如金絲,軟硬適度,清香可口。

杠子頭火燒

因做火燒的面很硬,手揉不動,需用木杠翻壓,故名。其形圓、個頭大,每個約250克,邊厚里薄,中間隆起。其特點是面硬、烤烙熟透而無糊斑,吃起來脆口,越嚼越香。收藏期長於其他麵食。

朝天鍋馬宋餅

昌樂名吃,出自昌樂縣馬宋鎮馬宋村。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經數世不衰,久食不膩。1997年被中國烹飪協會、山東省貿易廳分別認定為「中華名小吃」、「山東名小吃」。

高密爐包

民間傳統名吃高密爐包歷史悠久,風靡城鄉。始於清代年間,在民國時期有著獨特意義的形勢盛行,用來走親訪友的禮物送給朋友,特別是20世紀30年代位於縣城南河灣的林三爐包,更是名冠城鄉。其特點是包子又白又大,皮面暄軟,內陷飽滿,味道鮮美,掛漿講究,火候獨到,嘎渣焦脆,油香四溢。高密爐包用料講究,以鮮豬肉、鮮韭菜、鮮白菜和上好的精麵粉為主料,以海米、木耳及各種調料為輔料,精心加工而成。

㈤ 濰坊正宗十大名吃都有哪些

濰坊正宗十大名吃有濰縣朝天鍋,高密爐包,雞鴨和樂,景芝小炒肉,壽光虎頭雞,沂山特色炒雞,濰縣辣皮,濰坊肉火燒,脂餅,濰縣蘿卜。

1、在很多年之前濰縣趕集的時候,農民吃不上熱飯就會有很多的人在集市上架起大架子,紮起大鐵鍋。這個時候就會有很多的好心人為路人煮菜熱飯,因為這個鍋沒有蓋子,所以他們就成了人們稱為的「朝天鍋」。

4、這道非常有名的精緻小炒肉主食就是用的香菜和肉,這裡面的肉非常的鮮嫩也非常的細,而且香菜也有一種香氣撲鼻,但是對於這個景芝小炒肉有四種:第一種香菜小炒肉、第二種韭菜小炒肉、第三種蒜薹小炒肉、第四種貢菜小炒肉。

㈥ 壽光市哪裡有美食一條街

聖德堡的自助餐挺好,有烤肉和火鍋兩種,只有中午(十一點半後至兩點)和晚上吃白天43/人,晚上46/人,應該是這個價,旁邊有一個北京涮羊肉愣貴還吃不到東西。百貨大樓北有個新特優還可以,百貨大樓南門口對面有個雞公堡,好吃,但不喜歡油膩的不是很推,裡面有洋蔥,記得去吃時,最後都惡心了,發誓不再吃了,後來又想念又吃、、、在車站偏西的那個十字路口,朝西走,在路南有個北國餃子園,裡面用餃子蘸著吃的料很好吃。其實壽光的東西還可以,有興趣可以晚上去夜市,有的是好玩的。

㈦ 壽光好吃

1.壽光名吃虎頭雞嫩滑醇香味濃。2.壽光民間稱為「辣疙瘩」的羊口老鹹菜腌制時間越長越好吃,人稱之為老鹹菜。3.扒谷是一種有著獨特風味的營養品,老少皆宜。4.桑氏香筍大骨頭。------

㈧ 壽光哪個菜場或者店裡做的鹵菜(醬豬蹄,醬牛肉,雞翅,烤雞之類的)比較好吃

東郭市場的東郭熟食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