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廈門中山商業圈哪裡好吃的多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廈門中山商業圈哪裡好吃的多

發布時間: 2022-05-16 18:19:09

❶ 廈門中山路步行街小吃多嗎,哪家比較豐富

廈門中山路步行街被評為中華十大名街之一,吃的是很豐常多的,服裝店以前也很多,現在比較少了,可能受網購的影響。不過吃的反而越來越豐富,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原巷口魚丸鋪了,除了其招牌菜原巷口魚丸外,還有多種特色菜和廈門多種特色小吃如海蠣煎、沙茶麵、土筍凍、五香、燒肉粽等等上百種,應有盡有。他們家的魚丸都是手工現做現賣的。

❷ 廈門中山路附近有什麼小吃值得推薦的

1.進入中山路了,第一站就是加料燒肉粽。中山路第一農貿市場對面。店面就和上海的一個珍珠奶茶鋪一樣大小,裡面2張桌子。粽子的外形和上海粽子相似,糯米里摻了醬油,粽子里有一塊代肥肉、肉皮的五花肉,還有1/4個煮熟的醬油蛋。還有香菇、蝦米等。吃的時候,還要淋上類似於番茄漿的漿汁。粽子每個2.5元

2.吃完粽子,往前走,注意馬路對面會出現來雅百貨。來雅六樓,阿里山冰吧里的紅豆牛奶冰,10.00/份,樣品看上去遠沒有上海冰吧里的那種堆成山的樣子,充其量就是個山丘罷了,放棄繼續走

3.來雅出來,不要過馬路,走到公交車站。車站旁有個專售現榨果汁的店,店門口有一個年輕美麗的少婦,穿著花裙子,面前放了一個上海隨處可見的裝盒飯的泡沫塑料箱。箱子裡面就是「自製茯苓糕」了。店門口掛有招牌。茯苓糕是稱份量的。6.00/斤,也有事前就切好的小塊的用小袋子裝好,外形有點像上海的核桃糕。糯米粉的成分居多,但不是純糯米的。吃口細膩、緊實,入口不甜,咀嚼幾下甜味才出來。適合喜歡吃糯米製品的人,建議不要多吃,幾口就飽了。而且不易攜帶,放一天,糕內的水分蒸發掉,吃口就差很多了。

3.再往前走幾步,就到了中山路和思明路交叉口了。左手轉彎往思明路走,馬路對面的第一個巷口就是歡歡沙茶麵。在歡歡沙茶麵過去幾個店鋪,又有一個小巷子,巷口就是買「葉氏麻糍」的。老闆是個中年男子。麻糍的工藝和上海的年糕團相似。製作手法很有觀賞性。純糯米外皮包裹了芝麻粉、花生粉還有糖粉。外面還滾了一層芝麻粉。看成分就知道有多甜了。1.00/個

4.出了巷子,走回中山路思明路口,往思明路的另一端走,那邊在拆遷,走到第二個巷子,巷口有個水果攤,往裡走,就看見原本在思明路上的那個海蠣煎攤子了。5.00/份,就是用牡蠣和蔥花、雞蛋爆炒。吃的時候還要淋上和燒肉粽味道相似的調味汁。

5.再返回中山路,往輪渡方向走十來米,就到了中山路局口街交界了。右手轉彎 進局口街,巷口有幾個攤子賣春卷,2.00/個。現買現包,春卷皮子和上海的一樣,餡放在一邊的盤子了,餡里有豆乾,榨菜,香菜等像上海的炒素。包好就吃,不放在油里炸的。吃口清淡。

6.繼續往局口街里走,過了思明西路,抬頭就看見了思西沙茶烤肉店。這里的烤肉不是一串串賣的,而是一份份賣的。5.00/份,每份十來串,每串3小片純精豬肉。是腌了沙茶漿烤的。肉緊,有嚼頭。傳統九市鹵面就在烤肉店旁邊,1.5/份,太飽了,沒吃

7.中山路的最後一站就是黃則和了。花生湯1.5/杯,湯甜,花生很酥。特別推薦黃則和的「米老鼠」,糯米製品,裡面是綠豆沙餡。糯米很薄,餡不是很甜,很是爽口。價格也公道,4.5/6個。建議回家冰一下吃,味道也很好。

❸ 廈門十大美食哪裡比較集中

摘要 您好,我是小陳老師。這道題由我來回答,打字需要一點時間,還請您耐心等待一下,我將全力幫助您

❹ 廈門小吃一條街在哪裡

廈門小吃一條街主要位於老人路、廈門島、鼓浪嶼和中山路。

拓展資料:

1.台灣美食街:台灣美食街位於老路人和路上(人和路在廈門輪渡碼頭的馬路正對面,也即去鼓浪嶼的碼頭正對面)。廈門離我國的台灣很近,它們隔海相望。因為距離很近,在廈門的輪渡附近有一條台灣的美食街,那裡匯聚了台灣的種各樣的美食。只要是在台灣夜市出現的小吃,在這里,統統都可以找到,能讓你吃到原汁原味的台灣風味。

❺ 廈門哪裡好吃的東西比較多

中山路,是廈門最老牌的商業街,人流旺,商品多,名氣大,不論往昔還是如今,人們一提及廈門,就言必中山路,好似紐約的曼哈頓、東京的銀座、香港的中環、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到廈門,中山路是不能不去的,因為它代表了廈門的繁華,富有和時代韻律。到這里可享受豐富的物質世界,領略現代風采。中山路是廈門人的驕傲!

目錄

建築風格
建築介紹
編輯本段建築風格
中山路的建築都是騎樓,騎樓是歐陸建築與東南亞地域特點相結合的一種建築形式,大約在鴉片戰爭後就傳入鼓浪嶼和廈門。這種建築有著濃郁的南洋風情,粉紅和乳白是主色調,經過歲月的洗禮,斑駁的牆體與古舊的木窗更為騎樓增添了幾分特有的神韻。
編輯本段建築介紹
從輪渡口往東,中山路的左邊是全國有名的華聯商廈,右邊則是廈門華僑銀行。廈門華僑銀行萌芽於1877年在廈門批立的批館,批在閩南語中是信的意思,僑批即海外華僑的家書,但它實際上是匯款憑證。"南洋錢,唐山福",浪跡海外的閩僑具贍家傳統,華僑銀行就是專為他們辦理家屬匯款業務的銀行機構。作為一段歷史的見證,該銀行現仍保持其原有風貌。 向前直走,左邊有一條分叉叫昇平路,古名番仔街,附近原為洋行集中地,閩南人稱洋人為番仔,此街因此得名。五口通商後外國商人陸續來廈經商,開辦洋行。據光緒年間的歷史資料記載,由名的洋行有匯豐、怡和等。斗轉星移,現在的昇平路已變成一條民巷,但塵封的歷史都被鐫刻在一個石碑上。 繼續往前就能看到馳名中外的黃則和花生湯店,各色閩南小吃應有盡有,每天都有不少遊客慕名而來,還能看到五家連一起的老字型大小茶店,福建茶葉以其濃郁的清香而馳名全國,後邊還有鼓浪嶼餡餅店,同樣是遊客不二選擇。 往前不遠就是巴黎春天百貨,里邊匯聚了眾多國內外一線的服裝品牌,種類齊全,樣式新穎。作為一家高檔服飾的連鎖巨頭,這里引領著時尚,引領著潮流。 巴黎春天百貨建設銀行營業廳旁台階上去的這條路叫小走馬路。以前這里都是山路,鄭成功在此練兵時經常在路上跑馬疾馳,老百姓便把這里叫做小走馬路。昔日的戈鐵馬早已經不在,唯有一座古門靜靜佇立在這里,正中寫著澤被甘棠,兩旁是鼓浪巡河功萬壽,鷺江車渡證五緣。石門古樸而威嚴,默默地守望著中山路。台階前現有一個舞台,定期舉辦各種活動,精彩的歌舞表演吸引了八方來客。
在接近上山路西段路口處有一顆大榕樹,大榕樹下是廈門非常有名的局口街。局口街的名稱由來有兩種說法,一說在日偽時期和國民黨時期將警察局設在這里,故稱局口街,一說古時在該處設有火葯局而得名,當時分有內局和外局,福建水師後營守備署曾設於此,還有古董瓷店、茶館、國畫裱坊。現在的局口街變成了女人街,分布著數十家大大小小的女士用品專賣。除了時尚女裝外,還有女鞋、女士飾品、女士發型設計屋。許多年輕女性喜歡在這里購物,這里將她們從頭到腳打造成最出最新潮、最前衛的造型。局口街的街口建有仿古屏風,上刻古代民間藝人踩高蹺、打城戲等內容。屏風左右立有三塊石碑,最大的一塊刻著閩南戲曲文化的四大形式:高甲戲、答嘴鼓、布袋戲和講古,並一一做了詳細介紹。較小的兩塊中,一塊介紹了南音,一塊介紹了局口街的歷史。局口街的對面是太平路,位於太平路路口的天仙賓館是廈門最古老的旅館之一,1933年由新加坡華僑呂天保創辦,1936年12月30日著名詩人郁達夫來到廈門時就入住這里。他在廈門天仙旅社特刊上作序,與呂天保及當時的文化界人士合影,並將照片收錄在《郁達夫全集》第四卷卷首。同其他中山路的建築一樣,旅店完整保持著原來的外觀。 中山路的高人氣輻射出了周邊道路商業的繁華。大中路、昇平路、鎮邦路、霞溪路、思明南北路,都是店面密集且特色鮮明。她們全都通向中山路,宛如中山路的支流,分享著中山路的人氣。中山路上花卉與綠化景觀相互襯托。到了夜晚,每當華燈初上,閃爍其間的LED燈將整條中山路裝扮得流光溢彩。

❻ 廈門到底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和好吃的東西

廈門最棒的景點依次是:鼓浪嶼,廈大--環島路,萬石岩,南普陀寺,集美,白鹿洞—虎溪岩,胡里山炮台。其他景點可以參看我另一篇同名的游記。廈大白城的海濱非常美麗,而且可以從那裡租自行車游環島路。胡里山炮台要收20元的門票,而且對於那些比較缺少軍事知識和興趣的人來說,不是很有看頭。

萬石岩植物園其實相當漂亮,只是園子太大,一定要早上進去,才能有充足的時間細細欣賞。

南普陀的香火非常興旺,大殿前面的供台上都堆滿了香客帶去的水果、點心之類的供品。我以前去過的寺廟,香客帶來的供品在香客們磕完頭、念完經之後,都是可以帶走的。這里卻不然。看著這小山一樣的供品,我不禁在想,這廟里的和尚可真有口福。有的殿堂里放了很多黃布包的蒲團,有不少香客很虔誠地跪在上面念經,一跪就是幾個小時。寺廟的後山上有個小洞,洞里密密麻麻擺滿了香客自己請來的佛像,怕有幾千尊之多,場面頗為壯觀。繞到洞後,地上堆滿了那些瓷或陶的佛像打碎後的碎片,我忍不住感嘆,這樣的風俗看來怕不是持續了幾年,而是數十年了吧。

集美大學的建築風格很有味道,可惜門口都有門衛,輕易不讓你進去。最好能找張學生證,謊稱是進去找某個同學,再登記一下就可以進去看了。實在進不去也可以去看看龍舟池。說是池,其實是一個大人工湖,很有氣魄,還有不少白鷺展翅飛翔,真不愧了廈門「鷺島」的美名。龍舟池旁邊就是集美中學,這是我見過的最美的一個中學,兩棟教學樓的建築色彩令人嘆為觀止。

從龍舟池坐摩托車去螯園要3元錢,其實開過去只有2、3分鍾的路程。你只要從龍舟池一直沿右邊的路走,大約15分鍾就可以走到,而且路邊一直都是大海,景色怡人。

螯園要收10元的門票,但其實園子很小,除了嘉庚墓修得比較有特色外,並沒有什麼可看的地方,而且在螯園外面的大路上也可以遠遠地看個大概。倒不如去集美中學旁邊的「歸來居」,那裡是陳嘉庚的故居,銅像也在那裡,而且還是免費的喲。

白鹿洞和虎溪岩其實都是寺廟,我也是去了以後才知道。這兩個寺廟都不大,尤其是白鹿洞,我是元旦那天去的,結果除了廟里的和尚,少數幾個香客,我是那裡唯一的遊客,這種感覺非常奇特。廟里有一個小殿,香案上面有卦板,香案旁邊有簽桶。求了簽就自己去殿門旁的一個小櫃子里按簽號找解簽的紅紙條,並沒有和尚在那裡收錢或看管。這好象都是其他寺廟所不多見的。另外,從白鹿洞後門出來有一條小路,從那裡可以直接走到虎溪岩。這兩個寺廟都是免費的。

廈門旅遊購物指南、特產介紹、著名商場

作為中國五大經濟特區之一的廈門市,不僅擁有旖旎迷人的優美景色,而且匯聚了富饒的寶貴物產,造就了蒸蒸日上的繁榮商業。置身於廈門的購物街區,你將被她現代化的商業氛圍所感染。四處林立的大型商場和百貨大廈,獨具風貌的商業街區,匯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名牌家電、高級時裝,金銀玉器、珠寶首飾,工藝珍品、古玩字畫……萬千商品,琳琅滿目,廈門讓你真正過一把購物癮。一些特色商店、街邊小攤、夜市和平價超市,也它將帶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信用卡在廈門的使用非常普遍,各大賓館、酒店、旅遊、購物場所等都可以使用,但要事先查證你所持的信用卡屬於哪種類別和使用許可權;一般來說長城卡、牡丹卡、萬事達卡、金穗卡等信用卡在廈門都是可以使用的。廈門市除國有銀行和中外合資廈門國際銀行、外商獨資廈門商業銀行外,英國匯豐銀行、美國建東銀行、美國標准渣打麥加利銀行、法國里昂信貸銀行、美國花旗銀行、日本第一勸業銀行等10多家境外銀行在廈門設立分行或代表處。

廈門因其優越的自然條件而盛產魚、蝦、蟹、鮑魚、魷魚、文昌魚、香菇、甘蔗、龍眼、橄欖等;至於工藝品則更是豐富多彩,珠綉、泥塑、彩扎、漆線雕等不僅暢銷國內,而且深受國際友人的喜愛。

廈門有不少繁華的商業街,中山路、廈禾路、鼓浪嶼龍頭路、富商商業圈、廈門一條街……都是購物的好去處。

中山路在老市區,是最繁華的街道,這里不僅有大型的購物中心,還有靚麗的精品小店,商品齊全、價格公道,是「中華十大街」之一;這里的交通也很方便,乘坐公交大巴2、3、4、8、10、12、23、25、27、30、32路和雙層巴士28路均可到達。

鼓浪嶼龍頭路是鼓浪嶼的主要商業街,這里主要經營旅遊商品,有許多工藝品店、字畫店,不僅有廈門當地的工藝品出售,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古玩字畫;此外,龍頭路上還有出售南國干貨的,大大滿足北方遊客的需要,不過可一定要記得砍價。

主特色街市:

中山路

有著「中華十大名街」稱號的中山路是廈門傳統的繁華商業區。沿街的上百家商場一字排開,沿街商店商品眾多,蔚為壯觀,大多價格公道,可以放心購買。中山路各商家的營業時間一般是從早上9點至晚上10點,有足夠的時間來盡情采購。其中規模較大的有華聯大廈、華輝商場、巴黎春天思明店、金鷺首飾等。

中山路上的建築形態各異,巧妙地融合歐式建築風格與海濱城市特色,別具情趣。這條百年老街還是廈門惟一直通大海的商業街,交通十分方便,購物之餘,你還可飽覽鼓浪嶼的風景。

與中山路相鄰的思明南路、思明北路、思明西路、思明東路、局口街等幾條街道,也是購物的好去處,可以順便一游。

廈大一條街

廈大一條街其實只是半面街,另半面屬南普陀寺。緊依廈門大學一側的街道不過千米,卻開設了上百家店面。其中許多店經營時尚服飾和文化用品。最引人矚目的是它聚集了廈門各大重要書店。

這條商業街的主要特色在於它與廈門大學相對應的文化氛圍。無論經營餐飲還是服飾,銷售文化用品還是體育用具,每家店鋪都透出一種溫文爾雅的文化氣質。途經此處的遊人無不為這種濃郁的文化風情所吸引。

❼ 廈門好吃的地方推薦

廈門好吃的地方八市,中山路,台灣小吃街,曾厝垵等。
八市這里是老廈門古早味的聚集地。

市場里有著許多廈門老字型大小的小吃,味道非常棒,火了幾十年。

這里還是廈門人氣最旺的海鮮市場,遍地都是新鮮便宜的海鮮。

台灣小吃街

廈門人和路的台灣小吃街是第一條設在大陸的台灣美食街,有著超正宗的閩南美食和台灣小吃。

小小的一條街巷聚集了台灣最具盛名的三大夜市的小吃,有著地道的台灣味道。

蚵仔煎、花枝丸、擔仔面、月亮蝦餅、彰化肉圓,原汁原味的台灣風味讓人吃得大呼過癮。

龍頭路美食街

來廈門旅遊就必去鼓浪嶼,鼓浪嶼上有一條非常熱鬧的街道——龍頭路美食街。

這里聚集著廈門特色小吃、網紅美食店、創意禮品店,店鋪裝修非常有情調,味道也很棒,就是價格有點偏貴。

曾厝垵

曾厝垵是中國最文藝的漁村。

這里有著超文藝的民宿、咖啡館、酒吧,同時還有著來自全國各地的美食。

豐富的美食絕對能滿足你的胃,吃飽之後,還能坐在某個文藝的小酒吧,點一杯雞尾酒,和朋友聽聽歌聊聊天,十分愜意。

中山路

最後壓軸的就是廈門最老牌的商業街——中山路。

中山路是吃貨和購物狂最喜歡的的逛吃勝地,這里有著超多的商場、精品小店、小吃攤,古早味美食店鋪。

一到晚上,中山路就是廈門最熱鬧的地方,成排的南洋騎樓建築、上面掛著流光溢彩的LED燈、街頭全是琳琅滿目的閩台特色小吃。

這里展現了廈門這座城的繁華和最正宗的廈門特色。

❽ 求廈門中山路的小吃~還有鼓浪嶼的~

鼓浪嶼小吃有名的當地小吃有龍頭路原巷口魚丸店,黃金香肉脯,葉氏麻糍,
缽仔糕:有紅豆、蘋果和菠蘿三種口味等,像果凍,很滑很Q
葉氏麻糍:是鼓浪嶼有名氣的店,在中山路也有,餡有三種,是甜食但不膩,淡淡的香,溫潤的味道。現場製作:糯米皮蘸一下芝麻或花生,左右揉揉就做成一粒。中山路上流動攤車,下午4點到晚上,局口街入口對面的工商銀行門口。
紅記德小吃:老字型大小的小吃,蔥糖卷和夾餅最為推薦。局口街入口,工行對面,流動攤車
八婆燒仙草:除了燒仙草,裡面有很多紅豆、燒仙草、米仁、啫喱、花生。有奶茶口味和蜂蜜口味兩種。中山路和瑞景商業廣場負一樓等各地都有店。
吳伯棒冰:小時候的味道的那種冰。
炸蝦仁餅:一般到4點之後才有。局口街的盡頭,和大中路交叉處婚紗館對面的路,有家賣美術用品店的旁邊。
蓮歡海蠣煎:局口街里的某條僅容一人進出的小巷走進去,要很細心才找到,(有貼蓮歡海蠣煎向前XX米)。
局口拌面:有十七、八年的歷史,晚上才營業,地址:蓮歡海蠣煎隔壁。
思西沙茶烤肉:烤肉的技術地道,咬下去多汁。吃前沾沙茶醬甜甜辣辣的,還有一些煙熏的味道,思明區局口街132號,局口街走到盡頭,現奧斯卡婚紗邊上,有兩家沙茶烤肉,這兩家是兄弟兩人。
阿卿春卷:地址:局口入口,靠近中山路的第一家春卷店。
王師傅臭豆腐:局口街入口的一條橫巷裡,有招牌,臭豆腐5塊錢一份,還有土筍凍也不錯。
月華沙茶麵:月華老婆婆每天勢必一大早過來配料。據說,她80多歲的腦袋很靈活,配料算錢都極其准確,分毫不差。鎮邦路78號,民立小學對面的「月華」的沙茶麵和肉粽,特別是沙茶麵,現在還是由80歲的月華阿婆親自配料。
陳佳甜品:出品的龜苓膏是主打,夠苦、夠稠,有蜂蜜、淡奶兩種,價格貴了點,但物有所值,聽說西米露也不錯,思明區鎮邦路65號,電話:2107490
昇平路炸肉串:只有一個小小的攤,上面擺著爐具,僅此而已,中山路東海華聯邊上的小巷子。營業時間是下午4點多到晚上8點多
黃則和花生湯:中山路華聯對面。特色:花生湯、韭菜盒、年糕。
福伯燒燒仙草:從輪渡方嚮往中山路上走的,看到第2個「美珍香」左面隔壁的一個鞋店「新概念」直接從裡面穿過,就到「福伯」了。
大中沙茶麵:吳宗憲來廈門做節目時經常跑過去吃,思明區中山路49號(和鳳街口)。中山路巴黎春天,對面的巷子里。特色:沙茶麵、面線糊
素花鴨肉粥:鴨肉粥是地道的廈門小吃,都是「用大鍋精心熬制的」;湯頭那麼鮮,絕對不是加味精的結果。中山路李寧巷子走進去50米左右。特色:鴨肉粥電話:2035389
吳再添小吃店:美味的蝦面、芋包、肉粽、油蔥果、扁食、五香、叉燒、大肉包、咸年糕等小吃。價格便宜,思明區大同路49號,輪渡海關鍾樓走進來的大同路進去,在音樂廚房斜對面,電話:2034820
新廈蝦面:店門很小,店主特牛,每天只做三鍋湯,上午11點開門,賣完就關門,據說這家小店以前熬蝦面的湯頭,都挑選金門附近島嶼的金狗蝦加之烹制,如今是否堅持這個標准不得而知。思明區人和路51號,大同路走進去,音樂廚房斜對面的小巷裡,有明顯的招牌

❾ 廈門中山路步行街有哪家性價比超高的餐廳呢

來到廈門,必不可少的便是前去中山路逛逛,那裡匯集了各色美食、特產,將老廈門的風味一覽無遺,其中有這樣一家餐廳,格外吸引著我,早在來廈門之前,就被朋友安利了無數次,那就是位於中山路的思嶼閩菜·老廈門特色菜,那是一個連曾志偉也忍不住三次打卡之地。


如果說薑母鴨是思嶼閩菜·老廈門特色菜的招牌,那麼其他各色的菜品都是店內的靈魂,它們不需要華麗的名字,油鹽醬醋茶的簡單組合,就足以讓人留戀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