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懷化太平鄉哪裡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懷化太平鄉哪裡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5-16 00:12:33

① 貴州省松桃縣有哪28個鄉鎮

截止2019年8月,松桃苗族自治縣轄17個鎮、6個鄉。

17個鎮包括:

盤石鎮、普覺鎮、烏羅鎮、甘龍鎮、長興堡鎮、牛郎鎮、盤信鎮、大坪場鎮、寨英鎮、孟溪鎮、迓駕鎮、正大鎮、大路鎮、木樹鎮、平頭鎮、冷水溪鎮、黃板鎮。

6個鄉包括:

妙隘鄉、石樑鄉、沙壩鄉、瓦溪鄉、永安鄉、長坪鄉。

松桃苗族自治縣:

貴州省銅仁市轄縣。成立於1956年,是國務院批准成立最早的自治縣之一。

位置境域:

松桃苗族自治縣位於貴州省東北邊緣,處在黔、湘、渝兩省一市結合部。東北與湖南省的鳳凰、花垣兩縣相連,西與重慶市的酉陽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交界,南面是貴州省的銅仁市。全境平面圖形似馬鞍,東西76公里,南北74公里,總面積3400平方公里。地理位置處於東經108°35′42″—109°23′30″,北緯27°49′40″—28°30′20″。

(1)懷化太平鄉哪裡好吃擴展閱讀

銅仁市:

貴州省轄地級市,位於貴州省東北部,武陵山區腹地,東鄰湖南省懷化市,北與重慶市接壤,是連接中南地區與西南邊陲的紐帶。

行政區劃:

截止2019年,8月,銅仁市轄碧江、萬山區2區,江口、石阡、思南、德江、玉屏、印江、松桃、沿河8縣。下設169個鄉鎮(含辦事處),175個居委會、2699個村委會。

位置境域:

地處雲貴高原向湘西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介於東經107°45'—109°30'、北緯27°07'—29°05'之間,國土面積1.8萬平方公里。

② 安江在哪裡

安江是湖南省懷化市洪江市下轄鎮。

安江:

安江一般指安江鎮,隸屬湖南省懷化市洪江市,安江先後作為黔陽地區(懷化市的前身)(1953——1975)行政公署駐地和原黔陽縣(1949——1997)縣治所在地。位於沅水上游東岸。西接太平鄉,北隔沅江與岔頭鄉相望。距市治黔城鎮53公里,距懷化市區50公里,距芷江機場60公里。截至2021年5月,安江鎮轄17個村、9個社區居委會。

歷史沿革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改為安江堡,又名雙岩城,後裁堡置安江巡檢司。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裁安江巡檢司,置安江驛,後改為安江塘,復置安江鎮。民國改元,廢里分區設鄉,安江鎮是禮字區所在地,新中國成立後的1949年11月1日,建立安江鎮人民政府。

1949年11月——1998年3月,黔陽縣人民政府設安江。

1953年——1975年,黔陽地區行政公署設安江。

1960年——1962年設安江市(縣級),翌年10月撤銷,1998年改為建制鎮至今。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安江



③ 黔陽縣屬於哪個市

黔陽縣是原湖南省懷化地區所轄縣,1997年11月29日撤銷,原縣治安江鎮在20世紀50-70年代間也是懷化市的前身黔陽地區(黔陽專區)地治所在。

直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初期,黔陽縣轄域包括今洪江市(原黔陽縣)和中方縣以及鶴城區大部分區域。黔陽縣歷史悠久。西漢高祖五年置鐔成縣。唐貞觀八年改為龍標縣。

宋元豐三年改名黔陽縣,歷代縣治設於黔城,1949年10月以後縣治設於安江,1997年國務院批准原黔陽縣與洪江市合並,成立新的洪江市,市治設黔城鎮。

地理位置

現洪江市市治位於沅水上游的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黔陽古城,是全國保存最為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古城三面環水,是湘楚苗地邊陲重鎮,素有「滇黔門戶」和「湘西第一古鎮」之稱。

比雲南麗江大研古鎮早1400年,較湖南省內的鳳凰古城早900年。各種文化在這里交融,「一片冰心在玉壺」的經典詩句就是王昌齡寫就於該市芙蓉樓前。

黔陽現轄17個鄉,硤洲鄉、龍田鄉、岔頭鄉、茅渡鄉、鐵山鄉、群峰鄉、灣溪鄉、洗馬鄉、大崇鄉、熟坪鄉、 龍船塘鄉、深渡鄉、沙灣鄉、太平鄉、土溪鄉、岩壠鄉、紅岩鄉; 8個鎮,安江鎮、黔城鎮、托口鎮、江市鎮、沅河鎮、雙溪鎮、 雪峰鎮、塘灣鎮,1個國有林場——雪峰山林場,1個國有農墾場 ——八面山農墾場。

全縣共有317個行政村,35個居委會。 黔陽縣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現有侗、苗、瑤、回、土家等14個少數民族。2005年末總人口為43萬人, 其中少數民族為4.52萬人,佔10.65%。

④ 全國哪些地方有姓卿的

姓卿的地方有湖南新化,湖南洞口縣,四川金堂縣趙鎮,四川金堂福興鎮,湖北利川。

1、湖南新化

新化縣,湖南省婁底市屬縣。地處北緯27°31′~28°14′,東經110°45′~111°41′,位於湖南中部,資江中游,雪峰山北段的東南麓(古稱梅山)。轄區總面積3642平方公里,轄26個鄉鎮、2個國營林場、1個經濟開發區,人口150萬(2016年)。



2、湖南洞口縣

洞口縣,隸屬於湖南省邵陽市,位於湖南省中部偏西南,東接隆回縣,南連武岡市、綏寧縣,西枕懷化市洪江市,北鄰漵浦縣。地勢西北山多嶺峻,中部地勢低平,東南丘岡棋布。截至2018年,洞口縣轄3個街道、14個鎮、6個鄉(其中3個民族鄉)、1個管理區,全縣戶籍總人口90.12萬人。

3、四川金堂縣趙鎮

趙鎮街道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是千里沱江之首,為金堂縣城駐地,距成都市區約30公里。趙鎮街道東靠三星鎮、棲賢鄉,南接淮口鎮、成都市青白江區清泉鎮,西鄰青白江區城廂鎮、姚渡鎮,北與清江鎮、官倉鎮連界。2014年,趙鎮街道轄8個城市社區,5個涉農社區,9個行政村,街道總人口147729人。

4、四川金堂福興鎮

福興鎮以原駐地福興場命名,象徵幸福、興旺。位於龍泉山脈中段、金堂縣東北部,地處五福大道北端,距成德南高速最近互通口僅3公里,距金堂縣城5公里,東鄰金龍鎮、西接三星鎮、棲賢鄉,南靠三溪鎮、趙家鎮,北連中江縣興隆鎮、太平鄉。是典型的丘陵地區農業大鎮。

5、湖北利川

利川市,隸屬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處湖北省西南邊陲,西靠蜀渝,東接恩施,南鄰瀟湘,北依三峽,與重慶四縣兩區交界,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縣級市。總人口91.37萬人,其中以土家族、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佔59.2%。

⑤ 太平鄉的介紹

太平鄉位於洪江市南部,沅水河西岸。東與峽洲鄉沅水相望,南鄰沙灣鄉,北接龍田鄉,西界土溪鄉與懷化市排樓鄉。總面積77平方公里。鄉人民政府駐太平村龍潭坪,距安江鎮城區14公里,距市治黔城37公里。新中國成立前名為太平鄉,新中國成立後屬一區、三區。1956年撤區並鄉分別屬土溪、老屋背、補順3個鄉。1958年建立太平人民公社。1984年3月撤太平公社後建立太平鄉人民政府至今。

⑥ 請問懷化市中方縣的職業中專的學生是在中方一中讀書的嗎

懷化市一中
·懷化市三中
·懷化市二中

·懷化市五中
·懷化鐵路總公司第一小學
·洪江市黔陽五中

·洪江市雪峰鎮中學
·洪江市黔城鎮中學
·洪江市雙溪鎮中學

·洪江市江市中心學校
·洪江市托口鎮中學
·洪江市洗馬鄉中學

·洪江市塘灣中心學校
·洪江市沙灣鄉中學
·洪江市岩壠中心學校

·洪江市硤洲中心學校
·洪江市龍田鄉中學
·洪江市岔頭鄉中學

·洪江市大崇中心學校
·洪江市熟坪鄉中學
·鶴城區楊村中學

·懷化市英才專修學院
·鶴城區幼兒園
·懷化市人才學校

·靖州文溪中學
·靖州艮山中中學
·靖州太陽坪中學

·靖州甘棠一中
·靖州甘棠二中
·靖州坳上中學

·靖州三秋中學
·靖州平察中學
·靖州新廠中學

·靖州藕團中學
·靖州鋪口中學
·靖州橫江橋中學

·靖州鶴山小學
·靖州樂群小學
·靖州飛山中心小學

·靖州縣幼兒園
·靖州江東中心小學
·靖州寨牙中心小學

·靖州艮山口中心小學
·靖州甘棠中心小學
·靖州坳上中心小學

·靖州三秋中心小學
·靖州平察中心小學
·靖州新廠中心小學

·靖州藕團中心小學
·靖州鋪口中心小學
·靖州橫江橋中心小學

·靖州大堡子中心小學
·靖州大堡子二中
·靖州示範場子弟小學

·靖州大堡子一中
·靖州文溪中心小學
·懷化市醫專

·懷化學院
·懷化經貿信息學校
·洪江市黔陽三中
·洪江市沅河鎮中心學校
·漵浦警予學校
·洪江市托口鎮中心完小

·洪江市紅岩鄉中心學校
·洪江市安江二完小
·洪江市雪峰鎮中心小學

·洪江市茅渡鄉中心小學
·洪江市黔城完小
·洪江市安江一完小

·洪江市雙溪鎮中心小學
·洪江市洗馬鄉中心小學
·洪江市沙灣中心小學

·洪江市深渡苗族鄉中心
·洪江市龍田鄉中心小學
·洪江市岔頭鄉中心小學

·洪江市熟坪鄉中心小學
·洪江市龍船塘瑤族鄉中
·洪江市沅河鎮中心學校

·洪江市土溪中心學校
·洪江市太平鄉中心學校
·洪江市黔師附小

·洪江市黔城鎮中心小學
·紅星路小學
·懷化市三完小

·楊村中心完小
·靖州三中
·靖州縣文溪中學

·靖州縣太陽坪中心小學
·靖州縣大橋中心小學
·靖州寨牙中學

·靖縣江東中學
·洪江市黔陽二中
·洪江市實驗中學

·洪江市職業中專
·洪江市第六中學
·鐵山中心學校

·群峰中心學校
·灣溪中心學校
·麻陽三中

·辰溪一中
·新晃二中
·新晃教學儀器廠

·新晃教育電視台
·新晃縣教研室
·新晃縣幼兒園

·新晃三完小
·新晃二完小
·新晃一完小

·新晃進修學校
·新晃職業中專
·新晃中興學校

·新晃碧朗學校
·新晃米貝中學
·新晃禾灘小學

·新晃禾灘中學
·新晃米貝小學
·新晃中寨小學

·新晃中寨中學
·新晃李樹小學
·新晃李樹中學

新晃扶羅小學
·新晃扶羅中學
·新晃貢溪小學

·新晃貢溪中學
·新晃新寨小學
·新晃新寨中學

·新晃涼傘小學
·新晃茶坪小學
·新光茶坪中學

·新晃天堂學校
·新晃凳寨學校
·新晃黃雷小學

·新晃黃雷中學
·新晃晏家學校
·新晃林沖學校

·新晃魚市小學
·新晃魚市中學
·新晃方家屯小學

·新晃三中
·新晃大灣羅小學
·新晃興隆小學

·新晃興隆中學
·新晃波洲小學
·新晃波洲中學

·新晃扶羅中學
·新晃步頭降小學
·新晃步頭降中學

·中方縣石寶中學
·中方縣丁家學校
·中方縣袁家學校

·中方縣蔣家中學
·中方縣新路河中學
·中方縣新建中學

·中方縣銅鼎中學
·中方縣龍場學校
·中方縣聶家村中學

·中方縣下坪學校
·中方縣花橋中學
·中方縣瀘陽中學

·中方縣爐亭坳中學
·中方縣桐木中學
·中方縣牌樓中學

·中方中學
·中方縣職業中心
·中方縣二中

·中方縣一中
·中方縣教師培訓中心
·漵浦一中

·漵浦二中
·漵浦三中
·漵浦四中

·漵浦五中
·漵浦六中
·漵浦七中

·漵浦縣職業中專
·漵浦縣教師進修學校
·漵浦縣幼兒園

·漵浦縣伏水灣鄉中學
·漵浦縣江口鎮大江坪中學
·漵浦縣江口鎮全明中學
·麻陽苗族自治縣長潭中學
·麻陽銅礦子弟學校
·麻陽苗族自治縣蘭里鎮中心小學

·麻陽苗族自治縣蘭里鎮江坪村小
·麻陽苗族自治縣蘭里鎮花園村小
·麻陽苗族自治縣蘭里鎮所住村小

·麻陽苗族自治縣蘭里鎮新營村小
·麻陽苗族自治縣蘭里鎮瓦一田村小
·麻陽苗族自治縣蘭里鎮蘭生村小

·麻陽苗族自治縣蘭里鎮岩寨村小
·麻陽苗族自治縣蘭里鎮塘里村小
·麻陽苗族自治縣蘭里鎮青山村小

·麻陽苗族自治縣蘭里鎮黃岩溪村小
·麻陽苗族自治縣蘭里鎮大華坪村小
·麻陽苗族自治縣大橋江鄉中心小學

·麻陽苗族自治縣大橋江豪俠坪小學
·芷江第三中學
·芷江侗族自治縣板山學校初中部

·芷江縣麻纓塘中學
·芷江侗族自治縣新店坪鎮中學
·芷江縣公坪鎮中學

·芷江侗族自治縣大洪山學校初中部
·芷江縣冷水溪中學
·芷江縣羅卜田鄉中學

·芷江縣艾頭坪中學
·芷江縣大樹坳鄉中學
·芷江侗族自治縣第一中學

·芷江侗族自治縣羅岩學校初中部
·芷江縣楊公廟鄉學校初中部
·芷江侗族自治縣洞下場學校初中部

·芷江縣木葉溪鄉中學
·芷江侗族自治縣荷花池小學
·芷江侗族自治縣城南小學

·芷江侗族自治縣三里坪小學
·芷江公坪鎮中心小學
·芷江公坪鎮瓦溪鋪村教學點

·芷江公坪鎮長泥坪村教學點
·芷江公坪鎮孫家沖村教學點
·芷江公坪鎮高庄村教學點

·芷江公坪鎮桐樹溪村教學點
·芷江公坪鎮順溪鋪村小學教學點
·芷江縣牛牯坪鄉中心小學

·芷江縣牛牯坪鄉界牌村教學點
·芷江縣牛牯坪鄉丁家坪村教學點
·芷江縣牛牯坪鄉青葉樹村教學點

·芷江縣牛牯坪鄉茶林坪教學點
·沅陵縣第二中學
·沅陵縣虎溪實驗中學

·沅陵縣南岸九校
·沅陵縣第三中學
·沅陵縣第三中學南岸分校

·沅陵縣第四中學
·沅陵縣第一中學
·沅陵鎮九校

·沅陵縣天寧實驗中學
·沅陵縣白田鄉中學
·沅陵縣丑溪口鄉中學

·沅陵縣栗坡鄉九年一貫制學校
·沅陵縣舒溪口鄉中學
·沅陵縣太常鄉中學
·通道縣傳素中心學校
·通道縣坪陽中心學校
·通道縣甘溪中心學校

·通道縣隴城中心學校
·通道縣坪坦中心學校
·通道縣黃土中心學校

·通道縣縣溪中心學校
·懷化市寶寶樂藝術幼兒
·懷化三完小

·懷化市職業技術學院
·會同縣沙溪鄉中學
·會同縣第二中學

·會同縣金子岩鄉中學
·會同縣王家坪鄉中學
·會同縣長寨鄉中學

·會同縣高椅鄉中學
·會同縣若水鎮中學
·會同縣黃茅鄉中學

我只知道這些了找chengzhengcom

⑦ 桃源縣鄉鎮有多少個

桃源縣轄2個街道、23個鎮、4個鄉
桃源縣,歷來被譽為「世外仙境」。域內生活著以漢族為主以及回族、維吾爾族、土家族、滿族、侗族、壯族、瑤族等13個民族,人口97.6萬(農業人口84萬,非農業人口13.6萬)人,180餘個姓氏在這塊「仙源樂土」上休養生息,和睦相處。桃源地理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資源豐富,對發展農業、工業、商業和旅遊等其它各種事業,都是得天獨厚的黃金寶地。
(一)地理位置
桃源縣位於湖南省西北部,其地理位置:西起牛車河鄉高峰村萬家河,東至木塘垸鄉仁豐村草鞋洲,直線距離約75公里;南起西安鎮薛家沖村獅子嶺,北至熱市鎮老棚村,直線距離約118公里,縣域面積4441.22平方公里,其縣域在湖南省縣(市)中居第四位。耕地面積為134.29萬畝,在全省縣(市)中居第一位。縣西與懷化市的沅陵縣、張家界市的慈利縣、永定區交界,東與常德市的臨澧縣、鼎城區接壤,北枕石門縣,南抵益陽市的安化縣。該縣經度:111° 29' 東,緯度:28° 55' 北,縣人民政府駐漳江鎮,郵編:415700。代碼:430725。區號:0736。拼音:Taoyuan Xian。
(二)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時期,桃源地域屬楚國洞庭郡(洞庭郡郡治位於今桃源縣青林回維鄉黃楚村的采菱城遺址);秦朝時,屬黔中郡;西漢時,為武陵郡臨沅縣的一部分。東漢建武二十六(公元50)年,桃源地域從臨沅縣析出,置沅南縣,隸屬武陵郡。其縣治設於武陵縣治西南70里的古城山(今鼎城區長茅嶺鄉),漢殤帝延平一年(公元106年)遷至潯陽坪(今漳江鎮潯陽坪村)。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縣名均為沅南縣。隋文帝開皇三(公元583)年,合臨沅、沅南、漢壽三縣為武陵縣,隸屬朗州。唐、五代時期,今桃源地域均為武陵縣的一部分。 宋太祖乾德一(公元963)年,轉運使張詠根據朝廷析武陵縣之政令,在實地考察之後,建議置桃源縣。其理由是:其地有一風景秀麗、道觀雄偉的勝地,此勝地因東晉大詩人陶淵明所作《桃花源記》傳頌於世而得名桃花源。早在晉代,桃花源的桃源山即建有道觀,名桃源觀。隋、唐兩代,屢毀屢建。由於張詠的建議,是年,從武陵縣中析出的有桃花源勝地的這一地域正式成為桃源縣,縣治設於沅水北岸,即今漳江鎮。至今,桃源縣名已有1045年歷史。
1949年l0月,新中國成立後,桃源縣隸屬常澧區行政專員公署。1950年8月,常澧區行政專員公署改為常德地區行政專員公署,桃源縣隸屬其下。1969年,常德

⑧ 懷化太平溪現狀

改造成功,很適合居住周邊小區!

⑨ 以前的洪江市管轄哪些地方

洪江歷史悠久。今之洪江,戰國屬楚地,秦為黔中郡地,秦為黔中郡地。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屬武陵郡。東漢、三國因之。
東晉義熙年間(405至418),廢鐔成縣並入舞陽縣,舞陽治(今芷江)遷鐔成,並改為鐔城。南北朝:齊建元元年(479),舞陽改為沅陽,仍屬武陵郡。梁改沅陽為龍標縣,隸屬南陽郡。陳武帝永定三年(559),改屬 沅陵郡。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置辰州,龍標改屬辰州。煬帝大業元年(605)復屬沅陵郡。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改屬辰州。貞觀八年(634),分置朗溪縣,龍惻縣改為龍標縣,屬巫州(州治在本市黔城),州治設龍標(現洪江市黔城)。武後天授二年(691),巫州改為沅州,龍標縣隸屬沅州。長安三年(703),沅州改為舞州。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又改為巫州。天寶元年(742)改稱潭陽郡,屬黔中道。代宗大歷五年(770)更名敘州。
五代時,龍標(現洪江市黔城)為少數民族據有,廢縣置州,仍稱敘州。
宋太祖建隆三年(962)湖南歸順,獎(芷江)、敘諸州隨之。神宗熙寧七年(1074)置黔江城。元豐三年(1080)改置黔陽縣,以在黔水之陽,故名(一說縣境石皆黑色,故以黔名),隸屬於沅州。
元代至元十四年(1277),黔陽縣屬沅州路總管府,隸湖廣中書省。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黔陽隸屬沅州府。洪武九年(1376),沅州府降為州,黔陽屬辰州府,隸湖廣布政司。
清順治四年(1647),黔陽縣納入清室版圖,仍屬辰州府。乾隆元年(1736),沅州升為府,黔陽屬沅州府。
民國初年,廢府存縣,黔陽縣屬辰沅道。民國24年(1935),湖南省政府在沅陵設立「湘西綏靖處」,將綏靖范圍內的19個縣劃為5個行政督察區,黔陽屬芷、黔、麻、晃行政督察區。翌年5月,行政督察區正式設立專員公署,黔陽縣屬第四行政督察區,專署機關設黔陽。民國26年12月,全省劃為9個行政督察區,黔陽屬第七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仍設黔陽。民國29年(1940)4月,改為第十行政督察區,專署機關遷洪江,黔陽縣屬第十行政區管轄。
1949年10月3日,黔陽解放。是年11月1日,成立黔陽縣人民政府,縣治改設安江鎮,隸屬會同專區。1952年8月撤銷會同專區,成立芷江專區,黔陽縣隸屬芷江專區。是年12月2日,芷江專區更名黔陽專區。翌年5月,專署機關遷黔陽縣安江鎮大畲坪。1975年2月,專署機關遷懷化市。1981年6月,黔陽行政公署更為懷化行政公署,黔陽縣隸屬懷化行政公署。

⑩ 洪江市有哪些鄉鎮

25個鄉鎮 補充: 洪江市 現轄25個鄉鎮,共有316個行政村,35個居委會。 洪江 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現有侗、苗、瑤、回、土家等20個少數民族,有深渡苗族鄉、 龍船 塘 瑤族 鄉兩個民族鄉。 黔城 鎮轄:南正街、玉皇閣、北正街、東正街、西正街、五里牌6個居委會;小江、均田、蓮塘、株山、百丈、東山、 大田 、長坡、漁塘、高橋、 柳溪 、水沅、板橋、 蘭花 、桃源、金牛、鐵坑、倒水灣18個村委會。 安江鎮 轄:民主路、兩眼塘、油菜園、白虎腦、桃子壠、大沙坪、紅心、豹子壠、河西9個社區居委會;黃花坪、 中山 元、小溪坑、虹口洲4個村委會。 托口鎮 轄:大橋街、建設街2個居委會;朗溪、陽岫、裕農、竹峰、石橋、馬田、沙坡、豹霧、新田、新塘、王家坳、三里、通洲、陽荊、楊柳、羅岩16個村委會。 雪峰鎮 轄:大坪居委會;大坪、界腳、車力溪、桐溪、 先峰 溪、兩 溪口 、龍家田、下新街、 蘭溪 沖、青山洞、笙竹、永紅、蘆木溪、深渡江、金塘、母溪、公坪17個村委會。 雙溪鎮 轄:雙溪鋪、盛興2個居委會;雙溪、煙溪、塘沖灣、嚴家團、大馬、磨里坪、毛田、泥溪、山門、大禾田、 梓木 沖、桐坪、梅元沖、紅花、高山、尖坡16個村委會。 江市鎮 轄:江西街居委會;龍尾、老團、竹灘、申坳、 板栗 灣、蔣公溪、紅蓮村、荊竹、里坪、翁坡、雙龍、岳溪、暴木溪13個村委會。 沅河鎮 轄:原神場居委會;黔陽坪、十里、清水清、沅城、沅河、大坡、富團、保勇、堰橋、鄢家溪10個村委會。 塘灣鎮 轄:陳家、文峰、水源、蘭家、羊皮洞、隘上、白羊、江溪、中山、響溪、枳中槽、花岩、木蘭溪、里木沖14個村委會。 硤州鄉 轄:扶車、新莊、紅村、溪邊、仁建、太和、古溪、秀洲、秀建、 八門 、下坪、沅建、稔禾溪、大橋14個村委會。 龍田鄉 轄:金花、東風、勝利、長磧、龍田、婆田、 高陽 、雪臘溪、洪溪、大壠田、澇溪、助溪、松林、城西14個村委會。 岔頭鄉 轄: 竹山 園、岩里、 杉木 田、新江、沅江、繁溪、雞公坡、大年溪、大沅、黃雙坪、雙松、 高坡 、胡家、羊坡、陶家、水尾16個村委會。 茅渡鄉 轄:茅渡、 關沖 、定坡、芒冬、顏容、大塘、灑溪、 栗子 溪、鴨池、婆田10個村委會。 大崇鄉 轄:民主、赤溪、 石板橋 、岩腳、 盤龍 、砂溪、蘭家坪、和平、小龍江9個村委會。 熟坪鄉 轄:熟坪場居委會;熟坪、網塘、竹坡、雙溪橋、尚寶、大壠溪、連豐、下山、光榮、平山界、大灣、羅翁、花園、黎明、大坳15個村委會。 鐵山鄉 轄:鐵山、涼竹灣、冷溪、 長灘 、袁家溪、高原、大段、 水口山 、小溪、沈家坡、高橋、向家田、禾梨坪13個村委會。 群峰鄉 轄:蛇形、楊柳、橫碧洞、永勝、上洞、草鞋田、芙蓉溪、龍山田、雙塘、木灑溪10個村委會。 灣溪鄉 轄:山下壠、堙上、甘田印、雲峰、 雙江口 、油榨岩、花樹腳、和豐、橫溪坳、秧田壠、蒿菜坪、先鋒12個村委會。 洗馬鄉 轄:芽柳、稠樹腳、岩背後、洪家沖、黃泥洞、老樹溪、大塘、三角溪、古樓坪、大泥、中段、花柳坪、中和、甘 田沖 、徐家洞、鐵山溪16個村委會。 沙灣鄉 轄:沙灣坪居委會;沙灣、 石修 、溪口、月亮、光華、獨田、 櫻桃 溪、健康、寨頭、平原、 老屋 背、 平陽 、翁田、升子岩14個村委會。 深渡苗族鄉 轄:深渡、紅庄、牛溪腦、 曹龍 、下寨、上坪、浪溪沖、花 洋溪 、集中、鄧家、合建、色木、橫岩13個村委會。 龍船塘瑤族鄉 轄:龍船塘場上居委會;龍船塘、小熟坪、黃家、翁野、紅心、翁朗溪、光明、白龍、地勝9個村委會。 太平鄉 轄:太平場上居委會;太平、黎溪、道理坪、松板、補順、溶溪、橫江、福田、深溪、磨回10個村委會。 土溪鄉 轄:塘寶、岩坳、沅光、新光、塘公溪、雙溪口、水田溪、 鳳凰 、關溪口、 砂金 、雙龍溪11個村委會。 紅岩鄉 轄: 紅岩 、高坪、明亮、關塘、平岩、門溪、 茶花 、 菊花 、茶溪9個村委會。 岩壠鄉 轄:竹坪龍、 青樹 、青松、春晨、江丘、青山、蘆荻坪、谷兩、鐵門、空田、力豐、星門、干溪坪13個村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