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德州的造紙廠有哪些
1.山東省武城縣老城造紙廠(老城鎮東屯村)2.臨邑縣新明紙品廠(臨盤鎮張大庄北)3.武城縣宏達造紙廠(新城東郊)4.山東省武城縣造紙廠(縣城東郊)5.山東省武城縣遠大紙品有限公司(董王莊鄉政府南側)6.山東省齊河縣造紙廠(縣晨鳴路1號)7.陵縣造紙廠經營處(陵城鎮威陵街中段)8.山東省寧津縣大付造紙廠(寧津鎮大付村)9.山東省平原縣造紙廠(王杲鋪鄉王杲鋪村北)10.山東格林紙業有限責任公司(德城區通力路8號)11.山東加德紙品有限公司(齊河縣黃河經濟技術開發區)12.平原縣造紙廠化工分廠(王杲鋪鎮駐地)13.山東省齊河縣第二造紙廠(小周鄉駐地)14.山東省武城縣宏達造紙廠(縣城東郊)15.山東省武城縣偉達紙業有限公司(縣城東郊)16.山東夏津祥達紙業有限公司(宋樓鄉經濟開發區)17.德州市德城區東達造紙廠(袁橋鄉尹庄村·)18.臨邑縣造紙廠(翟家鄉東四公里)19.山東省武城縣新聯造紙廠(滕庄鎮閆庄村)20.山東省禹城市造紙廠(安仁鄉趙集)21.德州富利達紙業有限公司(德城區東方紅路118號)22.山東樂陵鑫隆紙業有限公司(棗城南大街樂寧路口)23.夏津縣盛達紙業有限公司(夏津鎮東關村(308國道東))24.德州造紙廠第三銷售處(德城區陵西路2號)25.德州造紙廠京德紙張經銷處(德城區陵西路2號)26.山東省寧津縣華聯造紙廠(大柳東街*)27.山東省武城縣郝王莊造紙廠(郝王莊駐地)28.臨邑縣鑫源紙業有限公司(臨邑鎮三里河村後)29.王林(德州)紙業有限公司(夏津縣經濟開發區)30.陵縣滋鎮楊家造紙廠(滋鎮楊家村)31.齊河縣造紙廠(晨鳴路1號)32.山東省陵縣張習橋造紙廠(張習橋鄉張習橋街)33.山東省寧津縣造紙廠(寧津鎮西白村*)34.山東省齊河縣造紙廠擴建工程指揮部(紙廠路)35.德州金輪紙業有限公司(德城區服裝城冬城102號·)36.德州曌地紙業有限公司(四新街三里巷7-1)37.齊河裕峰紙業有限公司(衛生局家屬樓東單元501室)38.武城縣郝王莊紙業有限公司(郝王莊鎮駐地)39.德州造紙廠第一銷售處(德城區陵西路2號)40.山東省禹城市華偉造紙廠(前河套村)41.武城縣偉達造紙廠(新城東郊)42.德州市防潮紙廠(於官屯鄉大橋南)43.樂陵市新華電腦列印紙廠(已注銷)(紅棗市場67號)44.平原縣恩城鎮瑞曦造紙廠(恩城鎮耿庄村南)45.山東省夏津縣造紙廠(夏津鎮建設街134號)46.武城縣惠豐造紙廠(新城東郊)47.德州經濟開發區開源紙業有限公司(德州經濟開發區趙辛庄)48.平原鴻源包裝紙業有限公司(王風樓經濟開發區)49.山東德州龍光紙業有限責任公司(德城區陵西路2號)50.山東將軍開元紙業有限公司(德州經濟開發區天衢東路北首)
㈡ 武城縣有哪些城鎮
老城鎮、魯權屯鎮、甲馬營鄉、楊庄鄉、廣運街道辦事處、郝王莊鄉、武城鎮、李家戶鄉
一共是8個鄉鎮街
原來為九個鄉鎮街,今年魯權屯和滕庄合並,所以還有8個
㈢ 武城縣又叫什麼縣
【「武城」一名由來已久,最早源於夏朝,《隋區宇圖》雲:「夏禹七代孫芸封公子武於此建國」。戰國時期,東武城是趙國的軍事重鎮,兵家必爭之地,地處趙、齊兩國交界的前沿。《史記》曰:「趙平原君勝封東武城。」《史記·平原君傳》載:「平原君相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復位,封於東武城」。[4]由此可以想見該城的地理位置是何等重要。此時,因趙國境內的山西定襄也有一個武城,故加「東」字予以區別,這是「東武城」最早出現的名稱。西漢高帝四年(公元203年)置清河郡,東武城屬之,為郡轄14縣之一。東漢時,光武帝封濟南王劉德為武城侯。晉太康年間(公元280年—289年),去「東」字改稱武城縣,為清河郡所轄六縣之一。前秦時,秦王符堅封長子為清河王移居武城。北齊天保七年(公元556年),武城縣治駐地移至漢信城縣舊城(即今南宮縣懸空村),撤消在該城治所的清河縣,將其縣域並入武城縣。隋代開皇六年(公元586年),信城舊城復置清河縣治所,武城縣治所重新遷回今故城縣瓦子庄附近。因此處地勢低窪,不斷雨澇成災,於唐代調露元年(公元679年),將武城縣城治所南移九公里,即今故城縣關廟村附近。此時,武城縣域包括今故城縣南部饒陽店鄉、趙行鄉以南八個鄉,武城縣西北部甲馬營鄉一帶,清河縣東北部的張寬鄉、連庄鄉、渡口驛鄉等。至宋代大觀年間(公元1108年—1109年)運河西決,武城縣城被河水淹沒,其治所隨遷至運河東岸,即今武城縣老城鎮,自此以後一直未再變動。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武城縣政府駐地繼續在此設置。1956年3月,武城東鄰的恩縣撤消,原恩縣區域大部分劃歸武城縣,其中包括恩縣在明代時期的縣治即舊城鎮。1965年調整行政區劃,經冀魯兩省協商,報請國務院批准,以衛運河為界,河西為河北,河東為山東,將武城縣所轄河西部分劃歸故城縣,將故城縣所轄河東部分劃歸武城縣。1973年衛運河拓寬,將武城縣城向東北方向遷移20公里,重建新縣城,即舊城西北1.5公里處。1984年,舊城公社改稱武城鎮;原縣城所在地城關公社改稱老城鎮;人們到今天還習慣地把新縣城稱為「新城」。
編輯本段
基礎建設
全縣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770公里,形成了「四縱連五橫,一環繞武城」的交通干線主框架,全縣公路萬人均佔有48公里,位居全市首位。全縣所有村莊全部實現了通公路、客車、自來水、電話、寬頻網、有線電視等「六通」,是全省第七個全市第一個整建制實現村村通自來水的縣。電力、天然氣等供應充足,是德州率先用上國家「西氣東輸」天然氣的縣市。土地、勞動力和水利資源豐富,全縣耕地人均佔有量全省領先,地勢平坦,土層較厚,適於開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城區建成區面積15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區園林綠地面積204公頃,其中公共綠地面積60公頃;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1890公頃,城市綠化覆蓋率為28%,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為6平方米。】
㈣ 山東武城各鄉鎮的行政村 武城縣有多少鄉鎮及村莊
魯權屯鎮、老城鎮、甲馬營鄉、楊庄鄉、廣運街道辦事處、郝王莊鄉、武城鎮、李家戶鄉
一共是8個鄉鎮
㈤ 德州市武城縣老城鎮拆遷嗎2022年
老城鎮、李家戶鎮、郝王莊鎮均為一塊開發區域。
擬用於山東國升印鐵制罐有限公司馬口鐵包裝印刷項目和德州馳達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精密機械產業中心項目,開發用途為工業用地。均位於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武城縣2021年土地徵收成片開發方案的批復》(魯政土字〔2021〕499號)批準的成片開發范圍內。
武城縣自然資源局、財政局、農業農村局和廣運街道辦事處、四女寺鎮鎮政府擬於2022年3月7日至2022年3月10日組織開展土地現狀調查、勘測定界及清點地上附著物和青苗。
㈥ 武城縣屬於哪個省哪個市
武城縣屬於山東省德州市。
武城縣位於山東省西北邊陲,介於北緯37°03'至37°23',東經115°51'至116°17'之間,總面積 748 平方千米。 武城縣屬於亞洲暖溫帶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冷熱干濕變化明顯,雨熱同期,光照充足,四季分明。 截至2018年武城縣轄1個街道、7個鎮,縣政府駐廣運街道。
(6)武城縣老城鎮有哪些好吃的擴展閱讀:
武城縣歷史著名人物
1、澹檯子
武城縣地方誌記載,在古代春秋時期,大澹村出了一位著名的學者、儒學大師——澹臺滅明。至明代初年,此村尚有澹臺滅明廟。
2、孫伏伽
孫伏伽,貝州武城(山東武城)人。隋朝末年,孫伏伽便涉足官場,做了一名官職卑微的小吏,幾經升遷,到隋煬帝末年,成為京畿萬年縣(今陝西西安)的法曹,負責審理刑獄,督捕奸盜,查辦贓賄,是萬年縣頗有點權勢的官員。
唐朝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孫伏伽以科舉甲榜第一名狀元及第,為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的第一位狀元。
3、竇建德
隋建德二年(573年),農民起義領袖竇建德出生在貝州漳南(今山東武城漳南鎮村)一個較為殷實的農民家庭里。竇建德樂善好施,行俠仗義。其父死時,進葬者絡繹不絕,從家中直至墓地。竇建德深感鄉親們的深情厚意「所贈予皆讓辭不受」。
㈦ 武城縣老城鎮集市
老城4.9楊庄2.7
㈧ 德州市武城縣』有多少個鎮多少個村
武城縣轄武城鎮、老城鎮、魯權屯鎮、郝王莊鎮、四女寺鎮、甲馬營鎮、李家戶鄉、廣運街道辦事處等6鎮1鄉1個街道辦事處,267個行政村(社區),6個居委會。
㈨ 老城祝官屯村多少人口
這個你可以到當地的官網上去查一下,都會有農村或城鎮的人口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