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坪上哪裡炒油飯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坪上哪裡炒油飯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5-09 18:58:34

1. 吉祥飯店坪上炒油飯

炒飯是用白米飯家材料, 在鍋里現炒出來的!我們台灣的油飯, 是先將"糯米"蒸熟, 再放入材料在鍋里攪伴.

2. 苗族的服飾 飲食 民居

黔東南苗族服飾不下200種,是我國和世界上苗族服飾種類最多、保存最好的區域,被稱為「苗族服飾博物館」。苗族服飾從總體來看,保持著中國民間的織、綉、挑、染的傳統工藝技法,往往在運用一種主要的工藝手法的同時,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藝手法,或者挑中帶綉,或者染中帶綉,或者織綉結合,從而使這些服飾圖案花團錦簇,溢彩流光,顯示出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從內容上看,服飾圖案大多取材於日常生活中各種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識別族類、支系及語言的重要作用,這些形象記錄被專家學者稱為「穿在身上的史詩」。從造型上 看,採用中國傳統的線描式或近乎線描式的、以單線為紋樣輪廓的造型手法。從製作技藝看,服飾發展史上的五種形制,即編制型、織制型、縫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東南苗族服飾中均有範例,歷史層級關系清晰,堪稱服飾製作史陳列館。從用色上看,她們善於選用多種強烈的對比色彩,努力追求顏色的濃郁和厚重的艷麗感,一般均為紅、黑、白、黃、藍五種。從構圖上看,它並不強調突出主題,只注重適應服裝的整體感的要求。從形式上看,分為盛裝和便裝。盛裝,為節日禮賓和婚嫁時穿著的服裝,繁復華麗,集中體現苗族服飾的藝術水平。便裝,樣式比盛裝樣式素靜、簡潔,用料少,費工少,供日常穿著之用。除盛裝與便裝之分外,苗族服飾還有年齡和地區差別。
苗族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南地區。苗族有悠久的歷史,遠古時,其先民居住在黃河流域以南,長江流域以北的廣大地區。後遷入西南地區。
苗族以農業為主,以狩獵為輔。距今6 千多年前,便已懂得了"飯菜過煮,得肉便燒"的飲食方法。由於地域廣大,自然條件不同,飲食習慣也有差別。苗民多以大米為主食,玉米、紅薯、小麥等為輔,雜以養麥、大麥、燕麥、高粱等。嗜酸辣咸.好煙酒茶。飼養家禽家畜,種植各種蔬菜。
苗家飲食獨特的民族風俗是喜食酸味,以酸湯最為著名。酸味食品主要有酸湯、酸菜、腌酸魚、牛肉酸、豬肉酸、酸辣子、酸蘿卜、青菜酸、豆類酸等。 苗族吃酸菜的歷史悠久,跟他們深居高山,缺少食鹽有關,平時很難買到蔬菜和肉類,所以每家都備有酸壇,用以腌制各種酸味食品。在製作酸味食品上,苗家人有整套工藝和吃法。苗族幾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壇子,統稱酸壇。
苗族居住的許多地區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自古不少民族就以善種水稻著稱,稻米是其主食。他們除了一般的蒸煮之外,還有許多不同的製作方法,如香竹飯、餌塊、米線、米干、棕子、粑粑、炒米,等等。
苗族喜食野菜,如蕨菜、魚腥草、馬蹄菜、刺花菜、鐵道木花、刺五加、水香菜、青苔等,多洗凈涼拌吃。這些野菜有的既是菜也是葯,食之苦澀,但卻清涼、爽口、甘甜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消暑、化食等作用。
最為奇特的風味食品,莫過於吃竹蛆、蜂蛹、黃螞蟻蛋、花蜘蛛、牛屎蟲蛋、沙蛆等。黃螞蟻生長在樹上,身上約兩厘米,腰細腹大,嘴巴里有兩顆大牙,多在闊葉處做巢生息、繁殖。
苗族的烹飪方法較多,最常見的有煮、燉、蒸、炸、醮、烤、燒、烘、舂、生食、腌、炒等,其中又以燒、烤、舂、醮、生食、腌為特色。
燒,即將食物放入火中燒;烤,即將食物用竹、木棍串起,抹上佐料,在火上烘烤;舂,即把肉先切成小塊,放在木炭上烘烤熟或在火里燒熟,再回上韭菜、薄荷 、生薑、鹽、蒜等佐料。 苗家還擅於製做豆豉、豆腐、灌腸、面醬等。好吃火鍋,每有佳品,必架起小鍋,進蔬菜、肉、豆腐等,邊涮邊蘸辣椒鹽水吃。
日常飲料以油茶最為普遍。把玉米、黃豆、蠶豆、紅薯片、麥粉團、芝麻、糯米分別炒熟,用茶油炸一下,存放起來。客人到來,將各種炸品及鹽、蒜、胡椒粉放入碗中,用沸茶水沖開。客人必須連喝4 碗。
喝茶時,如果客人不想喝了,就把一根筷子架在碗上即可,否則主人會一直請你喝下去。湘西苗族還特製有一種萬花茶。用冬瓜、桔子、南瓜一類的瓜果雕成花、鳥、禽、魚等形狀,經過數道工序製成香、脆、甜的食物。飲用時,取幾塊放入杯中,沖入沸水。酸湯也是常見的飲料。
待客時,男女客人分開吃。長者先開杯,佳餚必先敬客。吃雞時,雞翅敬客人,雞頭歸長者,雞爪歸小孩吃。一家之客也是全寨之客,各家爭相宴請。用牛角盛酒敬客,是隆重的待客方式。遇到過苗年一類的盛大節日,主寨方家家戶戶都做迎客准備,將酒放到蘆笙場或銅鼓坪上,把客人擁到寨里,由兩人舉牛角勸飲,鼓樂齊鳴,客人要一飲而盡。
苗族人普遍喜歡喝酒,常以酒解除疲勞,以酒示敬,以酒傳情,飲酒為樂。苗家的酒主要有白酒、甜酒、刺梨酒、泡酒等。白酒即土酒,苗家人常飲,以大米、糯米、玉米、高粱等為原料釀制。泡酒則是在甜酒的基礎上摻入適量清水或冷開水即可飲。刺梨酒是用蒸熟的刺梨乾摻和適量的米飯,加入自製的酒麴拌勻後,入缸密封。半月後酒化,再用木甑蒸餾,可分別得到20度、30度和50度的刺梨酒。以糯米和刺梨釀制的刺梨酒為最佳,具有消食助氣的功效。
"無酒不成禮"已是他們遵守的禮儀,酒是待客議事、婚喪嫁娶、起房建屋、逢年過節的必備品。在長期的歷史發展和生活實踐中,苗族人民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酒文化。
苗家飲酒,多因時間、地點和對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稱呼,如"攔路酒"、"進門酒"、"嫁別酒"、"迎客酒"、"送客酒"、"雙杯酒"、"交杯酒"、"半路酒"、"轉轉酒"、"賀兒酒"、"平伙酒"、"酬勞酒"、"慰問酒"、"雞血酒"、"陪葬酒"等等。苗族人還極為講究待客的飲酒禮節,如主人向客人敬酒要敬兩杯,謂"兩條腿走路",敬酒者雙手端杯,按正、反方向敬兩周,敬到最後一人時,雙方交杯對飲;又如以牛角杯敬酒,客人如不喝完,則"杯"倒酒淌,使人不能不喝。

3. 揭陽有哪些好吃的小吃

揭陽的小吃主要有以下幾種:

揭西擂茶:揭西的客家人素有煮擂茶的習俗,分為「凈茶」、「菜茶」、「飯茶」、「米骨茶」和「烳米茶」等,春節期間,有配於小吃「米呈」的「米呈茶」,還有正月初七的「七樣菜茶」和正月十五元霄節的「十五樣菜茶」。潮汕工夫茶,歷史悠久,最具地方特色,更是發端於明代中晚期。夏秋季節,天氣酷暑,人們勞作之後,經常不大想吃飯,往往以擂茶為午餐。中午時候,客人來訪,主人家必定要煮擂菜招待。揭西擂茶既可作主食品,又可作飲品,還可作葯飲。

4. 苗族人的服飾,飲食,民居。

服飾特色

苗族少女

黔東南苗族服飾不下200種,是我國和世界上苗族服飾種類最多、保存最好的區域,被稱為「苗族服飾博物館」。苗族服飾從總體來看,保持著中國民間的織、綉、挑、染的傳統工藝技法,往往在運用一種主要的工藝手法的同時,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藝手法,或者挑中帶綉,或者染中帶綉,或者織綉結合,從而使這些服飾圖案花團錦簇,溢彩流光,顯示出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從內容上看,服飾圖案大多取材於日常生活中各種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識別族類、支系及語言的重要作用,這些形象記錄被專家學者稱為「穿在身上的史詩」。從造型上看,採用中國傳統的線描式或近乎線描式的、以單線為紋樣輪廓的造型手法。從製作技藝看,服飾發展史上的五種形制,即編制型、織制型、縫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東南苗族服飾中均有範例,歷史層級關系清晰,堪稱服飾製作史陳列館。從用色上看,她們善於選用多種強烈的對比色彩,努力追求顏色的濃郁和厚重的艷麗感,一般均為紅、黑、白、黃、藍五種。從構圖上看,它並不強調突出主題,只注重適應服裝的整體感的要求。從形式上看,分為盛裝和便裝。盛裝,為節日禮賓和婚嫁時穿著的服裝,繁復華麗,集中體現苗族服飾的藝術水平。便裝,樣式比盛裝樣式素靜、簡潔,用料少,費工少,供日常穿著之用。除盛裝與便裝之分外,苗族服飾還有年齡和地區差別。這也是苗族服飾是穿在身上的網路全書的原因。苗家的姑娘最愛穿百褶裙,一條裙子上的褶有500多個,而且層數很多,有的多達三四十層。這些裙子從紡織布到漂染縫制,一直到最後繪圖綉花,都是姑娘們自己獨立完成,再加上親手刺綉的花腰帶,花胸兜,真是異彩紛呈,美不勝收。說到「服」,不得不想到「飾」。頭飾包括銀角、銀扇、銀帽、銀圍帕、銀飄頭排、銀發簪、銀插針、銀頂花、銀網鏈、銀花梳、銀耳環、銀童帽飾。假若盛裝的苗族姑娘匯聚在一起,那一定會變成一個美麗的銀色世界。喜戴銀飾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們挽發髻於頭頂,戴上高約20公分左右,製做精美的銀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齊的銀翹翅,上面大都打制著二龍戲珠、蝴蝶探花、丹鳳朝陽、百鳥朝鳳、游魚戲水苗族銀飾

圖案。有的地區,銀冠上除插銀片外,還插高約1公尺的銀牛角,角尖系彩飄,更顯的高貴富麗。銀冠下沿,圈掛銀花帶,下垂一排小銀花墜,脖子上戴的銀項圈有好幾層,多以銀片打制花和小銀環連套而成。前胸戴銀鎖和銀壓領,胸前、背後戴的是銀披風,下垂許多小銀鈴。耳環、手鐲都是銀製品。只有兩只衣袖才呈現出以火紅色為主基調的刺綉,但袖口還鑲嵌著一圈較寬的銀飾。苗家姑娘盛裝的服飾常常有數公斤重,有的是幾代人積累繼承下來的。素有「花衣銀裝賽天仙」的美稱。苗家銀飾的工藝,華麗考究、巧奪天工,充分顯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飲食習慣

大部分地區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為常見。如再加一些鮮肉和酸菜做餡,味道更為鮮美。肉食多來自家畜、家禽飼養,四川、雲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說。苗家的食用油除動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以辣椒為主要調味品,有的地區甚至有「無辣不成菜」之說。苗族的菜餚種類繁多,常見的蔬菜有豆類、瓜類和青菜、蘿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製品。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餚,酸湯家家必備。酸湯是用米湯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發酵後,即可用來煮肉,煮魚,煮菜。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採用腌製法,蔬菜、雞、鴨、魚、肉都喜歡腌成酸味的。苗族幾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壇子,統稱酸壇。苗族釀酒歷史悠久,從制曲、發酵、蒸餾、勾兌、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藝。日常飲料以油茶最為普遍。湘西苗族還特製有一種萬花茶。酸湯也是常見的飲料。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湯、辣椒骨、苗鄉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搗魚、酸湯魚等。

苗族由於特有的遷徙歷史,在建築選材和房屋構建形成自己特有的建築風格。苗家人喜歡木製建築,一般為三層構建,第一層一般為了解決斜坡地勢不平的問題,所以一般為半邊屋,堆放雜物或者圈養牲畜,第二層為正房,第三層為糧倉,有的人家專門在第三層設置「美人靠」供青年姑娘瞭望及展示美麗,以便和苗家阿哥建立初步關系。苗族房屋

苗家整個村寨都使用木材作為建築材料,被現代建築學家們譽為最具生態的建築方式,木製桿欄式建築既解決了山地建築平地少的問題,也解決了農家雜物堆放及牲畜的圈養問題。苗族村寨

西江千戶苗寨

西江千戶苗寨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東北部的雷公山麓,距離縣城36km,距離黔東西江千戶苗寨

南州州府凱里35km,距離省會貴陽市約260km。由十餘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是目前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據統計,在清朝咸豐年間(1729年)西江千戶苗寨有600多戶,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為1040戶,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增至1227戶,1997年為1115戶。據2005年的最新統計,西江千戶苗寨現共有住戶1258戶,人口5326人,其中苗族人口佔99.5%。西江千戶苗寨所在地形為典型河流谷地,清澈見底的白水河穿寨而過,苗寨的主體位於河流東北側的河谷坡地上。千百年來,勤勞勇敢的苗族同胞在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在苗寨上游地區開辟出了大片的梯田,形成了濃郁的農耕文化與優美的田園風光。由於受耕地資源的限制,生活在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這里的地形特點,在半山建造獨具特色的吊腳樓,上千戶吊腳樓隨著地形的起伏變化,層巒疊嶂,鱗次櫛比,蔚為壯觀。這里的苗族居民根據自己的信仰和習俗,在每個村寨的坡頭都種植了成片的楓樹林作為護寨樹,成為當地重要的自然景觀之一。西江苗族是黔東南苗族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主要居住的是苗族的「西」氏族。作為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戶苗寨擁有深厚的苗族文化積淀,這里的苗族建築、服飾、銀飾、語言、飲食、傳統習俗不但典型,而且保存較好。西江苗族過去穿長袍,包頭巾頭帕,顏色都是黑色的,故稱「黑苗」,也稱「長裙苗」。西江苗族的語言屬於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中部方言的北部次方言,這里現使用的文字是通用的漢語言文字,盡管漢語言是西江苗族與外界交流的必備語言工具,但苗族人之間的交流仍然使用苗語。在清雍正開辟「新疆六廳」以前,西江基本處於化外之地,地方事務多由自然領袖管理,與漢族地區有顯著差別,實行自主管理內部事務。西江苗族的自然領袖主要包括「方老」、「寨老」、「族老」、「理老」、「榔頭」、「鼓藏頭」、「活路頭」等,不同性質的自然領袖其職責也不同,相互之間具有分工協作的性質,共同維護苗寨的安全與利益。「方老」是自然地方的最高領袖,每個自然地方下轄若干相互有密切聯系的村寨,「寨老」是每個苗寨的最高領袖,「族老」則是某一家族的領袖,「理老」一般由德高望眾、學識豐富的人擔任,主要負責民間糾紛的調解、裁斷,「榔頭」主要負責刑罰,維持地方治安,「鼓藏頭」負責召集和主持祭祀、祭祖活動,「活路頭」則主持安排農業生產。其中,鼓藏頭和活路頭是世襲的,而其他自然領袖一般是群眾選舉出來的。「議榔」是苗族社會為了維護地方治安和社會秩序,由方老、寨老、榔頭等組織的群眾議事會,以對內部的各種重要糾紛和外敵入侵進行商議、決斷。議榔大會一般每年舉行一次,如果社會安定,無爭無議,也可兩、三年舉行一次,遇外敵來犯時則臨時召開。西江的議榔一般是分頭在各寨子的風景林中舉行。清政府在苗疆實施「改土歸流」後,西江苗寨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轄,方老、寨老等自然領袖已基本不存在了,但負責祭祀和生產的鼓藏頭與活路頭仍得以世襲保留。

坡腳寨

坡腳寨位於都勻市東部壩固鎮境內,距市區36公里,全寨300多戶1000多人均為苗族。坡腳寨因位於坡腳寨

坡腳而得名,全寨民居一律採用「平欄式」建築——吊腳樓樣式,房屋沿著山坡地勢自下而上排列,層層迭迭,鱗次櫛比,錯落有致。走進坡腳寨,首先要過一道「山門」。過了山門,放眼遠望,頓覺眼睛不夠用。原來作家描寫的「世外桃園」!群山環抱,萬木蔥籠,寨後的群山青翠欲滴,生機勃勃。清風吹來,山下的竹海隨風起舞,苗家女孩用醇香的米酒迎客坡腳以如此獨特的禮節歡迎著遠方的客人。坡腳寨仍保留古樸濃郁的苗族風情。熱情好客的苗家人以18響鐵炮迎賓,用自家釀造的米酒敬攔門酒,奉送迎賓彩蛋和花帶,客人進寨前,有三道「攔門酒」迎客;進寨後,可領略蘆笙舞、銅鼓舞、情侶對歌等民族歌舞,其間穿插充滿情趣的打花臉游戲。可品嘗原法原味的苗族農家飯菜,還可購買「連心帶」、背帶、圍腰、鞋墊、毪子、銀飾等做工精美、風格獨特的苗族工藝品。在坡腳寨,有兩樣東西是可以讓攝影人動心的,一個是傍山而居冒著縷縷炊煙青瓦迭交的吊腳樓群;一個是當地苗族同胞保留的較為豐富淳樸的苗族文化活動。每當有遊客光臨這塊土地,熱情好客的苗族同胞會身著盛裝夾道歡迎,苗族姑娘分別站在三道攔門寨口,手持自家釀造的米酒,唱起美妙動聽的敬酒歌一位一位敬獻,讓遊客和攝影人一道一道「過關」,以示隆重。苗家漢子則吹響大號、牛角號、芒筒,吹奏歡快的蘆笙,敲起振憾人的銅鼓,同時鳴放12響禮炮,迎客人寨。待坐定後,苗家人會獻上傳統民族文化活動。有歡快的苗家舞蹈,蘆笙、銅鼓表演等:遊客可參與饒有興趣的打糍粑活動,蘸著黃豆面品嘗熱乎香糯的糍粑;活動中,苗家小伙還將表演民間絕技上刀山、下火海、口噴烈火、鋼針穿喉等驚險刺激的技藝;隨後,苗家人會為每一位遊客送上一份代表幸福美好之意的彩蛋,和遊客一起做打花臉游戲。活動場外,勤勞智能的苗家姑娘還將現場演示苗族刺綉、紡紗、織布。都勻市壩固鎮坡腳寨自1995年定為黔南州民族旅遊村以來,已接待了不少慕名而來的中外來客和中央電視台各欄目組、香港鳳凰電視台等多家新聞媒體,在國內外廣為傳播。

南花苗寨

南花苗寨位於貴州凱里市三棵樹鎮,地處美麗的巴拉河畔。村寨依山而建,吊腳樓層層疊疊,鱗次櫛比,掩映在蒼翠茂密的林木之中。以秀麗的自然風光、濃郁的民族風情而聞名。南花苗寨

南花,苗語稱NANGLHFIB,意為歐花河下方。苗語稱烏燒河為歐花,南花因處於烏燒河下游,即歐花河下游右岸山塝而得名南花,距凱里市18公里的巴拉河畔苗族村寨南花,為巴拉河鄉村旅遊八個村寨之一。山寨東依山,西與老鴉寨隔河相望,南距展遠1.3公里,北為巴拉河,可謂依山塝水,山水人家。寨中古木參天,木房瓦頂,分上下兩點聚落呈點狀,寨前有爐(山)榕(江)公路沿河右岸隔河而過。昔日靠劃船度河入寨,近年新修南花大橋跨河入寨,實際上成了一座嶄新的苗族花橋,從寨前南北跨河入寨,將順巴拉河而來的「金銀財寶」、沿爐榕公路運至的「金銀財寶」,均「載入」苗寨,使苗寨「富上加富」的民間傳統習俗再現。更為苗寨風光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為苗族傳統文化增添了新的一頁,更為遊客到南花觀光提供了方便。

大簸箕苗寨

大簸箕苗寨位於貴州省丹寨縣南皋鄉境內,因為形狀像半邊的簸箕而得名。寨子里居住著九十二大簸箕苗寨

戶人家,世世代代都居住在這個簸箕寨里。紡車悠悠,歲月悠悠,古老的山歌在這里傳唱了幾百年,無論現代文明如何點綴這個古老的村寨,這里依然上演著,男耕女織安詳平靜的田園生活。吊腳樓是苗家人的傑作,在大簸箕寨一棟棟桿欄式的吊腳樓依山而建,一層使用來圈養牲畜的,二層是用來生活起居的,三層是用來儲存糧食的。有些地方建在用鵝卵石壘砌的石基上,寨子里青石板鋪的小路也因山勢的起伏而起伏。平時寨子里顯得很寧靜,只有在節日或有客人到來的時候,小板凳一敲,整個山寨就沸騰起來了。板凳舞過去是在生孩子的時候跳的,生了小孩以後婆家要挑著穀子、酒,去女婿家跳板凳舞,一般是在滿月酒的時候。每當這個時候,婆家挨家挨戶地請寨子里的人吃飯喝酒,當酒喝得高興後就會跳起板凳舞。

格多苗寨

格多寨背山面水,依山而建,寨腳有一條清清河水流過,下游就是美麗的清水江。格多寨分為大寨和小寨,大小寨間現只是幾塊田相隔。寨中現有230多戶人家,總人口1200人。格多苗寨

格多寨幾百年來一直沿襲著古老的民族傳統,村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這里,生活著一個勤勞的民族、一個熱愛生活的民族、一個倔強而不屈的民族。伴隨著時代的足跡,在不同的時代里格多苗寨涌現出多個苗王,在黔南頗有名氣。格多寨祖先原為江西朱家巷,後遷徙入貴州,先居住在清水江和都江沿岸.此後部分苗族又沿江而上來到了王司格多寨定居下來.至明朝洪武初年,苗寨開始建立,以後雖歷經滄桑,但村民的住房仍然是獨特的木質結構吊腳樓。現寨子日常交流語言還是苗語。寨子里是單一的姓氏--盧姓,這與別的苗寨比很有個性。民居多為吊腳樓,從山腳修到山腰,鱗次櫛比,具有典型的苗寨風格。寨頂有兩棵六個成年人才能合抱的「保寨樹」,鬱郁蔥蔥,氣概不凡。來到格多苗寨,少不了的東西,那就是「酒」。在苗家醉酒,這是真誠的表現,主人也因你醉酒而受到寨子人的羨慕。如果迎接遠道而來的貴賓,格多寨的苗族同胞們常常還會在寨門前擺上一道攔路酒,讓身穿盛裝的苗家少女給客人敬酒,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這是最隆重的禮儀,也是在苗家最高規格的接待方式。有酒必有歌,有歌必有節。格多寨苗族節日甚多,最為著名的就是「六月六」,還有吃新節、」七月半」.過六月六是格多寨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格多寨還有一個最有個性的苗族活動:「祭天神」.格多寨「祭天神」有三個特徵:一是程序性特徵:事前一個月請祭師,關田魚,烤酒封壇;事前准備各種祭品、食品及長壽竹;祭器在室內、室外放置;祭祀開始,祭祀按程序進行,結束後主人忌三天錢、米、物不要外借,所借用的器具三天後歸還。二是傳承性特徵:祭師為世代相傳.程序為世代流傳;咒語(祭語)全部先人編寫,至今沿用。三是唯一性特徵:貴州其他苗族聚居的地方沒有祭天神活動,僅在都勻王司格多苗寨這一支苗族有。格多苗族「祭天神」程序嚴整、過程完整、行為規范、氣氛莊重、色彩神秘、內容豐富,具有重要的民族學、民俗學、原始宗教學等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格多苗族的歌舞是苗族歷史的紀錄和再現。在黔南格多寨自古就有「歌舞之鄉」的美譽。州府都勻市每次舉辦大型活動都有格多苗寨的歌舞助興。

5. 作文:由某一件事物得到的啟示

你看過山嗎?山是偉岸的。你看過海嗎?海是寬廣的。我一直認為,人能在大自然中領悟很多。大自然中蘊涵著人生的許多哲理。就像月亮,月圓月缺代表親友的團聚、離散。螞蟻和蚜蟲,就表現了為生存而合作互助。看過獨自生活的蜜蜂嗎?他們講究的是團結,分工的精神。

大自然還帶給我歲月匆匆,務必要珍惜光陰的啟示。你看那日出日落,彷彿剛剛旭日初升,轉眼間卻已是星月稀疏。夜來香悄悄綻放,又萎謝了。若是說落花殘葉曾代表一個個絢麗的生命的結束,那麼,它實在太短促了。花蕾初生的光彩轉眼間化為死寂的乾枯!蝶兒在一季熱鬧的夏後,也會僵死在花兒的冷香里。
生命雖短促,但若能使它放出光彩,便可稱得上永恆,不是嗎!
大自然的啟示作文素材
日本的科學家從螞蟻覓食中受到了啟示.他們開發出一種大規模集成電路,模擬覓食的螞蟻齊心合力搬運食物,從距離最近的"食物源"順次向"蟻巢"源源不斷地輸送信息.根據這種新的信息處理方法,人們很可能開發出一種新型計算模式的計算機呢.
人類從大自然中得到的啟示還有很多.比如:模仿雞蛋外形的特點,建造了拱形橋;受鳥兒飛翔的啟示,發明了飛機;從茅草劃破手指,發明了鋸……大自然中林林總總的動物,植物以各自獨特的生存方式,向我們暗示著一個個自然的奧秘.
大自然給我們的啟示有很多,其中有一種蛇叫響尾蛇,它有一種紅外線的眼睛,人類通過這種蛇的眼睛,研製出一種有著響尾蛇一樣眼睛的導彈,它的名字叫響尾蛇導彈,因為人類是仿照響尾蛇眼睛製造出來的,所以命名為響尾蛇導彈.
響尾蛇導彈能和響尾蛇一樣,能用"熱眼"准確無誤的跟蹤敵人,直至把敵人摧毀.因為響尾蛇的"熱眼"是根據敵人的溫度來判斷敵人的位置,飛機,戰艦,坦克等這些東西,響尾蛇導彈都能准確無誤的命中.法國研製的機動式低空近程全天候地空導彈.主要用於對付低空,超低空戰斗機,武裝直升機,以保衛機場,港口要地,也可用於對付巡航導彈.導彈長2.94米 ,彈徑0.156米,彈重84.5千克,發射筒長3.02米.戰斗部採用破片聚焦型,總重13.9千克,殺傷半徑6~8米.動力裝置為單級固體火箭發動機,制導方式為全程無線電指令制導,作戰半徑500~8500米,作戰高度50~3000米.導彈具有半越野機動能力.
五彩的蝴蝶錦色粲然,如重月紋鳳蝶,褐脈金斑蝶等,尤其是螢光翼鳳蝶,其後翅在陽光下時而金黃,時而翠綠,有時還由紫變藍.科學家通過對蝴蝶色彩的研究,為軍事防禦帶來了極大的裨益.在二戰期間,德軍包圍了列寧格勒,企圖用轟炸機摧毀其軍事目標和其他防禦設施.蘇聯昆蟲學家施萬維奇根據當時人們對偽裝缺乏認識的情況,提出利用蝴蝶的色彩在花叢中不易被發現的道理,在軍事設施上覆蓋蝴蝶花紋般的偽裝.因此,盡管德軍費盡心機,但列寧格勒的軍事基地仍安然無惹,為贏得最後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根據同樣的原理,後來人們還生產出了迷彩服,大大減少了戰斗中的傷亡.
蜂巢由一個個排列整齊的六稜柱形小蜂房組成,每個小蜂房的底部由3個相同的菱形組成,這些結構與近代數學家精確計算出來的——菱形鈍角109.28』,銳角70.32』完全相同,是最節省材料的結構,且容量大,極堅固,令許多專家贊嘆不止.人們仿其構造用各種材料製成蜂巢式夾層結構板,強度大,重量輕,不易傳導聲和熱,是建築及製造太空梭,宇宙飛船,人造衛星等的理想材料.蜜蜂復眼的每個單眼中相鄰地排列著對偏振光方向十分敏感的偏振片,可利用太陽准確定位.科學家據此原理研製成功了偏振光導航儀,早已廣泛用於航海事業中.
蜻蜒通過翅膀振動可產生不同於周圍大氣的局部不穩定氣流,井利用氣流產生的渦流來使自己上升.蜻蜒能在很小的推力下翱翔,不但可向前飛行,還能向後和左右兩側飛行,其向前飛行速度可達72km/小時.此外,蜻蜒的飛行行為簡單,僅靠兩對翅膀不停地拍打.科學家據此結構基礎研製成功了直升飛機.飛機在高速飛行時,常會引起劇烈振動,甚至有時會折斷機翼而引起飛機失事.蜻蜒依靠加重的翅痣在高速飛行時安然無恙,於是人們仿效蜻蜒在飛機的兩翼加上了平衡重錘,解決了因高速飛行而引起振動這個令人棘手的問題.
跳蚤的跳躍本領十分高強,航空專家對此進行了大量研究,英國一飛機製造公司從其垂直起跳的方式受到啟發,成功製造出了一種幾乎能垂直起落的鷂式飛機.現代電視技術根據昆蟲單復眼的構造特點,造出了大屏幕彩電,又可將一台台小彩電熒光屏組成一個大畫面,且可在同一屏幕上任意位置框出某幾個特定的小畫面,既可播映相同的畫面,又可播映不同的畫面.科學家根據昆蟲復眼的結構特點研製成功的多孔徑光學系統裝置,更易於搜索到目標,已在國外一些重要武器系統中應用.根據某些水生昆蟲的組成復眼的單眼之間相互抑制的原理,製成的側抑制電子模型,用於各類攝影系統,拍出的照片可增強圖像邊緣反差和突出輪廓,還可用來提高雷達的顯示靈敏度,也可用於文字和圖片識別系統的預處理工作.美國利用昆蟲復眼加工信息及定向導航原理,研製了具有很大實用價值的仿昆蟲復眼尋的末制導導引頭的工程模型.日本利用昆蟲形態及特性開發研製了六足機器人等工學機器和建築物的新構造方式 追問呃呃呃呃。。。。謝謝
回答者: 親睨 | 一級 | 2011-3-19 11:34

瑤族

1. 瑤族歌舞
盤王節,又稱跳盤王,相傳瑤族祖先盤王的生日就是在農歷十月十六日,每年到這個時候,恰巧也是秋天收獲的時節,為紀念祖先和歡慶豐收,瑤家便於這天會聚一堂,舉行「耍歌堂」活動。節日的前一天,寨中就開始殺豬宰牛,備好雞鴨魚肉,磨豆腐,做糍粑,將釀米酒拿來招待四方來客。
盤王節場地是在大山中的谷底,稱為「歌堂坪」,非常寬敞。慶典當天,從上午開始,瑤族男女老少身著傳統盛裝走出山寨,他們按不同的身份,排成隊伍,匯集到南崗瑤寨的歌堂坪上,耍歌堂開始了。而外來的遊客也駕車前來觀看,山谷中熱鬧異常。
瑤族的耍歌堂進行游神、過九州、祭法真等儀式,同時還敲鑼打鼓、唱山歌、跳長鼓舞、放銃土炮,跳得百里瑤山震動起來。瑤胞們生活於大山之中,土地比別處更為貧瘠,他們的生活環境可謂艱辛,但他們也同樣張揚自己的快樂,從艱難的生活中感受歌舞的歡欣和鼓舞。
與眾多民俗節慶一樣,耍歌堂還是瑤族青年男女開始交往的機會。當青年男女開始對歌時,氣氛就更加熱烈了。在瑤家,男孩子叫阿貴,女孩子叫莎腰妹,對歌的時候也是他們相互表達情意的機會。
歌唱過,舞跳了,熱情的瑤家妹子將邀請外人、來賓一起共舞,到這個時候,來賓們也毫不羞澀,自在地與瑤家人一起舞動起來。
2.瑤族飲食
以玉米、大米、紅薯為主,芋、粟、麥為輔助食物。常食蔬菜有白西瓜、冬瓜、南瓜、蘿卜、白菜、芥菜、辣椒、茄子、豆角、番茄等。此外,還按季節採摘竹筍、蘑菇、木耳、香菌等作為菜食。瑤族喜歡自製豆腐,特別是湖南瑤族自製的"豆腐圓",鮮嫩可口,是節日必備佳餚。瑤族製作臘肉、熏肉及酢肉也很有特色,尤其是廣西金秀大瑤山瑤族腌制的"鳥酢",是一種著名的風味小吃。糍粑亦是瑤族傳統的風味小吃,是節日必備食品。瑤族有喝酒嗜好,不少地方男子飲酒用碗不用杯,特別是節日喜慶,終日痛飲。打油茶是瑤族一種飲食風俗。每天清早起來,燒開水後,架上茶鍋,放入一小撮茶葉加油鹽小炒,待茶葉香味撲鼻,沖上開水煮滾,即製成噴香油茶。每逢客至,主人常以油茶待客,以示敬意。
瑤族喜喝甜酒。凡有賓客臨門,主人先敬上一杯甜酒。還有一種瑤族女人坐月子時喝的甜酒,它與一般的甜酒不同,煮時需加薑片、紅糖和雞蛋,是很好的滋補品。坐月子的婦女喝這種甜酒,可收到強身補血和恢復健康的功效。

在我國,春節也是各少數民族人民的風俗節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已的習俗,舉行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具有各自濃厚的民族獨特風采。

藏族 除夕那天,人們穿上艷麗服裝,戴著奇形怪狀的假面具,用嗩吶、海螺、大鼓奏樂,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會」。小夥子們狂舞高歌,表示除舊迎新,驅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婦女們便去背「吉祥水」,預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彝族彝族同胞根據彝歷選定年節。有的與當地漢族同過春節。有的地區彝族同胞,在門前樹立青松,用松針鋪地,表示免災消禍。還有的地區,在節日里殺豬宰羊,吃坨坨肉,人們互相拜訪,互贈肉類和饃饃。大年初一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們將一碗水和昨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著今年雨水充足。

壯族分布在廣西、貴州、雲南、廣東等地區的壯族同胞,與漢族同時過春節。除夕晚上,要做好節日那天所吃的米飯,稱為「壓年飯」,有的地區群眾稱為「吃立節」,壯語為「過晚年」的意思。它預兆來年農業豐收。有的還包制有一尺多長,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頓還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還沒亮人們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婦女們都爭著到河邊或井旁「汲新水」,開始新的一年沸騰的生活。

布依族 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達旦地在水塘邊守歲。天一亮,姑娘們便爭先恐後地打水。誰最先挑回第一擔水,誰就是最勤勞、最幸福的姑娘。

滿族 滿族分「紅、黃、藍、白」四旗人。春節時,紅旗人在門上貼紅掛旗,黃旗人在門上貼黃掛旗,藍旗人在門上貼藍掛旗,白旗人在門上貼白掛旗。這些掛旗圖案優美,色彩鮮艷,象徵著一年的吉祥開端。

侗族貴州、湖南一帶的侗族同胞,春節期間盛行一種「打侗年」(又叫蘆笙會)的群眾活動。這種活動類似漢族的「團拜」,只不過比「團拜」顯得更加歡樂、熱烈。這種活動一般是由兩個村莊共同商定舉辦的。兩隊在廣場上正式舉行蘆笙歌舞比賽。這時兩個村莊的觀眾,伴隨著樂曲,翩翩起舞,盡情地歡樂。

白族雲南白族同胞過年時,有一種叫「放高升」的慶祝活動。所謂「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節里裝上火葯,點燃以後可以把整個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升」。有的地區的白族同胞與苗、壯族一樣,從春節到元宵節,都在進行「拋綉球」活動。凡接不住綉球的,要贈給對方紀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贖不回紀念品的人,就是表示願允愛情了。

土家族 春節期間,土家族人民要舉行隆重的擺手舞會。擺手舞會是土家族比較流行的一種古老舞蹈,包括狩獵、軍事、農事、宴會等70多個舞蹈動作,節奏鮮明,動作優美,舞姿朴實,情調健康,不用道具,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厚的生活氣息。

傣族 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節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傳統節目。穀雨開始那天定為「潑水節」。在三四天的節日里,人們相互潑水,表示洗去身上的陳年舊土,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黎族居住在海南島上的黎族人民,每逢春節到來,家家戶戶都要宰豬殺雞,擺上豐盛的佳餚美酒,全家圍坐在一起吃「年飯」;席間全家還要歡唱「賀年歌」。初一、初二、全村青壯年男子,還要舉行一次「春節圍獵」。這一天的獵物全村共享。有趣的是在分獵物時,先將全部獵物的一半發給第一個擊中獵物的射手;另一半由大家平分。孕婦可分得兩分,過路人恰巧相遇,也可分得一份。
僳僳族僳僳族稱年節為「盍什」,他們大都做秈米粑、糯米粑和釀水酒,把第一臼舂出的粑粑放少許在桃、李等果樹上,祝願來年碩果累累。雲南怒江地區的僳僳族人民,先要給耕牛餵食鹽,以表示尊敬耕牛的勞動。青年男女喜歡舉行春節打靶比賽。姑娘們把綉好的荷包吊在竹竿上,荷包左右搖動,請小夥子們射擊,誰先射落荷包,姑娘們就把美酒作為獎品送到誰的嘴邊。
拉祜族 除夕晚上,拉祜族同胞全家人都要沐浴清身,做好翌日的食物。在食物中,特別重視糯米粑粑,除食用外,總要給牛吃一點,關在犁、鋤、砍刀等農具上擺上一點,以酬其一年來與主人合作,祝願新的一年裡創造更多的財富。
達斡爾族 居住在東北嫩江兩岸的達斡爾族,農歷正月初一早上,男女青年梳妝打扮,先向長輩請安、敬酒、行禮,然後逐戶拜年,每家都准備有蒸糕,拜年的人一進門就搶吃蒸糕,據說吃了之後,生產和生活都能「年年高」。
仫佬族 從正月初一到十五,仫佬族的村村寨寨,男女老少都穿上節日盛裝,幾十人、幾百人,乃至幾千人聚會在山坡上或賽場里唱山歌,盡情歌唱勞動、生活和愛情。
獨龍族 唯一的節日就是先在冬臘月的「卡雀哇」節。最隆重的儀式是牛祭天。這天,族長把牛拴在廣場中央的木樁上。由青年婦女將鏈珠掛在牛角上,接著,一位勇猛強壯的小夥子,手持鋒利的竹矛,向牛腋部刺去,直到將牛刺倒死去。此刻,人們就跳起「牛鍋庄」舞,然後分吃牛肉。
鄂倫春族 在東北的鄂倫春同胞,春節早晨,先在家族中依輩份大小斟酒,幼者給長者叩頭,平輩則互相請安,初二、初三進行賽馬。正月十五美味佳餚。正月十六的早上,要進行相互抹黑臉的活動。青年人給老年人抹黑時要先叩頭。
赫哲族春節,赫哲語為「佛額什克斯」,即大年除夕之意。人們穿上在帽耳、衣領、袖口、褲腿、圍裙、鞋面上綉著美麗的花紋、幾何圖案和花鳥等花邊的獸皮等服裝。在年節里,一般人家要做「吐火宴」,或用一種野生果「稠李子」製作成餅子,同時擺滿魚、獸類肉等食品。對待貴客,則用殺活魚,或把魚條烤熟,用這種「塔拉哈」招待。
基諾族 春節到來,聚居於雲南西雙版納的基諾族,口嚼檳榔的老翁揚頭打鈸,戴大尖帽的老嫗低首鳴鑼,由周巴(寨父)最先把鼓敲響,男女青年圍成一圈徒手跳舞。
分享給你的朋友吧:
人人網
新浪微博
開心網
MSN
QQ空間

對我有幫助
209回答時間:2010-3-14 15:36 | 我來評論
向TA求助 回答者: 19721757 | 二級

擅長領域: 暫未定製

參加的活動: 暫時沒有參加的活動

相關內容
2009-3-10 中國某地的民風民俗資料 855 2010-12-28 急求學習中國民風民俗的意義 2010-4-10 關於中國民風民俗的作文 125 2010-2-8 中國民風民俗有哪些 54 2009-12-23 關於中國民風民俗2道題目 15 更多關於各地的民風民俗的問題>>
查看同主題問題: 中國 民風民俗 民風民俗 資料
等待您來回答0回答50初中作文高手來!!急,寫校園八卦,或者是小心眼的。拒絕轉載。0回答作文:由某一件事物得到的啟示0回答求《康熙來了》鬼叫的音效2回答5我做了一個網站,想添加用戶注冊和用戶留言功能,求代碼1回答魚躍在花見之朝國語下載地址 求一個 我不喜歡在線看 麻煩了 另外不知...0回答30我的周末 英文作文1回答恢復孩子般的好奇與純潔才能從最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神奇與美麗為主題的作文2回答這是康熙來了哪一集?更多等待您來回答的問題>>
其他回答 共14條
我沒有布魯,我有林克。米米號:108965172

回答:

國人用紅色來表現民族風貌,紅色代表著熱情、勤奮、能量和愛情等諸多意義。於西蔓也一直在尋找中國人愛紅色的原因。中國人天然適合紅色

春代表一年的開始,春節那時就是新的一年,春天到來之際,因此叫春節!

餃子源於我國有2600多年歷史,儒家經典之一、西漢戴聖編纂的《禮記》,是專門研究秦漢以前多種禮儀的論著,載道:「稻米二、肉一,合以為餌,煎之。」但餃子究竟源自何朝何代誰人之手,眾說紛雲,莫衷一是,既缺乏較為准確翔實的的史料記載,也缺少言之有理的科學闡釋,但有兩種說道說定餃子淵源也不足為過。

「張仲景說」,餃子源自「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葯」。東漢時期,南陽郡涅(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的張仲景,潛心鑽研古代醫書,廣收有效方劑,著成《傷寒雜病論》,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對祖國醫學發展功勛卓著。他終生以「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為銘,濟世救人,情系百姓。長沙任太守,理政三年不忘大堂行醫,診病施葯。他見白河兩岸鄉親肌寒交迫,骨瘦如柴,不少人耳朵僵凍潰爛,心不能忍,辭官踮間為民行醫。冬天剛到,他讓弟子在南陽東關搭棚支鍋,把羊肉、辣椒和驅寒葯材一鍋同煮,熟後撈出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再煮製成「祛寒嬌耳湯」,每人兩只嬌耳一碗湯服後周身血液上涌,兩耳發熱,寒氣頓消,凍耳很快治好。1700多年來世代承傳,人們每年冬至包食嬌耳,紀念張仲景恩師。

「李世民說」,相傳唐太宗李世民喜食丸子又怕油膩

6. 苗族主要喜歡的飲食即調制方法

苗家飲食獨特的民族風俗是喜食酸味,以酸湯最為著名。酸味食品主要有酸湯、酸菜、腌酸魚、牛肉酸、豬肉酸、酸辣子、酸蘿卜、青菜酸、豆類酸等。 苗族吃酸菜的歷史悠久,跟他們深居高山,缺少食鹽有關,平時很難買到蔬菜和肉類,所以每家都備有酸壇,用以腌制各種酸味食品。在製作酸味食品上,苗家人有整套工藝和吃法。苗族幾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壇子,統稱酸壇。
苗族居住的許多地區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自古不少民族就以善種水稻著稱,稻米是其主食。他們除了一般的蒸煮之外,還有許多不同的製作方法,如香竹飯、餌塊、米線、米干、棕子、粑粑、炒米,等等。
苗族喜食野菜,如蕨菜、魚腥草、馬蹄菜、刺花菜、鐵道木花、刺五加、水香菜、青苔等,多洗凈涼拌吃。這些野菜有的既是菜也是葯,食之苦澀,但卻清涼、爽口、甘甜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消暑、化食等作用。
最為奇特的風味食品,莫過於吃竹蛆、蜂蛹、黃螞蟻蛋、花蜘蛛、牛屎蟲蛋、沙蛆等。黃螞蟻生長在樹上,身上約兩厘米,腰細腹大,嘴巴里有兩顆大牙,多在闊葉處做巢生息、繁殖。
苗族的烹飪方法較多,最常見的有煮、燉、蒸、炸、醮、烤、燒、烘、舂、生食、腌、炒等,其中又以燒、烤、舂、醮、生食、腌為特色。
燒,即將食物放入火中燒;烤,即將食物用竹、木棍串起,抹上佐料,在火上烘烤;舂,即把肉先切成小塊,放在木炭上烘烤熟或在火里燒熟,再回上韭菜、薄荷 、生薑、鹽、蒜等佐料。 苗家還擅於製做豆豉、豆腐、灌腸、面醬等。好吃火鍋,每有佳品,必架起小鍋,進蔬菜、肉、豆腐等,邊涮邊蘸辣椒鹽水吃。
日常飲料以油茶最為普遍。把玉米、黃豆、蠶豆、紅薯片、麥粉團、芝麻、糯米分別炒熟,用茶油炸一下,存放起來。客人到來,將各種炸品及鹽、蒜、胡椒粉放入碗中,用沸茶水沖開。客人必須連喝4 碗。
喝茶時,如果客人不想喝了,就把一根筷子架在碗上即可,否則主人會一直請你喝下去。湘西苗族還特製有一種萬花茶。用冬瓜、桔子、南瓜一類的瓜果雕成花、鳥、禽、魚等形狀,經過數道工序製成香、脆、甜的食物。飲用時,取幾塊放入杯中,沖入沸水。酸湯也是常見的飲料。
待客時,男女客人分開吃。長者先開杯,佳餚必先敬客。吃雞時,雞翅敬客人,雞頭歸長者,雞爪歸小孩吃。一家之客也是全寨之客,各家爭相宴請。用牛角盛酒敬客,是隆重的待客方式。遇到過苗年一類的盛大節日,主寨方家家戶戶都做迎客准備,將酒放到蘆笙場或銅鼓坪上,把客人擁到寨里,由兩人舉牛角勸飲,鼓樂齊鳴,客人要一飲而盡。
苗族人普遍喜歡喝酒,常以酒解除疲勞,以酒示敬,以酒傳情,飲酒為樂。苗家的酒主要有白酒、甜酒、刺梨酒、泡酒等。白酒即土酒,苗家人常飲,以大米、糯米、玉米、高粱等為原料釀制。泡酒則是在甜酒的基礎上摻入適量清水或冷開水即可飲。刺梨酒是用蒸熟的刺梨乾摻和適量的米飯,加入自製的酒麴拌勻後,入缸密封。半月後酒化,再用木甑蒸餾,可分別得到20度、30度和50度的刺梨酒。以糯米和刺梨釀制的刺梨酒為最佳,具有消食助氣的功效。
"無酒不成禮"已是他們遵守的禮儀,酒是待客議事、婚喪嫁娶、起房建屋、逢年過節的必備品。在長期的歷史發展和生活實踐中,苗族人民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酒文化。
苗家飲酒,多因時間、地點和對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稱呼,如"攔路酒"、"進門酒"、"嫁別酒"、"迎客酒"、"送客酒"、"雙杯酒"、"交杯酒"、"半路酒"、"轉轉酒"、"賀兒酒"、"平伙酒"、"酬勞酒"、"慰問酒"、"雞血酒"、"陪葬酒"等等。苗族人還極為講究待客的飲酒禮節,如主人向客人敬酒要敬兩杯,謂"兩條腿走路",敬酒者雙手端杯,按正、反方向敬兩周,敬到最後一人時,雙方交杯對飲;又如以牛角杯敬酒,客人如不喝完,則"杯"倒酒淌,使人不能不喝。

7. 苗族的習俗

1、傳統婚姻

這種婚姻當屬父母作主的婚姻。當男女青年長大成人後,男方父母作主給兒子相親,他們認為與某家女兒聯姻恰當,男方家就會請媒人上女方家說親,若女方家也認為兩家門當戶對,便欣然同意。

也有女方家對男方家不甚了解的,往往會作出兩種姿態,既不斷然拒絕,也不馬上同意,而是留一定時間考察。這種情形普遍被認作是有意向了,男方家便會擇吉日第二次請媒前去說親,女方家如若同意,再由雙方老人協商,決定嫁娶日期與確認財禮數額等事項。

也有女方家父母認為不合適的,在第二次說親時,就斷然拒絕,這門親事也就不成了,只得另擇親家。這種婚姻,婚後多數能過得幸福美滿,但也有少數並不如意而出現離異。

2、雞眼婚姻

這是居住在雷山縣橋港、掌批、掌雷、桃江等地苗族的婚俗。青年男女長大成人後,雖經媒說定親,但不算數,還要吃「雞眼酒」才能最後決定。經擇吉日,男方家抬一隻公雞,備一些米酒、糯米飯、肉等禮物,邀叔伯兄弟等到女方家,當晚殺掉送來的公雞,待煮熟後擺在桌上,由一位長者來看雞眼。

若這只雞的雙眼都是睜著的被認為是吉利的,此時長者便當即祝福:「雞眼好兩只,富貴在兩邊,子孫亦發達,福氣滿兩家,祝賀你們兩親家大吉大利」等話語。然後大家舉杯共飲相互祝賀,這門親事便成了。

若雞眼一隻睜、一隻閉,或者兩只都閉著,則被認為是不吉利的,看雞眼的長者就講一些圓場的話,勸雙方另擇佳偶。大家便草草用餐,飯後各散,這門親事也就不成了。不過,有時雙方均屬於老親戚,彼此之間又十分了解,雙方的孩子也相配,便經雙方父母商定婚事也能成。

3、還娘頭婚姻

這是姑表妹嫁給舅表兄即血表兄妹婚姻。姑媽生的姑娘長大成人後,先去問舅父家是否娶姑娘為媳,舅父回話不娶了,姑媽才敢把姑娘向外嫁。

如果舅父決定一定娶姑媽的女兒為兒媳,則認為那是天經地義的,姑媽亦不敢拒絕。血表兄妹婚姻,很少能得到幸福,多數都十分痛苦。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人們的認識有了提高,現在,血表兄妹婚姻已經很少或者沒有了。

(7)坪上哪裡炒油飯好吃擴展閱讀:

苗族的禁忌

(一)飲食禁忌

1、就餐時,雞頭要敬給老年人,雞肝、雞雜要敬給老年婦女,將翅膀交於青年男女,祝其前程無限,雞腿則要留給小孩。不準小孩吃雞血,認為如果吃了長大後辦事說話、講理會臉紅。

2、忌在屋裡煮蛇肉和吃蛇肉。

(二)節日禁忌

1、節日(尤其是春節)期間,不能斗毆,不能說不吉利的話。

2、春節初一,不動刀,不挑水,不掃地,不敲板壁,不赤足須穿鞋,不食粑粑,洗臉水不得倒於屋外,婦女不能去別人家裡。

3、春節初一至初三不可在寨內晾曬衣物,認為這樣做了,當年會打凶雷,刮大風吹房屋。婦女不能在家中拿針線,可在外用。婦女在外用針線即有人所說的「坐年」(漢語音譯意)。

8. 世界最長下坡在哪

自助游雲南完全攻略2006-03-21 10:14:20 作者:skyraider 網友評論 0 條 以往春節都回去過年,於是今年就想「搞搞新意思」,就到雲南跑了一趟,臉也曬黑了,本來懶的寫這樣一篇洋洋灑灑的游記,可是總有人不斷問「去了哪些地方?玉龍雪山到底怎麼樣,在女兒國有艷遇嗎」等等。於是仔細回憶路上的點點滴滴,寫出了這篇游記,一方面介紹雲南的風光和風俗人情,如果嘴讒的可多關心有哪些好吃的,另外給大家介紹一下自助旅遊的一些心得和很有意思的事情,還有價格等,以免以後大家到那裡挨「宰」。

當初在網上看到很多文章,昆明---大理—麗江—瀘沽湖---香格里拉是一條不錯的自助旅遊路線,又聽說雲南是背包族驢友的培訓基地,但身邊朋友皆無法同行,於是上網,在一個常去的旅遊論壇上發個「英雄貼」,廣邀「天下豪傑」同行,然而沒料到豪傑沒邀到,MM倒來了一個,叫阿純,見了面一問才知道還是計算機同行。問她說「怕不怕我在路上把你賣掉」,她竟回答「看誰賣誰」,好,就要膽大的,就是她了,於是兩人確定了時間以及路線等,買好了來回的機票。又狠心買了部好點的相機,向人討教了些攝影的基本技術,還有望遠鏡等等,常用葯品也得帶,另外雲南那邊是高原,(麗江海拔2400米,瀘沽湖海拔2800米)紫外線很強,太陽鏡是少不了的,防曬霜自己是不用買的了,小靚妹愛惜她的皮膚,必不至忘帶這么重要的東西:)

又找人要了個「驢標」 ,(驢標是新浪網的旅遊論壇發起的,一種橡膠做的小牌,畫著一個腳印,意喻「走遍天下」的意思吧)把它掛在背包的醒目位置,路上也許可以遇見很多帶「驢標」的同道中人。新浪旅遊論壇的「驢友」(旅友)特別多,帶著驢標,也許可以遇見很多驢友,路上可以互相照應。

這次在雲南呆了11天(1月18日至28日),在大理看了蒼山/洱海/崇聖寺三塔/喜洲白族民居,走遍麗江古城,聽宣科先生主持的納西古樂,去了玉龍雪山,游覽了萬里長江第一灣,走了虎跳峽,到瀘沽湖探訪女兒國,最後回昆明看了世博圓,走了路南石林。旅伴由最初的兩個人發展到最後的四個人。路上一直住民居客棧。每人花費大約2000左右(機票除外),絕妙的景色使我們不敢吝惜手中的膠卷,共用了膠卷10筒。(想看相片的找我吧)。

D1 踏上征途 / 夜色中的大理古城 / MCA自助旅遊者的家園

飛機11:30降落在昆明機場,好大的太陽,忙戴上太陽鏡,我們原打算去拓東體育館那裡坐「高直快」汽車去大理,順便在那裡有名的「過橋園」吃過橋米線,誰知一到那裡,票已告售馨,於是米線也不吃了,問了當地人,都說南窯客運站去大理的車多,就趕快搭的士到南窯,買好了1點半出發去大理的車票(105元/人),隨便在旁邊的小食店吃了很不正宗的「米線」,吃飯時一個賣花的小女孩不失時機地過來要我買她的玫瑰花,本大爺嘴忙,正無閑理她,她卻突然開始幫我捶背,只好給了她一塊錢,看來昆明賣花的小女孩比深圳的手段要高明的多。

上車了。沃爾沃很舒服,全程三百多公里,高速公路修得相當好,路上無甚景色,車上放周星馳的《鹿鼎記》,雖然看過但仍看的有味,也許是心情好的緣故。

約6點半到達大理下關車站。出了站,逃脫了招攬住宿的婦女的糾纏,我們買了張地圖,便搭4路公交車到了大理古城。

在大理,要想融入當地人的生活中以及體驗古城裡那種寧靜以及享受家的感覺,必須住在古城裡的當地居民開的白族民居客棧,或者住國際青年旅社或MCA,那裡的外國人及自助旅行者多,住下關的那些酒店沒什麼意思。

到了大理古城南門,下車後我們便看見很多人都推薦的MCA旅社,上面寫著MCA---自助旅行者的家園,(MCA翻譯是湄公河文化藝術研究中心,這個旅社在網上很有名,很多人極力推薦),我們走進去,裡面確實與眾不同,門口有一個小房子燈光恍惚,走近看是酒吧和網吧,門邊掛著一些鬼面具和其他工藝品,旁邊牆壁上吊滿了一些攝影和旅遊方面的雜志,以及一些不知道名字的外文書,牆上貼了一些小紙條,再走進,是個游泳池,旁邊一堆火,幾個高鼻子的外國MM正在烤火兼喝啤酒,才多看她們幾眼,她們便笑了。還有一張舊乒乓球桌和檯球桌,我早已被這里特別濃烈的文化氣氛折服了。

店主出來,向我們介紹住宿,無意瞥到一間大房子,裡面有很多的床,便問「你們一間房子怎麼住這么多人」,店主說:「這是男女混居的房間,外國人都喜歡男女住一起,你們也可以嘗試」,我正要回答,阿純卻問「有沒有其他房間」,店主帶我們去裡面,裡面卻原來還很大,是個多層次的庭院,我們要了兩個單人房間,床單被褥挺干凈,才25元/人。這個旅社就是我們的家了,可以洗熱水澡,有洗衣機(需自己洗衣晾衣),隨便逛圖書館,還提供出租自行車等,每天還可以免費上半小時的網。我又問了一下剛才那間男女混居的房間每人多少錢一天,店主說10元,如果實在沒錢,可以免費住。我張大了嘴巴。

安置好行李,我們去逛古城。因為年前不是旅遊旺季,古城街上的人並不算多,街道上兩邊的房子都是清一色的紅色古香古色的建築,屋檐做的很精細,大多數都是店鋪,多數是賣工藝品、大理石雕、白族扎染布藝的頭巾/背包/裙子等,大理梅多,梅子被做成很多吃法,大理的雕梅很有名,把梅子雕成花狀,好吃又好看,自然也有很多店賣梅。在古城中逛,我們各買了一兩件白族扎染布藝的頭巾,小背包,和工藝畫等。

我們來到一家「大理白族特色飯店」吃飯,是一家白族人在經營,店主相當熱情,推薦我們吃「砂鍋魚」,並聲明是洱海里的活魚,小鍋才25元,足夠兩個人吃的了,對於我們這些愛吃辣的人來說,味道相當不錯,裡面有魚,豆腐,鮮菇,還有幾種叫不出名的野菜等。順便問了店主明天怎麼坐船游洱海,價格等。

吃完飯到古城的洋人街看了看,兩邊都是些酒吧,網吧,咖啡店,工藝店,店的招牌都用中英文兩種文字寫,洋人街的燈火幽暗飄忽,有些吧里是點蠟燭的,很多吧的門前貼著一些比較特別的木雕工藝品和照片。

10點多回到MCA,我們卻起了一次小爭執,她堅持明天一早先去游蒼山,我卻想不游蒼山,想先去洱海和三塔,跟她說「蒼山的景色和金庸武俠小說里的點蒼派武功一樣很平常」,爭執一會沒結果,看來出發前對她說過的「要是不聽話,在路上把你賣掉」的威脅並不管用。只好明天再說了。

D2 蒼山 / 洱海 / 崇聖寺三塔 / 喜洲白族民居 / 大理古城

一大早起來,溫度大約在3—5度,洗刷的時候發現自來水卻冷的出奇,手都冷的麻木了,趕緊到熱水房去洗,卻不知道如何開熱水的龍頭,問了一個女孩,多問幾句才知道還是日本人,吉林大學留學的,中文竟說得不錯,後來發現店裡的小二竟然能說流利的英語,更令我驚奇。

大理風光眾多,最出名的當屬「風花雪月」,即: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今天的打算是先游洱海,可以從洱海上遠眺蒼山景色,蒼山洱海,電影《五朵金花》就發生在此,大理人把姑娘都叫做「金花」。洱海,因湖形似人耳,氣勢如海而得名。面積200多平方公里,海拔大約2000米,是我國七大淡水湖之一。

出來街上,本來打算坐公交跑下關碼頭坐船游洱海,卻在路口就遇到一個白族女孩,問我們要不要坐船游洱海,經過激烈而殘酷的討價還價,兩個人60元,於是我們去吃早餐,嘗了大理的洱絲,象面又象米線,味道一般。出來,白族小姑娘又拉了兩個男孩,這兩個人後來與我們在旅途上多次狹路相逢,後來乾脆與我們一起成了同行的朋友,這是後話。(他們也是深圳的,竟是鄰居,住景田北)。一個是小胡,喜好攝影,後來的路上跟他學了好些招數,另外一個是小王,他的堂弟。

我們四人坐小姑娘找來的車來到碼頭,她說開車的是她哥哥(也許是情哥哥吧),上了一艏相當大的機動遊船。

首先開船去觀音閣,觀音閣在洱海的一個小島中,途中遠看蒼山,覺得景色一般,山頂的白雪並不多。40分鍾後,到岸,買了門票後,發現觀音閣只不過是一棟供奉觀音的三層閣樓,拜了一下,看阿純拜的很認真樣子,不由好笑。路上有5個白族少女(五朵金花)問我們喝「三道茶」,沒理她們,她們人多勢眾,有被圍攻的感覺。去天鏡閣,這個木製古樓氣勢如虹,極有氣魄,大家看相片便知。路上遇見一個老太太向我們出租白族服裝,1元/人。穿了上去,我顯的有點不倫不類,阿純卻顯的極象白族少女,變漂亮了。於是跑上天鏡閣頂樓攝洱海景色。下了天鏡閣,卻發現那兩個小子正和一個白族靚妹坐一起聊天,我們湊過去,問了一些白族民俗方面的問題,一起和美女照了張相,那兩小子卻問白族少女晚上一般有什麼活動,她說去文獻樓唱歌,兩小子便與她約好今晚一起去,俺在旁邊聽的直發暈,原來少數民族的妹妹真的是很容易泡啊!嘻嘻。阿純卻在旁邊偷笑。

出來時白族靚妹因為和我們合照,要收取10元的費用,嗚嗚,第一次有被宰的感覺。

離開觀音閣,我們去金梭銀梭島,島上是個漁村,寫著龍船之鄉,上岸看見很多賣烤魚烤蝦的,因為肚子不餓,沒理他們。本來島上有個溶洞,無奈水漲,就淹了。在島上溜達了一下,品嘗了有名的「三道茶」,10元/人,很有意思的,一道苦,二道甜,三道回味無窮,象徵著先苦後甜。要到中午,我們就在島上酒家訂了幾個菜,叫酒家搬到船上吃飯,很有意境吧。一個是洱海大螺絲,一個海草湯,一個炒野菇,才40元,味道還不錯。酒家看我戴眼鏡,叮囑我多吃海草,說白族的人極少近視,就因為多吃海草的緣故,我一聽趕忙埋頭大嚼海草。

船離開金梭島,返回古城的碼頭。和那兩小子一起,四人搭個馬車去三塔(車費15元),三塔是大理的象徵,一定要去看看。也許我們太重了,馬跑起來比較吃力,馬夫不住吆喝,同時揮繩子,每揮一下繩子,馬便以尾巴掃一下馬夫以示回敬,很好笑。路上馬夫推薦我們去喜洲白族民居看看,說舊時那裡是大理的「小上海」,到了三塔公園,門票竟然要30元,兩小子就搭車去了喜洲看小上海去了,我們進去看三塔。

公園裡面風景不錯,三塔卓然挺秀,俊逸不凡,主塔叫尋塔,高69米,數了一下共有16層,底層鑄有「永鎮山河」四字,莊重雄奇,頗有氣魄。仔細看,左邊的那個塔似乎有點歪。(後來問了當地人,證實是以前地震時震歪了)

三塔攝影後出來,坐中巴去喜洲看白族民居,拐了好多彎穿過數個小巷才到,看了「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獨特白族民居,坐車回大理古城。走在古城路上,吃一個老太婆的烤蝦,1元/串,很鮮美,上面撒一曾辣椒,味道更佳。

晚上又在昨晚吃飯的「大理白族特色飯店」吃飯,木瓜雞,鮮姑湯,炒野菜,一結帳才27元,到洋人街買好了次日9:00去麗江的車票(35元/人)。

飯後逛古城的街市,到南門和文獻樓看夜景攝影。文獻樓哪見有人唱歌啊,根本不允許上樓,看來那兩小子被白族靚妹糊弄了一回,少數民族的妹妹也不好惹的嘛。

晚上11點回來享受客棧提供的每天免費上網半小時,感覺手有點麻木,敲字也不利索。因為明天早起去麗江,所以晚上就結帳了。

D3 麗江古城 / 獅子山上萬古樓 / 打跳

我們坐9:00的車出發去麗江,大理到麗江有2條路,走老路時間要5—6小時,但路上會經過一些風景區如石寶山。我們的車走新路,中午12點多就到麗江了。路上離麗江20多公里我們就看見了玉龍雪山銀光閃閃的嬌影,玉龍雪山最高的「扇子陡」,海拔5596米,山頂一年四季都有白雪覆蓋。華山與其相比竟成了小山丘。

麗江古城在南宋時期就初具規模,至今有800多年的歷史,其中2/3是 納西族, 其中又有1/3的居民從事民族傳統手工業。明朝時,麗江古城稱「大研廂」,因四面青山環繞,一 片碧野之間綠水縈回,象一塊碧玉大硯,所以叫大研鎮,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她座落在玉龍雪山下,雪山流下的泉水形成一條清澈的小河(玉水河)穿過古城中的家家戶戶,隨街繞巷,形成「家家流水,戶戶垂楊」的格局。街道全用五彩石鋪好,禁止任何機動車輛進入古城。海拔2400米

車在麗江新城的客運站停,我們看了一下地圖,便從之間一個小巷穿過去,在古城小巷中走了大約20分鍾,就到了有名的四方街了,四方街附近小巷中有很多納西人開的客棧,便宜而且干凈方便,看了幾個客棧如四方客棧,國際青年旅舍,都差不多,在路上遇見一個客棧老闆,被他拉到了他家的客棧住下,他家「鴻運」客棧剛開張,很乾凈而且安靜,離開四方街只幾十米,每人20元/夜,還不用交「古城維護管理費」。放下行李,找個地方吃飯,嘗了納西砂鍋飯,飯上放些青豆/火腿/臘肉等,不大合自己的口味,就又要了三鮮湯。

吃飯後在古城逛逛,感覺挺不錯,春節前是旅遊淡季,人不多,又遇見了昨天一起在船上游洱海的兩小夥子小胡和小王,他們正在流水經過的橋邊樹底下喝啤酒,真懂享受。

我們隨後上獅子山,登上萬古樓俯瞰麗江古城(門票15元),萬古樓,樓有五層,斗拱重檐,主柱16根,通天22米,門票上說它是中國木結構建築第一樓,此話應該不假。萬古樓上是俯瞰麗江古城的最佳地點,攝影後下山,在古城的小巷中隨意走走,體驗走在這種古老街巷的感覺。看看納西族的四合院,走過木府。

晚上吃納西小食,不料我倆都吃不慣,那些小食的名字我大多數忘記了,只記得南瓜湯,麗江粑粑,還算吃得下,其他的有很多都沒怎麼動過筷。

吃完飯,四方街中心竟燃起了一堆篝火,隨著音樂響起,一大堆人在圍著火,手拉手圍成好幾個圈子,跳獨特的納西舞蹈,納西人把這種活動叫做「打跳」,我和阿純看了一會,步伐仍學不會,就不管三七二十一,闖進去瞎蹦,大約9點鍾就完了,很多人覺得仍未滿足,有個納西人就吹起笛子,於是又有人開始跳。

我抽空跑商店買了個唇膏,這里天氣乾燥,感覺嘴唇很不舒服,阿純早塗上了,唇膏這東西不好向她借,只好自己買一個。

晚上竟然又碰上了小胡和小王,看來不是冤家也聚頭。大家商量一下,覺得四人一起包車方便,於是路上由我們兩人發展成為四人了。

回來後和客棧主人聊天,才知道他是東北人,以前來麗江旅遊,喜歡上麗江這個地方,於是留下來買下這座房子經營客棧。根據他的介紹,我們找了一個司機,決定明天四個人一起包她的的士去玉龍雪山,司機兼做導游。(包車100元/天)。

D4 玉龍雪山 / 氂牛坪 / 白水河 / 東巴神園 / 玉水寨 / 普洱茶園

今天要上玉龍雪山,所以早上特意多吃了點,又買了點麵包和水,我們的車9點出發,出了大研古城,往白沙繼續北行大約15公里,玉龍雪山就橫峙在前方,雪山由北向南排列成13個高峰,這13峰,峰峰終年積雪不化,象一排玉柱立地擎天,主峰叫做扇子陡,海拔5596米,司機說它是世界上北半球緯度最低、海拔最高的山峰。雪山在蔚藍的天幕襯托下,象一條玉龍在凌空飛舞。

車開到玉龍雪山的門票處,買票(40元/人)後車一直往裡開,玉龍雪山以奇花、異樹、雪海、冰川、草甸、溪流等稱奇,但路上就只見到路邊和山腰都是低矮的松樹,有些背陰處還有未融化的積雪,因為這里雪山腳下環境太惡劣,高原的太陽紫外線厲害而且風大、寒冷,樹都長不高,司機介紹說很多人開車來到這里都偷偷挑一些比較低矮而特別的松樹,挖了拿回去作盆景。

車經過白水河,一直開到氂牛坪下的索道處,氂牛坪位於玉龍雪山景區最北端的山腰,是玉龍雪山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1999年末才開發出來的,海拔4500米左右,面積有近20平方公里,景區內生活著彝族,藏族村落。

到索道下,我們有兩個選擇,一是坐索道上去,來回的費用60元,時間需要40分鍾,另外就是騎馬上去,大約需要1小時,來回也是60元,我們四人都想騎馬,於是大家挑選了四匹看上去很健壯的馬,每匹馬有一個馬夫在旁邊牽著走,馬上的鞍座很厚實,不會感到什麼不適。開始騎馬上山,大家都有新鮮感,馬夫也比較「識做」,不再牽,讓馬自己帶我們走,他們則跟在後面,這四匹馬組成的馬隊穿梭在狹隘的山路中,路上可以看到還有很多雪,遇到有冰、路滑的地方,騎馬比較危險,馬夫就跑上來牽馬,問了一下,原來這里的馬夫大多數是苗族。路上一次阿純的馬打了一下滑,尖叫了一聲。小胡小王很瀟灑,騎在馬背上還抽煙,同時把煙灰往馬頭上磕。本人不會抽煙,拿著個望遠鏡四處張望。

大約1小時後到達了氂牛坪,雖然處在海拔4500米,卻沒感覺到什麼高原反應,不禁暗自慶幸自己身體強健。

氂牛坪是典型的高原草甸牧場,我們一上到氂牛坪,就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雪山如在眼前,銀裝素裹,分外清晰,而坪上則是一片天然幽靜古樸的草原,層次分明,多姿多彩。草原的邊緣是一片片的青松,與雪山相輝映。看那雪山,銀色與灰色想參合,很奇妙的景象。最高峰「扇子陡」活象一個張開的扇子。

為了防止遊客踐踏草原,氂牛坪上修建了一條4到5公里的木道,我們沿著木道走了個來回,一路看風景,我們在這里真正領略到高原地區對人體機能的促進作用,走了近5公里,腿竟一點也不感到酸和累,只是呼吸有些急促,難怪眾多球隊都拉到雲南來集訓了,好地方。

大約1點左右,我們要騎馬回程了,在2點鍾我們返回到了山下的索道處。隨便吃了麵包,就開車回歸,可以沿途游覽其他景點---白水河和東巴神園了。雲杉坪我們沒去,怕時間不夠,因為那是典型的原始森林景觀,我們在氂牛坪上已經有所領略了。

車拐過一個彎道,便能看到山下有一條從雪山流出的河水,經北向東流去,這就是白水河,我們在此停留了半小時,沿白水河橋旁右邊的道路下行,就到了白水河邊。白水河首先給你的是清冽明凈的印象。雪山的積雪融化後又經岩層過濾,而泉水又不斷湧出,最終匯成此河。由於水質未受任何污染,河水沖涮的卵石,清澈明晰,水流在白石上,水的顏色更加明凈,所以叫做白水河。

車繼續開到東巴神園, 買了門票(10元/人)後,一個納西族少女身穿古老的東巴服裝帶我們游覽,體會那古老的東巴文化。

只有30萬人口的納西族雖算不上是一個大民族,但是它的東巴文化卻名揚中外,「東巴文」是納西古老的象形文字,納西話稱「森究魯究」,意為 「木石之標記」,即見木畫木,見石畫石。這種以圖象方法寫成的文字,共有2200多個文字元號。跟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古代文化一樣,東巴文化也是一種宗教文化,即東巴教文化,同時也是一種民俗活動。東巴教是納西族原始宗教,其祭司叫「東巴」,意譯為智者,是東巴文化的主要的繼承者和傳播人。換言之,東巴文化就是東巴世代傳承下來的納西族古文化。

言歸正傳,一個中年的東巴吹響了牛角,對我們表示歡迎,少女解釋說,「東巴」意譯為智者,學識淵博,掌握了東巴文字才能做「東巴」,目前麗江也只有十幾個東巴。

神園建在雪山腳下,周圍立著很多鬼神的木雕,有一幅據她說是世界上最長的畫鋪在中央,(長100多米,寬2—3米),畫中描繪了東巴文化人與神與鬼的一些神話故事。少女向我們逐個講解畫中人物符號的意義,我們聽的暈暈乎乎,恍入神國。

從東巴神園出來後,去玉水寨游覽,與前面提到的幾個景點相比,玉水寨比較平常,值得一提的是寨前站著一排共6個年老的納西婦女,身著民族服裝在跳舞,我們在拍照,拍完後其中一個婦女用手指了指,我們才發現前面有個凳子上放了個盆,裡面有些錢,哦,原來她們的意思是說隨便給點錢吧,於是放了2塊錢進去。

玉水寨回來,司機帶我們去一個茶莊品茶,品了好幾種頗特別的茶,蘭貴人,有蘭花的香味,蟲茶則最特別,是一種昆蟲長期食用一種草葯,會分泌出一些小顆粒在葉子上,收集起來就是蟲茶,據介紹對多種慢性病有很好的療效,泡出來的茶略帶苦味,這種茶比較貴,因為收集不容易,一小盒就80元。(後來我在麗江溜達,買到了才10元/盒,嘻嘻,不知是真是假,反正看上去差不多)。

晚飯後,逛古城買紀念品,買了一件文化衫,畫有東巴象形圖畫----馬到成功。不錯的才35元,我叫他們當即將我的名字吳春林的象形文字塗在文化衫背面,再畫上一個感嘆號, COOL!!!又趕緊隨便買幾件木雕以及瑪瑙和珍珠的手飾,以備別人問我要禮物時應急。

D5D6 瀘沽湖 / 神秘女兒國 / 烤野鴨 / 不尋常的除夕夜

今天我們的目的地是瀘沽湖,這個高原湖泊海拔高度在2800米左右,最深處達90米,景色秀美,碧波盪漾,青山四合,沒有受到任何污染,它位於距離麗江300公里的寧蒗彝族自治縣內。當地摩梭人稱瀘沽湖為「謝納米」,意為母海,因湖的形狀如曲頸葫蘆,所以叫瀘沽湖。更令我們感興趣的是湖畔的「女兒國」,當然,並非那裡沒有男子,而是因為瀘沽湖畔世代居住的摩梭人,至今仍保留著原始母系社會的大家庭制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習俗。

何為「走婚」?我們後來才明白的,這是在當地流行的原始婚姻方式,即男人趁夜深人靜的時候,悄悄溜進自己心愛女人的「閨房」與之同居,纏綿一夜後又在第二天一早悄悄地溜走。。。。

我們4個人包了一輛的士前往,2天一共600元,車7點半就出發了,路上好象一直是在沿山腰走彎彎曲曲的下坡路,根據司機介紹,這是雲南最長的下坡路,長30公里。走完下坡路,就到了金沙江畔,路沿金沙江修建。中學有一篇課文講紅軍橫渡金沙江的,所以我們都仔細觀看沿途的景色。路上偶爾也會竄出一隻山羊,使司機來個剎車,有幾次遇到幾只豬,在路上悠閑地走,車都得讓著它們。

太陽初升,途中看到一個小山村被煙霧繚繞的好景色,於是叫司機停下來攝影。

在一個小店吃完米線,稍微休息一下後繼續出發,就到了小涼山的山脈群中了,是個比較窮的地方,路上不時可以看到彝族的男女,成年的女子都戴著個象個大黑帽子的頭飾,臉被太陽曬的紅紅的,一路沒見到什麼靚女。

下午2點終於到了瀘沽湖,司機帶我們到了觀景台遠看瀘沽湖,盡管心裡早作好准備,可仍然禁不住吃驚和贊嘆,只能用「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那得幾回見」來形容。陽光下碧藍的湖面和四面的青山,一山脈橫卧在湖中央,。。。。在這里,你可以清楚地看到瀘沽湖美麗的曲線輪廊,翠青的吐布半島散在藍玻璃鏡面般的湖面上,格姆女神山在湖北岸姿容端莊。也許是摩梭人「崇母尊女」的文化傳統,影響了瀘沽湖的山水,秀美和縹緲成為這里特點。

車往下開,就到了收門票處,35元/人,進去後,發現路邊盡是些招牌名為「女兒國伊甸圓」之類的酒店和發廊,司機介紹說這是瀘沽湖的「紅燈區」,真正的摩梭人從不到這里,車繼續開了十來分鍾,到了瀘沽湖邊了,湖邊也是一排木房子,有些已經很破舊,車開進一個名叫「阿夏樂園」的客棧(司機介紹的),先吃了飯,安排好住宿,也是每人20元/夜,已經下午三點了。

我們趕緊出去看風景,碧綠的湖水起著輕微的波浪,湖水裡面一堆堆的野鴨在嬉戲,也有一些海鷗在湖上空滑行,拍了野鴨嬉戲後,我們跑到不遠處的沙灘上,幾只破獨木船停靠在岸邊,又是一副好景。我們好象外星人來到這里,對什麼都感興趣,不時往岸邊的居民家裡偷窺,小胡最不象話,追著一個摩梭老婦幾十米,亂拍亂照,形態有點。。。。

感覺累了,跑到附近一居民家中吃烤魚,這家也是摩梭人,一對夫婦,男的叫「八路格依」,女的名字忘了。烤魚1元/條,瀘沽湖的鯽魚很鮮嫩,烤的很香。「八路格依」向我們推薦烤野鴨,80元/只,3斤重,我們忙問那是否國家保護的動物,「八路格依」不回答,只悄聲說,有秘訣,瀘沽湖岸這邊屬於雲南,管制比較嚴,另外一邊的下落水村則屬於四川管轄,沒人管,對岸的屬於四川的摩梭人打了野鴨往這邊送。。。。我們不禁咋舌。

6點多鍾的時候,太陽要下山了,黃昏的湖色最美,不可錯過時辰,於是又趕拍照片。商量好了明天早起看湖邊日出,今晚則到居民家造訪。回到客棧,突然發現不見司機,忙問司機到哪裡去了,有人詭秘地笑,我們不禁起疑,難道是「走婚」去了,於是大家都罵司機沒良心,也不叫我們一起去,阿純在旁邊幸災樂禍地偷笑。

今天不巧,晚上停電,要吃晚飯時,小胡嘴讒,拉著我們到「八路格依」家吃烤??(此處略去兩字),點著蠟燭吃??的經過就不說了,自己該懺悔。喝了摩梭人釀的白酒,因為本人很少喝白酒,所以感覺跟商店賣的白酒味道沒太大區別,小胡卻是酒鬼,識別出這種酒好。一邊喝酒一邊跟那居民神聊,仔細問了摩梭族的風俗,原來摩梭人是納西族的一個分支,問了走婚的規矩,原來走婚還有很多的。。。約束,比如半夜去女方閨房的時候不能引起狗叫,否則女方不會開門,。。。還有很多很多,摩梭人的女子權高位重,輩分實際上跟我們封建時的漢族是倒過來的,女子輩分最高,由女子掌管財務。任何人可以多次走婚,直到找到合意對象為止,就可以結合,永久在一起,生兒育女,從此不再走婚了。我們小心問男主人,走婚過幾次?他說「數不清了」,我們不由暗暗吃驚,「八路格依」說每晚村裡都舉辦篝火晚會,如果有摩梭女子在你手心敲一下就表示默許你今晚去走婚,我們聽了連忙告辭出來去看篝火晚會,不料因為停電走的慢了,又在路上碰見剛參加晚會的人回來了,說已經結束了,大家都嘆錯過時機。

一抬頭竟看見滿天的繁星,密密麻麻,一生中從沒見過哪個晚上竟然有這么多星星,在高原湖泊中看星星也是一件樂事,可惜自己連北斗七星都分辨不出來。

回到客棧,司機仍然沒回來,於是大家一致譴責,該死的司機獨自出去偷歡,嘻嘻,我們都是有色心沒色膽,只能回去睡覺。因為車上顛簸了7小時,所以都比較困。

7點多醒來,顧不得寒冷的自來水,匆忙洗刷後奔湖邊,雲南那邊天都亮的遲(大約比深圳晚一小時),晨曦中瀘沽湖顯得格外安靜,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