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廣州好吃好玩便宜的地方!
大多數人選擇在城市周邊登山,一嘗登高望遠的心願。此時,除了廣州白雲山外,廣東四大名山――韶關丹霞山、惠州羅浮山、肇慶鼎湖山、佛山西樵山亦是大熱,暫且撇開這些聽厭了的南粵名山,百里之內的城市周邊還有諸多「新面孔」依然能讓我們抒寫登山怡情。 珠三角 帽峰山森林公園 地理:位於廣州市東北部,在白雲區太和鎮、良田鎮交界處,距廣州市中心約25公里。 特色:帽峰山最高峰海拔534.9米,比白雲山高163米,是廣州市老八區最高峰。周圍聚集著海拔200米以上的山峰20多座,地形復雜,山的海拔不算高,但相對高差大,加上山坡陡峭,溝谷幽深,溪流潺潺,給人莽莽蒼蒼之感。 交通:可以到動物園北門乘坐旅遊專線車,進入銅鑼灣景區內游覽,門票大約8元。 白水寨景區 地理:位於增城市派潭鎮,毗鄰從化溫泉,東接龍門南崑山,西北界從化石門國家森林公園。 特色:白水寨群峰挺拔,奇石林立,山高林密,既有大東坑的大型瀑布群,雄奇壯觀;又有從懸崖峭壁上猶如狂龍從天而降的壢底河水過鑽瀑布,雄偉壯麗。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9座,其中最高峰為海拔1088米的牛牯嶂。在海拔828米的白水寨山上,有一道氣勢磅礴的瀑布從山頂飛瀉直下,以428.5米的落差稱雄天下,圍繞這處白水仙瀑及奇峰秀色,建有9999級登山步徑,總長6.6公里,橫跨三座高山,號稱「天南第一梯」。 交通:1.自駕:從廣州自駕車可從增城(荔城―小樓―派潭―白水寨)、從化(經大尖山茶場)兩條路抵達。 2.乘車:從廣州先搭乘班車至增城,再在增城市內轉旅遊巴士直達。 王子山 地理:位於花都區北部,花都和清遠交界處。 特色:王子山森林公園周邊群山環抱、山深谷窈,園內植被群落繁多。公園東北面高峰王子山海拔572米,是花都區第二高峰;西南面英牙山海拔586米,是花都區第一高峰,也是廣州市第一高峰。兩座高峰相距不過500多米。兩高峰之間的山窩,叫做大坳頂。王子山森林公園內登山步道已經修繕完畢,重陽期間一家老少均可嘗試登頂,沿途溪水淙淙,風景不失自然本色。 交通:1.自駕:王子山森林公園距離廣州中心城區36公里,從市區上機場高速至終點收費站前一出口―花都出口下,接駁106國道向梯面鎮方向行駛,注意不要駛入花都市區。經花山鎮和花城收費站後,進入梯面鎮。在梯面汽車站處的三叉路口轉入紅山和廣州第二工人療養院方向,順路而行10公里左右即到王子山。 2.乘車:從廣州先乘車來到從化市街口客運站,然後轉乘專線車前往。 蓮花山 地理:位於番禺東郊,距廣州市區約30公里。 特色:蓮花山是珠江三角洲的一座名山,位於珠江口獅子洋畔,是獅子洋西岸的制高點,最高峰海拔108米,「蓮峰觀海」是新世紀羊城八景之一。蓮花山歷史積淀深厚,保存著已有2000餘年歷史的古採石場遺址,有建於明代萬曆年間的蓮花塔,有清代康熙年間建造的蓮花城以及新建的世界最高的箔金觀音立像。 交通:廣州市區經洛溪大橋,走迎賓路、清河東路,到蓮花山。也可以到廣州汽車站乘專線車。 粵北 廣東第一峰 地理:石坑崆海拔1902米,為廣東最高峰,位於南嶺國家森林自然保護區,距廣州市區約220公里。 特色:廣東第一峰旅遊風景區層巒疊嶂,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達30多座。最高峰崔嵬雄渾,四周群峰相擁,清早登上極頂,觀瞬息萬變雲海日出,給人以無限遐想。南嶺景區內深壑幽谷,清溪長流,飛瀑連綴,一瀑一景,絢麗壯觀,猶如長長的風景畫廊,動人心弦。秋天層林盡染,令人悅目。 交通:1.廣州至南嶺自駕車路線:廣州出發――黃埔大道上華南快線――往北走――經過太和收費站,上高速,在「大橋」高速公路收費站交費後,前行50米右轉。再往前1.8公里左右到丁字路口,轉右可看到南嶺國家森林公園指示牌。 2.從廣州乘坐火車或汽車到達韶關,然後到韶關西河客運站乘坐南嶺國家森林公園專線中巴車。或可到韶關各汽車站乘坐汽車前往乳源縣城,約一小時車程。爾後在乳源租微型麵包車或選擇乘坐前往大橋鎮的中巴車到南嶺國家森林公園路口。 飛來峽 地理:南距廣州66公里,西距清遠市區23公里。 特色:遊客可暢游南方的「小三峽」(飛來峽);可登臨道教七十二福地的第十九福地,體驗這里的仙境生活;可目睹著稱西藏「布達拉宮」之稱的飛霞古洞;乘船游江嘗河鮮;以及頌聽「遠古」的鍾聲――飛霞編鍾古樂。 交通:從廣州至清遠,可以到汽車站乘班車前往。全程約1.5小時。到清遠市區後搭乘至飛霞旅遊專線車,票價8元,全程約1.5小時。 粵東 鳳凰山 地理:鳳凰山在潮州市北30餘公里處,境內群峰競秀,萬壑爭流。鳳凰髻聳立期間,海拔1497米,是粵東第一高峰。鳳凰山以峭拔雄偉的山色、多彩的畲寨風情和奇香卓絕的鳳凰茶傳名於世。 特色:鳳凰天池在鳳凰山烏崬頂。海拔1391米,池水清洌,終年不竭。湖面風雲,瞬息萬變。時而晴空澄碧,時而雨霧彌漫,給秀麗的湖水,平添幾分神幻的色彩。 太平寺在烏崬山腰,寺前數峰並峙,俗稱「七星伴月」。 畲寨風情:鳳凰山麓李工坑村至今仍有畲族村落,可入內游覽。 蓮花峰 地理:位於潮陽市南海邊陲,練江入海口處,面積1.14平方公里。 特色:主峰蓮花峰是南海岸邊拔地而起的一座小山峰,峰前一片汪洋。天將欲曉時,海面色彩詭異多變,這就是海岸奇觀著稱的「蓮峰海色」,為潮汕八景之一。峰東側海灘,沙白水潔,是天然的海邊浴場。景區之側峰為巾峰,峰若儒生之巾故得名。峰上有塊遙望歸航的巨石,是漁家女的「望夫石」,它使人們回憶起漁家過去的苦難史。望夫石北還有明清時期的古炮台遺跡。自宋文天祥登峰望帝之後,歷代不少名士文人在此記史刻壁,書體各異,形成蓮花峰摩崖石刻群。 交通:水陸空交通方便,和深汕高速路海門口毗鄰,有公共汽車直達景區。 粵西 龍灣賞紅葉 地理:位於雲浮市扶合鎮南充村 特色:金秋時分,龍灣最吸引人的莫過於滿山遍野的紅楓樹。此外,飛瀑流泉是景區的最大特色。景區南北兩線峽谷瀑布疊現,蔚為壯觀。在南部峽谷內有數百條大小瀑布,自山頂至山腳連綿不絕,瀑底積水成潭,瀑潭相隨,景區內有蠑螈等珍稀生物。景區頂峰――雲蓋頂,海拔1251.5米,有小高原之稱;此外,區內尚有明清時期的「過山瑤」等古村群遺址。 交通:廣州至雲浮160公里,從廣州出發,經321國道至肇慶,再由肇慶上324國道至雲浮,再向羅定扶合鎮。 大斑石 地理:景區位於封開縣杏花鎮斑石村,距封開縣城48公里。 特色:斑石一石成山,完整無縫,石高191.3米,長1350米,被譽為「天下第一石」。過去斑石山下有一聖妃宮,是當地群眾為祭祀劉三妹而建的。每逢春秋佳節,都舉行游神賽歌的活動,使斑石和劉三妹更具神奇色彩。登上斑石頂,極目環視,前有麒麟,後有白馬,兩山對峙,氣勢磅礴,山下溪流縈繞,農田處處。大斑石不僅可以登,更可以攀,景區內設有戶外攀岩項目,並安裝了多條攀岩線道可供攀岩運動愛好者嘗試。 交通:廣州至封開後,到封開縣城江口車站(或封川車站)搭乘至大斑石的專線車,到龍山風景區的專線車也途經大斑石。
⑵ 廣州增城市有什麼地方好玩的,有哪位知道的,
1。可以騎單車到荔城鶴之洲濕地公園或者到人工沙灘。
2。正果的湖心島,那裡有很多高大的橄欖樹。或者到正果的畲族村,空氣很好。
3.小樓的何仙姑家廟,可以看看屋頂上的仙桃和報德峙的飛來榕。
4。當然是增城最有名的白水寨啦,哈哈哈。
5。如果你喜歡爬山,也可以到增城最高的山--牛牯章爬
⑶ 增城荔城街 有那些比較衛生、好吃的夜宵店
我只知道歐風街的宵夜比較好吃
衛生!!!!像那裡的潮洲粥館歐風店
骨頭煲和燒烤
⑷ 增城特產主要有那一些嗎
增城的特產是絲苗米、水南白蔗、新塘欖雕、正果臘味、小樓冬瓜、黃塘頭菜、西山烏欖、遲菜心、增城黑糯米、仙村馬蹄、石硤龍眼。1、增城絲苗米素有「中國米中之王」之稱,與增城掛綠荔枝齊名。以其米粒潔白晶瑩,油質豐富,成飯香氣濃郁、柔軟、可口而馳名嶺南,飲譽海內外。清朝嘉慶庚午年(公元1810年)出版的《增城縣志》記載:「增城市最佳稻米是絲苗米。」可見其歷史悠久,早負盛名。增城絲苗米以前是朝廷的貢品,現已為廣大市民的飯桌上必不可少的米飯了。
白水丹邱出靚米
西距增城市城區16公里的朱村白水山是增城絲苗的原產地,清代增城縣八景之一,名曰 「白水丹邱」。據《增城縣農業志》1911年清宣統版記載:「……近年早熟有楝赤,有上造絲苗,白谷仔頗佳;晚熟有泉水占絲苗最佳。」
民間流傳朱村白水山的絲苗米是明代僧人育成的,相傳在明朝嘉靖年間,法號棲雲大師的高僧,四海雲游,尋找傳經修善的好歸宿,他踏著雨後泥濘走近古增城八景之一的「白水丹邱」——白水山,只見此處山林茂盛,雨量充沛,一練瀑布從山頂飛瀉而下,蔚為壯觀,且山不高而秀雅,溪不深而清澈,鳥語花香,流水潺潺。棲雲見果然好景緻,決定在這里定居下來,修寺化緣耕田地,並把雲游各處收集的優質稻穀品種雜種於此,逐漸形成一種優質的稻種,因其米粒苗條,米泛絲光,僧人及鄉鄰稱作「絲苗米」。增城是丘陵地帶,北回歸線由境內通過,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攝氏二十一點六度,田園土壤沙質地多,水質酸鹼性度中性偏鹼。尤其是丹邱白水寨附近,灌溉用水乃白水山岩之湧泉,含多種稻類生長所需微量礦物質,結出的穗粒飽滿,米質靚,相反如果生長在肥沃的土壤里,產出的絲苗米反而變差,這又是絲苗靚米多出增城的緣故。
米中碧玉勝千米
增城絲苗米以傳統矮腳絲苗著稱。其特點是米粒晶瑩潔白,油質豐富,成飯香氣濃郁、柔軟,口感獨有風味,深受人們的喜愛。上世紀五十年代,增城絲苗米種植面積較廣,不少農家以絲苗作公糧交給國家。後因種植絲苗產量低,加上價格偏低,從六十年代起,絲苗種植面積逐年減少,至七十年代初,全增城不足500畝。進入八十年代,增城種植絲苗稻才開始復甦,特別是一九八五年,增城被原國家農牧漁業部定為優質米生產基地後,全市種植絲苗面積從原來2萬畝增至4.5萬畝,出現了千畝連片絲苗田「十里稻田,十里飄香」的誘人景象。近年來,增城絲苗米種植有了很大的發展,絲苗米佔全市水稻種植面積的98%以上。參加增城絲苗改良育種的代表人物有宋東海、李晉雲、湯達安、張紹春等。
增城絲苗稻種與其他水稻品種相比較,主要特徵是:禾苗莖葉幼細,抗旱力較強,稈較高,尤其適宜種植於山區沙質淺腳田或有山泉灌溉的梯田;谷殼金黃色,有的品種為黃褐色,谷身較修長,穀粒末端呈關刀尾狀,米粒晶瑩,泛絲光,無腹白,米行細長苗條,油分及蛋白質含量豐富;米粒爽脆、潤滑、松軟,飯味芳香而特別可口,正宗增城絲苗米飯,加入上湯水攪動後,飯團散開,湯仍然清澈見底不混濁。 揚名國際享盛譽
1992年6月,在香港舉行的國際食品博覽會上,增城「泰稷」牌絲苗米作為中國的大米食品參展,與來自世界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3000多家食品產品競高低,結果經國際食品委員會專家評鑒,一舉摘取了國際金獎,成為中國在國際食品博覽會上第一個獲得金獎的大米品種,此項殊榮載入了《世界食品大全》。此後,增城絲苗米多次在國內、國際食品展覽會、博覽會上獲獎,飲譽海內外!泰稷、市優質米基地公司還被廣州市命名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有力帶動增城絲苗米產業發展。增城絲苗米除供應國內及港澳等地市場外,還出口至東南亞和歐洲、美洲等地,在國內、國際大米市場佔有重要地位。
現在,不僅增城人出門做客或探親戚朋友時以絲苗米作為鄉土特產饋贈親友,連不少外地人來增城,也會帶幾包絲苗米回去,作為珍品送給親朋好友。當然,在增城廣大市民中,豐盛的餐桌上一定也少不了香噴噴的絲苗米飯。 2、水南白蔗盛產於增城市新塘鎮水南村。該村地處珠江三角洲平原,水土肥美,適宜種植甘蔗。白蔗紮根深至3米開外,莖稈長5-6米,且冬至過後其生勢仍然壯旺。該產品的特點是:蔗汁多而清甜,皮薄肉脆,擲地即折,有「玻璃白蔗」之稱。 3、新塘欖雕源遠流長,是南國藝苑的一朵奇葩。新塘湛菊生(1802-1876年)是歷代欖雕藝人中的佼佼者。其傳人「仿古赤壁船」,「狀元遊街」,「福祿壽星」等產品,在國內外有較高的聲譽,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各地。 4、正果臘味出名,每年入冬,該鎮就有許多個體臘味廠加工臘味。正果臘味不僅在當地暢銷,而且聞名廣州、東莞等珠三角地區。正果人手工加工臘味的方法很獨特,腌制很精細,做出來的臘味不僅色澤好,而且味道特別。
近年來,正果鎮引導農民立足山區,整合利用資源,開發旅遊、農副產品加工業,僅臘味一項,全鎮就有4間專業加工廠,年產量達40多噸,產值200多萬元。 5、小樓盛產冬瓜,有「冬瓜鎮」之稱,所產的黑皮冬瓜個頭很大,肉厚清甜,做成冬瓜宴,菜式層出不窮。高明的廚師還會根據季節變化用冬瓜配以鮮魚、鮮肉、時菜,烹制數十美食,有冬瓜燜鴨、豬骨柴魚冬瓜湯、瑤柱冬瓜腩、冬瓜盅等。 6、正果鎮黃塘頭菜已有百年的歷史,黃塘頭菜屬「江南頭菜」的名貴品種,黃塘村位於東江支流增江河畔,土質疏鬆肥沃,水源豐富,光照充足,環境潔凈清新,頭菜種植均施農家基肥,因而個體適中、飽滿結實、肉質鮮嫩,採用傳統方式製作後,色澤金黃、香氣濃郁、爽甜可口、風味獨特,是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食,深受珠三角和港澳台胞的贊譽、喜愛。 7、烏欖,是增城市名優土特產,其中荔城街西山村所產的品質特佳,歷來聞名中外。西山烏欖因果身尾部有點偏左,故又名「左尾」。它與其他品種烏欖相比,具有皮薄、肉厚(佔全果60%以上)、肉紋幼嫩、油質適中、味道芳香等特點。它全身是寶:欖肉制欖角、榨油;欖仁可作菜餚,又是點心的上好配料;欖核是著名工藝品欖雕的原料,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用西山烏欖製成的油欖豉是一種地道的鄉土美食,享有「山蚝豉」之美稱。此外,西山烏欖出仁率高,每擔欖仁比一般品種多出半公斤多,為取欖仁的最好品種。西山烏欖始種於明朝萬曆年間,在荔城普遍種植。近年每逢收獲季節,個體商販設點收購,經過加工後出口及轉銷外地,產量供不應求。 8、增城遲菜心是遠近馳名的優質蔬菜品種。遲菜心每年立冬前才種植,用農家肥栽培,大約要經過90天~120天左右才能收割,因為比一般的菜心上市都遲,所以稱為遲菜心。遲菜心深受歡迎的原因在於其莖肥葉厚,每根大者400餘克,一般的也200餘克。霜凍季節,品質更為上乘。煮之快熟,嚼之爽脆,嘗之甜美,吃起來無渣,非一般菜心可及。將遲菜心曬至金黃色,還可以作湯料,用來煲瘦肉湯,有清熱祛濕、清肝明目的功效。
此品種在相鄰市、縣皆有,唯增城水土培育的特異,尤以增城市北部山區種植的最佳。遲菜心上市時節,酒家食肆必備此菜,港澳台同胞回鄉亦以有遲菜心佐餐為樂。 9、增城黑糯米是一種名貴水稻,俗稱黑米、葯米。據《廣州農業特產志》記載:因廣州黑糯米產地在增城,故名增城黑糯米。增城黑糯米的栽培歷史悠久,據清嘉慶《增城縣志》記載:「增城多產糯,有黃糯、白糯、焦糯(即黑糯)、對糯,又有香糯,尤以焦糯和香糯最佳。」現產於新塘、仙村、三江、石難、荔城等地。黑糯米之所以名貴就是因為它具有特殊的葯用價值和養血健脾之功效,用黑米釀酒其色味香醇,最宜產婦、年老體弱者飲用,故此而得名,是綠色環保食物的首選。 10、增城市仙村鎮所產馬蹄(即荸薺),以個大蒂小、肉厚皮薄、爽脆清甜、無渣多汁著稱。無論生吃、熟食都有清潤生津、消暑化痰的功效,是盛夏清涼解暑的佳品,遠銷國內外。 11、「石硤」是龍眼中的上品。增城石硤龍眼主要分布在荔城、新塘、三江、石灘等地。特點是高產優質,果實肉厚爽甜、核小、糖分高,鮮食味道甜美,有豐富的營養。曬干後的龍眼肉(桂圓),有鎮靜、滋補功能,是中葯滋補葯材。其中以增城夏街村境內的的石硤龍眼最佳。每年果熟時,多出口港澳和歐美市場。
⑸ 增城有什麼好玩 好吃的
大家都知道廣東素以美食聞名,作為廣東省內的美食生產地——增城也是各大美食愛好者的探索地,那麼增城又有哪些好吃的呢?以下是去增城的特色美食。
增城東瓜
具有代表性的增城河鮮有豉汁炒黃沙蜆、白灼河蝦、清蒸堅魚、豉汁蒸律追等,種類繁多,比廣州市的河鮮品類還多。增城河蝦只有小拇指頭大小,但當你將其放入口中,你會覺得它清甜無比。增城裡的堅魚爽脆鮮美,這些都是河鮮中的極品,喜歡河鮮的饕餮們可不能錯過了!
⑹ 增城遲菜心去哪裡買最好吃
增城遲菜心當數増城小樓鎮出產的最好
增城遲菜心,廣東省增城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遲菜心又名高腳菜心,是廣東增城知名的特產蔬菜品種,素有蔬菜之王,菜心之冠美譽。冬季的南粵地區,菜心、小白菜是葉菜首選,而此時葉菜最為上品的是增城遲菜心。增城小樓鎮地處北回歸線,地質特殊,菜心長如菜樹,能長到一米高,但依然皮脆肉軟,莖肥葉厚,煮炒快熟,吃之甜美,非一般菜心可比,因此,增城遲菜心被食家們譽為「菜王」。增城遲菜心為冬種蔬菜,立冬前栽種,經過90—120天才能收割,因其時至深冬才上市,比一般菜心要遲,所以稱為遲菜心。正如俗話所雲:「冬至到,菜心甜。」2010年11月23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增城遲菜心」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2019年11月15日,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2020年5月20日,入選2020年第一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增城遲菜心產於廣東省增城轄區內的小樓鎮中。小樓鎮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中北部,南距市政府所在地荔城街10千米,林木覆蓋率達57.6%,是廣州東部大綠化帶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為國家第二批生態示範區,除了自然風光優美,林木眾多。
小樓鎮是有名的魚米之鄉,氣候溫和、土地肥沃、平均氣溫21.6℃,平均降雨量1689毫米,適宜熱帶、亞熱帶作物生長,而遲菜心就是其中的一個主要菜品。正宗的遲菜心產於小樓鎮臘布村,臘布村有著符合遲菜心生長的四大條件:種苗、土壤、雨水和溫度。遲菜心的幼苗需要進行間苗和移植,一般來說會選用抗蟲病幼苗栽種,並在5、6葉時移苗;小樓鎮土壤的酸鹼度在pH6.5—7.5之間,以壤土和輕粘土為主,土壤肥力較高,有機物含量足夠;增城在初冬季節常伴有連綿小雨,正好滿足遲菜心的灌溉需要;遲菜心在一般在深冬才收成,按有經驗的農民的說法,一年內要凍上五天,遲菜心才更顯清甜,而有經歷霜降霜打的遲菜心更是錦上添花,小樓鎮冬天的氣溫較市區要冷上一點,更符合遲菜心的生長。
⑺ 增城小樓仙源美食有哪些
主要是當地的一些地方小吃和水果。
小樓仙源位於荔城北13公里的小樓墟,是傳說中的八仙之一的何仙姑故鄉。有何仙姑家廟、古井、盤龍古藤等歷史文物,故名「小樓仙源」。傳說中的何仙姑,本是增城小樓人,得道升仙之後,鄉人建了何仙姑家廟,世世代代供奉她。海內外善信都信其靈驗,因此香火旺盛。何仙姑家廟內的古井,泉水清冽,瓦頂上長著一棵桃樹,名曰仙桃,一年四季不用澆水。或遇天旱也不枯萎,年年結果,售價昂貴。盤龍古藤佔地五百多平方米,古藤攀纏古榕生長,葉茂枝繁,一片濃蔭,有如巨龍起舞,雄偉壯麗,多姿多彩。夏日白花盛開,香氣襲人。據專家考證,古藤乃全省之冠,東南亞罕見,因而千年古藤之名在省市乃至東南亞、港澳台胞中四處傳揚,慕名來參觀者,與日俱增。
⑻ 增城 荔城區`邊度宵夜有燒烤吃或者有好吃的大排檔
觀音橋海關那裡有大排檔,好吃一條街。
還有我聽朋友說奧體中心可以體驗大屏幕看世界盃!15塊一個人,自己可以烤燒烤去
⑼ 增城(荔城)哪裡有燒烤場
蓮塘春色綠道附近就有很多,荔城碧桂園或中堅豪庭附近就不知道有沒有了,不過以前在增城廣場往荔城碧桂園方向的那個紅綠燈(現增城圖書館對面)的那個位置上有燒烤場的,不知道現在關了沒有。
⑽ 增城有什麼特色小吃
增城特色小吃:
古法水寨燒雞:採用增城當地的荔枝木原火烘烤,外表呈金黃色的燒雞皮脆肉爽,香甜的滋味讓人慾罷不能
手打豬肉丸:採用走地土豬肉為原料,經由大廚手工打制而成,粒粒彈牙爽口。
河蝦仔蒸坑螺:螺肉爽滑彈牙,蝦仔鮮香清甜,新鮮的荷葉飄出淡淡的荷葉清香。
粉葛片蒸排骨:用白水寨高山流水澆灌的派潭水晶粉葛,健康無污染,具有清肝明目,消脂健脾的作用,配合當地的客家土豬排骨,味道鮮美,最適合忙碌的都市上班一族
脆皮炸荔枝:增城是荔枝之鄉,每年6、7月間,蟬鳴荔熟,白水寨景區餐廳的大廚用新鮮爽甜的荔枝炮製出這道佳餚,使得荔枝肉在香脆的表皮包裹下,仍能保留充足的果汁。
甘竹苦筍燜花腩:甘竹苦筍是增城當地一種天然的野生食材,入口甘香爽脆,配合上肥美的花腩肉一起細火慢燜,味道互相補充,令人食指大動。
客家煲淋土豬肉:採用當地飼養的土豬為食材,用上湯細火慢熬,逐步將上湯的精華融入土豬肉,讓它的味道更加甘香,口感更加綿軟。
雀肉釀荔枝:採用每年當造的新鮮荔枝作為外皮,然後再把捕獲的野生雀肉一一鑲嵌在去核的荔枝肉當中,味道甜酸可口,令人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