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趁熱快點吃,涼了就不好吃了」,趁熱吃真的是好事嗎太熱會有哪些危害
平時在飯桌上,我們總能夠聽到說“趁熱快點吃,一會兒涼了就不好吃了”,特別是在天氣寒冷的時候,很多人更喜歡吃熱氣騰騰的食物。但是,就算是寒冷的冬天,趁熱吃也不是什麼好事,經常吃太燙的食物是會出大事的。到底太燙的食物會有哪些危害呢?
一、會導致口腔潰瘍
一般情況下,人體口腔和食管的溫度是在36.5-37.2攝氏度之間,能夠承受最高的溫度也就在50-60攝氏度之間,溫度過高的食物會燙壞我們的口腔,然後長泡,導致口腔潰瘍,長期如此會形成慢性口腔黏膜炎症,還有可能會導致口腔癌。
四、可能導致胃癌
太燙的食物不僅會傷害食管食道,還會損害我們的胃部。一方面過熱的食物我們是咀嚼不充分的,大量的食物會堆積在胃部,造成消化不良。另一方面和食管一樣,胃粘膜也是很薄很脆弱的,胃粘膜一旦受損害,會引起胃潰瘍、胃炎等,長期如此,會有患胃癌的可能。
雖然說涼了的食物可能會影響口感,但是也沒必要說還冒著煙就食用,可以稍微冷卻一下,溫度適宜再食用也沒什麼不好的。
⑵ 哪些食物過夜就不能吃了
經熱加工過的食物通常都有部分維生素流失,而且加熱的溫度越高,次數越多,維生素流失也就越多。顯然長期吃剩菜容易造成營養不良。
還有,研究發現,剩飯重新加熱以後再吃難以消化,時間長了還可能引起胃病。
我們常吃的米飯中所含的主要成分是澱粉,澱粉經口腔內的唾液澱粉酶水解成糊精及麥芽糖。經胃進入小腸後,被分解為葡萄糖,再由腸黏膜吸收。澱粉在加熱到60℃以上時會逐漸膨脹,最終變成糊狀,這個過程稱為「糊化」。人體內的消化酶比較容易將這種糊化的澱粉分子水解。而糊化的澱粉冷卻後,會產生「老化」現象。老化的澱粉分子若重新加熱,即使溫度很高,也不可能恢復到糊化時的分子結構。人體對這種老化澱粉的水解和消化能力都大大降低。所以,長期食用這種重新加熱的剩飯,容易發生消化不良甚至導致胃病。凡消化功能減退的老人,嬰幼兒或體弱多病者以及患有胃腸疾病的人,最好不吃或少吃變冷後重新加熱的米飯。
另外,含澱粉的食品最容易被葡萄球菌污染,這類食品又最適合葡萄球菌生長、繁殖,因此,吃剩飯易引起食物中毒。輕者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重者會劇烈腹瀉、脫水,因此休克的現象也曾發生過。
那麼應該如何處理剩飯呢?首先將剩飯鬆散開,放在通風、陰涼的地方,待溫度降至室溫時,放入冰箱冷藏。剩飯的保存時間以不隔餐為宜,早剩午吃,午剩晚吃,盡量將時間縮短在5至6小時以內。吃剩飯前要徹底加熱,一般在100℃下加熱到30分鍾即可。
經國外科學家研究:低溫加熱食物會使食物內微生物增加,因此加熱食物也必須得達到一定溫度才行
據科學測定,有些隔夜菜特別是隔夜的綠葉蔬菜,非但營養價值不高,還會產生致病的亞硝酸鹽。儲藏蔬菜中亞硝酸鹽的生成量隨著儲藏時間延長和溫度升高而增多,而如果將蔬菜放在冰箱中冷藏(2—6攝氏度),則其亞硝酸鹽的增加較少。時值冬季,有些家庭認為天氣寒冷,剩菜不用放冰箱,這種觀點也是錯誤的。現在,城市中冰箱的普及使用,使人們從食物中攝入的亞硝酸鹽含量下降,但並不等於把蔬菜放進冰箱就完全可以放心了;時間長了,亞硝酸鹽的含量仍然會增加。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種類的蔬菜在相同儲藏條件下,亞硝酸鹽的生成量是不一致的。通常莖葉類蔬菜最高,瓜類蔬菜稍低,根莖類和花菜類居中。因此,如果同時購買了不同種類的蔬菜,應該先吃莖葉類的,比如大白菜、菠菜等。如果准備多做一些菜第二天熱著吃的話,應盡量少做莖葉類蔬菜,而選擇瓜類蔬菜。
炒熟後的菜里有油、鹽,隔了一夜,菜里的維生素都氧化了,使得亞硝酸含量大幅度增高,進入胃後變成亞硝酸鹽,硝酸鹽雖然不是直接致癌的物質,但卻是健康的一大隱患。亞硝酸鹽進入胃之後,在具備特定條件後會生成一種稱為NC(N—亞硝基化合物)的物質,它是誘發胃癌的危險因素之一。 尤其是在天氣熱的時候,隔夜的飯菜受到細菌污染,會大量繁殖,很容易引發胃腸炎,食物中毒。
炒熟的菜中,很多吃不完存放起來,尤其是一些高蛋白高脂肪的剩菜,更是吃不得。空氣中的有害細菌會在2個小時內附著在剩菜上開始繁殖,大家都知道蛋白質和脂肪在細菌的作用下,大部分都會產生有害物質,如硫化氫、胺、酚等,這些物質對人體有害。長期吃剩菜容易致癌,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所以說隔夜菜不能吃,在做菜的時候,最好的辦法是量體裁衣,而不能損害健康!
白菜是人們常吃的蔬菜,素有菜中之王之稱。白菜含有人體所需的鐵、鈣、磷及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對人體大有益處,因此許多人不僅用來炒菜、做餡,還用來做湯。但當天做好的湯必須當天喝完,不宜喝過夜的白菜湯。這是因為白菜中含有豐富的硝酸鹽類,如果白菜煮熟後放置時間過久,硝酸鹽就會在某些細菌的作用下發生化學反應,還原成亞硝酸鹽類。亞硝酸鹽易溶解於菜湯中,人喝了之後會隨菜湯一起進入胃腸和血液。
血液中的紅細胞里有血紅蛋白,它能攜帶大量氧氣供機體需要,而亞硝酸鹽進入血液後即使正常的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從而喪失攜帶氧氣的能力,使機體缺氧引起皮膚、粘膜發紺、青紫,嚴重者可造成死亡。所以,白菜好吃湯好喝,但不宜隔夜吃。為了預防亞硝酸鹽的中毒,在烹調時加點醋,就可以破壞亞硝酸鹽的形成。
白菜:
食用的白菜時要注意的不宜
一般地說,白菜要現炒現吃,不要食用隔夜的熟白菜;腌的白菜要腌透,洗凈炒熟再吃。為什麼呢?
新鮮大白菜含有大量無菌的硝酸鹽,白菜未腌透時或煮熟後放置的時間較長,由於細菌作用,使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亞硝酸鹽被食入胃腸道後,迅速進入血液,使血液中的低鐵血紅蛋白氧化,變成高鐵血紅蛋白,從而喪失攜帶氧的能力,致使機體因缺氧而中毒 ,輕者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腹痛、腹脹,重者皮膚黏膜發紺、青紫,甚至昏迷,抽風,它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西紅柿:
食用西紅柿時要注意的不宜
一是不宜空腹大量食用西紅柿:原因空腹胃酸分泌量增多,而西紅柿含有大量的胲質、果質,柿胲酚及可溶性心收劑等成分,易與胃酸結合生成難溶解的塊狀結石,堵塞胃的幽門出口處,使胃內壓力升高,造成胃不適,胃脹痛。
二是不宜食用青色未熟的西紅柿:此因未熟的青色西紅柿含有龍葵鹼,食後使人口腔苦澀,胃腔不適,嚴重的可導致中毒。
生薑:
夏天食用生薑要注意的不宜
夏季暑熱,多數人食慾不振。鮮姜中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腸粘膜,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並對心臟和血管有一定刺激作用,能使心跳加速,血液循環加快,汗毛孔張開,隨著汗液排泄,帶走體內的余熱,對於防暑度夏有一定好處。所以有「冬吃蘿卜夏吃薑」的說法。
但是,夏天食用生薑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並非多多益善。夏季天熱,人們容易出現口乾、煩渴、咽痛、汗多等熱症。生薑辛溫屬熱性食物,根據「熱者寒之」的原則,不宜多吃。
二、凡屬陰虛火旺者,或患有肺炎、肺膿腫、肺結核、胃潰瘍、膽囊炎、腎盂腎炎、糖尿病、痔瘡,以及夏季好發的癤瘡、痱子等病人,都不宜長期食用生薑。
三、從治病的角度看,生薑紅糖水只適宜於風寒感冒或淋雨後的畏寒、發熱,不能用於暑熱感冒或風熱感冒,更不能用來治療中暑。服用鮮薑汁可治受寒引起的嘔吐,其它類型的嘔吐則不宜使用。
四、腐爛的生薑會產生一種毒性很強的有機物——黃樟素,它能使肝細胞變性,並會誘發癌症。所以,有人認為爛姜可以吃,「爛姜不爛味」,其實是錯誤的。
土豆:
吃土豆要注意的不宜
土豆發芽,須深挖及削去芽附近的皮層,再用水浸泡一段時間,煮食時間也須長一些,以清除和破壞龍葵鹼,防止多食中毒。脾胃虛寒易腹瀉者應少食。
木耳:
不宜多吃木耳
木耳營養豐富,易於製作,是人們公認的美味佳餚。但是,並非多食多益。據《本草經》載,「木耳多生濕地之朽木,味甘、性平、有小毒,生槐樹、桑樹者為上品,生楓樹者不可食。赤色仰生者有毒,採回變色、夜視有光、爛不生蟲者亦有毒。」中醫認為,由於木耳得陰濕之氣,由朽木所生,故有衰精腎之害。精為人生之源,精衰則源截;腎為先天之本,腎衰則本斷。因此,木耳不可不食,但又不可多食,特別是孕婦、兒童食用時更應控制數量。
鹹菜:
鹹菜不宜常吃
有些地方的人,不愛吃新鮮蔬菜,而是喜歡將菜腌後再吃。這是一種很不好的飲食習慣。人體需要的維生素C,主要是*新鮮蔬菜,特別是菜葉提供的。而菜在腌制中,大量維生素C會遭到破壞,因而鹹菜的營養價值遠比鮮菜要低。更嚴重的是,鹹菜中含有較多亞硝酸鹽,進入人體後在胃內的酸性環境中,會與仲胺類物質結合而生成一種強烈的致癌物質亞硝胺,它能引起胃癌、食道癌等癌症。據有關部門調查發現,我國有些地區食道癌、胃癌的發病率明顯增高,主要就是由於當地居民有長期吃鹹菜的習慣。偶爾吃些鹹菜當然是沒有問題的 ,但如果長期將鹹菜當作主要蔬菜來吃,就不適宜了。
萵苣:
不宜多食萵苣
萵苣又名萵筍,既是一種營養食品,又是一種醫療價值高的葯品。萵苣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較低,而無機鹽、維生素則含量較豐富,尤其是含有較多的煙酸。煙酸是胰島素的激活劑,糖尿病人經常吃些萵苣,可改善糖的代謝功能。萵苣中還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鋅、鐵,特別是萵苣中的鐵元素很容易被人體吸收,經常食用新鮮萵苣,可以防治缺鐵性貧血。萵苣中的鉀離子含量豐富,是鈉鹽含量的27倍,有利於調節體內鹽的平衡。對於高血壓、心臟病等患者,具有促進利尿、降低血壓、預防心律紊亂的作用。萵苣還有增進食慾、刺激消化 液分泌、促進胃腸蠕動等功能。但是,如果過多地或是經常食用萵苣,由於萵苣中的萵苣生化物對視神經有刺激作用,會發生頭昏嗜睡的中毒反應,導致夜盲症或誘發其它眼疾,故不宜多食。多食萵苣引起的夜盲和眼疾只須停食萵苣,幾天後就會好轉。
⑶ 為什麼飯菜涼了就不好吃了呢
因為很多食物涼了以後會有變化,比方說肉類的油會凝固菜會變干變硬,而且很多東西趁熱吃是可以增加風味的,特別是湯喝熱的絕對是比冷的鮮美,有句老話叫做一滾(滾燙的意思)帶三鮮呢~
⑷ 食物放久了不能吃,哪些食物放了一天就不能再吃了
食物放久了不能吃,哪些食物放了一天就不能再吃了?
很多人把冰箱當成了家裡的「食品消毒櫃」,認為貯存在冰箱里的食品就是衛生的。其實,冰箱因長期存放食品又不經常清洗,會滋生出許多細菌。冰箱里的食物雖然外表看起來還新鮮,但是實際上已經變質。對於熟肉類食物在冰箱中的儲存時間不應該超過4天。隔夜的菜也不能吃!
c
5、海鮮品不能隔夜
魚和海鮮隔夜後易產生蛋白質降解物,會損傷肝、腎功能。所以,海鮮食品也不能過夜。
⑸ 有哪些趁熱吃美味無比,涼了之後就索然無味的食物
實「趁熱吃」是可行的,咱中國老百姓喜歡吃熱的食物,舒服暖胃,尤其是冬天如果可以喝上熱乎乎的一碗湯,更是覺得渾身舒服。可是,不知您的周圍是否有這樣的人,喜歡喝燙的,吃燙的,覺得爽,而且還吃特別快。然而其實,當食物過熱,對我們的身體會有不良影響我們都知道口腔到食道還有胃內部都是有一層黏膜,
所以,從現在開始,吃熱食但不要吃燙食,口腔可以承受的溫度基本上跟我們的體溫差不多,然後細嚼慢咽,一來可以給食物降溫,二來可以刺激口腔分泌唾液和消化酶跟食物充分混合,有助於食物消化,減輕胃的負擔。如果口腔都無法承受的燙食,囫圇吞進去只會損害我們的食道和胃。
⑹ 中醫讓忌涼、忌辛辣,什麼東西是絕對不能吃的
您好!
胃病三分靠葯,七分靠養,因此是需要忌口的,而且忌口面也很廣。
那位醫師讓您忌涼、忌辛辣符合診療需要。
就「涼」而言,一是飲食上性偏寒涼的需要忌,如涼水、冰水、冷飲,還包括一些水果,如西瓜。二是在起居上,不要沖涼水澡,不要吹冷風,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的保暖。
就「辛辣」而言,泛指一切性偏熱,味偏辛辣的食物,如辣椒、大蒜、洋蔥等,包括一些以辛辣佐料為特色的菜,如小龍蝦、水煮魚等。
這些在服葯期間一定要忌,在服葯後一段時間內也請忌口。
我們中醫用的是「忌」,這就表明不是「禁」,因此,一年之中,逢年過節的時候,適當吃一點口味重的,適當享受一下冷飲的味道是可以的,不會有大問題。關鍵在於平時不可過多食用。
⑺ KFC的食物涼了或放久了可以吃嗎
肯德基的食物,放涼了是可以吃的,飯涼的食物你可以在用微波爐熱一下,或者用烤箱再簡單的烤一下,這都是可以的,
然後繼續食用。
但如果放的時間太長了,就不能使用了,肯德基的食物多數都是油炸食品,想漢堡,炸雞腿,著雞翅等等,都是油炸食品,放的時間稍微長,就會有親友的感覺,另外他也不好吃了,因此不建議放得時間太長,放置,48小時之內使用應該沒有問題超過48小時就不應該使用了。
⑻ 胃寒的人不能吃的涼性食物有哪些 具體點
寒性胃痛者還應忌食綠豆、柿餅、生番茄、竹筍、瓠子、生菜瓜、海帶、生萵苣、生蘿卜、生藕、生黃瓜、生地瓜、金銀花、菊花、薄荷、鴨蛋、蛤蜊、蕹菜、蕺菜、地耳、豆腐、馬蘭頭、冷茶以及各種冷飲、冰鎮食品,性涼生冷的食品會使胃寒疼痛加劇。
-------------------------------------------------------------------
胃寒的症狀表現為:常因天氣變冷、感寒食冷品而引發疼痛,疼痛時伴有胃部寒涼感,得溫症狀減輕。
胃寒的主要病因是飲食習慣不良如飲食不節制、經常吃冷飲或冰涼的食物引起。再加上生活節奏快,精神壓力大,更易導致胃病。所以需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還有胃寒病人可多吃胡椒豬肚湯,生薑水。胡椒和生薑是健胃、暖胃的調味品,可以調理好胃寒的病症,恢復健康脾胃。當然,出現胃痛需警惕胃的器質性病變,最好去醫院做胃鏡檢查。
治胃寒3法
①鮮姜、白糖治胃寒痛:鮮姜500克(細末),白糖250克,腌在一起;每日3次,飯前吃,每次吃1勺(普通湯匙);堅持吃一星期,一般都能見效;如沒徹底好,再繼續吃,直至好為止。
②白酒燒雞蛋治胃寒:二鍋頭白酒50克,倒在茶盅里,打1個雞蛋,把酒點燃,酒燒幹了雞蛋也熟了,早晨空胃吃。輕者吃一、二次可愈。注意雞蛋不加任何調料。
③吃蘋果可緩解胃酸:有的人在冬末春初,遇陰冷天或飲食不當,常泛胃酸,很難受。如果此時吃一個或半個大蘋果,胃很快舒服了
寒性胃痛忌食下列食物。
獼猴桃
性寒,味甘酸。《開寶本草》中指出:「冷脾胃。」《中葯大辭典》也說:「脾胃虛寒者慎服。」凡胃寒痛者當忌。
甘蔗
性寒,味甘。雖有清熱生津作用,但胃寒之人則不宜食。《本草經疏》中明確告誡:「胃寒嘔吐者忌之」。故凡胃痛屬寒者當忌食甘蔗。
蒓菜
性寒,味甘。《本草匯言》中記載:「蒓菜涼胃,……不宜多食久食,恐發冷氣,困脾胃,亦能損人。」《醫林纂要》亦指出:「多食腹寒痛」。凡胃寒疼痛者應忌食之。
西瓜
性大涼,能清胃火。《滇南本草》說它能「治一切熱症」,素有「天生白虎湯」之稱。《中葯大辭典》中指出:「中寒者忌服。」故寒性胃痛之人切勿食之。
茭白
俗稱茭瓜,唐代著名食醫孟詵曾指出:「茭白寒,性滑,發冷氣,滑中,不可多食。」《本草匯言》亦說:「脾胃虛冷者勿食。」因此,寒性胃痛者宜忌之。
蚌肉
性涼,味甘咸。《食療本草》說它「性大寒」。《本草衍義》中認為:「多食發風,動冷氣。」《隨息居飲食譜》亦雲:「多食寒中。」寒性胃痛之人,尤當忌食。
麥門冬
性寒,故寒性胃痛者忌食。正如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早有告誡:「氣弱胃寒者必不可餌。」
螺螄
性大涼,寒性胃痛者切忌。《本草匯言》中早有告誡:「此物體性大寒,胃中有冷飲,不宜食之。」姚可成《食物本草》中也說:「多食令人腹痛不消。」不可不慎。田螺性同螺螄,寒性胃痛者亦在忌食之列。
蟹
性寒,味咸,亦屬大涼之物。《本草經疏》中記載:「若血因寒凝,與夫脾胃寒滑,腹痛喜熱惡寒之人,咸不宜服。」《隨息居飲食譜》也說「中氣虛寒者均忌。」所以,寒性胃痛以及氣虛胃痛之人,皆不宜食。
柿子
性大涼,味甘澀,寒性胃痛之人切忌服食。《本草經疏》中早有告誡:「……素有寒積、感寒腹痛、感寒嘔吐者皆不得服。」尤其不得與螃蟹一同食用。
香蕉
性涼,味甘。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還說它「甘,大寒。」凡有寒性胃痛之人,均不宜服食,否則食後即感胃冷不適,甚則立即引起胃痛發作,故當忌之。
苦瓜
苦寒食品,胃寒疼痛之人法當忌食。《滇南本草》中曾說:「脾胃虛寒者,食之令人吐瀉腹痛。」
梨
性涼水果,胃寒疼痛者,切忌多食。誠如《本草經疏》中告誡:「……腹痛冷積,胃冷嘔吐,法咸忌之。」再如《增補食物秘書》、《飲食須知》等也都有「多食令人寒中」的記載,故胃寒痛者勿食生梨。
荸薺
甘寒之物,能清胃熱,但寒性胃痛者則當忌食。正如唐代食醫孟冼所說:「有冷氣,不可食。」清代食醫王孟英也在《隨息居飲食譜》中說:「中氣虛寒者忌之。」
甜瓜
俗稱香瓜。性寒,味甘。《孫真人食忌》中早已告誡:「甜瓜動冷疾」。《食療本草》中也指出:「動宿冷病」。凡平素胃寒之病者,切不可食,否則容易引起胃痛發作。
⑼ 吃飯的時候,也要格外注意,哪些壞習慣需要及時改正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要按時按量的吃飯,來為我們的身體及時補充營養物質,如此才能維持生命體的正常活動,但是我們很多人在吃飯的時候,卻養成了很多壞習慣,這些壞習慣的養成無疑會導致身體出現一些不良反應。
那麼吃飯的時候,我們需要改正哪些壞習慣呢?
3、邊吃飯邊玩手機
手機配飯,這應該是當代許多年輕人的通病,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掏出手機來看,否則就會渾身感到不舒服,尤其是在吃飯的時候,一隻手吃飯,另一隻手則玩著手機,這種現象其實是十分不好的,因為你吃飯的時候注意力全被手機給吸引,就算你吃飽了也會不知不覺地吃到撐,這樣就會對胃部造成一定的負擔,進而增加腸胃負擔。
⑽ 米飯涼了還能不能吃
米飯涼了可以吃,但是趁熱吃」是我們勸人吃飯的常用語。可現在有觀點說,米飯放涼了再吃有抗癌功效,理由是「冷米飯中的抗性澱粉有利於預防腸癌」。
無獨有偶,國外也有一些無厘頭的研究說:吃陳麵包居然能防止結腸癌。當然也是基於抗性澱粉的緣由。那麼,咱們吃了一輩子的熱米飯,要不要換個姿勢,等冷了後再吃呢?
我們首先來說說抗性澱粉是啥。
抗性澱粉本身仍然是澱粉,這種澱粉較其他澱粉難降解,在體內消化緩慢,吸收和進入血液都較緩慢。抗性澱粉存在於某些天然食品中,如馬鈴薯、香蕉、大米等。
其實無論是米飯還是麵包還是饅頭,放涼後其中的澱粉構型確實會發生變化(食品化學上稱為澱粉的「老化回生」),這個變化導致其中難以被人體消化吸收的澱粉含量增加,也就是「抗性澱粉」增加了。
抗性澱粉人體不能消化吸收,留著咋辦呢?它可以成為腸道微生物的「美食」,被微生物(主要是益生菌)分解利用,從這角度看有利於調理腸道、甚至預防腸道相關疾病(例如便秘、腸癌等),說白了也就是類似於膳食纖維的功效。
同時,也有研究人員測試後發現, 米飯、饅頭等主食放涼後吃,血糖生成指數確實比熱的時候要低,有利於延緩餐後血糖上升速度。所以乍一看吃冷米飯,好處還真有。
那麼,米飯放涼了再吃,會不會有什麼壞處呢?當然有。首先,胃腸壁肌肉對溫度刺激非常敏感,如果經常吃涼的東西,可能會導致胃腸肌肉受溫度刺激而收縮,長久可能影響胃腸功能,嚴重可出現腹瀉等不適。
其次,對於胃腸消化吸收功能比較弱(例如有些老年人胃腸蠕動慢、胃酸分泌少、消化酶活性低等)的朋友而言,本來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率就會下降,再吃涼的米飯/主食,消化吸收能力勢必更弱,不利於營養與能量的供應。更有甚者,那些難以消化吸收的食物,可能會導致胃腸不適,出現腹脹、腹痛、腹瀉等情況。
再次,對於身體瘦弱、需要增重的朋友來說,也不適合選擇這些難以消化吸收的食物,反而要多選擇一些消化吸收速度較快的食物。這類人不僅不建議吃放涼的主食,就是粗雜糧類的食物也應適量控制。
最後,我們之所以建議趁熱吃東西,還有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基於安全衛生的考慮。如果米飯剛出鍋然後放涼,接著吃掉還比較安全,但如果食物放涼時間太久再吃,可能會導致致病菌污染。例如蠟樣芽孢桿菌就比較容易污染米飯,它產生的芽孢比較耐熱,日常烹調100℃、30分鍾可耐受,部分芽孢會產生腹瀉毒素或嘔吐毒素,引起胃腸不適,甚至食物中毒。
看來,真沒必要提倡大家都來吃涼米飯。那麼,哪些人可以嘗試下吃放涼的米飯呢?
對於需要控制體重、調節血脂、控制餐後血糖的朋友來說,可以在保證食物安全的前提下,嘗試把蒸熟後的米飯,放涼再吃;麵包出爐後,也可以等完全冷卻後再吃;饅頭也可以吃涼的。當然如果吃了之後,胃腸不舒服,就不要繼續嘗試。
其實,想改善腸道、預防相關疾病,我們還有更好的建議。既然抗性澱粉的作用類似於膳食纖維,那麼比吃冷米飯更靠譜的做法就是保證每天膳食纖維攝入量充足(25~30克)。我們可以通過調整飲食結構,在主食上注重粗細搭配,適當多吃一些全谷類和薯類,保證每天500克的新鮮蔬菜、250克水果,適當吃大豆或其製品代替一部分動物性食物,以此來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這樣對於延緩餐後血糖、控制體重、促進腸道益生菌生長繁殖,預防腸癌等幫助會更大。而且這樣的膳食結構,更接近於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的平衡膳食原則。
總的說來,米飯放涼後其中難以被人體消化吸收的澱粉含量增加,可以發揮類似於膳食纖維的功效。但是對於身體瘦弱或本來胃腸消化吸收能力就不太好的人,吃涼的雪上加霜,再就是安全上也未必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