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溫州市區有那些好吃的餐館或者小吃在那裡
五馬街附近嗎?
紗帽河的鍋貼.
紗帽河往文化宮方向走,文化宮路口那個吃油炸食品的店<不過最近好象在裝修>
曹仙巷靠近五馬街這頭的一排小吃店,裡面有魚丸阿,水果羹阿這些
解放北路的長人混飩
『貳』 溫州特色小吃溫州特色美食求介紹
朋友常問,溫州有哪些好吃的?【微博:溫州美食博】
我說有很多,如果讓我推薦給你的話,這十大小吃必須得嘗試一下
1、魚丸
在溫州魚丸可是家喻戶曉的美食,其湯色澄清微酸辣味,魚丸有彈性,正宗的溫州魚丸是味道鮮、有韌勁、料碼足,被評定為中華小吃之一。
2、鍋貼
鍋貼同樣是溫州人民最受歡迎的街頭小吃之一,走在街頭巷尾就常會發現小店有賣鍋貼,既可下酒又是主食。
3、燈盞糕
燈盞糕可謂是歷史悠久了,據說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用黃豆和大米磨成漿,然後加入麵粉攪拌,裡麵包裹蘿卜絲、豬肉末、雞蛋等為餡料,油炸而成。外皮鬆脆,圓邊酥軟,口感獨具風味,令人食慾頓生。
4、溫州餛飩
溫州混沌也是傳統小吃之一,餛飩皮薄,包裹新鮮瘦肉,配以紫菜、雞蛋絲、浸酒蝦米,湯鮮味醇,非常鮮美,吃起來味道十足
5、鴨舌
最最解饞,但吃了有停不下來的就是鴨舌。大學時候,每次要回溫州,同學都會讓我帶幾大包鴨舌過去,一大包鴨舌兩天就沒了,根本停不下來。
直到目前為止,接觸過的朋友都很愛吃,朋友就是抱怨太貴,一大包100左右
6、永嘉麥餅
溫州名小吃,麥餅口感筋道,內里搭配酸香的鹹菜、菜乾,加上五花肉為餡,慢火烤制而成,吃起來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7、豬臟粉
豬臟粉可以說是溫州少有的一種能兼任正餐、點心和宵夜的美食,主要由豬腸、鴨血、粗粉干,在加入豆瓣醬等配料配製而成。是溫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8、魚餅
溫州的傳統民間特產,習慣切成片蘸著醬油吃,可以當做主菜,也能做為下酒菜來吃,味道鮮美,既可以享受魚肉的鮮美,又省去剔骨的麻煩。
9、糯米飯
溫州人的早餐首選,大部分人都是吃糯米飯長大的,糯米再配上油條、肉末湯汁組合而成,是家喻戶曉的傳統溫州小吃。
10、炒粉干
溫州最有特色的傳統小吃,常常看到的平陽炒粉干就是這個,無論街頭小吃,排檔或是酒店都可以看到炒粉乾的身影。
『叄』 溫州哪裡還能吃到好吃正宗的「豬臟粉」
在五馬街口那裡旁邊的那個巷子裡面,有好多溫州的小吃店。豬臟粉當然有,還有小排面,不好不要錢。
『肆』 溫州特色名吃十大排名是怎樣的哪種最好吃
溫州特色小吃十大排名是燈盞糕、糯米飯、炒粉干、永嘉麥餅、豬臟粉、魚丸、魚餅、瘦肉丸、醬肉、鴨舌。最好吃是燈盞糕和鴨舌。
在溫州話中舌發音和虧錢發音相近,但是溫州生意人多,覺得「舌」的發音不吉利,所以把鴨舌改稱為「鴨賺」。在我的印象里,提到溫州小吃,第一反應便是鴨舌。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溫州人愛吃鴨舌的程度很深,如果將一年吃的鴨舌連起來的話,估計可以繞地球好幾圈。
『伍』 溫州哪裡的東西比較好吃
最好吃的燈盞糕:知名燈盞糕
最好吃的魚圓:強能魚圓
最好吃的松糕:矮人松糕
最好吃的餛飩:長人餛飩
最好吃的豬臟粉:城西街口老店
最好吃的鴨舌:瓦市巷底,店裡鴨腳、鴨頭等鴨雜碎都值得一嘗!
最好吃的粽子:縣前頭蛋黃粽
最好吃的燒餅:白蛇燒餅,店裡的叉燒包也很不錯
最好吃的飯團:沙帽河小學對面
最好吃的糯米飯:府學巷三姐妹
最好吃的湯圓:縣前頭湯圓店
最好吃的豆腦:八字橋老店
最好吃的麥餅:王大媽麥餅
最好吃的炒粉干:橋兒頭平陽炒粉干
最好吃的叉燒包:蒲鞋市菜場外包點店
『陸』 溫州哪裡的豬臟粉最好吃哈哈!!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滄橋巷 豬臟粉 店 人均 8元 地址: 滄橋巷193號 電話: 推薦: 豬臟粉 印象: 老闆娘有氣質 經常要等好久 上菜慢 好吃的不得了 阿奇 豬臟粉 人均 5元 地址: 劃龍橋393號 電話: 標簽: 快餐/小吃 印象: 生意紅火 高性價比 服務耐心周到 雙龍 豬臟粉 人均 5元 地址: 雙龍路130號 電話: 推薦: 炒粉干 印象: 生意紅火 高性價比 燈光有氣氛
『柒』 我國10大最好吃的米粉是什麼
米粉,特色小吃,關於米粉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一種是古代中國北方民眾避居南方而產生的類似面條食品,另一說法是秦始皇攻打桂林的時候,由於當時北方的士兵在桂林作戰,吃不慣南方的米飯,從而發明的米粉,現如今米粉品種眾剁,在我國南方各地幾乎都有自己特色的米粉,下面就來看看我國10大最好吃的米粉,本地人都愛吃,外地食客吃完大為稱贊!
1、廣西欽州豬腳粉關於桂林米粉,有許多傳說,有人說是當年秦始皇派兵修築靈渠的時候,士兵們發明的,有人說是義大利人馬可波羅來到桂林時候,發現了這個東西,把它帶到了義大利,演變成了的空心粉,在桂林,人們可以一日三餐都吃米粉,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食客吃後也紛紛稱贊。
『捌』 溫州豬腸粉哪裡最好吃呢,溫州小吃豬腸粉最好吃
你好,溫州的豬腸粉當然是甌海區梧田街道東洋西路擺在橋邊的這家【阿林豬腸粉】特別好吃,味道特別鮮美,喜歡吃豬腸粉的一定要去吃吃看哦,一碗熱氣騰騰的豬臟粉端上桌時,長長滑滑白白的粉干,片片軟軟紅紅的豬血,一截一截的豬腸,再加上幾段嫩綠,他們那裡的特色就是只有晚上才能吃的到如此的美味哦,晚上6點-凌晨2點半,很多都是從很遠很遠的地方專門開車來這里吃呢,我每天都去吃的~
【詳細地址】:溫州市甌海區梧田街道東洋西路當中的橋旁邊~(就是甌海中學正對面一直過去就能看到橋了)
【坐車路線】:28路,103路。塘西村後岸站下車(甌海中學下一站即可)
『玖』 溫州有啥好吃的
在浙江的東南角,有一座小城,這里依山傍海,氣候溫和,取名「溫州」。
人們總以為這裡布滿了皮革廠,這里的人都在炒房,卻不知溫州人經商不過數十年,而溫州建城已有兩千餘年,對吃的研究也有千年歷史。
溫州建城古稱「甌越」,春秋戰國時期越王勾踐的東甌國便是位於這里
如果你和一個溫州人聊起豬臟粉這種食物,那這個朋友就算交上了:和湖南米粉一樣,沒有一碗豬臟粉能走出溫州,除非你來。而每個在外回鄉的溫州人,到家第二天的早飯多半是一碗新鮮熱氣的豬臟粉。
為了生計走四方的溫州人,最想念便是家鄉獨一無二的食物
當然還有各種沒吃過的海鮮。盡管在禁漁期,我們依然吃得一嘴鮮,不斷在被刷新「好吃海鮮」的認識。
禁漁期沒能吃到最生猛的海鮮,即使是急凍和養殖的水產,也已足夠征服我們的胃
還有段時間才開漁,沒忍住跑過來,五花八門的海鮮,各色好吃的主食,大吃大喝三天後,我們確認:這座好吃的海濱小城值得來!
米做的一切
第一碗糯米飯
甜咸黨的終結者
凌晨四點,人們還在睡夢中,這座城市的糯米已經炊上了。
提前熬好的香菇肉湯,新炸的油條切成碎粒,蝦皮紫菜肉鬆芝麻,整齊排開。還有一桶桶現熬的豆漿熱氣直冒。
七點,上班的人們陸續來到,「老闆,一碗糯米飯多肉湯少蔥,再加一碗甜豆漿」。
老闆熟練地從蒸籠里挖一勺糯米,澆上肉汁,鋪上油條,最後撒上蔥花,這碗滿滿碳水的糯米飯,是每個當地人一天的開始。
糯米飯@小姨家糯米飯
吃糯米飯一定要配湯。蛋花湯、豆腐腦、豆漿是常見的選擇。
豆漿有咸甜兩種,咸豆漿里會放油條紫菜蝦皮和蔥花,而甜豆漿里會撒黑芝麻,有任何忌口,記得提前告訴老闆。
咸黨和甜黨在這里都能得到滿足。這里的甜糯米飯和別處也不一樣。
炸得金脆的油條,均勻撒上白糖和黑芝麻,混著糯米大口吃,沒有人能拒絕這樣的美味。
你問糯米飯哪家最好吃?這還真是一百個溫州人有三百個答案的問題……但自家小區樓下從小吃到大的那家,肯定不會差。
第二碗豬臟(zàng)粉
早飯夜宵兩相宜
當湖南人和江西人還在爭論天下第一米粉時,溫州人哭了,因為豬臟粉根本沒走出過溫州……
豬臟粉用的是鮮米粉,每天早上去菜場可以買到新鮮做出來的,當天就要吃掉,無法儲存,所以這種米粉,溫州以外的地方很難吃到。
豬臟,顧名思義就是豬內臟,主要是大腸、小腸和豬血(現在很多地方會用鴨血代替)。
豬腸處理得干凈,燉上個把小時,吃起來才夠入味,軟而不爛,糯香十足。
大腸肥,小腸脆,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根據用料和量的不同,一碗豬臟粉可以從十塊吃到三十塊。
@守英豬臟粉 現在連鎖分店開得亂,認准倉橋街開了三十多年的老店
豬骨湯色澤清,喝起來味道香濃,再配上爽滑的米粉,鮮嫩的血,和香糯的大腸,一碗大滿足。
溫州的小店喜歡放味精,不喜歡的建議提前和老闆打好招呼
到了晚上,辛苦一天的人們對碳水的渴求更加強烈。
夜宵是重口味版豬臟粉。湯底的顏色一看就濃郁許多,配料乾脆全鋪滿大腸,湯里直泛著油花。
@錦泓老字型大小豬臟粉
不同地方的水和米不同,做出來的米粉有本質的區別。
這里的米粉比桂林米粉更細一些,不會太有韌勁和糯性,講求爽滑和米香,浸過肉湯後,大口哧溜吃進去,深夜的胃和心都得到了慰藉。
第三碗粉干
兩種打開方式
粉干是另一種米粉。
將米用水磨磨成水粉,經過兩道蒸粉的工序,最後壓成細絲、晾曬成粉干。攜帶和儲存都很方便,是溫州人家中常備、外出也常帶的干糧。
粉干有粗細兩種,未煮之前看上去也許只有大小的細微差別,但吃起來口感全然不同。
粗粉干適合煮湯面,煮的時候要小心火候,稍有不慎就可能煮爛,煮好之後要馬上吃,粉干很容易吸水,放置一會就會坨掉。
水潺沙蒜粉干 @甌餚雅園
配料就很自由了,可以只是簡單地炒個蛋加肉湯,也可以是豐盛的一碗海鮮粉。整條小黃魚、鮮牡蠣、鮮蝦、蝦干、鰻魚干……這樣一碗只用二十塊。恨不得喝光湯底。
@清江三鮮面
細粉干更適合用來直接炒。
起大鐵鍋,下豬油,先炒佐料:雞蛋、豬肉、洋蔥胡蘿卜,然後下泡過水的粉干,倒入佐料,最後下蔬菜。一盤鑊氣十足的炒粉干就做好了。
@倉橋街炒粉干
炒粉干吃起來韌韌的,帶點鍋巴的部分最精彩,金黃焦糯,配上豐富的佐料,吃得滿口油香。
溫州有個地方叫高樓鎮,那裡的炒雙粉是一絕,細粉干加透明Q彈的番薯粉,口感很豐富
難怪在外地的溫州人會感嘆:沒有糯米飯的地方都是他鄉,沒有炒粉乾的地方都是流浪!
鮸魚:一條魚的N種變身
在溫州,一頓飯可以沒有肉,但絕對不能沒有魚。如果要選擇餘生只吃一種魚,那這里的人肯定會選:鮸魚。
溫州人吃鮸魚有多瘋狂呢?前兩年媒體做過統計,說溫州人一年吃掉3718噸鮸魚,價值1.5億元……鮸魚肉厚又鮮美,可清蒸可紅燒,但更重要的是,很適合被做成各種魚料理。
魚餅
溫州魚餅,可以用鮸魚,也可以用其他新鮮的海魚。一斤魚肉混合三兩紅薯澱粉,不多不少,這樣做出來的魚餅既有魚香,又足夠彈牙。
魚餅@甌餚雅園
吃魚餅一般要蘸醬油醋。這可是溫州人的海鮮法寶,醬油兌醋 1:2 的黃金比例。無論是吃海鮮還是雞鴨鵝肉,都靠這小碟蘸料來調味。
魚丸
溫州魚丸不是球形,而是不規則的條狀。同樣用鮸魚混合白澱粉,加入蔥姜絲,揉捏至魚肉有彈性,然後用刮板一點點燙入沸水中,等到浮起來,魚丸便熟了。
本地吃法是喜歡加很多醋、胡椒粉和蔥花,吃不慣酸味的也記得提前打招呼。
魚肉外滑里嫩,很有嚼勁,魚湯鮮美,酸辣調味去腥提鮮,十分開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