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夏天吃不下有幾款美食能幫你知道是哪些嗎
經常喜歡去寧波旅遊的人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每當夏季的時候,有一種街邊美食,特別受歡迎,這種美食擺攤賣得最火,看到就特別想吃。
翻炒均勻後起鍋撒上蔥花,甘旨的糖醋茄子就這么做好了,沒有肉,也好吃。隔壁小孩都饞哭了。
② 慈城古鎮年糕歷史陳列館怎麼樣
匆匆忙忙想買點年糕回去!15元才2小包,回去路上發現年糕是去年年底的!簡直是坑遊客!
③ 慈城古鎮特產豐富,景色優美。慈城古鎮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慈城古鎮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關聯詞)
檢舉 | 2011-8-15 07:54 滿意回答 1.轉折關系
盡管……可是…… 雖然……但是…… …卻……、 ……然而……、 ……可是……
2.假設關系
如果……就……、 要是……那麼 無論……都…… 、 不管…也……、 倘若……就 、要是……就……
3.並列關系
一邊……一邊……、 即使……也……、 是……是……、 既……又……
4.遞進關系
不但……而且……、 不光……也……、 不僅……還……
5.選擇關系
不是……就是…… 、是……還是…… 、或者……或者……、 要麼……要麼……、 與其……不如…… 、寧可……也不……
6.因果關系
因為……所以……、 之所以……是因為…… 、……因此……
7.承接關系
先……再……、 首先……然後……、 先……然後……接著……最後……
8.條件關系
只要……就……、 只有……才……
④ 慈城有什麼好玩的
慈城問我好了,慈城現在有古縣衙,孔廟,考棚三處收費景點,都是展現古代時候的東西。門票大概20元一張,三個景點可以連票大概60元。不過三個景點都是分散,
慈城的慈湖,現在旁邊都弄了公園,環境不錯,走走很舒服。
慈城還有兩個燒烤,釣魚休閑的地方,綠野農庄和三勤白茶園兩個,
慈城是個古鎮,鎮里老房子很多,有很多古宅其中馮宅和俞宅比較有名,
還有很多小小景點,古宅等介紹不過來了
⑤ 寧波慈城古鎮有哪些名勝古跡
慈城地處東海之濱,姚江之畔,是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史記:「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城——勾余」,這是慈城最早的古名,後改稱「句章」。至唐開元26年設慈溪縣,因縣城建此取名慈城。經過2400多年的歷史沉澱,慈城擁有極其深厚的文化底蘊,特別是以古縣衙、孔廟、校士館、馮俞宅、甲第世家、符卿第等古建築為標志, 城內留存官宦宅第、祠堂牌坊、學宮書院和粉牆綺窗,文物古跡眾多,歷史遺跡豐厚,在約5平方公里的區域內擁有國家省市區四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3家。同時,慈城還是一塊人傑地靈的沃土,歷代文化學者、名人層出不窮,自唐宋至明清,慈城一帶出進士519人,素有「鼎甲相望、進士輩出、舉人比肩、秀才盈城」之譽;到了近現代,又涌現出周信芳、秦潤卿、應昌期、談家禎、馮驥才等一大批名人名家。
慈城古縣城的文化價值,不僅在於悠久的人文歷史,而且表現在鍾靈毓秀的獨特風貌。全城山水相映成趣,其中五磊山、太宗山等山脈丘陵構成「九龍戲珠、四靈圍合」的樸素形態,姚江、城河等江河湖溪造就「四水歸堂」的水系格局,城區穹隆起頂,街衢坤龜成形,生態環境秀麗清幽,凝聚了古人追求「天人合一、人傑地靈」居住環境的美好願望。
見證千年歷史滄桑,感受久遠濃厚的儒風雅俗,水鄉情韻,千年慈城 ——「江南第一古縣城」!
孔廟
孔廟是用來祭祀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地方。慈城孔廟位於城內中心位置上,建於北宋雍熙元年,比現今北京孔廟的歷史還要早318年,1048年遷移到現址。歷代累有興毀,現存的孔廟仍保持清代光緒年間原貌。佔地約7000平方米,共有祠、閣等房屋137間,建築布局完整,氣勢宏大。中軸線上由南向北分別為欞星門、泮池、大成門、大成殿、明倫堂、梯雲亭;兩側的左右軸線上也對稱地建有祠、閣,體現出儒家「中和為美」的審美標准。
縣衙
據清光緒年間縣志記載:慈城縣衙創建於唐開元26年(公元738年),是第一任知縣房琯所建,延續至1954年,已有1200餘年的歷史。初建在浮碧山上,由於外敵入侵和自然災害的關系,屢建屢毀,現存的縣衙是按照光緒年間《慈溪縣志》上詳圖重建的,佔地四萬多平方米。
校士館
民間稱考棚,是封建科舉制童試之地。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慈城當地鄉賢鄭廷榮父子慷慨捐銀二萬四千兩建造校士館,後被毀。現存的校士館是按照光緒年間《慈溪縣志》上詳圖重建的。她坐北朝南,佔地面積近8000平方米,整組建築為中國傳統的中軸對稱布局:中軸線上由南向北分別為大門、儀門、大堂、二堂、挑試所;左右軸線上對稱地建有文場、公祠等,採用傳統的明清建築風格。
慈湖
位於慈城東北,由慈溪首任縣令——唐朝房琯下令開鑿,用以灌溉農田,當時面積有150畝之廣。因吳太傅闞澤舊居就在附近,因此,又把此湖叫做「闞湖、德潤湖、普澤湖」。宋時,普濟寺的僧人在湖心築堤直貫南北,以便往來,從此湖分東西,二湖之間用碶相通。慈湖不僅以風光秀麗著稱,而且還有許多人文景觀和美麗的傳說代代相傳,如師古亭、慈湖先生楊簡遺韻、水上墳等等,因此,據縣志記載,每當天氣晴好,便有居民租船游湖,歌聲笑語不絕於耳。
清道觀
位於慈城東門外塔山之上,建於唐天寶八年(749年),是道教敬神祀仙,道士修煉養性,以及進行各種有關活動的場所,唐宋兩代是中國道教史上的鼎盛時期,與慈城清道觀的命運結合。元以後,歷經毀壞、重修和擴建,到民國時期,清道觀槐蔭夾道,松皇滿亭,依山建築共有七層,閣、廳、殿分布其中,各式塑像不可勝記,尤以巨鍾而聞遠近,該建築於文革期間拆毀,現正重建。
馮宅
省級文保單位,位於慈城太陽殿路18號,此宅為明代湖廣布政使馮叔吉後代的居所。該宅大門朝東,前有八字式封檐牆,下端的石須彌座和上部的磚雕均較為考究。該宅的二門為一磚雕門樓。宅院內有一三合 院。據考證,此宅為清初的代表作。
向宅
省文保單位,位於慈城民主路70號,該宅由北宋右僕射向敏中後裔向恆升於清乾隆年間的建築,為一四合院建築,前有東西方向的一條長弄,弄口有冬官、恩榮兩石牌坊。據向家後代口述,向恆升在福建有樹行,造此宅的木材都是從福建運來的。
浮碧山
又曰浮鱉山,位於慈城北面,因山的北、西、東三面鑿為湖,而此山象一隻鱉浮在水面上,故有此名。又因慈溪舊縣治建於此山之上,故亦稱此山為「縣山」。由於此山地理位置獨特,加上它的人文色彩濃厚,有不少文人墨客以此為題吟詩作賦,如把浮碧山比作一顆明珠的詩句:九嶺環趨類九龍,青珠一顆正當中,若非官舍來相壓,搶入陽候海夢宮。
寶善堂
據《慈溪縣志》,寶善堂在縣治東北隅浮碧山東麓,現慈城華家巷7號。清 嘉慶9年(1804年)應慎修,募集資金建此堂,用以施捨棺木、葯品、資助孤兒寡母等,又有楊九畹等各捐置義山、義田以助此善舉。此堂於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重修。建浮碧山房和來鶴山房,成為當時文人聚會,登高望遠的好去處。據當地人口述,此地也是慈城名人應昌期夫婦訂婚之處。
朱貴祠
省級文保單位,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於慈城大寶山西麓,俗稱朱將軍廟,1843年,為褒獎朱貴將軍與英軍殊死搏鬥而陣亡的英雄事跡,由當地舉人捐資興建。該祠佔地1000平方米,正殿內牆面上有彩繪11幅,記錄著朱將軍生平事跡。1984年在祠後山上新建了鴉片戰爭大寶山戰役陣亡將士墓。
俞宅
市級文保單位,位於慈城太陽殿路東端。該宅原為明嘉靖年間湖廣布政使馮叔吉的故居的一部分,後賣給了俞家,現存的為清代初期建築。此宅總面積達6700多平方米,該宅是寧波市現存規模最大,保存較完好古建築群之一,體現了清初江南建築的風格。
應宅
區級文保單位,位於慈城楊家巷15號,建於清乾隆九年(1744年),主人名字不詳細。今存東廳、照壁、影牆等。東廳西間的天花板上有統漆花草,較為罕見。宅之正南大門外有一大型照壁,三開間,高約4米,全長7米。下端為石砌須彌座,刻有卷草、鳳凰、牡丹等圖案,上端的磚雕圖案有喜鵲、臘梅、雙龍搶珠 、白鶴、桃花等。
闞峰山
位於慈城東北一里,現慈湖中學左側。因三國時吳國的太子太傅(地位相當於宰相)闞澤居此山之下,故名。闞澤,字德潤,幼年時家境貧寒,但從小博聞強識。成年後輔助孫權治理國政,因精通經學、歷書而深受孫權器重。
護城河
位於慈城鎮東、南、西三面,又稱濠河。明朝嘉靖年間開挖。護城河至今仍保持原貌。
三忠墓
區級文保單位,原建於寧波西郊馬公橋邊,後遷至慈城朱貴祠後山,是明代抗清鬥士董志寧和王栩、馮京第合葬墓之總稱。1651年,三人因抗清失敗而殉難後,鄉人找回董的屍體、王的頭和馮的手臂分別安葬在西郊馬公橋邊。1824年,因年代久遠,三人之墓已無法分辨,當地人就把墓合而為一,統稱三忠墓。
符卿第
區級文保單位,位於慈城民權路29號,主人陳鯨是明嘉靖5年(1526年)進士,官至南京尚寶卿。該宅始建於明嘉靖年間,現存的建築為清代中期所重建。宅院坐北朝南,由前廳、後樓和左右廂房組成,東側開門,磚、石、木雕題材豐富。
桂花廳
省文保單位,位於慈城民族路25號,是明代較有影響的劉姓大族的一處宅院,原名劉家大廳,因主人曾品桂吟詩,故稱桂花廳。現存中堂、後樓及左右廂房。其中仍保持著明代早期的建築風貌。
方狀元宅
位於慈城太湖路24號。它是一處現存規模較大的清中期建築群。主體建築由前樓後樓及磚雕二門組成,另有配屋數十間及保存完整的朝東二大門一座。總佔地面積約四千平方米。建築坐北朝南,前後樓房各五間二弄,均面闊26.5米,進深12.2米,硬山式馬頭牆,穿斗、抬梁混合架構,設月梁前廊,前後樓間設有一高大磚雕台門,門樓面闊4米,高6.4米,正面採用磚牆式,上有「迎薰受祜」篆書磚刻門額及辛亥歲十一月以齋馮全修題。(馮全修:乾隆六十年乙卯科進士),門樓斗拱飛檐,背面磚雕草龍花卉,蝙蝠雲紋,博古垂幔等精美裝飾。據調查,該宅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宣統末年進行重修,主大門及前廳等部分已毀,大部分保存完整。
師古亭
區級文保單位,位於慈湖湖心堤上,由清乾隆年間慈溪縣令胡觀瀾於1771年建造。「師古」意即向先人學習,為百姓造福,這是寧波市現存唯一的一座乾隆年間的亭子。該亭為六面重檐結構,由12根石柱支撐全亭,亭內藻井處及四周繪有「哪吒鬧海」、「西天取經」等故事,亭內有楹聯兩對,鏡水平分澗底流。
護龍寺
據清光緒《慈溪縣志》記載:護龍寺,縣西半里,乾隆年間建,道光二十二年二月,大寶山英吉黎之戰所焚毀,咸豐元年秦氏檀越重建大殿未落成旋圯。民國初,秦氏後裔既秦潤卿
⑥ 關於寧波慈城古鎮的一些問題
我去過,門票不貴,具體忘記了,有的20元有的15元,寧波市民憑身份證打折,鎮內景點是分散的,你要都參觀就買聯票好了,實惠點,不然就單獨買你想去的景點。
你乘523路再轉337路或331路可以到,27公里左右
還有你最好挑工作日去,人少更有味道
⑦ 慈城鎮的名優特產
慈城年糕是有優質梗米製成的糕點,是寧波市傳統的名優特產品。慈城年糕生產歷史悠久,距今有上千年的歷史。相傳伍子胥在慈城作戰。他臨死前對部下說:「如果國家有苦難,百姓斷糧,你們到城牆下挖地三尺可得到糧食。」伍子胥死後,他的部下被越軍包圍,城中斷糧已餓死不少人,這時有人想起伍子胥的話,就去挖城牆,挖了三尺多深,果然挖到了許多可吃的「城磚」即年糕,結果打了勝仗。原來是當年伍子胥在慈城督造城牆時,已做好了屯糧防飢的准備。從此以後,每逢過年慈城家家戶戶都做年糕,年夜飯就吃年糕湯來紀念伍子胥。
慈城年糕潔白如玉,光滑潤口,大小一致,煮而不糊,以質優而聞名。特別是慈城有許多名牌年糕,如「塔牌」年糕、「馮恆大」年糕、「義茂」年糕、「如意牌」年糕等。產品遠銷香港、新加坡、台灣、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區和國家。深受國外寧波幫的喜愛,常年銷量在700噸以上。 以三勤、龔馮為中心的1000畝無公害茭白生產基地所產的茭白,有浙大茭、六月茭等品種,2001年以來實施無公害標准化生產,農葯殘留量低,味美,得到消費者的青睞,茭白生產供不應
⑧ 寧波周邊古鎮哪個好玩
1、前童古鎮 2、慈城古鎮 3、鳴鶴古鎮 4、石浦漁港 5、梁弄古鎮浙江一直都給人以江南水鄉的感覺,浙江也一直都是一個富饒之地,在建築細節之中尤其顯精緻。寧波有不少有名的古鎮,給大家介紹寧波周邊遊玩不錯的古鎮。更多寧波周邊古鎮的旅遊信息,隨我來了解。
1、前童古鎮
地址 :寧波寧海縣,距離市區大概要一個半小時的樣子。
前童古鎮是明清時期的古名居建築群。在村中保存有大量的古名居建築,那裡的村落是那種原生態的,村子也是那種還沒有被商業化的。
古鎮因為陳逸飛導演的電影《理發師》而為大家所熟知。
村裡有職思其居、民俗博物館、童式宗祠、逸飛影院等10個小景點。
tips:
門票 :成人60元,孩30元,70歲以上老人免費,導游100元。
2、慈城古鎮網上對慈城古鎮的評價普遍都比較好,確實,古鎮的景色確實不錯。
慈城離寧波最近,車程也就是40分鍾左右的樣子。
幾個景點需要購買聯票,包括彩繪台門、校士館、縣衙、孔廟,景點還原了明清時期的一些場景。
tips :
門票成人75元(攜程團購55元),孩37.5元,導游120元。
3、鳴鶴古鎮地址 :
鳴鶴古鎮位於寧波慈溪市,距寧波市中心1個半小時路程。
古鎮旁邊就是杜湖,古鎮依白羊湖而建造。古鎮緊靠近吳磊山風景區,那裡是名副其實的山水類古鎮。
去古鎮可以從慈城古城開車過去。
鳴鶴古鎮內的古建築多為豪宅,也有有許多建築精美的古橋梁,構成江南特有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
古鎮裡面大多也是那種賣當地特色小吃的店鋪,所以在古鎮之中,你所能見到的大多都是一路走,一路吃。
tips:
無門票和導游。
4、石浦漁港石浦漁港古鎮大概是這所有古鎮之中離寧波市區最遠的一個啦!開車過去要兩個多小時。
這個地方還是著名的亞洲飛人柯受良的老家。古城依山而建,沿著古鎮里的小路一路前行。
沿著青石板台階上上下下一路前行,兩側都是老宅,走在其間,很有些歷史感。
古鎮大概走一個都小時就到了。
石浦還是一個可以品嘗海鮮的地方,若要是去那裡的話,一定要好好的品嘗一下那裡的海鮮美味。
tips:
石浦古城門票 :成人60元(攜程38元),孩30元,導游50元。
5、梁弄古鎮抗日戰爭時期,梁弄是浙東抗日根據地的領導中心,有「浙東小延安」的美譽,浙東區黨委、浙東行政公署、浙東游擊縱隊司令部等黨政軍機構都駐在這里,2005年初梁弄鎮被確定為全國百個紅色經典景區之一。
梁弄的紅色景點都集中在一塊,一個小村莊裡面,好幾個根據地紀念館。
導航一定要設「浙東區委舊址」才行,否則很難找到這里。
梁弄紅色展館,正蒙街均免費,紅色展館需要刷身份證。
遊玩順序推薦 :前童——鳴鶴(杜白二湖)——石浦——梁弄(四明湖)——慈城。
⑨ 慈城有什麼好玩的地方推薦
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的景點是慈城古鎮景區、孔廟、城隍廟、古縣城、福字門頭等。
⑩ 慈城古鎮特色美食
摘要 慈城年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