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廣西賀州包粽子哪裡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廣西賀州包粽子哪裡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4-15 13:55:17

『壹』 廣西賀州最大的干貨批發市場叫啥名字在哪裡謝謝

賀州八步區的批發市場如下:1、雜貨批發市場,是賀州最繁華的批發市場,在八步區建設中路排洪河的靈峰市場對面2、城北雜貨市場,也有不少雜貨批發,在八步區八黃路(現更名為姑婆山大道)三皇廟附近3、水果蔬菜批發市場,在八步區城西汽車站(賀州西站)旁4、建材批發市場,在水果批發市場旁,與水果批發市場在同一個地方。

『貳』 端午節廣西都有哪些習俗

廣西端午節習俗大觀

過端午節,這一習俗在我國已經延續了2000多年。每到農歷五月五日這一天,全國各地都按其傳統的風俗過節,廣西人也不例外。廣西人過端午時,為紀念屈原而沿襲下來的傳統習俗有賽龍舟、吃粽子、備牲醴等;而在屈原的傳說尚未廣泛流傳前,端午的習俗則因襲對惡日的禁忌,以保健、避疫為主,而保健、避疫,又主要體現在掛艾葉菖蒲、佩香囊避邪,以及洗中葯浴、泡飲草葯酒和雄黃酒上

賽龍舟

作為端午節最具特色的習俗,賽龍舟由來已久。民間傳說當時楚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於是每年農歷五月五日便劃龍舟以示紀念,並借劃龍舟驅散江中的魚,以免魚兒吃掉屈原的遺體。如今,賽龍舟已成為一項大眾化的傳統競技運動,每年端午,廣西的各地都有賽龍舟的活動,屆時江邊河畔,人山人海、熱鬧無比。

其龍舟分為兩種。其一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有小孩裝扮各種歷史、神仙人物,下層載有鼓吹手,敲鑼打鼓,兩旁坐著劃船的水手,這種龍舟頗具表演色彩。另一種就是競賽用的小龍舟。比賽時,小龍舟繞著大龍舟打轉,待大龍舟上拋下物件,小龍舟上的水手便下水爭搶。其中以錢和鴨兩物最難搶得,因為錢幣入水即沉,而鴨子則會四處游竄躲避。

南寧市的賽龍舟活動自解放後至今一直在邕江舉行,今年第一次移師南湖公園,賽程以南湖大橋為起點,碧湖路為終點,全長600米。6月20日,51支男女船隊在此角逐。

吃粽子

端午節,廣西各族人民都有吃粽子的習俗,粽子的做法也各有講究。在南寧生活了7年多的陳大媽祖籍湖北仙桃市,她告訴記者,在老家,每年端午,家家戶戶都煮糯米飯或蒸粽子,除了家人自己品嘗外,還要將部分粽子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人們為了防止魚將粽子吃掉,就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進江里,後來漸漸用方便簡單的粽葉包米代替竹筒。廣西人包粽子,也沿襲了這一習俗。

掛艾葉菖蒲、泡飲草葯

酒往年端午,記者家住的院子里,樓上樓下都有不少人將菖蒲、艾葉、蒜頭、龍船花等中草葯葉紮成一束,掛在門邊。一問才知道這也是廣西人過端午的傳統習俗之一,除此之外,一些人家還將這些中草葯泡酒飲用。

草葯浴

家住南寧市城北區南鐵機務段的韋家昌是老南寧了,他說小時候一到端午,母親就會到菜市買回一把一把的中草葯回來熬水後給自己洗澡,說是洗了之後就不會生瘡長痱子。現在自己有了孩子,就每年給孩子洗。韋先生說,這種端午「草葯浴」在廣西流傳已久,不但是南寧,很多地方都有這種習俗。

端午節故事與傳說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其實向來都說法不一。有些人都將它視為是紀念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有人說,這一個節日在古代,是一個消毒避疫的日子。

根據文獻上的記載,以及歷代相傳流行下來的許多端午習俗,五月被視為「毒月」、「惡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這一天便流傳了許多驅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習俗如插蒲子艾葉、喝雄黃酒、祭五瘟使者等。

後來的後來,端午節的意義起了變化。人們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及崇高的人格,將這個一直流傳的端午原意給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紀念屈原的劃龍船及包粽子等習俗,聯繫到他的身上。

現在大部分得人都只記得端午節和屈原有關,而其實一些新一代的年輕人對於屈原的故事也沒有多大的印象了。他們知道的是,這是吃粽子的節日,如此而已。

關於端午節賽龍舟,其實現在不是端午節的到來賽龍舟的比賽項目也是處處有。從驅邪避疫,到紀念屈原,端午節的意義起了很大的變化。

這個節日的原意,在年復一年的社會變遷中漸漸的受到「 蠶食」。

今天,這個節日變成了一個中國人美食的節日。從舊有的角黍,粽子製作到今天的各式各樣多姿多彩的包粽。許多的地方都融入自己的地方美食特點在粽子中。

其實,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是賽龍舟。關於龍舟的競渡,文字的記載始於公元五百年前梁代吳均的的《續齊諧記》。較後,許多的記載中都可以找到有關賽龍舟的文字記載。現存中國各地的數千種方誌中,共有227種方誌有龍舟競渡的記載。

端午劃龍舟,龍舟競渡的說法,包括有「大眾舟齊出發,趕往丞救屈原。」及「一吶喊鼓樂嚇退蛟龍。」。這些都讓人聯想到屈原。

每年的端午,在中國大江南北以及南洋一帶的華族,都還會舉辦龍舟競渡,提倡端午龍舟賽。

端午節的傳說

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毀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著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著難以抑制的憂郁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

公無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 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郁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楚頃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衰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佔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

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紛紛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有此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汪中,以便葯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從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劃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叄』 紅糯米包粽子好吃嗎

紅糯米包粽子很好吃。

紅糯米其實就是紅稻米,營養極其豐富,煮熟時色如胭脂、異香撲鼻,味道極佳,紅糯米又叫胭脂米,在清朝康熙皇帝就非常喜歡吃,皇帝每天錦衣玉食,還喜歡吃胭脂米,可見紅糯米很好吃。

紅糯米又稱為「御田胭脂米」,是一種極為珍貴的作物,原產於河北省豐南縣玉蘭庄。此米呈橢圓柱形,特別適合包粽子,在粽子里再加點紅棗,香甜可口。

歷史文化:

胭脂米最早見諸於筆端是在康熙時期的《玉田縣志》。

《紅樓夢》第五十三回,「烏進孝紅貼上貢物曰『玉田胭脂米二石』。」第七十五回,「賈母問有稀飯吃些罷,尤氏早捧過一碗來,說是紅稻米粥;賈母接來吃了半碗,便吩咐將這粥送給鳳姐兒吃去。」在《紅樓夢新證》(周汝昌著,棠棣出版社1953年版)中,作者對其中提到的「胭脂米」做了考證。

作者一共摘引了四種古籍中的有關記載。這四種古籍是:劉廷璣《在園雜志》、吳振棫《養吉齋叢錄》、康熙《御制文集》、《永憲錄》。

因為此米珍稀味美,有一次前日本首相田中訪華時,在貴賓席嘗到此米,念之於懷,竟向毛主席請索此米,據確知者言,此米果然給了日本。

『肆』 廣西賀州八步的過春節有哪些習俗

有年夜飯吃餃子、貼春聯、掛年畫、放鞭炮、大拜年等習俗。
爆竹聲聲除舊歲。春節,是中國最隆重、最盛大的傳統節日,除夕那天,大家貼對聯、拜祖先、互相拜年,到了晚上,放煙花、放鞭炮,看春節聯歡晚會,好不熱鬧!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歷新年。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是一年的開始,後來改為農歷正月初一開始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結束,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春節俗稱「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1] 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春節的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也有慶祝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中華民族闔家團圓的節日,人們在春節這一天都盡可能地回到家裡和親人團聚,表達對未來一年的熱切期盼和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春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 同時也是中國人情感得以釋放、心理訴求得以滿足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和永遠的精神支柱。

『伍』 廣西大粽子怎麼做好吃

我最喜歡豬肉板栗,綠豆豬肉餡的,還有黑米粽子

1.靈山豬手大粽

靈山大粽是採用靈山優質龍淵野生大糯米,野生粽葉,板粟,蝦米,豬肉等配料。根據民間傳統工藝精製而成的民族特色產品,是具有悠久歷史的民間傳統小吃。它「糯而不糊,肥而不膩,美味可口營養豐富,風味獨特」,還有一種以整隻豬手入粽的「豬手大粽」,看到都想流口水了~

  1. 枕頭粽

    廣西的少數民族逢年過節都包枕頭粽,而且個頭比其他地方的大,令外地人驚訝不已。有小豬崽般大小,可供一家人食用好幾天。枕頭粽,長大肥碩,兩道捆索,四隻角、形如枕頭。其品種繁多,有肉粽、排骨粽、棗栗粽、豆沙粽等。廣西桂中地區喜包形態酷似枕頭的大枕頭粽。桂中地區的大枕頭粽一個用上半斤至一斤米;而桂林地區喜包一斤米可做六七個粽子的小枕頭粽。桂林以北則喜包形態恰似狗頭的狗頭粽。在粽子包制過程中的配料方面又各有特色。如桂林人包粽子喜加點鹼粉,以煮熟的粽子產生鹼香味;而全州人包粽子喜歡用稻草灰水浸泡糯米,用這種方法包制出來的粽子既有適中的鹼香味,亦有誘人食慾的色彩。

  2. 沙蟲粽

    北海人深諳海鮮烹飪之道,就連端午的粽子也離不開海鮮。魷魚粽、蟹籽粽聽起來就已經很特別,沙蟲粽更是聞所未聞。「因為沙蟲太貴了,好一點的干沙蟲每500克上千元,還不容易買到。」

    摘回來的粽葉要先削了刺,洗干凈,用水煮過,放涼後才能拿來包粽子。干沙蟲泡發之後,要仔細地將藏在沙蟲中的沙子清理干凈,然後同瘦肉一起包入粽葉中。用繩子將粽子紮成一個三角形狀,放入鍋中煮熟即可食用。平日里煲湯放入一兩條沙蟲,都可以令整鍋湯十分鮮甜。一個小小的粽子了放了整條沙蟲,一口咬下去的那口鮮味可想而知。再加上豬肉流出來的油一同滲入到糯米中,真是回味無窮。

  3. 無餡灰水粽

    有人說南寧人真小氣,端午節包粽子捨不得放餡料。但是土生土長的南寧人則認為,正是這無餡灰水粽才最顯出其獨特風味。而且因為灰水粽的製作方法比較復雜,所以許多人家每年只在端午節包一次。

    首先要把干稻草燒成灰,放到竹簸箕里擱在水桶或盆上。用清水淋稻草灰,帶著灰的水就通過簸箕滲漏到桶里,再用干凈的紗布濾去雜質。用這些灰水浸泡糯米,糯米會染上淡淡的黃色,之後就用粽葉將糯米包成長條形扎緊,上鍋。

    煮熟後,剝開粽子就能聞到粽葉的清香,浸泡過的糯米彈牙有嚼勁,黃澄澄的看起來飽滿圓潤。

    在端午時節,南方氣候已經十分炎熱。把鹼水粽先放入冰箱冰鎮一會,再蘸白糖、糖漿或直接食用,風味極佳。口味獨特的人,也可以嘗試蘸醬油、辣椒食用。

  4. 雞爪粽

    來賓市端午吃雞爪粽,本以為,或許是粽子形態像雞爪,又或許這粽子與雞爪有個故事而得名,卻沒想到這粽子里真的放了帶骨雞爪!

    雞爪粽確實是在每個粽子里都放入一個雞爪,吃粽子時還得吐骨頭,但是那個美味是其他粽子所無法比擬的。「不用擔心啃不動雞爪,這雞爪首選肥大有肉的,並且事先敲碎骨頭,再炸過、蒸過,變得十分軟爛,達到入口即化的程度。稍一咀嚼,骨頭便會從中脫落出來」。而且,雞爪經過了腌制,變得十分入味。包裹在粽子里一起煮的時候,味道會滲入到米粒當中,因此糯米中會有三重鮮香,雞爪香、米香、粽葉香。

  5. 假蔞肉粽

    假蔞葉的獨特味道,有人說是獨一無二的美味,但也有人說刺鼻難聞。在南寧,假蔞肉夾是一道有地方特色的傳統小菜。但在玉林市博白縣有一種假蔞肉粽,卻讓不少南寧人印象深刻。

    博白縣的假蔞肉粽和市場上隨處可見的三角小肉粽並無區別,只是一口咬下去,發現這半肥瘦豬肉中有一種濃郁的特殊香氣。一口咬下,糯米、豬肉、假蔞同在嘴裡,滋味出現了豐富的層次感。

    南寧的假蔞肉夾是用煎炸的方法進行烹飪,吃進嘴裡香味十足,但咀嚼到最後會有絲絲苦味。假蔞肉粽里的假蔞卻是新鮮的,與粽子一起入水煮熟,吃起來香味沒有那麼霸道,反而還有一些植物清香。與粽葉味相比,一種質朴,一種妖嬈,兩者相得益彰。

『陸』 武嗚區哪裡包粽子好吃

粽子,即粽籺,是籺的一種,又稱「角黍」、「筒粽」,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粽子成為端午節

『柒』 作文—紀念屈原700字左右

端午·粽子·屈原
廣西區賀州市八步區實驗小學六年級 朱彥霖

農歷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每月有初五、十五、二十五三個五日,「端」是開始的意思,每月第一個五日就稱為端五。端午節還稱為「浴蘭節」和「地臘節」。
從古至今,一般端午節人們多要包粽子,並摘許多的葛藤掛在門口的兩旁。今天,奶奶買了許多粽子回來,說今天的午餐就吃粽子了!吃午餐是,每人拿到了一條粽子,這粽子是三角體的,外面是用幾片葦葉包成的,外形十分精緻,還用幾條繩子綁了起來,為了不讓葦葉掉下來。聞著看噴噴糯米味,讓人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打開粽子,趕緊用筷子夾了一塊,啊,味道還真不賴!
但是,在吃粽子的同時,也不能忘記在公元278年前的愛國的偉大詩人——屈原。楚國在秦國在舉進攻中慘敗,秦國一舉攻進成都,大肆燒殺和搶奪,頃見大勢已去,便於五月五日抱著一塊石頭投入汩羅江。楚國人民聽到這個消息,從四面八方趕到汩羅江邊,紛紛駕舟尋救,但還是未能找到他們心目中的愛國詩人——屈原,人民為了使讓他們尊敬的屈原的遺體不被惡吞食,人們就自發地做好粽子投入灑中供魚兒食用。
這還是我第一次這么正式地過端午節哩!

『捌』 廣西過年包粽子的來歷

仫佬族,主要聚居於廣西羅城等縣,
三年一次的「依飯」節也叫「喜樂厚」較為隆重。依飯節在立冬後的「吉日」舉行。正月十五過小年要搗糍粑;二月春社要包粽子;四月初八要蒸糯米飯;

『玖』 廣西春節吃粽子跟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500字以上

過年吃粽子,一是冬天氣溫低,粽子容易保存,二是粽子寓意來年有吃有喝,也有寓意「包中」的含義。

廣西人不僅在端午節包粽子,他們在冬至和過年也家家戶戶包粽子吃粽子,當然平時在菜市場都可以看到有人在賣粽子.逢年過節的,身邊的廣西人回到老家他們都會帶一些粽子送給親朋好友的.

廣西人過年家家戶戶要包粽子,那可是件大事。廣西人的粽子無論從外觀還是口感都非常獨特!每個粽子至少有兩斤重,像嬰兒的小枕頭,裡面一層一層地裹著糯米、綠豆、豬肉,打開棕葉,粽子的香味彌漫著整個屋子,讓人哈喇子直流。這種粽子,已經完全沒有了紀念屈原的意思了。廣西人把粽子當作是一種吉祥物,年年粽年年中,廣西人包粽子吃粽子圖的是一種吉利了。

粽子是廣西人最隆重的年貨了。每到年前,大街小巷的食品店、超市都出售粽子。奇怪的是關於粽子他們是有許多講究:如果哪一家當年家裡辦過喪事,哪一家就不能包粽子,也不能吃粽子,這是板上定釘的事,絕不含糊。

為什麼廣西會有過年吃粽子的習俗是廣西的壯族人流傳下來的習俗。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同時也是一個文化大國,中國有著五十六個民族,每一個民族都有著別具一格的民族文化,而這些民族文化融合碰撞在一起形成了中華文化。壯族是中國的第二大民族,那麼壯族人們是怎麼過春節的,又為什麼要吃粽子。

  • 壯族的春節從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三天,但初三至初五仍算春節期。它是壯族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一般從臘月二十三起就開始做准備,家家戶戶搞衛生、縫制衣褲、購買年貨、張貼對聯、製作糕點、殺豬、包粽子、放鞭炮、穿特殊的服裝。春節又是個團圓的日子,凡是在外面工作的人,一般都趕在年三十之前回家團聚,吃團圓飯。

  • 凡來客必吃粽子。壯家的粽子是較高貴的食物。粽有大有小,大的一二斤重,小的二三兩,還有一種叫「風莫」(特大粽子)的,重達一二十斤。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但要有餡兒。餡兒是由去皮的綠豆、半肥不瘦的豬皮拌上面醬製成,挾在粽心裡,煮熟後,其味之香堪稱一絕。

『拾』 端午節包粽子你的家鄉用哪種

我這里是河北保定阜平縣。

食材有糯米,棗,紅豆,菜豆,花生米,板栗等。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增減。

先把食材洗好泡一宿。蘆葦葉和綁粽子的葉子洗干凈開水煮好,洗干凈。

粽子是包成四個角的,全部包完後,先把剩下的粽葉鋪在鍋底,擺入粽子,盡量擺平,然後在篦子或者拍子(方言)上放塊大小合適的石頭或者一大盆水壓住粽子,放入涼水,大火燒開,中火慢煮,最後小火煮。大都需要從早上八點到下午八九點左右才好。甚至有的還要在鍋里蒙一宿,第二天早上撈出。粽子才算煮好。

煮好的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