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長沙最值得去的小吃街在哪裡
長沙最值得去的小吃街在坡子街、太平街、都正街、冬瓜山美食街、學院街。
一、坡子街
有被譽為湘風小吃的源頭,是名副其實的千年老街,在長沙也是很有名氣的小吃街。坡子街的靈魂是火宮殿,火宮殿也可以說是長沙小吃的靈魂所在。
有被稱為其八小吃:為臭豆腐、龍脂豬血、煮饊子、八寶果飯、姊妹團子、荷蘭粉、紅燒蹄花、三角豆腐。
四、冬瓜山美食街
冬瓜山美食街是因為冬瓜山香腸火起來的,遊客排再長的隊也願意等著吃幾串。代表的小吃比如:冬瓜山肉腸,冬瓜山燒烤,冬瓜山甜品店。
五、學院街
現在冷盤冷碟在各店幾乎無處不有,而學院街在十幾年的發展中已成為冷盤冷碟最有特色者,如劉記夜宵老店中的糖醋排骨在長沙就有相當名氣。
❷ 哪裡有採摘園可以摘桃子的
林果場可以採摘啊,是一個水果採摘園。
❸ 長沙好吃的
長沙小吃 長沙風味小吃
糯米粽子 是民間的風味小吃,糯米1000克,純鹼3克,鮮蓼葉500克,白糖適量,先將糯米淘洗干凈,浸泡半小時,取出拌鹼。然後將鮮蓼葉用開水煮十分鍾,剪去蒂,將大小葉搭配好疊成"十"字架,用繩捆成把,放在清水中泡四、五小時,去除澀味。然後將蓼葉摺成三角形斗狀,灌入糯米,包成菱角形,用細麻繩扎緊,入鍋煮兩小時左右,熟透後拌白糖食用,其味清香可口。現在還有加入綠豆、紅豆、蓮仁、火腿肉等多個品種。粽子在長沙是五月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吃棕子也是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傳統習俗,表示對屈原的祭奠。
麻仁奶糖 主要以白砂糖、葡萄糖漿、奶油、奶粉、芝麻,可可白脫油、味精、食鹽、香草粉等為原料,經過溶糖,熬糖、冷卻、成型等主要工序製成。糖體表面白色,中間黃色,質地松泡略帶韌性,包裝講究,色彩鮮艷。
瀏陽茴餅 是瀏陽著名的傳統產品,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它採用糖皮包酥、缸隔爐烤的獨特製作方法,以麵粉、茶油、白糖、飴糖作主料,金桔花、小茵香、熟芝麻、桂子油、碎冰糖等為輔料,經過和皮子、和蕊子、擦油酥、扯臍包酥、開皮灌蕊、成型烘烤等十多道工序精製而成。成品外表美觀,面圓微凸,火色金黃光亮,表面起酥,里皮燥脆,內餡豐滿,松泡爽口,油甜不膩。具有小茴、桂子、芝麻等天然芳香。
瀏陽豆豉 瀏陽縣生產的"天馬"牌豆豉,味道鮮美,氣味芳香,無硬心、無雜質、無異味、無灰末,是調味佳品。且營養豐富,含有糖類、蛋白質、氨基酸、脂肪、酶、煙酸、維生素B1B2等。
瀏陽豆豉,歷史悠久,馬王堆漢墓出土物中的豆豉姜與瀏陽豆豉相似,距今已2000年。到了唐朝,瀏陽的道吾山、石霜寺等大剎香火旺盛,八方僧人來朝,他們在齋菜中嘗到豆豉的鮮美芳香,袋之雲游,於是瀏陽豆豉名揚天下,至今不衰。
白沙液 是長沙酒廠用白沙井水釀成前醬香型名酒。由於味香質好,暢銷全國各地,是湖南的名酒。其特點是:無色透明,曲香濃郁,醬香突出,集茅台、滬州二類香型之長,風格獨特,醇正柔和,後味回甜。
瀏陽河小曲 瀏陽縣酒廠承襲傳統工藝,結合採用科學方法,選用上等原料,精工釀制而成。酒質無色透明,酒香濃郁,味滿醇和,回味綿長,暢銷城鄉市場。1984年獲國家銀質獎。
芙蓉三鮮火鍋 火鍋是湖南的一種傳統飲食。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據史料記載,可追溯到東漢時期。火鍋有兩種材質的,一種是銅做的,用來涮羊、雞、豬等肉食;一種是用小火爐,裡面裝上炭火,上面放上陶制的砂鍋,百鮮俱陳,任客烹煮,暖意融融,助人食興,故名"暖鍋"。
芙蓉賓館的三鮮火鍋其原料是瘦肉末、雞蛋、白菜,粉絲、青菜心、鰻魚(500克)、火腿(熟的50克)。
製法:火腿切成薄片,雞蛋打勻,攤成蛋皮,鰻魚去皮骨剁成肉泥,加水、鹽、薑末,攪拌成糊狀,做成魚刃,放人冷水鍋中煮熟撈出待用。肉末加水100克,鹽適量,蔥薑末少許,拌均勻,一半做成肉丸放入火鍋氽熟,一半放在蛋皮上,搓成蛋卷,上鍋蒸熟取出待用。這時,往火鍋內放人肉湯、鹽、味精、白菜、燒開後,湯面上整齊地放上魚丸肉丸子、蛋卷,生菜心和火腿片,吃起來味道特別鮮美,別有風味。為了滿足廣大顧客需要芙蓉賓館新近,新辟了一個"火鍋城",一次可容納近100名顧客光臨。
湘賓春卷 春卷,是長沙民間的一種傳統食品,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春卷的特點是香脆、綿軟、多汁、鮮嫩。其餡可根據自己的口味更換,具體製法是,先在盆內將麵粉用清水拌勻,反復搓揉,成水面團。然後用微火將平鍋燒熱,右手抓住水面團,不斷地摔動,然後在平鍋內輕輕烙成一張直徑12厘米的圓薄面餅,左手揭皮翻面略烙後取出,右手繼續摔動水面團,再烙下一張。烙好的麵皮要整齊堆放,用凈濕布蓋好,防皮乾枯。
春卷的餡是用500克肥瘦豬肉絲煸炒,加酒、醬油、鹽、味精,加湯,勾薄芡後成餡。將薺菜(又名地白菜)或大白菜、韭黃,去掉根及老葉,洗凈切碎,與肉絲拌勻。
包春卷時,先逐張揭開麵皮,放在案板上,每張放人15克左右肉餡,兩端包折,捲成6厘米左右的扁筒形,用稀麵糊封口。然後逐個投入五成熟的油鍋內,氽炸成微黃色即成。湘江賓館製作的春卷,用料考究,技術先進,可謂湖南的佼佼者。
長沙市最好的燒烤:不用說,肯定是沙子塘的燒烤,干鍋一條街~~ 又便宜,又夠味
長沙市最好的二號燒烤店:在省體委那邊! 很多人印象說那裡已經拆了,其實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還是有很多,甚至又有新開的店子,味道也是不錯的。然後本人推薦烤雞肉幾好恰的~~但是本人還是主推沙子塘的,呵呵~
長沙最好的燒烤那當然是四方平金帆小區里,那裡才是真正的燒烤一條街,有差不多二十家燒烤店,個個店的生意都好,那裡的燒烤每家都很有特色,本人主推常聚閣燒烤粥吧!這店子雖開張沒多久,但東西很好吃,服務態度也很好,喜歡吃燒烤的朋友可以去那裡看看。
長沙小吃
油炸臭豆腐
長沙風味小吃。鮮、香、辣,外焦內嫩,具有「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獨特風味,有「黑如墨、香如醇、嫩如酥、軟如絨」之說。原料:優質黃豆、冬菇、冬筍頭、曲酒、豆豉、青礬(硫酸亞鐵)、植物油。製法:黃豆經浸泡、磨漿、濾漿、煮漿、加石膏製成豆腐後,壓榨成胚。將豆腐胚放入以冬菇、冬筍頭、曲酒、瀏陽豆豉、青礬等原料配製的發酵水中浸泡(春、秋季浸泡3~5小時,夏季1~2小時,冬季6~10小時)。將浸泡發酵好的豆腐胚入熱油鍋中中火炸熟。用辣椒油、醬油、香油、味精和雞湯兌成汁,裝盤後淋到臭豆腐上即可食用。(劉蒲生)
元宵
歲時節令食點。農歷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民間有煮食「湯圓」的習俗,故湯圓又稱「元宵」。近代長沙元宵以清代三吉齋南貨作坊的出產最為有名,白嫩細膩,糯軟香甜,別有風味。原料:優質糯米、與糯米約為5:1份量的優質大米,用白糖、麵粉、玫瑰糖、香元條、熟芝麻分別粉粹後攪拌均勻的甜餡料。製法:糯米和大米淘洗干凈,用清水浸泡一天,沖洗一遍,瀝干,用粉碎機或石碓舂成細粉。將甜、咸餡芯分別用長方形木范築緊成磚形,稍加放置後按規格分切成片、片切成條、條切成丁。餡芯撒清水使之濕潤,入盛有糯米粉的網滾機內,起動開關,使餡丁迅速滾動,裹上米粉,視情況不斷加入新粉,至元宵大小達到一定規格即成。(何秋津)
年糕
長沙特有的歲時節令食點。軟潤糍糯,芳香甜美,油炸、湯煮皆宜。過去每至年下,家家置辦,用來饋贈親友,或充作春節期間的早點、消夜。依配料不同有八寶、蓮蓉、豬油、桂花、玫瑰、棗泥等10多個花色品種。以桂花年糕為例,原料:75千克桂花年糕所需原料為糯米50千克、白砂糖18千克、桂花1千克、茶油1千克。製法:將糯米淘凈,清水浸泡一夜,經磨漿、吊漿、乾燥、過篩,使成質地細膩的糯米粉。糯米粉中拌入白糖,用開水和攏,抓揉成團,擺在潔凈白布上入蒸籠內蒸熟。將熟米它放入擦好茶油的條盤內壓平,用濕布揩抹表面,使其光滑,趁熱撒上桂花(其他品種亦在此時將所需配料及時按入,壓平),冷卻後切塊即成。(劉浦生)
饊子
長沙特色地方小吃。經油炸而成的面制絲條粗細均勻,質地焦脆酥嫩,口味有甜有咸,色美味鮮。既是點心,又可作菜食,以20世紀40年代火宮殿內張桂生所制最為著名。有炸饊與煮饊兩種,炸饊酥脆香濃,油炸後即食;煮饊則為炸好的饊子放入原湯(用紗布包黑豆鼓與豬骨頭、食鹽、整干椒一起熬制而成)中煮至軟硬適度後盛入碗中,撒蔥花、麻油就食。原料:每40隻饊子需優質麵粉500克、精鹽10克、植物油1500克(實耗150克)。製法:用溶解有鹽的涼水將麵粉和勻揉透成團,在面團上薄刷一層植物油,搓成拇指粗的圓條,分層盤疊在盆中(盤一層需刷一層油,以免粘在一起)。盤完後,倒在案面上,復搓成筷子粗的圓條,同樣盤疊在盆中,蓋上濕布餳20分鍾。鍋置旺火上,倒入植物油。左手四指並攏,掌心朝內,將餳好的圓條二端置左手食指上側,用拇指壓住,右手將圓條在左手四指上由內向外繞七個圈掐斷,將斷頭同樣用左手拇指壓住。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整個面圈,松出另外三指,右手四指再伸入圈內,兩手自然放鬆,上下一緊一松將面圈綳至約20厘米長,然後改由另一人雙手各執一根竹筷綳住面圈,待油溫燒至八成熟後,下鍋(此時筷子仍綳住面圈)炸至面圈稍硬,左手筷子挑住面圈輕輕朝外一扭,使面圈扭成一個∞形,抽出筷子,迅速撥動翻炸至金黃色,撈出瀝去油即成。(劉蒲生)
結麻花
舊日長沙一道價廉物美的食點。以焦黃香結、耐久嚼、回味悠長而收到歡迎。為清末城防營丁勇周福友發明,周氏四代秘制家傳,後終為有心人窺知其技,流傳於外。原料:麵粉650克、白糖250克、芝麻30克、小茴香(焙焦碾碎)5克、植物油1500克(實耗150克)。製法:將白糖、小茴香放入缽內,倒入清水300克,加入麵粉拌勻、揉光,取出置案面上稍餳,然後揉成條,檊成7.5厘米寬、6.6毫米厚的條塊,用排刷蘸上涼水把條塊表面刷濕潤,均勻地撤上芝麻,然後用走槌稍壓,然後切成10毫米寬的小條。鍋置中火上,倒入植物油,燒至七成熟時將鍋離火,把切好的小條順鍋邊放入鍋內,雙手握住鍋耳輕輕搖晃,待鍋內小條半浮起時,復置火上用竹筷翻炸,至色澤呈深黃色後用漏勺撈出即成。(朱運鴻)
姊妹團子
火宮殿傳統風味小吃。用糯米和大米為主要原料相配而成。形如荸薺,色若玉塔,糍糯柔軟,鮮甜可口,糖、肉雙餡、甜、咸雙味。20年代初,以姜立仁和他的兩個女兒手藝最好。姜氏姐妹心靈手巧,做起團子來宛如雜耍,吸引觀眾駐足觀看,忍不住買幾個嘗嘗,姊妹團子由此得名。原料:(制80個)大米400克,糯米600克,豬五花肉350克,北流糖100克,桂花糖10克,紅棗150克,水發香菇15克,醬油20克,精鹽5克,味精3克,熟豬油30克。工藝:將糯米、大米一起淘洗干凈,用清水浸泡4小時(冬季7小時),撈出用水沖洗干凈,盛入筲箕內瀝去水,再加冷水1250克磨漿。將漿灌入布袋,榨乾水份,取出倒入盆內。將米粉150克搓成扁園餅,入籠蒸熟,取出與其他生粉摻合揉勻揉光。紅棗洗凈去核,剁成棗泥,盛入缽內,上籠用旺火蒸l小時,取出。炒鍋置小火上燒熱,放入熟豬油,先倒入北流糖拌炒溶化,再倒入棗泥和桂花糖,拌炒均勻後,出鍋盛入缽內成糖餡。將豬五花肉洗凈,剁成肉茸,盛碗里;香菇去蒂,剁碎後與精鹽、味精一起倒入碗內,先拌兩遍,然後將醬油與適量清水分數次倒入(加水量視肉餡干稀而定),順一個方向攪拌,水份被肉充分吸收後即成肉餡。將和好的粉團搓成條,揪成劑子(每個重15克),逐個搓圓,用手指在中間掐成窩子,分別放入糖餡和肉餡,掐攏口後,糖餡的掐成園形,肉餡的掐成尖角形或其他形狀,以示區別。上籠用旺火蒸10分鍾即成。(劉蒲生)
龍脂豬血
長沙市風味小吃。豬血細嫩,猶似龍肝鳳脂,故名。至今仍是火宮殿八大小吃之一。原料(制20份):鮮豬血500克,排冬菜25克,榨菜25克,熟豬油25克,精鹽50克,味精5克,蔥花25克,醬油50克,胡椒粉0.5克,豬骨清湯1800克,香油15克。製作:1.備方形平底木盤1個,放溫水1500克,加精鹽25克,溶解後,將鮮豬血放入盤內攪勻,待凝固後,用篾片劃成1.6厘米寬、0.5厘米厚、2.5厘米長的片,放入沸水鍋內煮1-2分鍾,待豬血熟後即撈出,放入缸內,用清水浸泡(夏天宜用沸水浸泡)。2.炒鍋置旺火上,倒入豬骨清湯,燒沸後將熟豬血片撈出倒入,煮沸待用。3.將排冬菜、榨菜洗凈,切細末,與精鹽、醬油、熟豬油、味精一起,均勻地放入2O只碗內。再將豬血片連湯舀入碗中,淋香油,撒蔥花和胡椒粉即成。(楊張猷 林世德)
綠豆沙
湖南暑季以燠溽著稱,而綠豆能清熱敗毒,消暑利水,故為民間盛行的夏令食品之一,所制綠豆沙尤其流行,不僅為居家所備,街頭亦多小販沿途叫賣或設點出售。將綠豆淘凈,加清水置旺火上煮至六成熟,離火稍晾,倒入篾篩內擦盡表皮,復倒入鍋中,加水用小火煮至融爛,再用紗布袋濾出豆汁,燒沸,加入綿白糖即成。其色澤淺綠悅目,上口柔潤甘甜,意致清涼,十分喜人,尤以冷飲為佳。(趙 幸)
湯面
傳統大眾麵食。以甘長順面館為代表,湯鮮味美,油碼鮮嫩,面香馥郁。歷史上形成 「落鍋起」、「帶迅干」、「溶排」、「輕挑」、「重挑輕蓋」、「雙油」、「免碼來原」、「碼子過橋」、「免青」、「免紅」等牌目,致使面館成為長沙的一道民俗風景線,吃者興致勃勃,觀者興致盎然。原料:富強粉50公斤,鮮雞蛋2.5公斤,鹼,水適量。工藝:將富強粉、鮮雞蛋、鹼水相拌,放入和面機內拌勻和熟,然後經揉面、壓面、切條等工序精製成長短粗細一致、厚薄均勻的新鮮雞蛋濕面條,根據顧客要求,將豬油、醬油、味精、蔥花香料等佐料放入碗內,加上鮮骨或雞肉原湯,水開下面,面熟裝碗,蓋上不同油碼即成。(朱運鴻)
米粉
傳統米制類小吃。20世紀30年代,以和記米粉最為有名。粉條潔白柔軟、厚薄一致、切條均勻、有拉力,油碼煨靠講究,湯汁鮮美,粉館生意興盛不衰。原料:上等早稻米。工藝:將米淘洗干凈,摻芡適當,手工(機磨,磨漿稠細,濃稀適宜,旺火一氣蒸熟,厚薄一致,切條要求均勻呈韭葉條狀。油碼煨靠(以牛肉為例),選用上等黃牛肉,順紋里切條,冷水浸泡去血漬後,改成小砣,煮熟後再改成小塊,原湯濾去雜質後,旺火燒開,小火煨,湯開撇泡,加入八角茴、紹酒、桂皮、冰糖、紅干椒等佐料,食用時將米粉燙熟,加上油碼、原汁醬油、味精等即成。(劉蒲生)
乾煎雞油八寶飯
傳統清真食品,舊時為長沙徐長興烤鴨店獨家生產。八寶果飯原是湖南一道大眾甜品,既可上筵席,又可當小吃。火宮殿有「八寶糯米果飯」供應,很受歡迎。徐長興烤鴨店迎合長沙人這一嗜好,改制了乾煎雞油八寶飯,外焦脆、內柔軟、紅潤透亮、糍糯香甜,一經推出便名噪一時。原料:糯米300克,紅棗250克,白蓮、核桃仁、花生米、白果各50克,葡萄乾、桂元肉各25克,喬餅50克,紅瓜、青梅適量,玫瑰糖15克,紅櫻桃25克,冰糖100克,白糖250克,雞油100克,植物油100一150克。工藝:將糯米淘洗干凈,用清水泡4一8小時,沖凈、瀝干、上甑用旺火蒸40分鍾左右,紅棗洗凈,上籠蒸約15分鍾取出,撕皮、去核。蓮子、核桃仁、花生米用開水泡發,去皮後上籠蒸發,喬餅去籽切小顆,冰糖砍成小顆,桂元肉、葡萄乾用溫水泡發洗凈,紅瓜、青梅切顆;將上列各種配料,加入糯米飯內拌勻,調以玫瑰糖、雞油、上籠蒸約一小時左右;鍋置火上,倒入植物油燒沸,將蒸熟的八寶糯米飯倒入鍋內煎炸至兩面皆成黃色餅狀時,出鍋放入盤中,撒櫻桃、白糖即成。(黃曾甫)
餛飩
餛飩又名餃餌,歷史悠久,南北皆有。長沙人食用餛飩亦十分普及,歷代盛行。清《湖南商事習慣報告書》雲:「省城有餃餌擔兼賣切面、湯圓,夜行搖銅盤、敲小木梆為號,至四五更不已。」20世紀20年代,長沙以「雙燕餛飩店」最為著名。原料:麵粉100克,鮮豬肉(肥3瘦7)340克,紅茹粉50克(實耗15克),純鹼2克,醬油40克,食鹽10克,味精3克,排冬菜40克,蔥花10克,白鬍椒粉l克,雞(或豬骨)清湯500克,熟豬油40克。製作:麵粉加鹼揉團,蓋上濕布餳5分鍾。把紅茹粉裝入布袋內,扎緊袋口作撲粉。面餳好後,栽成8厘米見方的餛飩皮60張,蓋上濕布待用。在制皮過程中為防止粘連,應適時用撲粉袋撲勻。豬肉剁成肉茸,放食鹽6克拌勻後倒入清水約200克,邊倒邊用力攪拌,即成肉餡。用小竹片挑刮肉餡少許,放在皮子中央向內一轉,一張皮子即被肉餡粘起,另一隻手接住,將皮子掐隴,包住竹挑。抽出竹挑,掐成剪尾形狀。將雞(或豬骨)清湯置小火上燒開,排冬菜洗凈切碎,煮鍋置旺火上,放入清水1000克燒沸,將餛飩下鍋。備碗4隻,碗內分別放入熟豬油、醬油、食鹽、蔥花、味精、排冬菜,舀入雞(或豬骨)清湯。餛飩煮至浮起後,往鍋內舀入少量涼水,待水再開餛飩熟後舀入碗內(每碗15隻),撒上白鬍椒粉即成。(王平)
蘿卜絲餅
長沙時令點心。最初為茶館中所制茶點。外酥脆內鮮軟,層次分明,具蘿卜特有的清香。20世紀初以大華齋和福芝春兩家茶館質量最佳,後來小吃攤販也有供應。50年代以後,以老點心師陳凱傳所制最享盛名,80年代則以其弟子、特級點心師謝功臣公推為第一。1986年謝功臣援外,招待盧安達總統時特意製作了蘿卜餅。總統品嘗後非常滿意,說:「我吃了幾十個國家的名點,唯獨中國的蘿卜餅味道最美。」原料:每20個蘿卜絲餅需水調面300克、油酥面200克、白蘿卜750克、熟火腿100克、金鉤50克、鮮豬肉100克,味精、食鹽、蔥白、青蒜梗、醬油、麻油、胡椒粉各適量,植物油1000克(實耗100克)。製法:白蘿卜洗凈去皮,切成絲,用鹽腌一下,擠干水份;鮮豬肉洗凈剁成肉泥,金鉤浸發剁末,熟火腿切末,蔥白切花,青蒜梗切絲。以上各料與籮卜絲合在一起,再加入味精、醬油、麻油、胡椒粉等拌勻成餡,分成若干份;將水調面和油酥面各分成20個劑子,先將水調面劑子按扁,包入油酥面劑子,再按扁,用檊面棍檊成長皮,由一頭捲成筒,再檊成長皮,再由一頭捲成筒,然後豎著檊成園皮,放入一份蘿卜餡,先包成球形,再按成鼓形,入沸油鍋中炸成金黃色時出鍋即成。(劉蒲生)
薯丁粑粑
湖南耕地少而多丘陵,宜種植紅薯充作主食,故舊時有諺:「紅薯半年糧」。因而花樣翻新,創制出各色紅薯食品,紅薯粑粑即為其一。外焦脆而內柔軟,香濃味甜,於街頭攤點買上一兩枚邊走邊吃,頗愜意。製作:1、紅薯洗凈去皮,切成小丁,放入盆內;另取一盆,放入麵粉、生粉、精鹽,倒下清水攪拌成麵糊,再放下紅薯丁拌勻,醒置30分鍾。2、鐵鍋中火,倒入茶油半鍋燒至170℃,用勺舀入紅薯粉漿於平底鐵鍋內,撥勻,放熱油內炸至薯漿凝固,至兩邊呈金黃色即可。(趙 幸)
糖油粑粑
長沙傳統糯米油炸食點。香甜糯軟,外脆內嫩,長期以來是長沙居民的解饞之食,大街小巷均有小攤點製作出售,製作方法也各有千秋。原料:糯米粉750克,黏米粉250克,茶油1000克,北流糖175克。製作:1、將糯米粉與黏米粉倒入盆內,加清水550克拌勻擦揉成粉團,取一塊約150克放入一個小碟內,壓扁入蒸籠內蒸熟,取出加入粉團,擦揉成潔白光潤的粉團。2、將粉團出劑子40個,逐個搓成球團,放入一個墊濕布的木板上擺好。3、將鐵鍋上中火,倒入茶油先燒去氣味,放入北流糖,用小鏟子將糖與油溶成棕色糖油;拿起球團,輕壓成圓餅形,放入糖油鍋內;用小鐵鏟輕輕推動粑坯,邊推邊壓,並將糖汁不斷往粑坯上潑澆,待粑坯浮出糖油麵上後,再炸一會,用小鏟鏟起,放入漏架,瀝去糖油,再鏟入碟內。(張力行)
油條
常見的大眾食點。粗壯金黃,松泡焦脆,鮮咸爽口。明礬碾成粉,溶於水,再放純鹼,即見清水裡出現白色水花,待水花消失再放鹽。見水質濃白色,即可加入麵粉迅速拌勻,撐壓成面團,靜置20分鍾後放在案板上,分成均勻三份,提壓兩三次,搓成粗條放入一個已掃油的大條盆內。在條邊刷一層油,三條長條緊靠擺好,蓋濕布餳置6~10小時(夏~冬),使面條完全松勁柔韌。將油條面條取一條,放下,在上面輕輕撲一點麵粉,再輕輕帶長,用走槌將面條推擀成一條厚0.5厘米,寬8厘米的長面帶,油鍋內油溫燒至210℃左右,用一把專用切油條刀先切兩條(寬1.5厘米),將前一條拿起,疊在第二條上面,用刀背從中壓一道槽印,放下刀,兩手抓住條兩端,輕輕拉長約30厘米,左手鬆開,右手順勢向內甩扭一下,使面條滾扭成一條麻花扭,左手再抓住左端,雙手提起放下油鍋內。用長竹筷夾著滾幾滾,即可見油條膨脹。炸至金黃色即可。
嗦螺
風味小吃,流行於長沙及周邊地區。盛夏時節的夜晚,市民成群結隊到街邊吃嗦螺,喝啤酒。製作:螺絲帶殼取回,水中清養1~2天,用專用鍘刀鍘去螺尖,洗干凈,鍋入油燒熱,下入帶殼螺絲,煸炒,然後加入香料、酒、蔥、姜、蒜。干辣椒粉、酸乾菜煸後加入少許骨湯調好味,到快乾後加入紫蘇葉、蔥末出鍋裝盤點入香油、上桌。味香辣,紫蘇香味濃郁,不含泥腥味,嗦之肉出,欲罷不能。(陳學冬)
口味蝦
風味小吃。流行於長沙及周邊地區。以其香辣鮮美而備受歡迎,更是夏夜喝啤酒時必不可少的下酒食物。滿街食攤各有秘訣,風味各異,但都離不開一個辣字。食客吃得汗流浹背,滿嘴辛辣,仍大呼過癮。製作:1、取湖區所產龍蝦,去頭殼,去腮,特別是肚下眼間,斬去中尾,按出泥線(即沙腸),開殼背,敲裂大鉗腿,備用。2、用熟油,熱鍋下入蝦,炒至紅色,加生薑米、大蒜米、米酒、十三香粉或八角桂皮少許,加大蒜子米、生薑米、精雞粉及少許豆板,翻炒,加入骨湯煮20分鍾左右,加入紫蘇即成。(陳學冬)
紅燒豬腳
長沙傳統風味食物。既可做小吃,亦可作為菜餚上桌。原料:凈豬腳,色拉油,鹽,味精,料酒,醬油,糖色,白糖,蔥花,姜塊,蔥把,桂皮,八角,整干椒。 製法:豬腳斬成塊,焯水;把姜,蔥把,桂皮,八角,整干椒炒香,放豬腳煸干水份,烹料酒,糖色,醬油,炒上色加水,調正味,小火燒至酥爛,進味。 食用時,揀出姜,蔥及香料,盛碗中,撒蔥花。
麻辣燙
長沙風味小吃。主料是紅薯粉(也有用圓形米粉或粉絲來代替的)。味厚、香辣。一碗熱騰騰的紅薯粉端上來,撒著蔥花、干椒,浮著一層金紅色的油。還可以加料,如豆皮裹芫荽、黃螺、土豆片、海帶片、蘑菇、藕片,共二三十種,此外還有雞肉牛肉豬肉等葷菜。點好菜,店主煮好,放在辣辣香香的湯里一塊端上來。
❹ 哪裡的桃子最好吃最出名
無錫陽山水蜜桃最好吃,最甜,最有名,無錫陽山水蜜桃向陽面紅暈,外面密而短柔毛,腹縫明顯,果肉白色,多汁香甜,被喻為貢果,仙桃。
❺ 長沙有哪些好吃的本地小吃呢
長沙許多地道的小吃,你都吃過了嗎?50家地道小吃店,值得你去逛一次!
1李公廟糖油粑粑
有句話叫做沒吃長沙李公廟的糖油粑粑等於沒來長沙,在小巷子里排隊如長龍,在眾多美食推薦中,李公廟糖油粑粑都位列糖油粑粑第一名,連央視都有報道過,聽說這家店一年只營業10個月,每年休兩個月。糖油粑粑外表稍脆,入口綿,芯熱入味、又軟又糯,和其他的糖油粑粑有些不同,外脆里軟,有著一股淡淡的桂花香,喜歡的可別錯過。
9金鈴米粉
這家店的年齡比小編還要大,店由老闆的兒子傳承下來,推薦招牌腰花粉和酸辣雞雜粉。招牌腰花粉,腰花切的十字花刀,分量足,非常嫩沒膻味,處理得恰到好處,是來金玲之客必點菜品。酸辣雞雜粉,切成米的蒜苗與醬辣椒的搭配,雞雜不嫩不老,剛剛好。米粉口感細滑,吃完再喝口湯,人生滿足了!
❻ 湖南長沙的特產在哪裡買是最正宗的
直接去超市買。能進超市的特產都是大牌子,至少是衛生規模更好更大的。而且價格透明種類還多。
長沙特產
長沙最重要的特產是「長沙三絕」,即湘綉、中國紅瓷器和菊花石雕。主要的當地小吃有:長沙臭豆腐、燈芯糕、口味蝦、口味雞、口味田雞、鴨舌、鴨脖、燉豬腳、蘭花乾子、油豆腐、刮涼粉、長沙米粉、唆螺、麻辣捆雞、香菜涼拌腰花等。
❼ 長沙嶽麓區那邊是不是有很多摘葡萄的地方,能具體點告知能怎麼去嗎那家的葡萄比較好吃價格怎麼樣
沙的葡萄在嶽麓區天頂鄉「聯絡村」,今年2千多畝葡萄大豐收,因為他們用了一種叫「套袋種植」的技術,也就是為葡萄裝上套子,這樣種出來的葡萄品質很好。
長沙市嶽麓區天頂鄉聯絡村葡萄大豐收,2600畝葡萄一眼望過去都看不到邊
梅西湖,每到葡萄成熟,好多人去那裡摘葡萄!還有好多人摘了在路邊賣的
長沙市嶽麓區天頂鄉聯絡村
交線路:314路 → 17路,全程約12.7公里
1、從南門口乘坐314路,經過14站, 到達汽車西站
2、乘坐17路,經過2站, 到達聯絡村站
3、下車後旁邊有條小路進去就是了,你下車後可以問下路邊的人吧
❽ 湖南長沙十大美食小吃有哪些
湖南長沙美食小吃1、火宮殿臭豆腐
拓展資料:
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儒家倫理道德觀念、中醫營養養生學說,還有文化藝術成就、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徵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勞動人民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中國烹飪技藝,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
從歷史沿革看,最早可追溯到商朝末年太公望時期「別名:姜子牙」,中國飲食文化綿延3100多年,分為生食、熟食、葯膳養生、自然烹飪、科學烹飪5個發展階段,推出6萬多種傳統菜點、2萬多種工業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風味流派,獲得「烹飪王國」的美譽。
從內涵上看,中國飲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開發與利用、食具的運用與創新、食品的生產與消費、餐飲的服務與接待、餐飲業與食品業的經營與管理,以及飲食與國泰民安、飲食與文學藝術、飲食與人生境界的關系等,深厚廣博!
從外延看,中國飲食文化可以從時代與技法、地域與經濟、民族與宗教、食品與食具、消費與層次、民俗與功能等多種角度進行分類,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體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異彩紛呈。
從特質看,中國飲食文化突出養助益充的營衛論(素食為主,重視葯膳和進補),五味調和的境界說(風味鮮明,適口者珍,有「舌頭菜」之譽),奇正互變的烹調法(廚規為本,靈活變通),暢神怡情的美食觀(文質彬彬,寓教於食)等4大屬性,有著不同於海外各國飲食文化的天生麗質。
中國飲食文化直接影響到朝鮮、韓國、泰國、新加坡、日本、蒙古等國家,是東方飲食文化圈的中心。與此同時,它還間接影響到歐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國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醬醋、麵食、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惠及全世界數十億人。
中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有講究菜餚美感的傳統,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對菜餚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無論是個紅蘿卜,還是一個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種造型,獨樹一幟,達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諧統一,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一的特殊享受。
總之,中國飲食文化是一種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區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在100多萬年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在食源開發、食具研製、食品調理、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創造、積累並影響周邊國家和世界的物質財富及精神財富。
❾ 長沙著名的小吃有哪些
長沙著名的小吃有口味蝦、姊妹團子、龍脂豬血、臭豆腐、糯米粽子、椒鹽饊子、芙蓉三鮮火鍋、毛氏紅燒肉、湘賓春卷、綠豆沙、蘿卜絲餅、糖油粑粑等等的美味。
1、口味蝦:口味蝦,又叫麻辣小龍蝦、香辣小龍蝦,是湖南特色小吃。主料所用龍蝦原產自北美洲,現生長在中國南方的河湖池沼中。口味蝦色澤紅亮,口感香辣鮮濃,深受口味頗重的長沙人喜愛。
2、姊妹團子:姊妹團子是長沙的又一有名小吃。姊妹團子是以糯米為主料,分糖餡和肉餡兩種。糖餡選用北流糖、桂花糖、紅棗肉相配而成;肉餡則取五花鮮豬肉,配以香菇為主料。在造型上肉餡團子為石榴形,糖餡團子為蟠桃模樣。
5、糯米粽子:糯米粽子是湖南長沙民間的漢族風味小吃,端午節食俗。用蓼葉摺成三角形斗狀,灌入糯米,包成菱角形,用細麻繩扎緊,入鍋煮兩小時左右,熟透後拌白糖食用,其味清香可口。現在還有加入綠豆、紅豆、蓮仁、火腿肉等多個品種。
❿ 還有哪些地方能摘桃
開放採摘的一些果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