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黃河源頭在哪裡
黃河北源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支脈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發源於星宿海西的約古宗列曲。
中國黃河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
黃河中上游以山地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為主。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下游的改道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1)黃河的源頭在哪裡擴展閱讀:
黃河源頭位於位於青海的腹地。河源一為扎曲,二為約古宗列渠,三是卡日曲。扎曲一年之中大部分時間乾涸,而卡日曲最長是以五個泉眼開始的,流域面積也最大,在旱季也不幹涸,是黃河的正源。
古宗列曲,僅有一個泉眼,是一個東西長40公里,南北寬約60公里的橢圓形盆地,內有100多個小水泊,似繁星點點,又似晶瑩的粒粒珍珠。
1978年夏天,國家組織河源考察隊,伸入河源地區實地查勘,查清在河源地區西部,有3條河流匯入星宿海,它們是扎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扎曲流程最短,水量又小,只能算作約古宗列曲的一條支流。
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相比,卡日曲較約古宗列曲長近30公里,流域面積多700平方公里,水量也大2倍多。因此,確定卡日曲為黃河正源的依據較為充分。卡日曲發源於巴顏喀拉山北麓的各姿各雅山,各姿各雅山海拔4 800米,山腳下幾個泉眼溢出的清水,就是「咆哮萬里觸龍門」的黃河最初水流。
2. 黃河的源頭和盡頭在哪裡
黃河有三個源頭,黃河北源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支脈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發源於星宿海西的約古宗列曲。
黃河入海口(盡頭)位於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黃河口鎮境內,地處渤海與萊州灣的交匯處,就1855年黃河決口改道而成。
(2)黃河的源頭在哪裡擴展閱讀:
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河口鎮為上游,河長3472公里,流域面積42.8萬平方公里;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為中游,河長1206公里,流域面積34.4萬平方公里;桃花峪以下為下游,河長786公里,流域面積只有2.3萬平方公里。
黃河橫貫中國東西,流域東西長1900公里,南北寬1100公里,總面積達795000平方千米(含內流區面積4.2萬平方公里)。
黃河中游因河段流經黃土高原,支流帶入大量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最大年輸沙量達39.1億噸(1933年),1977年錄得最高含沙量達920千克/立方米,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由於興建水庫以及流域林草覆蓋率提高等原因,近年來黃河泥沙含量銳減,悄然出現變清態勢。
3. 黃河的源頭在哪兒
長江的源頭是--------------------- 長江全長6300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流,然而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它卻被誤為世界第四,被列在了美國的密西西比河之後。俗話說,河有頭,江有源,長江這條舉世聞名的大川,源頭究竟在哪裡? 清朝康熙後期,為了編制精確的全國地圖,曾多次派人探測青藏地區,包括江源在內。因此,在朝廷內府地圖《皇輿全覽圖》上,明確標示金沙江上源為「木魯烏蘇河」。不過,使臣在1720年到達江源地區時,面對密如魚網的眾多河流,不知所以,只有望洋興嘆,他在奏章里寫道:「江源如帚,分散甚闊」,就是說那裡的河流多得就像掃帚一樣,千頭萬緒,百支千條,不知長江的源頭究竟在哪裡。可見,對江源地區河流的認識還是模糊的。 在中國近代史上,帝國主義分子在大肆侵華的同時,也覬覦長江這塊寶地,不同國籍的所謂探險家們,曾經多次踏上青藏高原。沙皇俄國軍官普爾熱瓦爾斯基,在1867~1885年的18年間,曾5次率領武裝「探險隊」竄入我國新疆、青藏地區活動,其中兩次到達通天河上游。1889年和1908年,沙俄又派科茲洛夫率人兩次經過柴達木盆地,翻越巴顏喀拉山,來到通天河北岸。1892年,美國人洛克希爾更深入到現在青藏公路西側的尕爾曲。他們雖然都已到達了江源地區,但都未能到達長江源頭。 晚清及民國年間,涉及江源水系的著作雖然很多,但其詳盡程度沒有超出《水道提綱》的。1946年初出版的《中國地理概論》是一本有代表性的著作,書中寫道:「長江亦名揚子江,源出青海巴顏喀拉山南麓……全長5800公里,為我國第一巨川。上游於青海境內有南、北兩源,南源曰木魯烏蘇,北源曰楚瑪爾。」既然黃河發源於巴顏喀拉山北麓,而長江又源出該山之南,於是便有「江河同源於一山」、「長江和黃河是姐妹河」之說。當時,中小學地理教科書都是這么寫的,並且介紹5800公里長的長江為世界第四大河,因而謬傳甚廣,影響極深,以至於直到解放以後,這種觀念仍然盛行於世。 1976年夏和1978年夏,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曾兩次組織江源調查隊,深入江源地區,進行了詳盡的考察,結果證實:長江上源伸入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和昆侖山之間,這里有大大小小十幾條河流,其中較大的有3條,即楚瑪爾河、沱沱河和當曲。這3條河中,楚瑪爾河水量不大,冬季常常乾涸,不能成為長江正源;要論流域面積和水量,都以當曲為最大;但根據「河源唯遠」的原則,確定了水量比當曲小五六倍而長度比當曲還要長18公里的沱沱河為長江正源。沱沱河的最上源,有東、西二支,東支發源於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海拔6621米 的西南側,西支源於尕恰迪如崗雪山(海拔6513米 的西側,東支較西支略長,故長江的最初源頭應是東支。東支的上段是一條很大的冰川(姜根迪如冰川 ,冰川融水形成的涓涓細流,便是萬里長江的開始。 新華社於1978年1月13日公布了這一江源考察的新成果:「長江究竟有多長?源頭在哪裡?經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組織查勘的結果表明:長江的源頭不在巴顏喀拉山南麓,而是在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側的沱沱河;長江全長不止5800公里,而是6300公里,比美國的密西西比河還要長,僅次於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和非洲的尼羅河。」第二天,美聯社從日本東京發了一則電訊:「長江取代了密西西比河,成了世界第三長的河流。」 直到那個時候,才揭開了「萬里長江的真正源頭在哪裡」這個千古之謎,糾正了歷史上長期以來對江源情況的錯誤記述。 黃河的源頭是--------------- 黃河源頭在哪裡?黃河經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肅,黃土高原和鄂爾多斯高原的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華北平原的河南、山東,注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萬平方公里。黃河因其流經黃土高原。 一九七八年,科學考察隊發現,它位於青海的腹地。在腹地上有昆侖山,顏喀拉山,布爾漢布山;山下有盆地,大片沼澤,是高山雪水形成的花海子,稱為星宿海。但它還不是河源。後再經深入的查勘,又發現了三源:一是扎曲,二是約古宗列渠,三是卡日曲。扎曲一年之中大部分時間乾涸,而卡日曲最長,流域面積也最大,在旱季也不幹涸,是黃河的正源。 古詩如------------------ 黃河: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4. 黃河的源頭在哪裡
青海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約古宗列盆地。
黃河,中國的第二大河。發源於青海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約古宗列盆地,蜿蜒東流,穿越黃土高原及黃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幹流全長5464公里(1萬多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總面積79.5萬平方公里(含內流區面積4.2萬平方公里)。
據地質演變歷史的考證,黃河是一條相對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萬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內還只有一些互不連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獨立的內陸水系。此後,隨著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蝕、奪襲,歷經105萬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間逐漸連通,構成黃河水系的雛形。到距今10萬至1萬年間的晚更新世,黃河才逐步演變成為從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貫通的大河。
(4)黃河的源頭在哪裡擴展閱讀
約古宗列盆地
約古宗列是一個東西長40公里、南北寬約60公里的橢圓形盆地,周圍山嶺環繞。盆地內有100多個小水泊,遠看象是無數晶瑩閃亮的珍珠嵌在盆地。水泊四周,是綠草如茵的天然牧場。
在盆地的西南面,距雅拉達澤山約30公里的地方,有一個面積為3—4平方米的小泉,清澈的泉水不停地噴涌翻滾,汩汩有聲。噴涌而出的泉水匯合了盆地內浸滲出來的無數涓涓細流,逐漸形成了一條寬約10米,深約半米的潺潺溪流。
約古宗列在星宿海之上與卡日曲會合後,形成黃河源頭最初的河道—瑪曲。這段河道河寬水淺,流速緩慢,因而形成大片沼澤草灘和眾多的水泊。登高遠眺,只見數不清的水泊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猶如孔雀開屏一般。瑪曲向東流過16公里長的河谷進入著名的星宿海。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約古宗列盆地。黃河因其流經黃土高原,攜帶了大量泥沙,多年平均輸沙量達16億噸,相當於堆成1米見方的土堤繞地球27圈。
5. 黃河的源頭在哪
黃河北源: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支脈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發源於星宿海西的約古宗列曲。
黃河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
黃河中上游以山地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為主。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下游的改道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黃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每年都會生產十六億噸泥沙,其中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長年留在黃河下游,形成沖積平原,有利於種植。
(5)黃河的源頭在哪裡擴展閱讀:
源頭介紹:
1,卡日曲:
黃河南部支流為卡日曲,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的北麓,海拔4800米,有5處泉水從谷中湧出,匯成寬約3米,深0.3-0.5米,流速約3米/秒的一條小河,河流終年有水。
約古宗列曲與卡日曲匯合成黃河源頭最初的河道瑪曲,然後注入星宿海。根據十萬分之一航測地圖測量,卡日曲比約古列宗曲長25千米。
卡日曲流域面積為3126平方千米,約古宗列曲流域面積為2372平方千米。在卡日曲的和古宗列曲匯合處附近,測得卡日曲流量為6.3立方米/秒,測得約古宗列曲流量為2.5立方米/秒。
2,約古宗列曲:
約古宗列曲是一條河流,該河流是黃河源頭之一。發源於巴顏喀拉山脈,在藏語中意為「炒青稞的鍋」,這是當地藏族群眾根據這里的地形而起的一個形象的名字。該河道窄,深度約0.1米,流量小。
3,扎曲:
扎曲黃河源頭之一。居於最北部,發源於查哈西拉山,河長70千米,河道窄,支流少,水量有限,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斷流。
參考資料:網路---黃河
6. 中國黃河源頭在哪裡
黃河北源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支脈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發源於星宿海西的約古宗列曲。
中國黃河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
黃河中上游以山地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為主。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下游的改道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6)黃河的源頭在哪裡擴展閱讀:
黃河源頭位於位於青海的腹地。河源一為扎曲,二為約古宗列渠,三是卡日曲。扎曲一年之中大部分時間乾涸,而卡日曲最長是以五個泉眼開始的,流域面積也最大,在旱季也不幹涸,是黃河的正源。
古宗列曲,僅有一個泉眼,是一個東西長40公里,南北寬約60公里的橢圓形盆地,內有100多個小水泊,似繁星點點,又似晶瑩的粒粒珍珠。
1978年夏天,國家組織河源考察隊,伸入河源地區實地查勘,查清在河源地區西部,有3條河流匯入星宿海,它們是扎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扎曲流程最短,水量又小,只能算作約古宗列曲的一條支流。
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相比,卡日曲較約古宗列曲長近30公里,流域面積多700平方公里,水量也大2倍多。因此,確定卡日曲為黃河正源的依據較為充分。卡日曲發源於巴顏喀拉山北麓的各姿各雅山,各姿各雅山海拔4 800米,山腳下幾個泉眼溢出的清水,就是「咆哮萬里觸龍門」的黃河最初水流。
參考資料網路-黃河源頭
7. 黃河源頭在哪裡哪個省
黃河的源頭就位於我國的青海省,有三個主要源頭,分別為扎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源頭。其中卡日曲是流域面積最大的,在旱季都不會乾涸,是黃河的正源。
約古宗列曲則是連接了100多個湖泊,也是給黃河提供了大量的水源。扎曲流程最短,水量最小。這三個源頭匯集在一起,是讓黃河源源不斷的流著,最終匯集到渤海。
古老的中原文明,是從黃河孕育出來的,因而我們也稱自己為「炎黃子孫」。黃河既是我國開疆拓土的原點,也是我們的「母親之河」。在大多數人們的記憶中,都認為黃河會夾雜著厚厚的泥沙,這也是其名字的由來。
(7)黃河的源頭在哪裡擴展閱讀
黃河水在經過黃戈壁沙灘以及黃河高原的時候,會帶走非常多的泥沙,因此讓原本非常清澈的雪山水,流經眾多地點之後,變成了泥黃色。
黃河之水在捲走萬噸黃土時,也有很多地方經過泥沙的堆積而形成了平原,這便孕育了最初的中原之地,也是黃河為「母親之河」的原因。
8. 黃河的源頭在哪啊
瑪曲。
1952年,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黃河河源查勘隊,進行了黃河河源及從通天河調水入黃可能性的查勘,歷時4個月,查考歷史文獻,訪問當地牧民,並實地測量,確認歷史上所指的瑪曲是黃河正源。1978年,黃河水利委員會南水北調查勘隊、南京地理研究所和南京大學地理系湖泊查勘隊,再次對河源地區進行調查研究。
與此同時,青海省人民政府和青海省軍區邀請有關單位組成考察組,進行了為時1個月的考察,提出卡日曲作為河源的建議。1985年黃河水利委員會根據歷史傳統和各家意見,確認瑪曲為黃河正源,並在約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瑪曲曲果,東經95°59'24"、北緯35°01'18"處,樹立了河源標志。
地質影響
黃河的孕育、誕生、發展受制於地史期內的地質作用,以地殼變動產生的構造運動為外營力,以水文地理條件下本身產生的侵蝕、搬運、堆積為內營力。在成河的歷史過程中,運動不息,與時俱進。
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與黃河下游的泥沙堆積在史前地質時期就在進行,史後受人類活動的影響與日俱增。根據多方面的研究,古黃河有三個發展階段:第三紀至第四紀的早更新世為古黃河孕育期。第四紀中更新世(距今115萬年~10萬年)古黃河誕生成長期。晚更新世(距今10萬年~1萬年)黃河形成海洋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