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武義柳城好吃的地方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武義柳城好吃的地方

發布時間: 2023-08-17 11:10:05

A. 牛頭山有哪些好吃的東西和好玩的地方

牛頭山好玩的地方有很多

  • 山水秀麗,有氣勢磅礴的牛頭山、天師峰、擎天柱、天崩峽、地裂峽,藏奇納勝的石門峽,逼真傳神的石門迎賓、道士岩等。離開喧囂的城市,感受自然的清香,別有一番韻味。

  • 牛頭山森林公園景觀資源豐富,森林景觀有林木二絕、獨木成林、古藤戀樹,樹體龐大的算盤子土、秋子梨土,飄然欲仙的雲峰鵑霞等。地貌景觀資源是牛頭山森林公園的又一特色,有氣勢磅礴的牛頭山、天師峰、擎天柱、天崩峽、地裂峽,藏奇納勝的石門峽,逼真傳神的石門迎賓、道士岩等。繁茂的森林,滋潤了溪谷瀑潭。園內山山有溪谷,處處有瀑潭,眾多的溪谷瀑潭與四周群山剛柔相濟,充滿詩情畫意。公園的水體景觀有「浙中大瀑布」之稱的仙女瀑,忽隱忽現的流雲瀑,形影不離的鴛鴦瀑,險峻異常的潛龍澗等

牛頭山好吃的東西還是很多的,

  • 乾菜鍋巴:微焦的鍋巴呈圓拱狀雄踞整個盤子,上頂紅綠辣椒、農家自製乾菜。一筷敲下,脆碎成片,「嘎崩嘎崩」霎似好吃。

  • 山梔子花:採摘野梔子花瓣,曬干,和著濕澱粉、肉片清炒。微酸,到也清香天然

  • 野豬肉:色澤誘人,可惜肉肉太硬。

  • 玉米糊:一大缸,內有鹹菜、肉糜配料,玉米被碾成細粉狀。

  • 土豆餅:個個金黃的小土豆,去皮、拷扁、澆上醬料,和著辣椒編炒。小土豆又軟又香,一吃就停不了口。

  • 艾葉團:嘗個清明才有機會吃的「艾葉團」吧,裡面可是微辣的豆腐干哦

B. 武義有什麼好吃

宣蓮

宣蓮
武義的宣蓮是中國三大名蓮[8] ,曾被選為清朝宮廷貢品,是武義縣傳統名貴特產,因產於原宣平縣得名。有近500年歷史。宣蓮顆粒碩大,圓冰潤飽滿,酥而不爛,味美爽口,營養豐富,葯用價值高。武義縣積極採取措施進行培育,引進了新品種「太空蓮3號」和「十里荷1號」進行種植推廣,並大力進行宣蓮品牌開發,已注冊了「鄉雨」、「蓮童」、「湯記」等宣蓮品牌。
武義螢石
武義螢石產自「螢石之鄉」——武義。螢石又稱氟石,也叫「夜明珠之石」,是一種天然的礦石。它產量多,品位高,質量好。螢石因其晶瑩絢麗、玲瓏剔透、天然多色,被寶石屆譽為「軟水晶」。螢雕工藝品就是在螢石上雕刻的一種工藝品,是武義極富特色的紀念品。
武義鬥牛

武義縣旅遊風采(18張)
「武義鬥牛」一說起源於兩漢(三國),興盛於唐宋;一說始於北宋,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武義鬥牛」以武義白姆鄉後樹白鶴殿鬥牛、壺山街道桃溪灘陳堰殿鬥牛最為聞名。自古以來,每年秋冬農閑季節,武義多個地方都有舉行鬥牛大賽的傳統民俗,代代相承,長盛不衰。解放後,武義鬥牛這項傳統民俗活動曾一度停了40餘年,
1993年,白姆鄉率先恢復後樹白鶴殿鬥牛盛會,邀請武義本縣及金華各縣市最勇猛的鬥牛「選手」參加每年農歷十月初六、初七舉行的鬥牛大賽,迄今已連續舉辦18年。繼白姆鄉恢復鬥牛活動之後,1999年,壺山街道桃溪灘陳堰殿恢復了鬥牛活動;2008年,七彩武億生態旅遊飯店開辟鬥牛場,經常性地為前來武義旅遊的中外遊客展示武義鬥牛的神奇魅力;2009年,履坦鎮履三村恢復了鬥牛活動。「武義鬥牛」完整保存了「金華鬥牛」的傳統程序、儀式等一系列歷史文化信息,生動體現了崇尚力與美、愛護畜力的「東方文明鬥牛」風采。
圓夢節
俞源太極星象村有個圓夢勝地--洞主廟,建於南宋,距今750餘年,素有「洞天清幽,避暑仙府」之美稱,每年正月十三和農歷六月二十六是傳統的「圓夢節」。正月十三,白天,村裡要舉行「擎台閣」民間文娛活動,意在消災攆禍,期望來年六畜興旺,五穀豐登。全村大街小巷擠滿了觀眾,熱鬧非凡。夜幕降臨,來自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紛紛住入洞主廟清幽閣,席地而卧,圓「春夢」。農歷六月二十六,前來圓夢者更多,期間,俞源村每年都要演三天四夜古裝戲,奇怪的是,每年這期間,即使久旱無雨,該地總要下一場喜雨。
擎台閣
武義的柳城、泉溪、俞源等鄉鎮有擎台閣的傳統,都是百姓為紀念有貢獻的歷史人物而興起的。柳城台閣為紀念清康熙年間宣平知縣韓宗綱,泉溪台閣紀念宋朝抗金忠臣李綱,俞源台閣紀念明朝國師劉伯溫。擎台閣時,以童男童女扮成各種盛裝的戲曲人物,捆紮固定在台閣上,由大人抬著遊行,配上多種民間樂器演奏,熱鬧異常。
舞龍燈
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武義縣柳城每年都要舉行三天的舞龍燈活動。鎮內三個村分別舞一條板龍,一路鼓樂,店家、各單位則鳴炮迎接,還要包給他們紅包,遠近群眾都紛紛前往觀看,武義大多數鄉鎮和較大的村都有龍燈隊,每年元宵節除在當地舞龍燈外,還跨鄉鎮舞,有的還舞到縣城鬧元宵,以展示「眾龍」的風采。
廟會

廟會
柳城「廟會」在農歷五月十六日,五月十七日為宣平城隍誕辰。誕辰前,柳城三坊裝飾抬閣,至十六日,抬城隍神像和台閣出廟遊行,並演戲慶賀。十四至十七日,四方商賈雲集,四鄉人民來觀者成千上萬。解放後,柳城沿襲廟會物資交流之俗,將五月十六日變為一年一度最熱鬧的夏季物資交流會,至今仍延續不衰。1986年起復現抬閣上街遊行。
民間舞蹈《花轎迎賓》
民間舞蹈《花轎迎賓》,以其獨特的民間藝術形式, 表現了武義民間迎娶婚嫁、喜慶吉日、熱烈歡快的民俗風情,《花轎迎賓》由武義縣文化館、桐琴鎮、東干民間藝人根據流傳在桐琴一帶的「轎車」「走馬燈」、「啞背瘋」等傳統民間藝術形式,不斷改編加工而成。《花轎迎賓》採用假人抬花轎,由坐在轎內的演員進行表演, 因假人的腳和演員的腳串聯在一起,假人前進後退、左搖右擺,表演自如。《花橋迎賓》的花轎從一頂增加到十頂,二十個假人臉譜各異,栩栩如生,幾可亂真。十頂花轎表演了《濟公巧救新娘》、《碧玉簪》、《拾玉鐲》、《喬太守亂點鴛鴦譜》和《八戒招親》等五個戲劇故事,兩頂花轎一出戲,生旦凈丑樣樣全,且花轎表演動靜相間,聲形並茂。
民間舞蹈《鯉魚跳龍門》
《鯉魚跳龍門》是中國浙中地區廣泛流傳的民間舞蹈,說的是一群鯉魚不畏艱險,歷經磨練,終於跳越「龍門」,成為翱翔四海之「巨龍」的故事。鯉魚,活潑可愛,象徵吉祥,意寓豐足。古時正月十五,武義家家戶戶都要扎些形似鯉魚的龍燈,加入鬧元宵的行列,穿街走巷,載歌載舞,喜慶豐收,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民間舞蹈《鯉魚跳龍門》,由武義縣文化館創作人員根據民間「鯉魚龍燈」改編而成。《鯉魚跳龍門》由30餘名少男少女演出,一條條栩栩如生、灑脫活潑的鯉魚,在波浪中戲游、搏擊,展現出江南少女美麗婀娜、南國小伙瀟灑倜儻的風采。在悠揚歡快的樂曲聲中,「鯉魚」翩翩起舞,在急越高亢的音樂中,「鯉魚」翻滾跳躍,最後,「龍頭」昂揚騰空, 「龍身」搖動擺舞,將舞蹈推向高潮。《鯉魚跳龍門》榮獲第九屆龍潭杯全國優秀民間花會大賽最高獎-優勝獎。
當地有數種方言,主要方言為武義話和宣平話,因為武義縣先前為兩個縣——武義和宣平共同治理,所以有兩種主要方言。其他方言有永康話、金華話,永康話流行范圍在泉溪、桐琴、茭道等鎮與永康交界的村落,金華話流行范圍在履坦、茭道等鎮與金華金東區交界的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