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歡慶樓周邊好吃的地方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歡慶樓周邊好吃的地方

發布時間: 2023-05-30 09:08:18

『壹』 春節廣西省內最詳細的自駕游好玩景點攻略,春節廣西周邊自駕游好去處有哪些

1.八桂田園:摘瓜果賞蝴蝶蘭
紫色、紅色、白色春節期間的南寧八桂田園花卉溫室內,芳芬綻放的蝴蝶蘭將其變成一片花海。在「迎春蝴蝶蘭展銷會」上,近3萬株珍品蝴蝶蘭炫彩綻放等著你來品賞。而八桂田園的水果採摘活動也等著你來參與。
2.青秀山:聞蘭香賞鬱金香看桃花盛開
新春期間,景區將在東盟友誼園展出39個品種、7大色系、植株總數達30多萬株的鬱金香。目前,青秀山蘭園的墨蘭、兜蘭、石斛蘭、蕙蘭、卡特蘭等百萬余株蘭花已經綻花吐蕊。另外,青秀山的溫室大棚還有很多多肉植物。哎呀,喜歡花花草草的朋友春節到青秀山就去對地方了!
3.十里花卉長廊:賞花採摘農家樂
南寧市興稿肆寧區三塘十里花卉長廊,集合了鄉村游、生態農業游、城市近郊休閑游,既可沿線路游覽,也可單點游覽。
從「十里花卉長廊」出發,沿片區主幹道西行。首先經過的是「醉鮮野葡萄園」,有葡萄和草莓可供採摘,並提供自助燒烤、釣魚等項目;你也可以步行到前方的「嘉寶果生態農庄」來一場美味醉鵝套餐,農庄內建有10多種水果採摘園、開心農場等游、玩、樂一體的活動項目;繼續前進到「好友花卉農場」,除了有新品種的草莓採摘,還有盆栽花出售。
4.台灣幸福花海:和愛人一定要去的地方
台灣幸福花海位於南寧明陽工業園的台灣花卉產業園,花海面積300多畝,是廣西最大的花海。據說,這是一個和愛鍵友轎人一定要去的地方。
5.民歌湖景區:逛花市猜燈謎乘船有優惠
元宵當天,景區遊船碼頭周邊每天將有100張燈謎供遊客解迷,猜中者有船票、花燈等獎品贈送。西方情人節和元宵期間,景區遊船碼頭還將布置甜蜜新年許願牆,讓遊客在便簽紙上寫下一整年的心願並貼在許願牆上,祈求一年生活平安幸福。
6.金花茶公園:茶花盛放迎春
假期內主題為「茶花競放·揚帆起航」的茶花文化展在金花茶公園舉行,展出品種以華東山茶、雲南山茶、金花茶為主,盆花總數260盆。其中華東山茶品種中,既有我們常見的赤丹、烈香,也有許多數量稀少的國外品種,如布魯克斯玫瑰、牛西奧珍珠等。
此外,在展出品種中,有些茶花品種為第一次和市民見面,如南天武士、火瀑布、期望、提籠等;而菊瓣、雪姣、告簡花魂等雲南山茶,也在展出中綻放,預計大部分在春!節!期!間!開!花!
7.石門森林公園:櫻花陸續綻放
前幾日,南寧的天氣稍好轉,石門森林公園的櫻花已在悄然盛開。目前開放的櫻花品種為山櫻,已開放三分之一,其他還是花骨朵。如果春節時天氣晴好,其他櫻花也會完全盛開。反之,如果天氣不好,則櫻花的盛花期可能會稍微延後些,但春節前後也還是會逐步盛開。
8.鳳凰谷:迎春綠道行大運
春節期間開通的鳳凰谷景區專線車,可讓市民前去行大運。據了解,鳳凰谷的森林徒步綠道正好構成一個「8」字形,里程也正好是8公里,所以不少人喜歡在新春期間到鳳凰谷走「8」字道路,期待自己當年有好運。
春節期間,市民可參加鳳凰谷舉辦的游園活動,進行新春知識問答及尋寶活動。還可開展水上自行車、劃竹排、跳竹排舞、踩高蹺等活動。餓了可以再嘗這里的土味,谷里有滿山跑的土雞,有山泉中成長的魚類,有農家肥種植的蔬菜,有清甜的竹筍等,是不是很期待呀?
9.龍門水都:采青點睛派福利
假期在景區門口進行采青點睛儀式,為遊客呈現一場獨特民族韻味的舞獅表演;假期內每天舉辦兩場粵曲表演,邀請本地粵劇團的專業演員,讓遊人充分領略傳統戲曲的獨有魅力。另外,還有小丑巡遊、猜燈謎和財神巡遊派福利活動等。
10.武鳴伊嶺岩:原生態民俗活動
伊嶺岩景區會有民族歌舞、婚嫁表演、板鞋舞表演、拋綉球、背媳婦、趕牛車、坐花轎等壯族原生態歌舞表演。熱鬧的場景和美麗的風光定會讓你流連忘返。如果這還不過癮,不妨放下「身段」親自參與丟沙包、滾鐵環、打木尺、打陀螺、跳大繩、背稻草等壯族民間活動,感受更多快樂。
11.良鳳江森林公園:逛廟會吃美食聞書香
假期期間南寧良鳳江森林公園將舉辦春節廟會活動,包括了大年初一行大運、千人祈福社會活動,南寧美食嘉年華,情人節「粉妹」相親活動。
12.廣西民族村:山歌齊唱擊鼓祈福
假期內廣西民族博物館民族村村口大門將現山歌齊唱、歡樂巡遊的開心場面。遊客在這里可以參與新年大圩活動,包括3D燈光互動、歡樂巡遊、民族美食、歡樂派對、風情演出、互動游戲、拜年領紅包等。
13.金沙湖景區:民俗歡慶炸炮龍
大年初一至初六,景區每天組織不同的民俗年文化表演和互動,讓遊客每天在金沙湖都能過上不同的民俗年;尤其大年初一至初三,還有賓陽炮龍隊到活動現場表演,廣大遊客不必遠到賓陽,在金沙湖就可與炮龍激情狂歡。
春節期間,這里還舉辦超級智勇大闖關、勇敢攀岩者、迪士尼滑梯、幸福抓錢樂、憤怒的小鳥等互動活動,讓大人小孩全家樂翻天。另外,現已有數百羽天鵝落戶金沙湖風景區,每天的兩場天鵝之舞表演完美展示其優雅舞姿。
14.明仕田園:壯家人的年味
除夕夜親手包制新春團圓餃子;大年初一景區有舞獅拜年,遊客可體驗壯家_糍粑、猜燈謎;其它假期景區里每天還會有「新春團圓宴財神爺送禮」和歡樂鬧新春(篝火狂歡+激情歌舞+快樂游戲+啤酒暢飲+各式糖果小吃等活動,好吃、好玩、好意頭,讓你開年好運停不下來。
15.通靈大峽谷:峽谷里的年味
通靈大峽谷由通靈峽、念八峽及地下暗河、隧道貫通連接。在這里可以眺望亞洲單級落差最高瀑布,感受峽谷瀑布奇景;還能觀看壯家民俗歌舞,體驗靖西當地的年味和壯族新年風俗、表演、美食等。

『貳』 廣元的飲食一條街在哪

雙羽鳳凰城、森林公園等都有不錯的美食。

利州區

特產:靈芝、紅栗、脆紅李、香菇、橄欖油,小吃:蒸涼面,民藝:白花石刻

朝天區

特產:甘藍、核桃、灰雞、黃茶,小吃:核桃餅,民藝:麻柳刺綉

昭化區

特產:茯苓、韭黃、蟲蠟、山桐子、黃牛肉、王家大米,小吃:芙蓉糕、油米糖、酸菜牛肉麵,民藝:射箭提陽戲

青川縣

特產:天麻、竹蓀、魔芋、黑木耳、羊肚菌、蜂蜜、銀魚、娃娃魚、七佛貢茶,民藝:薅草鑼鼓戲

劍閣縣

特產:劍門土雞、劍門豆腐、劍門火腿、梁山寺綠茶,小吃:火燒饃,民藝:手杖、根雕

旺蒼縣

特產:杜仲、碰柑、板栗、麻油、野豬肉、米倉山茶、龍鳳大米、川北王酒,小吃:臘三鮮、根面丸子,民藝:端公戲

蒼溪縣

特產:白及、川明參、雪梨、脆香柚、紅心獼猴桃、毛兔、酸菜、漓山大米,小吃:油芍、酸菜豆花稀飯,民藝:燈戲、永寧火龍、喚馬剪紙

拓展資料

「廣元女兒節,婦女遊河灣」,這是一種民間文化活動,這是廣元女兒節的重彩濃墨來描繪的篇章。1988年首屆女兒節,女皇祀廟皇澤寺前的嘉陵江水域正是楊氏當年感龍孕而生武則天的"利州江潭"處。那屆女兒節在利州江潭上布滿了綵船,廣元女兒們身著節日的盛裝,她們在載歌載舞地歡慶自己的節日。就因這獨一無二的"遊河灣",使"廣元女兒節"在眾多的文化節日中脫穎而出而一炮走紅,並很快天下盡知。"遊河灣"是廣元特色,是其他地方沒有的一種文化現象。

『叄』 北方大年三十早上吃什麼

年三十早上吃:吃湯圓、吃蒸年糕、吃赤豆飯。

吃湯圓

如果說北方人喜歡吃餃子,那麼南方人最喜歡吃湯圓,小小的圓圓的甜甜的糯尺尺冊糯的,一口一口,暖人脾胃,暢人心扉。湯圓意味著團圓,在這舉家歡慶的日子裡吃的確起到應景困宴的作用,不僅好吃,寓意也很是深厚,盼望著一家人永遠團團圓圓,倖幸福福。

吃蒸年糕

年貨是新年裡必不可少的一樣東西了,許多地區會在年節到來前就早早地置辦好年貨,蒸包子、蒸饅頭、蒸年糕,炒花生、炒紅薯片、炒蠶豆、炒瓜子,各式各樣的零食主食都要置辦很多,送一些給親戚朋友,剩下的留著來年慢慢吃。蒸年糕便是這年貨里不可少的食物了,年糕諧音「年高」,意味著新的一年步步高升,更上一層樓,圖個喜慶,討個口彩。

吃赤豆飯

在這個特殊的早晨,主食必須是要吃赤豆飯,赤豆是一種紅色的豆子,紅色代表著喜慶紅火,與這個歡慶的陵宏日子交相輝映。吃赤豆飯就是表示在新的一年要繼續帶著自己的赤誠之心繼續紅紅火火地過日子。

年三十吃飯禁忌:

人齊了才開席。吃年飯一定要等人齊了才開席,要是實在有事,沒辦法回家,也要把缺席的人的那一份碗筷擺上,夾上菜,就好像他在一起吃飯一樣,一個都不能少,寓意團團圓圓。

吃飯時說吉利話。吃飯時,要尊老愛幼,孩子要給老人說吉利話,老人要給孩子夾菜,孩子不能說不要不要,要說有了,有了。寓意財源滾滾來。

年飯要吃得慢。吃年飯的時候,不要吃得太快,要邊吃邊喝,慢慢品嘗,也可以說說知心話,講講笑話等調節氣氛,這樣寓意越吃越有。

『肆』 周末廣西自駕游好去處推薦,廣西周邊短途自駕游去哪好玩


廣西周邊自駕游去哪好玩呢?今天就推薦幾個適合周末賣姿迅出行的短途好去處攻略,希望你們喜歡。
1、黃姚古鎮
黃姚古鎮有著近千年的歷史,是「中國最美的十大古鎮」之一。鎮內有「六多」,山水岩洞多、亭台樓閣多、寺觀廟祠多、祠堂多、古樹多、楹聯匾額多。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橋,有橋必有亭,有亭必有聯,有聯必有匾,構成古鎮獨特的風景。
去黃姚古鎮旅遊的最佳時機是每年9月下旬至11月上旬。這段時間當地氣候宜人,柿子、山楂等水果也先後成熟,可以享用鮮美的果蔬。
2、金秀大瑤山
金秀大瑤山有500多平方公里的類丹霞式地貌景觀;不但有浩瀚蒼莽的原始森林和秀麗壯觀的溪瀑景觀,而且還有形態萬千的奇松怪石;有集黃山、廬山、張家界之美於一身,雄奇而且靈秀,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如果說張家界是一座「大自然的迷宮,鳥獸的天堂」的話,那麼大瑤山則更是「雲的王國,霧的迷宮,清溪瀑布的源泉,絕岩奇松,變色杜鵑的世界,中葯材的寶庫,龐大而美麗的自然動植物園」。
3、玉林大容山
這里有世界上罕見的高山草甸、高山湖泊、高山飛瀑、高山聖誕林的綜合景觀,被譽為「中國的歐色風光」,在廣西可是不多見的。中此
秋季水稻田成熟了,一眼望去都是金黃色的,水裡的魚也變得豐腴,吃起來肉嫩鮮美,著名的容縣蜜柚也成熟了,在這里既能欣賞優美的風景,又能品嘗新鮮的水果,是個不可錯過的旅遊勝地。
4、欽州五皇山
五皇嶺的奇石有二:一奇是「樹抓石」。在玉女溪旁突兀的岩石,看似危危欲倒,卻又壁立不凡。二奇是「雷辟石」。這是五皇嶺最具特色的景觀。在五皇嶺主峰的嶺頂上散落著十幾塊灰黑色的橢圓形花崗岩巨石,有高有矮,矮者人一躍即可站其上,高者非架梯不能上其頂。
在完善的各種配套設施支撐下,遊客可以穿越美麗的亞熱帶森林,登上南方少有的高山草坪,觀看奇幻雲霧與日出日落,欣賞原始森林、流泉飛瀑、與頑猴嬉戲、品嘗神秘的野生紅椎菇。
5、來賓武宣
秋季武宣的千畝葵花盛開,是個賞花的好時節。向陽而開的花,開起來就像陽光般燦爛,顏色里已經充滿陽光的味道。
誰說秋天就是盡凄涼,來武宣的向日葵田走一走,心情都會跟著燦爛起來呢;而且聽說花田邊有一位阿姨賣的烤紅薯非常好吃哦。郊外出行,大家可以考慮考慮這里。
6、龍勝梯田
龍勝梯田群規模宏大,全部的梯田分布在海拔300-1100米之間,最大坡度達50度,其線條行雲流水,其規模磅礴壯觀。秋天的龍勝梯田,如一張傳世油畫,美得讓人難以呼吸。
梯田給人的視覺震撼是很大的,小編小的時候在電視上看到龍勝的天氣預報,當時電視配圖就是梯田,小編還以為是層層疊疊的大黃瓜片呢,哈哈。秋季到這里來,就完全可以感受到豐收二字的含義。
7、三江侗寨
三江侗寨一直是廣西旅遊的熱門景點,侗族文化在這里得到很好的傳承。三江風雨橋規模冊基和長度都是世界之最,除了風雨橋這一著名景點外,「侗鄉第一鼓樓」也非常值得去參觀。
九月,三江又會舉行蘆笙節,遊客們可以探秘侗王蘆笙節,爭睹千戶蘆笙賽,歡慶多耶踩歌堂,暢飲百家盛宴酒,體驗程陽八寨俗。此外,三江侗寨也是電影《絕地逃亡》的取景地哦。秋季的三江侗寨這么好玩,還不快出發。
8、明仕田園
明仕田園風光,距大新縣縣城53公里,為國家一級景點。方圓20公里的景區山清水秀,山環水繞,素有小桂林之稱。這里翠竹繞岸,農舍點綴,獨木橋橫,稻穗搖曳,農夫荷鋤,牧童戲水,風光俊朗清逸,極富南國田園氣息。
9、德天瀑布
德天大瀑布位於中越邊境,中國大新縣。瀑布氣勢磅礴,一波三折,雄奇瑰麗,變幻多姿,碧水長流,永不枯竭;其魄力,其氣勢,其風采,震人攝魄。清晨,如果運氣好,會見到彩虹銀瀑同時展現的美觀。德天瀑布絕對是在中國必須要去欣賞的瀑布之一。
大家有沒有絕對有一絲絲熟悉?《花千骨》就是在這里拍攝的哦。說不定,你也會在這里遇到你的尊上呢。

『伍』 中秋節吃的食物及寓意

中秋節吃的食物及寓意

中秋節吃的食物及寓意。中秋節是一家團圓的日子,在中秋節的時候我們都會吃上一些食物,這都是中秋的傳統習俗了。接下來就由我帶大家了解中秋節吃的食物及寓意的相關內容。

中秋節吃的食物及寓意1

1、吃月餅

中秋吃月餅,是我國流傳已久的傳統風俗。風清月朗、桂香沁人,家家嘗月餅、賞月亮,喜慶團圓,別有風味。月餅作為一種形如圓月,內含佳餡的食品,在北宋時期就已出現。詩人兼美食家蘇東坡就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

2、吃田螺

至於中秋食田螺,則在清咸豐年間的《順德縣志》有記:「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間認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據分析,螺肉營養豐富,而所含的維生素A又是眼睛視色素的重要物質。食田螺可明目,言之成理。但為什麼一定要在中秋節特別熱衷於食之吃。有人指出,中秋前後,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無小螺,因此,肉質特別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時節。如今在廣州民間,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間,都有炒田螺的習慣。

3、吃芋頭

中秋食芋頭,則寓意辟邪消災,並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剝芋頭食之,謂之剝鬼皮」。剝鬼而食之,大有鍾馗驅鬼的氣概,可敬。

古時,中秋節對農民來說是個重大的節日。北方農村每年只有秋季收獲一次稻黍。一到秋收季節,看著一年艱苦勞動的收獲,以為是土地神和自己的祖先暗中保佑自己。而且八月十五是土地神的生日,要好好的熱鬧一番,在八月十五祭神時,有一款貢品是芋頭。將整個芋頭煮熟裝在碟上,或是米粉芋(加入芋頭煮成的米粉湯)裝在大碗里擺在供桌上,以此來祭謝土地神。古時,中秋節對農民來說是個重大的節日。北方農村每年只有秋季收獲一次稻黍。一到秋收季節,看著一年艱苦勞動的收獲,以為是土地神和自己的祖先暗中保佑自己。而且八月十五是土地神的生日,要好好的熱鬧一番,在八月十五祭神時,有一款貢品是芋頭。將整個芋頭煮熟裝在碟上,或是米粉芋(加入芋頭煮成的米粉湯)裝在大碗里擺在供桌上,以此來祭謝土地神。

現在這種謝神儀式已不復存在了,但是中秋節吃芋頭的習俗卻保留了下來。南方人在中秋節祭月時使用芋頭,據說是紀念元末漢人殺韃子(指元朝統治者韃靼人)的歷史故事,當初漢人起義,推翻元朝蒙古人暴虐的統治,是在八月十五夜晚,漢人在殺韃子起義後,便以其頭祭月。後來當然不可能在每年中秋節用人頭祭月,便用芋頭來代替,至今還有些地方在中秋節吃芋頭時把剝芋皮叫做「剝鬼皮」。

4、食藕盒子

中秋食藕,也是寄團圓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多將藕切片,每兩片間下端相連,中間夾肉、文蛤等調制而成的餡,外拖面煎至金黃,此又稱藕餅,與月餅有異曲同工之妙。目前市場上藕的品種主要有兩種,即七孔藕與九孔藕。江浙一帶較多栽培七孔藕,該品種質地優良,肉質細嫩,鮮脆甘甜,潔白無瑕。中醫認為,藕經過煮熟以後,性由涼變溫,對脾胃有益,有養胃滋陰,益血的功效。

5、吃南瓜

江南各地過中秋節,家家戶戶流傳著八月半吃老南瓜燒糯米飯的風俗。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南山腳住著一戶窮苦人家,雙親年老,膝下只有一女,名叫黃花,美麗、聰明、善良、勤勞。那時連年災荒,黃花的父母年老多病,加上缺衣少食,病在床上,奄奄一息。那天八月十五,黃花在南山雜草叢中,發現兩只扁圓形野瓜。她采了回來,煮給父母吃。香噴噴、甜滋滋,兩老吃了食慾大增,病體也好了。黃花姑娘就把瓜子種在地里,第二年果然生根發芽,長出許多圓圓的瓜來,因為這是從南山采來的,就叫南瓜。從此,每年八月十五那一天,江南家家戶戶流傳著八月半吃老南瓜燒糯米飯的風俗。

中秋佳節,陝西人不論貧富,必食西瓜,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它作為解暑良品,性寒涼,糖多,能清熱瀉火,具有寬中下氣、利尿、治血痢、解酒毒的功效。在中秋月圓之時,一邊乘涼賞月,一邊吃著解暑的西瓜,涼意宜人,更增一家團聚的天倫之樂。而且,吃月餅之餘吃上塊西瓜,清熱解膩。久而久之,吃西瓜成為了陝西人過中秋的習慣,所以當今陝西人中秋都會吃西瓜。而西瓜切成蓮花狀,只是為了配合中秋的節日氣氛,增加喜慶吉祥。

6、吃蒓菜鱸魚

杭州的蒓菜鱸魚燴之所以成為中秋家宴上的菜餚,不僅僅是因為這一時節的蒓菜鱸魚好吃,更是因為晉代張翰借思鄉的「蒓菜、鱸魚」,棄官返回故里的史實,這一故事不僅成為千古美談,並使蒓菜成為思鄉的象徵。蒓菜是中秋家宴和八月時令菜羹。蒓菜又稱馬蹄草、水菜,是水生宿根生葉草植物。蒓菜的根、莖、葉不僅碧綠清香,鮮嫩可口,而且營養豐富。

7、吃鴨子

我國雲南的仫佬族鄉親都要在八月十五這天買餅子,殺鴨子,歡度這個傳統節日。為了紀念以游村賣糖動員鄉親殺番鬼佬的賣糖佬一家三人,仫佬人每年八月十五,家家戶戶都要買餅子、殺鴨子,以此教育後代不要忘記反抗侵略的斗爭。

高雄縣飼養水鴨的風氣很盛。中秋節前後正是水鴨公初長最嫩的時候,美濃地區的客家人往往於中秋節宰食水鴨公加菜,成為當地中秋的特色。

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則必食桂花鴨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

四川人也在中秋節殺鴨子。在川西地區,煙熏鴨子是中秋節必備佳品,因那時當年生鴨已長大,肥瘦適宜。師傅選當年生的仔鴨,宰殺後褪盡羽毛,開膛取出內臟,洗凈後,去翅尖、鴨腳,加鹽碼味腌漬一夜後,入沸水中略燙至皮緊,撈出抹乾水分,置熏爐中,用稻草煙熏至呈茶色,出爐放入鹵鍋中鹵熟,食時改刀裝盤,色澤金紅、肉質細嫩、煙香濃郁的煙熏鴨即成。

8、吃菱角

中秋節吃菱角,據說能讓孩子長得聰明伶利。菱角的大多數吃法是將菱角用清水(或鹽水)煮熟,然後剝殼當零食吃;也可以將剝了殼的菱角加米煮成鹹味的白稀粥,在吃了甜膩的月餅後,喝上一碗菱角粥,胃中的油膩當場去除不少。

9、飲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們仰望著明月,聞著陣陣桂香,遙想吳剛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已成為節日的享受。桂花不僅可供觀賞,而且還有食用價值。眼下正值中山陵舉辦桂花節,市民不妨與家人踏東郊,賞時花,度佳節。

10、糍粑

八月中秋吃糍粑起源於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是人們為紀念楚國大將軍伍子胥而流傳至今的傳統習俗。糍粑是一種信物,聖潔的食品,八月中秋舂糍粑,吃糍粑賞月活動即喻示家家團結幸福、吉祥如意。糍粑的黏結成團,喻示著全家和睦團結;糍粑的.香甜,喻示著生活甜蜜幸福;就連清早打糍粑,起得越早也代表來年豐收越大;糍粑成大小圓形,喻示著人們「有緣」、喜慶、吉祥和團圓;當然吃著圓圓的糍粑就自然象徵全家和和氣氣、團團圓圓、平平安安了。

糍粑是圓的凝聚,它始終與圓相伴。蒸糯米的蒸籠,打糍粑的碓窩,放糍粑的簸箕,做餡的黃豆、花生、芝麻等等無不與圓同在,在四川民間一些地方,在糍粑中加入桂花搗製成月桂糍粑,蘸上炒黃豆面和白糖吃,味道清幽淡雅、甘甜爽口,別具一番風味。

中秋節吃的食物及寓意2

中秋節吃蟹的講究是什麼

螃蟹與菊花都是秋天特有的,因此百姓中常有「蟹聞菊香來」的說法,十分風雅地描繪出了秋季吃蟹賞菊的美事,每年中秋節時,家家戶戶團聚在一起在歡聲笑語中賞月剝蟹在一些地方也逐漸演化成了雷打不動的習俗。此外,蟹與「謝」同音,中秋時除了自家吃蟹,送一些螃蟹給親朋好友也是表達自己的溫情和心意的一種好方式。

吃蟹要注意什麼

中秋吃蟹主要以品蟹黃蟹膏為主,因此買蟹最好選擇蟹黃豐富的雌蟹,雌蟹的蟹黃較公蟹甘美異常,同時也含有更多的蛋白質、脂肪酸和磷脂等營養物質,更適宜人們的飲食需求。另外,螃蟹本身就很鮮美,大家做蟹時最好採用蒸的方式,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螃蟹的鮮香和營養,同時可以放適量的薑片,這樣就可以去除蟹的腥味。

大家吃蟹時,最好用薑末、蒜粒、黃酒和適量香醋調一碗料汁,可別小看這料汁的作用,薑末蒜粒是去腥增鮮的佳品,加上香醋提味,可以將蟹肉和蟹黃的鮮香提上一個新的檔次,而且螃蟹單吃容易發膩,對腸胃也不好,容易引起腹瀉、腹痛等症狀,薑末和蒜粒就可以防止出現消化道症狀,讓吃蟹變得更令人樂在其中。有條件的朋友們也可以在家蒸一些熱氣騰騰、香氣撲鼻的糯米飯,不僅能更加襯托出螃蟹的鮮美,更可以中和蟹肉蟹黃對腸胃的刺激性,適合老人和小孩食用。

螃蟹雖好,但老人、小孩和體質不好的朋友最好少吃,以免第二天有不適,並且大家吃蟹時注意不要與柿子、石榴等水果同時,否則容易產生腹痛、嘔吐等症狀,影響人體健康。

中秋節吃的食物及寓意3

中秋節的由來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歷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游樂活動所替代。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著團圓。月餅的製作從唐代以後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當時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西湖游覽志余》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團圓。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關於中秋的神話傳說

嫦娥奔月

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後羿妻子名叫嫦娥。後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逄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葯。據說,服下此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後羿捨不得撇下妻子,暫時把不死葯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葯藏進梳妝台的百寶匣。三天後,後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逄蒙假裝生病,沒有外出。待後羿率眾人走後不久,逄蒙持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逄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葯,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後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逄蒙早已逃走,後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嫦娥,這時他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後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時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吳剛折桂

相傳月宮里有一個人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把他貶謫到月宮,每天都砍伐月宮前的桂樹,以示懲處。這棵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會立即合攏。李白在《贈崔司戶文昆季》一詩中寫道:「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

玉兔搗葯

嫦娥身邊有隻玉兔。據說嫦娥身體變輕,開始升空時,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養的白兔。白兔便隨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宮有一隻搗葯杵,夜晚在葯臼中搗制長生不老的靈葯。這個神話傳到日本後,變成了玉兔在搗年糕。

玄宗故事

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游月宮之念,於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雲,漫遊月宮。但宮前有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於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後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譜曲編舞,創作了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月餅起義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之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陸』 臨沂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名山川泉

蘭山區境內有大小山頭10餘座,均為沂蒙山脈之餘脈。大致分為3支;北支起自蒙山,有蘆山、鐵山、尖山、磨山、桃花山、鳳凰山、白土山、茶山;西支與費縣、蒼山縣境內山脈相連,由北到南有艾山、鐵牛山、卧虎山、霧平山、薛南山等;南支起自金雀山和銀雀山,由北到南伸展到羅庄區境內的鐵礦山、慶去山、大柱山。
境內有沂、沭、枋、涑等大小河流10餘條,均屬淮河流域之沂沭泗水系,流向自北而南或自西而東。注入沂河的主要有蒙河、白雲河、孝感河、柳青河、枋河、涑河、陷泥河、李公河、燕子河。這里僅將著名山川作一介紹。

茶山

古稱嵯岈山,又名茶芽山、茶葉山。位於臨沂城北22.5公里處。山體由紅雜石、石灰石構成 ,海拔高度227.1米,四周綿亘1平方公里。孤峰秀出,雄踞沂河西岸,素聞有「臨沂鎮山」之稱。
民國五年(1916年)修《臨沂縣志·山川》雲:「茶芽山去城四十五里,臨沂之鎮山也。上建文昌宮,古松干章,蒼黝隱然,山陰有石洞。其東麓為諸葛城,舊有諸葛書院,久廢矣。茶芽山之南為桃花嶺,孝河源出於此,又南為八字山。」據說山巔舊有文昌宮,山腰建有白雲寺,寺前有澄金泉,每日所澄之金,適供寺僧一日生活之資。寺僧欲多澄,將泉眼鑿大。神惡其貪,金遂絕跡。山陰那個石洞,稱為王敖洞,據說是王敖修煉之所,後為婦女說破,遂遷去,洞逐漸被泥沙淤沒。
相傳諸葛城乃諸葛亮故里。孝河岸邊的孝友村為王祥故居,八字山相傳系王祥墓地,均在茶山之陽。因而歷代風鑒家認為:泰山山脈迤邐東南行,連綿數百里結聚為茶山,靈氣所鍾,不但出了諸葛亮、王祥那樣的忠臣孝子,而且琅琊臨沂王氏家庭代產偉人,如東晉開國元勛王導、王敦、書聖王羲之等,莫不是茶山風水所致。此山過去並不產茶葉,自從南茶北移後,這里成為產茶區,茶山之名,方得名副其實。茶山附近,有諸葛祖墓和無梁殿等古跡,旅遊事業尚待進一步開發。

艾山

又名華艾山、艾花山,以產艾而得名。位於臨沂城西北14.5公里處。山體由石灰石構成,海拔254.6米,綿亘數十里,為區境第二高峰 。《臨沂縣志·山川》稱:「艾山,城西三十五里,鐵牛山在其東」。鐵牛山,亦稱小艾山。故前人有「大艾如馬小艾駒,兩山相逐 類聯呼」之詩句。早在2700多年前,魯侯與齊侯曾在艾山會盟(《春秋·隱公六年》:「公會齊侯盟於艾」)《沂州志·艾山懷古詩》寫道:「滿山松檜待長空,流水漂花繞澗香;盟會有基人到少,但聞啼鳥送斜陽。」抒發了深深的懷古之情。
艾山多石,遠望如羊群卧起之狀。神話傳說東海龍王之女,為夫家虐待,在艾山牧羊,後經書生柳毅傳書,得返龍宮,而群羊遂化為石。該山東麓的廟上村,立有艾山神祠,本祠山神及神夫人,後論為柳毅龍女,俗呼為「娘娘廟」。今廟上村即由娘娘廟簡化而來。娘娘廟以外,立有柳公祠專祠柳毅,唐《傳奇》中的柳毅傳書故事,被附會移植於此。由於「龍女」之故,此地成為歷代天旱祈雨之處,民間說「有求必應」,靈驗無比。清康熙時兗東道徐惺作《艾山紀事》,記述祈雨靈跡,事雖荒唐,但卻反映艾山香火不絕之盛況,不知何時,「龍女」升為「龍母」,龍母廟前的那口井,便成為「柳毅傳書」之處了。

金雀山與銀雀山

金雀山與銀雀山,舊稱金雀環、銀雀環,位於臨沂城南隅。山體由石灰岩、紫色頁岩構成,海拔只有88米。兩山崗東西對峙,因盛開金黃色、銀白色兩種草花得名。《臨沂縣志·山川》載:「山上舊有王氏書院,系元王佐建。今遺址無考矣。」
這兩座小山山崗之所以名聞遐爾,乃因此山系西漢墓葬區的緣故。1972年至1986年,先後清理古墓70餘座。1972年4月,考古工作者在銀雀山一、二號西漢墓中出土了舉世聞名的《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等10多部先秦古籍。1976年5月,在金雀山9號漢墓中出土了帛畫,並先後在兩山出土了銅器、漆器、貨幣等大批珍貴文物。現在,金雀山和銀雀山墓群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沂河

又稱沂水,發源於沂源縣西北部的松山北麓。流經沂源、沂水、沂南、蘭山、河東、羅庄、蒼山、郯城8縣區,由郯城縣吳家道口村入蘇北平原,由新沂河注入黃海。全長574公里,流域總面積17325平方公里,大小支流100多條。區境內,流長34.9公里,流域面積64.93平方公里,河口最寬處1540米。1957年7月,沂河橋頭最大流量為15400立方米/秒。
沂河屬山洪河道,源短流急,歷史上經常發生水患。《尚書·禹貢》中有「淮沂其義,蒙羽其藝」之載,說明4000年前,大禹曾對沂河進行過治理。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一書,對沂河發源、支流的匯合及沿岸古跡、地名敘述甚祥。新中國建立後,黨和政府對沂河進行大規模綜合治理,相繼開挖分沂入沭、武河分洪道等工程,減輕了下游地區的災害。

孝河

又稱孝感河,位於城北白沙埠鎮境內。發源於茶山南麓之桃花嶺。「東南經孝友村。村,為王元公故里。河,所由名也……至諸葛村入於沂。」(《臨沂縣志·山川》)王元公即王祥,其「卧冰求鯉」故事,婦孺皆知。孝河夏季蘆蒲夾岸,菱荷滿池。冬季上下冰封如玉,稱為「孝河凝冰」,列臨沂八景之一。明人有「銀屏皎潔連川合,碎玉樓層映月寒」詩句予以贊美。由於名人之故,孝河隨之身價百倍,吸引著眾多的文人墨客。

柳青河

因兩岸多柳而得名。《臨沂縣志·山川》載:「柳青河二源:一出茶芽山前雲北湖,西南流;一出費縣汪溝,東至潭家莊入縣境。又東南會半程、棗溝各湖之水與東支會,又東南至岔河村入於沂。」全長34公里,流域面積240平方公里;境內長20.75公里,流域面積218.8平方公里,最大流量531立方米/秒。
柳青河支流除費縣汪溝及區境內小柳青河、鴨子溝等較大略見河形外,其餘皆由李官、白沙埠、半程、棗溝頭境內之溝水匯集而成,每遇大雨,必致泛濫。據史料記載,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暴雨,中下游村莊、農田均遭水淹。1993年8月4日-5日的特大暴雨,河堤多處決口。徹底治理柳青河,需要進一步努力。

涑河

發源於費縣馬庄鄉的魚鱗山、天井汪山附近。向東流至西單村入區境,經水磨頭村折而北流,過大芝房村折而東南至朱里村,經堰東、堰西村,在蘭山街道的南郭庄分成兩支,南支稱為南涑河,北支為北涑河。
南涑河為涑河南流之故道,流經羅庄區的盛庄、馬廠湖、岑石、羅庄、傅庄等鄉鎮,至郯城縣境注入武河,全長41.2公里,流域面積249.18平方公里,區境長9.9公里,最大流量416立方米/秒。過去,南涑河由於中下遊河道彎曲和分支處無法控制,每到汛期,南北混流,常泛濫成災。1961年,在分支處的郭庄村北建水閘一座,後又進行5次治理,已變害為利。
北涑河為明代嘉靖年間由涇王朱佑舜集民眾開鑿的人工河。引涑河之水直達臨沂城,環城北注入沂河。在城西門外,開鑿分支東南流入青龍河(習稱護城河),環城南於大埠東村北注入沂河,全長30公里(南郭庄以上河段長30.4公里除外),流域面積126.77平方公里,洪峰流量529立方米/秒。

枋河

得名於古代之枋邑,系沂河西岸的一級支流。全長137公里,流域面積3376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寬1200米,入沂口處寬2034米,區境長26.7公里,流經朱保、義堂、棗溝頭、南坊等鎮,於臨沂城東北隅注入沂河。流域面積32.3平方公里,最大過水量6600立方米/秒。
枋河為山洪河道,歷史上為害河。建國後,上游實行封山造林,並修建了水庫,洪災已基本上得到控制,枋河兩岸為小麥、玉米、水稻主要產區之一。

翻花泉

位於半程鎮韓家村。《臨沂縣志·湖泉》雲:「翻花泉,城北四十里,泉瀕小河,沙隨水涌,勢若翻花。對岸有石洞 ,可容數百人。」所謂小河,系指柳青河上游支流。「石洞」民間傳說乃王敖修仙之所。
翻花泉水質甘洌,有舒神暢思之效。可惜一直未能很好的開發。韓家村民以泉水釀酒,味美稱佳。若得重視利用,定有廣闊前景。

名勝古跡彰顯蘭山底蘊

蘭山區名勝古跡眾多,有全國紀念建築保護單位1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數十處。

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

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位於臨沂市政府院內,1982年建立。博物館大門向西,共佔地15畝,周圍紅牆環繞,內植松柏花竹。主體竹簡墓廳,每一座仿古建築,歇山斗拱,灰陶瓦頂。廳內為銀雀山一、二號漢墓復原墓型,原墓中出土文物的復製品按原位置陳放。這兩座漢墓於1972年4月發現並發掘。一號墓出土竹簡4942枚,系《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六韜》、《尉繚子》、《墨子》、《管子》、《晏子春秋》、《相狗經》、《曹氏陰陽》、《風角占》、《災異占》、雜占》等先秦古籍;二號墓出土竹簡32枚,系《漢武帝元光元年歷譜》。《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的同時出土,解決了千百年來關於兩部書有無和真偽的歷史疑案,成為新中國建國以來考古十大發現之一;《歷譜》是迄今我國發現的最早、最完整的歷譜。
竹簡墓廳後面有一荷池,通過拱形石橋入文物陳列大樓。樓內陳列著上述出土竹簡、大批出土漆器和漢畫像石等文物。其中的西漢帛畫,為珍貴文物。這幅帛畫於1976年5月在金雀山九號墓中出土,置於墓主人棺蓋的麻布之上。是長江以北地區唯一出土的西漢帛畫。畫呈T型,長200厘米,寬42厘米,以紅色細線勾勒,平塗色彩,有紅、藍、白、黑等色。畫面主要內容分為天上、人間、地下3部分。天上有日月,日中有金鳥,月中有蟾蜍和玉兔;人間有蓬萊、方丈、瀛洲3座仙山,山前有一建築物,內有一貴婦人端坐右方,前有侍婢模樣的3個女子侍立,另有一女子手捧容器跪於女主人之前作奉獻之狀。由此開始,連續出現幾組人物生活場面,其中包括樂舞,迎送賓客、紡織、問醫、角抵表演等 ,與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畫大體相似,充分反映了當時中國民間繪畫藝術已居家到很高的水平。

華東革命烈士陵園

華東革命烈士陵園位於市區東南部。東瀕沂河,風景秀麗。陵園於1949年2月由中共華東中央局揭底,山東省人民政府決定建立,翌年7月1日產體工程烈士紀念塔、紀念堂相繼落成。後經陸續增建,現有塔、堂、亭、館、墓、坊等15處。陵園佔地19.2萬平方米,規模宏大。1986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全國第一批烈士紀念建築重點保護單位。
革命烈士紀念塔: 為五角亭柱式建築。塔高47.5米,塔身正面「革命烈士紀念塔」7個金字,為毛澤東同志題寫,每字高1.5米。塔台正面為山東省人民政府建塔碑文,其它分別是華東局、華東軍政委員會、華東軍區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劉少奇、朱德、劉伯承、陳毅等題詞。塔頂鑲有一顆外接加圓直徑2米的景泰藍質紅五星,光芒耀眼。
革命烈士紀念堂: 座落在紀念塔以北100米處,為傳統宮殿式建築,寬45米,高21.4米,進深19米。聊門影壁之上有周恩來題詞:「人民革命的烈士們永垂不朽!」壁前兩側,陳列著王麓水、趙 、劉炎、張元壽烈士半身石質浮雕像。巨大的石碑上,鐫記得著62576位烈士英名,其中縣團級以上的烈士372名。
紀念塔前的兩側,有7座造型各異的陵墓,分別掩埋著羅炳輝、王麓水、漢斯·希伯、張元壽、劉炎、常恩多、陳明和辛銳(合葬)的忠骨。此外,還有「粟裕將軍骨灰安放處」。
革命戰史陳列館: 位於革命烈士紀念堂左側,1980年興建。館正廳迎門是一題為《氣壯山河》大型群雕,表現工農兵群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經過艱苦奮斗取得了偉大勝利。環廳殿陳著各種圖片、圖表、實物和文字解說,展示出山東省以至華東地區人民革命的斗爭史,再現了很多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重大革命事件。內容共分為大革命、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4個部分;在前兩個部分中,有沂水黨組織的建立和日照、沂水、蒼山三大暴動。第三部分包括1938年的徂徠山起義,1939年八路軍一一五師入魯和白彥爭奪戰,沂蒙山區抗日根據地的建立,1940年聯合大會的召開和山東省最高政權機關「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的成立、大規模的反「掃盪」斗爭等。第四分部是中共華東局、新四軍軍部北移山東和華東局組成,七戰七捷的蘇中戰役,宿北戰役和魯南戰役,華東軍區和華東野戰軍的成立,萊蕪戰役,孟衣崮戰役,豫東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中國人民歡慶新中國誕生等。
烈士事跡陳列館:位於紀念堂右側,1980年建立,次年8月1日開放館內通過文字說明、圖片、文物等,介紹革命戰爭時期華東地區著名烈士的事跡。內容分為3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犧牲於大革命、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王盡美、尹景伊、李清漪、劉之言、孫善師、安哲、鄭天九等11位烈士事跡。第二部分介紹抗日戰爭時期犧牲、病逝於華東地區的羅炳輝、陳明、符竹庭、趙 、王麓水、陳若克、張元壽、漢斯·希伯等14位烈士事跡。第三部分介紹解放戰爭時期在華東戰場上英勇捐軀的王吉文、郭繼勝、林茂成、劉加其、胡鳳誥等7位戰斗英雄事跡。館前廳有一題為《前赴後繼》大型群雕,表現革命戰士踏著烈士足跡奮勇前進的豪邁壯舉。

王祥故里

王祥故里位於城北白沙埠鎮的孝友村。因地處於管子湖、澇子湖之間,原名王家雙湖。明萬曆年間為紀念王祥、王覽兄弟,易名孝友村。
王祥,字休徵,東漢末年琅琊臨沂人,歷仕漢、魏、西晉三朝,晉代魏後,拜太保,進封為公爵。晉人干寶所著《搜神記》中,記王祥在嚴冬季節卧冰求鯉奉母故事。《晉書·王祥傳》亦記其「風雨守柰」、「黃鳥入幕」等孝行。元郭居敬將王祥列為「二十四孝」之一。其異母弟王覽以友於兄弟聞名,其母虐待王祥,他百般庇護史長,官至太中大夫。王覽之孫王導,為東晉開國功臣。其曾孫王羲之,系蜚聲海內外的「書聖」。
孝友村南有孝感河,河畔有「王祥卧冰處」碑亭。河北岸有河友祠,內祀王祥、王覽、王羲之像。今僅存遺址。

王羲之故居

位於市內孝棚街西段北側,為王羲之幼年居住處。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東晉官吏、著名書法家。因作過右軍將軍,故世稱王右軍。建興元年(313年)王羲之11歲時,「臨沂諸王」舉族南遷建康(今江蘇南京市),舊居舍為佛寺。後歷代屢有興廢。唐稱開元寺,宋稱天寧萬壽寺。偽齊劉豫時,改名為普照寺。寺內有金代妙濟禪師覺海集唐柳公權之字而成的《沂州普照禪寺興造記碑》,稱為「集柳碑」。《集柳碑》記載了王羲之舊居「東有曬書台,南有澤筆池,一曰洗硯池,皆其遺跡」等情況。
為了紀念王羲之,人們在普照寺和洗硯池之間增建了一座左軍祠,內祀王羲之像,兩邊各有一個童子,左抱「文房四寶」,右抱白鵝,院內立一龍鳳碑。明崇禎十二年(1960年),將原在城南關的忠孝祠移此,建於普照寺西南隅。清乾隆二十四年(1970年),知州李希賢在右軍祠內設立琅琊書院。同治年間,在忠孝祠西側修建了萬善庵,其東原有五賢祠、關公廟,今已無存。
近幾年,人民政府在原址修建了王羲之故居,是以陳列書法、繪畫作品為主的文化公園。內有洗硯池、曬書台、碑廊、書院等,吸引著眾多的海內外遊人。

孔子廟

位於市區蘭山路中段北側,整個建築呈長方形,南北長155米,東西寬45米,總面積6975平方米。該廟始建於金代,明、清兩代均重修並增建。《臨沂縣志·秩祀》記載甚祥:「孔子廟,在縣治西,舊在東南,宋靖康毀於火。金守臣高召,卜遷今地,其後再毀再葺,元末兵燹,故址僅存。明洪武二年,知州羅希孟重修。正統年間,知州賀禎再修。弘治間,知州張鳳、吳寅,正德年間知州朱袞,相繼增修。嘉靖三十五年,東兗道任希祖見廟廡圮壞,呈請拆經府殿房重建。清乾隆初,知府李希賢、道光十五年知府熊遇泰、光緒九年知府錫恩,重加修繕。其制:中為大成殿。東西為兩廡。廡北為神廚、神庫。南為戟門。南門為泮池,上有石樑;東門南為照壁。廟後迤東為崇聖祠。」
孔子廟普稱「文廟」,民國三年(1914年)九月為尊孔而改「孔子廟」。現有大成殿、明倫堂及古銀杏樹等,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娘娘廟

娘娘廟位於城西北蘭山街道廟上村。始建年代不詳,北宋景德年間、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重修。廟長10.6米,寬9.4米,歇山式頂,頂上走獸等飾型毀於「文化大革命」中,現有一明兩暗的3間殿堂及前廊。
該廟門朝東,意在龍女觀海。廟前原有柳毅廟、關帝廟、鍾樓、戲台等建築,現僅存干圍8.2米的古銀杏樹一株。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集柳碑

金皇統四年(1144年),普照禪寺主事和尚妙濟禪師覺海對寺院進行擴建和修繕,一面請仲汝尚撰寫《沂州普照禪寺興造記》的碑文,一面奔波集唐著名書法家柳公權的墨跡,最後由名記得工仲汝羲精刻於石上。此碑被稱為「集柳碑」。碑高8尺6寸,寬3尺9寸,厚2尺1寸,字徑1.5寸,共1261字。西安碑林里有柳公權的《玄秘塔碑》,因而臨沂的《集柳碑》被稱為「東柳」。
集柳碑於康熙七年(1668年)臨郯大地震中倒丈人城數截,雖經精心復修,但殘缺128字。道光年間,一和尚對該碑加以刮洗,臻使筆劃粗肥,失去原來風貌。日本侵略軍盤踞臨沂時,計劃將這一文物盜走,幸未能得逞。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當作「四舊」砸碎。現存於臨沂市博物館內的集柳碑,系1979年對照數種拓本復制而成。

禹阝國故都遺址

位於城北8公里處的南坊鎮古城村。禹阝系西周初年的封國,乃夏後氏之裔,子爵,姒姓,魯哀公三年(前493年)被魯國吞滅。在古城遺址,曾發現周代至漢代陶器殘片和銅戈、銅、箭鏃等文物。今古城村南「林子」,相傳為禹阝子之墓地。
魯昭公十八年(前525年),禹阝國國君出城督耕,邾人乘機攻襲禹都。禹阝國守門人准備關閉城門時,被邾國人羊羅殺死,遂攻入城內。後把禹阝君家屬全部俘虜而走。禹阝子嘆道:「我無家可歸了!」隨妻子一起到邾國。邾庄公將禹夫人還給他,而將其女兒留下,翌年,禹阝夫人娘家親戚、宋國大臣向寧請求宋郡出兵伐邾,圍困了邾國的蟲邑,把禹阝國人全部要回。魯哀公三年魯國伐邾,邾國戰敗,魯國吞並了一度被邾國佔領的禹阝國「沂西之田」。

諸葛城

諸葛城位於城北白沙埠鎮東北6公里,東臨沂河。這座古城遺址,周長4.5公里,今只存殘碑及銀杏樹一株等物。《沂州府志·古跡》稱:「諸葛城,亦名中邱城,在縣東北三十里。《後漢志》琅琊臨沂縣有中邱亭,即此。後諸葛亮來居於此。」這說明諸葛城最早稱為中邱城。中邱城於公元前716年由魯國建築,這從《左傳·隱公七年》「夏,城中邱」的記載中可以證明。
西漢元封五年(前106年)置臨沂縣治。對此,《水經注》、《太平寰宇記》等書都有明確記載。隋大業初年(605年),臨沂、開陽、即邱3縣合並為臨沂縣,治於開陽(今臨沂城),臨沂故城曾因「諸葛亮來居於此」之此,遂易名為諸葛城。
諸葛城舊有「武侯祠」,碑文記載諸葛家族來此「避兵」等事,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歷代文人墨客將諸葛城當作諸葛故里,留下諸多詩文。明代大臣陳玉《諸葛武侯祠》詩雲:「鹿走人間漢鼎移,南陽山色草廬低。卧龍不起扶江表,瞞賊長驅到隴西。謂水古川春雨滑,丈原壘高陣雲迷。年來獨有祠前柏,歲照籠蔥越鳥啼。」明萬曆進士周京《諸葛城》詩雲:「三分籌 已茫茫,魚腹千秋戰壘黃。馬上欲尋卧龍處,空城斜日下牛羊。」

劉疵墓

位於城北南坊鎮洪家店村西北隅。1978年5月臨沂市廣物組對該墓進行發掘。出土一套包括頭、手、足5個部位的金鏤玉衣。玉衣由1140塊玉片組成,從頭罩到腳套長1.8米。是我國迄今發現的唯一的西漢早期金鏤玉衣。墓主人劉疵身著玉衣,有瑪瑙印章一枚,3把隨葬的鐵劍和兩件銅弩機,說明當系漢宗室成員或有功之臣。
《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和《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記載:奚涓為漢高祖劉邦舍入,隨劉邦起兵於沛,入咸陽後,官拜郎中。劉邦封漢王後,他為將軍。漢高帝六年(前201年),以軍功封魯侯,食邑4800戶,功比舞陽侯(樊噲)。奚涓死後,因無子,封其母疵為侯。疵在位10年,呂後五年(前183年)薨,封除。墓主人劉疵,很可能就是奚涓之母「疵」(《漢書》作底)。

諸葛亮祖塋

諸葛亮祖塋位於茶山東麓。《臨沂縣志·古跡》雲:「諸葛武侯先塋,《府志》:蘭山縣北茶芽山東,其墳砌以碎石,灌以鐵汁。」並作了這樣的註:「諸葛家傳為武侯祖母墓。」光緒三十年(1904年)清明節,臨沂諸葛氏於墓前立石碑一通,作「諸葛武侯先塋」。
「文化大革命」期間,該墓被石家屯村民毀壞,出土文物散失,現只有一面銅鏡和一件銅俑存於臨沂市博物館。

中共中央華東局舊址

1945年9月19日,中共中央發出《目前任務和戰略部署的指示規定黨的戰略方針是「向北發展,向南防禦」。決定陳毅、饒漱石等到山東工作,華中局北移山東,和山東分局合並組成華東局,另在華中成立華中分局,受華東局領導。按照中央的部署華中局和山東分局於10月25日在臨沂合並組成中共華東中央局(簡稱華東局),統一領導華中和山東的全盤工作。華東局機關設在西里路南原「德國醫院」的舊房子里(現市電影發行公司),直到1947年2月撤離。其間,臨沂成為華東戰略區政治、軍事中心。

山東省政府舊址

1945年8月13日,山東省政府成立。9月11日臨沂城解放,中共山東分局和山東省政府機關從莒南縣大店遷駐臨沂。省府機關設在原偽「沂州道尹公署」舊址(現臨沂供銷學校)。省交際處設在原「美國醫院」(現臨沂市人民醫院)。此後,臨沂成為山東解放區的首府。
1946年6月全國解放戰爭爆發後,省府除留少數人員在堅持工作外,各廳局大部人員疏散到城南農村辦公。翌年2月中旬,國民黨軍隊大舉進改山東時,山東省政府離開臨沂。

新四軍軍部舊址

1945年9月,中共中央決定:新四軍江南部隊撤到江北,軍部率部分主力挺進山東,陳疫、饒漱石到山東工作。新四軍軍部於10月上旬率部分主力到達山東,陳毅從前線趕到臨沂。軍部設在臨沂西門里路北原「德國天主教堂」後院。羅榮桓在這里向陳毅等人介紹了山東當時的形勢及部隊狀況,共同研究了堵擊徐州國民黨軍隊北上的作戰方案。
1946年1月7日,中央軍委正式決定,新四軍軍部與山東軍區合並,統一指揮山東和華中部隊。陳毅任新四軍軍長兼山東軍區司令員,饒漱石任新四軍政委兼山東軍區政委,黎玉任副政委,陳士榘任參謀長,袁仲賢任副參謀長,鄶同任政治部主任,唐亮任副主任。12月,軍部移至臨沂城東北、沂河東岸的前河灣村(現屬河東區)。次年2月離開臨沂。

山東大學舊址

1945年8月22日,山東省政府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決定,在臨沂建立山東大學,任命李澄之為校長,田佩之為副校長,仲煥章為教育長,並成立由李澄之、田佩之、楊希文、陳沂、孫陶林、薛暮橋、仲煥章、張凌青、劉導生、白備五、張立吾為委員會山東大學管理委員會。山東大學設在臨沂前經文中學。於1946年1月5明晃晃會行開學典禮。陳毅和黎玉親臨並講話,要求把青年學生培養成為政治的、軍事的、經濟的、文化的各方面人才,去為人民服務。山東大學設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系科,並有代辦的合作訓練班、財經隊、文化隊、郵政訓練班等。8月間,山東大學撤離臨沂。

『柒』 東北有哪些適合情侶遊玩的景點

1. 哈爾濱冰雕節:可踩雪、看冰燈,因冰景而約會。2. 長白山天池:被譽為天上人間,唯敏或情侶來此泡溫泉、飲茶,尤為浪漫。3. 雪鄉:情侶來此可留下二人的足跡,享受銀裝素裹的美妙。4. 樺皮嶺:賞秋,看楓葉,一場皆為兩人獨享。5. 松花江:火車下地鐵,摩肩接踵,坐船共賞美景。6. 亞布力滑雪場:菜鳥上行,必定要選這里,相吻於雪地之中,別樣風景美不勝收。7. 桂林公園:挽著彼此的手,來處處約會,拿襪放鬆心情。8. 秦皇島:去海邊游泳、打沙灘排球,夏 days。9. 洮南:帶上味道相宜的小吃,一起邊道慢慢品嘗,一邊享受自然美景,此處也是指伍不錯的約會勝地。10. 文聖公園:好像面面俱到,而你們將擁有最美、最舒適的一塊。11. 家庭樂園:男男,女女,情侶也可找個朋友一起來,開心的一天。12. 那日海:坐在海邊(最好是紅色的石頭上),看日出日落,此外,可以自己DIY一頂帳篷,夜晚點燃篝火,望著星空。13. 建馬休閑大賽馬場:英雄所見,情侶證情。14. 昆侖山慢城:適合一些喜歡安靜地、精緻地度假運動的類似人群,這里有最美妙的環保自然風景,有具有地質美學價值的泉水,還有無污染美食。

『捌』 2021南方人過中秋節吃什麼

南方人飲食向來喜清淡且偏甜的食物,對於 中秋節 這個傳統節日,吃月餅依然是主流,那麼除了吃月餅,南方人在中秋節還有哪些傳統美食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南方人過中秋節吃的食物,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1南方人過中秋節吃什麼

吃月餅

中秋節賞月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吃麻餅

四川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 兒童 在柚子上插滿香,沿 街舞 動,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

糍粑

八月中秋吃糍粑起源於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是人們為紀念楚國大將軍伍子胥而流傳至今的傳統習俗。八月中秋舂糍粑、吃糍粑賞月活動代表家家團結幸福、吉祥如意。糍粑的黏結成團,喻示著全家和睦團結;糍粑的香甜,喻示著生活甜蜜幸福;就連清早打糍粑,起得越早也代表來年豐收越大;糍粑成大小圓形,喻示著人們「有緣」、喜慶、吉祥和團圓;吃著圓圓的糍粑,就自然象徵全家和和氣氣、團團圓圓、平平安安。

蒸糯米的蒸籠,打糍粑的碓窩,放糍粑的簸箕,做餡的黃豆、花生、芝麻等等無不與「圓」同在,寓意「團圓」。在四川民間一些地方,人們還在糍粑中加入桂花,搗製成月桂糍粑,蘸上炒黃豆面和白糖吃,味道清幽淡雅、甘甜爽口,別具一番風味。

吃藕盒子

中秋食藕,也是寄團圓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多將藕切片,每兩片間下端相連,中間夾肉、文蛤等調制而成的餡,外拖面煎至金黃,此又稱藕餅,與月餅有異曲同工之妙。目前市場上藕的品種主要有兩種,即七孔藕與九孔藕。江浙一帶較多栽培七孔藕,該品種質地優良,肉質細嫩,鮮脆甘甜,潔白無瑕。中醫認為,藕經過煮熟以後,性由涼變溫,對脾胃有益,有養胃滋陰,益血的功效。

吃田螺

至於中秋食田螺,則在清咸豐年間的《順德縣志》有記:「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間認為,中秋吃田螺,可以明目。但為什麼一定要在中秋節特別熱衷於食之呢?中秋前後,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無小螺,肉質特別肥美,因此是食田螺的最佳時節。如今在廣州民間,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間,都有炒田螺的習慣。

吃芋頭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

這一食俗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 傳說 :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後,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後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余悔代相傳,至今猶存。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

吃桂花鴨

江南一帶的民間在中秋節人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

關於中秋節古詩都有哪些

月下獨酌(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悔槐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夜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月夜(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嫦娥(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碧毀友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月夜憶舍弟(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望月懷遠(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霜月(李商隱)

初聞征雁已無蟬,

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嬋娟。

秋宵月下有懷(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劉禹錫)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 寒露 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雲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

中秋月(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國中秋節習俗

觀潮

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燃燈

中秋之夜,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如今湖廣一帶仍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

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人周雲錦、何湘妃《閑情試說時節事》一文說:「廣東張燈最盛,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做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於竹竿上,高豎於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於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桿,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

猜謎

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 謎語 ,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

吃月餅

中秋節賞月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在福建廈門地區還有博餅的習俗,博餅更被列為國家非物質 文化 遺產項目。

賞桂花、飲桂花酒

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製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到了現代,人們多是拿紅酒代替。

玩花燈

中秋沒有像 元宵節 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谷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

燒塔

南方廣泛流傳著燒瓦子燈(或稱燒花塔、燒瓦塔、燒番塔)的游戲。如《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五記: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於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圓塔形,有多孔。黃昏時於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燒之。俟瓦片燒紅,再潑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時四野火紅,照耀如晝。直至夜深,無人觀看,始行潑息,是名燒瓦子燈」。

廣東潮州的燒瓦塔,也是以磚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樹枝燒起火來。同時還燃煙堆,就是將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結束後燒燃。而在廣西邊疆一帶的燒番塔,亦類似這種活動,但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清代抗法名將劉永福將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國侵略者)燒死的英勇戰斗。福建晉江亦有「燒塔仔」的活動。傳說這種習俗與反抗元兵的義舉有關。

祭月、賞月、拜月

《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在少數民族中,同樣盛行祭月的風習。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後,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2021南方人過中秋節吃什麼相關 文章 :

★ 2021中秋節還吃什麼傳統食物

★ 2021年中秋節的傳統食物

★ 2021中秋節應該吃什麼傳統食物

★ 中秋2021年放假時間安排表

★ 2021年中秋節的習俗活動

★ 2021中秋節的食譜推薦

★ 2021年各地中秋的習俗

★ 中秋節傳統民俗美食2021

★ 2021年中秋節的各地習俗活動

★ 2021中秋各地風俗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