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茶饊是哪裡的特產
茶饊淮安特產,雖然名字中有「茶」,卻跟茶葉沒什麼關系。
茶饊用精面製成,做成細細的條狀,擺出各種精美的形狀後,桐判在熱油中炸至金黃,再戚余撒上白芝麻,一口下去香酥脆爽,油香撲鼻,唇齒留香。
茶饊既可干吃,也可用水泡著吃。干吃時大多作佐酒小點,而用水泡著吃時,只需用開水沖泡數分鍾,待其全部泡開以後,便可食用。
茶饊歷史淵源
相傳淮安茶饊在清朝晚期就生產了,清咸豐五年(1885年),鎮淮樓旁的茶饊名師岳文廣,改進了茶饊製法,製作出文明中外的鼓樓茶饊,亦稱岳家茶饊。清宣統元年(1909年),參加江蘇省物品展覽會,獲得獎勵。1930年又參加國際巴拿馬比賽會,獲得銀質獎章局仔改,也在北京食品會上獲得過優質獎。
Ⅱ 饊子是哪裡的特產
饊子,是青海農業區各族人民逢年過節製作的特色食品。其形圈圈相連,外觀纖細黃亮,入口濃香酥脆,為麵食中的佳品,在宴會上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饊子是一種油炸麵食。在青海,漢族在臘月底製作,過年時招待客人,在正餐前食用。回族、撒拉族等一些少數民族的群眾,在每年歡度傳統的「古爾邦節」、「爾德節」、「聖紀節」,以及婚喪大事中,都把饊子作為待客的主要麵食品
饊子是用白面為原料,稍加鹽和調料,搓成細條(越細說明手藝越好),一圈圈放入油中炸制而成,酥脆可口。
原料配方:麵粉500克雞蛋1個鹽12克植物油500克(約耗100克)製作方法:1.將麵粉放入盆內,兌入約250毫升溫水(天熱可用涼水),雞蛋1個,鹽12克,同時放入,待鹽溶化後,用手把面抄勻,再用手把面紮成柔軟光滑有筋力的面團,蓋上濕布餳20分鍾。2.案子上抹些油,把面放在案子上,在麵皮上再抹一層油,用水搓成筷子樣粗細的長條,分層盤入盆內。層層都要刷油,從頭到尾搓成一根。3.將面條的一頭夾在左手的虎口處,用右手捋住面條,往左手並排伸出的4個指頭上纏9~10圈,再取一雙筷子,撐在纏好的面條圈套內,用雙手拿住兩頭,往外抽至20厘米左右長,投入七成熱的油鍋中,剛一見熱,立即將一頭扭一個半劑,然後抽出筷子,在油鍋中炸至定型,成柿黃色撈出即成。產品特點:形如盤酥,入口焦香。
Ⅲ 淮安饊子為什麼叫茶饊
因其多用於非正餐時與茶同食,故有淮安茶饊之稱。
茶饊,是江蘇省知名傳統點心,淮安茶饊最富勝名,歷史悠久,馳名中外。在淮安,茶饊屬婦孺皆知的美食。淮安茶饊創於清朝後期,距今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因為當時茶饊做得最好的人姓岳,故又名「岳家茶饊」,又因為岳氏的家宅靠近淮安城鼓樓,所以也有人稱其為「鼓樓茶饊」。1983年淮安茶饊獲江蘇省優質食品獎,1991年獲商業部飲食業優質品金鼎獎,1997年被認定為首屆中華名小吃。本品採用優質原料,經過獨特加工工藝精製而成,其色澤嫩黃,造型秀麗,松酥香脆、獨具風味。
茶饊是用紅糖、蜂蜜、花椒、紅蔥皮等原料熬成的水和適量的雞蛋、清油和面,然後反復揉壓,搓成粗條,捻成面團,搓成或抻成由粗細勻稱、盤連有序的圓條構成環壯物放入油鍋炸至棕黃色即成,如今,在許多飯店和早點鋪或菜市場上,饊子也以已成為常見食品,隨時可以買到。茶饊既薯穗可干吃,也可用水泡著吃。干吃時大多作佐酒小菜,而用水泡著吃時,只需用開水沖泡數分鍾,待其全部泡開以後,便可食用。茶饊泡著吃,柔韌香軟,易消化,尤其適合產婦和體弱多病者食。[1]
[編輯本段]〖追溯歷史〗
淮安茶饊,作為淮揚美食當中的一道名點,是非說不可的。中華第一宴--滿漢全席中共有30道江浙名菜,淮揚菜占這30道江浙菜中瞎陸的大半,而且在宴前六點中,淮安茶饊位第五,作為清朝貢品,淮安茶饊所謂聲名與地位皆是赫赫級別。
淮安茶饊於清宣統元年參加江蘇省物品展覽會獲獎,1930年又參加巴拿馬賽會獲獎牌。解放後還曾參加蘇北土特產交流大會甚獲贊譽。其成品有梳子、扇子、菊花和寶塔等多種造型,遐邇聞名。因其多用於非正餐時與茶同食,故有淮安茶饊之稱。
淮安茶饊歷史悠久製作始於唐大詩人劉禹錫贊雲: 「纖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扁玉人纏臂金」。《本草綱目》記載:饊「利便、潤腸、溫中益氣」之功效。又說:用延胡索、苦棣子等研為末,每服半錢至一錢;以捻頭(茶饊)湯食前用下,可治小兒小便不通。據考,孕婦產前吃茶饊有舒筋活血、松骨、催生之妙用,產後吃饊,可強身、助健康。它以質地酥脆、色澤嫩黃、味道清香、造型美觀而深受青睞。因茶饊含油量較大,故不宜久存,最好現制現吃。
淮安茶饊出名始於清代咸豐年間。那時淮安城內有個姓岳的人家專做茶饊,曾被列為貢品。岳家茶饊造型美觀奇特,配料合理。做出的饊子細如線,黃如金,環環人扣、絲絲相連。吃到嘴裡,香、脆、酥、甜還略有些鹹味,人們爭相購買,皆以能購得岳家茶饊為幸事。他家的茶饊是:香、脆、酥、油色質全黃、透酥鬆脆、香氣濃郁、生津開味、點火就著、人水就化。據傳,慈禧太後曾患乳瘤,無良方可治,御醫淮安人韓達哉開一偏方,「淮安麻油茶饊四支,荔枝核二枚研末,黃酒二兩,共浸煎;大被蒙頭。」慈禧連服三貼後,乳瘤競不翼而飛,慈禧大悅。從此,淮安茶饊在京城博得美名,並成了清室貢品。多少年來,江淮流域婦女懷孕生子有必吃茶撒的風俗。據考,孕婦產前吃茶饊有舒筋活血、松骨、催生的妙用;產後吃茶饊,可強身助健康。因此,江淮之間,誰家生孩子,親友都購買茶饊送給產婦,民間至今流傳一句歇後語:「坐月子不吃饊子——虧了。」
1965年,淮安縣的一位領導同志到北京開會,特意帶了一簍茶饊送給周恩來總理。總理收下了家鄉人民的深情厚意,但執意讓縣委的同志把禮物帶回磨手頃去。這件事顯示了總理清正廉潔的作風,同時給淮安茶饊增添了一段佳話。
[編輯本段]〖製作方法〗
■ 淮安茶饊的製作
原料配方:上白麵粉2.5千克精鹽50克黑芝麻75克芝麻油5千克(約耗1.85千克)
步驟:
1、將上白麵粉倒入麵缸內,根據不同季節加水(每千克麵粉春、秋季節用溫水900克,夏季用涼水700克,冬季用溫水1千克),同時放入黑芝麻和精鹽,與麵粉拌勻後揉成團,反復搋揉3次,用濕布蓋好餳0.5小時。
2、將餳好的面團搓成桂圓大小的長條,盤旋放入一隻抹有芝麻油的缸內。每盤一層,澆一次芝麻油,間隔1小時後再將面條放在抹油的案板上搓成毛筆桿粗的條,仍用上法盤入缸內。
3、將芝麻油倒入鍋內,用中火將油燒至八成熱。將搓好的面條繞在手上(扇子式的約繞60圈),先用手綳開約23~26厘米長後,把兩只長竹筷插入,再綳至約30多厘米長將面條抽細如線,即放入油鍋,筷子綳住條,在油鍋中擺動幾下,然後將兩只筷子交錯疊在一起使面條錯疊成扇形,抽出筷子,炸至茶饊呈金黃色時起鍋(每把40克重)即成。
特點:色澤金黃,香酥脆松,宛如金線繞成,環環相連。[2]
■ 饊子的做法
水調面團:特製粉25千克 精細鹽500克
炸制油:芝麻油、花生油各7.5千克。
1、制水調面團:把鹽用水充分溶解後,加入麵粉拌和,然後將面團充分搗制,一般不少於20分鍾,使面團具有良好的韌性。不調韌性面團製成後把它平攤在操作台上,由邊緣逐步向中心劃開。用雙手把劃開的面團粗條在操作台上揉搓成5毫米直徑的細長圓條,邊揉搓邊逐層盤入放有花生油的磁盆內(每層之間必須塗油,防止粘條),條盤放好後必須放置2小時後才可繞條炸制。
淮安茶饊2、繞條炸制:待盤條回餳後,以右手執條邊拉邊繞排列左手四指上,繞時左手四指伸直,用大拇指按住條頭,繞7~8圈,再以右手伸入條圈中,兩手四指並攏抻拉麵條,使繞條延伸至原長2倍,再騰出右手用2支筷子叉住左手上的繞條綳緊,然後雙手各執1支筷子放入油鍋炸制,油溫一般在220℃左右。入鍋片刻用筷將繞條疊製成扇狀,再取下竹筷。也可以使1支筷子翻轉180°繞成長卷狀。還可以用不同手法製成梳型、花朵型、帚型等。油饊成型後要在油鍋內翻動,使色澤均勻一致。待炸至金黃色出鍋瀝油。
■ 風味茶饊
△簡介
風味茶饊:南京省委黨校——品閣餐廳特色菜品。
特點:
茶饊香脆,加入青、紅椒絲後營養搭配合理,是一道地道的鄉村農家菜餚。
創意:
茶饊多是干吃,作者在製作這道菜時將茶饊掰開,配以青、紅辣椒炒制後,再用烤鴨餅卷食,吃法新穎,口感酥脆。
菜品提供:
葉良成:1964年出生,從廚18年,1990年在南京巴蜀園酒家任主廚,曾先後任南京市大鴻運酒店、民生大酒店廚師長,從2000年至今任南京省委黨校一品閣餐廳廚師長。2004年在長江江鮮烹飪大賽中獲得金牌。
△配方
原料:
麻油茶饊150克,青、紅辣椒30克,烤鴨餅8張。
調料:
鹽5克,雞精10克,色拉油30克。
△製作
方法:
(1)麻油茶饊掰成長10厘米的段;青、紅辣椒切絲。
(2)炒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青紅椒絲、茶饊段一同中火翻炒2分鍾,加鹽、雞精調味後出鍋裝盤。
(3)烤鴨餅入蒸箱內大火蒸2分鍾,取出後折疊成三角形,圍在茶饊四周裝盤,上桌後將炒好的茶饊捲入烤鴨餅中食用即可。
點撥:
茶饊入鍋後迅速翻炒即可出鍋,以免長時間加熱變得不脆。[4]
[編輯本段]〖質量標准〗
形態:饊條整齊,無明顯搭頭,無並條。
條澤:金黃色。
組織:斷面有孔,無面塊,無雜質。
口味:香味純正,酥脆爽口。
〖茶饊美麗傳說〗
不知是哪個朝哪個代,有個皇帝派一個姓李的大官帶著夫人到揚州一帶徵收錢糧。這個貪官一路上只想吃喝玩樂,路過山陽縣(即現在的淮安縣)時做了個夢。夢見一隻金鳳凰銜著一文精細的茶饊遠遠地飛下來,落在城中鎮淮樓頂上。這時有人告訴他,這只鳳凰是九天仙鳳,還說誰要是能得到它,就可以得到世界上所有的財寶,誰要能吃到它口中銜著的那支饊子,那就可以延年益壽,長生不老。這個貪官一心想獨占金鳳。他飛身去追,伸手去抓,不料腳下一絆,「撲通」一聲被狠狠地摔倒在地上,半晌動彈不得。他睜眼一看,原來是夢。這時他轉動著鼠眼,打起鬼主意來。嘿!有辦法了,藉此來個故弄玄虛,趁機搜刮民膏,大撈一把。
於是他立即召見山陽縣令,說他夜裡看見一隻金鳳凰飛到縣城裡來了,要山陽縣令立即下令全城出動,火速追捉那隻金鳳凰、奪下那支能延年益壽的茶饊,讓他和夫人開開眼界,飽飽口福。
慣於拍馬溜須的心陽縣令見大官有旨,立即讓差役們全城出動,去追捉那隻金鳳凰,奪下那支茶饊,不捉到金鳳凰就要殺差役們的頭。差役們滿腹氣憤,但又不敢不去。他們連金鳳凰的影子也沒看到,到哪裡去捉呢?差役們為了交差,便抓來一個炸饊子的老頭,欺騙山陽縣令道:「那隻金鳳凰被追急了,一頭藏到這個老頭的懷里。請縣老太爺就向他索取吧!」
那山陽縣令瞪著眼睛,吹著山羊鬍子,厲聲道:「你這老頭子把金鳳凰藏到哪裡去了?趕快交出金鳳凰和茶饊來!」
那老頭苦苦哀求:「縣太爺,這話從何說起?小民從來也未見過什麼金鳳凰,更沒有看到什麼茶饊。」
縣太爺一聽就火了,「老東西,你一家人不要命了!」
炸茶饊的老頭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說:「縣太爺,你看錯了,小民家只有一隻報曉的大公雞,從來也未見過什麼金鳳凰,到哪裡去捉呢?」
那縣太爺一看硬的不行,就欺騙他說:「老頭,你要是交出金鳳凰和那支茶饊,我把這城內所有的商店都給你開,足夠你快活一輩子。」
「小民沒有那福份。」老頭氣憤地頂撞著縣令。山陽縣令拍案大怒,「不管你見沒見到,限你在五更之前定要交出金鳳凰和那支茶饊,不然全家問斬。」
老頭回到家裡,無計可施,只有拼著自己一人去死,囑咐家人趕快逃命。這時,全家人抱頭大哭,唯獨九歲的小孫女兒金風鳳,不哭也不語,站立在屋當中,怒目瞪眼的沉思著。[3].
金雞報曉了,天快亮了。就在這關頭,金鳳對他爺爺說:「爺爺,你莫心焦,金鳳凰有了,她就在我的心上,叫差役們跟我來取吧!」小金鳳說著,朝全家人望了一眼,轉身從鍋台上象起一支茶饊,直向屋後井邊奔去。老頭一把沒有抓住,只見她縱身跳下井去。頓時從井裡噴射出萬道金光,一隻五彩金鳳凰,口裡含著一支茶饊飛出井口,在屋子上空旋了兩圈,然後直向縣衙門正堂里飛去。
那個李大官和縣令正在堂上喝酒。忽然從門外射進來一股刺服的亮光。隨著光飛進來一隻金鳳凰,口裡銜著一支茶饊。那今大官和縣令高興得口水直淌,起身撲向金鳳凰。只見金鳳凰用雙翅向他們迎面扇去。頓時狂風四起,颳得他倆屁滾尿流,死狗般摔在堂上。——金鳳凰猛撲下來,一個個地啄去李大官和縣令的眼球。
在熊熊的火焰上空,金鳳凰懷著喜悅,展開五彩繽紛的翅膀,在雄偉的鎮淮樓上空盤旋。她對著楚城大地輕輕地吹了口氣,頓時楚城上下一片金黃,五穀豐登。接著她又搖身一變,化成香細酥脆、馳名中外的精工佳點「淮安茶饊」。
據說每當在那天空晴朗的早晨,你口中吃著淮安香細酥脆的茶饊時,耳邊還可以聽到金鳳凰悅耳的鳴叫聲呢!
Ⅳ 淮安有什麼特產,好吃的東西
淮安好吃的有:
1、清燉獅子頭:
清燉獅子頭是江蘇省的一道傳統名菜,屬於淮揚菜系,該菜品口感松軟,肥而不膩,營養豐富,可紅燒,清蒸,味道鮮香可口,口感松軟,肥而不膩,營養豐富,非常美味。
2、松鼠桂魚:
松鼠桂魚又名松鼠鱖魚,是江蘇省蘇州市的一道特色名菜,屬於蘇菜系蘇幫菜,以鱖魚為主要食材。松鼠桂魚,看起來色澤橘黃,吃起來外脆里嫩、酸甜適口。
3、大煮干絲:
煮干絲又稱雞汁煮干絲,是江蘇省淮揚地區的一道傳統名菜,屬淮揚菜系。該菜品是一道既清爽,又有營養的佳餚,其風味之美,歷來被推為席上美饌,淮揚菜系中的看家菜。
原料主要為淮揚方干,刀工要求極為精細,多種佐料的鮮香味經過烹調,復合到豆腐干絲里,吃起來爽口開胃,異常珍美,百食不厭。
4、平橋豆腐羹:
平橋豆腐羹是江蘇省淮安市的一道傳統名菜,屬於淮揚菜系。該菜品的原料是定製的鹽鹵點漿的細嫩豆腐。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駐蹕平橋林秉直家,林創此菜招待乾隆,得到乾隆稱贊,稱他為"林百萬",並譽此菜為"天下第一菜"。
5、淮安茶饊:
淮安茶饊,是淮揚菜中的一道名點,它又叫「細環餅』,是用上白精面,拉出像麻線一樣的細面絲,再一圈一圈地繞在手掌上,做成四寸多長、一寸多寬的套環,環環相連,呈梳狀、菊花形等網狀圖案,之後放入麻油鍋中泡炸而成,以此做出的茶饊質地酥脆,而且味道香美。
Ⅳ 江蘇淮安特色小吃
江蘇淮安特色小吃有淮安茶饊、碼頭湯羊肉、漣水捆蹄、十三香龍蝦、淮安菜炒飯等。
1、淮安茶饊
淮安茶饊,是淮揚菜中的一道名點。中華第一宴—滿漢全席中共有30道江浙名菜,淮揚菜占這30道江浙菜中的大半。而且在滿漢全席前六點中,淮安茶饊位第五。作為清朝貢品,淮安茶饊聲名與地位顯著。
2、碼頭湯羊肉
碼頭羊肉湯是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碼頭鎮當地傳統名菜,屬於淮揚菜。碼頭的湯羊肉是經過特殊的烹調加工,裝上碗,一半湯,一半肉,湯肉並美。湯,看上去稀,舀起來稠,喝進嘴粘,咽下肚滑,獨具鮮、美、香、爽口味;肉,酥而不散,進嘴 則骨離筋化,回味無窮。
3、漣水捆蹄
漣水捆蹄是一道傳統名菜,是漣水縣的特產。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相傳在清朝道光年間,色澤醬紅,鮮嫩可口,咸辣香甜,食時細嚼慢品,回味無窮。稱得上三餐美味,四時佳餚。、
4、十三香龍蝦
十三香龍蝦又稱盱眙龍蝦,是江蘇盱眙經典的小吃。盱眙龍蝦之所以有名,是與它的烹制方法有很大的關系,首先它的配料是獨一無二的,即十三香(數十種中草葯組成)。
5、淮安菜炒飯
淮安炒飯又稱淮安菜炒飯,江蘇省傳統名點,屬於淮揚菜系,紅綠白相間,如玉如翠,香咸爽口。原料有青菜,熟鹹肉,蔥花,粳米飯,精鹽,味精,熟豬油。
Ⅵ 茶饊的簡介
茶饊,是江蘇的知名傳統點心,其中淮安茶饊最富勝名,歷史悠久,馳名中外。在淮安,茶饊屬婦孺皆知的美食。淮安茶饊創於清朝後期,距今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因為當時茶饊做得棚肢世最好的人姓岳,故又名「岳家茶饊」,又因為岳氏的家宅靠近淮安城鼓樓,所以也有人稱其為「鼓樓茶饊」。1983年淮安茶饊獲江蘇省優質食品獎,1991年獲商業部飲食業優質品金鼎獎,1997年被認定為首屆中華名小吃。本品採用優質原料,經過獨特加工工藝精製而成,其色澤嫩黃飢襪,造型秀麗,松酥香脆、獨鏈肢具風味。
Ⅶ [求助]哪裡的淮安茶撒好吃呀
自唐朝流傳至今的淮安茶饊淮安茶饊歷史悠久,風味獨特,是淮安特產之一。 早在戰國時期,就有了茶饊。又有人稱之為「細環餅』、唐代大詩人劉禹錫曾有詩贊道: 細手提來玉數埋此尋,碧油煎出嫩黃深。 夜來春睡無輕夢,壓扁佳人纏臂金。 可見當時的茶饊已經成為人們比較喜愛的食品了。 淮安茶饊製作始於唐,出名則始於清代咸豐年間。那時淮安城內有個姓岳的人家專做茶饊,曾被列為貢品。岳家茶饊造型美觀奇特,配料合理。做出的饊子細如線,黃如金,環環人扣、絲絲相連。吃到嘴裡,香、脆、酥、甜還略有些鹹味,人們爭相購買,皆以能購得岳家茶饊為幸事。曾獲得清宣統二年南洋勸業會銅質獎和巴祥慎拿馬國際博覽會銀質獎。 1983 年獲省名特優產品證書。淮安茶饊採用上等精白面加芝麻、細鹽或糖配製,將其搓條、盤條,配以麻油搶炸成饊,在製作中不加食鹼,且用溫油炸成,不易變質。它的形狀有扇子型、梳子型、寶塔型、荷花型、葫蘆型、菊花型等。特點是:香、脆、酥、油色質全黃、透酥鬆脆、香氣濃郁、生津開味、點火就著、人水就化。淮安茶饊不僅是方便食品,而且是對某些疾病有特殊療效的滋補食品。據(本草綱目)說:撤性甘味咸,濕、無毒。有「利大小便、潤腸、溫中益氣」之功用。又說:用延胡索、苦棣子等研為末,每服半錢至一錢;以捻頭(茶饊)湯食前用下,可治小兒小便不通。據傳,慈禧太後曾患乳瘤,無良方可治,御醫灘安人韓達哉開一偏方,「淮安麻油茶饊四支,荔枝核二枚研末,黃酒二兩,共浸煎;大被蒙頭。」慈禧連服三貼後,乳瘤競不翼而飛,慈禧大悅。從此,淮安茶饊在京城博得美名,並成了清室貢品。多少年來,江淮謹液敬流域婦女懷孕生子有必吃茶撒的風俗。據考,孕婦產前吃茶饊有舒筋活血、松骨、催生的妙用;產後吃茶饊,可強身助健康。因此,江淮之間,誰家生孩子,親友都購買茶饊送給產婦,民間至今流傳一句歇後語:「坐月子不吃饊子——虧了。」 現在的淮安茶饊以鼓樓食品廠出產最為有名,其制不僅得岳家後人的真傳,而且用現代工藝技術不斷加以改進。造型有梳狀、菊花狀、寶塔狀等等,以梳狀(長 4 寸、寬 1 寸)最為普及。人們常愛攜帶淮安茶饊饋贈親友。來淮的遊人也不忘帶幾盒裝璜美觀、香脆可口的茶饊作為旅行的珍貴紀念。 1965 年,淮安縣的一位領導同志到北京開會,特意帶了一簍茶饊送給周恩來總理。總理收下了家鄉人民的深情厚意,但執意讓縣委的同志把禮物帶回去。這件事顯示了總理清正廉潔的作風,同時給淮安茶饊增添了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