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傳說中的鎮江三怪,你最愛哪一個
鎮江三怪,想必鎮江人都知道。
鎮江有句俗語叫做「香醋擺不壞,餚肉不當菜,面鍋里煮鍋蓋。」大家可以猜一謹稿猜鎮江三怪之首,沒錯就是香醋,鎮江的恆順集團,也是鎮江本地數一數二的知名企業,真正把香醋推向了全國,乃至世界,最近美國一項調查有關美國最受歡迎的中國產品,鎮江香醋排名僅次老乾媽,
據說鎮江香醋還是酒聖杜康的兒子黑塔發明的呢。那個時候,杜康父子將這稀奇物送給左鄰右舍嘗嘗,鄰居們又連連說味道好,之後越來越多的人都趕過來買,這香醋就在當時的鎮江城內賣開了,之後天下聞名,名揚四方。
然後當時的鎮江人發現,醋擺久了也不會變質,反而存放愈久,味道愈加醇香。「香醋擺不壞」,便成了鎮江醋的一大特點。
鎮江香醋,其色濃而味鮮,香而微甜,酸而不澀,馳名中外。
鎮江有哪些 美食 呢?寧鎮揚都屬於淮揚菜又不完全一樣,鎮江紅湯比較多一些。 杜牧《杜秋娘詩》:「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鎮江的 美食 也如江心中冷泉一樣,得此水美。
傳統 美食 包括三魚兩頭...鰣魚刀魚已經很難吃到了。小時候寓居京口,離開一晃三十多年了。女友媽媽做的鏨肉,是我最不能忘懷的 美食 。
鎮江是個碼頭,從三千五百年前開埠起,就一直是五方雜處,飲食自然受各地影響。
比如清真,點心有京江臍,有大京果小京果... 京江臍的 歷史 非常悠久,據說清初原為八角形狀,因為當時滿洲統治者忌諱(八旗兵被吃掉),只好改成現在的六角形。京江臍馳名的訣竅全在手藝和火工上,製作京江臍的時候,將加油的麵粉揉成小團,呈 饅頭樣,用刀輕輕切成六角形,然後貼進爐壁或推進烘爐,一會兒就飄出香味,鏟下就可以吃了。才出爐的京江臍像立體雪花狀,六隻角楞角分明,吃起來松軟香脆,還可掰開,用開水和肉湯泡著吃,老年人吃面時,常和面湯泡食,別具風味。還有一種噴灑紅糖水,熟了呈紅色的糖臍,那種因為易於消化,是婦女生養後的滋補食品。《梵天廬叢錄》朝野掌故:「乾隆皇帝南巡時,太後因渡江眩暈作惡,思得食物鎮之。適某巡檢小舟在御舟側,以所攜京江飠齊三枚進,太後食之而樂。晚宿金山行宮,高宗問安,太後以渡江暈船,因知侍京江飠齊而愈。遂以縣令官巡檢。」
記得清真小飯店有九如...印象最深的四角一隻的兔頭。
餚肉以前選的是老母豬肉,看中肌肉纖維粗,硝的作用下軟硬程度適中...
鍋蓋面!!
鍋蓋面獨特的做法在於選用「跳面祥猛孝」,所謂跳面就是把和揉成的面放在案板上,由操作人員坐在竹杠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案板上,既上下顛跳,又似舞蹈,似雜技,反復擠壓成薄薄的麵皮,用刀切條。
鍋蓋面當然是因為煮麵的同時放在湯上的小鍋蓋。
那麼為什麼放鍋蓋呢。為了讓大鐵鍋四周透氣但開水不外溢,木鍋蓋可以壓住翻滾的面頭,面條貼在鍋蓋下,水在其周邊沸騰,水與鍋蓋之間沒有空隙,煮熟的面條就很筋道,且面條逐份投入,熟後不粘連。
因此鍋蓋面獨特的口味才成就了如今知名全國的名氣呀。
另外鎮江鍋蓋面的澆頭如今也發展多樣,更有特色。如果說以前由碼頭文化發展出來的鍋蓋面首先是便捷其次才是好吃的話,如今的鍋蓋面早已經高湯吊面,用豬蹄、蹄髈、排骨熬出充滿膠質的濃濃白湯,配合跳面,澆上一勺煮化的碎肉,真是享受。、
我是北方人,鎮江鍋蓋面還是很適合我的口味,後來邀請了北京和山東的朋友來,他們對鍋蓋面都是情有獨鍾。這里說的是紅湯小刀面。配的是長魚,其實配的材料我覺得和面的湯頭比都無所謂。第二,餚肉,現在市面上牌子也不少,吃來吃去還是宴春,雜牌子也吃過不好吃。香醋太酸了吃不慣
鎮江有三怪:餚肉不當菜,香醋擺不壞,面鍋裡面煮鍋蓋。這三句話啥意思呢?
餚肉不當菜
餚肉其實叫硝肉,鎮江人叫餚肉,關於這個 美食 還有個很有意思的傳說。相傳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來到鎮江,帶著一幫大臣外出視察,走著走著肚子餓了,就走進一家小飯館兒想吃點東西,老闆娘一看來了這么多穿著考究的達官貴人,非常緊張,手忙腳亂中不小心誤把硝當成鹽撒進了煮肉的鍋里,誰知煮出來的肉香味撲鼻,乾隆皇帝吃得嘖嘖稱贊,認為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餚,所以給肉起了個名字叫「餚肉」。
鎮江人有喝早茶的習慣,餚肉必不可少,無肉不成席,在早茶桌上,餚肉是當作點心而不是當菜吃的,所以俗語叫「餚肉不當菜」。
香醋擺不壞
鎮江的恆順香醋世界聞名,你看很多國外的影片中,只要唐人街里有醋瓶子的鏡頭,商標一定是鎮江香醋,我坐國際郵輪出去玩兒,發現船上為遊客提供的各種調料里,放的也是一瓶鎮江香醋,說明鎮江香醋已經走向了世界。鎮江的香醋,酸而不澀,香而微甜,久擺不壞,越放越香,用來蘸大閘蟹,蘸餚肉是絕配,所以在鎮江的飯店裡吃飯,客人一落座,服務員就會給每人倒上一小蝶醋,用以蘸食冷盤,鎮江被譽為「中國醋都」真是名不虛傳。
面鍋裡面煮鍋蓋
鎮江人愛吃面,每天的生活都是從一碗鍋蓋面開始的。外地人看到鎮江人下面覺得好稀奇:一個超級大的大鍋里,飄著一隻小小的木頭鍋蓋,鍋蓋隨著面湯起伏,面條就在鍋蓋下面沸煮著,這樣煮出來的面條勁道好吃,口感爽滑。鍋蓋面的面條根據粗細分為細面(很細),小刀(圓細),中寬(略寬),大寬(很寬),各人根據自己的喜好選面,跟老闆說一聲就行,面條的湯底是各家的秘方,用的都是老闆自製的醬油底料,所以鍋蓋面沒有正不正宗之說,因為每家的口味都不一樣,有人喜歡這家,有人喜歡那家,一般吃慣了就不會換了。鍋蓋面已被選入了中國十大面條之一。
你問我三怪里最愛哪一個? 我選香醋。 因為餚肉可以不吃,面條也可以自己在家下,可香醋卻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吃面吃粉吃冷盤,吃蝦吃蟹吃水餃,燒糖醋味的菜餚,哪樣也少不了香醋,吃面時不放香醋總覺得少了點啥,吃著不香。
我家的醋用得特別快,半個月一瓶,我去外地 旅遊 ,生怕當地買不到鎮江香醋,都是帶著口服液包裝的旅行版香醋備用,鎮江香醋特有的彌香,一開瓶就能聞出來,別的地方的醋聞聞就不想吃了。所以對我而言,香醋是我最愛的。
面鍋里煮鍋蓋
朕先說第一怪:香醋擺不壞。
俗話說開下門來七件事:油、鹽、柴、米、醬、醋、茶。醋,乃酸、甜、苦、辣、咸五味之首。醋,是我國傳統酸性調味品,古人給醋冠以「食總管」的美稱。千百年來,人們在爆、炒、拌、熘等烹制中,都要加些醋,去腥解膩,增進菜餚風味。若品嘗水晶餚蹄、蟹黃湯包時,每每蘸點香醋,配上姜絲,越覺鮮潤芳香;至於醋熘桂魚、糖醋排骨等均為江蘇名菜,別具風味。宋代詩人、 美食 家蘇東坡在鎮江焦山品嘗鰣魚時,曾做詩贊美道:「芽姜紫醋炙銀魚,雪碗擎來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氣在,此中風味勝蒓鱸」。
說罷香醋,我們再談談第二怪餚肉不當菜。餚肉叫添燈棒餚,香酥軟嫩,為最愛吃瘦肉的人所歡迎。
餚蹄既可作為筵席上的主碟;又可在吃早茶時,作餚蹄面;還可切成塊,裝盤當早點吃,故有「餚蹄不當菜」之說。水晶餚蹄不僅為餐桌上的佳餚,而且是饋贈親友的佳品。用的水晶餚蹄禮盒裡放上一支宴會醋(鎮江恆順香醋),既攜帶方便,又可延長儲存期和便利品嘗。
說罷餚肉,再說說第三怪:面鍋裡面煮鍋蓋。鍋蓋面「面鍋裡面煮鍋蓋」,是鎮江飲食技藝中的一項創造。鍋蓋面,用的面條是「跳面」。所謂「跳面」,就是把和揉成的面放在案板上,由操作人員坐在竹杠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案板上,既上下顛跳,又似舞蹈,似雜技,反復擠壓成薄薄的麵皮,用刀切成面條,這種面條有毛孔,鹵汁易入味,吃在嘴裡耐嚼有勁,味道獨具。
至於湯面名稱,品種繁多,且如春初刀魚上市,時新的湯面要數「刀魚面」;夏時,有「長魚面」;秋、冬有各式「蓋澆面」。平時,常吃的湯面為紅湯面。面鍋裡面煮鍋蓋(面鍋大、鍋蓋小),據說,過去鎮江人下面不用鍋蓋,一次一家小麵店的張嫂為了讓面熟的快,無意中蓋了鍋蓋,誤把湯罐蓋放入面鍋中,卻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後來,這種方法就沿用下來。當面條下入沸水鍋後,再用一隻小鍋蓋蓋在面湯上,o 當我們念起那《三怪謠》,品嘗「三怪」時,將會更加領悟到這「三怪」的魅力
鎮江人吃面地道,面爽滑有彈性,香兒鮮美,未食而鄉情濃濃,秀人食慾。來鎮江吃的最多的應該是鍋蓋面了,鎮江醋感覺比別的地方的醋更有味道,每次吃鍋蓋面都要加點鎮江香醋,是絕配,哈哈哈。
鄉愁,對我來說最直觀的表現就是饞。饞(饞)的詞典解釋: 想吃到好吃的食物;專愛吃好吃的食物。所謂饞,就是一種想吃但又吃不到的復雜 情感 。我不會去饞麥當勞的double cheese,但我會去重慶的小面加點算豆角,加點鎮江香醋。
鎮江鍋蓋面,又稱為伙面,是「中國十大面條」之一,是鎮江家喻戶曉的麵食其被稱為江南的「天下第一面」。其做法簡單:將麵粉揉好後擀成薄片,再用刀細切,與鍋蓋一起下鍋煮熟,撈起放入調好佐料的碗里即可。伙面的特點是軟硬恰當,面的柔韌性好,老少咸宜。2009年10月在天津「第十屆中國 美食 節暨第八屆國際 美食 博覽會」上,喜獲「中華老字型大小百年名小吃金鼎獎」,已成功申報為市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鍋蓋面原本不在鎮江,它是經過一番波折才在鎮江定形成名的。
鎮江三怪:香醋擺不壞,餚肉不當菜,面鍋里煮鍋蓋
這個選擇好難回答啊,三樣我都愛。但是非要讓選擇一個的話,我還是喜歡鍋蓋面,真的是我從小吃到大的,每天早上起床都要吃上一碗奶奶煮的鍋蓋面,然後再加幾滴鎮江的香醋,真的是太完美了。每次餓了的時候,鍋蓋面也是我的第一個選擇,既方便又管飽。
為了讓大鐵鍋四周透氣但開水不外溢,木鍋蓋可以壓住翻滾的面頭,面條貼在鍋蓋下,水在其周邊沸騰,水與鍋蓋之間沒有空隙,煮熟的面條就很筋道,且面條逐份投入,熟後不粘連。
另外鎮江鍋蓋面的澆頭如今也發展多樣,更有特色。如果說以前由碼頭文化發展出來的鍋蓋面首先是便捷其次才是好吃的話,如今的鍋蓋面早已經高湯吊面,用豬蹄、蹄髈、排骨熬出充滿膠質的濃濃白湯,配合跳面,澆上一勺煮化的碎肉,真是享受。
這樣的鍋蓋面還有什麼理由讓我不愛呢?
首當其沖,鍋蓋面,而且是最簡單的香乾肉絲面,因為怕其他的料太重影響了面湯本身的味道,真是愛不釋口啊,每次回老家都要去吃,每天早上都吃,百吃不厭,越吃越想念!其次餚肉,每次必帶!香醋就得問問喜歡吃醋的人的評價了!
㈡ 鎮江有哪些好吃的地方美食
鎮江古時被稱作潤州,民國時期曾是江蘇的省會所在。提到鎮江,很多人可能會想到鎮江醋。但其實鎮江除了聞名海外的鎮江醋外,鎮江的美食也是極不錯的,如果你是一個吃貨,來到鎮江,鎮江是不會辜負你的。上菜!
一、 餚肉
來到鎮江,可以去吃吃鎮江的茶點。而在這種類繁多的茶點中,首推鎮江蟹黃湯包,價格有點貴。一隻大概五元這樣子,不過是蟹黃湯包,價格也可以理解。輕輕咬上一口,滿嘴都是蟹黃油的味道,真的鮮啊。
㈢ 江蘇鎮江三怪是哪三樣
鎮江三怪
名城鎮江歷史悠久,文化發達,其中有一則是「三怪」的歌謠,內卜拆肆容是:「鎮江有三怪,香醋擺不壞,餚肉不當菜,面鍋里煮鍋蓋」。
香 醋
《中國醫學大典》載:醋,「以江蘇鎮江為最佳」。鎮江香醋,在我國諸多醋品中別具一格,它色、香、酸、醇、濃俱全。嘗一口,酸而味鮮,香而微甜,不澀,存放愈久,味型轎道愈醇,而且不會變質。這就是「三怪謠」中的「香醋擺御山不壞」。
餚 肉
鎮江的餚肉,又叫水晶肉蹄,皮白肉紅,一塊塊晶瑩發亮。鎮江人吃餚肉有個習慣,清早上館子,泡壺茶,放碟姜絲,將餚肉蘸著香醋姜絲吃。這就是「三怪謠」中的「菜肉不當菜」。
鍋蓋面
鎮江的麵店,將一隻小鍋蓋撂在鍋里,讓它漂在水上,湯溢不出來,又透氣,下的面條就是好吃。這就是「三怪謠」中的「面鍋里煮鍋蓋」。
㈣ 鎮江三怪是什麼
鎮江有三怪,其為香醋怎麼放放不壞,餚肉不是一盤菜,面鍋里煮著鍋蓋。
我先來講講鎮江第一怪:
香醋放不壞。
這種面在當地特別有名氣,叫做鎮江鍋蓋面!這裡面還有一個小典故。
過去鎮江人下面不用鍋蓋,但是知拍有一個小鍋蓋在旁邊,一次一家小麵店的張嫂為了讓面熟的快,無意中蓋了鍋蓋,卻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當天的面客人都說特別好吃。有的人當時就吃了兩碗。這種方法就沿用下來。當面條下入沸水鍋後,再用一隻小鍋蓋蓋著,一直流傳到現在。現在很多地方也能吃到,都開了鎮江鍋蓋麵店!鍋蓋面這種面條有毛孔,特製的鹵汁更加入味,吃在嘴裡耐嚼有勁,味道獨具。 鍋蓋面的底料也十分講究,秘制醬油汁加上十餘種佐料,味道十分鮮美。
鍋蓋面,餚肉,香醋,你能想像著每天早晨去上班之前來一碗鍋蓋面,上邊放著幾片餚肉,裡面在點上幾滴香醋!一天都精力充沛!
㈤ 江蘇鎮江有什麼好吃的東西
江蘇鎮江人非常懂得享受生活,所以"鎮江美食"名目眾多,其中以"鎮江三怪"最為出名,我們就從它們的傳說開始說起吧。
一.鎮江三怪的美麗傳說
"鎮江三怪"說的是香醋、餚肉、鍋蓋面三樣美食,他們的特點是:"香醋擺不壞,餚肉不當菜,面湯裡面煮鍋蓋"。這其中各自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1. 香醋擺不壞
香醋是酒聖杜康的兒子黑塔發明的,香醋是鎮江三怪之首。傳說發明了釀酒術的杜康,舉家來到鎮江,開了一個小糟坊,釀酒賣酒,黑塔隨父做一些瑣事。有一天,黑塔給缸里加了幾桶水後,便興致勃勃地抓起一壇酒一口氣喝了好幾斤米酒,黑塔醉醺醺的一不小心倒在酒缸邊呼呼大睡起來。突然一聲驚雷,一位白發老翁對黑塔說:"黑塔你釀調味的瓊漿已經有二十一天了,今日酉時就可品嘗了。"黑塔正欲再問,仙翁已不知去向了。
鎮江香醋
醒來黑塔回想剛才夢中發生的事情,覺得十分奇怪,這大缸中裝的不過是喂馬用的酒糟與後加的幾桶水,怎麼會是調味的瓊漿?心想喝它一碗看看究竟什麼味道,誰知一喝只覺得滿嘴酸溜溜,甜滋滋,頓時神清氣爽,渾身舒坦。便知剛才夢中所說、口中所嘗一五一十告訴父親。杜康聽了也覺得神奇,用手指蘸了蘸,送進口中嘗嘗,果然香酸微甜。
杜康又細問黑塔一遍,對老翁講的二十一酉時琢磨許多,邊還用手比劃著突然拽住黑塔在地上用手指寫了起來:"二十一日酉時,這加起來就是個'醋'時,興許這瓊漿就是'醋'吧!"從此,便有了醋。這醋便在鎮江城內賣開了,便成了鎮江名特產。後來,鎮江人發現,醋擺久了不會變質,反而愈放愈久,味道愈加愈香。"香醋擺不壞",便成了鎮江第一怪了。蘇東坡還將醋寫入詩中予以贊美:芽姜紫醋炙銀魚,雪碗擎來二尺余;沿有桃花春氣在,此中風味勝蒓鱸。
目前,鎮江香醋的名氣已蜚聲海內外,就連國宴上也能見到鎮江香醋的蹤影,鎮江市造醋企業的代表:"恆順集團"也已成為知名的上市公司。
水晶餚肉
2. 餚肉不當菜
是江蘇傳統小吃,明、清時期已經享有盛譽。其特色是皮薄如紙,吹彈即破,製作"絕"、形態"美"、吃法"奇"。蟹黃湯包的製作原料十分講究,餡為蟹黃和蟹肉,湯為原味雞湯,製作工藝精妙絕倫。
3. 其他名吃
另外還有如下名吃,是鎮江人經常用來招待客人的:清燉蟹粉獅子頭、拆燴鰱魚頭、百花酒燜肉、白湯大面、鴨血粉絲湯、炒年糕等。
怎麼樣?說了這么多鎮江的美食,您肯定要流口水了吧?還是請您抽空親自光臨鎮江品嘗吧。
㈥ 鎮江有什麼好吃的
作為美食之鄉的鎮江,不斷開發旅遊美食文化,以淮揚菜系為特色,兼收南北風味。鎮江美食有「三魚、三怪」之說,「三魚」即「長江三鮮」鰣魚、刀魚、鮰魚;「三怪」則為餚肉、香醋、鍋蓋面。其中尤以「鎮江三怪」最為出名。 鎮江三怪 1、「香醋擺不壞」——鎮江香醋 在我國諸多醋品中,鎮江香醋可謂別具一格,它色、香、酸、醇、濃俱全。嘗一口,酸而味鮮,香而微甜,不澀,敬斗存放愈久,味道愈醇,而且不會變質。這就是「三怪謠」中的「香醋擺不壞」。 2、「餚肉不當菜」——餚肉 又叫水晶肉蹄,皮白肉紅,一塊塊晶瑩發亮。鎮江人吃餚肉有個習慣,清早上館子,泡壺茶,放碟姜絲,將餚肉蘸著香醋姜絲吃。即「餚肉不當菜」。水晶餚蹄雖然在鎮江有許多酒樓飯店都有供應,但其質量分出高低。品嘗者都認為老宴春酒樓的餚肉質量最佳,最為正宗。 3、「面湯裡面煮鍋蓋」——鍋蓋面 將一隻小鍋蓋撂在鍋里,讓它漂在水上,湯溢不出來,又透氣,下的面條就是好吃,即有名的鍋蓋面。傳說古時候,鎮江有戶人家,妻子為丈夫下面條,一不小心將鍋灶上的湯罐蓋滑入面鍋里。哪曉得這樣下出來的面條不硬不爛,軟熟相當。於是,他就夥同別人開了個麵店。由於面鍋里放鍋蓋,又是合夥開店,所以鎮江的麵店又稱「伙麵店」,下出來的面條,人們即稱「鍋蓋面」侍滾。 其他著名的美味小吃 蟹黃湯包 鎮江「蟹黃湯包」名揚海內外,是有名的小吃名饌,其皮薄、湯多、餡飽、味鮮,可與天津狗不理包子相媲美。吃的時候要做到「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別怕費事,那絕佳的鮮味得慢慢品才知其中乾坤。相傳,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私訪,路過鎮江時,聞得鎮江有「蟹黃湯包」之美味,特地在鎮江逗留幾日,且品嘗後贊不絕口。 鴨血粉絲湯 說起南京的「金陵鴨血粉絲湯」恐怕是無人不曉,但是吃過鎮江鴨血粉絲湯的人都會覺得,「金陵鴨血粉絲湯」的味道比「鎮江的」可差遠了。這鴨血粉絲湯採用老鴨湯煮制,口感鮮香醇厚,粉絲勁道爽口,尤其是湯中混合的鴨胗、鴨腸、豆腐泡等料更是為整碗湯的味道增色不少。 「鎮江三魚」 又稱「長江三鮮」,指的是鰣魚、刀魚和鮰魚,俱生長於海洋,盛產於南通和鎮老稿余江一帶。由於長江到鎮江江面漸寬,水流漸緩,形成了許多的江心洲,江邊、洲邊荒蕪,江柳、水草叢生,水中的營養特別豐富,鰣魚、刀魚和鮰魚到這里最為肥美,味道也最佳。 在長江三角洲一帶,可以吃到正宗鮰魚的地方有三處,第一便為鎮江焦山、第二為上海吳淞口、第三為南通狼山。 東鄉羊肉 是鎮江的特色風味,肉質鮮香酥爛,味美非凡。其盛產於鎮江市丹徒區的大路鎮、姚橋鎮以及大港一帶,這一帶地處鎮江市的東部,是為「東鄉」。烹制東鄉羊肉最為盛名的是姚橋鎮的儒里(原名朱家圩),傳說系由乾隆皇帝御賜方有現名的,而乾隆賜名的因緣,正是起於東鄉羊肉。 京江臍 又叫「金剛臍」,因其外形像泥塑金剛之肚臍而得名。京江臍以特製麵粉、花生油、白砂糖、酵面、碳酸鈉、糖桂花等為原料,經發酵、拌鹼、成型、烘烤等環節製成。傳統京江臍,共有六角,圓角飽滿,大小一致。口感香甜綿軟,無論干吃還是佐湯,都是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