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太倉哪裡有好吃的紅油麵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太倉哪裡有好吃的紅油麵

發布時間: 2023-04-15 21:52:58

A. 蘇州最好吃的面館屬哪家~

1.祥鑫小吃店 (口味:28 環境:4 服務:7 人均:¥6)
地址: 蘇州 老體育場旁邊錦帆路一段
地區: 金閶區
菜系: 小吃麵食
簡介: 「酒香不怕巷子深」,大概說的就是這家店。難找不說,地方還又小又破,「7-8個平方的樣子」,「感覺都要碰到對面人的鼻子了」,可來的人照樣絡繹不絕。「東西真的是好吃」,雞腳是「一級棒的」,「又軟又糯」,「脂膏很厚」,「吃完嘴唇都粘一塊了」;赤豆圓子「很贊」,「粘稠」,「香甜可口」,「大概是蘇州最好吃的」,「一般飯店做不到這么好的火候」。難怪老闆「很拽」,「總是一副愛買不買的樣子」。
推薦: 雞腳、赤豆圓子。

2.震源生煎 (口味:26 環境:5 服務:12 人均:¥3)
地址: 蘇州 彩香一村菜場內
菜系: 小吃麵食
簡介:這家的生煎「很好吃」,汁「很多」,而且煎得「很脆」「很香」。不過生意實在太「好」了,「每天都排長隊」,「讓人受不了」。去之前「要做好排隊的心理准備」。
推薦: 生煎

3.啞巴生煎 (口味:25 環境:12 服務:14 人均:¥5)
地址: 蘇州 婁門外蘇安新村內
地區: 工業園區
菜系: 小吃麵食
簡介: 這可是「蘇州最有名的生煎饅頭」,「多少年了一直保持著好味道」。「皮很薄」,包好後把每個生煎都沾一下芝麻,保證每個都有芝麻的香味,「比其他店後撒來的地道」;「汁水足」,「咸中稍微帶甜」,「肉質也很好」。要是桌上的米醋能改進一下,不兌那麼多水就更好了。
推薦: 生煎。

4.熙盛源 (口味:24 環境:13 服務:12 人均:¥7)
地址: 蘇州 鳳凰街43號(十全街十梓街間)
地區: 滄浪區-十全街/鳳凰街
菜系: 小吃麵食
簡介: 和無錫熙盛源同宗的小吃店,只賣小籠和餛飩。小籠——「皮又薄又韌」,「餡多」,「滿滿一包湯汁」,「甜甜的」,是「正宗的蘇南口味」,「北方的朋友可能吃不慣」。餛飩也「非常鮮美」,紅湯辣餛飩「味道最贊」。去吃的話最好避開用餐高峰,否則會沒有位子。P.S.店家做得很地道,如果小籠皮不小心被他們夾破了,會給你另外換一個。
推薦: 小籠、 紅湯辣餛飩、 白湯餛飩。

5.同得興 (口味:23 環境:14 服務:11 人均:¥8)
地址: 蘇州 金山路聖愛醫院旁
電話: 68244899
地區: 蘇州高新區
菜系: 小吃麵食
簡介: 「喜歡吃面的朋友可以去試試」。裡面的面,湯頭「好」,澆頭弄得也「好」,是「正宗」的蘇式澆頭面,「很鮮甜」。你還可以自己選擇紅湯或白湯。店面很有「蘇州農家」的特色,就是「營業時間太短」,要「自助」服務,去的時候總是「很擠」,人實在「多」。
推薦: 白湯燜肉面、楓鎮大肉面、辣醬面、薑母鴨、蔥油拌面。

6.盱眙怪怪龍蝦 (口味:23 環境:5 服務:10 人均:¥53)
地址: 蘇州 學士街492號(近景德路口)
電話: 65111534
地區: 平江區-景德路沿線
菜系: 小吃麵食
簡介: 「蘇州最好吃的兩家龍蝦中的一家」。正如店名一樣,上龍蝦的方式「怪怪的」,「是用個小木桶裝上來的」;口味更是「怪怪的」,「和別家不同」,「可非常吸引人」,「咸、辣、香、麻」,「滋味一層又一層」,「回味無窮」。龍蝦弄得「算干凈」,「個頭也大」。難怪價錢雖「貴了點」,可食客眾多,去的話「最好提前定個位子」。
推薦: 怪怪龍蝦、十三香龍蝦。

7.陸長興 (口味:22 環境:9 服務:11 人均:¥7)
地址: 蘇州 碧鳳坊38號
電話: 67288978
地區: 平江區-觀前街地區
菜系: 小吃麵食
簡介: 「正宗」蘇州口味的好面,「名氣很響」。湯「好」,面也「好」。醬汁是「熬」過的,「濃濃的」,「很香」。「老蘇州都到這里來吃面」,不怎麼愛吃面的到這里也能吃「滿滿一大碗」。如果你想「一飽口福」的話,就「乘早」在關門前叫上一碗嘗嘗,那「鮮美無比」的感覺,包你從此「念念不忘」。
推薦: 湯面、燜肉面、爆魚面、蝦仁面。

11.水鄉特色餛飩 (口味:20 環境:7 服務:11 人均:¥6)
地址: 蘇州 十梓街504號(五卅路口)
電話: 65227139
地區: 滄浪區-十全街/鳳凰街
菜系: 小吃麵食
簡介: 「賣那種事先包好的速凍餛飩」,「24小時營業」,「還能外送」,非常方便。餛飩「個頭超大」,餡「很實在」,「女生一份都吃不完」;品種也「巨多」,「全都嘗一遍還是要費點功夫的」;大多數的口味都不錯。

12.義昌福包子 (口味:20 環境:12 服務:12 人均:¥2)
地址: 蘇州 連鎖店多處地址
菜系: 小吃麵食
簡介: 真的是「分量好足」的包子,「一個就夠飽肚子的了」。味道也好——肉包「餡多」,「還有濃濃的湯汁」;香菇菜包「很新鮮」,「還放了香油」;雪菜包「咸香可口」,「百吃不厭」。現在開了多家連鎖店,餡料統一配送,「喜歡他家包子的人有福了」。
推薦: 香菇青菜包、肉包、鹹菜包。

13.黃天源糕團店 (口味:19 環境:10 服務:9 人均:¥12)
地址: 蘇州 觀前街86號
電話: 67277033
地區: 平江區-觀前街地區
菜系: 小吃麵食
簡介: 「很有名氣」的老字型大小。他家的糕團「蘇州第一」,不僅品種「很全」,主料和餡料搭配「很豐富」,而且品質也「一直保持很好」。價格「不貴」,「外婆輩比較喜歡」。人氣「很旺」,「每次去總是要排隊」。建議外賣的糕團「要蒸熱再吃」。
推薦: 推薦:薄荷糕(8) 糕團(7) 生煎(6) 豬油糕(6) 豬油年糕(5) 松糕(4) 八寶飯(4) 青團(4) 玫瑰松糕(3) 條頭糕(2) 青團子(2) 各式糕團(2) 糕點(2) 豆腐花(2) 薄荷方糕

B. 蘇州最好吃的面館

姑蘇十碗面
五芳齋:五香排骨麵 蘇州金閶區山塘街141號
松鶴樓:鹵鴨面 蘇州平江區太監弄72號(近玄妙觀)
陸長興 - 蔥油香菇面 葑門店地址:蘇州滄浪區葑門路安利橋496號。 胥門店:熏魚面
美味齋 - 爆魚面 蘇州平江區北寺塔西北街公管弄對面
同德興 - 楓鎮大肉面 地址:蘇州平江區人民路嘉餘坊6號
陸稿薦面館:爆鱔面 蘇州金閶區西中市12號(皋橋橋堍)
黃天源:炒肉面 竹輝路300號黃天源竹輝分店
朱鴻興:大排面 蘇州平江區宮巷108號(碧鳳坊口)
俞長盛:雙鳳羊肉面 太倉雙鳳鎮一品羊肉美食街
偉記奧灶面館:奧灶面 地址:蘇州平江區白塔東路266號
東吳面館:紅油麵 滄浪區民治路6-3號(鳳凰街口)
陸長興 吳中店:香菇面 蘇州吳中區吳中東路154號(人民路南側)

C. 太倉有什麼吃飯好吃的地方

上海東路的開發大廈邊上的錦江之星,南郊新開的源泰(價錢可能貴一點),體育路和人民路交叉口的新梅華,新華路上百歲魚,東港路上的燒雞公,太平路上的正紅羊肉面館,還有新錫爵(價錢稍貴),還有南陽廣場里吃的東西蠻多的像鬥牛士,釜山料理等等。

D. 太倉哪裡有比較好吃的兩人小吃

太倉小吃美食集合 太倉好吃的小飯店,超多哦~ 太倉吃的小飯館物美價廉,但分的比較散。。 我先推薦幾個比較實惠的: 1、飄香館 地點:惠陽路和太平路路口(旁邊就是賣水果的,每次吃完能順便買點水果。。) 這個飯店開了很長時間了,老闆是本地人,飯菜也是以本地口味為主 最喜歡的是扣肉(裡面的芋頭好吃的來不得了),晚去了可能會吃不到,老闆說我們只做這么多的,為了保證味道。。。聽著就好吃 還有他們家的白斬雞、酸菜魚、三鮮湯也都不錯的 他家好像沒有什麼菜譜,要吃什麼問一下老闆有沒有就好了,基本上家常菜都能做的 缺點就是吃飯時間的人好多,常常晚了就沒有位子的,還有自己有汽車的同志們就最好做好沒地方停車的准備。。比較適合在附近上班的人去吃飯,第一次去找老闆要個名片,下次就能讓老闆給你留位子了(有一次和朋友去吃飯,沒有位子,我們出門逛了一圈惠陽路再回來吃的 ) 不過東西是絕對不錯的,2個人30~40左右就能吃的不錯了 實惠度:★★★★☆ 口味: ★★★★ 方便: ★★★ 2、川渝飯館(具體叫川渝xx,忘了,每次去吃跑的興高采烈的就忘了去記具體是什麼名字的了) 地點:小北門街和鄭和路交界的那邊 門面裝修的比一般的小四川飯店看起來稍好一點點,老闆是四川人。 每次去必點回鍋肉,說他家的回鍋肉是太倉小四川中的小四川。。。好吃 老闆比較會做生意,菜的口味結合了太倉人的口味,沒有那麼的辣了,喜歡吃川菜的,又吃不了狠辣的,好地方。 門口有一些停車位,旁邊的小區里也能停一下,開車的停車不是大問題 缺點。。。我喜歡的水煮魚他家做的不夠辣。。。。(這算缺點嘛) 2個人的話30元~40元也差不多夠了 實惠度:★★★★ 口味:★★★ 方便:★★★☆ 3、四川飯店 地點:小北門街和鄭和路交界的那邊(就在川渝飯店的斜對面。。。) 第一次去他家吃就是為了和川渝作比較。。。 門面不是很好看,但是他家的酸菜魚是不錯的,我很喜歡啊,價格優惠,分量比較足,不過我喜歡吃他家草魚的酸菜魚。 他家的白斬雞賣的也比較好的。 川菜的口味要比川渝重一點,辣什麼的都厲害一點,傳統的很 缺點就是去吃的話要把車停在川渝門前過馬路來吃。。。。 價格和川渝的差不多 實惠度:★★★★ 口味: ★★★☆ 方便: ★★★☆ 因為我喜歡辣的所以偏心的多給了口味半顆心 4、酸菜魚 地點:上海西路(城管行政執法大隊的對面) 酸菜魚真的很好吃,好吃到我接下來一個星期說到吃魚去吧,就說是不是酸菜魚啊(我和我老公都喜歡吃魚o(∩_∩)o…) 旁邊有個什麼院子,能停車 缺點除了在他家吃魚,想不到其他還有什麼好吃的了,可能是因為魚太好吃了,其他就失色了很多啊。。。。 價格小貴一點2個人100多點,魚是按斤兩算的,黑魚是二十幾一斤的忘了,下次去只點魚吃嘿嘿,好像吃完魚能往面湯里下面條的,吃面吃到飽 實惠度:★★★ 口味: ★★★★ 方便: ★★★★ 5、阿里山燒烤 地點:武陵街中段 我喜歡吃肉,最喜歡吃肉,烤肉好香香啊。。。 個人認為比圖門燒烤好吃,烤羊肉比烤牛肉好吃,烤雞翅尖比烤翅中好吃,烤魷魚也不錯是我喜歡的須須,有嚼勁,還有烤的香菇,在一大群肉中別有一番風味,還有很多的汁。 自己烤或是讓老闆烤都可以,不收爐子費的,圖門還要收3元的爐子費。。 比較適合夏天,一群朋友邊喝啤酒啃肉,邊漫天閑聊,喜歡吃肉的人一定不能錯過的。 2個人吃肉吃到飽120差不多夠了,不過我的飯量比較大,100元的話平均一共能吃到70~80串串串 實惠度:★★★ 口味: ★★★★ 方便: ★★★6、清粥123 地點:武陵街中段 曾經大概有1個星期的時間,我說今天吃什麼啊(因為我比較懶做飯,其實我做的很好吃的哦),我老公說隨便,然後我們就去123了。。 裡面的菜的品種比較多,口味也可以,用餐環境比較好,想不出吃什麼的時候,就去那邊了。 麻婆豆腐,還有香菇燉老雞湯都不錯,說實話我個人覺得比東池便當要好吃,可選的范圍也要大很多 菜價是ok的拉,2個人30元左右就可以吃飽了,還有菜有湯的,也不浪費,他家的菜都是小份的,可以多點幾個花色 實惠度:★★★★☆ 口味: ★★☆ 方便: ★★★☆ 7、朱阿姨xx店(xx完全是因為我忘了怎麼叫了) 地點:小北門街那條什麼唯一的橋南邊,馬路東邊。。。 去吃了無數次的小餛飩,我吃小餛飩無數,現在已經吃不到小時候再沙溪東街那個小老虎家的小餛飩了,雖然這邊的小餛飩沒有記憶中的好吃,可是我也覺得算很不錯了。他家的湯圓也很好吃,芝麻的,肉的都有 2個人撐死也就20元左右,一般15元兩個人都能吃好了 實惠度:★★★★★ 口味: ★★☆ 方便: ★★★☆8、過橋米線 地點:向陽路和小北門街交界 。。。中午人滿為患,進門「老闆,過橋米線」,3分鍾不到直接拎著打包好的米線回家吃 雖然味道不是正宗的過橋米線,但是味道也是可以的,我挺喜歡吃米線的,以前上學的時候老在學校附近吃砂鍋米線,那時候是便宜啊一份砂鍋有肉丸有海帶有香腸才只要3元,不知道現在會漲到多少。。 吃客中學生很多,附近上班的人也很吃,他家除了多種米線還有魯肉飯,什麼飯的,比較經濟實惠,又方便快捷 1個人10元左右就夠了 實惠度:★★★★★ 口味: ★★☆ 方便: ★★★☆ 9、好吃客來多 地點:人民南路,聖德商務大廈旁邊 新開的飯館,算是本幫菜居多,菜量是比較多的。 他家的孜然烤肉不錯,上來了還有個小碗,放點固體酒精,,肉是炒好的,然後放上去烤烤,滿有意思的,味道也不錯 他家的白斬雞也不錯,說是老閘草雞。。。 他家的鯽魚豆腐湯味道也不錯,湯做的挺鮮的。 2個人40元左右吧 實惠度:★★★☆ 口味: ★★★☆ 方便: ★★★10、亭林奧灶面館 地點:武陵街和上海西路路口 老闆記性好的很,要什麼面好像從來都不會記錯。。。 面湯的味道很到位,我吃面每次能都把湯都喝的一滴不剩的(飯量好大的 ) 鱔絲面不錯,鱔絲的量也很足,我喜歡再加個鴨翅好吃不貴,上面的速度又很快 2個人25元吃飽吃好的 實惠度:★★★★★ 口味: ★★★★☆ 方便: ★★★★☆ 11、向陽漁庄 地點:向陽東路中段 店面不是很大,人倒是很多,而且大多都是回頭客啊,沒有位置的時候都有人願意等的。。 家常菜,本幫菜,口味不錯,人流高峰時上菜的速度稍慢了一點,不過我想口味好是重點,要不就不會有那麼多的人願意等了。。 看名字就知道吃魚比較好吃了,他們家有廚師推薦菜,都還不錯 2個人50元左右吧。 實惠度:★★★★ 口味: ★★★☆ 方便: ★★☆12. 推薦一菜,向陽路的新天雀酒店,蘿卜魚頭味道不錯 13、東倉路快到惠陽路口,有家」揚州小廚」,裡面的鐵板豆腐味道不是一般的好吃,非常非常棒 14、惠陽路上的」雞雞鴨鴨」,味道超贊 15、我覺得東倉路和向陽路口的那家「逸香園」的鹹蛋黃鍋巴超好吃,就是那家店的口味重了點。 16、飯店名字:八運飯店在老閘幼兒園對面 草雞是必點的哦,很好吃,其他的小菜都是農家菜老闆會根據你的人數幫你安排菜,不需要自己點菜的,紅燒土豆,螃蟹腳我都超愛吃。17、鄭河路特靈空調對面故鄉飯店,如果還開著,老闆廚師沒換的話,東北菜,韓國菜,烤肉,還有大叔不喜歡的炒年糕,大醬湯,泡菜,石鍋飯不知道阿有,豬肉燉粉條,小雞燉粉條應該都有,上次陪老婆從電視台走到那裡,結果她用門面和食客問題讓我小猶豫了下就沒進去,後悔啊 18、江河海飯店 長埭弄 不知現況如何 老闆是瀏河人 每天都會帶過來新鮮的海鮮 之前老爸一直帶我去那吃河豚的 就是那邊環境不好 只能靠路邊停車 19、現在好像比較有人氣的就是上海路酸菜魚對面的原來做鵝的迷蹤蟹 20、朋友介紹去武陵街沿河的一家小飯店叫「匯緣居」,樓上的包廂蠻干凈的,菜也可以,關鍵是有包廂帶自動麻將桌的,吃完後可以免費活動一下的說,嘿嘿 21阿發飯店超快坐好菜也上來了必點糟魚湯。。。。。。。。。 22、.新梅華大酒店馬路對面的百家鑫飯館,裡面的魚頭蘿卜湯很不錯,屬於招牌菜。 23、.東倉路百樂門KTV樓下的阿清土菜館,推薦:白斬雞,蹄髈肉。 24、東倉路加油站旁邊魚林島,老闆是廚子,聽說跟老襲爵的廚子關系不錯,裡面的菜經常換,味道不錯。 25、東倉路向陽路路口往南一點,就天河酒家,吃過一2次,味道不錯,吃的人蠻多的,招牌菜不知道。 26、武陵街東邊的馬路叫觀塘街,在中段,叫同福E家,剛開業,裡面的烤羊腿不錯。 27、桃園路(世外桃園小區對面,鄭和路與桃園路交界口進來就可以看到)香十里串串香(純正川菜館)。特色:以火鍋方式食用的麻辣燙。葷素每一串僅三毛。冷鍋魚30元/鍋。另有其他經典家常川菜。如:鹽煎肉、熊掌豆腐、火爆腰花、紅燜鱔魚等。價格絕對不貴。喜歡吃辣的朋友最佳去處。 28、最近發掘一家有特色的飯店,在204國道新楊林大橋北,號稱全驢全狗全牛駱駝館,定期殺驢和鹿,留下電話可以喝上新鮮鹿血,想嘗鮮的可以去試試,不過老闆娘不是很地道,大家小心了。 29、百樂門KTV樓下,小芳川菜館,純正川菜,去了跟老闆娘說一聲,菜量要足。 推薦菜:干鍋牛蛙,青椒土豆絲 30、沙溪白雲路上面有一家川菜館,(在白雲葯店隔壁)裡面的毛血旺超好吃!還有牛腩煲等等!兩人吃一份毛血旺也可以吃飽了(女人) 31、向陽東路接近東倉路的上上簽,個人認為他家的漢堡是KFC之外最經典的漢堡了。奧爾良烤翅感覺也跟KFC的沒啥區別,相當贊。 32、經貿小學對面的和樂滿屋港式茶餐廳,推薦:香滑奶茶、塔塔醬薯條、黃金西多士人均消費10元 33、浮橋鎮青草湖度假村對面的東北烤肉店(也許是這個名字,在路北面),價格實在量又足,4個人吃外加飲料吃撐了不超過100。 34、桃園路那邊有家川菜館還不錯的,老闆是四川人,本來是西餐廳的廚師長,他中西餐都會做的。那天去吃了他家的土豆泥。。裡面拌了蝦仁,很好吃,玉米烙啥的他家都可以做得出來的,還有水煮魚和燒雞公,每次都放很多的配菜,兩個人40塊差不多吃得好飽了。。就是在天山賓館邊上的一家,店蠻干凈的。 35、50街高老莊里燒的韓國粉絲不錯,加孜然的。 36、長埭弄的老木子童子雞,這個不是飯店,是賣熟食的,呵呵,就愛他家的那個童子雞,還有邊上的紅太陽熟食里的爆魚。 37、,哈爾濱飯店,我還沒去過。店很小,就在惠陽路通往房產交易中心的那條小路上,那個小區叫啥一下子想不起來了,據說燒得東北菜味道不錯,同事說了好幾個他常點的菜,我就記著'小雞燉蘑菇'了。不過小店環境不怎麼樣。我朋友老婆是內蒙靠近東北的,她說那裡才夠正。 38 農家小廚 向陽菜場附近,在向陽路上一個院子里有點難找 ,本地菜 味道不錯,價格便宜,晚去絕對沒位置。 39、甜心工坊 港式甜品店 小北門路橋附近。環境一般,但是價格實惠味道還可以。 40、X阿姨點心店,記不得叫啥全名了 ,在向陽路上靠近東倉路口,生煎饅頭特別好吃。

E. 蘇州面館哪幾家好吃

在蘇州經常就會看見路邊有很多面館,說到吃面,蘇州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吃面在蘇州人眼中就是一件頂重要的事情。而且在蘇州的百年老字型大小面館也有很多,每家面館都有自己所忠實的顧客。在蘇州的老面客中心還有一個面館排行榜,來跟小編一起來看看蘇州的好吃面館都有哪些?

說到吃面,蘇州人那是數一數二的。面,似乎成為了蘇州人的一種情懷,貫穿在蘇州人的生活日常里。蘇州城不大,面館卻有2000多家,百年老字型大小也多,於是到哪裡去吃面,吃什麼面,就大有講究了。在蘇州的老面客心中,都有一個面館排行榜,每天早上去自己心儀的面館中吃上一碗頭湯面,這才心滿意足,開始一天的美好生活。

1、同得興

如果說楓鎮大面是蘇式嘩辯湯面的一塊招牌,那同得興就是蘇州面館的一塊招牌。比起蘇州不少明清時就已創立的老字型大小,同得興只能算是後起之秀,然而它卻憑借著一碗白湯楓鎮大肉面成為當下蘇式面館的代表。2001年,為配合中日邦交友好30周年紀念,同得興應邀訪日並傳授與交流蘇州面技,被每日放送一一「世界走亂塌缺訪記」拍攝成記錄片,取名為《難忘你,蘇州湯面王》,在日本播放,引起極大的轟動。2013年,《舌尖上的中國Ⅱ》攝制組在蘇州蹲點「私訪」,反復品嘗篩選後,最終看中同得興「一碗面」,並給出評價「白糟粒粒,面滑湯鮮」,僅僅八個字的簡單評語,已足夠勾起人們對於這碗面的嚮往之情。

同得興創立於1997年,是由有「姑蘇面痴」之稱的肖偉民一手創建的品牌。肖偉民說,取名"同得興",一是沿襲蘇州老字型大小面館"興"的傳統,二是希望做面的吃面的都能"同德同心",共同做大蘇州一碗面。為了做好這碗面,肖偉民傾其所有,不斷鑽研,將奧灶面、蘇幫面的特色相融合,刨出了似奧非奧、似蘇非蘇的「同得興面」,將幾乎要絕跡的老蘇州傳統面技藝繼承了下來,做出了楓鎮白湯面。

同得興的這碗楓鎮大肉面,不僅是店家招牌,更是整個蘇式湯面的扛鼎之作。每天早晨6點一開門,定點供應的優質五花肉送到同得興店裡,師傅們忙著操作完驗貨上秤,拔毛清洗等一系列步驟後,要加作料放到鍋中燜4個半鍾頭才能起鍋。切肉也有講究,每塊肉在1.2兩左右,面湯製作時還要加入雞鴨骨、黃鱔骨頭、螺螄等原料吊制而成,其中還需加入酒糟,以增加風味。楓鎮大肉面具有很強的時令性,過去只在夏至立秋兩個節氣之間供應,同得興至今仍保留了這一傳統,並且每天僅供應300碗,這嚴苛的要求往往使得眾多專程前往的食客與它失之交臂,卻也更為同得興增添了一份神秘和誘人的色彩。

如果你能有幸品嘗到這碗面,你會發現它的確名不虛傳:一碗面端上桌來,湯汁清澈見底,細白的面條撈在青花大碗中,猶如「鯽魚之背」,綠蔥點點,白糟粒粒;面上是一塊白嫩透明的燜肉,使人頓覺清新。更多精彩內容請關註:廚影美食。喝一口湯,意外的鮮香濃郁,湯水中酒釀的清甜若隱若現,與面香結合得恰到好處。細品之,面條細滑彈牙,湯汁清澄,燜肉細嫩,入口即化,那色、那香、那味,讓你再次回想時,仍會衫彎不由自主的舌底生津。

2、瓊琳閣

每年蘇州評十碗面,瓊琳閣的醇香肉排面都榜上有名。為了吃這碗面,即便不是飯點,店外面也會大排長龍。瓊琳閣面庄的老闆蘇松是蘇州本地人,烹飪科班出身,曾在蘇幫菜館做紅案廚師多年,後學習蘇式湯面,專注研究傳統制面、吊湯等技藝,於2006年在書院巷開出首家瓊琳閣。

瓊琳閣面庄門前懸掛著這樣一幅對聯:「七葷八素定乾坤,清新淡雅不失鮮。」這是老闆對於蘇面的理解:「七葷八素」指的是配料豐富,「清新淡雅」則是這碗面的色澤與味道。瓊琳閣面庄的特色之一,是用到金華火腿來吊湯。以書院巷老店為例,每天晚上11點左右,專門負責吊湯的師傅才來上晚班,他要將一整條金華火腿用熱水洗去表層油脂,將10斤鱔魚骨、5隻草雞、10個草魚頭、40斤帶肉筒骨沖洗干凈,按照時間順序分別投料,並不停的打沫,整個過程持續5個小時,最後才能得到一鍋清湯,食物的味道被完全激發出來,層次分明,湯清見底。

除了在面湯上下功夫,瓊琳閣在面本身及澆頭上也十分講究。生面全部採用品牌雞蛋面,澆頭上蝦仁和蟹粉全部手工剝除,肉類全都選用生態而精品的生肉。上文提到的醇香肉排是瓊琳閣的招牌澆頭,它是由蘇幫菜里的醇香酒燜肉改進而成的,其製法是用蘇州特有的醇香酒與冰糖、醬油來腌制豬排,之後再油炸、燜制,最後收汁。醇香酒比普通的黃酒味濃,類似原漿,但是有甜味,用它製作的肉排色澤深紅,醬味濃郁,肥瘦相間,非常好吃。此外,瓊琳閣還有蘇式爆魚、爆鱔、炒鱔糊、現炒蝦仁等,顧客可以按照需要挑選澆頭,豐儉由人。蘇州人吃完面,總要感嘆一聲:瓊琳閣的這碗面,窮靈咯!

3、裕興記

裕興記有三大法寶:兩面黃、三蝦面和禿黃油。兩面黃是蘇州觀前街上百年老店觀振興的招牌麵店,解放後就很少供應,消失已有二三十年。此面有硬「兩面黃」和軟「兩面黃」之分,硬「兩面黃」是生面油炸,軟「兩面黃」是下的硬面濾干再炸,要兩面都炸成金黃色,香味飄出,然後撈出放在盤子上,再將澆頭連鹵澆在面上,讓面條吸足鹵汁,味道又香又可口。裕興記店開業之後使其重現江湖,不過由於軟「兩面黃」的做法太過耗時費力,現在裕興記供應的「兩面黃」,基本上是硬「兩面黃」的做法。面條被炸的金黃酥脆,香入胃腸,火候剛恰好,淋在兩面黃上的澆頭是現炒的,吃的時候用筷子將兩面黃浸入湯汁中,略加攪拌,此時兩面黃既有油炸的酥脆又有湯汁浸過的軟糯,兩種口感交融在一起,非常奇妙。

三蝦面則是每年端午前後一經推出,立刻引得眾多食客爭相前往嘗鮮。所謂「三蝦」,即是蝦身上的三寶:蝦子、蝦腦、蝦仁。「三蝦」以太湖所產的白蝦品質為上,漁民形象地稱之為「蠶子蝦」。這碗面十分費工夫,需先剔蝦子,再剝蝦仁。烹飪的時候要先起油鍋,依次下漿好的蝦仁、蝦腦和蝦籽,迅速翻炒幾下即可出鍋,中間除了少許料酒外,其他一點調料都不用加。烹飪好的三蝦盛在盤中,蝦仁、蝦腦上沾滿了蝦籽,色澤鮮艷,香氣撲鼻,讓人垂涎欲滴。

三蝦作為澆頭,有兩種吃法,一種是湯面「過橋」,一種是直接用來拌面。前者的面湯需用白湯,否則會蓋住三蝦澆頭的鮮美,拌面則比較簡單,直接拌著蔥油麵,吃起來一點也不浪費.蝦仁肥美,嫩;蝦子飽滿,鮮;一粒粒形似紅米的蝦腦硬實,香。味道之鮮美真是想想都流口水!三蝦的原料並不稀奇,但是如果你親眼見過他們剝蝦仁和出蝦腦所費的細功,就知道這東西有多值錢了,「重功輕料」一目瞭然。

禿黃油麵也是傳說中的頂級面點,禿(tei)黃油,是蘇州方言。禿,音近似忒,是「只有」或「獨有」的意思,黃油即蟹黃、蟹膏,之所以叫「禿黃油」,是因為它只選蟹膏和蟹黃,不參雜一絲蟹肉在其中,可以說是蠻奢侈的一種吃法了。裕興記的這碗禿黃油麵,是用三隻公蟹純膏+三隻母蟹純黃,加上透熟的肥膘末,然後用蔥、姜爆香,再用黃酒燜透,高湯調味,最後再淋上豬油和灑上胡椒粉便成。炒好的澆頭色澤深黃,油光透亮,散發出誘人的香氣。現炒的澆頭,趁熱倒入面里,蟹黃和蟹膏經過高湯、肥膘的煎熬,裹上了每一根面條,濃濃的蟹香撲鼻而來,誰捨得一下子吃完呢?

4、偉記奧面館

要吃奧灶面,偉記奧面館是不錯的選擇。這家店是蘇州有名的老字型大小,以奧灶面為主打,紅油爆魚面和白湯鹵鴨面最為著名。地道的蘇式奧灶面源自崑山,過甜的口感讓許多外地食客難以接受,甚至留下了「蘇式面很難吃」的印象。而偉記奧面館針對這一點做了改良,特別是白湯鹵鴨面,少了一份濃甜,多了一份咸鮮。面條用精白面加工成龍須面,投鍋煮時水大透足,少投勤撈,保持水清,下使之軟硬適度。再將大麻鴨用老湯熬煮,鴨肉肥而不膩,配以剛撈起的頭湯面,白面白湯,原色原味,湯清面爽,澆頭醇厚。初夏來上一碗,再擰巴的腸胃都能給捋順了。

5、胥城大廈

胥城大廈是蘇州的一家四星級酒店,但沒想到這里最出名的居然是一款來自市井的奧灶面。胥城的奧灶面,從引進到改良已經有二十多年了,每天的食客絡繹不絕,著名電影演員葛優先生也曾在胥城品嘗過奧灶面,至此胥城的奧灶面已經成為了酒店的一大品牌,它的名聲響徹了整個蘇州城。

那麼胥城奧灶面的奧妙又在哪裡呢?俗話說:「唱戲靠腔,吃面靠湯。」胥城的面湯分為紅白兩種,白湯是以老雞、老鴨加上豬腿骨熬制而成;而紅湯的投料則也更為講究,每天留三分之一的原湯,加上等青魚頭、豬腿骨、螺螄、鱔背、蝦殼、雞殼、甲魚殼等配上上等紅棗、作料,並配以十四種中葯材每天熬煮9個小時,這樣熬出來的湯汁原汁原味,湯濃味鮮。

說到奧灶面,就得說到澆頭,胥城有爆魚、鹵鴨、燜肉、爆鱔、蝦仁五種澆頭,色濃味鮮的爆魚面,肥而不膩的燜肉面,酥而不爛的鹵鴨面,鮮美香醇的紅油爆鱔面,晶瑩透亮的蝦仁面,吃上一口胥城的奧灶面,那股美美的味道,保管讓你一輩子忘不掉!

6、美味齋

美味齋不算出名,但卻深得許多老蘇州的喜愛。美味齋的爆魚面堪稱蘇州一絕,並且有「蘇州一碗面」的招牌做托,到飯點的時候需要早點去,否則很可能就沒有位子。更多精彩內容請關註:廚影美食。美味齋的爆鱔面,鱔魚有其獨有的鮮甜與韌勁,一點兒腥味都沒有,還剃了魚骨,入口感軟滑。而爆魚面更是十分入味,表皮被油煎的酥脆,當中魚肉細嫩,甜中帶鮮。除卻常見的龍須細面,美味齋還提供蘇州少見的小闊面,雖不如細面彈牙勁道,但口感更加綿軟爽滑。

7、朱鴻興

說起面點,大家都會講到蘇州的面業大王朱鴻興。這塊金字招牌已經有80年歷史了。最早的老闆朱春鴻在1938年3月,開起了一家不足30平方米的面餛店,取名朱鴻興。陸文夫的小說《美食家》里有一段文字,可以間接看出當年朱鴻興在蘇州人心目中的地位:眼睛一睜,他的頭腦里便跳出一個念頭:「快到朱鴻興去吃頭湯面!」

朱鴻興的面點之中,最為出名的莫過於一碗凍雞面。據朱鴻興董事長、中國烹飪大師俞長林老先生介紹,凍雞面是蘇州傳統冬令面的代表,由於製作工藝繁雜,老一輩的師傅退隱江湖,這碗面幾斤失傳,甚至曾經在離開蘇州人的餐桌五十餘年。所以就在2014年,俞老先生和高扣林、汪成等幾位業內烹飪大師、蘇幫菜非遺傳承人,加上90餘歲的蘇式面點祖師爺俞雪根,成立了蘇邦面大師工作室,通過查閱資料和不斷嘗試,將這「冬季一碗面」又還原了出來,這才有了現在朱鴻興面館里的【凍雞面】。

凍雞面的製作工藝確實相當復雜精細,一隻生雞到最後呈現在餐桌上,要經過8-10個小時。原料要選擇放養的草雞,而且規定要用8個月到1年左右的公雞;雞肉要經過浸、漂、洗、焯這幾個步驟,焯過的雞塊再每塊洗清血水。以上這一整套流程要循環整整2次,花費2小時左右,才能保證最後的「凍」晶瑩剔透。上鍋之後,文火焐
5個小時左右,調料輔料一次到位,過程中不開蓋,
焐好裝盤自然結凍,一盆色澤透明、鮮香嫩爽的凍雞面澆頭才算大功告成。而待天氣一暖,這鮮香Q彈的雞肉凍就凍不起來了。看來《蘇州日報》所稱「做碗凍雞面用上綉花功」絕非虛言。

這凍雞面吃起來也十分講究,千萬不能把澆頭直接放進面湯里。所有的精華就集合在這個「凍」里,老饕客們會先吮吸雞塊上面的凍,晶瑩如琥珀,追求其原味;吃完凍之後再嘗一口熱乎乎的面湯,嘴裡寒與熱的交織,讓許多老饕客們吃的「熱淚盈眶」。由於凍雞面用料考究,製作工序較為復雜,所以並不是每家朱鴻興都有供應,僅在齊門路店有售。

8、陸長興

陸長興,在蘇州各種百年老字型大小中,它應該算是地地道道的小字輩。1992年,受到洋快餐啟發的陸氏父子申請注冊了「陸長興」商標,陸長興由此成為蘇州餐飲行業第一塊商標。

陸長興的面名聲在外,不僅是本地人,就是許多到蘇遊客也對它贊不絕口。爆魚面里的爆魚炸的剛剛好,不老不嫩,透著鮮甜;燜肉肥而不膩,入口即化;雪菜又脆又爽口,從里到外的鮮。大排面,爆蟮面,扁尖肉絲面也都是不錯的選擇。點上一碟姜絲,簡直絕配!

9、御面齋

御面齋是這幾年新晉的蘇式面館,因做法新式,用高價食材,最近兩年也被頻頻刷屏。「御面齋」這個名字,聽上去似乎像乾隆下江南時御筆親賜的名號,頗有些狂妄之意,然而實際上店面卻小到只能放四張桌子,一不留神就錯過。小歸小,但卻布置得古意盎然,頗有些情調。中式的桌椅和掛畫,一塵不染的餐具和茶具,這環境比起普通面館算是精品級的了。

御面齋的野鴨面,是蘇式湯面中較為新穎的選擇。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條,用砂鍋滾燙鮮香地端上來,浸泡在面湯里的半片鴨腿,裹著綠的耀眼的青菜,竟讓人有種美人兒出浴的錯覺。不就是一碗野鴨面,當真這么銷魂?NO、NO、NO!八十歲的老熟客立馬給你糾正思想,「這可一點都不肥膩的野鴨腿,湯頭原汁原味的鮮,沒有鴨騷味,面條嚼勁又軟硬適中哦!」

如果你以為這碗鴨腿面就是終結,那可就大錯特錯了,這只不過是入門級的湯面。御面齋的澆頭里既有蘇州人超級愛的傳統蟹粉、蟹黃、蝦仁,女孩子最愛的膠原蛋白豬腳面,還有升級版的松茸、鮑魚等,以及「蘇州最貴一碗面」——澳洲龍蝦面,售價1880元。整個面端上來很是霸氣:一隻大龍蝦靜靜的卧在雪白的面上,鴿蛋、鮑魚和其他海鮮盛在熬制了3個小時的雞湯里。更多精彩內容請關註:廚影美食。長時間熬煮的鮮湯,散發出濃郁的雞油香味,小嘬一口,能夠感受到鮑魚、魷魚和龍蝦海鮮的清甜。蘇式湯面中的面從來都是不是配角,御面齋選用的是極細的龍須面,卻煮的不爛不糊,軟硬恰到好處,足可見師傅的功力。

10、壹得面館

壹得面館,算不得是蘇州面館的主流,但就靠著一碗蕈(Xùn)油麵,在高手如林的蘇州站住了腳。蕈油麵過去是常熟興福寺的齋面,一得面館老闆在興福寺學藝後,將它帶到了姑蘇城。原料取自松樹蕈,松蕈「生於松樹茂密處,松花飄墜著土生菌」。在民國年間刊印的《吳中食譜》也有記載:「寺院素食,多用蕈油、麻油、筍油,偶爾和昧,別有勝處。」文中的蕈油,即松蕈油。

極品蕈油麵採用的是野生雞孵蕈,並且用農家菜油,加以八角、丁香等佐料,爆炒而成,所以吃起來會有菜油特有的香味。常熟風味的鮮湯,配上山珍野蕈的鮮嫩、爽滑,真應了那句「香留齒牙麝莫及,菘羔楮雞避席楫。」

11、陸振興

陸振興面館始創於清代同治三年(1884年),已有140多年的歷史。該店原名「陸正興」,最早位於蘇州山塘街,後雖幾經遷移,但卻始終由陸氏子弟代代相傳下來。1995年,由陸繼榮繼承經營,並改名「陸振興」,以經營蘇式面點為特色,是著名的蘇式麵店之一。

陸振興是典型的蘇幫面館,燜肉面、炒肉面、爆魚面都是招牌,值得一試。陸振興也是分白湯和紅湯,白湯很贊,喝完口不幹;紅湯湯色深紅,干凈無雜質,味道咸鮮偏甜,需要哪種,點單的時候特別說明一下即可。傳統的燜肉燜蹄滋味地道,炒肉咸鮮,筍都是選的嫩芽,口感極佳。

12、韋復興

韋復興,與蘇州博物館一街之隔,但毫不起眼,很容易就被略過了:門前亂糟糟的停放著許多電瓶車,就連招牌也被遮陽棚擋住了大半,更別提店裡藍色的塑料椅子和略顯油膩的檯面讓它像極了大學食堂。然而這家店也可算得上蘇州最出名的面館之一:不僅曾登上了蘇州當地報紙《姑蘇晚報》,就連蘇州電視台都曾報道過它!

韋復興的爆紅,皆因為它的這一碗招牌陽春面。之所以稱為招牌,不僅因為面的味道,還因為這碗面只賣3塊錢,是蘇州最便宜的一碗陽春面。所謂陽春面,也就是光面——沒有澆頭,只有湯和面。正因如此,所以對湯和面的要求就尤顯苛刻。每天早晨不到3點,韋復興的師傅就已經開始按照傳統方法熬制湯頭。豬骨加上各種河鮮打底,經過兩個多小時的熬制,面湯和白開水一樣清澈見底,但喝上一口,卻感覺鮮美無比,再加上特製的面條,讓許多蘇州人大老遠趕來吃上這一口。你問值得嗎?吃過的人就簡單的一句話:「這碗面,不僅是3塊錢的事。」

13、靈岩寺

靈岩山的素麵在蘇州是頂出名的,
被譽為「姑蘇第一面」。老蘇州都知道一句有關靈岩山和隔壁天平山的諺語:「靈岩一碗面,天平一口湯」,說明靈岩山的一碗素麵是一絕,也是許多蘇州人兒時的回憶。

從前靈岩寺的素麵全由和尚們製作,煮麵給香客們吃的時候,面都要從和尚剃度之後的光頭上過一下,以示沾沾佛性。現在因為食品安全的考慮,取消了這個儀式。素麵通常有香菇、什錦兩種口味,面是特製的鹼水面,筋道十足。出家人很實誠,澆頭總是給分量十足的一大勺,滿滿的鋪在面上,菌香撲鼻。

14、新聚豐

新聚豐其實並不是面館,而是一家老牌的蘇幫菜館,也是蘇城為數不多的供應「三件子」的餐館。三件子是老蘇州宴席上的壓軸菜,最後沒有這一大鍋鎮場,主人的面子不夠完整。更多精彩內容請關註:廚影美食。標准三件子,得用常熟鹿苑鄉的三黃雞、婁門麻鴨和本地黑毛豬的全蹄_,在超大號砂鍋里燉六個小時以上,燉到湯汁稠厚食材酥爛還不走形,方是到位。最後加入最簡單的鹽調味,就已經鮮美異常。若是大戶人家,還要在湯中加入金華火腿、鴿子、鴿蛋等好料,升級為「五件子」甚至「七件子」。在蘇州的冬天吃三件子,有多喝一碗湯少穿一件衫的說法。

這吸收了燉物精華的湯正是下面的最好湯底,整個三件子吃得差不多了,再讓店家送回廚房,加入青菜和一碗光面,配這湯底略煮一會兒,重新端上來,面條吸收了湯底的精華,香氣四溢,將這份豪華的「三件子湯面」一掃而光,最後扶牆而出,方算盡興。

15、西湖面館

有食客甚至這樣動情的形容這家面館:「我敢這么說,只要你去吃過,肯定會再想去的!」西湖面館是太湖邊臨湖鎮上一家經營了20多年的老面館,雖然算不上老字型大小未曾威名遠揚,但在當地那也是人盡皆知。西湖面館和大多數的蘇式面館一樣,清晨起營業至過午,基本下午1點就關門打烊了。因此有人為了吃上一碗他家的頭湯面,不惜清晨5點起床,驅車數十公里趕往,這碗面的誘惑力,不問可知了。

西湖面館的鱔絲面是招牌,擁有超高的點單率。面用厚實的青花大碗裝著,看起來分量十足。鱔絲塌塌滿地蓋在面上,其實,與其說是鱔絲,不如說是鱔片,看來店家選用的是身材圓潤的黃鱔,因此每一片的厚度都很給力。調味也非常出色,鱔魚吃在嘴裡絲毫沒有腥味,只覺得又鮮又嫩,十分銷魂。每一根面條都裹上了濃郁的掛汁,吃起來濃郁噴香,鮮而不咸,而面條本身也非常勁道,往嘴裡吸的時候甚至能感覺到面條的拉伸感。

16、俞長盛

說到吃羊肉面,蘇州一帶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雙鳳羊肉面!雙鳳羊肉面,又名雙鳳肥羊大面,是太倉餐飲文化中的特色品中之一,以酥、濃、香、肥著稱。雙鳳羊肉歷史悠久,早在明代弘治年間就有對羊肉的贊美詩雲:「秋風乍過西林寺,已聞深巷羊肉香」。做雙鳳羊肉面最出名的,莫過於「俞長盛羊肉館」,據說上海台、東方台、浙江台都來拍過專題片,不寬敞的店面牆壁上,還懸掛著《蘇州日報》和《解放日報》的報道。

「俞長盛」羊肉之所以在眾多的羊肉面中脫穎而出,有其一套秘傳:首先是選購山羊品種,放養在長江邊的「太倉山羊」食百草而長,體大皮薄肉嫩,以閹割的公羊與剛成年雌羊為上選。第二,講究宰殺,必反復洗凈羊肉,肉質肥而不膩,加工中反復的清洗、去毛,弄好的羊肉乾乾凈凈的。第三,鍋底置盤去殼新稻草芯草把,以防焦鍋;鍋之四周滿塞白蘿卜,以除膻味。第四,宰殺後將肉分檔下鍋,肉質較老的置下層,肉質嫩者置上層,然後再加佐料,文火燜煮。其面湯用烹羊原湯熬制,要熬得濃而不濁、油而不膩方用之。
其面以手工制之,俗稱「跳面」,其特點是面條細、柔、滑、韌,入水便熟,久煮不爛,口感極好。


說了這么多面館有機會一定要去親自嘗嘗!


F. 太倉有什麼好吃的地方

導語:太倉雖然小,但小飯店倒是一點也不少,不過味道真正好、有特色的倒是不多。以下是我為大家分享的太倉有什麼好吃的地方,歡迎借鑒!

1、飄香館

地點:惠陽路和太平路路口(旁邊就是賣水果的,每次吃完能順便買點水果~~~)

這個飯店開了很長時間了,老闆是本地人,飯菜也是以本地口味為主。

他們的招牌菜是扣肉(裡面的芋頭好吃8得了),晚去了可能會吃不到,老闆說我們只做這么多的,為了保證味道~~~倒是很注重質量滴。

還有白斬雞、酸菜魚、三鮮湯也都不錯的

不過他家好像沒有什麼菜譜,要吃什麼問一下老闆有沒有就好了,基本上家常菜都能做的

缺點就是吃飯時間的人好多,常常晚了就沒有位子的,還有自己有汽車的同志們就最好做好沒地方停車的准備。。比較適合在附近上班的人去吃飯,第一次去找老闆要個名片,下次就能讓老闆給你留位子了。不過東西是絕對不錯的,2個人30~40左右就能吃的不錯了

實惠度:★★★★☆

口味: ★★★★

方便: ★★★

2、川渝飯館

地點:小北門街和鄭和路交界的那邊

門面裝修的比一般的小四川飯店看起來稍好一點點,老闆是四川人。

每次去必點回鍋肉,他家的回鍋肉是太倉小四川中的小四川,味道一級棒的乃!

老闆比較會做生意,菜的口味已經經過改良,沒有那麼的`辣了,喜歡吃川菜的卻又吃不了很辣的,來這就沒錯了。

門口有一些停車位,旁邊的小區里也能停一下,開車的停車不是大問題

缺點~~俺喜歡的水煮魚他家做的不夠辣~~~(這算缺點嘛)

2個人的話30元~40元也差不多夠了

實惠度:★★★★

口味: ★★★

方便: ★★★☆

3、四川飯店

地點:小北門街和鄭和路交界的那邊(就在川渝飯店的斜對面)

第一次去他家吃就是為了和川渝作比較~~~

他們家的門面不是很好看,但是他家的酸菜魚是不錯的,至少俺很喜歡,價格優惠量又足。

還有他家的白斬雞賣的也比較好的。

川菜的口味要比川渝重一點,辣什麼的都厲害一點,很傳統的四川菜。

缺點就是去吃的話要把車停在川渝門前過馬路來吃。。。。

價格和川渝的差不多

實惠度:★★★★

口味: ★★★☆

方便: ★★★☆

4、酸菜魚

地點:上海西路(城管行政執法大隊的對面)

他家的酸菜魚真的很好吃,好吃到接下來一個星期死黨一說到吃魚去吧,俺第一反應就是說是不是酸菜魚啊?

有車的同志停車還是比較方便的,旁邊就有個什麼院子。當然如果你想停到執法大隊里也行~~HOHOHO

缺點除了在他家吃魚,想不到其他還有什麼好吃的了,可能是因為魚太好吃了,其他就失色了很多啊。。。。

價格小貴一點2個人100多點,魚是按斤兩算的,黑魚是二十幾一斤的忘了,下好像吃完魚能往面湯里下面條的,吃面吃到飽。

實惠度:★★★

口味: ★★★★

方便: ★★★★

5、阿里山燒烤

地點:武陵街中段

俺已經成肉食動物了,一頓沒肉就吃不下。雖然說報道說烤肉如何如何不好,管他娘呢,全聽報道,乾脆什麼都不吃,掛了算了。

個人認為比圖門燒烤好吃,烤羊肉比烤牛肉好吃,烤雞翅尖比烤翅中好吃,烤魷魚也不錯是俺喜歡的,還有烤的香菇,在一大群肉中別有一番風味,還有很多的汁。

自己烤或是讓老闆烤都可以,不收爐子費的,圖門還要收3元的爐子費。。

比較適合夏天,一群朋友邊喝啤酒啃肉,邊漫天閑聊,喜歡吃肉的人一定不能錯過的。

2個人吃肉吃到飽120差不多夠了,不過我的飯量比較大,100元的話平均一共能吃到70~80串

實惠度:★★★

口味: ★★★★

方便: ★★★

6、清粥123

地點:武陵街中段

曾經大概有1個星期的時間,我死黨老問他女友今天吃什麼啊(因為他們都比較懶做飯,哇卡卡卡卡),然後他女友就說隨便,然後就奔123去了。。

裡面的菜的品種比較多,口味也可以,用餐環境比較好,想不出吃什麼的時候,就去那邊了。

麻婆豆腐,還有香菇燉老雞湯都不錯,說實話我個人覺得比東池便當要好吃,可選的范圍也要大很多

菜價是ok的拉,2個人30元左右就可以吃飽了,還有菜有湯的,也不浪費,他家的菜都是小份的,可以多點幾個花色

實惠度:★★★★☆

口味: ★★☆

方便: ★★★☆

7、朱阿姨湯團(太倉人都知道了吧!)

地點:小北門街那條什麼唯一的橋南邊,馬路東邊~~~

去吃了無數次的小餛飩,我吃小餛飩無數,現在已經吃不到小時候再沙溪東街那個小老虎家的小餛飩了,雖然這邊的小餛飩沒有記憶中的好吃,可是我也覺得算很不錯了。他家的湯圓也很好吃,芝麻的,肉的都有。

2個人撐死也就20元左右,一般15元兩個人都能吃好了

實惠度:★★★★★

口味: ★★☆

方便: ★★★☆

8、過橋米線(又是一個太倉人都知道的店哇)

地點:向陽路和小北門街交界

這家點可是很有些年頭了,想當年俺還在念小學的時候,它就已經開了。

中午和晚上往往人滿為患,進門「老闆,過橋米線」,3分鍾不到直接拎著打包好的米線回家吃。

雖然味道和吃法不是正宗的過橋米線,但味道還是非常一級棒滴,他家的湯底一直都是用老火熬的雞湯,而不是其他人家猛放味精水的貨色。

吃客中學生很多,附近上班的人也很吃,他家除了多種米線還有魯肉飯,什麼飯的,比較經濟實惠,又方便快捷。

1個人10元左右就夠了

實惠度:★★★★★

口味: ★★★

方便: ★★★☆

9、好吃客來多

地點:人民南路,聖德商務大廈旁邊

新開的飯館,算是本幫菜居多,菜量是比較多的。

他家的孜然烤肉不錯,上來了還有個小碗,放點固體酒精,,肉是炒好的,然後放上去烤烤,滿有意思的,味道也不錯

他家的白斬雞也不錯,說是老閘草雞~~~不過~~鯽魚豆腐湯味道也不錯,湯做的挺鮮的。

2個人40元左右吧

實惠度:★★★☆

口味: ★★★☆

方便: ★★★

10、亭林奧灶面館

地點:武陵街和上海西路路口

老闆記性好的很,要什麼面好像從來都不會記錯。。。

面湯的味道很到位,我吃面每次能都把湯都喝的一滴不剩的。

鱔絲面不錯,鱔絲的量也很足,我喜歡再加個鴨翅好吃不貴,上面的速度又很快

2個人25元吃飽吃好

實惠度:★★★★★

口味: ★★★★☆

方便: ★★★★☆

11、向陽漁庄

地點:向陽東路中段

店面不是很大,人倒是很多,而且大多都是回頭客啊,沒有位置的時候都有人願意等的。

家常菜,本幫菜,口味不錯,人流高峰時上菜的速度稍慢了一點,不過我想口味好是重點,要不就不會有那麼多的人願意等了。

看名字就知道吃魚比較好吃了,他們家有廚師推薦菜,都還不錯

2個人50元左右吧。

實惠度:★★★★

口味: ★★★☆

方便: ★★☆

12、迷宗蟹

地址:上海西路「酸菜魚」邊上

不過只去過兩次,蟹的味道不錯,吃完蟹後的湯做鍋底再下東東吃火鍋也OK。

喜歡吃麵食的朋友推薦點份火鍋面在最後下鍋里煮,超一級棒的說!!

前兩次去吃人都超多,都要提前預訂。沒去過的朋友可以去試試,這種東東就是圖個新鮮罷了

實惠度:★★★★

口味: ★★★

方便: ★★☆

13、開心島

地址:向陽東路東段

因為就開在自助寫真店對面,兩個表哥聚會,於是俺常常到來蹭飯,感覺是典型的本幫菜,俺很喜歡他家的紅燒羊肉以及那個蛤蜊湯。店裡晚上生意往往很好,就是停車不是太方便,只能停路邊,不過還好,這條路停車JC叔叔是不會來抄牌的。

實惠度:★★★★★

口味: ★★★☆

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