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貴州酸湯魚最好吃的地方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貴州酸湯魚最好吃的地方

發布時間: 2023-04-15 17:20:38

❶ 去貴州不可錯過的10大美食!都是本地人的心頭好,你吃過幾種

提到貴州,大家會想到國酒茅台、億萬人摯愛的辣醬老乾媽,而實際上,貴州的 美食 也獨具風味。

去貴州不可錯過的 美食 :

貴州人的早餐,有時是從一碗粉開始的,不過貴州吃米粉不分早晚,一年四季、一日三餐都可以吃。

在貴州,貴州的粉種類很多,牛肉粉、羊肉粉、腸旺粉...每個地方都孕育出了自己獨具一格的米粉,其中叫得上名號的有遵義羊肉粉、興義羊肉粉、水城羊肉粉、金沙羊肉粉四大門派。

遵義羊肉粉,有「鮮香麻辣」的特點。用酸粉,是一種經過發酵,吃起來口感自帶微酸的粗米粉,講究原湯原味。還有蝦子辣椒,「蝦子」是遵義下面的一個鎮,所產的辣椒非常有名,辣椒香多辣少,烘乾磨成糊辣椒,用它調出的蝦子羊肉粉,湯底看起來清爽不少,再加花椒增麻。

興義羊肉粉是醬香門派,上桌前要在湯底里加入一種醬料,粉的味道好不好,醬很重要。水城和畢節金沙的羊肉粉都加油辣椒調味,水城羊肉粉,以大顆粒的粗辣椒,吃時還要加花椒粉、紅油等調味。

金沙羊肉粉,是畢節市金沙縣沙土鎮的特產,憑借粗粉和糊辣椒面的搭配,在眾多 美食 之中,獨樹一幟。畢節還有砂鍋羊肉粉、脆哨粉、織金蕎涼粉等。

在貴州,不止可以嗦粉,還可以吃面。

脆哨面。「脆哨」是貴州人對豬油渣的稱呼,把肥肉切成丁後入油鍋,直到大部分脂肪熬出、肥肉丁呈金黃油脆的狀態,「脆哨」就熬好了。當肉里的油被熬出六七成之後,就需要把豬油倒出一點,加入酒釀和其它調味料翻炒。拿哨子配面,要加食用油、醬油、料酒、辣椒、五香粉、紅油等等各種調料把哨子再加翻炒,「唰」地澆在面上,一碗熱氣騰騰的哨子面就成了。

腸旺面。肥腸、血旺、脆哨、脆面、紅油,是構成腸旺面的基本要素。可以額外加一個煎雞蛋,在紅油湯里泡一泡。

貴州遵義的豆花面是一道特色 美食 ,由豆花和面條組成,豆花是酸湯豆花,用微發酵的窖水點制而成。面條和豆花泡在豆漿里,吃的時候再往蘸水裡挑。

「貴州一怪,辣椒是菜」。在貴州,蘸水的核心是辣椒,糊辣椒、糟辣椒、油辣椒、燒青椒、糍粑辣椒……每一種辣椒,搭配水豆豉、木姜子油、折耳根、肉末、薑末、蔥花、醬油、鹽、味精、花椒等調成不同調料。折耳根是蘸水的靈魂。

蘸水,可濕可干,可做汁、可為醬, 或佐菜,或入菜,是貴州味道的靈魂所在。貴州 美食 :素瓜豆、白菜豆腐、豆腐果、洋芋粑、絲娃娃、狼牙土豆、豆腐圓子……都離不開折耳根蘸水。

俗話叫「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酸湯是貴州的特色飲食,又有紅酸、白酸、蝦酸、臭酸、鹽酸等之分,其中紅、白酸湯是最容易被大眾接受的口味,其中又以紅酸湯受歡迎程度更高。紅酸湯是用西南地區特產的酸味強勁的小西紅柿(當地人叫「毛辣角」)加木姜子發酵而成,得到的酸味醇厚清香。

貴州吃酸湯最出名的地方是貴州凱里,著名的酸湯魚用的就是紅酸湯, 與當地出產的稻花鯉或鯰魚、草魚並花椒、辣椒等香料一同由冷煮沸。酸湯魚的吃法,底下開火燉煮著,配著白菜、麵筋、酥肉、豆腐皮等等一同上桌。

酸湯實際上就是火鍋,湯底+配料是最常見的組合,火鍋能下的配菜,都能放進酸湯里。酸湯魚外,還有酸湯牛肉、酸湯羊肉、酸湯排骨、酸湯豆腐、酸湯肥腸、酸湯兔柳、酸湯餛飩……如白酸湯牛肉,白酸湯是由穀物、淘米水發酵而成,酸味清爽且鮮味十足。

絲娃娃也叫素春卷。一張小麵皮搭配數十種素菜卷著吃,豆芽、海帶、芹菜、黃瓜等絲狀素菜,清清爽爽,裹上淋上一勺紅酸湯蘸水就是酸湯絲娃娃。

貴陽有名的酸湯豆腐,是用自然發酵的豆子漿水為豆腐定型,豆腐略帶酸味,把酸湯豆腐塊炕到焦脆,橫切開灌入折耳根和糊辣椒湯汁就成了。

酸湯豆腐捏碎調味,擠成丸子下鍋炸,就成了貴陽名吃「豆腐圓子」。

蝦酸作為輔料來烹調牛肉、豆腐、大腸、雞、排骨等,也可以做火鍋的調料 。 蝦酸牛肉,牛肉不需要腌漬,直接切成條狀,建議選擇 前胛肉、牛五花、後腿肉 這幾個部位,它們配上蝦酸醬烹調口感更好。

糍粑辣子雞是貴州的一道家常名菜,食材中十分重要的為糍粑辣椒,新鮮的遵義辣椒或花溪辣椒煮熟,和姜、蒜一起,放入擂缽里舂製成細細黏黏、軟軟糯糯如染成鮮紅的糍粑辣椒。糍粑辣椒和少許甜醬,組合出了獨特的「醬辣味」,和雞肉一起炒。

來自貴陽豆米火鍋,是其他地方吃不到的美味。豆米,是黔大畢地區盛產的芸豆。豆子提前浸泡12小時,接著一半放入湯中,一半搗碎再煮,鍋底變濃稠時加蒜苗提味、西紅柿增鮮,最後放菌菇、豆芽,

貴州還有豆豉火鍋和豆皮火鍋,豆豉火鍋讓很多外地人直呼不敢吃,豆豉臭味襲人。

習水豆腐皮火鍋是黔北當地人愛吃的 美食 之一,也是貴州少有集合了麻、辣、香的火鍋,湯底用了爆炒過的辣椒,加大料、花椒等調料,還有蒜苗、折耳根、酸蘿卜。

牛癟 / 羊癟 (biě) 是在牛羊胃中取出半消化的草來擠出的湯,做鍋底,加以花椒、辣椒,用來煮食羊肉和蔬菜。煮好的牛癟湯有一點點苦, 但越吃越香, 它流行於黔東南地區,是侗族同胞的傳統 美食 。

貴州的 美食 還有很多,不如找個時間,去貴州,感受那份酸,那份辣。

❷ 作為一個美食愛好者,去貴陽哪裡能夠吃到最全的貴州美食

貴陽有一個特色的美食小鎮尋味貴州·衛城·味城,那裡有貴州地區的各色美食,包羅萬象,美食的風味也是十分地道的。

❸ 貴州有什麼好吃

貴州有什麼好吃的

1、辣子雞

辣子雞是一道極有貴州特色的菜。先將雞切成塊經過香料腌制,然後放入油鍋內爆,熟後撈起來。在油鍋中放入大量的糍粑辣椒,辣椒制好後將雞塊倒回鍋內同烹。這道菜可以是家常炒菜,也可以是火鍋。由於辣子雞在炸干水汽後可以保存較長時間,很多人家做好後存放起來慢慢享用。

2、腸旺面

腸旺面是貴陽極負盛名的一種風味小吃,它是由豬大腸、雞蛋面條、綠豆芽和油炸豬肉丁調配而成。湯色鮮紅、血旺嫩滑、雞湯油亮而不膩,辣而不猛,回味悠長。在貴陽市內各粉麵店都有。

3、牛肉粉

貴陽牛肉粉以花溪王記最為有名,貴陽市內有好幾家連鎖店,大營坡和都司路中天廣場一樓的比較出名,總店在花溪。因為有別於其他貴州粉的獨特湯底而聞名,一般都要排隊才能吃到。牛肉燉得爛熟,切得很薄,米粉爽滑微韌,湯味醇厚,撒上佐料後辣燙鮮香,混合著濃郁的辣椒和牛肉的香濃氣息。

4、凱里酸湯魚

酸湯是用燒開的米泔水釀制而成的,上好的酸湯應為白色。清酸湯味酸而清香,但醇厚味略差些,另加上用西紅柿泡製。

5、泡椒板筋

泡椒板筋是一道非常典型的黔菜,具有咸鮮、微辣的味型特點。泡椒板筋必須選用新鮮大豬通脊肉內筋(當地又稱背柳肉)為主料,在烹飪前進行腌制,配以酸、辣適中的泡椒作為輔料。在烹飪時講究現切、現腌、現炒這三大原則。色澤紅亮,酸辣爽口,滑脆鮮嫩。但炒出來的泡椒板筋的板筋光嫩是不行的,還要糯香。泡椒也必須是軟中帶脆,並且菜餚還是清質亮油,裝盤後有形、有色、有味,此為貴陽獨有選料方法烹制的特色菜餚。

❹ 貴陽本地人美食攻略

貴州人真的是以吃而聞名,其實還真不是我們愛吃,等你看到貴州有這么多美食,有一天你們也會變成吃貨的。最為在貴州生活很長一段時間的人,來給大家推薦在貴陽都有哪些好吃的美食。

貴陽集結著貴州各地的美食,像貴州黔東南的酸湯魚同樣征服了貴陽人的味蕾。

要是外地人來貴陽的話,我絕對會推薦大家去吃老凱里酸湯魚,在貴陽最有名的一家就在省府路石板街。

貴陽人平常最愛吃的地道早餐的話。

酒店以及學校附近的老店,在這里都積累了不錯的口碑。

貴陽人的地道:早餐花溪牛肉粉、水城羊肉粉、遵義羊肉粉、腸旺面、豆花面。

貴陽有名的小吃街給大家握敗春介紹青雲路、火車站附近的二七路。

一、青雲路

(如果吃宵夜溫馨提示青雲路小吃街晚上7點左右才會擺攤攤)

1、青雲路留一手烤魚,位於青雲路113號

2、王旭甜品,推薦牛打滾、水果豆花、八寶粥

二、二七路段耐

青岩豬腳、戀愛豆腐果、安順裹卷、玫瑰冰粉、烤茄子、米豆腐

三、甲秀樓附近

1、楊婆婆烤肉,位於老東門文昌閣旁,烤肉搭配鹽菜炒飯,芒果冰漿很完美。

2、瓦片烙鍋,位於護國路花園燒烤

3、南門口腸旺面

4、銷魂炒飯

5、龐克音樂餐吧烙鍋

6、新大新豆米火鍋

7、指月素粉

8、眼睛烙鍋

四、小十枯拆字

1、但記香酥鴨

2、金牌羅記腸旺面

五、花果園

1、絲戀紅湯絲娃娃,最出名的是在貴州銅仁地區,貴陽人也非常愛的絲娃娃。除了絲娃娃還推薦洋芋粑、紅糖糍粑

2、苗嶺侗寨酸湯魚,有表演,感受苗族特色。

3、黔王煎餅

4、田_素粉,貴陽老素粉

5、豆豉火鍋

6、大方豆乾火鍋

7、余慶剔骨鴨

8、酸湯牛肉

9、樹廚地道黔菜

六、觀山湖區

1、胡同里烤肉

2、大方豆乾火鍋,位於觀山湖區會展城會展東路

❺ 正宗貴州酸湯魚餐廳

凱里酸湯魚,貴州黔東南的特色。在貴陽都有店,我不太喜歡酸的,也不經常出門,只是坐公交車的時候偶爾看到有這樣的店,在貴陽2中附近好像有一家。貴陽2中在小十字上面一點

❻ 貴陽必吃美食攻略

貴陽之名較早見於明(弘治)《貴州圖經新志》,元代始建順元城,明永樂年間,貴州建省,貴陽成為貴州省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境內有30多種少數民族,有山地、河流、峽谷、湖泊、岩溶、洞穴、瀑布、原始森林、人文、古城樓閣等32種旅遊景點。下面就由我來為大家帶來關於貴陽必吃美食攻略,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好吃】

最好吃的烤肉:

安雲路竹簽烤肉,白沙巷宋記,蓮花坡小呂烤肉,興觀路唐萬全烤肉,虎門巷門口有家沒名字的烤肉也很不錯,飛山街往電腦城的停車場里有一家也很棒,瑞金北路郵電印刷廠門口擺攤的(郵政儲蓄門口)。

最好吃的絲娃娃:

飛山街楊姨媽,小十字白馬後面有一家名字忘記了,花果園某處,雲岩廣場對面的美佳大樓的六樓叫酸湯絲娃娃市府燈飾廣場後面那家絲娃娃,文化路張記絲娃娃。

最好吃的手撕豆腐:

煤礦村手撕豆腐,師大後門對面;相寶新村手撕豆腐,古建築下來70米左右;貴惠路手撕豆腐,智誠超市門口。

最好吃的清水燙:

九華巷小不點,安雲路防疫站對門的那家。

最好吃的肥腸魚:

合群路昨日從現旁,鬍子肥腸魚!(現搬到下合群路七天酒店下邊,遵義豆花面哪裡)。

最好吃的炒田螺:

宏火家的我最喜歡,老兵田螺,上合群路吃貨螺絲,梆梆製造家螺絲也不錯,王武143廠門口的那家好吃,旁邊還有一家太陽魚也好吃。

最好吃的砂鍋飯:

合群路雙雙家,還有博愛路的那家。

最好吃的牛肉粉:

飛碗,山林大酒店對門的巷子里有一家也很不錯,紀念塔金沙牛肉粉,日報社對面的老胡家牛肉粉,西南電腦城後面有一家老咕牛肉粉也非常好吃安雲路董記牛肉粉,市北路六中前走100米。泡椒牛肉粉很有特色。

最好吃的素粉:

鹽務街田嬢素粉,陝西路劉記素粉,指月素粉,大營路陶記老素粉,師大天橋靠附中出口的一側,有個很小的店,觀水路口楊姨媽,民生路的梅老,黔靈東路的翠屏巷口有一家,飛山街糧家米湯飯絲娃娃家對面那點的那家。

最好吃的串串:

鹽務街農行旁有一家,夜市師大又一間旁有一家,開磷宅吉花園正門口。

最好吃的燙飯

呵呵,小呂烤肉家的很不錯。七中旁,浴德池。

最好吃的肉圓子火鍋:

甘蔭塘胖姨媽家。

最好吃的豬腳火鍋:

鯉魚巷那家,八角岩路電大對面。

最好吃的豆米火鍋:

黔靈西路土風家。

最好吃的烤魚:

蓮花坡龍門烤魚,口腔醫院對門的留一手烤魚,文化路木子記,北京路加油站後面的雙峰路烤魚。

最好吃的披薩:

蓮花坡官邸的炭火披薩,必勝客的至尊披薩。

最好喝的奶茶:

宜北町和又一間仙蹤林,香緹雅的九龍珍珠奶茶,珍珠裡面有紅豆,口感超好。我的最愛之一!

最好吃的辣子雞:

半邊街那裡有一家。環城北路小天鵝旁邊,干鍋雞毛肚我的最愛之一!

最好吃的毛肚火鍋:

貴開加油站對門有一家,金陽大關那裡的楊永權家的也不錯,烏當的兄弟毛肚。

最好吃的腸旺面:

萬江小區那有一家,六廣門口口有家,王家腸旺面,威西門的羅老七的腸旺面,冷庫師賜福,九中門口的那家(,新華路與興隆巷交叉處,烏江水電大廈旁邊,雙峰路口進去50米,邢腸旺。

最好吃的糯米飯:

大營路萬東花園旁的陸家糯食園,友誼路的張家,六廣門有家每天排隊人多完!

最好吃的刀削麵:

師大煤礦村出口附近有一家很不錯,蓮花坡西南風樓下一家清真館。

最好吃的排骨飯:

也是在市府路花店多的那個路口。

最好吃的燉雞飯:

紫林庵那裡的nike折扣店那個路口上去有一家。

最好吃的燙菜

人民劇場那裡的第一家,覺園旁邊的那家,六中旁邊的小路上也有一家。

最好吃的冰漿:

花溪的小葆冰漿,客車站旁邊巷子。

最好吃的豆腐園子:

雷家豆腐園子(人劇旁)。

最好吃的香酥鴨:

小十字最靠近星光的那家。

最好吃勒龜靈膏:

鹽務街口口上賣寧波湯圓那家。鹽務街農業銀行旁的。我特。聖灃酒店旁邊。溫莎花蜜來它家一定要點上份紅豆冰。

最好吃的酸湯小火鍋:

和平路天主教堂旁邊尚品咖啡會所。酸湯小火鍋,他家的酸湯和別家的不同,酸中帶甜。超級好吃。一定要加份午餐肉更好!

最好吃勒洋芋園子:

鹽務街羅姨媽酸湯飯旁邊。

最好吃的烤腦花:

河濱公園實驗中學對面,徐哥烤腦花。去他家還要點掌中寶,炒粉,二塊粑,超好吃!

最好吃勒過橋米線:

小十字譚亞隔壁。

最好吃的烙鍋:

貴州日報社車站那裡,鹽務街一烙鍋,黃金路金色家園門口右手邊。八角岩路某居民房內!

最好吃的烤海鮮:

八角岩路電大往黔靈公園方向300米左右右手邊。對面有個信用社,北新區路偉仔生蚝。永樂路避風塘海鮮燒烤。那裡的生滾鴿子粥薺菜湯很不錯。在其他地方可不是輕易吃到的.。

最好吃的鹵味

陝西路和黔靈東路交叉路口的「鵬亮鴨脖」,拉家的鹵洋芋和藕朝好吃。

最好吃的小館子:

把把火家,大營路小米小廚家,友誼路頂呱呱家盆菜,毓秀路歪菜,貴烏路的甲天蝦,永樂路茶馬古道對門有家小菜館,水口寺湯豪斯旁的:「好吃難做」青雲路,米蘭紅菜館。

【門店】

老凱里酸湯魚

老凱里酸湯魚(省府店)位於貴陽雲岩區省府路55號,有較濃郁的名族特色,他們那邊的苗家小妹都是梳著一個高高的發髻,頭戴一朵粉玫瑰,不過就是很難請得動,感覺那邊的服務員都大牌一些。 招牌菜酸湯魚味道鮮美,口感極佳。在貴州,難得有不辣而又十分有特色的菜餚,酸湯魚便是其中的一種。最正宗的凱里酸湯魚是苗家特色,其特點在於:酸中微帶點辣,且具有濃郁的木姜子味,而且魚一般是只去膽,不去內臟的,據說這樣子調出來的湯會更鮮。我們點了尖嘴魚,當那鍋魚飄紅的魚端到我們桌前,只需聞到氣味就有種垂涎三尺的感覺。這酸湯魚是用野生的西紅柿發酵而成,再添上苗家人特製的「木姜子」等葯材,色紅汁清,酸辣相宜,無比美味。湯是紅湯,魚需要自己到後堂去點,從苗家小妹手 里取張小白紙,拿上後走到後堂,那裡有野生的烏江魚,大鯰魚,黃臘丁。魚的種類大概有這么七八樣,不算很多,但都是鮮活無比。等你報上需求,苗家小哥 便從池子里撈起一條,現稱,現賣,現做,端的叫一個新鮮。等你回到座位少頃,這紅紅的飄著無比香氣的一鍋酸湯魚便端了上來。看著眼前微火依舊熬燉的酸湯 魚,陣陣香氣便在大堂間彌漫開來。

花溪飛碗牛肉粉

地址:花溪區花闊路集貿市場內(花溪公園側門)

清爽的湯汁,鮮香的牛肉,爽滑的米粉,再配上貴州特有的胡椒粉和花椒面,再來點酸蓮花白,味道真的很不一樣。不過只有在花溪才能吃到比較正宗的花溪牛肉粉。

楊姨媽絲娃娃

地址:貴州省貴陽市雲岩區飛山街214-2號

是貴陽的一大特色素菜,去吃過一次,味道不錯,調料香辣,到貴陽必吃。說它素,其實還是有葷的,就是當地人所說的脆哨,不過,得單點。全素的就是各種蔬菜鮮嫩爽脆,夏天吃很過癮。跟北方的春卷差不多的,把豆芽、海帶、芹菜、花生米之類的,用麵皮包起來,好像包娃娃一般,由此得名吧,哈哈,蠻可愛的。可以當小吃嘗嘗。

留一手烤魚

地址:南明區青雲路44號(近口腔醫院)

留一手特色烤魚店是貴陽最早經營烤魚的特色美食、小吃店,以其麻、辣、鮮、香,味道醇和,烤出來的魚肉肉質香嫩爽滑為特點,早已在貴陽擁有大批忠實顧客,生意及其火爆。特色以烤魚為風味,附帶可點小菜,如米豆腐、怪嚕花生、折兒根和簡單甜品 銀耳湯 綠豆湯和其他鹵菜。親們千萬不要去合群路夜市上吃,那裡家家都是留一手烤魚,專門坑外地人,聽我的沒錯。

金牌羅記腸旺面

地址:貴陽市雲岩區蔡家街口

生意超級好,人超級多,排隊要1小時才能吃上,據說是貴陽味道最正的一家。湯很濃,哨子越嚼越香,面條細而勁道,久泡不軟,腸子做得軟爛鮮香,有鹵豆腐塊,紅油較香,為了腸旺面也要再去次貴陽。

【洋芋】

鍾記美味洋芋粑

自2004年在實驗二中斜對面開業以來,生意一直不錯,由於靠近學校,放學時生意更是火爆,老闆忙都忙不過來。他家的洋芋選用新鮮的黃洋芋,每天現做現賣,絕不隔夜。洋芋粑炸得金黃,外脆里嫩,配上老闆自製的辣椒面、酸蘿卜和甜面醬,確實美味!初中時文靜秀氣的閨蜜扯著嗓子喊「老闆!多放點酸蘿卜!拿走!」的場景,已經成為我凌咯咯心中最珍貴的記憶,十幾年抹不去。(一不小心暴露年紀--)

地址:宅吉小區金倉路70號(實驗二中斜對面)

營業時間:11:00—19:00

嚴記洋芋粑

這家店沒有名字,只是個學校對面的路邊推車攤,但是卻擺了20多年,不僅僅吸引了二十三中的小饞嘴貓們,附近居民有很多都是從小時候就開始吃的固定粉絲。他家特色是有素、葷兩種洋芋粑,素的就是純洋芋,葷的是將火腿腸弄碎和洋芋泥炒混合後再下油鍋炸。炸好的洋芋粑外殼非常脆,裡面很軟糯,生意一點也不會輸給店面。

地址:大營坡石洞坡坡上(二十三中對面巷子)

營業時間:13:30—18:00

陳記炸洋芋

他家是一個小小的推車攤,沒有名字,也並不起眼,但卻隱藏著美味的能量。苗苗實驗小學的小學生對這家店應該並不陌生。陳老闆選用的是威寧的黃洋芋,將切好的洋芋放在油鍋中炸制。他家的調料也有三種,專門定製的辣椒面,糟辣椒泡的蓮花白,還有甜面醬,配著炸洋芋,那叫一個香啊!

地址:陽明路(喜來登酒店員工通道對面巷內)

營業時間:11:00—19:00

吳記自助洋芋粑

他家在花溪的人氣之高,已經到了老闆可以自信地說:「因為大家都知道,所以不掛招牌的地步了。」之所以叫做自助洋芋耙,意思是洋芋耙由客人自己動手烙,辣椒也是自己調,另外他家還有自製的甜醬。洋芋粑和炒雜燴在他家十分受歡迎,還有加強版大雜燴是將牛肉、雞皮、火腿腸、鹵肥腸、雜燴一起炒制,多種葷素,任意組合,口感豐富。

地址:花溪區霞暉路松濤路(原花二中,祥盛幼兒園斜對面)

營業時間:14:00—00:00

老兩口洋芋粑

二十多年的老店了,洋芋粑是老貴陽的特色,絕對的正宗。他家的洋芋粑是用純洋芋做的,選用威寧、畢節的洋芋。每到中午、下午下班放學的高峰期,十九中、二中的娃娃都會走一小段來到這家洋芋粑店,人非常多,常常下午4點就賣完了。

地址:忠烈街幼師旁

營業時間:11:00—18:30

當然,除了各個學校附近的攤點,在貴陽的大街小巷中也都有各自地方明星級的洋芋粑小店。下面,就帶大家去認識認識他們。

康家洋芋粑

康家洋芋粑17年前始於現在小十字銀座旁的白沙巷,他家的洋芋粑用純的威寧黃洋芋製成,用豬油烙好後再配上店家自己做的涼拌蘿卜絲。他家的炒雜燴也非常受歡迎,大家習慣性稱為「炒三絲」,因為裡面有二塊粑、苕粉和洋芋絲,其實還有米皮,一起炒出來蘸著辣椒面,很有味哦!

地址:新添寨稻香春進門第二家

營業時間:15:00-00:00

老孔家烙鍋店

老孔家烙鍋店在小河西工廠里一直是「明星店鋪」,可以玩笑地說是養育了無數小河西工廠人,他家只做夜市,不僅有經營烙鍋,洋芋粑更是令人贊不絕口。他家洋芋是本地洋芋,洋芋粑也只有純洋芋,不加任何調料,單純的洋芋香,烙鍋的吃法。另外,炒洋芋絲也十分受歡迎。

地址:小河區清水江路西工廠菜場背後

營業時間:17:00—次日01:00

金記洋芋粑

他家的洋芋粑賣了快20年,也是家經典老店了,很多人都是從小吃到大。他家選用威寧洋芋,純洋芋手工製作,辣椒有四種可以選擇,糍粑辣椒、糟辣椒、辣椒面和干辣椒,還有酸蘿卜和甜面醬,你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添加。加上特色脆哨的洋芋耙也別有一番風味。

地址:二戈寨工商銀行旁邊巷內

營業時間:10:00-20:00

【必吃特色】

絲娃娃

貴陽小吃絲娃娃是一種貴陽街頭最常見的小吃,其頗似產房裡初生嬰兒被裹在「襁褓」中,因而得名。隨著旅遊業的發展,現又被稱為素春卷,此名更雅。

絲娃娃為直徑兩寸大小的小圓片,裹著少許粉絲、綠豆芽、萵筍絲、海帶絲、蘿卜絲以及油酥黃豆等。吃時用小勺澆上由醬油、食醋、辣椒、香蔥、味精等配製而成的調料,外軟里脆,酸辣可口,別有一番風味。 具有素菜脆嫩、酸辣爽口、開胃健脾的特點。因形狀像嬰兒的襁褓而得名,

其實說穿了就是素春卷。用來卷菜的是很薄很薄的一層麵皮,把各種切成絲的蔬菜通通往上放,然後捲起來,加上調料直接塞入嘴裡。黔靈公園門前的路上有很多賣「絲娃娃」的小店,白天想吃這是一個比較集中的點,晚上夜市食街上一般都有。

腸旺面

腸旺面,清同治年間即在貴陽上市。清末民初,有貴陽人蘇德勝改進質量,以面、豬大腸、血旺、肉燥為主要原料,配以輔料20多種,精細操作。遂發展為名小吃,仿效者有「學忠面館」、「慶和園」、「逸賢村」等飲食店。至解放前夕(40年代),腸旺面館逐漸遍布貴陽大街小巷。現已成為遍及省內外的小吃。其特點:紅而不辣、油而不膩、脆而不生。

腸旺面是貴陽極負盛名的一種風味小吃,它是由豬大腸、雞蛋面條、綠豆芽和油炸豬肉丁調配而成。湯色鮮紅、血旺嫩滑、雞湯油亮而不膩,辣而不猛,回味悠長。在貴陽市內各粉麵店都有。

牛肉粉

牛肉粉是貴陽非常普及的早餐小吃,特別是花溪牛肉粉已成為深受廣大百姓喜愛的小吃品牌,具有湯味醇厚、辣燙鮮香的特點,目前該品牌已推向全國多個省市。

貴陽牛肉粉以花溪王記最為有名,貴陽市內有好幾家連鎖店,大營坡和都司路中天廣場一樓的比較出名,總店在花溪。因為有別於其他貴州粉的獨特湯底而聞名,一般都要排隊才能吃到。牛肉燉得爛熟,切得很薄,米粉爽滑微韌,湯味醇厚,撒上佐料後辣燙鮮香,混合著濃郁的辣椒和牛肉的香濃氣息。買票端粉,3元一碗,加澆頭另算。

豆腐圓子

豆腐圓子,傳說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清政府大辦「皇會」,全城禁屠數天,不許食葷時有雷姓豆腐作坊,以豆腐做成園子,用菜油炸熟出售,很受歡迎,名揚京城。經貴陽幾代人改進後,炸出的豆腐園子內瓤質嫩如雪,布滿點點「蜂窩」,色澤褐黃、外酥內嫩、香辣爽口,成為貴陽百姓喜愛的小吃之一。

貴陽的名小吃豆腐圓子以雷家為正宗。雷家豆腐圓子相傳為貴陽一位叫雷三娘的婦女首創,迄今已有七十多年歷史。圓子以豆腐為主料加工而成,色呈焦黃,外脆內嫩。食用時用醬油、蔥花、辣椒、麻油、醋配成蘸水,趁熱蘸食,爽脆嫩滑,香氣撲鼻,5毛錢一個。還可用細篾絲三五個一串,十分方便。最正宗的豆腐圓子在省府西路。

❼ 貴州有哪些美食值得推薦的,下司酸湯魚排名第一,狀元蹄必吃不可

今天我們繼續說說貴州這個地方,貴州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全省地貌可概括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種基本類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暖風和、雨量充沛、雨熱同期。所以這里生產出來的時候都是非常的香美,天氣原因決定了這個地區的食物是什麼樣,像新疆這個地方,晝夜溫差相差很大,所以新疆的水果很甜,個頭很大,在貴州,這里是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所以貴州種出來的大米還有農作物都是非常的香,導致這里的食物也變得格外的好吃。今天我們一起說說去貴州,有哪些美食是值得推薦的。

1.下司酸湯魚

蘸著作料,一隻只紅潤飽滿,油光閃亮、香醇甘厚的鹵汁豬蹄就這樣被你瓦解成一粒粒豬骨,在雙花醋的陪伴下,一段美好的時光就這樣停歇在古鎮上。狀元蹄也是到貴州必吃的一款吃的,不吃一定是要後悔的。

如果吃了貴州的美食回去後格外的想念,動動手就可以把貴州的小吃給做出來了,其實貴州的小吃都是用最簡單的食材做出最好吃的食物。

❽ 凱里酸湯魚哪幾家好吃

永豐東路的 【吳二妹酸湯魚] 還有羅漢山的那家『莎蘚牛老殼』很好吃,味道很好,老闆也很熱情。

❾ 貴州劍河的酸湯魚到底有什麼特色

這么說吧 正宗的劍河酸湯魚最大的特色和最獨特的風味是那裡的酸湯是用苗族方式釀造的 也就是將初期米湯水(柴火煮飯時水開1分鍾後的水)放進壇子中發酵形成的 而後在加上番茄使其色澤變紅 俗稱紅酸湯 可視情況加入少量醋 不過我不知道現在餐館還有多少是正宗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