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湘鄉有什麼土特產
1、燈芯糕
湘鄉的傳統副食特產。它不僅形似燈芯,潔白柔潤,味道甜辣,清涼芳香,彎轉成圈而不斷,而且可以用火點燃,散發純凈的玉桂香味。
2、湘蓮
湘蓮品種有寸三蓮和以寸三蓮為親本培育的芙蓉蓮、太空蓮。寸三蓮是湘潭縣歷代相傳的湘蓮品種,以其三粒蓮子相連長度為一寸而得名,顆粒圓狀、均勻,肉色乳白,肉質細膩,煮熟後落口消融,清香四溢。
3、湘鄉烘糕
湖南湘鄉地區傳統名點,象牙色、落口溶、火炙香、清純爽口,營養豐富;因不含油鹽,又系直接火烤而成,故衛生無菌,便於保存,既可作旅行干糧,又可作嬰兒代乳食品。
4、油酥火焙魚
湖南湘鄉的一種傳統名吃,這是湘潭地區及湖南其它一些地方所特有的,它由火焙魚、小紅椒等食材烹制而成,味道鮮美。此魚煎炒蒸食均可,加上辣椒、大蒜、紫蘇、藿香等佐料,味道極佳 ,是下飯的上等菜。
5、湘味啤酒鴨
湖南湘潭的特色美食。鴨肉味道香濃,土豆軟糯。原料:瘦肉型白條鴨1000克,小土豆10個(重約500 克),蘭花、香芹、青椒圈各5克。
2. 湘潭有什麼好吃的美食
1、紅月亮的魚頭
2、對河建設路口農家福手撕小鱉
3、馬家河的黑山羊
4、渙新街的魔芋鴨,熱魚
5、紅玫瑰的口味兔、口味蛇
6、平政路鐵駝、郭記的口味龍蝦、鹵味
7、牧羊人的唰羊肉
8、九匯巷又一村的口味雞
9、軍分區停車場對面貓記活魚的魚
10、對河潭魚頭的鰱子魚11、沿江大道的河水煮河魚12、望衡亭的洄渡魚 明主路有個夜宵攤子里的水餃也還不錯.
13、和平新村後麵店子就是從規劃局大門進去,名稱是夢緣酒家。14、市正俯 對面的冰店叫新天地,夏天賣冰冬天賣羊毛衫,老闆喜歡聽王傑的歌。15、板塘鋪的雞實際上是在荷塘,坐三路車可以到,一個很小的門面,在荷塘供銷社的對面,老闆姓代。荷塘供銷社隔壁小店的狗肉和鱖魚也不錯。
16、熙春路上的水煮田雞,我們經常光顧的是胖子夜宵。
17、現在14總航運碼頭的三毛河魚裡面的魚很好。18、易家灣碼頭邊上的幾家魚店裡面的魚好鮮嫩,真正的河水煮河魚,又便宜又好吃。
19、芙蓉路口往二大橋方向的女蛇王餐館,裡面的蛇比較正宗。老闆是個女的。
20、十八總的左氏河魚店裡面的魚真的好恰,只是價錢有點貴。21、如果想要便宜一點的,可以到昭山的大門口那裡去,洄渡魚只要30元一斤,味道真的是很好!
22、還有基建營仁芳商場旁邊的涼皮
23、下攝司半邊街的麻辣燙
24、韶山賓館4.號.樓的紅燒肉(選料極精,一頭豬只能作幾份,賓館規定一桌只能點一份,多要沒有了,80元一份,原來專門作給毛主席吃的)。
25、湘鄉棋榟橋的水煮刁子魚。26、湘鄉特產的土蛋糕。27、十八總開關廠邊上巷子里的臘味。28、十七總換新巷裡的菌子。29、二醫院後門後的吹魚吹肉。
30、建設南路工業品市場裡面有一家餐館的 泡腌魚 老乾媽爆肥腸 好恰得死,你們冒來過吧。他們那裡的大師傅是一個戴眼鏡的。餐館名字好像是叫華輝餐館
31、雨湖賣狗狗那邊的報刊亭邊上個賣泡菜的娭吉~
32、板塘鋪的狗肉、魚、雞(名字不記得) 其實臭乾子還是雨湖電信廣場那個地方的臭乾子好恰啊!
3. 湘潭有哪些好吃的小吃
1、紅月亮的魚頭
2、對河建設路口農家福手撕小鱉
3、馬家河的黑山羊
4、渙新街的魔芋鴨,熱魚
5、紅玫瑰的口味兔、口味蛇
6、平政路鐵駝、郭記的口味龍蝦、鹵味
7、牧羊人的唰羊肉
8、九匯巷又一村的口味雞
9、軍分區停車場對面貓記活魚的魚
10、對河潭魚頭的鰱子魚
11、沿江大道的河水煮河魚
12、望衡亭的洄渡魚
13、板塘鋪的狗肉、魚、雞(名字不記得)
14、熙春路的水煮青蛙
15、可可西餐廳的吉列豬扒
16、民主新村對面馬路的宵夜粥
17、大湖電影院附近宵夜鹵味,干扣面
18、江麓一罐香宵夜、小吃
19、一大橋下的燒烤和麻辣燙
民主路有個夜宵攤子里的水餃也還不錯.
還有和平新村裡的一個吃家常肉的地方
還有就是江麓的狗肉...
華星對面巷子里的面....
基建營步步高對面的松花江吃東北菜、餃子
還有基建營仁芳商場旁邊的涼皮
恩。。。還有。。民主路步步高旁邊一條¥%#%(具體怎麼說我也不曉得了)巷子里的雲吞
湘潭大學還有一個有名的 烏江魚 滿好吃的
市政府對面有個帥哥在賣涼皮哦下攝司半邊街的麻辣燙
韶山賓館四號樓的紅燒肉(選料極精,一頭豬只能作幾份,賓館規定一桌只能點一份,多要沒有了,80元一份,原來專門作給毛主席吃的)。
湘鄉棋榟橋的水煮刁子魚。
湘鄉特產的土蛋糕。
十八總開關廠邊上巷子里的臘味。
十七總換新巷裡的菌子。
二醫院後門後的吹魚吹肉。
建設南路工業品市場裡面有一家餐館的 泡腌魚 老乾媽爆肥腸 好恰得死,你們冒來過吧。他們那裡的大師傅是一個戴眼鏡的。餐館名字好像是叫華輝餐館
1、和平新村後麵店子就是從規劃局大門進去,名稱是夢緣酒家。
2、市政府對面的冰店叫新天地,夏天賣冰冬天賣羊毛衫,老闆喜歡聽王傑的歌。
3、板塘鋪的雞實際上是在荷塘,坐三路車可以到,一個很小的門面,在荷塘供銷社的對面,老闆姓代。荷塘供銷社隔壁小店的狗肉和鱖魚也不錯。
4、熙春路上的水煮田雞,我們經常光顧的是胖子夜宵。
5、現在14總航運碼頭的三毛河魚裡面的魚很好。
6、易家灣碼頭邊上的幾家魚店裡面的魚好鮮嫩,真正的河水煮河魚,又便宜又好吃。
7、芙蓉路口往二大橋方向的女蛇王餐館,裡面的蛇比較正宗。老闆是個女的。
再說幾個老的,現在沒有了的:
1、吉安路上的羅氏鴨子。現在沒有了,老闆跑到板塘鋪商業銀行邊上一條小巷子裡面開了一個白鴿酒樓,鴨子的味道還是沒有變。
2、狗肉村的狗肉。老闆姓張,原來在河東大道上面開,後來搬到吉按路,很久沒有去過了,現在好象沒有做了。
3、芙蓉路口原來的湘潭人家的家常飯菜。後來一把火燒了。我到外地旅遊,吃了幾天的白乾飯之後,最想的就是這里的家常飯菜。現在記憶最深的是這里的野豬肉、叫花子肉和黑麂子肉。
4. 湖南湘鄉有什麼好吃的
湖南特產:主要有湘蓮、湘茶、油茶、辣椒、薴麻、柑桔、湘黃雞、 漵浦鵝、寧鄉豬、湖粉、湖南米粉等。
湖南吃的特產主要有:干辣椒、鹵豆腐、干豆腐、霉豆腐、臭豆腐、血丸子,紅薯干、干竹筍、干臘肉
看過《秋菊打官司》嗎?那裡面一串串、紅艷艷的紅辣椒,煞是漂亮,不過那是給人看的,這里的干辣椒那可是貨真價實的湖南特產,不但漂亮,而且夠味夠勁,當然你要是湖南人,或者能吃得辣的才行噢! 想不到豆腐還有那麼多種吃法,湖南的幾種,味道好極了,保你不吃就流口水,有些聞起來香,有些聞起臭,但吃起來都是香香、脆脆、爽爽、滑滑的,當然你要能吃辣椒啊,不然嘴裡噴火可別怪我。吃完保你大呼過癮,額頭熱汗漣漣,身上大汗淋漓,但嘴裡還在嚷:「再來一串……,……」不信你試試。
鹵豆腐是用新鮮的豆腐鹵了之後,用火烤乾烤硬,吃的時候,煮熟了,切開來,在辣椒醬里(自製,主料為辣椒,裡面還要許多不知名的調料,這是祖傳配方,不外泄。)一蘸,或者加點辣椒醬到裡面去和勻,味道可口就有得吃了,也可以整塊吃,或放在其他肉等裡面炒著吃,同樣美味可口。
干豆腐沒有鹵,加點鹽,慢慢地用火熏干,當然也變硬了,吃法與鹵豆腐差不多。
臭豆腐,就不用我多說了,在廣州的大街小巷中都有賣,臭味遠揚,路人避之莫及,其實吃起來可香了,而且湖南長沙的那才是正宗貨,聞起來香(當然也臭),吃起來就更香了。你來試試吧!
霉豆腐,沒聽說過,我家鄉那是家家戶戶都做,通常在過年前,天氣比較冷的時候做,先用豆腐發酵,等到長了幾寸長的霉了,再拿出來一塊塊地蘸上辣椒粉,放上蔥花、生薑、酒等,再放在壇子(可大可小)密封兩三天,就可以拿出來吃了,那個味,那個爽、滑、勁,沒得彈!
血丸子,也是用豆腐做的,但裡面加了豬肉。做法是:先把水瀝干,豆腐往往硬得變成鐵板一樣,然後再用手捏碎,把肉切碎(肥瘦各佔半,否則,太肥油膩,太瘦沒味)放到裡面,再加上豬血一起和勻,團成丸子,用火熏上十幾天,拿出來煮熟,切成一塊塊,可以直接吃,也可放在其他肉或蔬菜里炒著吃,這可以說最有地方特色的小吃了。
5. 湘潭有哪些地方的小吃出名
1、燈芯糕
「龍牌醬油燈芯糕」中的「燈芯糕」是湘潭的傳統副食特產。它不僅形似燈芯,潔白柔潤,味道甜辣,清涼芳香,彎轉成圈而不斷,而且可以用火點燃,散發純凈的玉桂香味。
2、寸三蓮
「寸三」白蓮盛產於湘潭縣楊塘一帶。所謂寸三蓮,即因該蓮子大,3顆蓮子接起來有一寸長而得名。「寸三蓮」粒大飽滿,潔白圓潤,質地細膩,清香鮮甜,容易燉煮。寸三蓮,又稱「湘蓮」,古即為朝廷貢品。經過數十代人的努力,它已成為湘潭市的支柱產業,遠銷北京、上海、廣州、香港及歐美。湘潭市的「蓮城」美譽也因此名聲遠揚。
3、鄉下臘菜
湘潭、湘鄉、韶山都有熏制臘菜的習慣。製法一般是冬至後取鮮肉切成條塊,用鹽腌漬兩三天,晾乾,以糠殼、癟谷、木屑、花生殼等煙火熏烤,成蠟黃色即成。因以農歷十二月(臘月)熏制的最好,故稱冬臘肉,味香可口,且不像鮮肉油膩,許多人都喜歡吃,深受消費者歡迎。
4、毛氏紅燒肉
紅亮微辣、滋味濃郁的毛氏紅燒肉,因受到毛主席的鍾愛而使這道菜成為湘菜的代表菜之一。毛氏紅燒肉用料非常講究,須使用半肥半瘦的五層三花豬腩肉,然後均勻切塊,再用上等醬油加少量糖燒制而成。
5、毛阿婆醬鴨
在北京不得不吃北京烤鴨,而在湘潭不得不吃醬鴨,而毛阿婆醬鴨最為出名。毛阿婆醬鴨採用香料水泡製入味,加入純芝麻油,色澤深紅,醬香濃郁,可直接食用,是佐酒佳餚和送禮佳品。
6、湘蓮
湘潭有中國湘蓮之鄉的美稱,湘蓮的產量在全國佔了63%,且質量均上乘,而「寸三蓮」最為出名。湘蓮凈蓮肉含十八種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被譽為中國南方的「人參」。
6. 湘鄉特產是什麼呀
湘鄉特產是湘鄉烘糕、湘鄉酒糟魚、湘鄉啤酒。
一、湘鄉烘糕
湘鄉烘糕是湖南湘鄉地區傳統名點,象牙色、落口溶、火炙香、清純爽口,營養豐富;因不含油鹽,又是直接火烤而成,故衛生無菌,便於保存,既可作旅行干糧,又可作嬰兒代乳食品。
湘鄉烘糕自清雍正元年(1723),由縣城天元齋齋館研製成功以來,歷200餘年而不衰。咸豐年間,曾國藩率湘軍鎮壓態鎮太平天國時,曾以烘糕作士軍糧,戰後呈皇帝及朝廷大臣品嘗,倍受贊譽,被欽定為貢品。
7. 湘鄉哪裡吃牛蹄好吃
育塅豬腳老店。湘鄉市,湖南省轄縣級市,由湘潭市代管,居湘中偏東,東臨韶山市和湘潭縣,南接雙峰縣,西與婁底市毗鄰,北界寧鄉市。總面積1966.21平方千米。根據大眾點評上的顯示,湘鄉育塅豬腳老店吃牛蹄好吃。育塅豬腳老店位於湘鄉市陳家沖西北,是育塅鄉最老牌的農家樂,從1994年至今,持續為大家烹飪鮮濃可口、肥而不膩、營養豐富的豬腳,是大育塅的一道美食名片。
8. 湘鄉有什麼土特產
湘鄉土特產:
一、湘鄉烘糕
湘鄉烘糕是湖南湘鄉地區傳統名點,象牙色、落口溶、火炙香、清純爽口,營養豐富;因不含油鹽,又系直接火烤而成,故衛生無菌,便於保存,既可作旅行干糧,又可作嬰兒代乳食品。
二、湘潭醬油
湘旁塵潭制醬歷史悠久,《湘潭縣志》記載,早在清乾初年,湘潭就有了制醬作坊。湘潭市醬運毀禪作業首創自清乾隆初年本縣商人龔裴然,當時龔慶祥齋酒醬作坊生產的醬油「汁農郁、色烏紅、香溫馨」,被稱為「色香味三絕」。
三、湘鄉酒糟魚
酒糟魚是湘鄉飲食文化的一種地方特色,附近幾十里都有這種傳統,在外地卻罕見。如現在的湘西,酒糟魚必要的余念佐料藿香也未曾見到。
四、湘鄉啤酒
湘鄉啤酒廠是國家大型企業,年產啤酒達10萬噸。湘鄉啤酒廠釀制的啤酒,酒味醇香,純正爽口,是湖南省惟一獲「湖南名酒」稱號的啤酒。
五、湘鄉火焙魚
火焙魚是湖南湘鄉的一種傳統名吃,這是湘潭地區及湖南其它一些地方所特有的,它由火焙魚、小紅椒等食材烹制而成,味道鮮美。此魚煎炒蒸食均可,加上辣椒、大蒜、紫蘇、藿香等佐料,味道極佳 ,是下飯的上等菜。
9. 湘潭有哪些地方的小吃出名
1、燈芯糕
「龍牌醬油燈芯糕」中的「燈芯糕」是湘潭的傳統副食特產。它不僅形似燈芯,潔白柔潤,味道甜辣,清涼芳香,彎轉成圈而不斷,而且可以用火點燃,散發純凈的玉桂香味。
2、寸三蓮
「寸三」白蓮盛產於湘潭縣楊塘一帶。所謂寸三蓮,即因該蓮子大,3顆蓮子接起來有一寸長而得名。「寸三蓮」粒大飽滿,潔白圓潤,質地細膩,清香鮮甜,容易燉煮。寸三蓮,又稱「湘蓮」,古即為朝廷貢品。經過數十代人的努力,它已成為湘潭市的支柱產業,遠銷北京、上海、廣州、香港及歐美。湘潭市的「蓮城」美譽也因此名聲遠揚。
3、鄉下臘菜
湘潭、湘鄉、韶山都有熏制臘菜的習慣。製法一般是冬至後取鮮肉切成條塊,用鹽腌漬兩三天,晾乾,以糠殼、癟谷、木屑、花生殼等煙火熏烤,成蠟黃色即成。因以農歷十二月(臘月)熏制的最好,故稱冬臘肉,味香可口,且不像鮮肉油膩,許多人都喜歡吃,深受消費者歡迎。
4、毛氏紅燒肉
紅亮微辣、滋味濃郁的毛氏紅燒肉,因受到毛主席的鍾愛而使這道菜成為湘菜的代表菜之一。毛氏紅燒肉用料非常講究,須使用半肥半瘦的五層三花豬腩肉,然後均勻切塊,再用上等醬油加少量糖燒制而成。
5、毛阿婆醬鴨
在北京不得不吃北京烤鴨,而在湘潭不得不吃醬鴨,而毛阿婆醬鴨最為出名。毛阿婆醬鴨採用香料水泡製入味,加入純芝麻油,色澤深紅,醬香濃郁,可直接食用,是佐酒佳餚和送禮佳品。
6、湘蓮
湘潭有中國湘蓮之鄉的美稱,湘蓮的產量在全國佔了63%,且質量均上乘,而「寸三蓮」最為出名。湘蓮凈蓮肉含十八種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被譽為中國南方的「人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