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州美食特產
化州美食特產
在化州,各式各樣的美食特產就是化州人勤勞與智慧的結晶。如果你是化州人,那麼這里一定有著你心愛的味道;如果你曾駐留於此,也一定品嘗過這里的美味;如果你從未踏上這片土地,那麼就與我一起,尋找你最中意的化州美食特產。
化州美食特產 篇1
拖羅餅
拖睜拿羅餅,一種獨具特色的化州傳統美食,承載著所有化州人的美好記憶。很早以前,在化州還沒有廣東月餅之時,拖羅餅就相當於月餅,成為了化州人中秋過節必備的佳品。時至今日,拖羅餅依然憑借其獨特的濃厚、香醇深受大家喜愛。每逢中秋節,月餅主要用於送禮,而自家食用還是會選擇拖羅餅。
與傳統月餅相比,拖羅餅的外形更具特色,傳統的餡料為揶絲、花生仁、白糖,現在也有鹹的,一般是叉燒、瓜子仁類,其中椰絲佔了大部分。吃起來,椰香味特別濃郁,別有一番風味。該餅皮薄,皮層類似光酥餅,直徑約為1分米,厚1.5厘米,基本在化州市內才有得賣。
簸箕炊
簸箕炊,茂名地區特有的小食之一,化州人叫「籺」(發音@),因為是用簸箕炊出來的,所以也叫簸箕籺或者蓋籺。簸箕炊因其採用竹篾編制而成的簸箕為盛具而著稱,其後放磨成槳的米粉於簸箕當中,待一層熟透後再逐漸添加,一般都有三層以上。待米粉全熟後,用小刀將其剮成格狀,以方便食客食用,最後在其表面放上香油、芝麻與蒜蓉漿(即蒜雞油)然後蘸著吃,入口細膩富有彈性,不過因蒜蓉有餘味,所以也有不好此道者,故可單純放花生油所煮成的香油,其風味依舊。
潔白、軟滑、爽口、咸香的簸箕炊入口細膩富有彈性,軟滑而不黏牙,再加上秘制的醬料,香濃而又不膩,那種味道絕對令人難以忘懷。如果你喜歡吃橄欖菜,還可以加入橄欖菜,也別有一番風味。
長岐牛雜水
在化州市與吳川市交界處有一個鎮叫長岐鎮,那裡有一種小吃叫「牛雜水」,它名聲在外,因此也叫「長岐牛雜水」。
傳統的「長岐牛雜水」,選用化州本地優質的「牛雜」為原料,將牛肉與牛雜洗干凈放進一個大鍋里煮沸、調味,等肉熟了後就用鉤吊起來,待沒水滴了就可切成塊,加以大蒜、醬油,配上煮肉的湯,味道滑而不膩,香而醇口,吃過之後就讓人難以忘懷。正宗的「長岐牛雜水」攤檔,位於長岐舊圩中間,一張半腿高的長方形矮桌,前面擺上一二張幾乎與矮桌等高的長凳,再備好兩桿燒水煙用的「大碌竹」,這就是店家的待客之道了。令人稱奇的是,西裝革覆的外地駕車人士,常常會不辭奔波,專程到此品其味。一旁是現代文明標志的小車,相襯著圩間特有的小攤,有一種讓人慨嘆「今夕是何年」的感受。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長岐牛雜水」的美味與誘人。
化州牛腩粉
在化州,牛腩粉,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不論是遠離家鄉還是駐守家園,化州人總離不開牛腩粉,而正宗風味的牛腩粉只存在於化州這片土地。
化州牛腩粉選用的是化州手悉轎搭工製作的河粉,比較細薄,大小合適,便於夾起,入口感覺特別的柔軟精細,頃刻便能感受到製作者的用心。此外,化州牛腩粉最大的特色就是秘方配製的香油,香而不燥,齒過留香,使牛腩粉不淡不膩,味道剛剛好。如果,三五好友逛街累帆拿了餓了,坐下來吃碗牛腩粉,剪串或者剪碗牛雜,剪串豆腐,燙碗菜,聊聊天,東扯扯西扯扯,生活就這樣,多美好啊!
平定沙司雞
化州人愛食雞肉,也善於烹飪雞肉,且風味獨到,這得益於他們擁有名優雞種,平定沙司雞就是其一。平定沙司雞又名屋角雞,以清初梁家沙司巡檢衙遷建於平定屋角面得名,是本地的名優雞種,在粵桂邊境素享盛名。
清初,梁家沙司巡檢衙所管轄的地方,山高森密,河溪交錯,蟲蟻魚蝦多,野雞特別多。野雞經過人工飼養,逐漸馴化為家雞,取名為沙司雞。沙司雞始養於平定,後陸續發展到蘭山、文樓等地。此雞具有「五黃」(毛、皮、肉、腳、嘴均黃)健脾胃,強筋骨和活血絡。
「民以食為天」,對於美食,聰明的人類總是能從最簡單的食材中尋找到最美的味道。在化州,自然的饋贈與人類智慧的美妙結合,構成了豐富多樣的美食特產。如果你對化州美食特產感興趣,那就來吧,在這里每一種味道都是獨一無二,無法復制的!
化州美食特產 篇2
化橘紅
化橘紅:化州古時荒涼的地方,瘴氣多,民眾多患痰飲。相傳有羅仙翁,憐憫民眾苦困,種橘於「石龍」城內,所產橘紅,消痰化飲有神效。明、清間,州人在州城建「華嚴庵」紀念羅仙翁,庵門楹聯雲:「韻事憶當年,橘樹千株經手植;仙蹤留此地,茅庵一所寄身棲」。明萬曆年間(約於1600)編纂的《高州府志》「葯物」目中已有化州橘紅的記載。清乾隆、道光版《化州志》對化州橘紅的記述,除有傳說、葯效、價值、辨偽、土壤、氣候、種護、採集、加工、上貢、產地及標圖外,還有大量歌頌化州橘紅的詩文。
榕樹茶
榕樹茶又名琉璃茶,因產於古官道榕樹圩附近而得名。有說榕樹茶條細嫩,葉色綠翠,形態酷似古榕,故名。又榕樹茶產地琉璃茶(明崇禎年間州守趙仕錦建),庵旁有口井名琉璃井,井水清澈見甘甜,用琉璃井水泡榕樹茶,其味特別清香甘醇,故又名琉璃茶。
榕樹茶入口甘潤,飲之不僅生津止渴、且能驅風化痰,消滯開胃。此茶始種於明末。名士謝桂垣茶罷乘興作詩雲:「峰迴路轉得茶庵,來試名泉一勺甘;絕似惠山風味好,嶺南真不減江南。」名人飲名茶,相得益彰,榕樹茶由蜚聲。
南盛沙姜
南盛種沙姜有200多年歷史,始種地蒲山,當時僅數十畝。以後,沙姜的應用日廣。不僅可作調味品,還可作葯漢病,種植面積遂不斷擴大,清末發展到500多畝。民國期間。南盛沙姜的種植面積由蒲山擴展到謝村、山尾和樂塘一帶,年種姜千餘畝。每逢沙姜(乾薑片)上市季節,南盛圩不少商號一秤收購,運往廣西、雲南和華中、華北等地銷售。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重視沙姜生產,總結交流種姜經驗,推廣沙姜良種。同時,商業部門設點收購,促進了沙姜的發展,20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全公社年種植沙姜3000畝左右,畝產高達2噸。以後,隨著南盛引鑒水利工程的興修和配套完善,夏季積水田多,不利沙姜的生產,再加上當時出現「重糧輕錢」的傾向,以致沙姜種植面積下降。1988年全區(鎮)種姜在200畝左右,總產300多噸。
笪橋黃瓜
笪橋農民種植黃瓜歷史悠久,量製成瓜干,則是百多年前的事,笪橋黃瓜(又稱化州黃金瓜),以產地得名,始種地是中村、留村,以後陸續發展至附近的山埇、下垌、英筆、禾倉角、塵塘、良埇、低坡、西埇和瑤埇等地。新中國成立後,笪橋黃瓜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除舊產區不斷擴大種植面積外,相鄰的良光區(鎮)豺嶺、龍秀、落底、齋塘坡和出拔等地也有種植。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笪橋每年種植黃瓜100多畝,製成瓜干15噸左右。
笪橋黃瓜有甜瓜、黃瓜、米瓜和蛇瓜4個品種。這些瓜經過細致加工腌製成的瓜干,色澤金黃,淡甜,鮮脆可口,久貯不壞。黃瓜干與瘦肉加上冬茹、蚝豉,剁成肉餅,美味可口,饒有風味;將陳年瓜干合老米熬成稀飯,可治慢性腹瀉及痢疾;以酸醋、生薑作佐料,把瓜干同豬蹄或生雞一起熬湯,是產婦的精良食品,既消食開胃,又去淤生新。故此,笪橋黃瓜干遠銷廣州、深圳、珠海、海口、三亞、湛江、南寧、北海和香港、澳門等大中城市。
尖崗粘米
尖崗粘米是晚造品種,因產於麗崗鎮尖崗嶺(又名麗山)周圍的'尖崗、赤坎、麗崗、麗冊和低坑等一帶而得名。相傳尖崗粘米始於清初。清末,民國期間種植在2000畝左右,畝產0.14噸。尖崗粘稻產地山清水秀,耕地屬沙泥田,過去當地農民慣用骨(豬、牛骨)粉培育身苗,因此所產的粘稻,米粒細長,米質透明,無白肚,煮熟時無粘合,耐煮,味道清香,爽口滑喉,為富豪之家所喜。民國期間,尖崗粘米多銷往廣州、廣州灣(今湛江市)、香港、澳門和東南亞等地。
中垌豬
中垌豬以產於中垌而得名,它是省內良種豬之一,是本縣農家養豬的主要品種。相傳中垌豬始養於明末。中垌豬具有早熟、肚兜大、粗食、快長、易肥、皮薄、肉嫩、矮腳易圈和母豬產仔多等特點。據1985年編印的《化州縣農業生產規劃報告集》記述:中垌豬在通常的饅頭和管理下,豬苗65天脫奶,重為10公斤。肉豬增重高峰期為7~9月齡,育肥至11~12月齡,體重可達100~120公斤。中垌母豬平均每胎產10.8頭,與高州黃塘豬、徐聞細骨豬、海南文昌豬、粵北梅花豬、普寧流沙豬種比較,24月齡母豬產仔數多1~2頭,仔豬平均日增重0.1~0.2公斤。中垌圩豬行是中垌豬苗的集散地,每逢圩期,四鄉養豬戶前往購買豬苗者絡繹不絕。中垌豬全市多數地方也有養殖。此外,相鄰的高州、茂南、廉江以及廣西的陸川等縣(區)亦有飼養。1988年縣畜牧局下屬豬場,以中垌種豬與外地黑白良種豬雜交,繁殖新一代品種,供各地農民飼養。
平定沙司雞
平定沙司雞又名屋角雞,以清初梁家沙司巡檢衙遷建於平定屋角面得名。此雞是本地的名優雞種,在粵桂邊境素享盛名。清初,梁家沙司巡檢衙所管轄的地方,山高森密,河溪交錯,蟲蟻魚蝦多,野雞特別多。野雞經過人工飼養,逐漸馴化為家雞,取名為沙司雞。
沙司雞始養於平定,後陸續發展到蘭山、文樓等地。此雞具有「五黃」(毛、皮、肉、腳、嘴均黃)健脾胃,強筋骨和活血絡。據傳說,道光年間,巡檢司段玉成重修衙城,落成時舉行「百雞宴」,四方食客雲集。宴罷,有位雅士留下「百珍皆作賤,貪箸沙司雞」的名句。從此,平定沙司雞便名噪兩廣。改革開放後,1988年平定鎮有些養雞專業戶和縣水產畜牧局屬下的南盛畜牧場對平定沙司雞不斷進行提純推優工作,進一步提高沙司雞的質量,沙司雞隨著人民生活的需要也遠銷省內外市場。
化州蠶絲
化州是廣東省4個蠶桑基地之一,有悠久的養蠶及絲綢加工歷史,絲綢加工業水平亦位於廣東省前列。化州市出產的雙宮絲(A級絲)是屬於優質的絲綢原料,是加工高級絲綢的優質原料。
;2. 請問化州有什麼小吃
化州市是廣東省茂名市代管的縣級市,位於廣東省西南部。化州市資源豐富,除了有名的紅楊桃和無核黃皮果、化州雞還有很多名小吃。
簸箕炊:傳統的粵西特色小吃,在茂名、高州、化州、湛江一帶非常盛行。簸箕炊(化州又稱格籺),因其採用竹篾編制而成的簸箕為盛具而著稱,其後放磨成槳的米粉於簸箕當中,待一層熟透後再逐漸添加,一般都有三層以上。待米粉全熟後,用小刀將其剮成格狀,以方便食客食用,最後在其表面放上香油、芝麻與蒜蓉漿(即蒜雞油)然後蘸著吃,入口細膩富有彈性,不過因蒜蓉有餘味,所以也有不好此道者,故可單純放花生油所煮成的香油,其風味依舊。
化州拖羅餅:化州拖羅餅以其考究的製作技藝和獨特的口感風味而飲譽粵西。2012年化州拖羅餅被列入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化州歷史悠久,古謂石龍,又稱羅州,因特產貢品橘紅而被譽為橘洲。化州地處粵西南,美麗的鑒江、羅江貫穿其中,交錯流暢。羅江乃母親河。羅江水,滋養著化州160多萬兒女;羅江水,孕育了化州拖羅餅文化。化州拖羅餅,早已成為最具地方特色風味的代表性食品。
笪橋黃瓜干:化州笪橋黃瓜干(巴瓜)扁薄、色黃白、味甘、淡甜爽脆,風味獨特,是人們夏天最佳的菜品,茶樓酒家的美食。在整個粵西甚至於全省,當提及黃瓜干,人們很自然就會想到化州市笪橋鎮.。
化州九六香油雞 :但凡茂名人,都喜歡吃雞,而說到吃雞,茂名的美食家可謂頭頭是道,大酒店的雞不如大排檔的好吃,大排檔的雞好吃不過化州九六雞。九六雞的特點是雞肉皮脆肉嫩,入口香滑,油而不膩,過齒不忘。九六雞的製作很講究原材料和製作工序,首先雞必須是精選農村閹雞,然後是嚴謹的製作工序,製作白切雞有一道工序是要浸水,這個很講技術,時間不夠或稍過,雞的味道就會大打折扣,還有就是配雞的香油,其調配手法有別於其它香油雞,也是十分特別的,香而不燥,吃後不上火也是九六雞的特色之一。在粵西乃至廣東省很多人都贊不絕口。
化州白切雞:化州白切雞之所以遠近聞名,確實有它的獨特之處:首先是選料上乘。必須選純正本地項雞,而且以1.5公斤左右的為佳。其次,煲雞時,待水開了以後,必須慢火煲,而且要不斷地翻動,以煲到八成熟為宜,太生不行,熟過頭也不行,要恰到好處。再次是煎油,這是最重要的一環。據說,煎油時都是用瓦煲煎的,除用純正花生油外,主要配料有八角、白芷、沙姜、蒜子和蔥頭等等。酒家師傅放出的油黃澄澄、香噴噴,令人垂涎
化州隔水蒸雞: 隔水蒸雞,同樣是茂名的一道名菜,化州人早期引以為榮的蔥油雞、白切雞在鹽焗雞的沖擊下,失去了一定的魅力。於是飯店經營者們想起當地民間有隔水蒸雞的製法,製作其實很簡單,挖空雞內臟後,塞進香菇蝦米之類,整雞裝在盤里,然後把它放進裝有一定量開水的鍋里,用火加熱慢蒸,利用沸水蒸汽把雞蒸熟,這樣的雞既香滑鮮美又性情溫和,讓吃怕了煎炸食物的人們胃口大開。眾多雞的菜式中,廣州市最喜愛吃原汁原味的原味雞。
化州橘紅:化州橘紅有理氣化痰止咳、治寒胃病、消化不良等。( 茂名)化州橘紅是化州一個中葯材,其性喜濕熱,其果實泡水有止咳去痰的作用,在多種的止咳化痰的中成葯中均含有其成分,其經常出口國外,在以前是作為皇宮貢品是葯材,現在則為大眾所用。
3. 大洋洋化州香油雞總店怎麼樣
過年期間來這里吃了幾次,分量很大,很實惠,環境一般,二樓有包間,還埋伏沒有最低消費,呵呵,這在深圳彎敬攜是不可想像的。吃了幾次,幾乎每次必點香油雞和白切豬雜,香油稿指特別香,滿滿都是家鄉的味道。我還特別喜歡吃這家的雞紅麥菜煲還有香油撈粉,撈粉就不說了,我想不到的是麥菜煲都能做的那麼好吃,麥菜煮的很軟、很滑,那種感覺一定要自己試過才知道的,強烈推薦呀!地瓜丸,有點像之前必勝客出過的紫薯丸,不過比必勝客的個頭要大,外觀是黃色的,這個也很好吃,不過不敢吃多了,上火而且容易撐肚子,一樣吃一點才符合我的習慣呀,哈哈
4. 化州合江鎮有好吃的燒雞店嗎
有。09:341
愛企查
化州市合江鎮亞金燒雞店
簡介:化州市合江鎮亞金 立於2020年1... 全部
黃金賢化州市合江鎮亞金燒雞店立日期
TA有0 2020-10-20
化州市合江鎮亞金燒雞店成立於並斗2020年10月20日,注冊地位於化州市合江鎮禾堂嶺村委會西江村20號首層,法定代表人為黃金賢。經營范圍包括零售:燒雞、酒類、飲料;餐飲服務。
區 暫無郵箱
9、化州市合江鎮讓蔽世禾堂嶺村委會西江村20號首層
愛企查 網路旗下專業的企業查詢坦肢平台 免費下載APP
愛企查圖譜
回法人代表 回分支機構 北京XX有限公司
@高管 @對外投資 上海XX有限公司
王總
@投責方 回疑似控股
企業圖譜 股權結構圖 企業受;
企業風險 風險詳情> 深挖企業 更多>
實時查看企業一手動態
自身風陸 0 拷貝 搜索 醒 商業關系 高級查企業
分享好友
首頁 監 糾錯
5. 茂名哪裡的美食好吃
茂名,全國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和能源基地,素有「中國南方油城」之稱。這里有山有水有溫泉還有美食,是吃貨的天堂,休閑的好去處。分享茂名7種美食。
一、水東芥菜 水東芥菜是茂名電白特產美食,芥菜過水燙之後,天生有種淡淡的甜味,隨便蘸點生抽加花生油的調料就挺好吃的,或者爆香蒜瓣急炒猜彎,淋點生抽出鍋,炒制之後口感清爽乾脆,淡淡的海鮮味中和了一些菜本身的苦味,蔬菜的苦味又讓口感多了幾分層次,夏日時蔬必選!
二、化州牛雜
化州牛雜是一種傳統的民間小吃。一口鍋,清湯底,肉滿鍋,肯定會注意到鍋里放著兩個瓦罐,一個黑一個紅,和小編我平時吃的牛雜有點不一樣,沒有很多配菜,主要都是牛雜為主,都是清湯制的,很入味,沒有很多醬汁,食得出牛雜是原汁原味!
三、化州糖水
化州糖水是廣東省化州市的傳統甜點之一,又便宜又大碗,款式多多,一整碗都是料,水倒沒多少,在滿足感上一騎絕塵,真的好好喝啊,既可以作為中式飯食後的甜品,也可以作為休閑小吃。
四、薯包籺
薯包籺是廣東高州一道比較著名的傳統小吃,吃薯包籺有三種搭配調料:醬油、甜醋 、辣醋、甜醋從水壺里倒出來,溫度是熱的,外皮是類似果凍的軟硬度加軟糯,進口後會有股「灰」味道,甜醋偏向甜,很解膩,裡面的餡料是咸口的,薯包籺永遠還是豉穗納悶油辣椒最經典,爽滑麻辣,最後來碗醋水,嗦一口,太好吃了。
五、化州香油雞
化州香油雞是廣東省茂名傳統的地方名菜,以走地雞,配以香油(純正花生油、沙姜、芫荽頭、香芹、大蒜起油鍋)、生抽、芫荽,是化州的一道硬菜,蘸一蘸放了沙姜或者蒜頭的醬汁,爽口脆皮,肉質嫩滑又不失嚼勁,無需太多佐料更好地展現原汁原味。
六、茂名撈粉
撈粉,茂名特色,粉皮加上調料拌勻,廣東人把「拌」稱為「撈」,所以叫「撈粉」。如果說韭菜香油是茂名撈粉的靈魂,那蒜末就是必不可少的一撮,香韌爽滑的粉拌上醬油和香油,撒上白芝麻和蒜末,拌一拌就能吃了。
七、簸箕炊
簸箕炊是茂名一帶的特色米糕,米漿於簸箕里蒸熟定型。小編我很早就聽過簸箕炊這種小吃,沒想到是這種吃法,本身軟滑而富有彈性,十足的米香打底,調味是通過一層層的茄配醬汁,別說,簸箕炊的味道真不錯。
6. 化州最出名的美食
化州的美食很多比如說: 化州香油雞、隔水蒸雞、 扣肉、 牛腩、 牛腩粉、 牛雜水、 糖水、 簸箕吹、粉皮卷、水約, 芋嚇送白粥, 白切雞, 狗肉 等,最出名的要算是化州香油雞; 廣東化州香油雞,屬粵菜系廣東白切雞一支,名聲由來已久,雞肉皮脆肉嫩,入口香滑,油而不膩,配上秘方特製的香油,齒過留香,過齒不忘,由此名傳千里。化州香油雞的製作很講究原材料和製作工序,首先雞必須是精選農村山地圈養的走地閹雞,因為走地及吃山中野食長大,所以肉質口感非常好。然後是嚴謹的製作工序,化州香油雞有隔水清蒸和熱湯澆制兩種做法,隔水清蒸做法口感爽滑而有彈性,味道濃厚,原汁原味;熱水澆制則口感爽滑而嫩香,散發清香。隔水清蒸/熱水澆制都很講技術,時間/火候不夠或稍過,雞的味道和口感就會大打折扣。還有,化州香油雞的最大特色,就是秘方配製的香油,香而不燥,齒過留香。 原料: 山地圈養走地閹雞一隻 香油材料: 蒜蓉10克、陳皮1克、八角2克、川芎1克、白芷1克、桂皮1克、丁香0.5克、芫茜頭10克、沙姜10克、生抽適量、鹽適量、麻油2克、花生油適量。 這種化州地方秘制香油很特別,在化州地方上各家基本配料大同小異,但各家又各有不同的秘方配料,因此不同化州人家配製出來的化州香油的味道總有其特別香味元素。 製作流程: ①雞的製作:將雞褪毛去內臟洗干凈後,置於鍋中隔水清蒸或水中澆制至熟(要掌握好火候)後,晾十分鍾。要注意的是,要掌握好火候,水中預先加一些鹽,其作用是使雞表皮蛋白質迅速凝固形成一層保護膜,既防止鮮味外溢,又阻止外面熱量侵入過猛。烹時,每浸五分鍾要提出一次,倒出雞腔內之水,再放入鍋中,如是兩次,以九成熟為最佳。即以器物扎腿,不冒血即為熟,又要近骨處見血,倘若一點血色也沒有,這白切雞就算失敗,老牌食客會說,鮮味都讓你煮死了。火候一到,雞即起水,然後在雞全身薄掃一遍花生油,既增美感,又保鮮嫩。在熟案上斬成雞塊,拼成雞形,即可上桌。 ②香油製作:下約1/3碗的花生油至鍋中文火加熱,等花生油加熱到一定程度(起泡)時,將蒜蓉、陳皮、八角、川芎、白芷、桂皮、丁香、芫茜頭、沙姜等配料下到熱油中煎制,等溫到濃郁香味後,即把適量生抽和麻油下到熱油中,滾煮約一分鍾即可。待香油晾至常溫,即可澆於油雞之上。(講起沙姜化州南盛沙姜最特產,外省要吃到這種姜就難了) ③香油雞成形澆上特色的化州香油,在配以芫茜點綴裝飾/配合食用,一道回味無窮的化州香油雞即大功告成。 【化州香油】 化州美食的絕妙之處是其獨特的化州香油,它與一般使用的熟油不同,並且每家每戶秘制的方法都不同,這種香油沒有那經過油炸的濃濁,卻獨有一種特別的清香,以此化州香油烹調的食物味道特有風味。化州香油被配以很多化州地方食品之中,如化州拌粉,取特別製作的細窄河粉,以化州香油、芝麻等拌成,香而不膩,十分滋味,地方特色濃厚。
7. 化州有什麼好吃的
化州有什麼好吃的,茂名化州小吃有哪些?
在化州,水果的吃法和很多地方不一樣,可能大家買了水果,拿回家削皮就吃,或者洗干凈就吃,可是化州在吃水果方面延伸了一種特色的吃法,就是吃水果也用配料,其中生薑糠,陳皮糠最為常見(糠不是米糠,而是把生薑或者陳皮打碎了做成糠的形態)。
李子
在化州吃李子或者信宜的三華李,我們都喜歡把李子夾扁了泡一下辣椒水,然後再撈上來撒上生薑陳皮糠,這樣吃起來李子既不會酸,也很甜脆。
豬雜叉燒蛋花粥
在化州,粥這食物是不可缺少的,大家幾乎每一頓正餐都需要一點粥,這一碗粥不貴,5塊錢就能吃到,而且用料絕對是真材實料,豬的肉絕對是農家豬,因為攤主做的都是街坊生意,不用真材實料的話會受到街坊們鄙視的,也不會去幫襯的。煲好粥之後,我們都喜歡在粥上面加一點叉燒,這樣吃起來余香無窮。
街邊的早餐一般都是豬肉粥加一碟拉粉,其實所謂的拉粉就是廣州話說的腸粉,只不過我們見到攤主把粉蒸熟之後從裡面拉出來的,慢慢的大家就習慣叫它拉粉了,拉粉配料一般都有一點肉末或者叉燒,加一點花生,再配一點蔥花。相信大家都看到這碟粉醬油很多吧,其實我們口味很淡的,不過在化州做吃這一行生意的,油很重要,一定要足,要香,如果說油不夠足不夠香的話,相信那攤主不用半年就要倒閉了。
齋粉
其實我們叫撈粉(不是鄙視別人的撈,而是和醬油香油混搭一起的撈)其實用料很簡單,就是用我們平常吃的河粉混搭蒜蓉香油和生抽混搭一起就可以了,不過得說說這河粉,我們吃的這個河粉一定要薄,最好能透光的那種,而且還要有嚼頭,不能一夾就斷的那種,這種粉在我們化州很便宜,一塊錢一碟,吃宵夜的時候一個人吃兩碟就能飽了。
簸箕炊
早餐正餐都能吃的,我們化州話叫簸箕炊,用文字我真的不知道怎麼樣去表述,總之面對別人介紹的時候,我就連用廣州話也表述不了,也有一些朋友說這是粉果。相傳這種食品是一位窮人發明的,不過傳說歸傳說,我沒有去深究,配料也是蒜蓉醬配香油,不過聽攤主說,蒜蓉醬裡面還有耗油等一些配料,做法也非常講究,一個好的簸箕炊,聽說要分5次蒸熟,如果大家有機會吃到的話,你仔細看一下,最少也會分三層的。價格大概在5元一個左右,一個成年人吃一個基本滿足。
化州雞
廣東人,無雞不成宴,廣東人都知道有化州雞、湛江雞,清遠雞,當然化州雞絕對有自己的特色,也有很多人打著化州雞的招牌做生意,其實化州的雞在深圳這邊我覺得已經變了味了,絕對不是正宗的化州走地雞,如果在化州吃雞,一定要選用大概120天左右的農家放養雞,因為放在山上去跑的雞,肉比較有嚼頭,化州人稱之為走地雞,不會像一些飼料雞那樣,肉咬起來一咬就碎,按我們的說法就是比較粉。
化州笪橋水蒸雞
裡面黃色的不是油,是濃濃的雞汁。口感,甘香甜口,吃過翻尋味。
在化州,想吃香油雞,首選化州老字型大小96雞飯店,尤其是雞油飯。香而不膩。每一粒米裡面都含有了雞油的香味,可稱為粒粒精品。
正宗化州糖水店
在珠三角,在大街小巷都會看到一些糖水店打著:正宗化州糖水店的名號,其實很多都不是正宗的,除非老闆說的是化州話。圖中的糖水在化州市香芋椰汁西米露,芋頭用的是比較黏的那種,一口咬下去,一半在嘴裡,一半在牙齒上面黏著的,化州正宗糖水師傅告訴大家,化州糖水的做法非復雜,選料也很講究,例如糖就一定選用上好的白糖。
牛腩粉
晚上宵夜的牛腩粉,一般來說也就是5塊錢一碗,化州牛腩粉用的河粉是很薄的那種,但是熬制出來的牛腩汁也是獨一無二,當然用的花生油也絕對是好的化州花生油,湯底清淡,不能太濃,吃在嘴裡,粉的韌和牛腩的韌交合在一起,回味無窮。
更多關於化州有什麼好吃的,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7a6b561615732035.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8. 化州市區有沒有小吃很集中的美食街
有呀!在上街洞那裡,一條街都是買那些牛腩\酸辣湯\糖水\水果\什麼的,晚上那裡超級多年青人光顧的,河西那邊的舊燈光球場也有一條類似的街,但沒有這么大和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