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燒烤甜味雞拐骨的做法
買奧汪歲爾良甜辣腌料困備睜一袋 ,品牌好點的有味好美等,1公斤雞叉骨 放80到90g的腌料,方少許油,有的滲透力滾物比較強,更容易入味,然後用手滾揉腌制,幾分鍾後 冷藏,過夜最好,第二天炸 油溫170度左右 炸3到4分鍾
❷ 濟南目前最好吃的燒烤是不是歷山東路老金燒烤啊
要看口味了,吃小串的話,就比較多了,緯九路啊,回民小區啊,一九燒烤啊,陽光新路南口啊,等等很多。
要是吃大串,就是華聯西邊,有一家比較好了。
❸ 雞拐骨是什麼 雞拐骨簡單介紹
1、雞拐骨也叫雞拐或雞肘,它是雞的膝蓋骨,也就是雞大腿和小腿連接的那個部位,有些地方也直接稱纖芹脊它為雞膝蓋骨。
2、由於雞拐骨帶有軟骨(也叫脆骨),所以很多人認首孫為它是毀滲補鈣佳品。另外,雞拐骨也富含膠原蛋白,對皮膚的美容效果也很好。雞拐骨的吃法也有很多種,比如泡椒雞拐骨、香辣虎皮雞拐或紅燒雞拐骨等等。
❹ 一年多的雞拐多大
一年多的蘆穗雞拐陪告卜麻將大小。
雞拐骨也叫雞拐或雞肘,它是友談雞的膝蓋骨,也就是雞大腿和小腿連接的那個部位。
❺ 雞拐骨怎麼做好吃怎麼腌制
1.把雞拐骨洗凈,放在開水鍋里焯一下,撈出瀝凈水分。蔥切成蔥花,姜切絲。芹段
2.鍋簡首晌里放油,放入大料、蔥、姜爆出香味。放入雞拐骨,放攔鋒鹽翻炒一會,加適量水和少許老抽,蓋上鍋蓋燜一會。
3.燜至雞拐骨軟爛後,大火收汁即可。
❻ 雞拐角有營養嗎
雞拐角有營養。雞拐骨也叫雞拐姿悔猜或雞肘,它是雞的膝蓋骨跡型,也就是雞大腿和小腿連接的那個部位。紅燒雞拐骨是很多孩子都愛吃的一道家常菜。
不僅很好吃而且對孩子們的生長發育也是有益的。
雞拐骨富含膠原蛋白還有脆骨既能保護孩子的皮膚還有不錯的補鈣效果。
雞拐角是雞上臂與前臂相接處向外凸起的部分。前鎮雞肉含有維生素C、E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雞肉,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另外含有對人體生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中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
紅燒雞拐角能在美食中將自己的皮膚變得白皙嫩滑對女性來說是個很不錯的方法。
❼ 雞爪買帶雞拐骨的好還是不帶的好
我是覺得買雞爪肯定是不帶雞拐骨的好,那個雞拐骨不好吃肉還少還稱秤,總之來說不劃算也不太好吃哦
❽ 濟南雞拐骨
你去聯系一些雞碼陵肉加工場問問,他們那裡就有攜蔽。我在壽光一個鄉鎮的集市上見到過,濟南還真沒有見過。挺遲隱戚好吃的,應該生意不錯。
❾ 合肥好吃的鹵菜館
為了尋找老合肥人心中最難忘的老味道,我費了不少心血,熱乎乎的鹵菜店攻略新鮮出爐,吃貨們,記得評論你喜歡的鹵菜館哦!
合肥好吃的鹵菜館推薦1.肖氏貢鵝
作為白鹵界的元老,這家店開業至今已過三十載。每天上貨兩次,早上9點和下午4點。每每到點,排的長隊可以蜿蜒到省體門口。貢鵝味道是一絕,鵝翅和鵝爪是至味。吃他們家十幾年了,味道始終不變,但是總體味道比較咸,稍微多吃幾塊就要齁的大口喝水。
地址:齊雲山莊西側
合肥好吃的鹵菜館推薦2.老家豬蹄
門頭非常不起眼的一家鹵菜店,菜品不多,主打豬蹄,價格都清楚的在玻璃窗上貼出來,老闆冷漠臉但人氣很旺。豬蹄分紅白兩種,白的原味、紅的稍甜。豬蹄鹵的很清爽,絲毫不油膩,不是顫巍巍拎起來就要掉的那種,剁成小塊後方便實用,味道清淡,肉質軟中帶韌,就連蹄筋都鹵的很軟糯,遺憾的是沒什麼筋道。
地址:清溪路與肥西路交叉口
合肥好吃的鹵菜館推薦3.小王鹵菜
夫妻倆共同經營的一家熟食店,在安農大東門風雨無阻的開了30多年。雞爪是招牌,中等個頭,吃起來QQ的,連著雞拐的脆骨一起嚼很帶勁。鹹水鵝雖說鹹水製作但卻一點都不咸,肉質細嫩而且入味,就連表層的鵝皮帶些脆脆的口感。
地址:安東大東門,蜀山區東楓路與長豐南路交口東南100米
合肥好吃的鹵菜館推薦4.倪氏無為板鴨
30年老店買鴨要趁早,每天下午五六點賣完就關門。先熏再醬的鴨子,皮酥脆而肉鮮嫩,鴨肉緊致不散落。這家專注板鴨二三十年的老店,重新裝修開張,但味道依然熟悉不變,鹵料的五香味恰到好處,煙熏過的肉鴨木香芬芳,極盡合肥老味道。
地址:蕪湖路與金寨路交口省電力公司旁邊
合肥好吃的鹵菜館推薦5.王連友豬蹄膀
大名鼎鼎的王連友豬蹄,回頭客很多,排隊是常事,老闆也熱情。煮的挺入味,
趁熱吃皮脆肉嫩,還有蹄筋挺有嚼勁,味道還可以。但是賣相很不好,這家也是十幾年的老店了,新搬到這個位置
地址:瑤海區東一環路與東一環路入口交叉口西50米
合肥好吃的鹵菜館推薦6.東海鹵豬蹄
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合肥人成長的一家老店,如今老闆也從第一代傳到了第二代。30多年的老鹵翻滾從未斷過,無論炎夏還是冬日門口永遠站滿了排隊的人。豬蹄都很大隻,呈醬黑色,論斤稱價,大概30一隻。油光光的帶筋豬蹄吃起來軟硬剛好略微彈牙,但味道稍有欠缺較咸,口味並不是很好吃,但忠實粉絲很多
❿ 有些四川人除了吃動物的各種內臟,還會吃哪些奇葩部位
川渝人只要一坐上火鍋的桌子,就通通變成了 吃內臟的狂魔!!
豬的腦子,兔的腎,牛的血管,鵝的腸,還有雞掌心的肉、鴨的下巴、豬鼻里的筋、牛的各種胃……so大榜想說我大四川人不光吃內臟,還有各種 邊角料奇葩部位 !
鵝且我們不僅吃,還很會吃,能把各種 常見家禽家畜 身上的 卡卡角角 都 利用得淋漓盡致並加工至美味無比 。所以看完這篇可能需要很長時間,誰讓我大四川人會吃呢!
奇葩食材 的美味新大門: 你們所丟棄的,都是我們四川人熱愛的。
1. 鴨唇 。北方人聽見鴨唇是用來吃的,肯定當場懵逼了:「鴨子的嘴不是硬的嗎?怎麼吃?」
好有道理,還好大榜懂科學能反駁。
鴨唇其實是鴨頭的下半部分,就是 下巴連著舌頭的地方 ,是鴨頭肉最多的一個部位了。都曉得成都人愛吃各種頭,所以就開辟出來了頭上最值得吃的地方,單出一個菜品。
我們鹵著吃,或者鹵了拿來炒干鍋,鴨唇這個部位,皮薄肉嫩,非常容易入味,加上了四川人擅長的鮮香麻辣口味,光想想你都可以流口水了。
2 . 兔耳朵 。都曉得豬耳朵好吃,但其實兔兔耳朵更好吃!看起來和豬耳朵差別略大,半透明,吃起非常脆。
很多年前在成都吃串串的時候都會有,現在雖然少了,不過那幾家賣兔丁的老字型大小依然有賣,涼拌的,香辣爽口。
3. 兔腰 ,也就是兔兔的腎臟,也是成都人的最愛之一,滿街都是。小小的狀如過於飽滿的大芸豆,一口一個。
依然可以燙火鍋串串,也可以純鹵,也可以煮好後拌上厚厚的辣椒,比如這樣:
甚至這樣——在辣椒中間找兔腰:
做得好的兔腰第一口下去是 「脆嘣嘣 」的,繼而是軟軟綿綿的,入口生花, 齒間留香 。
4. 鼻筋 。對的,名符其實,就是 豬鼻子里的一根筋 !據說一頭豬只有這一根還是兩根筋,可見精貴。
鼻筋比較細,口感妙到讓你忘記去計較原材料是啥,咬起來咯吱咯吱有嚼頭,軟中帶脆,脆中帶韌。一般也是燙火鍋、辣炒、燒烤。
5. 豬天堂 。外地人看到火鍋菜單上的「天堂」二字也是當場蒙圈,不過大榜可以負責任的說: 吃了「天堂」你就到了天堂 。
因為它和黃喉一樣的 爽脆 啊!長得和黃喉也很像,不過有一些細密的紋路,放在滾燙的火鍋里一燙,就會縮成一圈。
至於這到底是哪,通俗點的說法就是豬牙梗,豬上顎,也就是舌頭向上舔到的那個部位。川渝人真真是把豬「 吃干抹凈 」了。
6. 再來說說大多數外地人最陌生但也最入門的 黃喉 。
黃喉其實和喉管卻沒有半毛錢關系,而是牛和豬的 大動脈(也就是血管)的內壁 ,聽起來好像很恐怖,但其實也就是由各種形狀的蛋白質組成的。
它是川渝人吃火鍋時的必點菜,也是大榜發自炙熱內心的真誠推薦!夾起的時候彈彈的,入口的時候脆脆的滑滑的,一點腥味都沒有,分豬黃喉和牛黃喉,其實味道差距不大,主要是口感, 牛黃喉更厚更脆 ,不過也更貴。
它們在安撫了你的口與胃後,默默變成了你體內的氨基酸、短肽和脂肪酸……
7. 蛙肚 。四川人會吃並且永遠在開發各種邊角余料的路上狂奔,而四川的自貢人更是在這條路上剎不住車,他們能把蛙做得超好吃,還包括蛙身上的腸腸肚肚。
蛙肚按字面理解應該就是蛙的胃,比牛肚豬肚 更薄更脆 , 更容易入味 。在成都生意最好那家自貢菜館的蛙肚每天都是限量的,做成火爆的口味,就是麻辣重口,也是非常勾魂。
8. 魚泡 ,也就是魚鰾。雖然不少人家裡煮魚也會連同魚泡一起煮,可是,能喪心病狂把魚泡 單獨做成一道菜 的也只有重口的南方人了。
小販在剖魚時,魚泡本來都是用來扔的部分,所以要買其實非常便宜,於是魚泡愛好者家煮魚經常都是這樣的
薄薄的魚泡超級容易入味,做成泡椒味、香辣味最合適不過了,同樣也可以燙火鍋或者燒烤,口感軟糯中又帶點脆。
9. 鴨郡把 ,有些地方叫鴨食帶,度娘告訴我這其實就是連接鴨胗和鴨食帶的地方。很多時候大榜都默認為它就是郡干(也就是鴨胗)的一部分。
但是郡把綜合了郡乾和黃喉的優點, 又脆又有一點韌 。用來做 辣鹵 簡直完美,一邊吃一邊喝啤酒啊,當辦公室下午茶啊,看電視啊,完爆泡椒鳳爪!
10. 雞腳筋 。 寫到這大榜都忍不住摸著後槽牙開始流口水了,是的,這個部位咬起來有點費牙。它其實就是雞腳踝關節部位,從雞腳上剝離下來,變成了燒烤、尤其是西昌燒烤的寵兒。
口感嘎嘣脆,小小需要點牙口,因為沒有什麼肉,基本就是皮+筋+脆骨,但比脆骨吃起來還要多一份韌勁與嚼勁。
經過火烤之後外皮收緊又帶著焦香,裹上辣椒面豆面混合的干碟,成為你午夜裡無盡的銷魂……
11. 雞皮 。雖然大榜知道你們吃雞都會吃雞皮,但是我們就是要 把雞皮單獨出來吃 啊,而且……
一定要烤!著!吃!!一定要烤!焦!! 所有覺得雞皮不好吃的一定是沒有烤焦!!一口咬下去,焦香中帶糯,滋滋冒油,好吃到你眼淚掉下來。
12. 雞屁股 。把那兩個不宜食用的腺體摘掉、再清理干凈後,雞屁股一定是世界上最適合烤來吃的部位, 皮糯唧唧 的,裡面又有點脆骨,還肥,油滋滋烤出來之後,有股 清新脫俗的香味 。
記得大榜的中學門口有一家燒烤攤只烤雞屁股,放學後經常能看到一群中學生人手一串雞屁股,也是壯觀啊。
13. 雞拐骨 。雞真是好,渾身上下全是寶,每一個細小的部位、關節都能自成一道菜!吃過泡椒鳳爪的人其實都吃過拐骨,就是那坨圓圓的,特別好咬的小骨節,大概就是是雞腿與雞腳相接的關節,有人也叫雞膝骨,最適合泡著吃、烤著吃!
14. 魚蛋 ,也就是魚籽,都知道日料裡面吃得多,撒在壽司刺身上面增加口感。但是在成都,我們吃 純的 !
什麼泡椒魚籽、魚籽面、冒魚籽,全是重口味,一坨一坨往嘴裡塞,每一口都能感覺它們在口腔里崩裂、爆發出一個魚籽宇宙。
吃動物內臟不是只有四川才有的啊,全國都有啊,豬內臟比如比豬肝,豬肚,豬大腸等等,現在外面還有專門和羊雜湯的餐館,還有魚雜,雞雜等等每個地方都有,別說是小地方了,就是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吃這動物內臟的餐館也很多啊。怎麼說只有四川人吃呢?
牛歡喜:這個東西多少人吃過呢?可是在廣東那邊是很流行的哦,中國人都相信以形補形,所以據說吃這個可以養陰補腎,和牛鞭有的一比啊。不知道有多少知道牛歡喜是什麼呢?歡飲評論。
牛寶:相信這個很多人應該都知道,就是牛鞭,補腎壯陽,是男人最喜歡吃的東西之一了,這個我也吃過,味道確實很好吃,脆脆的,沒有一點腥味。
豬腦:這個應該不算奇葩的部位吧,這個很多地方都吃的,在農村的小夥伴每年過年殺年豬的時候應該很多人都吃過,有點白白的,夾一點血紅,煮熟了就像豆腐一樣。
雞屁股:很多人可能說雞屁股不能吃,其實雞屁股是可以吃的,只不過要少吃,雞屁股上的毒素很多,不過全是肉味道還是不錯的。
公雞蛋:也就是公雞的睾丸,吃火鍋的時候千萬不能少的,一整個下到火鍋里,煮一會撈上來一口要下去,那濃濃的味道就在全嘴裡漫開了,不過很多人不習慣的話會吐的。喜歡的人就覺得使美味啊。
牛蹄筋:這個東西真的是太好吃了,而且賣的非常貴,吃過幾次,一直都忘不了那個味道啊。
魚嘴巴:這個在我們這邊的冷盤店很多,我自己也很喜歡吃,辣辣的,有一點肉,如果不喜歡吃辣的那就沒味道了。
必須是兔頭啊!說到四川,想到成都,說到成都想到的一定是雙流兔頭!
成都「雙流老媽兔頭」,如今不過二十年 歷史 ,不過已經成為了成都的 美食 名片之一。
一位在雙流縣城開的麻辣燙媽媽他兒子從小愛吃兔頭,那時候成都吃兔頭的店少,媽媽心疼兒子,便在麻辣燙的鍋里煮給兒子吃。傾注著母愛的兔頭不僅讓兒子解饞了,更上癮了。兒子天天在店裡大快朵頤吃兔頭的模樣,彷彿一塊招牌,也吸引了登門的客人。一傳十、十傳百,麻辣鮮香的兔頭吸引的人越來越多。於是聰明的兒子建議媽媽將小店擴大,專賣兔頭。因為大家都親切而尊敬的稱她老媽,店名乾脆就叫:「雙流老媽兔頭」。
雙流的兔頭麻辣入味,鮮香撲鼻。現在如果去錦里或者是寬窄巷子總能看見很多打著雙流兔頭招牌的攤販,好在我買的幾家味道都不錯,不腥不臊,但凡沒有幾把刷子,沒有入味,做出來的兔頭該多惡心啊。
這也算一個四川的奇葩 美食 了吧!大家買的時候一定要擦亮雙眼!
野味之遜於家味者,以其不能盡肥
家味之遜於野味者,以其不能有香也
愛啃兔兒腦殼的各位,想來也是為了這味野香。如今想嘗上一口野兔有難度,但是退而求其次,夜市攤攤上滿盆滿缽的兔兒腦殼,已足夠祭賞我們的五臟廟了。
麻辣兔兒腦殼
劉凡,從身形就能看出是做餐飲的。為了業務考察需要,也算是吃遍了成都的大街小巷。九幾年,他在成都市區開了一個小攤攤,到現在還是個小攤攤。二十多年,只堅持做這家街邊的蒼蠅小鋪,把自家的兔兒腦殼味道研究到極致。兔兒腦殼難啃,得慢慢吃、細細嚼,炎炎夏日,浸在街邊蒼蠅館子獨有的城市煙火氣里,品嘗一下生活最原本的味道吧。
劉凡與合夥人帥玉坤
初來四川的朋友,常會驚詫於「兔兔那麼可愛,怎麼可以吃兔兔呢?」但是啃過兔兒腦殼的朋友,一定會說「兔兔那麼好吃,當然要吃兔兔了!」
啃兔兒腦殼是個技術活,要掌握技巧,才能充分感受它勾人的美味。
成都話里,「啃兔兒腦殼」意思是「接吻」 ,意外地有一種粗暴的浪漫感,像極了四川人麻辣爽直的個性。
「老闆兒,再加兩個兔兒腦殼!」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五香麻辣咱都有!
有哪些你起初不能接受,最後卻愛得不得了的 美食 呢?
包羅萬象的火鍋食材顯示了四川朋友們的驚天腦洞,原來動物的這些部位涮起來這么好吃!
豬腦花
豬腦花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雖然外形讓人聞風喪膽,但不得不承認,豬腦花非常適合涮火鍋。腦花在經過火鍋紅油的「洗禮」後,軟糯如豆腐,鮮嫩無比,不但去除了腥味,還融合了火鍋的香辣味,入口即化。
掌中寶掌中寶是雞爪中肉筋最多、最Q彈的部位。在四川的麻辣串串火鍋中涮幾串來吃,真是口口生香。有時候雞鴨關節的脆骨也會被叫做掌中寶。
天花板此天花非彼天花板,是豬嘴裡的口腔上顎哦,就是豬舌頭每天都要舔到的那個位置。這里的軟骨並不像關節處的軟骨那麼耐嚼,而是更薄、口感更脆。
魚皮火鍋里燙的魚皮,真的敲好吃!魚皮浸入濃濃的火鍋香味,口感十分滑嫩。還有就是要掌握好火候,燙的時間不宜過長,不然魚皮就化了。海底撈還有一款魚皮的冷盤,泡椒味的,也非常香辣開胃。
今年國慶節,凌耶百事通一北京朋友來成都玩,我特意 帶她去吃了一頓她期待已久的火鍋, 至今都難忘她驚恐的雙眼!
她雙眼為什麼驚恐?因為我們都是吃的動物的奇葩部位:
一、豬腦
豬腦這個名字咋聽的確有那麼一點怪怪的,還是腦花聽起來可愛一點!不管燒烤烤的火鍋煮的鐵鍋炒的……咋個整咋個好吃!
二、鼻筋
顧名思義就是豬鼻子裡面的筋,吃起來嚼勁十足,簡直是人間精品!
三、兔腰
也就是兔兔的腎臟,是成都人的最愛之一。小小的就像小胡豆兒,成都人一般一口一個。
關於兔腰的做法,依舊是怎麼做怎麼好吃,火鍋燙,冒菜煮……
四、 豬天堂
我更喜歡叫它天花板。每次這樣喊的時候,周圍的人也是懵逼臉。 至於這到底是哪,通俗點的說法就是豬牙梗,豬上顎,也就是舌頭向上舔到的那個部位。四川人真真是把豬「吃干抹凈」了。
最常見 的吃法就是火鍋串串裡面燙,等它燙卷了,脆脆的。
五、鴨舌頭
鴨舌頭其實是鴨頭的舌頭,是鴨頭比較驚艷的一個部位了。跟兔頭是一個道理,成都人就是這樣,一點好吃的都不浪費!
吃法也很多,火鍋,干鍋,爆炒,也可以鹵起來吃,非常容易入味,加上了四川人擅長的鮮香麻辣口味,光想想你都可以流口水了。
六、魚蛋
也就是魚籽,都知道日料裡面吃得多,撒在壽司刺身上面增加口感。但是在成都,我們吃的是「24K!純的」,泡椒魚籽、冒魚籽......
我在成都還吃過更奇葩的 美食 ,而且當時很火的地攤燒烤,60多歲的婆婆擺的路邊燒烤攤攤,她賣的最火的就烤雞屁股也有叫雞翹翹>,雞屁股是雞身上最嫩的一塊肉,但在當時,由於礙於這個部位的特殊,很多人都不愛吃.....
為什麼四川人喜歡吃內臟呢 ?因為四川人的手法,或四川人會吃辣 ,也特別會處理這些內臟 ,弄出來那個香,真的贊不絕口 ,除了內臟,還有很多啊 !耳朵,嘴巴,舌頭 ,頭 ,尾,掌心 ,爪子 ,睾丸 ,鞭,做出來都是營養滋補的好菜 ,為什麼要說川菜遠見馳名呢 ?真正的有這個實力 !
四川人吃的東西多以辣味為主,他們比較喜歡吃鴨唇,就是鴨子下巴那個部分,鴨唇是鴨頭上肉比較多的地方了,成都人喜歡吃各種動物的頭,這道菜一般都是做干鍋的。
其實吃起來味道還是很好吃的。
豬天堂也是四川比較有名的食材,就是豬舌頭向上舔的地方,四川人一般叫天堂。
這個食材一般用於火鍋中食用。這個食材沒有骨頭,是豬牙梗上面的肉,有一些骨頭殘留,但是不影響食用的。
當時我去四川的時候,去火鍋店看到這個菜名有點懵逼。啥是天堂,吃了能上天堂啊 。
兔腰是四川滿街都能看見的 美食 ,腰子就是腎,人或者動物都是左右各有一個腎,兔腰就是兔子的腎。四川人很喜歡吃這個食材,但是兔腰膽固醇比較高。
還是少吃點比較好,都說吃哪補哪,小兔子的腰子就2個,也太小了 不夠塞牙縫的。
當四川人聽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們可能會想反問你:除了外面毛,和裡面的排泄物,動物身上有什麼是不可以吃的?
請大家記住我,我是留著口水寫完這篇文章的!
兔頭
其實我第一次吃兔頭的時候我真的無法接受,可沒想到吃了第一個後就停不下來了!這個兔頭真的太美味了,想直呼給我來兩斤!
又香,又麻,又辣,特別是兔腦花,放入口中的時候真的是一種享受,給我的感覺是眼裡冒著淚水,但是嘴巴停不下來。
兔腰子
老成都有一個菜,叫做勾魂兔腰,名字取得太好,這是一個聽了就會垂涎三尺的名字,四川人是離不開麻辣,這個勾魂兔腰當然也是要又麻又辣才好吃。
掌中寶
掌中寶是雞爪中間的那一塊兒肉,除去爪子,除去骨頭,最中間的一塊兒肉,特別勁道,我吃雞爪的時候吃的就是那一塊兒。想想滿滿的一盤掌中寶,一口一個,一口一個,又麻又辣又香,你能拒絕他嗎?反正我是無法拒絕的。
鴨唇
顧名思義就是鴨子的嘴巴,你一定以為就是一塊兒骨頭吧,有什麼好吃的?那你錯了,就是鴨唇上面的那一層皮才美味,可以鹵,可以做干鍋,想怎麼吃怎麼吃,這估計就是四川人的特色吧!養得一張挑剔的嘴巴,到了別的地方吃不到這些菜他們都要瘦兩斤。
腦花
腦花在四川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做法多種多樣兒,可以烤、燒、燙、煮怎麼弄都是美味,我最喜歡的還是烤腦花,裡面還要放些酸蘿卜,很多辣椒,花椒,想想這個味道,我感覺口水都要滴到手機屏幕上面了。
雞皮
很多人會說雞皮含有的毒素多,吃多了不利於身體 健康 ,平常的雞肉中會有很多人不愛吃雞皮,但是換一種方法你肯定會愛上它,那就是烤雞皮,烤出一部分油水,雞皮糯糯的,加上麻辣味兒,真的是一樣人間美味。
鴨食管
內臟算什麼,我們喉管兒都吃了,誰敢說這個不美味?咬起來咯嘣咯嘣的,又脆又有嚼勁。可以炒,可以鹵,怎麼做都是美味!
豬天堂和黃喉
這兩個部位,一個是嘴巴上顎的一塊兒,一個是大血管,在重慶和四川燙火鍋的時候也算是必不可少的,也許你沒有吃過,但是我勸你一定要試試,燙在紅湯火鍋裡面,最正確的打開方法。有一次點了一個豬天堂,我還沒有開始夾呢,就被人家吃光了,還在問我是什麼東西。
麻辣牛三鮮
麻辣牛三鮮指的是牛身上的牛肚,牛腩肉,牛筋一起鹵制而成。想想牛肚,牛腩,牛筋都是美味,混合在一起味道自然也是不會太差的!
在四川人的特色菜中遠遠不止這些,但是幾乎都離不開兩個字,那就是「麻辣」,一定要有「麻辣」味兒才稱得上是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