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江西最好吃的特色地方美食
江西簡稱贛,江西菜又稱贛菜。它的形成有其社會、經濟、文化、物產資源各方面因素,氣候環境、飲食習俗更是其主要因素。下面和我一起來看江西最好吃的特色地方美食,希望有所幫助!
藜蒿炒臘肉。
藜蒿炒臘肉是一道江西特色名菜,為十大贛菜之一,其主料藜蒿主產自鄱陽湖沿岸一帶。藜蒿是產於鄱陽湖沿岸的野菜,口味清香,嫩莖尤其適合入菜。春季的藜蒿最嫩,這時候江西人過年的臘肉也剛好上市,二者同炒風味醇香,開胃下飯讓人贊不絕口。
南昌瓦罐湯。
在南昌的市井之中,早餐來上一個瓦罐湯,那是對傳統的一種傳承。瓦罐湯其貌不揚,貌似只是將湯料分別放在不同的陶罐里,然後再放在一個大大的陶罐里煨著。但那一股子醇香濃厚的香氣撲鼻而來,就讓你知道其實並不簡單。通常來說,南昌人喝瓦罐煨湯還會來上一碗拌粉,兩種食物搭配在一起,美味可口。
南昌炒粉。
南昌炒粉是江西地區有名的特色小吃。江西是魚米之鄉,盛產大米,因此也有很多大米做的食品,其中米粉是老百姓日常主食。將粉煮熟,再撈起,然後將粉放入油鍋里通過明火翻炒,放入醬油、辣椒粉、青菜等配料,有米的醇香和爆炒的煎炸味道。這是一道風味獨特飲食,方便容易製作,可做正餐使用。讀大學時期,吃了不少南昌炒粉。可以加入不同的佐料,衍生出了很多品種。如豬肉炒粉、牛肉炒粉、肥腸炒粉、雞蛋炒粉、豆芽菜炒粉、三鮮炒粉、黃花菜炒粉等等。
東坡肉。
九江永修縣一帶酒席宴上出的'第一菜,必為「東坡肉」。它上席時為兩大碗,每碗里盛著一塊用稻草扎著的大豬肉。這是當地傳統名菜,相傳與蘇東坡有關。
三杯雞。
這道菜的菜名非常特別,但是也與它的製作過程有關。三杯雞是江西的的十大經典名菜之一,其中的三杯是指一杯米酒、一杯醬油和一杯豬油,而比較特別的是,除了這三杯,烹飪三杯雞時不需要再放其他的湯水!三杯雞的口感柔韌,肉香味濃,甜咸鮮的滋味也是非常受歡迎!
包米果。
包米果是江西贛南地區最有特色的地方美食之一,在上猶、南康、大余、信豐、龍南、贛縣、於都等客家人聚集地區更是久負盛名,相傳從元朝到現在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包米果以四季時蔬為佐料,春之青菜,夏秋之瓜果,冬之蘿卜,配以韭蔥蒜肉泥,其味清爽可口。尤其是上猶包米果因「皮薄潤滑、料多爽口」而美名遠揚,成了許多外地遊客到上猶的必吃小吃。
『貳』 贛南黃元米果哪個牌子好吃
信明牌的不猛游錯,贛南、粵搜握東、閩西、台灣和零散分布的客家地區都有製作食用黃元米果的傳統。黃元米果和世知慶北方的年糕有點類似,但外觀色澤上看,前者如其名色澤金黃,後者白色
『叄』 黃元米果怎麼做好吃竅門
黃元米果,也稱「黃米果」、「黃粄」、「黃粿」,是以贛南本地產的糯性「大禾米」為主要原料,染之以含有多味中草葯成分的「鹼水」而成的,是江西贛南客家人十分喜愛的食品和待客佳品。客家人做黃元米果起源於唐,興盛於明,屬客家特色點心。除了贛南,粵東、閩西和零散分布的客家地區都有製作、食用黃元米果的傳統。這種米果一般只有過年時才家家戶戶都打制的,吃起來爽口、細滑並有一種特殊的清香。年前年後,走親訪友,贈送幾塊色黃質嫩的黃元米果為禮,意寓吉祥富貴。江西贛南客家特色美食「黃元米果」,味道濃郁,是贛南客家人熟悉的味道!
傳統的黃元米果,含有黃梔子、黃荊樹、槐花等三味中葯成分。乾燥成熟的黃梔子是常用中葯,其所含梔子黃色素,是一種品質優良的天然食品色素,它著色力強,顏色鮮艷,有很好的耐酸鹼性;黃荊樹是一種在贛南山區隨處可見的小灌木,根莖具有清熱止咳、化痰等功效;槐花有淡淡的清香,味略苦,性平,有清熱涼血等功效。有了這三寶,再加草木灰的保鮮作用,鹼水染制,這種配方做成的黃元米果,品質自然上佳。每年秋收之後,客家人便開始准備做黃元米果。首先要准備不少灰水來浸泡大米,贛南的客家人都會用贛南土生土長的黃元柴來製作。將其晾乾,再火燒取其灰,水濾便為「灰水」也就是鹼水。它濾出來的水,加入大米中,會使得製作出來的黃元米果更加有韌性。冷卻後浸米一夜,次日用甑蒸熟成飯,再將飯拌灰水,攤開晾乾後又蒸熟置於大石臼內,用硬雜木棍搗爛成團,起碓後,用手揉搓均勻,切塊做成各種形狀的米果。
如此加工的黃元米果色黃質嫩,細密滑膩,可湯煮、蒸食,也可油炒、油炸。不粘牙,不膩人,吃了還想再吃,餘味無窮。黃元米果可放置數十日不變質,如想保存更久,可泡在鹼水壇子中一年半載都不會變質變味,隨時可取出食用,十分方便,新鮮如初。
黃元米果原用大禾米加工而成,氣香質軟。後來多用粳米精製,工序繁瑣。現各地均改為機器製作,每年臘月均有黃元米果上市。由於做工繁瑣,往往要親鄰朋友相助才會動工興做。機制黃元米果盛行後,民間仍有少數家庭在冬季手制黃元米果。做好的黃元米果色黃味鮮,通常用灰水浸沒,藏於缸中,可留至第二年夏天。有的切碎曬干,再用沙炒或油炸,做成各種類型的果品。具有柔軟細嫩、熏香味鮮、爽口久藏的特點。正月里,黃元米果是招待客人的佳品。用黃元米果做早餐,比面條粉干方便快捷得多。作為農村「過午」和夜宵的點心,黃元米果的花樣做法讓人既飽眼福又飽口福。
隨著社會的發展,客家人家家戶戶做黃元米果的熱鬧場景已不常在。製作黃元米果的數道工序也多用機器代替人工,再也很難見到這本是孤寂的石臼,很難聽見這粗獷、野性而又質朴的吆喝聲了。秘制鹼水的傳統古法,正在慢慢失傳。但作為獨特的客家美食——黃元米果依然是客家人寒冬臘月里最受歡迎的主食。小夥伴們,江西贛南地區有一種特殊的米食,叫做「黃元米果」,味道濃郁,你吃過嗎?
『肆』 江西特產美食
江西特產美食具體如下:
一、瓦罐湯
瓦罐湯可謂是江西最著名的小吃之一,也是少有的能夠走出江西的小吃美食,只是很可惜瓦罐湯能夠走出江西其實是福建人的功勞。
當地人更是從小吃到大,一碗瓦罐湯下肚,才能開啟一天元氣滿滿的工作。
二、南昌拌粉
在江西南昌,瓦罐湯一般是配合著南昌拌粉一起出現的,但是在沙縣小吃店裡,往往是分開的,南昌拌粉可謂是南昌人最愛吃的早餐,也是除了瓦罐湯之外少有的能夠走出江西省的小吃美食。
三、南昌白糖糕
白糖糕是南昌本地人愛吃的一種油炸小吃,這個小吃在當地可謂是家喻戶曉,很多南昌本地人從小吃到大,但是如今在南昌街頭卻很少看見這種特色小吃了。
四、米粉魚
米粉魚是江西興國縣的特色小吃,這道菜在江西很出名,沖嫌但是卻沒能跑出江西省,出了省外就看不到了。
五、大余燙皮
在梅林關的大芹橡余縣內有一道當地人很愛的美食小吃,那便是:大余燙皮。將大米浸泡一夜,然後放入石磨中磨成米漿,將米漿均勻地放入竹籠里,然後蒸熟,再將蒸熟的米團卷在一起,搭配著辣椒汁一起吃,非常的美味。
六嫌判旁、上猶包米果
包米果跟大余燙皮有點像,但是做法卻很不一樣,包米果是上猶縣的特色小吃,也是用米漿蒸熟,然後用竹片將米團切成大小一樣,再將炒熟的餡料放在各個小米團上,將餡料包裹起來,然後撒入少許山茶油。
『伍』 江西炸米果杭州哪裡有
杭州富陽劉英米果店。
這個店炸的米薯跡笑果很好吃。
米果是以大米為州櫻主要原料,根據不同工藝和配方製作而成的米類休閑食品。大多數米果類製品口感鬆脆,米香濃郁,脂肪與糖的含量低,數含很受現代消費者的喜愛。
『陸』 江西的特色美食有哪些
1、黃元米果
黃元米果是江西民間流傳很廣的小吃,每年的臘月就是黃元米果上市的季節,它色黃味鮮,通常用灰水浸泡藏於缸中,最長可以存放到來年的夏天。江西人手工製作的黃元米果柔軟細嫩、清香爽口,十分的好吃。
2、黑花生
常見的一般是白皮花生或者紅罩信皮花生,像這種黑花生是江西地方特有的。它的口含要比普通的花生更加的香甜,裡面的蛋白質、精胺和硒的含量也會更高,對人體的生長發育和免疫功能上有著十分顯著的助益。
3、豆角干辣條
豆角干辣條是江西當地有名的品牌,用麵粉製成睜畝辣條的很常見,用這種干豆角物早輪做成辣條的在很多人看來估計還屬於頭一遭。但只要是吃了這種豆角干辣條的人們無一不成為了它的忠實粉絲。
4、豐城凍米糖
豐城凍米糖是江西人童年時最愛的小吃之一,咬起來香甜可口嘎嘣脆。江西現在的凍米糖在當地的一些商店都可以買得到,而且口味也變得多樣起來,桂花味、紫薯味、南瓜味等都有。
『柒』 江西米粿怎麼炒好吃
1. 先把大米浸泡在水中,添加適量食品級生石灰,混勻,使大米程淡黃色。浸泡時長大概1小時。
2. 用塞子將水濾掉。再將大米放進磨粉磨漿機中,最後得到大米漿。
3. 將菜油倒入熱鍋中,把鍋周邊都用油浸潤一遍。再將大米漿倒入熱鍋中,加入適量的鹽,用鏟子攪拌大米漿。在攪拌的過程中,大米漿中的水分會不斷蒸發,大米漿會不斷結成塊,直至最後形成一個整塊的大米團。在攪拌過程中也要控制火候,太大會燒焦,太小會不熟。
江西贛州瑞金民間小吃,番薯葉米果。起源於九堡鎮的特色小吃,用紅薯葉和米粉蒸制而成再加上特製調料,研究發現,紅薯葉有提高免疫力、止血、降糖、解毒、防治夜盲症等保健功能。紅薯葉可使肌膚變光滑,經常食用有預防便秘、保護視力的作用,還能保持皮膚細膩、延緩衰老。
九堡人口稠密四周都是山耕地少,適合種植水稻的良田就更少,所以人們就是旱田拿來種植紅薯和花生,後來人們發現紅薯的葉子拿來炒很好吃,人們慢慢的就發展成用紅薯葉子和米粉與水拌成的米槳混在一起拿到鍋里蒸,然後就大蒜辣椒醬油油鹽味精做好的調料混在一起吃。
發展到現在已經是所有年輕人的最愛了,很多在外面務工人員回到家裡最想吃的家鄉食品就是紅薯葉子米果了,每年春節的時候九堡圩、官倉圩、清溪圩這三個市場吃紅薯葉子的人特別多價格,小吃街簡直就是人山人海排隊,正九堡的地理環境造就了紅薯葉子米果這個小吃。
研究發現,紅薯葉有提高免疫力、止血、降糖、解毒、防治夜盲症等保健功能。紅薯葉可使肌膚變光滑,經常食用有預防便秘、保護視力的作用,還能保持皮膚細膩、延緩衰老。
『捌』 黃元米果怎麼做好吃
黃元米果又稱黃米果,黃粄,是江西省特色傳統名點,屬客家菜,以田村黃元米果最為出名,口味正宗。發源於江西贛縣田村,後流傳至贛縣白鷺、田村、石芫,等地,直到現在贛縣石芫、白鷺、田村的黃元米果在贛州一帶也久負盛名。那麼大家是否想了解一下它的做法呢,請看下文介紹。
做法
黃元米果原用大禾米加工而成,黃氣香質軟。60年代後多用粳米精製,工序繁瑣。現各地均改為機器製作,每年臘月均有黃元米果上市。製作黃元米果要先用黃元柴灰加開水過濾成灰水,冷卻後浸米一夜,次日用甑蒸熟成飯,再將飯拌灰水,攤開晾乾後又蒸熟置於大石臼內,用硬雜木棍搗爛成團,起碓後,用手揉搓均勻,切塊做成各種形狀的米果。由於做工繁瑣,往往要親鄰朋友相助才會動工興做。機制黃元米果盛行後,民間仍有少數家庭在冬季手制黃元米果。做好的黃元米果色黃味鮮,通常用灰水浸沒,藏於缸中,可留至第二年夏天。有的切碎曬干,再用沙炒或袖炸,做成各種類型的果品。具有柔軟細嫩、熏香味鮮、爽口久藏的特點。
金黃可口的黃元米果
黃元米果也稱「黃米果」、「黃粄」、「黃粿」,起源於唐,興盛於明,屬客家特色點心。贛南、粵東、閩西、台灣和零散分布的客家地區都有製作食用黃元米果的傳統。黃元米果和北方的年糕有點類似,但外觀色澤上看,前者如其名色澤金黃,後者白色;在味道上,前者味道濃郁,後者清淡;在製作工藝上,黃元米果相比年糕也要復雜的多。
每年秋收之後,客家人便開始准備了,首先要准備不少黃荊枝葉(一種可入葯的灌木,廣泛分布在贛南)晾乾,再火燒取其灰,水濾
便為「灰水」也就是鹼水。再取粳米和糯米加適量的黃梔子果實用灰水浸泡。製作黃元米果最好的大米當屬「大禾米」,但種植大禾米的人少,便改良使用一定比例的粳米和糯米代替了。
『玖』 江西美食
江西美食有:南昌米粉,瓦罐湯,藜蒿炒臘肉,三杯雞,米粉蒸肉,餃子粑,九江茶餅,白糖糕,清湯泡糕,江西魚餅等。
1,南昌米飯的做法也是多種多樣。可以煮,拌,炒等方法做南昌米粉。南昌米粉是由米粉,胡椒粉,辣椒等做成的特色小吃。南昌米粉是大米做的米粉,麻辣鮮香,韌性不硬,吃起來十分勁道。
2,瓦罐湯。是江西南昌煨湯的一種菜餚,做瓦罐湯的容器是土質瓦罐,瓦罐湯的湯汁原汁原味,光是材料二十多種,包含有多種肉類、蔬菜、葯材等,它的口感醇香四溢,質嫩爽口,營養價值極高。喝瓦罐湯可以強身健體,營養養生的食品。瓦罐湯的歷史也有著幾千年的歷史了,他也是江西獨有的菜品。
6,餃子粑。江西漢族傳統小吃之一。當地人會在日常或者喜慶的日子吃的美食。餃子粑的麵食米磨製而成的粉,餃子餡多以韭菜,蝦米,豆腐等。用蒸鍋蒸餃子粑,就是一種特色蒸餃。
7,九江茶餅。它是「中國十大傳統名餅」之一。外皮金黃,薄脆香甜,芳香酥甜。
8,白糖糕。是江西特色民間傳統糕類小吃。外形雪白,吃起來香甜軟糯。
9,清湯泡糕。江西的特色糕類之一。看名字就知道它湯是清湯,湯是鹹的,糕是甜的,咸甜可口,軟粘可口。
10,江西魚餅。也擁有的上千年歷史的名菜之一。吃起來色澤金黃,鮮香不腥,肉質香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