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成都名店紅黑榜:名氣這么大,真的好吃嗎
我有一個上海朋友到成都去玩,看到滿大街的美食小吃就瘋了,狂發微信給我:快,我在XX街,啥好吃?我在XXX路,哇靠,這里全是吃的我要吃啥?!%^&*#@$%……
當時的我弱弱地回了一句: 你看哪家人多就去哪好了 。
之後,
我被她扣上了「這貨不是成都人」的帽子。
一般到成都玩的人,如果沒有一個成都土著做向導,或者交友不慎遇到我這樣的懶人,通常都會採取最簡單的方法:
看地圖找名店!
幽幽地告訴你:成都很多店早已在發展的過程中走樣變味,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加上越來越多的新晉美食館子,不少老字型大小里已經看不到成都本地人的身影。對於不知情的外地人來說,踩雷的幾率還是比較高的。
此時,雷鋒企鵝又出現了:我們吃了成都 30 多家老字型大小和聲名在外的館子,跟各位來聊聊它們是否名符其實——本地人到底吃不吃,還是專門來豁(四川話:忽悠)外地人的。
P.S. 心急的人可以直接拉到文末查看完整版成都名店推薦目錄
推薦指數:★★★★★
推薦理由:料足,能吃出小麥香,不像油炸的鍋魁般油膩。
人均:8元
地址:成都青羊區人民中路三段19號
被譽為「蓉城第一鍋魁」的嚴太婆鍋魁,散落在城市各處,而最得食客追捧的就要數坐落於文殊院附近的老店,有時還能看見嚴太婆本人坐鎮。
在嚴太婆這兒多年風雨不變的是一條串成線的隊伍,其中不乏有各種顏色膚色和發色的外國人混在里頭。於是,美貌(年輕時)與智慧並存的嚴太婆與老顧客一同給鍋魁起了英文名,譯作 Guo Kui,也叫 Sichuan stylepie ,從此價目表上就出現了中英兩種語言。
鍋魁分類不外乎椒鹽、混糖、白面三大類,而嚴太婆家的是最原始的白面鍋魁,剛出爐的白面鍋魁脹鼓鼓的,粗獷、厚實,燙得要兩只手輪流抓著它吃。
白面鍋魁不及軍屯鍋魁用油炸出來那般酥脆,有一股熱騰騰的小麥香。嚴太婆入鄉隨俗地在裡面加入成都人喜愛的拱嘴兒、筍絲、涼粉涼面、牛肉等拌料夾起吃,開創了「 把小吃融入鍋魁 」的先河。
實際上嚴太婆鍋魁並沒有神秘兮兮的秘方,叫好又叫座的原因,除開老道的手藝以外,最重要的體現於實在二字。
從嚴太婆手中接過牛肉鍋魁時,能感受到實在的沉甸甸。牛肉是腱子肉,滿是韌勁的肉香味與鍋魁堪稱天仙配,表皮脆口,內里柔韌,層層分明。
推薦指數:★★★☆☆
推薦理由:雖味道不差,性價比良心,但更多的是講究情懷,對於沒有這份情懷的外地人而言屬於中上水平,加之植物奶油使用較多,So……
人均:17元
地址:成都錦江區大慈寺路32號附3號
在西點大行其道的今天,能夠堅持守舊地做中式老派糕點實屬不易,如果像聞酥園這樣做到街知巷聞,人人皆愛的程度簡直能夠稱之為神話。
聞酥園在成都人心目中的地位,從門前不間斷的排隊隊伍中就能夠看出來。在長長的隊伍里,不時總能發現有結伴而行的老婆婆和老爺爺,想必他們在這里已經光顧了一輩子。
這里的糕點種類繁多,而且價格良心:雖然是論斤賣的,就算你覺得自己買了很多,但結賬時永遠都是兩位數, 如果哪天過百了,那絕對是你要做家宴或者失戀想不開的時候 。
在眾多的糕點中,拿破崙和桃酥最受歡迎。拿破崙不是西式中講究酥層的那種,更像是中式糕點對西式的創新,不過酥皮的口感像是受了潮般濕潤,但還是有酥到。
夾心裡有豐富的核桃和提子乾,而奶油則是100%的植物奶油,每一口都是不可挽回的負擔……
雖然是不健康型糕點,卻也阻擋不住成都人民對它的愛,你千萬不能和成都人說,拿破崙不好吃,這無異於毀掉我們的童年。
既然叫聞酥園,體現在糕點中的自然少不了這個「酥」字, 只要是帶酥字的糕點,隨便買吧,都在安全區內。
其中,桃酥最為經典,有咸甜兩種口味,乾脆酥香,酥得入口即化,附在上面的黑芝麻與桃酥的相會就是金風玉露,每次經過我都總會忍不住去買一盒桃酥。
BTW,也因為其酥、松、脆的清脆口感,桃酥被指作是老年人必買單品……
推薦指數:★☆☆☆☆
推薦理由:反正成都人不會去吃,一星給的是抄手皮的口感。
地址:成都錦江區城守街61號
人均:26元
龍抄手名氣之大,基本上已經成為了遊客來成都必去拔草的「景點」。但是,但是!我還沒聽過哪個成都人現在還會去吃的……
為了不失偏頗,我還是決定進店好好品鑒一番。春熙路上的老店依舊是不分晝夜地火爆,找個座位都要鬥智斗勇。在熱火朝天的店內可以看見每個人都吃得滋滋有味,頓時讓我對他們的水準重新有了期待。
清湯和紅油各要了一份,煞有其事地開始品嘗。清湯的原湯是用雞肉、鴨肉和豬肉經過猛燉慢煨而成,湯底白而濃,一口下去感受到了實在的味精味道。紅油的辣味沒有出來,吃起來完全不香,對的,是完全。
而餡里的肉只有咸香沒有鮮味不說,大顆的姜粒似乎加得有點兒重手啊,一口下去不知道是吃肉呢,還是吃薑呢。
唉,要知道,當年的龍抄手並沒有如此糟糕,並且有著許多老成都的記憶,在成都的所有名店當中,應該是品質下降最厲害的一家了,曾經的擁躉們也是紛紛搖頭嘆息。
唯一感到欣慰的是它的皮,雖然抄手與餛飩常被混為一談,但其實抄手相較於餛飩的皮是要厚一些的,並非很多人描述的的「皮薄肉多」,抄手的皮稍厚,有嚼勁,吃起來很實在,龍抄手在這一點上沒有做壞,至少口感上還是過關的,也不至於一無是處。
推薦指數:★★★★☆
推薦理由:不用任何添加料增味,蹄花湯受到粵籍人士青睞。
地址:成都青羊區東城根南街7-11號
人均:40元
成都有三花:芙蓉花、腦花和老媽蹄花。
上世紀九十年代,在成都半邊橋附近,以「老媽蹄花」命名的餐飲店像雨後春筍般突然湧出,蔓延至城市每一個角落。
在眾多老媽蹄花中,廖老媽家是成都人心中的驕傲,也是外來旅遊人士必去朝聖之地。
前陣子,廖老媽蹄花意外被一把火燒個清光,無辜的豬蹄們慘遭燒焦,不知痛了多少無法吃上蹄花的人的心。
燉煮蹄花相當考驗耐性,急不得,相似於廣東的老火湯,對火候的掌握要求極高,需要用明火慢慢燉至稀溜耙,筷子一夾能夠輕松脫骨才算好。
蹄花被端上桌後,要先喝上一口濃稠的湯,嘖嘖嘖,豬蹄里的膠原蛋白完全融入湯中,白湯粘稠得可以將上下唇黏住,不禁思想跑偏:喝一口湯再親嘴兒的話是不是就黏在一起了?
提起筷子輕輕撥開蹄花就骨肉分家,雪亮剔透的豬皮在口中慢慢被含化,滑嫩細致,香而不膩,十足的感受到了湯之鮮皮之嫩香之濃的三重味覺享受,加之芸豆如棉紗般細膩,是真正的做到了老媽蹄花的精髓。
整隻前蹄吃完後,尖尖小小的趾骨里也要吮吸個遍才算對得起如此粉嫩的前蹄,往往最精華的湯汁都融在了裡面。
此處提醒嗜重口的同學, 標配的秘制蘸水可不一般,微辣鮮香,更多的是體現在香上,可以說蘸前蘸後可以比作女生化妝前後的差別 。
媽,您瞧瞧別人的媽這手藝……
推薦指數:★★★★☆
推薦理由:麻、辣、酥、香、燙、嫩、鮮,
名副其實的拌飯神菜。
地址:成都青羊區西玉龍街197號
人均:50元
在成都,誰的豆腐都最好別吃,除了陳麻婆的。
想吃這道讓川菜揚名的麻婆豆腐並不需要經歷漫長的煎熬等待,前一秒下單,轉過頭來就被端在了眼前:豆腐用燒燙過的貼砂鍋盛起的,上桌時一直冒著泡,噗嗤噗嗤有澆熱油的聲音。
最正宗的麻婆豆腐要用鹵水的老豆腐,其特點為 潔白明亮、嫩而不松,能夠用筷子完整地夾起來 。
油厚色重的麻婆豆腐屬於麻辣味型的川菜,在這道菜中如何用麻用辣,顯得尤為重要,而漢源大紅袍花椒是最上好的選擇。
陳麻婆的豆腐做到了一如既往的麻字當先,除了麻婆臉上的「麻子」,還有勾芡時和裝盤時撒上的花椒面,統稱「三麻合一」。
如此絕妙的口感和強烈的味道,絕對是吃豆腐的最高境界,專治食慾不振,不管你要節食的心有多麼的堅定,面對一鍋麻婆豆腐,三碗飯下肚準是跑不掉的,別掙扎了,胖吧。
推薦指數:★★★★☆
推薦理由:牛肉處理得干凈,
麻與辣之間又不會產生油爆爆的感覺。
地址:成都錦江區總府路23號
人均:56元
問:「夫妻肺片有肺嗎?」
答:「魚香茄子有魚嗎?」
夫妻肺片其實是由牛下水部分組成:牛肚、牛心、牛舌、牛頭皮等。
成都所有的牛肉館子都少不了夫妻肺片,而坐落於總府路上的夫妻肺片總店更是吃肺片的寶地,遊客居多,本地人也不少。
牛頭皮、牛心、牛舌、牛肚經入鹵水鍋鹵煮過後,再切成寬而長的薄片。這里的師傅刀工了得,切得薄而透光,之後加入鹽、鹵水、花椒面、紅油芹菜節等拌勻,最後撒上酥香的花生碎。
夫妻肺片的紅油亮而不炫、濃而不濁,養眼至極,由於被切得薄而大片,因此吃起來很帶感,好嚼有韌性,香味醇厚,用於拌飯一流。
夫妻肺片確實能夠稱之為人間美味,這是典型的川菜形象:食材無需名貴,照樣道道是佳餚。
推薦指數:★★★☆☆
推薦理由:除了分量稍弱,冷吃兔幹得不知道是在吃柴還是兔肉以外都不錯。
地址:成都錦江區紅星路4段龍王廟正街13-15號
人均:70元
邱金小炒的名氣還沒有傳出四川,但在本地的人幾乎都會知道這么一家吃自貢菜的館子,一度被成都的好吃嘴們瘋狂追捧,以至於被譽為「宵夜界的百達翡麗」。
之前在《 想和你一起,把成都吃的透透的! 》里介紹過自貢菜,劍走偏鋒,味道剛猛,擅用椒姜,重味嗜辣。
其實自貢菜因加入了大量的野山椒、泡椒、仔姜,口感鮮香,而非厚重,相較於其他帶麻味的川菜更為討喜。
早些日子邱金小炒因為自身原因隱退了很久,最近卷土重來後,其位置依然是在狹窄的街道里頭,隱藏在大樹之間,有著別樣的私密感。
邱金小炒算是自貢菜館子里辣得最狠的—即便是微辣,也逃不過辣得直跳的下場。
油爆爆的仔姜牛蛙分量看起來很足,但是有 1/2 都是仔姜、小米辣、二荊條。
但也是因為這樣,牛蛙才相當入味,復合的辣味使味蕾都被辣炸開了,牛蛙的肉滑嫩,沒有加芡粉,吃到了新鮮的仔姜絲和辣椒絲帶來的辛辣沖擊和濃厚滋味,叫人第一口流汗、第二口流淚,連吃幾口簡直辣到全身熾熱。
油香味十足的冷吃兔,吃後帶有一絲絲的回甜,與辣之間取得了平衡,但由於兔丁炒得過干,口感稍硬,嚼起來腮幫子壓力不小。
總體而言,邱金小炒比較極端,適合嗜辣而不喜麻的人,而對辣味的接受程度不是太高的人來說,提前做好一個人喝完一整瓶唯怡的心理准備吧。
推薦指數:☆☆☆☆☆
推薦理由:理由?白眼都想翻到天上去!
地址:成都錦江區龍王廟正街3號
人均:45元
絕城芋兒雞與邱金小炒在同一條街,算得上是鄰居,曾名氣之大引得各方好吃嘴們專程趕來。不過遺憾的是,它沒有維持多年前風味絕佳的品質,味道一落千丈。
店是典型的蒼蠅館子鋪面,破舊得不忍直視,卻也依然有衣著光鮮的年輕男女來光顧。
當年迅速躥紅後,老闆便想出了餿主意,排隊拿號需要交付100元押金。號牌則是一個特製的撲克膠牌,曾被很多當地媒體競相報道,但在我看來,這就是變相套死客人——拿了號後押金是不能退的,即使你排到天荒地老都不退!服不服?
當我做好排長隊的時候,看見門口只有零星幾個人,即便拿了號也只不過是等個片刻時間,而服務的態度也有了改善,不再有以前那樣拽的底氣了。真是 憶往昔熙熙攘攘門庭若市,看今朝江河日下門可羅雀啊 。
芋兒雞還是相當大盤,分量不挑剔。小心翼翼地夾起了一塊芋兒,發現是軟糯的,長舒一口氣,再夾起一顆,相對而言裡面要硬一些。
整盤的芋兒軟糯程度參差不齊,此時我發現自己的眼睛都不夠用了,白眼都想翻到天上去:即便是在家,只要有高壓鍋都能夠將芋兒完美地壓成軟糯可口,作為一家知名的蒼蠅館子,竟如此敷衍?
緊接著是吃雞,雞肉本身不嫩滑,甚至還帶點柴,甚為重要的炒料也不夠香,吃起來滿嘴就是鹽巴、味精、辣椒的味道,鹹得微微泛苦,再也沒有了以前辣而香的味道了。
推薦指數:★★★★☆
推薦理由:發揮穩定,綜合指數高,外地朋友來成都吃串串的入門店。
地址:成都青羊區奎星樓街33號
人均:55元
冒椒火辣在四川話里是「焦頭爛額+火冒三丈」的意思。此店還未開門,便有精明的客人在街道邊上等候,只要腿短一些走慢了幾步路,就會眼睜睜看著原本屬於你的號落於他人的手中,此時,用「冒椒火辣」來形容你的心情再貼切不過。
常有食客打趣道:「半個小時的等待,是家常便飯;一個小時的等待,是一場修行;兩個小時的等待,對不起,生意太好沒辦法。」
可別以為搶到號拿到位置了就可以得意洋洋了,店內才是考真功夫的地方。六個大冰櫃里塞滿了各類葷素串串,你要想吃到它們,就得拋開你的形象,見縫就鑽,偶爾還要遭受別人手上串串簽的「攻擊」,可謂是使勁渾身解數。
中規中矩的冷鍋串串以外,還有值得專程前往一試的特色菜品,如爆漿兔腰、牙尖口口脆、兔腦殼……兔腰雖時爆時不爆,但真心很嫩口,點兒腥味沒有,能算能夠抵過這個失;口口脆就如牙尖的成都妹子一樣厲害,嘣脆嘣脆的口感吃起來可爽了。
只是這些特色菜都會被大家迅速瘋搶, 記得一次喊夠,吃完再喊肯定就沒了,哭也沒用 。
推薦指數:★★★☆☆
推薦理由:成都火鍋的門面。風味純正,但中規中矩了些。
地址:成都武侯區玉林中路29號
人均:105元
老碼頭的發源之地便是在玉林路上,這家總店的招牌「老碼頭」三個大字是以燙金工藝製成的,名副其實的金漆招牌。其面積之大也是有點嚇人,100米長、18米高,氣派搶眼,在成都火鍋界也是一張響當當的名片。
老碼頭火鍋店以宮殿門亭式的裝潢示人,大廳也極其氣派寬敞,半包廂式的設計使得用餐過程中四肢得以舒展,在我看來,就是讓吃飽了還想繼續吃的人有了名正言順的理由。
店內使用的銅鍋比鐵鍋傳熱能力要好,菜品上齊後,火鍋就沸騰了,免去了漫長的等待時間。
只是吃慣了一般火鍋店的厚重鍋底,再吃老碼頭後會發現,他們的鍋底「香味」不足,上鍋時我差點兒沒壓住憤怒的情緒掀桌:我辛辛苦苦跑來你給我吃這個?!
可燙了片肉吃後,這火一下子被澆滅了:紅湯辣味與香味都恰到好處,沒有任何飄香等添加劑,吃起來沒有油爆的厚重,口味也是偏輕辣味,算是四川火鍋原本的味道。
火鍋店最難避免的是食材不新鮮,很多人覺得,反正經過紅湯涮煮都是一個味兒,所以並不在意。然而,你要是同時吃一下鮮毛肚和水發毛肚,馬上就能發現雲泥之別。就新鮮度而言,老碼頭的菜品質量確實是不錯的。
眾多葷中,牛舌尤為出色,香彈入味有嚼勁,保留了牛舌的鮮美。火鍋店的稀少品種還有魚肚,處理干凈後的魚肚涮後吃起來爽脆嫩滑,一口一片,煮得越久反而更脆。
推薦指數:★★☆☆☆
推薦理由:分量足,但因為不是生烤,所以口感略欠
地址:成都成華區建設巷1號附21號萬人公寓旁
人均:35元
從第五大道旁邊的小路一直往裡走,是名聲在外的建設巷,很多叫得上名的市井美食都扎堆在這里。一盞燈沒有獨立鋪面,租用了妙來鴛鴦抄手的一半位置,旁邊萬人公寓的學生們堆在燒烤攤前將串串一把一把地抓到籃子里,各桌上都是烤串的身影。
夜宵少不了燒烤,燒烤少不了五花肉。一盞燈的五花肉大片進大片出,挑選的部位分量足,並不會因為烤得焦香而縮成小肉丁。
燒烤師傅會先在油鍋里滾炸一下,然後烤制。這樣的五花肉內嫩外酥,只是裡面會稍顯油膩。
作為搭配的雞皮、鯽魚也發揮了它們不輸色的優勢,雞皮的邊角烤得脆脆的,裡面有點糯。
而鯽魚的內則里大有乾坤,剁椒和韭菜塞滿了魚身,融合了辣椒面的香辣和泡椒的鮮辣,吃起來背後會起一層毛毛汗。
在這里,啤酒不是烤串的最佳搭檔,冰粉才是。門口小車里的冰粉幾乎是到這里吃燒烤的人必點,熱乎乎的烤串配上涼透心的冰粉,冰火兩重天。
此表僅供剛到成都,美食入門者使用
總的來說,成都美食有幾大區域:
城南的主要集中在人民南路二環路到三環路之間的東西兩側;城西的主要集中在一品天下大街和金沙遺址路及金陽路一帶;
城北的主要集中在李家沱一帶;
而城東的則主要集中在沙河建設路一帶……
光老字型大小名店就有無數家,除此之外,還有恆河沙數般散布在犄角旮旯裡面的蒼蠅館子,欲知當地人常去的館子,請期待企鵝今年成都探店最後一期——《像個成都人一樣吃起來!》。
文|韋立
制圖|秋宇
❷ 海寧市美食
海寧市美食有海寧宴球、芽麥圓子、臭莧菜梗、眼睛糕、百果大麻餅、八寶湯等。
1、海寧宴球:宴球是海寧獨具特色的一道美食,選料精細,製作工藝考究。用肉泥捏成球狀,然後裹上豬皮一起放到蒸籠里蒸熟。蒸熟後香味四溢,十分誘人食慾。吃的時候蘸上醬料,口感絕佳,讓人贊不絕口。
2、芽麥圓子:芽麥圓子是用糯米粉和芽麥一起製作而成的一道特色小食,植物清香味沁人心脾,外表金黃焦香,外酥里軟,吃起來口感豐富,甜而不膩,獨具風味。
3、臭莧菜梗:臭莧菜梗是一道獨具風味的美食,聞起來臭吃起來香。味道濃郁獨特,美味可口,那滋味妙不可言,十分值得品味。
4、眼睛糕:眼睛糕是當地的特色小吃,用糯米包入餡料製作而成。口味可咸可甜,滋味豐富,軟糯可口,深受當地人的喜愛。
5、百果大麻餅:百果大麻餅是當地的一道傳統美食,歷史悠久,製作精良。採用麵粉、白糖、芝麻、青紅絲、糯米粉、雞蛋、花生碎等製作而成,外表酥脆裡面軟綿可口,甜而不膩,十分具有風味。
6、八寶湯:八寶湯是夏日裡十分受歡迎的一道特色美食,用紅棗、綠豆、蓮子、糯米、銀耳等製作而成。潤滑爽口,滋味甜美。吃起來冰涼清爽,有消暑解煩的功效。
❸ 你認為豬的哪些部位好吃
在眾多家禽中,我認為最好吃的還當屬五花肉和裡脊肉,這兩種肉都來自豬的身體上。豬裡脊可以用來油炸,或者燒烤,新鮮的裡脊肉,外面裹上一層薄薄的麵粉,炸制出來的裡脊肉,外酥里嫩,夾在卷餅裡面是相當的美味。用來燒烤也是特別好吃的,裡脊肉這個部位的肉沒有太多的油脂,但是在口感上也不會太干,太柴。當屬豬肉中最好的瘦肉了。
其實豬的身上每個部位,都有他的美味。豬的渾身都是寶,豬皮可以用來製作泡椒豬皮,吃起來辣辣的特別有彈性,滿滿的膠原蛋白,好吃到嘴巴停不下來。豬蹄子特別是鹵的豬蹄,在鹵汁下鹵了半天的豬蹄子,他的外表已經特別的軟爛了,被純香濃厚的鹵汁所充滿。這幾乎不用費力,就能將豬蹄上的精華和骨肉就完全分離開了,特別受大家的歡迎。
然後就是豬大腸,愛他的人對他愛不釋手,不喜歡的人對他避之千里。大腸對製作者的手藝有很大的要求,技術不好的就不能把大腸的美味完全釋放出來了。
❹ 豬皮凍用哪裡的豬皮好
江蘇東海的最好。
製作豬皮凍需要厚一點的豬皮才好吃,而中國皮最厚的豬是江蘇東海的老淮豬,所以豬皮凍用江蘇東海老淮豬的豬皮最好。
豬皮凍,就是用豬皮和水,加一些調味品熬制後放涼凝固而成的一種又軟又有韌性的美食。豬肉凍是一道北方特色冷盤,也是南方灌湯包里湯汁的主要來源。
❺ 平頂山豬皮凍哪家好吃
雙匯熟食長青路店鷹城廣場,鮮之隆冷凍食品行。
1、雙匯熟食長青路店鷹城廣場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新華區長青路中段鷹城廣場,其中豬頭肉鹵的很入味,豬皮凍香而不膩,比較好吃。
2、鮮之隆冷凍食品行位於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勞動路中段路東,主要經營產品有肉禽、豬皮凍、水產、面點、調理、果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