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現在哪裡的鵝最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現在哪裡的鵝最好吃

發布時間: 2023-04-11 14:02:23

㈠ 為什麼南方一些農村鵝價13塊/斤,北方只有6.5元/斤,差別在哪裡呢

我和我的小農庄地處皖北黃淮平原地區,和鵝打交道17個春夏秋冬了,我們這兒單從養鵝上劃分的話應該屬於北方地區吧。

先來說說目前我所了解的我國養鵝的幾大區域,從南至北,大概呈以下分布:

第一區域是以廣東為核心的南方地區,這個地方以養灰鵝為主,其品種養殖最多的是馬崗鵝,其次是獅頭鵝、清遠鵝、烏鬃鵝等。主要的銷售區域是粵港澳地區,基本上屬於就地消化。

第二區域是以浙江的寧波市轄的象山縣、寧海縣、奉化市、餘姚市、慈溪市、紹興市等地區為核心的浙東白鵝養殖區域,這個地區的養鵝戶以養殖浙東白鵝為主,除大部分本地銷售外,還有一部分銷往廣東地區。

第三區薯稿域是以四川南溪為核心的四川白鵝養殖區,該地區的四川白鵝相當大一部分都是作為種母鵝向外引種輸出。

第四區域就是以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南等幾個省區為代表的肉鵝養殖區域,目前也是最大的肉鵝輸出基地,主要輸出的目的地是廣東地區。這個地區主要以養雜交鵝為主,這個地區的鵝品種也比較多,比較雜,各品系間的雜交現象比較混亂。主要品種有皖西白鵝、揚州三花鵝(雜交鵝)、引入的四川白鵝、五龍鵝、漵浦鵝、太湖鵝、引入的浙東白鵝、百子鵝等,這個區域有北擴的趨勢,目前河北省養鵝的數量呈上升趨勢。

第五區域就是東北三省養殖區,這個地區主要養殖小型鵝豁眼鵝,以及變種籽鵝等。這個地區主要以向外輸出種蛋、鵝苗和商品鵝為主。向外輸出的主要地區基本是第四區域。

從以上養殖區域的實際現狀不難發現,第一區域,即以廣東為核心的南方地區,其養殖的品種和其他四個區域有本質上的區別,南方地區主要以養灰鵝為主,在廣東民間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稱白色鵝為白鴨,稱灰色鵝為鵝,而且廣東人養鵝吃鵝的習慣由來已久,如果您仔細閱讀以上五個區域的劃分,您會發現只有廣東地區是養殖就地消化且還吸納一部分外來鵝的地區。

據統計,以廣東為核心的第一區域,每年鵝的養殖量約在全國的四分之一,即25%左右,在銷售方面,都進入了廣東人的肚子,無一隻外流。以廣東為主要代表的南北方人對鵝的鍾愛在全國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可以相比擬,其他的地區鵝的吃法一般以一種方式為主,如安徽以鹵鵝為主,江蘇以鹹水鵝為主,山東以及東北地區以燉鵝為主,而在廣東可以說是燉、燒(烤)、煲、醉、鹵,無所不能,所以南方的小鵝賣到13.5元/斤也就不足為奇了,北方的小鵝只能賣到6.5元/斤,也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了。

消費市場決定了養殖的價格,消費旺盛的地方,價格就會高,消費低迷的地方,價格就會低,甚至無人問津,如果在您的當地沒有吃鵝的習慣的話,恐怕6.5元/斤也賣不到,這就是市場經濟。所以,當有網友和我私聊說起養鵝的想法之時,我首先要問他們是哪裡的,當地有沒有吃鵝的習慣,有沒有人在養鵝,如果沒有的話,最好不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因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的背後可能是一個巨大的坑,這個坑不是別人挖的,恰恰是自己和自己的判斷力。

大家都知道南北方的差距非常大,無論是氣候以及經濟都有著非常大的差距。如果提到肉鵝的價格,南北方的差距也是非常大的。南方有時候價格達到15元/斤,而北方肉鵝的價格確實有6.5元/斤,這究竟是鄭盯為什麼呢?這主要是由於品種的不同。

山東地區80天左右的肉鵝價格只有6.5元/斤,120天左右的鵝價格有8元/斤,150天左右的老鵝價格11元/斤;陝西地區價格很低只有6.2元/斤;河北地區80天左右的時候只有6.3元/斤;而廣東地區65天左右的馬崗鵝價格就有16.5元/斤,50天左右的價格也有15.6元/斤;三水地區50天左右的肉鵝價格有16元/斤,70天左右的就有17.8元/斤。

南方人一般稱我們北方的人的白鵝為白數叢孝鴨,而並不是肉鵝,說北方肉鵝不好吃,沒有南方的有味道。要我說也確實是這個道理,他們的馬崗鵝如果洗干凈帶走估計有150元/只,價格特別貴。我們北方的白鵝適合機械化、集約化養殖,生長速度非常快,這就造成了口感上的粗糙。

首先北方都是機械化養殖我們剛剛已經說過了,基本上都是大棚養殖。很少有人散養的,養殖2萬以上的比較多。而在南方地區養殖的時候可比較少,而且南方有水,肉鵝活動方便,一般的規模是在2000隻以下,這樣養殖出來的味道比較好。

南方的鵝才13塊一斤?確定你十三塊一斤買到的不是鴨子嗎?在南方,活禽市場上的鵝一般都在20塊一斤以上,通常價格去到25塊一斤,有的地方甚至30塊一斤也奇怪。而北方的鵝,雖然沒南方那麼貴,但養得時間久一點的也不止6.5元一斤這么便宜。6.5一斤的白鵝,通常是兩個月左右就出欄的鵝。

在南方,一般大家養的鵝,用來吃的鵝都是獅頭鵝。像潮汕的獅頭鵝很出名,做出來的鹵鵝都上央視了。北方據說大家養的和吃的不是獅頭鵝,而是一種很普通的白鵝。

獅頭鵝,體型比較大,一般來說都有6到10斤一隻。鵝蛋也很大,給人一種鵝中王者的感覺。鵝蛋也很大,是我們常見的家禽里,蛋最大的,比普通的鵝蛋還要大。獅頭鵝一年就產蛋30個左右,所以這鵝蛋也是一種很貴的。

之所以南方的鵝比較貴,是有各方面原因的。

1:在南方人眼裡,鵝肉是一種發物,比較燥熱和有熱毒,很多人都不是很喜歡吃鵝肉。大家可以去活禽市場看下就知道。最多的是雞,接著就是鴨和鴿子,有鵝賣的攤位不是很多。

鵝在南方屬於略微小眾的肉食。這樣的小眾肉食,註定了它無法像鴨和雞一樣便宜出售。畢竟養殖成本擺在那裡。

鵝在北方就不同了。在北方的飲食習慣里,很多人都喜歡吃鵝,對鵝的接受程度很高。基本算得上是一種大眾肉食了。那麼,這市場價格,就會相對來說會和其他的大眾肉食接近。

2:品種的原因。南方養殖上市的鵝,大多是獅頭鵝。獅頭鵝這個品種比北方普通的白鵝,貴很多。

前面說了,獅頭鵝一年才產30個蛋左右。這就導致了母鵝的養殖成本很高。這成本分攤到獅頭鵝苗身上,一隻獅頭鵝的鵝苗就要幾十塊錢。這就註定了成年獅頭鵝的價格不會便宜下來。

獅頭鵝,全身都是寶。不同部位都可以做出非常美味的菜品。

而北方的普通白鵝,鵝苗分攤母鵝養殖的成本就沒那麼多了。一隻北方普通白鵝的鵝苗也分攤後也就十多塊一隻。

更重要的是,獅頭鵝肉質鮮美,肉比較厚實,做出來的各種 美食 菜品,普通白鵝是無法替代的。這就導致了,獅頭鵝的價格一定會比北方普通白鵝貴。

總得來說,這些因素導致了南方的獅頭鵝不會低於25塊一斤。

我們常說的物以稀為貴就是這個道理。

獅頭鵝是鵝中的王者,而北方普通白鵝只是鵝中的平民。在哪裡都一樣,王者比平民珍貴得多。

我昨天就在東北吃的「鐵鍋燉大鵝」,一隻7斤大鵝是我們從鄉下買來的,而這個地方基本不論斤賣大鵝,都是150元一隻,斤數就在7斤左右,你們可以核算下多少錢一斤,20多元一斤,根本就不存在6.5元/斤,你們想想一個7斤農村笨大鵝最少要經過600天的飼養才會長成這樣,賣6.5/斤,虧都虧大發了,誰還會去養鵝,所以你們說的這個消息基本不屬實。

但在東北有一種鵝的價格是非常便宜的,但絕對不是農村笨鵝,那種鵝叫「雁鵝」,批發價甚至比6.5元/斤還低,這種鵝燉起來要比真正的農村大鵝要好熟,味道也還可以,但因為是速成鵝,所以其肉質只能用一般來形容,而且雁鵝的肉質相比真正的農村笨鵝來說,確實是相差甚遠,這也是為什麼在北方農村很多農村人不太喜歡吃雁鵝的原因。

雁鵝一般從苗到成鵝也就200多天,一年都用不上就可以長到7斤左右。這種鵝的特點就是食量大,什麼都能採食、消化能力要比家鵝的消化能力還要強,真的可以用「直腸子」來形容。在北方大部分地方的環境都能適應雁鵝生長,而且在農村基本就是以放牧形式來飼養,配上飼料和野草的充足供應量,雁鵝的生長速度是非常快的,是一種很常見的肉鵝,所以其售價會相對低廉,但作為消費者一定要記住一句話,一分錢一分貨,想用1塊錢的成本買到10塊錢的品質,真的是有點異想天開,這就是市場規律。

至於南方的農村鵝小農人確實不太了解,不敢妄自揣測,但對於北方鵝的一些情況都在上面陳述的較為清楚,雁鵝和農村真正的笨鵝差別還是很大的,所以在買鵝的時候一定要問清和看清楚價格在進行購買,要不很容易吃虧上當的。

為什麼南方一些農村鵝價13塊/斤,北方只有6.5元/斤,差別在哪裡呢?北方和南方的鵝價格相差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

北方除了「豁眼鵝」幾乎再沒有出名的鵝品種,而中國幾大名鵝「陽江鵝、獅頭鵝、馬崗鵝、烏鬃鵝」都在南方。

鵝的養殖離不開水,北方的氣候乾燥,水資源相對較少,鵝的食物不太豐富,需要靠糧食、飼料來做一些補充,吃得不好身體自然不太強健,因此北方的鵝肉質比較粗糙、味道重。

而南方氣候宜人、雨水豐沛、水資源豐富,鵝大多是採用散養的方式,讓它們自己出去覓食,運動量也大,因此南方的鵝肉質細膩緊致、嫩而不柴、味道鮮香,價格自然也相應的水漲船高。

北方菜在大家印象中基本是經濟實惠的象徵,滿滿一大盤卻花不了多少錢,就像北方人一樣豪爽實在。拿鵝來說,最常見的是鐵鍋燉鵝,各種配菜和鵝一起燉滿一大鍋,再來幾扎啤酒,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吃得那叫一個酣暢淋漓。

但北方最有名的是烤鴨而不是鵝,因為他們認為鵝是涼性食物,與北方的氣溫不搭,所以吃鵝的人比較少,需求低了,價格也就上不去了。

而南方正好相反,大都喜歡吃鵝,特別是廣東地區,每年鵝的消耗量超過1億只。 因為有好鵝,又好吃鵝,所以在吃鵝上面,南方人的手法層出不窮,燒鵝、鹵水鵝、碌鵝、咸鵝……品種多樣、滋味不盡。

不論大小酒樓,如果沒有做招牌的燒鵝,簡直都不敢跟人打招呼,走在路上,隨處可見的燒味店裡也必然少不了鵝的身影。

潮州鹵水名滿天下,最出色的也是鵝,鹵水鵝頭、鹵水鵝腎、鹵水鵝片、鹵水鵝掌翼、鹵水鵝肝、鹵水鵝腸……將一整隻鵝各部位細細分好,滿足挑剔的味蕾。

如果是有幾年鵝齡的老獅頭鵝,將它的鵝頭連脖子一起鹵到極致,表皮呈黑褐色,因吸盡了香料的精華而閃亮發光,鵝頭肉質結實,軟綿中帶著韌勁,皮質彈牙、甘香爽滑。這么一條鵝頭頸在酒樓里通常要賣到7、800元以上,一些大酒樓甚至要上千元才能品嘗得到。

由此可見,南方人有多麼喜歡吃鵝,市場大又受歡迎,價格自然就上去了。

我是「一曲煙雨」,專注三農領域,歡迎關注留言,一起探討交流。

鵝肉味甘性平,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蛋白質,糖,脂肪,其中不飽和脂肪酸較高,鵝肉含蛋白質比雞鴨肉,豬肉,牛肉高。

鵝肉具有益氣補虛,和胃止渴,止咳化痰,解鉛毒的作用,可以預防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

說句北方朋友們不相信的話,在咱們南方沿海地區一帶,到了天氣炎熱的夏天與秋天的時候,你邊吃飯邊吹電風扇時,喝酒時稍微吃久了一點,你桌上盛著的飯就會一下子被熱風吹乾了,如果你桌上不煲一份湯的話,那真正乾脆咽飯不下去的,這就是為什麼咱們南方人喜歡用鵝肉燙粥煲湯的原因,如果你不相信我說的話,你有機會就來咱們南方試試看就知道了。

南方農村鵝價高,賣13元/斤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南方沿海地區一帶農村人有一個風俗習慣,那就是逢年過節都必須要吃鵝肉煲湯喝,平時殺只鵝剁碎了放冰箱里,就算是每天早上煮稀飯時,裡面都要放幾塊鵝肉燉著吃,七星老農也感覺到很奇怪了啊,我們內地人煮稀只放豆,而你們沿海地區人煮稀飯為什麼要鵝肉,放豬大腸與小腸嘛,後來我一問當地老年人,她回答說鵝肉煮稀飯喝了能和胃止渴,益氣補虛,解火毒,清濕熱的;除此之外,南方農村人與城裡人到了炎熱的夏天,還喜歡用鵝肉來鹵熟,醬熟涼拌著吃,味道兒棒棒噠!

特別是到了每年下半年的冬至節,市場上的鵝前幾天賣13元/斤,接近冬至節的前天就翻倍地漲價了,賣到了28元/斤的高價了,市場上賣鵝的小商販們家家戶戶都請幾個幫工殺鵝扯毛,開腸破肚的,小販們個個都賺得盆滿缽滿滴,大家都說說南方沿海一帶農村鵝的銷售量是不是比你們北方大,平時賣13元/斤的價格不會感覺到奇怪了啊!

再說到咱們北方農村,由於環境氣溫平均低於南方,縱然是有個把月比較炎熱的時間也非常的短暫,所以北方人平時吃干飯,吃饅頭,吃餃子面條,加泡菜酸菜等乾菜下飯的時間多,而用鵝肉去煲湯喝,煲稀飯吃的人卻很少,如果不是家裡來客人,逢年過節殺只鵝待客的話,平時自己家人很少有幾個殺只大鵝來吃的是吧,再加上北方農村裡過去流傳著一種說法,老一輩人認為鵝肉是一種誘發疾病,生鵝口瘡的說法,所以就造成了大家平時對鵝肉敬而遠之了,這就造成了北方農村當地鵝價低,只賣6.5元/斤的原因了是吧。

所以,七星老農個人認為,南方農村鵝價高,賣13元/斤,而北方鵝價低,只賣6.5元/斤,其主要原因就是南北氣候變化不一樣,大家平時的飲食風俗習慣也不一樣的,北方人認為鵝肉偏涼是發物,可以誘發疾病的,而南方人認為鵝肉,可以和胃止渴,避暑氣,清濕熱,在多汗炎熱的夏天裡,經常吃鵝肉煮稀飯,煲湯喝能益氣補虛,恢復體力,確實是好東西了,鵝肉只賣13元/斤物有所值,比吃15塊錢一斤的豬肉強多了,所以就造成了南方農村鵝價格高的主要原因了是吧。大家認為呢?歡迎大家都發表評論!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七星老農回答,不勝感激!]

對於題主說的我們北方的鵝只有6.5元每斤,作為北方地區的我來說我覺得是不可能的事情。

南北方鵝價格的差異在於,鵝和鴨子一樣屬於性寒的肉類,我們這里的人不大喜歡吃鴨鵝肉,所以它的消費市場比較小,養殖戶也少所以價格行情就不是太好。不過隨著我們這些8090後的出門在外打工,也有人專門想吃個新鮮,鵝的價格現在也在9-10元每斤了。

為什麼南方一些農村鵝價13塊/斤,北方只有6.5元/斤,差差別在哪裡呢?這個問題有點意思,南方許多時候菜市場遠不止13元/斤,也確實是正常現象,我在廣東的清遠、廣州、中山、佛山順德,廣西的南寧都有生活過,下面我來分析一下。

一、飲食文化差異比較大,南方的做法比較多,比如深井燒鵝、荔枝柴米燒鵝,再有新鮮的炆鵝等等家常做法,在南方就是一道家常菜,特別是過時過節,南方人吃鵝肉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你去南方吃宵夜都有燴鵝、炆鵝這道菜,大白天去菜市主要就是以賣熟的燒鵝、鹵鵝、白斬為主。而北方吃鵝,相對簡單,沒有南方那麼多花樣。

二、北方鵝價之所以賣的便宜,主要還是吃鵝的人比較少,加之做法比較單調,主要以燉鵝為主。吃的人少,市場自然就小,所以導致價格一直升不上來。

三、氣候差異造成的,南方有吃鵝滋補養人一說,吃鵝成家常便飯。而北方人相信鵝是靈性,不能隨便殺,要殺也要禱告完後,在十字路口殺。

四、養殖方法可能不同,我國鵝的種類有很多,但是總之農家散養食草的鵝會非常貴,而養殖場的速生鵝比較便宜。我去年在廣東清遠呆過,那邊農村養鵝場特別多,都是以速生鵝為主,市場價也就9~10元/斤左右。如果是真的農村散養鵝,起碼孕25~30元/斤以上。

總之,地域的差異,飲食文化的差異,是導致南北方鵝價差異大的主要原因。所以,大家想了解吃鵝的文化,建議到廣東這邊試試,保准讓你大開眼界,我我就超喜歡吃中山那邊的荔枝柴燒鵝,又香又脆。

我不知道說的是什麼鵝才13元一斤,我家這里去年賣28到30一斤,土雞35!

㈡ 哪裡人最喜歡吃鵝

你問我哪裡人喜歡吃大鵝?我咋回答你呢?我只能說:「地球人都喜歡」!也可以說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釋迦牟尼見了也把頭抬!」

但是,吃大鵝是有學問的,起碼你要懂基本的常識。

大鵝分「笨鵝」和「飼料鵝」,單從表面上,是看不出來的。

農民自己飼養的大鵝,是從每年春天的三、四月份出雛,一直養到十一月份下雪天了,才殺掉,生長周期基本都能達到兩百天左右。

最主要的是農民自己飼養的大鵝,絕對不會喂飼料的,純糧食喂養。這樣的大鵝肉細膩,少油。特別是用東北的特色 美食 ——「酸菜」燉的大鵝,那更是撲鼻的香啊!

市場上的大鵝,基本都是飼料鵝,一百天左右就出欄了。而且,喂的都是含有激素的飼料。肉質生硬,粘稠,會比笨鵝出油多。

大鵝的吃法有很多種——燉酸菜、燉土豆、燉粉條……這都是東北人最愛的吃法。南方人可能更喜歡清蒸、紅燒、煲湯……

天下最好吃的鹽水鵝,在揚州一帶。最好吃的燒鵝,非廣東莫屬。香港的燒鵝也是一絕。

江蘇揚州人喜歡吃鵝,每個下班的黃昏,漫步揚州街頭,到處是「篤,篤,篤」的刀聲,聲聲快里,是揚州人對一晚舒適生活的期望,是一份老鵝一份老酒的小城安逸生活。

這是水鄉物產豐富對人們的恩賜,這是可以追溯上千年的原產地物種,朱元璋請徐達吃鵝,那是陰謀論基礎上對鵝的曲解,只是在說明江蘇鵝的悠久 歷史 。

揚州老鵝的魅力在於家家戶戶口味不同,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屬於自己口味的老鵝。

能與江蘇揚州人匹敵的,只有廣東人。

廣東天下聞名的燒臘里,燒鵝是主力軍,尤其是深井燒鵝,深井是一種技法,也是地名,深井燒鵝傳播到港澳,據說,香港人人均每年吃一隻深井燒鵝,這是海量。

比深井燒鵝還讓人震驚的是潮州獅頭鵝。

成年獅頭鵝體重二十來斤,不僅是看家護院的高手,也是潮州鹵水中的極品,光是獅頭鵝的鵝頭加脖子,就是千元身價。

美食 家蔡瀾先生對潮州獅頭鵝親睞有加,認為是天下鵝中極品。

因為工作關系,也算走過大江南北了,除了西部很少見有人吃鵝,其餘滿大街都是。

北方基本是燉,包括山東河南安徽,全部都是燉,河南固始鐵鍋燉,安徽金寨老鵝,東北鐵鍋燉,北京柴鍋燉....

我在蘇州,吃的最多的是鹹水鵝,糟鵝,桂花鵝....

南方燒鵝,燒臘,滿大街都是烤鵝的.

烏魯木齊出差沒見過有吃鵝的,當然,也沒留意過..

哦,鵝,餓,餓了要吃鵝。

最喜歡吃鵝的還屬廣東人。

廣東人好吃,天下皆知,粵菜是廣東的當家,粵菜里的燒鵝更是一絕。如果到了廣東,一定要嘗嘗當地的燒鵝。

奶爸因為開店常常跑去廣東,親身體會了鵝的好吃,見識了廣東人吃鵝的熱情。

在大街小巷,有很多燒臘鋪,必有的那就是燒鵝。

就像在武漢,街上必有鴨脖一樣。

廣東人喜歡吃鵝,一是因為當地產鵝。
飲食和地域有關。

陝西人喜歡吃麵食,是因為北方產小麥,

內蒙古人喜歡吃羊肉,是因為草原上有羊。

一般來說,當地盛產什麼,就喜歡吃什麼,否則成本高了吃不起。

家鵝生長於池塘,在廣東遍地水塘,為家鵝進入千萬百姓家的飯桌提供了便利。

廣東人喜歡吃鵝,還因為鵝肉好吃。
民間說法,「地上跑的不如天上飛的,四條腿的不如兩條腿」的。就是說明禽類味道好,營養好。

鵝肉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

再加上廣東的吃文化加持,鵝肉更是經典美味。

奶爸就喜歡來一份燒鵝飯,喜歡鵝肉肥瘦相間的軟嫩口感,一個字,肥美。

到了廣東,燒鵝絕對不應該被辜負。

尤其是你在街角,走著走著,看到前面燒臘鋪窗口掛著的燒鵝,鵝皮金黃色澤光亮,那種畫面一下子變成了香味的誘惑,一股腦鑽進嘴裡……

鵝最好吃還在廣東,最喜歡吃鵝還是廣東人。

廣東是全國消費鵝最多的省,其中有四大鵝包括汕頭獅頭鵝與開平馬岡鵝等,做法多,味道正。

廣東人是最愛吃鵝的,做法也是花樣百出,層出不窮。在廣東二十多年時間,最早吃的是燒鵝,用荔枝樹烤的,十分香脆。還吃過白切鵝,醉鵝,鹵鵝,客家餐廳的咸鵝也很入味,還有白切鵝腸,剛端上餐桌,還以為是河粉。

肯定不是西安,一定是水多的地方。「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有水,鵝才能白毛浮綠水呢。

第一次吃鵝是在江蘇省盱眙縣。前年秋天去了盱眙,那個時節盱眙最有名的、招牌的龍蝦沒有吃上,吃了鵝肉。

跟親戚去了一個農家樂,晚上去的, 汽車 在農村的路上跑了一個多小時,四周漆黑一片,從車窗看見遠處的燈火,那是藏在田野里的人家的燈。

到了農家樂,吃飯的人挺多的,聽到鵝的叫聲,沒有看見鵝。坐了好長時間,紅燒鵝肉端上來了,兩大盆熱氣騰騰。戴上一次性手套,拿來一塊鵝肉,不知道那個部位的,一吃味道不錯,肉爛味美,從來沒吃過的味道。就著白酒,一夥人把兩大盆鵝肉吃完了。大口吃肉,小口喝酒,喝的不是「西鳳酒」,應該是「雙溝酒」。

第二天去親戚家看了他家養的大鵝,十幾個大鵝,排著隊雄赳赳氣昂昂的走著。親戚說,昨晚咱們吃了一隻大鵝。

額的神呀,這大鵝也太強了。

廣東人對於鵝的吃法較多 燒鵝 鹵水鵝 白切鵝

應是廣東。我老家出的黃宗鵝是每家過什麼節都吃。鵝種少又貴,所以當地人絕對不吃鵝蛋。一個小鵝二十養大兩百,吃蛋不可能。

㈢ 全國哪的鵝最好吃認准這「六大名鵝」,看你吃過幾種

雞、鴨、鵝,並稱為三大家禽,在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都被廣泛飼養。其中雞肉和鴨肉,是我們餐桌上的常客,鵝肉的出現頻率相對要低一些。對此,我曾百思不得其解,問家裡人,他們告訴我,因為鵝肉比較難吃。

後來,有機會去飯店吃了幾次鵝肉,感覺味道並不賴。但是做廚師的朋友告訴我,這要歸功於廚師,因為鵝肉本身的肉質比較粗糙,禽味重,不好烹飪。這也是很多人為啥不選擇在家做鵝肉的原因。

對於愛吃的中國人來說,再難搞定的食材,經過廚師們的巧手,也能成為一道非常美味的佳餚,鵝肉自然也是如此。在民間,有6道鵝肉菜餚,是非常受歡迎的,很多人都稱它們為「六大名鵝」。

接下來,懶喵就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一起來看看,「六大名鵝」都有哪些?你吃過幾種?你家鄉的鵝有沒有上榜?

記得有一次去汕頭遊玩,走著累了,想在附近找個吃飯的地方,剛好看到旁邊有家小飯館,就進去了,點了他們家的招牌菜,潮汕鹵鵝。這也是我第一次吃潮汕鹵鵝。

飯館小哥說,潮汕鹵鵝是他們潮汕地區的傳統名菜,用的鵝是潮汕特產的獅頭鵝。鹵鵝的過程中,會加入生抽、姜、蒜、冰糖、豆蔻、八角等秘制調料和香料,用的不是生薑,而是甘甜微辣的南姜。

潮汕人吃鹵鵝的時候,還會搭配上香菜和蒜泥醋。香菜作為點綴放在斬件的鹵鵝上,吃的時候,再蘸少許蒜泥醋,可以中和掉鵝肉中的油膩。咬一口鵝肉,口感咸香,香滑入味,不會有肥膩的感覺。讓人吃了一塊,還想再吃第二塊。

吃鵝這事,我感覺廣東人特有發言權,因為我吃過的好幾道鵝肉菜餚,都來自廣東地區。如果說潮汕人更愛鹵鵝,那廣州人更愛燒鵝。這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深井燒鵝。它起源於廣州黃埔區長洲島的深井村,也是粵菜名菜之一。

相傳廣東燒鵝的做法源自燒鴨,是在南宋時期,當時來到廣東的廚師們,在做燒鴨時,發現當地沒有相應的鴨子品種,就用了廣東本地的鵝來替代。從而也就有了我們現在吃到的廣式燒鵝,這也是深井燒鵝的鼻祖。

深井燒鵝在製作過程中,用的是個頭較小的鵝品種,如烏鬃鵝等。在鵝身上塗滿五香料後,再用糖水勻皮,最後烤制而成。做好的深井燒鵝,外觀色澤金紅誘人,還泛著一層油光,嘗一口皮脆肉嫩,很是好吃。

關於揚州的 美食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揚州炒飯。在我原有的認知里,炒飯就是一道平平無奇的主食。直到看了正宗的揚州炒飯後,我才驚嘆道,炒飯里也能加這么多輔料,跟一道菜沒啥區別了。其實,揚州除了出名的炒飯外,還有一道極負盛名的菜餚,揚州老鵝。

揚州老鵝屬於淮揚菜,也是江蘇揚州的特色 美食 。所謂的老鵝,其實就是鹵製成熟食類的鹽水鵝。據說,揚州的大街小巷裡,都有地道的揚州老鵝售賣。在當地還有這么一句俗語,南京鴨,揚州鵝。

如果你買的是熟食店裡的揚州老鵝,還是分部位賣的,不同部位,價格也各不相同。前半部分的肉要多一些,後半部分的骨頭要多一些,各有千秋。除了鵝肉外,鵝腸、鵝肫、鵝掌也值得一試。剁好的鵝肉塊,澆上鵝油和老鵝鹵汁,那真是令人垂涎三尺。

固始,是位於河南的一個縣城,這里出了一道非常有特色的鵝肉菜餚,固始鵝塊。都說決定一道菜口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選用的食材。這道菜中選用的鵝,必須是來自固始地區產的固始鵝。

跟其它圈養的鵝不同,固始鵝一般都是在野外放養的,吃的是大自然賜予的 美食 ,如草、蟲等,因此個頭比較大,肉質也比較嫩。用這種鵝燉出來的湯,絲毫不會有肥膩的感覺。在製作過程中,一般是先煮熟,再熗炒,最後加入鵝湯熬汁,口感偏辣,湯喝起來也是十分鮮美。

記得看過這么一個段子,「給山西人一瓶醋,能拌所有的一切;給陝西人一個饃,能夾住整個世界;給重慶人一個火鍋, 能涮下整個宇宙;給天津人一張餅,能卷出一個未來;給東北人一口鍋,能亂燉整個人間......」

燉菜的本質,應該就是將火鍋和燒菜融合在了一起。東北菜里,有很多特色的燉菜。而在眾多燉菜中,鐵鍋燉大鵝是非常出名的一道。將大鵝和土豆放在一起燉,土豆的軟糯香甜,中和掉了鵝肉的油膩,可謂是百搭。一口燉得香噴噴的鵝肉下肚,那叫一個治癒。

武岡位於湖南的西南部,這里的名菜武岡鹵銅鵝,是當地的特產,也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武岡鹵銅鵝選用的鵝為武岡銅鵝,早在清朝時期,就曾被稱作「 世之名鵝 」,並且是當時的皇家貢品。

武岡鹵銅鵝在製作過程中,需要先用三十餘種名貴葯材製成的鹵水,進行反復浸煮,經過十幾道工序製成,可以說是極其復雜。如此精心烹制,味道自然也不會差。武岡鹵銅鵝以其肉質細嫩、鮮香入味的特點,也吸引了不少食客的眼球。

【懶喵心得】

通過上面的分享,相信大家對這「六大名鵝」,也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它們分別是潮汕鹵鵝、深井燒鵝、揚州老鵝、固始鵝塊、鐵鍋燉大鵝、武岡鹵銅鵝。這「六大名鵝」各具特色,採用的烹飪技法也是別出一格,是非常受廣大食客歡迎的鵝肉菜餚。

喜歡吃鵝肉的朋友,或者想嘗試下好吃鵝肉的朋友,不妨試試這「六大名鵝」,感受下它們各自的 美食 魅力。也可以來看看,究竟都吃過哪幾種?

㈣ 鐵鍋燉大鵝是東北啥地方的特色菜,怎麼做好吃

鐵鍋燉大鵝是在東北都很普遍的特色菜。

現在人越來越崇尚和喜歡天然的食物,農家自己養的大鵝基本都是散養的,正符合了人們的這種需求。大鵝只要過了幼崽時期,就比較好養,適合散放,吃起來又實惠過癮,所以在相對地廣人稀的東北地區,就流行了起來。

具體做法如下;

食材 :鵝1隻、土豆2個、大白菜1棵、桂皮、陳皮、花椒、干辣椒、八角、蔥、姜、蒜、白酒、料酒、雞精、鹽和植物油。

做法

1.把鵝宰殺,去毛,去內臟,清洗干凈,剁成小塊備用;

2.土豆去皮,洗干凈,切塊;

3.把大白菜洗干凈,切成條;

4.先將鵝肉放入開水中焯水3-5分鍾,去掉血沫後撈出;

5.起鍋倒入適量植物油,油熱放入焯過水的鵝肉,倒入適量的白酒去腥;

6.炒出鵝肉中多餘的油脂,放入陳皮,桂皮,花椒,干辣椒段,薑片和蔥段,繼續翻炒至出香味;

7.加入沒過鵝肉的清水,放入適量的鹽調味,大火煮開;

8.中小火慢燉1.5小時;

9.放入土豆塊和白菜條;

10.繼續小火慢燉半個小時左右,加入適量的雞精調味即可出鍋食有。

鐵鍋燉大鵝是東北吉林省地方特色菜,非常好吃!

1 鵝一定要選鮮活的,將其先放血再加工,如果不是鮮活的(運輸過程中被悶壓死的)放血時放不凈,就會留有淤血,肉質發青、口感很差。放血後去毛和內臟尤其注意不要留沙子。然後放入清水中泡製5小時,去凈血水將整鵝分割成12塊。

2 將分割好的鵝肉放入80 的水中焯制一下,令鵝毛囊中沒去凈的絨毛受熱膨脹,自然脫落。如果飛水的溫度過高,很容易將鵝肉的外皮燙壞,破壞外形。

3 燜完再用料油靠:

處理好的鵝肉下入鍋中,用中葯等調料靠制,取出後再用自製料油靠15分鍾即可。用料油靠制不僅祛腥還能提香氣,靠制時油要寬。

料油製法:

色拉油1千克,豆油250克,用小火燒熱,下入香菜根、芹菜各250克,蔥、姜、蒜子各100克,八角20克。

製作方法:

(1)白鵝100千克摘毛、放血然後泡入清水中5小時,取出每隻分割成12塊,利於擺盤。

(2)將鵝肉放入80 的水中焯制,去凈絨毛。

(3)鍋中下入老湯25千克,鹽80克、味素50克、蔥姜200克、花雕酒1瓶、二鍋頭白酒300克、八角50克、干辣椒50克、醬油1千克、鵝肉用大火燒開,再轉小火燜制90分鍾。

(4)將燜制好的鵝肉放入料油2千克中,用中火靠制15分鍾取出控油,擺盤上桌。

大家好!我是彬子,很高興和大家探討這個問題!我曾經在遼寧撫順那邊的吃大鵝味道很棒!在哪和老闆熟了,回家之前特意讓老闆教了我,鐵鍋燉大鵝的做法,趕快來一起來製作吧!

主料 2種:

干香菇100g 鵝1隻

輔料 5種:

大蒜 適量 香葉 適量 老薑 適量 八角 適量 干辣椒 適量

調料 5種:

油 適量 鹽 適量 豆瓣醬 適量 甜面醬 適量 老抽 適量

烹飪步驟 5步:

1、大鵝切塊備用,鍋里坐上清水下入鵝肉焯水,去沫子。

2、干香菇事先泡4個小時後洗干凈切成小朵,姜蒜切片 ,小蔥打結備用

3、熱鍋下入少許植物油和豬油混合燒熱,炒香姜蒜片,花椒八角干紅椒

4、再放入2勺郫縣豆瓣醬,2勺黃豆醬 ,1勺甜面醬下鍋炒出香味,下鵝肉大火炒。

5、倒入少許老抽上色,加入香葉,陳皮,料酒,啤酒少許,下入干香菇塊,放入打好結的小蔥,一次添足水加入中小火燉2個小時(鵝肉燉的時間稍微長一些)鵝肉熟透時,加入鹽繼續大火收汁即可。

小貼士:

喜歡吃辣的可以放幾個干紅椒油炸後一起燉。

好了以上就是我為大家分享的【鐵鍋燉大鵝】的做法,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大家!

你好,我叫苞米花,很榮幸有機會回答你的問題。鐵鍋燉大鵝是東北地道的特色菜,主要分布地點涉及黑吉遼地區,多以哈爾濱為主的周圍,下面我就把鐵鍋燉大鵝的具體做法寫在下面:

食材:鵝1隻、土豆2個、大白菜1棵、桂皮、陳皮、花椒、干辣椒、八角、蔥姜蒜、十三香、白酒、雞精、鹽和大豆油。

做法:

1.把鵝宰殺,去毛,去內臟,清洗干凈,剁成小塊。

2.土豆去皮,洗干凈,滾刀切塊。

3.把大白菜洗干凈,切成細長的條。

4.鍋倒入適量的大豆油,油熱放入鵝肉,倒入適量的白酒去腥。

5.炒出鵝肉中多餘的油脂,放入陳皮,桂皮,花椒,干辣椒段,薑片和蔥段,繼續炒出香味。

6.加入沒過鵝肉的清水,放入適量的鹽調味,大火煮開。

7.小火慢燉1個小時。

8.放入土豆塊和白菜條。

9.繼續小火慢燉半個小時,加入適量的雞精調味即可。

東北通用待客大菜,哈哈,這道菜需要用到一個大鐵鍋。

用料

鐵鍋燉大鵝的做法

在我們的身邊,食物的種類特別多,肉類的種類也特別的多,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這種就是我們身邊的鵝肉,我在我們的家裡面是一個非常好的家庭,很多的人在家裡面都喜歡養鵝,而且這種食物也是非常的好吃,在餐桌上可以做成很多菜餚,說起大鵝想必大家都不知道怎麼做,下面就讓我就要介紹一下鵝肉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什麼吃法吧!

在鵝肉最出名的地方就是我們的東北,因為東北的 美食 特別多,鵝肉也是非常的出名的一道 美食 ,就是鐵鍋燉大鵝在,東北非常的受歡迎,很多別的地方的人很可能,沒有這樣的感覺,但是東北的人感同身受,因為這樣的肉做出來的口感特別的好吃,而且價格也不是特別的貴,而且自己家裡面做的鵝肉也是非常的美味,而且自己動手做的鵝肉也非常的干凈,才能讓我教大家在我們身邊應該如何去做鐵鍋燉大鵝吧!

首先我們先要准備好一隻土生土長的鵝,因為這樣家養的鵝比在市場上買的額,營養價值要高,而且口感也會比在市場上賣的鵝好吃,然後我們新疆的處理好,然後我們把它切成小塊,然後我們再准備一些所需要的食材,土豆香菜,和一些調味品,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我們就可以自己動手做鐵鍋燉大鵝了。

我們這邊的鐵鍋燉大鵝不好吃,就是因為,我們在燉大鵝的時候選擇的鍋不對,因為在東北鍋非常的常見,而且這樣的鍋,家家戶戶都有,所以用這樣的鍋燉出來的大鵝才會特別的好吃,如果用電磁爐或者是一些電熱鍋,口感就沒有那麼好了,所以選擇鍋的時候,我們就要選擇這樣的鍋。

然後我們就可以把我們准備好的大鵝放在鍋裡面,但是大家一定要記住,我們不可以用大火燉,因為這樣燉出來的大哥雖然快,但是不好吃,所以我們一定要小火慢慢的燉,這樣燉出來的大鵝才會原汁原味,然後我們都,半天之後,我們等到快熟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把准備好的辣椒和一些香菜,放入到裡面,這樣我們的鐵鍋燉大鵝就完成了,也是一個非常美味的食物,大家可以在家裡面嘗試一下。

結語這也是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鐵鍋燉大鵝的做法,你還可以在家裡面嘗試一下這樣的做法,這樣子做出來的鐵鍋燉大鵝才是原汁原味的,而且口感也會特別的好吃,非常的入味,所以,喜歡吃的朋友們可以嘗試一下這樣的鵝肉。

大鵝燉不爛還很腥?東北人教你正確做法,軟爛又入味,香嫩還不腥

說到鐵鍋燉大鵝,人們就會想到東北,畢竟這是一道經典著名的東北菜之一。不過如果要具體到這是東北哪裡的特色菜,那還真說不上來,畢竟整個東北都對這道菜愛不釋手,而且幾乎每家每戶都會做。

這道 美食 做法簡單,應該說是一道再簡單不過的家常菜了,招待客人倍有面子。肯定很多人也在家嘗試過用鐵鍋來燉大鵝,然而口感並不稱心如意。為啥我燉出來的大鵝,燉不爛還很腥?想必這是不少人的疑惑,今天看看東北人的做法,你就知道了。

【鐵鍋燉大鵝】

所需食材:大鵝、蔥姜、干辣椒、花椒、八角、鹽、冰糖、醬油、黃酒、食用油

1、首先我們先把大鵝處理好,清洗干凈之後剁成塊,蔥姜也切好備用。下面我們起鍋燒油,放上少許食用油燒熱,然後把冰糖放進去,開始炒糖色。

2、炒出糖色之後,我們把鵝肉放進去開始不停翻炒,一直炒到鵝肉中的油脂出來之後,就可以了。把裡面的油脂炒出來之後,鵝肉的口感就不會腥,而且吃起來也不會油膩。

3、接下來我們往鍋中加上適量的醬油、黃酒、蔥姜、干辣椒、花椒和八角,將其炒勻。然後往裡面倒上足夠量的開水,注意這一點,不能放涼水哦,一定要放開水才行。

4、加上沒過鵝肉的開水,然後蓋上鍋蓋,先用大火燒開,再轉為小火慢慢燉,燉2小時以上鵝肉會更爛糊。最後加上鹽調味,攪拌均勻之後就可以出鍋啦。

注意事項:

1、燉大鵝,要想軟爛不腥的話,把大鵝放入鍋中之後,一定要將其油脂煸炒出來。

2、燉得時候不要用涼水,而是用開水,燉出來會更爛更好吃。

不止東北北方一般都喜歡吃燉菜,尤其是用燒柴的大鐵鍋做飯的地方。我家是河北的下面分享一下我平時的燉法

1 處理好的鵝切塊,冷水下鍋煮開撇去浮沫,控水備用。

2 鍋里倒入食用油,放一把冰糖小火炒糖色,倒入鵝塊翻炒上色,淋入料酒,放蔥姜、醬油、 耗油繼續翻炒2-3分鍾後,加水(水要多一些,至少沫過鵝塊十公分,因為鵝很難燉爛,北方的大鐵鍋又很吃水,中間需要添水的話,一定添開水)。

3 放入花椒 八角 桂皮 香葉等 喜歡吃辣的可以自己放干辣椒。大火燒開後,小火慢燉。至少一個小時後(可以夾一塊嘗嘗熟了不)放入土豆燉熟即可。

首先看我的名字就知道我多麼鍾愛燉大鵝 下面我就把我烹飪方法分享給大家。

首先我們准備好作料:八角、花椒、姜、料酒、香葉、醬油、蔥、老抽、生抽、冰糖、豆瓣醬

1、大鵝肉切塊放涼水裡泡下,或者用開水焯下。去血沫。

2、熱鍋涼油,蔥姜蒜花椒大料陳皮香葉爆鍋。加入鵝肉翻炒變色加料酒,老抽生抽翻炒均勻後加啤酒,加水。鵝肉禁燉,多加水。開鍋轉小火燉一個半小時左右。

3、最後加入點芹菜青椒什麼的,在大火收汁即可。

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食材:鵝1隻、土豆2個、大白菜1棵、桂皮、陳皮、花椒、干辣椒、八角、蔥姜蒜、十三香、白酒、雞精、鹽和大豆油。

做法:

1.把鵝宰殺,去毛,去內臟,清洗干凈,剁成小塊。

2.土豆去皮,洗干凈,滾刀切塊。

3.把大白菜洗干凈,切成細長的條。

4.起鍋倒入適量的大豆油,油熱放入鵝肉,倒入適量的白酒去腥。

5.炒出鵝肉中多餘的油脂,放入陳皮,桂皮,花椒,干辣椒段,薑片和蔥段,繼續炒出香味。

6.加入沒過鵝肉的清水,放入適量的鹽調味,大火煮開。

7.小火慢燉1個小時。

8.放入土豆塊和白菜條。

9.繼續小火慢燉半個小時,加入適量的雞精調味即可。

㈤ 去深圳旅遊,深圳的燒鵝店哪家最好吃

本人也非常愛吃燒鵝,在吃過的燒鵝店中總結了三家覺得最好吃的街邊店推薦一下。

第一家是在深圳名氣非常大的店《華香鵝》,基本上愛吃燒臘的深圳人都知道這家位於福田區華強北的燒臘店,店面很小,但是每天都是爆滿,外賣也超多,本人每次去到華強北的時候到飯店都會去吃一下,是真的白吃不厭,這家店味道對得起它的名氣。

在南山區海德二道有一間叫《鵝最好》的燒臘店,在南山那個片區也是非常有名氣,他家的鵝跟華強北的華香鵝比起來並不差。而且生意真的超級好每天晚上七點左右必定賣完!去晚了你還真吃不上。

還有一間燒鵝店比較遠,這家店在光明區,叫做《珍珍燒臘店》在光明招待所的附近,光明的人基本都知道的店,他們家的鵝我第一次去吃的時候還想著應該一般般,但是在吃過以後就覺得可以在我吃過的N家燒臘店裡頭排的上前三!他們家淋在鵝肉跟飯之間的醬汁真的是一絕。

翠竹路的肥妹燒鵝老深圳人的情懷!!

東門市場福田燒臘店

燒鵝怎能沒有下梅林河背村的大聰燒鵝,個人覺得這個是深圳最好的燒鵝。

下村,新強記

這一家專業做鴨做鵝20年。叉燒非常好吃!推薦大家有機會去試試。小時候吃到現在了,雖然我早已經搬走了,但是偶爾都會開車過去打包回家加菜。

寶安應該是當下最有深圳老味道的區了,從鳳凰山下來,特意前往這家經歷了兩代人傳承「深圳名菜」。裝潢既保留了老店的那份韻味,也有時下連鎖餐飲的那份搞怪創新的元素,本以為是名氣大罷了,實不然,果然有兩把刷子[得意][得意][得意]

主營粵菜的餐館,燒臘絕對是其看家本領,很榮幸品嘗到了開店25年的第768494份的「金牌燒鵝」

下單時可以特意選擇部位!果斷來了一份下庄,碳缸秘制,肥瘦相見、皮脆爆汁,好吃的味道誰吃誰知道。

「客家釀豆腐」、「生炒燒鵝飯」味道不錯,算粵菜比較優良出品,豆腐有豆香之餘,口感嫩滑,好地地的一份豆腐直接滑進口腔;炒飯夠鑊氣,趁熱吃!

而「石鍋鵝肝醬焗蛋」和「酥香芋泥卷」賣相吸引,味道較為平庸…

一間老字型大小,傳統的菜式出品上乘;新穎創意的種類也有吸引食客的地方,來此地,不容錯過!

——————————

[黃金薯R]推薦指數:

地址:(福永總店) 龍翔北路42號;

營業時間:11:00-14:00 17:00-22:00

購物公園的陳鵬鵬鵝肉店

我個人覺得還是公明燒鵝最好吃啊,歡迎大家來比較一下

華發路靠紅荔路第一間,即二三百米左右的燒鵝最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