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紅燒羊肉好吃的部位是哪裡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紅燒羊肉好吃的部位是哪裡

發布時間: 2023-04-11 10:56:03

Ⅰ 紅燒羊肉是用羊前腿好還是後腿好

其實各有各的好與壞,前腿的肉比較脆那種相對後腿來說後腿的脂肪比較多所以這只能根據你各人的食慾而定

Ⅱ 紅燒羊肉用羊身體的什麼部位最好

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一下紅燒羊肉的具體做法,它的做法也十分簡單哦:做紅燒羊肉時,牢記兩個訣竅,羊肉沒膻味,而且鮮味十足。

第一步:帶皮的羊肋排肉用清水清洗干凈之後切成四方形的塊狀,將羊肉放到鍋裡面,繼續向鍋裡面加入適量的清水,再加入一勺料酒進去。開火將鍋裡面的水燒開之後繼續讓羊肉在鍋裡面焯水,一直到羊肉變色了之後關火,將鍋裡面的羊肉撈出來沖洗干凈後備用。

提示:做紅燒羊肉最好選擇羊肋排肉,這樣的羊肉肥瘦相間,口感十分好。給羊肉焯水的時候加入一勺料酒可以達到給羊肉去膻和防止羊肉變老變柴的作用。

第二步:起鍋,熱鍋涼油,加入薑片煸炒出香味,繼續向鍋裡面加入之前焯水後的羊肉,煸炒到羊肉微微起焦色,之後加入生抽、老抽與白糖,將它們翻炒均勻,給羊肉上色。

第三步:向鍋裡面加入適量的清水,讓清水沒過羊肉,蓋上鍋蓋,讓羊肉在鍋裡面燉煮1小時左右。

第四步:一個小時之後開大火給羊肉收汁,一直等到汁收得差不多之後關火,將羊肉盛出來,最後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向羊肉上面撒上少量的香菜(也可不加)。

提示:很多人做菜的時候都會加入一些蔥花,但是做這道紅燒羊肉的時候最好不要加入蔥花,因為蔥花可以蓋住羊肉的味道,吃起來就不那麼美味了。

以上就是今天為大家分享的紅燒羊肉的具體做法了,大家有沒有發現這種做法其實也是很簡單?不僅做法十分簡單,而且這樣做出的紅燒羊肉也鮮味十足。如果大家也喜歡吃紅燒羊肉的話趕緊來試一試吧,我確定大家學會這道美食之後一定會愛上它的。

最後總結下紅燒羊肉的做法,做紅燒羊肉時要牢記兩個訣竅:

第一就是羊肉焯水的時候加點料酒,這樣可以給羊肉除膻,並且紅燒出的羊肉鮮味十足。

第二,紅燒羊肉出鍋時為了點綴可以適當加一些香菜,但不要加蔥花,蔥花會掩蓋羊肉的味道。

Ⅲ 製作蔥爆羊肉的時候,羊肉該挑選哪個部位的呢

注意要點:羊肉千萬不要上漿,上漿就失敗了! 可以腌制一下,蔥爆的菜也不能勾芡,要求火候掌握恰當,一嘩逗氣呵成,菜里放胡椒粉、烹米醋是為了去膻味解膩。大蔥不可爆炒過熟,如果蔥爆散了就是大蔥炒過火了。這個部位的肉肋條連著肋骨的肉,肥瘦互夾卻無筋,外面覆一層層薄膜,肥瘦結合,越肥越嫩,脂肪覆蓋率好,質地松軟,鮮嫩多汁,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和氨基酸。肋排應該是羊肉最受歡迎的一個部位了。

往炒鍋里加油,倒入洋蔥、蒜、蔥,煸2分鍾至飄出香味,將羊肉入鍋一同爆炒,爆炒精髓就是爆,火一定要大!這樣炒出的羊肉蔥香肉嫩!而蔥爆羊肉作為北京菜傳統菜餚之一,更具有補虛養身的作用。這道菜其實吃的是羊肉本身的味道。所以羊肉選取就很重要了。一般以羊腿和裡脊部位的精瘦肉為佳。羊肉切片不用太薄局蘆姿,大約一個硬幣厚度即可。

羊肉再大的膻味經過巧手工匠不同手法,還是做成了我們愛吃的各種美味,像孜然羊肉、蔥爆羊肉、紅燒羊肉、烤羊肉以及涮羊肉等等。桐絕那麼蔥爆羊肉到底是山羊肉好,還是綿羊肉好呢?下面我來和大家一起來分析一下吧。綿羊肉一般來說比山羊肉的脂肪含量要高一些,而蛋白質含量要低一些,所以綿羊肉吃起來口感好,肉質滑而嫩。山羊肉吃起來口感有點硬。所以兩種肉相比較,人們還是非常喜歡吃綿羊肉。

Ⅳ 羊身上的肉哪個部位最好吃

羊肉渾身是寶,不同部位所含營養素也不相同。而且對於羊肉,人們常用的烹飪方法,不外乎燉、涮、爆、烤這幾種,每種做法都各有其風味和特點。每種做法適合使用的羊肉部位不同,蘊含的營養成分也不盡相同。下面就介紹羊肉哪個部位最好吃,羊肉各部位該怎麼吃。

一、羊肉哪個部位最好吃

1、涮火鍋羊肉涮火鍋食用最好選擇上腦、大三叉、小三叉、黃瓜條、磨襠等部位,這些部位的肉質比較柔軟,容易切片,而且熱燙容易熟,適合用來涮火鍋食用。上腦:位於羊肉頸部後面、肋部前上端,肉質偏肥。

大三叉:位於羊後腿上方,肉質較嫩,瘦肉較多,肥肉較少。

小三叉:位於羊前腿上方,肥瘦肉相間。

黃瓜條:位於大三叉下方,呈條狀貼著股骨,質地脆嫩。

磨襠:與黃瓜條相連,瘦肉較多。

2、燉、蒸熟採用燉、蒸的方式加工羊肉,那麼應該選擇前腿、肩肉、肋條、羊腩、腱子肉等部位的羊肉。

前腿:前腿肉質脆嫩,適合燉、蒸。

肩肉:肩肉部位的肉質纖維較細、嫩滑。

肋條:肋條肉,肥瘦肉相間,外面帶有一層薄膜,質地松軟、鮮嫩多汁。

羊腩:羊腩部位的肉質肥美、口感香醇。

腱子肉:腱子肉位於羊大腿上,肉筋相連,硬度適中,有嚼勁。

3、炒制將羊肉炒制食用,應該選擇後腿肉、脊背肉、胸脯肉等肉質豐富的部位食用。

後腿肉:後腿肉的纖維縱橫,瘦肉多,肥肉少,用來爆炒食用的口感極佳。

脊背肉:脊背肉的肉質細嫩,直接炒制的食用口感較好。

胸脯肉:羊肉胸脯部位的肉質柔嫩,食用口感嬌嫩,所以適合炒制食用。

4、烤烤羊肉需要有一定的油,食用才比較好,所以應該選擇「三分肥,七分瘦」的羊肉,一般剔骨的後腿肉、肩肉、肋條、背部等部位的肉,都是可以的用來烤制食用的。

5、羊肉餡將羊肉做肉餡食用,應選擇筋少、肉質松軟、柔嫩的部位,一般是選擇肋條、頸部肉,但是這兩個部位的肉質又有所不同。

肋條:肋條肉又叫方肉,肥瘦相間,沒有肉筋,肉質肥美鮮嫩,質地松軟,容易切碎,肥美多汁。

頸肉:頸部肉的結締組織較多,而且質地老,所以食用口感較有嚼勁。

二、羊肉各部位的吃法

1、頭尾部位頭:肉少皮多,可用來醬、扒、煮等,如醬羊頭肉。

尾:羊尾以綿羊為佳,綿羊尾脂肪豐富,質嫩味鮮,用於爆、炒、氽等,在涮羊肉中有羊尾,配合羊肉一起食用,肥嫩鮮美;山羊尾基本是皮,一般不用。

2、前腿部位前腿:位於頸肉後部,包括前胸和前腱子的上部。羊胸肉嫩,宜用於燒、扒;

其他的肉質性脆,筋較多,宜用於燒、燉、醬、煮等。頸肉:肉質較老,夾有細筋。可用於紅燒、煮、醬、燒、燉以及制餡等。

前腱子:肉質老而脆,纖維很短,肉中夾筋,適於醬、燒、燉、鹵等。

3、腹背部位脊背:包括里肌和內外脊肉,俗稱扁擔肉。

外脊肉位於脊骨外面,呈長條形,外面有一層皮帶筋,纖維呈斜形,肉質細嫩,專用於較嫩菜餚的主料,用途較廣,用於涮、烤、爆、炒、煎等,如煎羊排、烤羊排;

里肌位於脊骨兩邊,肉形似竹筍,纖維細長,是全羊身上最鮮嫩的兩條瘦肉,外有少許的筋膜包住,去膜後用途與外脊相同。

肋條:俗稱方肉,位於肋骨裡面,肥瘦互夾而無筋,越肥越嫩,質地松軟,適於涮、燜、扒、燒、制餡等。

胸脯:位於前胸,形似海帶,肉質肥多瘦少,肉中無皮筋,性脆,用於烤、爆、炒、燒、燜等。腰窩:俗稱五花,位於肚部肋骨後近腰處,肥瘦互夾,纖維長短縱橫不一,肉內夾有三層筋膜,肉質老,質量較差,宜於醬、燒、燉等,如紅燒羊肉。腰窩中的板油叫腰窩油。

4、後腿部位後腿:比前腿肉多而嫩,用途較廣。其中位於羊的臀尖的肉,亦稱「大三叉」(又名「一頭沉」),肉質肥瘦各半,上部有一層夾筋,去筋後都是嫩肉,可代替裡脊肉用。

臀尖下面位於兩腿襠相磨處,叫「磨襠肉」。形如碗,纖維縱橫不一,肉質粗而松,肥多瘦少,邊上稍有薄筋,宜於烤、炸、爆、炒等。

與磨襠肉相連處是「黃瓜肉」。肉色淡紅,形如兩條相連的黃瓜,一條斜纖維,一條直纖維,肉質細嫩,一頭稍有肥肉,其餘都是瘦肉。

在腿前端與腰窩肉相近處,有一塊凹形的肉,纖維細緊,肉外有三層夾筋,肉質瘦而嫩,叫「元寶肉」、「後雞心」。以上部位的肉,均可代替裡脊肉使用,我們通常炒羊肉用這部分的肉比較多。後腱子:肉質和用途與前腱子相同。

Ⅳ 冬季了紅燒羊肉是哪裡的最正宗的啊

幾乎所有餘杭人都知道,咱們的運河街道以「運河水美,魚羊肉鮮」聞名大江南北,被譽為著名的魚米之鄉、絲綢之府。飲食文化更是歷史悠久,尤以「紅燒羊肉」最具盛名,再加上運河特有的生態甲魚,兩者同在一桌,成就「鮮」的形神兼備,「鮮」到讓眉毛飛起來。

今天上午10點,由運河街道黨工委、運河街道辦事處主辦,浙江嘉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杭州金世紀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承辦的2017運河街道魚羊美食季開幕式在五杭特色街區舉行,現場聚攏了上百位運河街道及周邊街道的居民,搶「鮮」體驗第一鍋魚羊。

運河紅燒羊肉歷史悠久,曾是清宮御用膳食。它以優質湖羊為原料,佐以紅燒世家祖傳配方和獨特的燒制工藝,精心製作而成,按老底子的做法,正宗的紅燒羊肉必須要用桑木作柴,以醬油、料酒、生薑、紅糖、花椒等調味,絕對不能加入味精,通常要燒上2、3個小時才能入味,並且出鍋前一定要再燜上半小時,最後撒上一點大蒜葉,提香增色。

一碗好吃的紅燒羊肉,是一場視覺、嗅覺和味覺的盛宴。色澤深紅油亮,香氣撲鼻,油而不膩,汁濃味鮮,肉質軟糯卻過分酥爛。因為這一手藝已經傳承數百年,各家或多或少都有些密不外透的獨家絕技以提升口味,招攬客人。如今,在運河街道數得上名號的羊肉館子有20餘家,有些已經傳承了好幾代人。

Ⅵ 羊肉的哪個部位比較好吃

羊肉分檔

頭尾部分:
1、頭 皮少肉多,可用來醬、扒、煮
2、尾 綿羊尾多游,用來爆、炒、氽等;山羊尾基本是皮,一般不用。

前腿部位:
3、前腿 胸部肉適宜燒、扒;其他的肉多筋,只適宜燒、燉、醬、煮等。
4、頸肉 肉質較老,夾有細筋,可用於紅燒、煮、醬、燉及制餡。
5、前腱子 肉老而脆,肉中夾筋,適宜醬、燉、燒等。

腹背部位:
6、脊背 外脊肉可用來涮、烤、熘、爆、炒、煎等;裡脊肉是羊身上最嫩的兩條肉,外有少許的筋膜包住,去掉膜筋後用途與外脊相同。
7、肋條 無筋,肥瘦兼有,適宜涮、烤、炒、爆、燒、燜、扒等。
8、胸脯、腰窩 胸脯肉質肥多瘦少,用於烤、爆、炒、燒、燜等;腰窩肉質老,質量較差,適宜醬、燒、燉等。

後腿部位:
9、後腿 比前腿肉多而嫩,用途很廣。(小百貨語:差不多什麼都行。)
10、後腱子 肉質和用途與前腱子(5)相同。

1、脖頸即脖頸肉。質地老,筋多,韌性大。適於燒、燉及制餡。

2、上腦位於脖頸後、脊骨兩側、肋條前。質地較嫩,適於熘、炒、氽等。

3、肋條即連著肋骨的肉。外覆一層層薄膜,肥瘦很合,質地松軟。適於扒、燒、燜和制餡等。

4、哈利巴包著前腿上端棒子骨的肉。筋肉相連,質地較老,適於燉、燜、燒 等。

5、外脊脊骨兩側的肉。纖維細短,質地軟嫩。適於熘、炒、煎、爆等。

6、胸口脖頸下、兩前腿間。肥多瘦少,無筋。適於燒、燜、扒等。

7、裡脊緊靠脊骨後側的小長條肉。纖維細長,質地軟嫩。適於熘、炒、炸、煎等。

8、三岔脊椎骨後端,羊尾前端。有一層夾筋,肥瘦各半。適於炒、爆等。

9、磨檔即尾下臀部上的肉。質地松軟,適於爆、炒、炸、烤等。

10、黃瓜條(包括底板)磨檔前端,三岔下端。質地較老,適於炸、爆等。

11、腰窩後腹部,後腿前。肥瘦夾雜,有筋膜。適於燉、扒等。

12、腱子前後腿上的肉胡,前腿上的稱前錘子,後腿上的稱腱子。肉中夾筋 ,筋肉相連,適於醬制。

13、羊尾綿羊尾全是脂肪,肥嫩濃香,膻味較重,適於炸和拔絲。

Ⅶ 紅燒羊肉是腿肉好吃,還是肋條好吃。

用三分肥七分瘦的羊肉最好,肋亮碰條是可以可以的
紅燒羊肉
主料羊肉600克 胡蘿卜1根
調料色拉油適量 食鹽適量 冰糖適量 姜適量 料酒適量 生抽適量 老抽適量 小蔥適量 胡椒粉適量 水適量
紅燒羊肉的做法
1.羊肉浸泡沖洗干凈
2.冷水入鍋,大火燒開
3.撇去浮沫後撈出沖洗干凈
4.切成大小適中的塊備用
5.肥肉部分單獨切成小塊,將鍋燒熱以後,放入肥羊肉小火信鍵枝慢慢榨出油
6.將油渣撈出以後,放入適量冰糖慢慢加熱至溶化
7.當冰糖微紅時,放入切好的羊肉塊翻滑敏炒
8.加入料酒、生抽、老抽翻炒,使羊肉塊上色均勻
9.將羊肉倒進電壓力鍋
10.放入蔥段、薑片、胡椒粉
11.再將切好的胡蘿卜塊放進去,倒入半小碗清湯
12.加壓20分鍾後,泄壓開蓋,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
烹飪技巧1、羊肉大塊焯水更能保持羊肉的營養成分。
2、用冰糖來炒糖色,色澤更漂亮

Ⅷ 紅燒羊肉用什麼部位最好 各個部位羊肉的吃法

不同部位的羊肉口感是不同的,因此,做法上也不同,可以根據肉質的特點採用合適的做法。那麼,紅燒羊肉用什麼部位最好?
紅燒羊肉用什麼部位最好
紅燒羊肉想要好看與好吃,可以選擇羊排,羊排燒制出來口感好有嚼勁、裝盤外觀也耐看能增加食慾。紅燒羊肉,用羊腩吃起來軟糯。此外,磨稿羊腿肉也是非常不錯的。

紅燒羊肉的做法
食材准備

主料:羊肉500克,白蘿卜50克,大蔥1根,生薑1小塊,花椒2小匙,大料適量,桂皮適量,

調料:醬油1大匙,羊肉湯2500克,料酒4小匙,精鹽1小匙,

製作步驟

1.將羊肉洗凈,漂凈血水,切塊,放入沸水中氽一下,撈出洗凈,

2.蘿卜洗凈,切大塊,

3.蔥、姜洗凈分別切段、拍松,

4.在鍋里加入羊肉湯燒沸,然後加入羊肉、蘿卜、醬油、鹽、料酒、大料、桂皮、姜、蔥、花椒,燒至肉爛後盛出即可。

注意事項
做這道菜的時候最好要選用肥瘦相間的羊肉,也以可用羊腩來做。

紅燒羊肉是歷史悠久的回族風味菜,宋元至明,皆為家庭製作。經巧婦精烹,或推朱紅小車,或提罐沿街叫賣。

清朝末年,汴梁「義和園」清真飯庄的掌廚胡大黑,把羊肉切塊掛麵糊後,用熱油炸黃,添原汁湯,配水發金針菜,燒沸後,蓋鍋稍燜,盛入海碗。成菜肉爛軟香,湯鮮味醇,風味獨特,深受歡迎,從此進入市肆液信。

營養分鬧游輪析
1、味甘,性溫。能補血益氣,溫中暖腎。

2、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磷、鐵、鈣、維生素B1、B2和煙酸,膽甾醇等成分。

3、用於氣血不足,虛勞羸瘦;脾胃虛冷,腹痛,少食或欲嘔,腎虛,腰膝酸軟,尿頻。

Ⅸ 爆炒羊肉吃羊的什麼部位

  1. 羊後腿部位的肉適合爆炒。

  2. 後腿:比前腿肉多而嫩,用途較廣。其中位於羊的臀尖的肉,亦稱「大三叉」(又名「一頭沉」),肉質肥瘦各半,上部有一層夾筋,去筋後都是嫩肉,可代替裡脊肉用。臀尖下面位於兩腿襠相磨處,叫「磨襠肉」。形如碗,纖維縱橫不一,肉質粗而松,肥多瘦少,邊上稍有薄筋,宜於烤、炸、爆、炒等。與磨襠肉相連處是「黃瓜肉」。肉色淡紅,形如兩條相連的黃瓜,一條斜纖維,一條直纖維,肉質細鎮滾孫嫩,一頭稍有肥肉,其餘都是瘦肉。在腿前端與腰窩肉相近處,有一塊凹形的肉,纖維細緊,肉外有三層夾筋,肉質瘦而嫩,叫「元寶肉」、「後雞心」。以上部位的肉,均可代替裡脊肉使用,我們通常炒羊肉用這部分的肉比較多。

  3. 脊背:包括里肌和內外脊肉,俗稱扁擔肉。外脊肉位於脊骨外面,呈長條形,外面有一層皮備拍帶筋,纖維呈斜形,肉質細嫩,專用於較嫩菜餚的主料,用途較廣,用於涮、烤、爆、炒、煎等,如煎羊排、烤羊排;里肌位於脊骨兩邊,肉形似竹筍,纖維細長,是全羊身上最鮮嫩的兩條瘦肉,外有少許的筋膜包住,去膜後用途與外脊相同。
    肋條:俗稱方肉,位於肋骨裡面,御鏈肥瘦互夾而無筋,越肥越嫩,質地松軟,適於涮、燜、扒、燒、制餡等。
    胸脯:位於前胸,形似海帶,肉質肥多瘦少,肉中無皮筋,性脆,用於烤、爆、炒、燒、燜等。
    腰窩:俗稱五花,位於肚部肋骨後近腰處,肥瘦互夾,纖維長短縱橫不一,肉內夾有三層筋膜,肉質老,質量較差,宜於醬、燒、燉等,如紅燒羊肉。腰窩中的板油叫腰窩油。

  4. 前腿:位於頸肉後部,包括前胸和前腱子的上部。羊胸肉嫩,宜用於燒、扒;其他的肉質性脆,筋較多,宜用於燒、燉、醬、煮等。
    頸肉:肉質較老,夾有細筋。可用於紅燒、煮、醬、燒、燉以及制餡等。
    前腱子:肉質老而脆,纖維很短,肉中夾筋,適於醬、燒、燉、鹵等。

  5. 頭:肉少皮多,可用來醬、扒、煮等,如醬羊頭肉。
    尾:羊尾以綿羊為佳,綿羊尾脂肪豐富,質嫩味鮮,用於爆、炒、氽等,在涮羊肉中有羊尾,配合羊肉一起食用,肥嫩鮮美;山羊尾基本是皮,一般不用。

Ⅹ 羊腿肉和羊肋排,哪個位置的肉更適合紅燒

進入「數九寒天」,室外白雪皚皚,寒風刺骨,自然會想要吃些驅寒保暖的食物,被稱為「冬令佳品」的羊肉便是此時的最佳選擇。羊肉熱量高、營養足,最適合寒冬臘月食用,即使羊肉的價格並不便宜,也依然阻止不了人們想吃羊肉的念頭。

買羊肉的時候,可以直接告訴老闆需要什麼就行了,選好了適合烹飪的羊肉,才能事半功倍,輕松做出來好吃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