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夏天南康區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和小吃
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龍嶺鎮龍嶺老街的小巷子有很多小吃,很多初高中生放學都會選擇那裡
Ⅱ 贛州10大美食小吃是什麼
贛州,江西省省轄市,簡稱“虔”,別稱“虔城”,也稱“贛南”,位於江西省南部,是江西省的南大門,是江西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級市。素有千里贛江第一城、江南宋城、客家搖籃、紅色故都、世界橙鄉等美譽,擁有享譽國際的旅遊品牌:紅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搖籃、生態贛州。贛州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是一個宜居宜旅遊的生態美城。這么多的好處當然少不了美食的存在,下面就來看看贛州10大美食小吃,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食客稱贊,人氣爆棚。
1、贛南魚餅
信豐蘿卜餃是一種獨特的傳統小吃,製作原料主要有白蘿卜、薯粉、豬肉、鮮魚等,餃皮透明滑潤,餡肉香辣味鮮,以調好的麻油、醬油、辣椒蘸食味道更香。信豐白蘿卜呈橢圓形,皮肉均為雪白,肉質細嫩,甜脆爽口,不易空心。用來炒辣椒、炒肉片、炒魚或與肉燉湯,別具風味。而經日復腌漬曬加工的香乾蘿卜,色黃,柔軟,肉脆細嫩,鹹淡適度,濃香撲鼻,風味獨特,耐儲存,便攜帶,是日常用菜和上等佐料。
10、安遠三鮮粉安遠三鮮粉以安遠著稱,安遠三鮮粉是贛南著名特色小吃,粉既粉,客語曰,"粉干",唐宋以來就這么叫著,吃著,在2010年安遠三鮮粉被評為江西最具特色,有名小吃,其歷史悠久體現客家,越來越受歡迎。三鮮粉,湯鮮味美、營養豐富、老少皆宜,是由品種繁多的米粉衍生出來的一種口味,深受廣大消費者(尤其南方消費者)的喜愛。
Ⅲ 江西南康有那些好玩的地方還有那些有名的小吃
南康市位於江西省南部,居贛江上游章江中下游,毗鄰贛州市中心城區,因「地接嶺南,人安物阜」而得名。國土面積1796平方公里,人口81萬,轄19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293個行政村、25個社區居委會。 南康歷史悠久,人才輩出。秦、漢名「南?」,三國立南安縣,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始名南康,1995年撤縣設市,至今有1700多年歷史。南康代有名人,宋代有省元(狀元)劉必元、「大隱居士」田辟,清代有我國著名史志學家謝啟昆,宋、明、清有進士53人、舉人218人;現代有早期工人運動先驅陳贊賢、抗日名將賴傳湘和馬列主義政治經濟學家、《資本論》譯者郭大力等。目前,南康在外的鄉親有120多萬,素稱「南康之外還有一個南康」。南康區位優越,交通便利。距贛州市中心城區半小時車程,距廣州、深圳、廈門、南昌均4小時車程。境內有2條高速(贛粵高速、贛韶高速)、2條國道(105、323)、2條省道(贛豐線、康唐線)、2條鐵路(京九線、贛韶線)和1個機場(贛州黃金機場),南康已成為擁有「四縱四橫一空」的立體交通網路框紐城市。南康產業聚集,商貿活躍。已初步形成礦產品、傢具、服裝、電子信息、精細化工、食品、甜柚、生豬、飲食娛樂、商貿物流十大主導產業,是江西省的傢具產業基地、紡織服裝產業基地和全國100個重點食品加工縣(市)。是中國甜柚之鄉、全國瘦肉型商品豬生產基地。南康人商業文化底蘊深厚,全民創業氛圍較濃,民營經濟是市域經濟的主體,在贛州乃至全省都有一定影響,有「江西的溫州」之稱。1997年5月,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前來考察後,將南康經濟現象概括為:「無中生有,有中生特,特在其人,人聯四方」。旅遊景點·旭山公園·南康市東山公園·南康革命烈士紀念碑·龍回革命烈士紀念碑·陳贊賢烈士墓·太窩天主教堂·旌表坊·沙角庵·文峰「龍湫」·景福橋·四眼橋·古樓隘土特產品·南康湯皮·南康荷包胙·南康黃元米果·南康小炒魚·南康蜜餞·南康腐竹·南康雪片糕·南康甘蔗·南康酒糟魚
Ⅳ 贛州美食小吃眾多,讓你最難忘的贛州美食是哪些
贛州美食還是比較多的,肉圓粿、酒糟魚、小炒魚、三杯雞等都味道很不錯。因為在那邊呆過一段時間,離開了已經好幾年了,所以對現在的我來說,每一道都是美食,都特別想吃。在一個地方呆過一段時間後,這段記憶就會在你的心中生根發芽,這個地方的所有信息你都會特別關注。贛州是個美麗的地方,也是我記憶深處美好的一部分,今天不談其它,就給大家分享一下贛州的幾道經典美食。
1、三杯雞
在台灣聲名遠播的三杯雞其實源自於贛州的寧都縣,是寧都縣的一道地方名菜。之所以這道菜叫做三杯雞是因為在烹飪過程中會加入一杯醬油、一杯豬油和一杯米酒,所以才有了這么個名字。做好的三杯雞肉香味濃,甜中帶咸,咸中帶鮮,口感柔韌,配上米飯,那絕對是好吃得很!
以上8道贛州的美食你都吃過嗎?你覺得贛州的美食有哪些特點?你喜歡贛州美食嗎?你還知道哪些其它的贛州美食?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我是孤塵一粒沙,致力於給大家推薦各地美食,喜歡我就關注我,你的關注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
Ⅳ 贛州有哪些有名的小吃
月亮巴
贛南民間土特產,全稱月亮花生巴,月亮豆巴子,也是客家 美食 之一,以其形如「滿月」而得名。月亮巴酥、松、脆,香氣郁雅,風味獨特,具有香脆可口、松酥宜人的特點,是老少皆宜的傳統休閑食品。
黃元米餜
贛南客家人獨特的食品之一, 歷史 悠久,早在明朝正德年間就被列為貢品。打黃元米餜也是贛南客家的一項重要民俗活動。黃元米餜以贛南本地產的糯性「大禾米」為原料,現多用軟性雜交米。
贛州麻通
又稱麻棗,已有近百年的 歷史 。質量好的麻通,油炸時有發頭,全體肥大,皮薄如紙,內空似瓜瓤,腹中為白絲。吃起來,「落口溶」無渣,香酥可口,是人們歡度春節之佳品,同時也可饋贈親友。
龍南珍珠湯
江西龍南著名的小吃,屬於客家菜。香味襲人,清爽可口。煮好的珍珠湯熱氣騰騰,幽香襲人。吃上一口,腸胃舒適,腦清目明,有滋養功效,因此大受人們歡迎。
牛皮糖薯干
江西興國傳統的漢族小吃,色澤紅潤透明,味甜爽口。所需材料很常見,相對於其他小吃而言,製作方法算是比較簡單的。不過要注意的是,製作牛皮糖薯干時,宜選擇穩定,連續的晴天。
來自網路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贛州不但有 美食 ,還非常的多,每個縣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 美食 。我作為一個贛州人,就給你一一列舉出來。
章貢區代表 美食 : 贛南小炒魚
南康區代表 美食 : 荷包胙
贛縣區代表 美食 : 黃元米果
上猶代表 美食 : 包米果
大余 美食 代表: 燙皮
會昌代表 美食 : 豆乾
信豐代表 美食 : 信豐蘿卜餃
寧都代表 美食 : 寧都三杯雞
興國代表 美食 : 四星望月
崇義代表 美食 : 九層皮
安遠代表 美食 : 安遠三鮮粉
於都代表 美食 : 於都燒卷子
瑞金代表 美食 : 瑞金牛肉湯
尋烏代表 美食 : 客家釀豆腐
石城代表 美食 : 客家米酒釀
龍南代表 美食 : 龍南珍珠湯
定南代表 美食 : 酸辣雞
全南代表 美食 : 磨齋
這些算是贛南每個縣市區自己的代表 美食 了。當然,贛州作為客家人眾多的區域,遠不止這些,比如說還有:寧都肉丸、雪片糕、月亮巴、酒糟魚、臍橙、酸棗糕、假燕菜等等等等,太多太多了,還有不少 美食 更是上過央視節目,就比如說上猶的包米果、崇義的九成皮,甚至興國的四星望月還是進入人名大會堂國宴的。
總之一句話就是我們大贛州的 美食 多得都要數不清了,贛南的父老鄉親們,你們說我說的對嗎?
贛州最有名的自然是三杯雞啦 雖然台灣的三杯雞已經是大名鼎鼎,但它的發源地卻是贛州的寧都縣,在明朝宣化年間已經出現了,最初的做法是一杯醬油、一杯豬油、一杯米酒,一滴水的不放,故而得名!
雖然現如今的三杯雞都將豬油換成了食用油,還加上了羅勒葉提香,但壹周君始終認為,保存原汁原味的才是最地道的
然後咧,因為贛州屬於客家先人南遷時的第一站,所以基本上有90%的當地人都是客家人,飲食文化,自然也是客家風味啦。
比如由魚餅,魚餃和小炒魚組成的「贛州三魚」,已經是聲名在外。還有粉蒸魚、魚絲、酒糟魚、薯包魚這些傳統的客家魚菜,雖然都是稀鬆品嘗的家常小菜,但味道卻獨特可口。
重點說說小炒魚,這個已經是贛州的標志性 美食 IP啦,用活草魚取片,加澱粉、料酒、醬油、鹽來裹糊,隨後下油鍋炸至金黃,留底油加蒜姜絲及配料爆炒即可,口感上外滑內酥,是下酒的絕配啦!
然後贛州還有糯米雞、生煎鴨、鱔魚饊子、客家釀豆腐、荷包胙、肉圓粿 、四星望月等等這些,無一不是獨具客家風味的 美食 啦
最後,壹周君再推薦一個自己愛吃的,安遠三鮮粉!贛州安遠縣的特色小吃,用了豬肉、小腸、豬肝這「三鮮」,配上青菜、酸豆角、酸姜絲、花生米一起煮成湯,然後倒入事先煮好的江西米粉中即可。
可以說,安遠三鮮粉是江西眾多米粉之中的傑出代表作啦
說到贛州這里有好多小吃,帶大家看一下。
魚餅,魚餅是一道漢族名菜,以溫州、贛州、順德魚餅最為出名,魚餅具有香、滑、爽、鮮、嫩的特色。
芋子餃,是長汀的小吃,用番薯、芋仔製作而一代,長汀客家人最愛吃的小吃,芋子餃皮嫩潤滑,餡香味美,是飯店、賓館的必所品。
小炒魚,小炒魚是贛南客家人的代表作,小炒魚具有強壯、安神的功效。
南康湯皮,湯皮是用米漿做成的糕,特別好吃,湯皮分兩種,一種是湯皮絲,另一種是湯皮片,客家人把它當做早點吃,在配上些蒜、生薑、辣椒、醬油特別好吃。
月亮巴,是贛南民間的土特產,主要以麵粉為原料,在加入調味品,燦米粉,花生仁加工而而成,在油鍋里炸,具有松、脆、香的味道。
還有贛州麻通、南康酒糟魚、黃元米餜、龍南板栗、興國紅鯉、
筆者有幸在江西工作一年的時間,對贛州也是比較熟悉,那筆者給大家盤點一下贛州有哪些 美食 ?
生燜鴨:
生燜鴨,是江西贛州最知名的漢族名餚,屬於贛菜。每年入夏以後,便是仔姜、仔鴨上市的季節,而生燜鴨的主要原料就是仔姜、仔鴨。其做法是將鴨和姜切成小塊,配以紅辣椒、蒜仁、米酒、砂糖、醬油等炒燜而成。其特點是色澤金黃,皮香肉爛,鮮辣可口。這是贛州居民十分喜愛的一道時令菜餚。
流浪雞
流浪雞又名白斬雞,是一道江西省的漢族傳統名菜,屬於贛菜。其烹制系將白身雞煮熟後,改切成長條狀,按雞形狀擺在盤中,食時澆上調味料,雞肉鮮嫩,微酸兼辣,素雅美觀。流浪雞的特點是雞肉鮮嫩,色澤淡雅,味道清香且帶有辣味,色香味俱佳。
荷包胙
荷包胙,是江西贛州南康區和大余縣的傳統名菜,它具有荷葉的清香、豬肉的濃香、糯米的幽香,還有幾味作料的烈香,吃起來油而不膩,香能飽肚,飯菜合一。
南安板鴨
南安板鴨是江西贛州市大余縣漢族名菜。由於中國板鴨生產發源於明朝江西布政使嶺北道南安府,至今已有五百餘年的 歷史 了。外形美觀,色澤白凈,皮薄肉嫩,尾油豐滿,骨脆可嚼,味香可口,誘人食慾。成為國內外市場上的臘味珍品。
魚餅
魚餅是一道漢族傳統名菜,歷來以浙江溫州魚餅、江西贛州魚餅和廣東順德魚餅最為有名。順德均安魚餅肉質鮮嫩、鮮而不腥、低脂肪,營養極為豐富,魚餅色澤金黃,具有香、滑、爽、嫩、鮮的特色,是下酒下飯之佳餚,令人「食過番(再)尋味」。
蘿卜餃
蘿卜餃是一種獨特的漢族名點,流行於江西等地。它的主料是白蘿卜、薯粉、豬肉、鮮魚。製作時,將白蘿卜切成塊狀,煮至八成熟,撈起瀝干剁成泥狀,配以油、鹽、醬油、辣椒粉、味精、蔥花等佐料。入鍋快速翻炒,待出味時,用澱粉勾芡,成半糊狀時出鍋。再將豬肉、魚肉切成指甲大小的薄片,拌上醬油、味精。以調好的麻油、醬油、辣椒蘸食。餃皮透明滑潤,餡肉香辣味鮮。
蝴蝶魚餃
蝴蝶魚餃,是贛州的傳統名菜,魚片鹽酒腌漬,瘦肉、膘肉、蝦米、香菇和濕團粉做成肉餡,將薯粉碾碎熔開取魚片(一片)做成圓形餃兒皮,包肉餡做成蝴蝶形,在沸水中氽熟後在冷水中漂冷。做菜時用高湯,青菜煮沸,魚皮肉餡,形似蝴蝶。
梅城肥雞
梅城肥雞,是一款江西大余的漢族傳統名菜,江西大余是世界著名的鎢都,並素有「梅花城」之稱,此菜因此而得名。「梅城肥雞」以製做精細,外形完整,香氣撲鼻,肉質爛嫩,整隻上桌而馳名中外。
黃元米餜
黃元米餜,是贛南客家人獨特的食品之一,其 歷史 悠久,早在明朝正德年間就被列為貢品。打黃元米餜也是贛南客家的一項重要民俗活動,其營造出的和睦共處、團結協作氛圍,使客家人深深留戀,即使在食品加工機器普遍採用的今天,黃元米餜仍保留著傳統的手工製作方式。
贛州 美食 非常多,很多街頭小巷的小店,做得最地道最好。
贛州地域遼闊,物產豐饒,在這里,我想向大家強烈推薦贛州石城的 美食 :
1、薯粉餃子
贛州石城的薯粉餃子軟軟糯糯,滑溜可口,個頭超級大,裡面的餡料也非常足,一口咬下去,非常滿足!
2、盞子糕
這個模樣可愛,長得有點像蛋撻的小吃叫做盞子糕,是用大米磨漿後加入白糖倒入小杯盞蒸制而成。
3、石城肉圓
石城肉圓是石城的傳統風味食品,主要用豬肉(或魚、雞、鴨、牛肉)和番薯粉為原料製成。石城肉圓鮮嫩可口,是飯桌上難得的佳餚,經常用來款待貴賓。
4、擂茶
擂茶可根據四季氣候的變化、人體狀況的不同而製作,其茶味純,香氣濃,不僅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而且還有健脾養胃,滋補長壽之功能。
5、葵花蓮子
石城是中國白蓮之鄉,石城的白蓮遠近有名,石城人因地制宜,研製出的這道葵花蓮子香甜糯粘,非常好吃,值得嘗試下~
也歡迎大家來石城 旅遊 ,親自品嘗石城的 美食 !
我老家是贛州的,強烈推薦1.寧都肉丸,逢年過節,辦酒席,這一道菜是必配的,象徵著家人團團圓圓,吃法可以拌蘿卜干吃,也可以和煮肉丸的骨頭湯一起吃,非常美味,鮮甜,也是我們那的特色菜 2.江西的米粉也不錯,炒米粉,湯米粉,好吃不貴
」莫笑農家濁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來到客家人聚集地之一的贛州,你既能品嘗到風味萬千的客家菜,又能吃到客家人創造的各種美味小吃以及許多贛南名優特產,你一定會不虛此行……你的旅行將會是不折不扣的一次「舌尖上的 美食 之旅」。
贛南18個區、縣、市,96%是客家人,但幾乎每一個縣都有自己獨具特色的 美食 和小吃……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贛南是吃貨的福地, 美食 者的天堂!
現將贛南各區、縣、市 美食 、小吃、特產分列如下,以饗廣大吃貨朋友和 美食 愛好者。
1,贛州章貢區:薯粉、水煮粉干、蔥卷、吆米鹵鵝、炒田螺、鹵鴨五件;
2,贛縣:黃元米餜、沙地板鴨、湖江蜜餞、陽埠腐竹、白鷺魚條、田村冷麵;
3,南康:甜柚、辣椒醬、荷包胙、花生粑、豆粑子;
4,興國縣:米粉魚、米粉肉、倒蒸紅薯干、魚絲;
5,於都縣:魚丸、肉皮、珍珠粉、燒卷子、大盒柿、柿餅、盤古茶;
6,瑞金:牛肉湯、茡薺、客家擂茶、酒糟紅魚、芋餃;
7,會昌:豆腐乾、米粉、桔柚;
8,寧都:寧都肉丸、蒜蓉空心菜、三杯雞、小布岩茶;
9,信豐:安西臍橙、南瓜醬、蘿卜干、紅瓜子;
10,安遠:紅柚、安遠馬蘭瓜、三鮮粉、薯包子;
11,尋烏:臍橙、尋烏蜜桔、留車花生;
12,大余:大余燙皮、新城芋荷、牡丹亭多味花生;
13,崇義:手工綠茶、冬筍、齊雲山酸棗膏;
14,上猶:陡水銀魚、上猶包米餜、上猶毛尖;
15,龍南:紫皮大蒜、魔芋米粉、水煮薯丸子、龍南板栗;
16,定南:酸酒鴨、灰水粄、爆炒老城石螺;
17,全南:豆腐乳、臍橙膏、板栗粉絲;
18,石城:薯餃、盞子膏、芋包子、米茶。
……如此這般,不勝枚舉! 來贛南吧!朋友,在這里,你一定會玩得盡興,吃得舒服、吃得痛快、吃得口齒留香、吃得畢生難忘的!
贛州作為客家的主要聚集,不僅民風純補,熱情好客,當然 美食 肯定有很多了啦。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其中的幾種 美食 吧。GO,GO一起來體驗舌尖上的贛州。
粉蒸肉
黃元米果
黃元米果,切成條塊,炸炒蒸煮都可以,用臘肉、冬筍、香菇、白菜條為佐料,潤滑爽口,獨具風味,食之回味無窮。
梅菜扣肉
肉圓子
這個在過年過節,或者結婚酒席必備的。
釀豆腐
釀豆腐,可以說是贛州客家人飲食中佔有最大份量的一道菜了。
每一道家鄉菜,對在外工作的遊子來說都是滿滿的鄉愁記憶。即使外面吃的山珍海味,也不及家鄉里的一道普普通通的 美食 。
贛州不僅環境優美,民風淳樸,而且贛州的人民十分熱情好客,各種 美食 佳餚招待;如果你有時間去贛州了,千萬別忘了體驗舌尖上的贛州!
贛州小吃,我首推"燙皮"。燙皮這個小吃一般是早餐的食物,和外地人印象中的這種燙皮
不同的是,我說的燙皮是用米漿撒在模具上,然後在上面加上你需要的菜式,比如魚干,豆角,蘿卜乾等等,然後進鍋蒸熟。
出鍋後的醬料,才是整個食物的核心,本身柔嫩的燙皮加上中心包的各式菜品,再蘸上味道極佳的醬料,一口下去簡直人間美味。
每次回到家裡我的早餐都是這個,這個也深受贛州地區人民的喜愛。當然,很多人會說它的樣子和腸粉差不多,甚至是不是就仿照腸粉做的呢?我只能說其實在味道方面是完全不同的,不說裡麵包的菜式,就是在湯料的味道方面,那也是有著天壤之別的。妙處只有吃過人才知道。
各位要是來了贛州,千萬別忘記要吃燙皮哦!
Ⅵ 贛州美食有什麼
1、魚餅
魚餅,是贛州境內的一種傳統美食。當地民眾製作魚餅的工藝十分考究,主要以草魚和桂魚為原料,製作時澱粉不能多,加鹽不能少,因有油炸的過程,所以成菜後具有、滑、爽、嫩、鮮的特色。一直是當地民眾下酒下飯的美味。
Ⅶ 贛州有哪些美食值得推薦
贛州地大物博,是江西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級市,包含3區2市13縣,幾乎每一個地級市都有特色 美食 和小吃,現在我就來說說贛州的特色小吃吧!
章貢區:桂花肉、醋果子炒大腸、贛南小炒魚、魚脯
南康區:荷包炸、蝴蝶魚餃、月亮花生巴、南瓜干
贛縣區:陽埠腐竹、客家釀豆腐、黃元米果
大余縣:南安板鴨、燙皮、鵝王
崇義縣:黃姜豆腐、崇義水餃
上猶縣:銀魚湯
信豐縣:蘿卜餃、蘿卜干
龍南市:楊村米酒、薯包子
定南縣:酸酒鴨
全南縣:擂茶、薯包魚
安遠縣:三鮮粉
會昌縣:會昌豆乾
於都縣:棕包炒臘肉、芋子糊、鍋巴
興國縣:四星望月、粉龍床
寧都縣:三杯雞、大塊魚、肉丸、擂空心菜
石城縣:芋餃、芋包子
瑞金市:瑞金牛肉湯
贛州,江西省省轄市,簡稱「虔」,別稱「虔城」,也稱「贛南」,位於江西省南部,是江西省的南大門,是江西省面積最大,也是人口最多的地級市。有幸去過幾次,下面就我印象中的贛州的地方 美食 給大家細數一下。
1、黃元米餜
黃元米餜是贛南客家人獨特的食品之一,其 歷史 悠久,早在明朝正德年間就被列為貢品。黃元米餜,是贛南客家人十分喜愛的食品和送禮待客的上等佳品。家中來了客人,從貯存缸中取出黃元米餜,切成條塊,炸炒蒸煮皆宜,或用臘肉、冬筍、香菇、白菜條為佐料,潤滑爽口,獨具風味,食之回味無窮。
2、魚餅
魚餅,是贛州境內的一種傳統 美食 。當地民眾製作魚餅的工藝十分考究,主要以草魚和桂魚為原料,製作時澱粉不能多,加鹽不能少,因有油炸的過程,所以成菜後具有、滑、爽、嫩、鮮的特色。一直是當地民眾下酒下飯的美味。
3、生燜鴨
生燜鴨是江西贛州最知名的傳統名餚,屬於贛菜。每年入夏以後,便是仔姜、仔鴨上市的季節,而生燜鴨的主要原料就是仔姜、仔鴨。其做法是將鴨和姜切成小塊,配以紅辣椒、蒜仁、米酒、砂糖、醬油等炒燜而成。其特點是色澤金黃,皮香肉爛,鮮辣可口。這是贛州居民十分喜愛的一道時令菜餚。
4、酒糟魚
酒糟魚,是贛州南康區的一種特色 美食 ,屬客家菜的一種。食用時魚肉在口中,細膩滑爽,余香久久,且魚肉的本質味道,只要若干時間開始升華,連帶著吃酒糟和紅泡椒,更是別有一番滋味。
5、南安板鴨
南安板鴨是江西省贛州市著名傳統特產,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與福建建甌板鴨、江蘇南京板鴨、四川建昌板鴨並列中國傳統四大板鴨之一。南安板鴨外形美觀,皮色奶白、瘦肉醬色,肉嫩骨脆,尾油豐滿、味香可口,是臘味中的上品。
6、興國粉籠床
是江西贛州興國縣的一道傳統 美食 。食用時籠蓋掀開後熱氣騰騰,迎面就就能聞到一陣香,辣、鮮的味道,光聞氣味就讓人食慾大開了。
Ⅷ 贛州有什麼好吃的 十大特色美食小吃推薦
南康辣椒醬
南康辣椒醬創始於明末清初,迄今已有300多年的產銷歷史。最早此品為民間自製 自食,加工方法也比較簡單。後經不斷改進和提高,遂成為一種味美可口的「咸辣椒醬」,在縣內外廣為流傳。南康辣椒醬以色澤紅亮油潤,醬香濃郁,甜辣味美,營養豐富,經久耐藏而著稱。南康辣椒醬具有增食慾、助消化的功效。
酒糟魚
酒糟魚是一道贛南一帶的漢族傳統名吃,選半斤左右的鯽魚,腌制,晾到半干時,放進釀好的米酒壇子里封起來。十餘日,即可取出,或蒸或煮,與酒糟同沸之。關鍵在酒,要把酒做得老一些,有烈性。滲入魚肉,那魚肉呈棗木紅,其色澤即有一種沉醉之美,再有酒香飄來。
蕎頭炒板鴨
蕎頭是一種像蔥一樣的蔬菜,用它素炒或是炒板鴨或者煮魚都很美味,是贛南人喜歡的美食。
豆腐渣
相信吃過這個特殊贛州菜的小夥伴們絕對是地道的贛州人!但是沒吃過也不代表不是贛州人哈,自己感受下。
薄荷炒螺絲肉
薄荷炒螺螄是江西省贛州當地的一道漢族傳統名餚。螺螄500克,加入薄荷等炒制而成,味道鮮美,薄香襲人,深受當地群眾喜愛。
芋荷炒魚干(雞鴨雜)
談及贛南芋荷,過去由於客家人民勞動力較大,且食物的儲備、保鮮技術有限。於是,每到芋頭成熟時客家人便將芋荷晾乾切成段,與辣椒、大蒜放入缸中泡製。富有生活經驗的客家人知道,要想讓芋荷的味道更勝,在腌制的時候不撕去表皮便可使芋苗香味更醇。據資料顯示,贛南芋荷還於1998年被評為省名優產品。
寧都肉丸子
寧都肉丸是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的漢族名菜,屬於客家菜。寧都縣是個客家遷徙之地。為逃避中原戰亂、飽受遷徙之苦的寧都客家人,期盼著太平盛世,渴望舉家團圓,永享安樂寧和,特地製作了一道地方特色突出、且帶有濃厚喜慶色彩的風味美食,那就是圓圓的客家肉丸。寧都肉丸中的豬肉丸和魚肉丸是寧都客家過年或辦喜事必做的一道菜,意指團團圓圓、美滿幸福。
酸菜炒大腸
豬大腸,怎麼說呢?酸菜炒大腸的話,酸菜要用酒、糖炒過,去了醋精味,豬大腸要用硼砂或者小蘇打腌過,這樣才會爽脆,不然會很難嚼,然後再一起用薑汁酒糖一起炒,當然豬大腸最好的位置是腸頭,夠脆,打火鍋最好的是豬粉腸,也就是小腸。
酸酒鴨
酸酒鴨是定南傳統的漢族名餚,屬於客家菜。作為定南第一名菜,來定南不可錯過。用料非常講究,鴨是從農村買來的土鴨,肉不肥不膩。天九鎮的酸酒鴨較為正宗。酸酒鴨的製作工序並不復雜,關鍵在於鴨子的挑選與酸酒(醋加上辣椒)的成色。
贛南小炒魚
贛南小炒魚是明代凌廚子首創的地方風味菜。王守仁在贛州任巡撫時曾聘用凌廚子做菜,凌得知王愛吃魚,為顯示自己的烹飪技藝,經常變換魚的作法和口味,深得王的賞識。有一次凌炒魚放醋,別具風味,王吃後十分高興,就把凌叫來,問這道菜叫什麼名字。凌靈機一動,心想這是小酒(贛州習慣稱醋為小酒)炒魚,於是就隨口應道:「小炒魚」,這菜也就因此得名。
Ⅸ 江西贛州美食有哪些
我有兩個小夥伴就是贛州的,哈哈。
推薦魚餅、魚餃與小炒魚組成的「贛州三魚」,很有名。
還有四星望月名字還是毛主席取的呢,1924年毛主席來到贛州興國,吃了當地的粉蒸魚,配以辣椒炒蛋、干筍炒肉、花生米、雪豆(也有魚絲、梅菜扣肉、豌豆、春筍的說法),一大四小,形如月亮和星星,所以取名四星望月。
還有荷包胙,肉圓粿,瑞金牛肉湯,艾米粿,月亮巴,花生巴一大推。
Ⅹ 南康最有名的小吃
樓主您好:
南康荷包胙
「荷包胙」享有盛名,與南安府「戴狀元」有關。相傳,乾隆時大餘人士戴衢亨高中狀元後,大擺宴席謝請四方鄉鄰。因為講究「狀元」席的排場,廚師們就用本地的荷葉把經過料理後的豬肉包成「狀元帽」的形狀,經蒸熟後,就成了一道色澤淺黃、香味純正、肥而不油、甜而不膩的菜餚。
更可取的是,「狀元席」散席後,戴狀元考慮到那些在家無法參加宴會的人(主要是婦老殘幼),就請赴宴的人用荷葉把宴席上未吃完的「荷包胙」、「頭牲」(指雞鴨肉塊)、「炸魚」等「折」回家去讓家人品嘗。此舉因而形成了風俗習慣流傳下來,至今南康等地仍有「折『荷包胙』」的做法。
「荷包胙」的製作講究色香味形。各地的做法大同小異。其主料是切成方塊的豬肉,配料是炒熟的米粉,再以糖、鹽、醬油、胡椒粉、八角、五香粉、鮮湯等做調料。製作時要注意把這些攪拌均勻,還要腌上1個小時左右,再用2至3張干荷葉包紮成下圓上尖的「狀元帽」形狀,最後上甑蒸上3小時左右即成。
南康荷包炸
贛南的荷包肉是用荷葉墊籠底,大塊肉蘸香料、米粉放在葉上蒸熟後,又用荷葉一葉包一塊肉,回籠再蒸,整籠連葉上桌。現在贛州做荷葉排骨,用香料米粉包排骨,也是一排一葉,蒸熟即上。用荷葉裹蒸的菜餚,一派清香,別有風味。
大余縣的荷包肉,又名狀元萊。據說是1778年(乾隆四十三年)大餘人戴衙亨喜中狀元,他讓來家慶賀的人吃過宴席後,每人帶一隻荷包胙回家,讓家中老人品嘗。所以一時之間,荷包胙便被稱為狀元菜。戴衙亨字荷之,號蓮士,戊戌進土,殿試一甲一名,與兄弟戴心亭、叔父戴均元和父親戴第元均顯赫於朝,合稱南安四戴。和這家人家往來,而且得到敬老的食品,自然影響廣泛。據說,以後南康、上猶、崇義縣都受其影響。
荷包肉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製作方法步驟如下: (1)、將五花豬肉切塊,放入熱鍋內,將皮烤紅; (2)、將烤紅的五花豬肉刮洗干凈,並切成2cm×2cm的方塊,放入缸中鹽腌1-2小時,然後加入調料,拌均; (3)、在雞湯中加入米粉、百合粉,拌成糊狀,並與五花豬肉混合均勻; (4)、用洗凈的荷葉將上述五花豬肉包紮,加旺火蒸煮4-5小時; (5)、將蒸熟後的荷包肉,用耐高溫蒸煮袋進行抽真空包裝; (6)、將真空包裝的荷包肉再放入殺菌鍋內120-125℃溫度下蒸煮0.5- 1小時; (7)、進行外包裝,即得成品;上述製作方法中各原料重量份比是:五花豬肉1000 米粉90-110 百合粉90-110 鹽15-20 料酒5-8 醬油10-12 味精5-6 五香粉2-4 雞精5-6 味特鮮3-4 白砂糖10-12 花生油6-8 乙基麥芽酚10-12。
「荷包胙」的製作講究色香味形。各地的做法大同小異。其主料是切成方塊的豬肉,配料是炒熟的米粉,再以糖、鹽、醬油、胡椒粉、八角、五香粉、鮮湯等做調料。製作時要注意把這些攪拌均勻,還要腌上1個小時左右,再用2至3張干荷葉包紮成下圓上尖的「狀元帽」形狀,最後上甑蒸上3小時左右即成
南康黃元米果
黃元米果是贛南客家人獨特的食品之一,其歷史悠久,早在明朝正德年間就被列為貢品。打黃元米果也是贛南客家的一項重要民俗活動,其營造出的和睦共處、團結協作氛圍,使客家人深深留戀,即使在食品加工機器普遍採用的今天,黃元米果仍保留著傳統的手工製作方式。
黃元米果以贛南本地產的糯性「大禾米」為原料,現多用軟性雜交米。用一種贛南山區生長的名叫「黃元柴」的小灌木燒灰淋水浸泡拌料,然後用木製大飯甑把拌料蒸熟,再把熟飯倒入石碓中,十來個男人齊心協力用黃元棍將米飯搗爛。最後,由師傅將搗爛的黃元米果揉成圓柱體,用一根細線分出一個個厚約五六厘米的黃元米果,用手整理成型,一個個圓型或橢圓型的黃橙橙、金燦燦的黃元米果就製成了。風干後的黃元米果,盛裝在大缸里,用鹼性灰水浸泡,一般能保存三四個月不變質,隨時可取出食用,十分方便。
南康酒糟魚
酒糟魚是南康特色菜之一。做酒糟魚,多選半斤左右的鯽魚,腌制,晾到半干時,放進釀好的米酒壇子里封起來。十餘日,即可取出,或蒸或煮,與酒糟同沸之。關鍵在酒,要把酒做得老一些,有烈性。滲入魚肉,那魚肉呈棗木紅,其色澤即有一種沉醉之美,再有酒香飄來,多麼令人嚮往呀?
既是酒糟魚,就不必脫酒糟,棗木紅的魚肉,有酒香、酒甜、酒酸,蒸煮之時,擱上紅泡椒,又有些許的辣,淡淡的鹹味兒。魚肉在口中,細膩滑爽,余香久久,且魚肉的本質的味道,是要過若干時間開始升華,連帶著吃那酒糟啦紅泡椒啦,食者便會有一些懸醉,感覺在滄桑的歲月里,又有了些許的離愁,因為你會感覺到這魚,它獨自離開了湖泊與江河,它沉睡在酒里,它彌漫著令人陶醉的味道。
酒糟魚是一客閑菜,你可不喝酒,也不吃飯,就著一盤酒糟魚,精雕細琢地吃,潛心著意地品,那深深江湖詢問的水聲,那世事的蒼桑、美好,便從酒糟魚的肉質里濕潤出來。
南康味味水餃
盛傳南康辣椒漿、南瓜漿美味天下,南康水餃、米果、辣椒漿、最是美味的本地食品
南康小炒魚
炒魚與魚餅、魚餃合稱贛州「三魚」,是贛州人的家常菜。
小炒魚是明代凌廚子首創的地方風味菜。王守仁(王陽明)在贛州任巡撫時曾聘凌廚子做菜,凌得知王愛吃魚,為顯示自己的烹飪技藝,經常變換魚的做法和口味。有一次凌炒魚放醋,別具風味,
王吃後十分高興,就把凌叫來,問這道菜叫什麼名字。凌靈機一動,心想這是小酒(贛州習慣稱醋為小酒)炒魚,何不稱其為小炒魚呢?於是隨口應道:「小炒魚。」這菜也就因此得名。小炒魚選用鮮草魚,去掉魚頭魚尾,批成塊狀,加以生薑、四季蔥、紅椒、小酒(醋)、醬油、水酒等作料烹飪而成。其特點色澤金黃、味鮮嫩滑、略帶醋香。不僅本地人喜愛,海外歸僑也以一嘗「小炒魚」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