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碭山特色小吃哪裡最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碭山特色小吃哪裡最好吃

發布時間: 2023-04-09 03:30:34

㈠ 芒碭山特產小吃

燴面、燉土雞、鹵羊頭、灌蛋油條棗哪汪、雜糧稀飯、雞蛋湯緩跡為永城芒碭山特色小吃;酥梨凳仔、山杏、紅棗、水蜜桃為永城芒碭山特色水果。

㈡ 碭山哪些飯店比較高檔

京都大酒店、青山國際酒店、碭山國際大酒店。京都大酒店位於湖南省張家界市索溪峪鎮軍地坪武陵大道,其特色浙菜、皖北家常菜、海鮮小吃深受大家歡迎。青山國際酒店位於宿州市碭山縣梨花路與旭日路交匯處,青山國際酒店餐廳菜品精美擁有皖南特色菜、精品淮揚菜廣式面點、海景刺身、碭山特色菜等.....可滿足客人不同口味的需求。碭山酒店位於碭山縣政務新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一所集美食、住宿、商務、會議為一體的酒店,包括8層和12層大樓各一棟、會議中心一個。酒店設施齊全,裝修豪華典雅,融歐式古典園林風格和現代設計風格為一體,別別具一格擁有餐飲大、小豪華包廂36間,清真餐廳、中餐廳可同時接待1000人就餐。豪華客房210套,總統套房1套,大、中、小型會議室4個及可容納800人的會議中心一個。為滿足賓客的多層次需求,酒店還設有購物中心、商務中心、豪華歌舞廳、KTV包廂、桑拿按摩保健中心、棋牌室、咖啡廳等服務和娛樂設施,配套項目齊全,隨時為您提供完美優質的服務。碭山有很多特色美食,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高質量的餐廳。

㈢ 安徽碭山最地道的鹵肉,5個女兒當助手日入10000元,一天煮500斤

愛吃肥肉的人一準兒喜歡豬頭肉,別問我怎麼知道的,因為我有一個無肉不歡的爸爸,兩天沒吃肉就饞得不行,一天三頓吃都吃不膩,像我這樣想保持身材的人,跟他老人家吃不到一塊去。

我見過有送醫生錦旗的,因為他們妙手回春,見過有送老師錦旗的,因為他們教書育人,見過有送警察錦旗的,因為他們英勇獻身。可是你見過送鹵肉館錦旗的嗎?現在的人看見 美食 都這么激動了嗎?

安徽碭山有家鹵肉老店,開了有20多年,聽說老兩口光賣鹵肉就掙下千萬家產,而且5個女兒全都給自己當助手,不少網友都調侃到,老闆還缺不缺女婿,錢不錢的無所謂,主要想吃豬蹄。

一進門,就能看見兩邊牆上掛滿了錦旗,不知道的以為自己走錯了,其實沒有那麼多送錦旗的食客,這都是老闆教徒弟收到的錦旗,我從沒見過教做 美食 都能收到這么多錦旗的,可見這家店的鹵肉真的有兩把刷子,而且老闆很實在,傾囊相授。

好幾個大盤子上放滿了鹵肉,有豬肋排、豬蹄、豬頭肉和雞肉,色澤鮮美,油光發亮,讓人馬上想大快朵頤,看著肥碩的豬頭肉,覺得油膩的不行,吃起來卻非常清爽,肥肉香而不膩。

肉一吃就知道是燉煮時間挺長,燉得挺爛糊,肉香味很濃郁,沒有過多的調料味兒,經常吃肉應該能吃出來。豬蹄相對來說更勁道一些,裡面有筋,肉也很多,吃著滿滿的膠原蛋白,過癮!

重點是豬肋排,平常我們吃的排骨是一條排骨剁成幾段,他家的排骨是整個橫切,呈現出一條肉相連,上邊整齊的穿插著好多小骨頭,燉的熟爛脫骨,看著非常有食慾,吃著也非常方便。

老闆對價格控製得很實惠,豬頭肉和豬蹄45一斤,豬肋排60一斤,很多地方的小豬蹄半斤左右都賣到35,難怪店裡源源不斷的客人,很多都是回頭客。

店裡一天要做500斤鹵肉,至少能賣10000元,選的雞是老母雞,味道更加鮮美,老闆對自己的鹵肉很有信心,做的色香味俱全,讓人一看就想吃,一吃就愛吃,不光客人喜歡吃,老闆自己的母親也很喜歡吃自家的鹵肉。

連我這個不愛吃肥肉的人,看見這么誘人的豬蹄,都想拿起一個啃啃,摸摸肚子上的泳圈,還是吃水煮菜吧。

㈣ 說說安徽碭山有什麼特產和美食可以推薦

碭山的肉盒子不錯

㈤ 宿州碭山酥梨怎麼樣

作為一個碭山果農,最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歡迎大家品嘗我家的正宗碭山水果和梨膏以及手工黃桃罐頭。我家有十幾畝果園,每年水果基本上都是自產自銷。

碭山酥梨是我國果品中的名產。它以果實碩大,黃亮美色,皮薄多汁,肉多核小,甘甜酥脆等特點,馳名海內外。碭山酥梨含有糖份,礦物質,有機酸和多種維生素,營養極為豐富,是不可多得的果中佳品,除鮮食外,還可加工成梨酒、梨膏梨糖和罐頭等,是食品工業的重要原料。梨汁、梨膏具有去熱清痰止咳潤肺等葯用價值,是人們日常十分喜愛的輔助葯劑。碭山酥梨的主要品種有:金蓋酥、白皮酥、青皮酥和伏酥等當家品種。其中以金蓋酥品種質量最佳。

碭山酥梨最好吃的產地在我們良梨鎮和園藝場及碭山果園場。那邊是黃河沖積而成的沙土地,產出的梨子好吃。其他地方的梨子皮厚渣子多,口感差。順便說一聲:我家就在梨樹王核心區。

碭山酥梨不僅鮮果現摘現吃,還可以庫存一部分,一年四季都有梨子吃。每年很多碭山果農還要熬一部分梨膏,現在碭山梨膏已經成了遊客必帶的土特產。(梨膏熬制過程中,忙裡偷閑回答問題,非喜勿噴。)

本人碭山縣的,非常好!

黃河故道,純沙土地的碭山酥梨

碭山酥梨名揚天下,值得擁有

每天行走在碭山酥梨園里,對碭山酥梨可謂了如紙掌,碭山縣共有90萬畝土地,其中果園就佔了70萬畝,這70萬畝果園連成一片,創造了世界上最大的連片果園面積,吉尼斯世界紀錄組織認定為最大的連片果園,這70萬畝果園中梨樹面積佔了55萬畝。

碭山酥梨的味道怎麼樣呢?概括起來說:肉酥、味甜、汁足、個大。

大家可能都知道,咱們國家有四大名梨,即河北鴨梨、新疆庫爾勒香梨、山東萊陽梨、碭山酥梨,在這四個品種中碭山酥梨的個最大、汁最多、味道最甜。

碭山酥梨為什麼叫酥梨呢?因為這個梨在熟透後落在地上就成了一灘水,只剩下一個梨核,所以,人們形象地稱之為酥梨。

那麼是什麼原因形成了碭山酥梨這優秀的品質呢?碭山酥梨如果栽到其他地區會是什麼樣子呢?

這里要給大家說一下,碭山酥梨只有栽在碭山這一帶才具有肉酥、味甜、汁足、個大的特點,這與碭山的氣候條件和土壤條件有著密切的關系,即使碭山本土的酥梨味道也相差很大,比如沿黃河故道一帶的栽在沙質土壤上的老梨樹結的梨味道最酥,一些栽在粘土地上的梨樹結的梨就要差一些。

在1993年前後的時候,在全國各地還曾經出現過碭山酥梨回娘家的事件,是怎麼一回事呢?

就是碭山以外的地方從碭山引進酥梨樹,結果到了掛果期後,發現結的果子不是裂果,就是特別干小,沒有了碭山酥梨的模樣,正所謂: 桔生於淮南謂之桔 植於淮北謂之枳。 在這種情況發生後,碭山的很多果農,又從外地把梨樹回購了回來,這個事件被人們形象的稱之為「碭山酥梨回娘家」。

碭山酥梨除了上述的特點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結果量大,例如,在碭山縣有一棵至今300多年的梨樹王,一棵樹的結果量達到了4000斤,實在是太高產了。

再過半個多月就要迎來碭山縣一年一度的梨花節了,沒來過碭山的朋友,不妨來感受一下55萬畝梨園「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壯觀場面,值身於白茫茫的花的海洋,在春風的盪漾下,接受春天的洗禮,感受碭山酥梨的浩翰。

金秋十月,碭山縣還會迎來一年一度的酥梨採摘節,漫步在碩果累累的梨海里,摘一顆黃燦燦的酥梨,品味它的酥脆與甘甜,沁人心脾,回味綿長!

我是良梨鎮的也是全縣產量最大的酥梨重鎮,說句良心話現在的酥梨不如以前,而且現在皇冠梨,翠玉梨,綠寶石梨,等都十分好吃,現在的酥梨採摘太早,只有等到成熟季才會好吃,問題是到了成熟季酥梨又不能長期放置。

沿隴海線從徐州出發向西北80千米,便來到了安徽省碭山南站。

碭山縣,現隸屬於安徽省宿州市,是安徽最靠北的一個突出部,東西兩邊分別是江蘇徐州和河南商丘,北面是山東省菏澤下面的單縣。碭山縣雖小,但碭山梨卻是鼎鼎大名的,碭山素有「世界梨都」美譽,被稱為「中國酥梨之鄉」。

碭山縣可耕地127萬畝,其中酥梨面積50多萬畝,佔全縣耕地面積的39%,這樣的面積堪稱世界第一。每年到了3、4月份梨花盛開,潔白如雪,微風吹拂,香氣飄來,如仙境一般。碭山看梨花,可以到碭山縣東面的良梨鎮梨樹王景區來看看。








景區中有一顆「梨樹王」年逾300多歲,樹徑近2米,樹高7米多,樹冠有半畝蓋地。四月繁花遮天,八月碩果累累,年產量達4000多斤。


梨樹王

碭山酥梨以果大核小、皮薄多汁、酥脆甘甜而名聲在外。碭山酥梨是白梨和沙梨的天然雜交品種,9月中旬左右成熟。酥梨近圓柱形,平均單果重半斤,大者可達2斤以上。果肉潔白,口味酥脆爽口,有彈指即破,入口即酥,落地無渣等特點。自古流傳:「碭山梨,皮兒薄,落到地上找不著」。







碭山 歷史 悠久,自秦始皇22年,即公元前225年就設置了下邑縣,距今已有2200餘年。

距考證,碭山酥梨也有2500多年的栽培史。明萬曆年間編著的《徐州府志》就有「碭山產梨」的記載。明萬曆、清乾隆時期安徽碭山梨被列為貢品供奉朝廷。

講了這么多的梨,還有一件事要跟大家交代一下。大家看到碭山縣一定會想到了碭山,可查遍碭山縣衛星地圖,都是黃河沖積平原,地勢非常平坦,哪有什麼山啊?

碭山會在哪裡啊?查古書《寰宇通志》里說:「碭山,在碭山縣東南七十里,縣之名取此。」我把地圖比例放大,在今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芒山鎮境內確實看到有一些小山,這就是芒碭山,即古書里所提到的「碭山」。



芒碭山其實就是由十來個小山頭組成的小山群。有芒山、僖山、夫子山、保安山、鐵山角等組成,主峰海拔只有156.8米,屬於魯南山地丘陵的延伸。坐落在大平原上,芒碭山別看山頭很小,可位置太好了,名氣太大了。

春秋時期,孔子率弟子周遊列國,曾在芒碭山避雨講學。秦末,大澤鄉起義的農民領袖陳勝被殺後,被安葬在芒碭山。漢高祖劉邦押送刑徒去驪山,斬白蛇起義後也逃入芒碭山中,劉邦號稱赤帝子,芒碭山主峰也被命名為赤帝峰。再就是著名的芒碭山漢梁王墓群也是在芒碭山中發現的,其中包括梁孝王劉武、梁孝王王後以及梁共王劉買等人的陵墓。據史料記載,漢文帝之子,梁王劉武富可敵國,死後將全部金銀財產帶入陵墓,最後被三國時期曹操洗劫一空。

梁王陵



最後一句,碭山是先背叛起義軍首領黃巢,後背叛唐朝的降將,後梁開國皇帝朱溫的故里,後梁只持續了17年。

我家有三棵百年以上的老梨樹,就在黃河故道邊上,聽爸媽說是在生產隊分的。小時候經常在梨樹下玩。梨樹下全是沙土,很松軟,但有時梨子從樹下掉下來也會摔的粉碎,口渴時就從樹上摘個梨子吃,皮薄汁多,糖分高,吃完後手上黏糊糊的。離家快二十年了,還是很想小時候在梨園的情景,現在滿大街的水果,也已經找不回原來的味道了

很好吃,特別有很多水。

碭山酥梨栽培 歷史 悠久,是中國傳統三大名梨之首,以汁多味甜、潤肺止咳而馳名。

1.碭山酥梨

碭山酥梨因碭山而得名,碭山又因碭山酥梨而聞名於中外。碭山酥梨栽培的悠久 歷史 已有2500多年。栽培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在唐宋期間得以發展,明清時期大面積栽培,成為當地的特產,明萬曆,清乾隆年間均被列為貢品。

2.營養價值

碭山酥梨屬白梨品系,是白梨和沙梨的天然雜交品種,陽歷九月上旬成熟,果實碩大,果皮呈淡黃色,果肉潔白如玉,酥脆爽口,濃甜如蜜,更兼皮薄多汁,彈指既破,入口即酥,落地無渣的特點,所以自古盛傳「碭山梨、皮兒薄、落到地上找不著」的歌謠。碭山酥梨營養價值極高,富含人體所必須的糖、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

3.葯用價值

碭山酥梨營養價值極高,富含人體所必須的糖、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具有很高的醫療價值,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梨品甚多,俱為上品,可以治病。」並明確指出梨可「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瘡毒醉酒。」現代中醫臨床經驗認為「梨生食清六腑之熱,熟食滋五臟之陰。」

4.地理優勢

碭山,處於北緯34度線上,屬於亞熱帶與暖溫帶過渡地區,氣候溫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熱同期,最利於梨子的生長。黃河在這里行河近八百年,上游黃土高原的大量泥沙挾帶淤積在這里,形成了深厚的沙質土壤。這種土壤細膩疏鬆,極利於酥梨根系的生長發育,土壤見光升溫快,無光降溫也快,晝夜溫差大,使酥梨含糖量及各種營養量都高於其他地區,才造就了碭山酥梨質優味美的獨具魅力。

5.碭山梨膏

碭山酥梨除生食、熟食外,還可以榨汁熬製成梨膏,具有止咳化痰、清咽潤肺的功效。

《中國醫葯報》曾整版刊發介紹碭山梨膏,從專業角度推介碭山梨膏。

「春來梨花勝雪 冬至百煉成膏」《中國醫葯報》整版刊發介紹碭山梨膏。

6.助力疫情防控

在疫情期間在《朝聞天下》欄目中,播出了新冠肺炎患者林雪峰在治療期間的視頻日記,而在視頻中,他每天都會在吃完中葯後,再吃上一個梨。不難看出,梨已經成為他日常治療過程中的輔助配餐!

防霧霾時,碭山酥梨火了,非典的時侯火了,現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葯專家又推薦酥梨。碭山酥梨,馳名中外,香飄九州!

疫情期間碭山梨多次馳援武漢,碭山酥梨四季常備,助力疫情防控。

㈥ 碭山縣有什麼小吃

碭山棗包 清朝末年,碭山棗包就已成為人們喜愛的食品,喜慶宴會,逢年過節,饋贈親友,棗包是很好的禮品。原料與製作:用1斤上等的細面,加1兩半香油,少許溫水,摻搓柔和,成為有韌勁的面作外皮。再用1斤上等的細面,加4兩熟豬油,摻搓均勻,成沙性,作為酥面。選用10斤不霉爛的紅棗、煮熟後,用羅過出凈細的棗泥,加10斤白糖、半斤香油、2兩喬餅、2兩玫瑰、2兩南桂、2兩清絲、半斤瓜子仁、半斤核桃仁,一並煮熟冷卻後,即可備用。先用四成的麵皮,包上六成的酥面,軋平卷,反復三次作包皮。然後再用三成包皮,攤平包上七成棗泥,使之成長圓形,即為棗包,每斤約10個,然後放入爐內,用火上下烘烤,待上皮呈白色,底呈淺黃色,即為色、味、形俱佳,富有地方風味的棗包。其特點是外酥里甜,鬆脆可口。

代家燒餅 清朝末年,代家開始製作燒餅。歷代沿傳,至代振鋒已是第六代。製作方法:選用上等的芝麻,去皮留仁,小米糖稀適量加入佐料作出二層或三層有瓤的燒餅,放入爐內烘烤,使表面呈淺黃色。其特點是外黃里嫩,松軟好吃,隔天過夜、不硬不散。

王家火燒 王家製作火燒,已有四十多年的歷史。品種有雞蛋、肉丁、蔥油、糖餡火燒等,其特點是酥、香、味美可口。製作方法:用開水燙面,加適量涼水,摻和抖勻,滋潤半小時即可使用。佐料有豬油、蔥花、油、鹽、香料面,各自分裝盒內備用。將面沾油捍成薄如紙的長條,加上配料,順序卷好,製成長方形,先放在平鍋上烘烤至八成熟,再放入爐內烘烤至飽滿狀即可。其特點是外酥里軟,香味適口。雞蛋、肉丁餡的火燒,更是別有風味。

燒狗肉 碭城西北楊樓毛作福賣狗肉已有40多年的歷史。他的狗肉特點是色呈本色,雖熟猶生,香氣撲鼻,提骨一抖,肉即脫落,爛而不膩,鹹淡適中,鮮美可口。製作方法是:將健壯的狗宰殺後,剝去皮,扒出內臟,放入清潔水裡浸泡,除去殘存的微量余血,待水煮沸,再將肉下鍋,除去血沫,放入佐料袋和適量食鹽,文火飩至七成熟,再加入適量火硝,飩至肉離骨,在鍋內燜8至10小時,即可食用。水、食鹽、火硝、佐料的用量是:每40斤肉需水70-80斤、食鹽1.5-2斤、火硝1-2兩,佐料半斤。佐料有花椒、小茴、大茴、草果、桂皮、涼姜、肉寇、白芷、山奈等。

駝湯 清乾隆以前,碭山就有駝湯,至今仍為成碭山一帶流行的名湯。駝湯有羊肉駝、雞肉駝兩種,羊肉或雞肉加麥仁、蔥、姜、胡椒等佐料熬煮5-10小時,肉爛成絲後,加粉面或精細麵粉混湯,煮沸即成。食用時,再加上適量的香油、醋、醬油等,味道香辣而鮮,肥而不膩,營養豐富。

綠豆糊塗 建國前,碭城東關的綠豆糊塗很受群眾歡迎。1953年後,再未製作。原料與製作:取綠豆10斤,去皮留黃,磨時加水,用細羅濾去渣,留下汁備用。再取水150斤、大米2斤,煮沸後把綠豆汁加鹼3錢、白面3斤,陸續倒入鍋內,再煮沸即可。其特點是防署降溫、清涼解毒。

粥 建國前,碭山城鄉已經有製作粥的,至今,仍受群眾歡迎。原料與製作:取黃豆4斤、小米7斤,浸泡兩小時,磨後濾出汁備用。再取水150斤煮沸,先倒入豆汁,再倒入米汁,再煮沸即成。其特點是細白,盛入碗內凝固而不硬,喝完碗上不留余液,即解渴又充飢。

豆沫 解放前,碭山就己有製作豆沫的。至今,仍為碭山流行的湯飯。原料與製作:取黃豆1.5斤,去皮作成豆瓣備用。再取海帶1斤切成細絲備用。再取花生米1斤、牛肉或羊肉2斤,水150斤,一並放入鍋內煮沸,肉爛後加細粉3斤、菠菜3斤,油炸千張豆腐1斤,再取花胡椒2兩,小米7斤,浸泡後磨成米汁,再加蔥花、姜絲、倒入煮沸的鍋內,上下攪拌,煮沸即成。食用時,加少許香油,鮮美香辣可口。

㈦ 安徽省宿州市碭山縣 特色 的東西

碭山特產一覽表
首先是地鍋雞啦,一口黑鐵鍋,大火燉上只笨雞(草雞),可以放些土豆或是山葯,多放些干辣椒。特別之處就是在鍋的四圍貼上一圈死面鍋餅,沾到菜湯的一端味鮮,沾不到菜湯的一端焦脆。這就是正宗的地鍋雞!

狗肉,碭山一帶的狗肉是出了名的。其他地方吃到的碭山黿汁狗肉都是冷凍的,只有在豐沛當地才能吃上正宗的狗肉。尤其是剛煮出鍋的熱狗肉,味道絕對鮮美。在老家,狗肉是宴席必備的冷盤,最地道的吃法就是在狗肉上面撒些花椒,不但吃不到麻,而且更能突出狗肉被譽為「香肉」的特點。

老家街上常見的賣狗肉的攤子,一邊賣一邊拆,賣多少拆多少,賣完了就剩下一大堆骨頭,而且純肉的一個價,帶骨頭的一個價,一般15至20塊錢一斤。

燒餅,一種用木炭烘烤的麵食,一般三四層,邊上打有花刀,上面一層塗有糖稀,沾上芝麻,中間層有調味的佐料。剛出爐的燒餅外脆里內,香咸可口。由於燒餅分層,所以可在邊上撕開,往裡面夾些其他的食物一同食用,譬如夾上面所說的狗肉,夾羊盤腸(一種羊雜碎),早飯的時候還可以夾油條。燒餅夾狗肉和燒餅夾羊盤腸是老家的爺們兒們最愛的路邊小吃。

把子菜系列,大鍋里放上做好的把子肉、海帶卷、豆腐皮卷、素雞片、豆乾片、肉丸子、煎的荷包蛋等,放在爐子上細火溫著,不能斷火,隨時保持溫度。吃的時候隨便選,再來碗米飯,絕對夠味!

把子菜中的主角——把子肉。五花肉,配上佐料長時間燉出來的,和南方的扣肉差不多,只是味道有些差別,雖說是五花肉,但吃起來一點都不膩。以前是8毛錢一塊,後來漲到1塊,不知道現在是什麼價格了。

烙饃,面和好發酵,揪成比拳頭小點的面團,用擀麵杖擀成薄薄的麵皮,接下來的做法就和攤煎餅一樣了。吃的時一般不單獨食用,充分發揮其面積大的特點,卷一些其他的食材一起食用,譬如卷辣醬、卷咸鴨蛋、卷羊肉串等等,或者撕成小片,泡入湯內,比如最有名的羊肉泡饃,還可以加上白菜、包菜、薺菜、韭菜和雞蛋做成煎餅果子。

烙饃卷羊肉串來嘍……

油炸解拉猴,這道菜或許有點讓人不能接受,但在老家卻是道美味,而且價格不菲。何謂「解拉猴」?就是蟬的幼蟲,就是蟬在脫殼前的那種形態,解拉猴是我們那的方言。兒時每個夏季的晚上,都會去樹林里逮解拉猴,因為蟬都是在晚上蛻變。逮著後洗干凈用鹽腌上,第二天就可以下油鍋炸了。這玩意兒就我們那和魯南皖北地區吃,不過我感覺是上好的野味!

死面鍋餅,一種麵食,做法和地鍋雞中鍋餅一樣,只是稍厚點,除了白面的,還有玉米面的,豆面的,雜面的,一般在燉雞、燉豬肉的鍋里貼。

蒸菜,絕對的地方菜!種類很多,芹菜葉子、豆角、薺菜、大麥苗子、馬蜂菜、掃帚菜、茄子、洋槐花、榆錢等等都可以蒸,拌上面上鍋蒸。出鍋後,再拌上各種調料、蒜泥、辣椒醬、香油,即可食用,中年及老年人的最愛。

煎包,早飯最重要的一樣。下鍋前和包包子一樣,下鍋碼滿後,先倒上水蓋上鍋蓋至六七成熟,澆上油,約三四分鍾後開始翻個,再過個三四分鍾就可出鍋了。煎包主要有豬肉、羊肉和素餡三種,尤其羊肉餡的最為可口。

辣湯,和河南呼啦湯極其相似,靠胡椒面提味,故為較重的咸辣口味,適宜冬天作為早飯飲用。一碗辣湯再加上幾個煎包,絕對讓你大汗淋漓,大呼過癮。

饊子,回民食品,適宜早飯食用,酥脆可口。

碭山米線,雖不及雲南過橋米線有名,但也絕對稱得上是一道風味小吃,一般女生喜歡吃,雖然辣得要命。

丸子湯,丸子是素餡的,主要有辣蘿卜和胡蘿卜兩種。

酥菜湯,用藕切成長片或長條,裹上麵糊下油鍋炸,出鍋後就是酥菜了。上面說的丸子和酥菜,都是老家農村過年必須准備的食品,剛出鍋的時候,酥脆香嫩,但放過幾天後就變硬了,正好拿來做湯,於是就有了丸子湯和酥菜湯。

這個絕對經典——蛙魚,也有叫娃娃魚的,可見這是我們那每個人童年最美好的回憶之一。

涼皮,全國人民都吃過,但老家的涼皮薄而勁道,涼調食之味道極佳。

大盆羊肉,我們那的人都喜歡吃羊肉,可能是因為回民較多的原因吧。羊肉在我們那的吃法很多,紅燜、炒燉、燒烤、做湯,包括羊頭肉、羊腦子、羊盤腸及其他羊雜碎,都是一道道的人間美味。

羊肉湯,人人都喜歡的美食。精心燒制的老湯,配上煮爛的羊肉,最重要的是飲食之前要往碗里放上特製的辣椒油,這樣合起來才夠味。再來兩個燒餅或是烙饃,嘖嘖……鮮美無比啊!!

開酥,過年過節走親訪友必備的點心,吃起來甜、酥。

三刀子,最重要的甜點之一,但不宜多食。

麻糖,吃在嘴裡非常的黏牙,但還是讓人無法自拔地去買去吃。

燎豆子,也叫蠍子爪。原料就是黃豆,做法和炒花生炒瓜子相同,平時不吃,只在每年的農歷二月二那天才吃。

碭山系中國十大蘋果基地之一、被彭沖授予果都、果海。碭山紅富士蘋果,皮薄.肉厚.核小.汁多.甜脆.微酸.吃在嘴裡口感好,不留渣!吃後手指間發粘(由於含糖量高的原因),那種感覺真好。

牛蒡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和植物纖維,有助人體筋骨發達,多吃牛蒡可以增強體力及壯陽,具有清除體內垃圾,治療便秘,抗菌作用.經典:牛蒡炒雞蛋,旺達牛蒡醬 等

糖人貢,俗稱「供品」,平時也不吃,只在老家農村家裡死人出殯的時候才吃,一般分給小孩,大人不吃。主要用於傳統喪葬祭祀活動。其工藝特點為模具注塑。主要原料為優質白糖、食用色素(包括胭脂紅、食用綠、食用黃),主要生產工具及設施為木質模具(祖傳)、鋁鍋、水缸、火爐子、木頭案子。作品色澤鮮艷、造型優美,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糖人貢發源於唐朝,原為宮廷用品,後流入民間。豐縣糖人貢藝術發端於清代中期,距今已有300餘年的歷史,為世代家傳(傳男不傳女),秘不授人。 糖人貢題材多取自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等,由於受道教影響,略帶迷信色彩。其品種有:《壽桃》、《老壽星》、《王母娘娘》、《天官》、《八仙人》等。 豐縣糖人貢與當地民間民密切相關,有很強的地域性。糖人貢市場狹小,僅限於碭山及周邊農村地區使用。每年銷售旺季在春節前後、清明節、陰歷十月一日。

㈧ 宿州市美食推薦怎樣

宿州是楚漢文化、淮河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宿州美食別具特色,去宿州遊玩,自然也要體驗一下舌尖上的宿州,專門為你推薦三道地道的當地美食:
宿州蝶喇猴(炸金蟬)
學名蟬,故稱知了,也被稱為爬拉猴、蝶喇猴。幼蟲可食用,是蟬未蛻變前的動物。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油炸。這道小吃,富含高蛋白,營養價值豐富,香酥可口、口感獨特。
宿州雞蛋菜盒(餅)
皖北地區多好麵食,好喊雞蛋菜盒(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用地鍋烙好的餅,以各種菜類蔬菜加上雞蛋做餡料,皮薄餡兒多,味道自然純朴,吃起來特別的過癮。
宿州燒餅夾狗肉
這道小吃尤以碭山做得最好,碭山的燒餅用木炭烤制,透出一股原始的木香味。一般也不放什麼佐料,只有醬油宏襪滾芝麻之類。麵粉是當年的小麥磨出來的。新鮮,清純,咬一口就能把你帶到清水田園,聽說劉邦就極好這口。當然隨著時代的進步,也可以夾油條、烤腸,一樣滿嘴流油,讓您滿足。
更多關於宿州市美食推薦怎蔽余么樣?,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66abcb1615731089.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㈨ 想去碭山看梨花,嘗嘗碭山的小吃,有什麼比較的飯店嗎

有不少呢 都在風景區附近 具有特色的